第七章 低排放燃料

合集下载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教案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教案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教案课题⼀:燃烧与灭⽕⼀、燃烧的条件1、燃烧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发⽣的⼀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注: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都有氧⽓参加,如氢⽓可以在氯⽓中燃烧,镁可以在⼆氧化碳中燃烧等等。

2、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发⽣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燃烧必须同时满⾜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或空⽓);(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点)。

(1)燃烧并⾮全部都有氧⽓参加,如Na在氯⽓中的燃烧,氢⽓在氯⽓中的燃烧,所以我们指通常情况。

(2)燃烧、爆炸、⾃燃、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3)并不是所有的爆炸都是由燃烧引起的。

如轮胎爆炸、锅炉爆炸、⽓球爆炸等均不是燃烧引起的,它们都是物理变化。

(4)燃烧需要同时满⾜三个条件,缺⼀不可。

[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及结论1、在500mL烧杯中注⼊400 mL热⽔,并放⼊⽤硬纸圈圈住的⼀⼩块⽩磷。

在烧杯上盖⼀⽚薄铜⽚,铜⽚的⼀端放⼀⼩堆⼲燥的红磷,另⼀端放⼀⼩块已⽤滤纸吸去表⾯上⽔的⽩磷2、⽤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磷,通⼊少量氧⽓(或空⽓) 1、①红磷不燃烧②铜⽚上的⽩磷燃烧③⽔中⽩磷不燃烧2、⽩磷燃烧①热⽔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点,------说明燃烧时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点。

②热⽔温度达到⽩磷的着⽕点,且⽩磷⼜与空⽓接触,所以⽩磷燃烧。

③虽然温度能够达到着⽕点,但缺少氧⽓,故不能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氧⽓。

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温度达到着⽕点;②可燃物;③氧⽓(或空⽓);⼆、灭⽕的原理和⽅法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灭⽕只要破坏三个条件中的⼀个即可。

灭⽕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或空⽓);(3)使温度降到着⽕点以下。

1、灭⽕的主要措施:①隔离法——已燃物和未燃物隔离开(清除可燃物);②窒息法:切断燃烧区空⽓的来源(隔绝氧⽓);③冷却法——是温度降低到着⽕点⼀下;2、常⽤灭⽕物质:CO2:⼆氧化碳密度⽐空⽓⼤容易隔绝空⽓,不能燃烧,不⽀持燃烧,沸点⾼。

航空发动机的排放与环境影响分析

航空发动机的排放与环境影响分析

航空发动机的排放与环境影响分析航空业的快速发展给全球经济和交流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环境问题。

航空发动机所排放的废气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对航空发动机的排放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一、航空发动机的排放航空发动机排放主要包括废气和颗粒物两个部分。

废气成分主要包括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

颗粒物则是由燃烧过程中形成的固体颗粒及其气态和液态前体组成。

1. 氮氧化物(NOx)排放氮氧化物是航空发动机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它们的产生主要源于航空燃料中的氮和大气氧气相互反应。

氮氧化物的排放会导致大气中臭氧和细颗粒物的生成,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都产生重要影响。

2. 二氧化硫(SO2)排放航空燃料中的硫含量低于汽车燃料,因此航空发动机排放的二氧化硫较少。

然而,在航空公司使用液态燃料(例如航空汽油)时,仍然可能排放少量的二氧化硫,它对大气酸化和颗粒物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

3. 一氧化碳(CO)排放一氧化碳是航空发动机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之一。

尽管一氧化碳的排放量较少,但它是一种无色、无味且有毒的气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危害。

4. 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是指随燃料挥发而产生的碳化合物。

它们在航空发动机燃烧过程中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和对流层二次有机气溶胶。

这些物质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二、航空发动机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航空发动机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两个方面。

1. 大气环境影响航空发动机排放的废气成分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废气成分会导致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酸雨生成、颗粒物增多等问题。

臭氧对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酸雨则会对水源和土壤质量产生损害,颗粒物的增加也会降低空气质量并导致能见度下降。

2. 气候变化影响航空发动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在大气中会形成臭氧和其他温室气体,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讲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讲义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1 燃烧及燃烧的条件★⒈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⑴可燃物;⑵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考点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⒈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⑴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⑵隔绝氧气(或空气)⑶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⒉★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⑴泡沫灭火器:用来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

⑵干粉灭火器: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⑶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考点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⒈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爆炸越危险。

⒉★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⒊★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参看课本P133)考点4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有些反应是放热的,如物质的燃烧、镁与盐酸反应等,这称为★放热现象;有些反应是吸热的,如CO2在高温条件下与炭反应等,这称为★吸热现象。

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⒈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⒉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如发电、冶金、发射火箭等;⒊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等;⒋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可维持体温供给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考点5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⒈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⑴煤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

⑵煤燃烧放出的热量,主要是碳元素和氧元素反应放出的。

⑶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化学变化,可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①焦炭:冶金、炼铁等②煤焦油:提炼化工原料③煤气:气体燃料。

第七章 焚烧技术(2)讲解

第七章 焚烧技术(2)讲解
PCDDs/PCDFs生成的典型温度:350±50℃ 主要发生在锅炉内(尤其在节热器部位)或粒 状污染物控制设备前。
对于烟气中已生成的PCDDs/PCDFs: 干法或半干法:喷入吸附剂(如活性炭或焦炭粉)或
设置吸附剂的固定床吸附与除尘设备联合 湿法:对PCDDs/PCDFs总浓度影响不大,但可使毒性
PCDDs/PCDFs的防治:
控制来源:
避免含PCDDs/PCDFs物质和含氯成分高的物质 (如PVC)进入垃圾
减少炉内形成:
共“a-g”七条措施
重点:保证足够的燃烧温度和停留时间 焚烧温度≥850℃,停留时间≥ 2s 焚烧温度≥ 1000℃,停留时间≥ 1s
避免炉外低温再合成:
a.在燃烧室设计时采取适当的炉体热负荷,以保持足 够的燃烧温度、气体停留时间、燃烧段和后燃烧段的 不同空气量及预热温度等
当量浓度(TEQ)有所降低
PCDDs/PCDFs的测定:
属于超痕量级测试:GC-MS联机测定
七、焚烧产生的残渣及其控制:
细渣
灰渣种类:
底灰 锅炉灰 飞灰
属于危险废物,必须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
七、焚烧产生的残渣及其控制:
焚烧灰渣的处理处置及再利用: 图7-26(P220):典型的灰渣处理处置技术 图7-27(P221):典型的焚烧灰渣再利用技术
缺点:
动力消耗较多 废气中粉尘较多 空气分布必须均匀,否则发生偏流影响流化状态 和尾气夹带量,燃烧温度和焚烧完全性
流化床式焚烧炉:
一种综合性能优越的城市垃圾焚烧方式,尤其 适合我国垃圾热值低的国情
可用于处理污泥、油渣以及多种有机废液和小 颗粒废物等
模组式固定床焚烧炉(控气式焚烧炉):
一次燃烧室助燃空气量为理论空气量的70~80%

第7章 第2讲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第7章 第2讲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进入导航
第七章
第 2讲
系列丛书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第七章
第 2讲
系列丛书
考纲解读
1.认识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加绿色化学的有 关知识。
2.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讨论在化工生产中
遵循的“绿色化学”原则。 3.了解石油、煤、天然气的来源及加工。 4.了解石油化工产品。 5.了解煤的干馏产物及其应用。
油价上涨的困惑 。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 ) A.用木材做燃料 C.开发风能 [答案]A B.用液氢替代汽油 D.开发地热
[解析]如果用木材作燃料代替燃油,就会使大量森林
树木被砍伐,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第七章
第 2讲
系列丛书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
[答案]D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第七章
第 2讲
系列丛书
[ 解析 ] 低碳经济即是降低 CO2 的排放, A 中氢能的燃
烧产物为H2O;塑料的成分中含有碳元素,燃烧或降解后 也产生CO2;绿色化学中的原子利用率提高,即为反应中 只生成一种产物,无其他产物出现;有机物中含有碳,且 有机溶剂大多污染环境,D错误。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第七章
第 2讲
系列丛书
考向分析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 题,因此,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本讲主要考查化石燃
料的综合利用;聚合反应及高分子化合物的特征、性质;
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等知识。预计2014年高考 会以生产、生活、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考查化石燃料 的综合利用、环保及绿色化学问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1.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2.树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学习内容一 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142-14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4)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如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会随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3.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一些措施:(1)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2)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3)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4)加大检测尾气力度。

【讨论交流】1.酸雨有何危害?2.乙醇是怎样制得的?俗名叫什么?燃烧生成什么物质?【温馨点拨】1.[酸雨的模拟实验]在水和酸雨中加入不同物质,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实验结论:酸雨对植物、金属制品、大理石制品等都有腐蚀破坏作用。

2.(1)乙醇由高粱、玉米、薯类等经过发酵、蒸馏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

(2)乙醇俗名酒精,化学式为:C 2H 5OH 。

(3)能燃烧:C 2H 5OH +3O 2=====点燃2CO 2+3H 2O 。

【名师归纳】1.CO 2不是空气污染物,但是它会造成温室效应。

2.乙醇燃烧放热,可作燃料。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反馈练习】1.含硫的煤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环境的气体是(D )A .只有COB .只有SO 2C .CO 和CO 2D .SO 2和CO2.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A )A .鼓励农民将秋后农作物的秸秆焚烧B .提倡使用农家肥,尽量少用化学肥料C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D .限制燃油汽车数量的增加3.据报道,广州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污染严重超标,其主要原因是(B )A .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B .几十万辆汽车、助力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C .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D .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造成的4.煤的主要成分是C,另外还含有少量S 、N 等元素,煤燃烧的产物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CO 2,会形成酸雨的是SO 2、NO 2,易使人中毒的无色气体是CO 。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章法律责任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九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以拒绝进入现场等方式拒不接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或者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第九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二)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三)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第一百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一)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或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二)未按照规定对所排放的工业废气和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的;(三)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按照规定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四)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自动监测数据的;(五)未按照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的。

第一百零一条违反本法规定,生产、进口、销售或者使用国家综合性产业政策目录中禁止的设备和产品,采用国家综合性产业政策目录中禁止的工艺,或者将淘汰的设备和产品转让给他人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职责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进口行为构成走私的,由海关依法予以处罚。

发动机构造7章 发动机冷却系

发动机构造7章 发动机冷却系
第七章 发动机冷却系
概述 水冷系 风冷系 变速器机油冷却系
1
§7.1


一、冷却系功用 使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 并保持其在最适宜地温度范围内工作。
2
二、不正常冷却对发动机的影响
冷却程度
过冷


热量散失过多,增加燃油消耗,冷 凝在气缸壁上的燃油流到曲轴箱中稀 释润滑油,磨损加剧。 发动机过热,充气量减少燃烧不正 常,发动功率下降润滑不良,加剧磨 损。
在冷却水温度升高时,其内部的温控介质膨胀而使风扇 以高速运转,加速了发动机的冷却;相反,若在冷却水温度 降低的时,介质收缩而使风扇低速运转或停下来,实现了对 散热器电动机风扇的控制。
(3)百叶窗 功用:
通过调节流经散热器的空气量来调节冷却系的冷却强度, 使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27
三、冷却水和防冻液 1、冷却水
1-水泵壳体 2-叶轮 3-进水管 4-出水管
18
与东风汽 车水泵有 什么不同?
19
3、风扇
功用: 风扇通常安排在散热器后面并与水泵同
轴。用来提高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速和风量,增强 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同时对发动机其他附件也有一 定的冷却作用。
特点:车用发动机的风扇轴流式和离心式。轴流
式风扇所产生的风,其流向与风扇轴平行;离心式 风扇所产生的风,其流向为径向。轴流式风扇效率 高,风量大,结构简单,布置方便。因而在车用发 动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不足
三、冷却系的分类
{
水冷 风冷
4
四、正常冷却时的发动机温度
系 统 水冷系 温 度 范 围
气缸盖内冷却水温度在353~363K, 气 缸壁的温度不超过470~550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燃料性质对排放的影响
4、烃类组成的影响
芳烃具有很高的辛烷值,添加芳烃组分是 炼油工业为使汽油达到现代车用汽油所需 要的抗爆性水平所使用的一种手段。 芳烃有较高的C/H比,因而有较高的密度 和较大的CO2排放量。 芳烃燃烧温度高,从而提高了排放NOx水 平。 图7—3a分别表示某汽油机以中等转速中等 负荷用无芳烃的烷烃汽油和含芳烃多的高 级汽油运转时,NOx排放量随过量空气系 数的变化。在排放峰值.两者相差20%左 右。
二、低排放柴油
对于低排放柴油来说(表7—6)。首 先要提高十六烷值。 十六烷值的概念:十六烷值是指柴 油在规定试验发动机上测得有关柴 油压缩着火性的一个相对性参数; 十六烷指数概念: 十六烷指数是指燃料固有的十六烷, 是由被测燃料特性计算得出。 十六烷值反映十六烷值改善剂的影 响。 为避免添加剂的剂量过多,应尽量 减小十六烷值与十六烷指数之间的 差值。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7.3非石油燃料的排放特性
一、汽油和柴油的掺水燃烧 柴油掺水
图7—13为另—组试验数据,用的是由少量 表面活性乳化剂配制成的含水乳化柴油,表 明在含水量适当时.既能降低柴油机的排气 烟度,又能降低燃油消耗率。
NOx排放减少的原因 碳烟排放减少的原因
柴油机燃烧室中的水降低了火焰温度,因而减少 NOx排放。
柴油掺水
柴油掺水是能同时降低柴油机的微粒排放量和NOx排放量的少有手段之一,而其 他各种手段大多产生互相相反的结果,所以对柴油掺水的研究工作几十年来一直 没有中断。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一、汽油和柴油的掺水燃烧 柴油掺水
已经提出三种不同的掺水方法: 1)把水掺入柴油形成乳化液(可借助少量乳化助溶剂或者采用在机机械乳化法); 2)直接把水喷入气缸; 3)把水以雾状加入进气空气中。 柴油机上的试验结果表明: 含柴油70%的乳化油在标定工况的NOx排放量比纯 柴油的低约25%,含柴油55%的乳化油NOx排放量 比柴油的低约37.5%(图7—12)。 用乳化油时,HC和CO排放都有所上升(不是柴油 机的主要排放问题)。 根据含水高低不同,柴油机在标定工况的排气烟度 下降,微粒排放质量浓度下降。 用乳化柴油时柴油机热效率相对纯柴油运转时提高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硫(s)天然存在于原油中,如果在炼油过程未进行脱硫处理,汽油受污染。 硫降低三效催化转化器的效率,对氧传感器也有不利影响,因而使车用汽油机排 放增加。
5、硫含量的影响
表7—2表示不同来源的研究结果。不论发动机技术水平和状态如何,汽油中硫下 降一个数量级时,HC、CO、NOx等均有显著的下降。
2、汽油密度的影响
因为汽油密度许可的相对变化量很小,所以可以认为,密度变化对 于根据标准燃料调整的发动机的排放的影响忽略不计。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3、汽油挥发性的影响
汽油的馏程主要由馏出10%、50%、90%的温度表征。由这些参数 组合且用燃油中氧含量修正的驱动性指数DI可用来表征该燃油的发 动机的驱动性或相应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包括冷起动时间、加速性 能、怠速运转稳定性等: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二、低排放柴油
缩小低排放柴油的密度变化范围, 以保证燃油质量供给的稳定性。量。 这是因为硫使柴油机排气微粒中的 硫酸盐成正比地增加,且高硫柴油 不能应用氧化型催化剂降低微粒排 放和富氧降NOx。
柴油中的芳烃可增加柴油机的微粒 和NOx排放,并使排气中毒性大的 多环芳烃含量增加。所以,低排放 柴油严格限制芳烃。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7.3
非石油燃料的排放特性
促进应用代用燃料的动因
动因1:根据已探明的世界石油蕴藏量和目前的石油消耗量,估计石油最多满足 人类今后100年的需求,预计最晚到21世纪中期,石油的代用燃料将在内燃机燃 料中扮演重要角色。 动因2:减轻环境污染,因为有些代用燃料可排放较少的大气污染物,有些燃料 能改善大气中的碳循环。 较有前途的内燃机代用燃料有氢、天然气、植物油、醇类(甲醇、乙醇等)、醚类 (甲基叔丁基醚MTBE、二甲醚DME等)等。 这些燃料或者以很小比例加入汽油或柴油中、或者以很大比例用于经过必要改造 的点燃式或压燃式内燃机中。
成熟的添加剂:消烟剂。 消烟效果主要决定于阳离子(金属)类型,而阴离子影响很小。 Ba的效果最好,图7-ll表示Ba基消烟剂对柴油机的排气烟度和微粒浓度的影响。 可见Ba对降低烟度效果明显;但对排气微粒浓度,则先随着Ba的增加快速下降, 然后又逐渐上升。 这主要是由Ba的氧化物造成的。 形成较多的BaSO4 ,使微粒排放量上升。所以现在不推荐使用消烟剂。
图7-1表示29种燃料的试验结果(9种为全烃汽油,11种含质量分 数10%的乙醇,9种含15%的MTBE);当DI增加时,所有种类燃料 的驱动性的问题均增加,且当DI>560时,驱动性恶化加剧。图7— 2表示DI与排气中HC排放有关:当DI>560时,HC排放明显增加。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7.1
一、汽油的影响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柴油中的硫在柴油机中燃烧后以SO2形式混在排气中。 一部分SO2被氧化成SO3, SO3与水结合形成硫酸和硫酸盐(构成微粒质量的相 当大一部分)。图7-9表示一台排量14L的重型车用6缸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 用硫含量不同的两种柴油在中等负荷运转时微粒排放物的组成(硫酸盐非常吸 水)。试验中对该柴油机导出了这样的经验式: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7.1
二、柴油的影响
石油燃料性质对排放的影响
3、芳烃含量的影响
柴油的芳烃含量直接影响其十六烷值,两者之间有逆变关系。只有添加十六烷值 改善剂才能打破这种关系。 芳烃是柴油中的有害组分。芳烃燃烧时冒烟倾向严重,所以当柴油中芳烃的体积 分数增加时,柴油机微粒排放的质量浓度急剧增加(图7—8a)。 有关数据表示,柴油机的CO、HC排放随柴油芳烃含量 提高而增加。NOx排放受柴油芳烃含量影响较小。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7.3
非石油燃料的排放特性
一、汽油和柴油的掺水燃烧 汽油掺水
汽油掺水曾有效地用于航空活塞式内燃机。 其目的是防止它全负荷运转时发生爆燃,缓解汽油辛烷值与发动机压缩比之间的 矛盾。 对现代车用汽油机来说:对汽油掺水的热情已经冷却
1)车用汽油辛烷值的提高以及电控防爆燃系统的采用; 2)汽油掺水能大幅度降低汽油机的NOx排放,但也可能导致CO和HC排放增加; 3)使用麻烦以及机件的锈蚀等。
柴油的十六烷值对柴油机燃烧的滞燃期有很大影响。如果CN较低,则滞燃期较 长,初期预混燃烧的燃油量增加,初期放热率峰值和最高燃烧温度较高,因而 NOx排放量较多。 高CN柴油允许较多推迟喷油,这也有利于在保持燃 油经济性的条件下降低NOx排放(图7-7)。 高CN柴油易于自燃,可降低柴油机的CO都HC排放 CN下降时柴油机冷起动性能变差,柴油机容易排气 冒白烟(未燃烧柴油液滴组成的排气烟雾) CN对微粒排放的影响比较复杂,在不同条件下可能 得出相反的结果。
第七章
低排放燃料
石油燃料性质对排放的影响 石油燃料的低排放改造 非石油燃料的排放特性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7.1
一、汽油的影响
石油燃料性质对排放的影响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7.1
一、汽油的影响
石油燃料性质对排放的影响
1、辛烷值的影响
1)汽油的辛烷值主要是直接关系到是否发生爆燃。较低的辛烷值 可能引起较强的爆燃,并增加NOx排放量,特别是在较稀混合气的 情况下更加显著。 2)较低的辛烷值限制了发动机的压缩比,导致燃油消耗上升,总 的污染物排放量也随之增大。
作为移动式动力装置的燃料,天然气的主要缺点是能量密度低,不容易携带。 根据携带方式不同,天然气在汽车内燃机上的应用可分为两类: 一是用压缩天然气(CNG),即将天然气加压到20-30MPa,灌入高压气瓶; 二是用液化天然气(LNG),即将天然气在沸点-162℃以下低温冷藏。 不管哪一种方式,附加成本都很高。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7.2
一、低排放汽油
汽油的挥发性作了更加合 理而细致的规定(表7— 5).既保证发动机良好的 驱动性,又不会引起气阻、 过量蒸发等运行可靠性和 排放问题。 低排放汽油允许用含氧 掺和物,但对氧含量有一 定限制。 高含氧量的非石油燃料不 在此列。
石油燃料的低排放改造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二、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使用天然气时CO的循环排放比用 汽油时下降60%以上(图7-14a) NOx的循环排放下降80%以上(图 7—14b); THC的循环排放虽略有增加,但 能导致产生臭氧的NMHC却减少 了70%以上(图7—14c)。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二、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7.3
非石油燃料的排放特性
天然气在汽车内燃机上的应用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7.1
二、柴油的影响
石油燃料性质对排放的影响
柴油的组成和性质对柴油 机的排放有重要影响,因 此各国都对柴油品质作出 明确规定。 表7—3列出欧洲标准柴油 的某些技术指标。 我国2000年开始实施的排 放法规,采用了与此等价 的技术要求。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7.1
二、柴油的影响
石油燃料性质对排放的影响
南昌大学机电学院
§7.2
一、低排放汽油
石油燃料的低排放改造
对于低排放无铅汽油来说(表7—4), 规定铅的质量浓度要从微量(< 13mg/L)降低到0【以根治铅对健 康的直接危害和对尾气净化催化剂 的毒害作用】。 硫含量作了严格限制、因为硫也使 催化剂中毒。 生成灰分的各种无机杂质将被根 治.以免影响排放控制系统。 烯烃含量大幅度下降,以降低排气 的臭氧生成活性,并减少汽油机内 的沉积物。 对芳烃特别是苯含量作了控制,以 降低排气的毒性。 汽油的密度变动范围要控制,以免 发动机偏离标定供油量过大。
1)水延长滞燃期,增加在预混合火焰中燃烧的燃油比例,因而减少在扩散火焰 中生成碳烟量。 2)乳化柴油雾化后可形成油包水的微滴,中心部分水的微爆作用改善了混合气 形成的均匀性,促进碳烟生成的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