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保险业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三保险发展简史

• 总之在20世纪以前,英国的保险公司垄断了中国的 保险市场,一切保险条款、保险费率都由英国保险 公司确定。20世纪以后,美国、法国、德国、瑞士、 日本等国的保险资本相继进入中国,先后在中国设 立保险公司、分公司和代理机构,经营各类保险业 务。直到全国解放以前,他们始终控制着中国的保 险市场。
第二节 各种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 5、保证保险的发展
• 保证保险是随着资本主义商业信用的普 及、道德风险的频繁出现而产生的,因 此其历史并不长。保证保险是由保险人 作为保证人,为权利人承保由于被保证 人的不诚实和不守约而受到的损失,有 保险人负责赔偿经济责任的一种保险。 保证保险的主要内容是职工忠实保险、 契约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等。
第三章 保险发展简史
于殿江
第三章保险发展简史
• 教学要求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保险产生和发 展的历史,掌握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了 解各种保险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国际保险业的 发展趋势,熟悉中国保险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并能运用历史经验和教训分析我国目前保险业的 基本发展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源自第一节 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 2、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 剩余产品的增多的保险产生和发展物质条 件。保险作为一种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 方法和手段,实际上是一种后备制度,而 后备制度的建立只能是在人们满足了当前 的需求后才能实施。
• 3.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
•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经济 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对保险的极 大需求,是保险基金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
第二节 各种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 继德国出现火灾保险后,在英国等其 他国家也逐步产生了火灾保险,而且 值得一提的是,火灾是在英国走上正 规化发展轨道的。1666年的伦敦 大火,促成了英国火灾保险的起步。
保险的发展历程

‣ 三.保险在中国的发展
28
(三)保险的恢复期
第三阶段(1979-2001):我国保险业的恢复和发展
独家经营 1979-1987
1979年,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分行长 会议纪 要》,明确提出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 1980年12月,除西藏以外各地恢复人民保险公司分支 机构
稳步发展 1988-2001
‣ 5.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保险已经发展到极高水平
从保险深度看,保险同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成正比。 保险深度是指保险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6.保险业务国际化
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保险标的的价值越来越高,一家保险公司甚 至是一国的保险公司很难单独承保一个标的,必须进行国际合
‣ 二.保险的发展时期
7
船舶抵押借款的做法:船主把船舶或者货物作为抵押品 向放款人取得航海资金的借款,如果船舶安全完成航行,船主 归还贷款,并支付较高的利息。如果船舶中途沉没,债权即告 结束,船主不必偿还本金和利息。
这种方式的借款实际上就是最早形式的海上保险。
‣ 二.保险的发展时期
8
意大利是现代海上保险的发源地
1
保险的发展历程
• (一)保险的萌芽期 • (二)保险的发展期 • (三)保险在中国的发展 • (四)国际保险的发展特点 • (五)现代保险的发展趋势
2
一.保险的萌芽时期
‣ 一.保险的萌芽期
3
保险的古老起源
‣ 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
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
营业
‣ 如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于1921年在上海成立
第三章 保险发展简史

3
(二)外国古代思想和原始形态保险
外国最早产生保险思想的并不是现代保险业发达的资本主 义大国,而是处在东西方贸易要道上的文明古国,如古代 的巴比伦、埃及和欧洲的希腊和罗马。据英国学者托兰纳
利论证:“保险思想起源于巴比伦,传至腓尼基(今黎巴
嫩境内),再传入希腊”。
4
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这样 一条规定:商人可以雇佣一个销货员去外国港口销售货物,
7
1、共同海损分摊是海上保险的萌芽 (General Average)
公元前916年在罗得岛上制定的罗地安海商法被采用,并正 式规定为:“凡因减轻船只载重投弃入海的货物,如为全 体利益而损失的,须由全体分摊归还。”这一共同海损分
摊原则可以说是海上保险的萌芽。
“一人为众,众为一人”(One for all,all for one)体现了海上 保险的分摊损失、共助共济的要求,因而被认为是海上保 险的萌芽。
从时间次序来说,早在1865年,上海华商义 和公司保险行成立,是最早的民族保险企业, 该行设在华商德盛商号内,规模甚小,只是 经营货运险业务,受到外国保险公司的排挤, 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24
(二)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创立和发展 (四起三落)
1、1949-1952建立人保是一起;1953年停办农村保险、整顿城市业 务是一落;
5、劳合社由其社员选举产生的一个理事会来管理,下设理赔、出版、签 单、会计、法律等部,并在100多个合社的大楼里,挂着一只神 奇的小铜钟。它是在1799年从荷兰沿 海一艘船“圣〃卢丁”号中打捞出来 的。来到劳合社后,它就担当起不同 寻常的使命,“不鸣则已,一鸣惊 人”。劳合社有个惯例,用这只小铜 钟的钟声来宣告本社大宗生意的得失: 一响是佳音,表示某项生意发了大财; 两响则是“噩耗”,说明某宗生意亏 了血本。
(二)外国古代思想和原始形态保险
外国最早产生保险思想的并不是现代保险业发达的资本主 义大国,而是处在东西方贸易要道上的文明古国,如古代 的巴比伦、埃及和欧洲的希腊和罗马。据英国学者托兰纳
利论证:“保险思想起源于巴比伦,传至腓尼基(今黎巴
嫩境内),再传入希腊”。
4
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这样 一条规定:商人可以雇佣一个销货员去外国港口销售货物,
7
1、共同海损分摊是海上保险的萌芽 (General Average)
公元前916年在罗得岛上制定的罗地安海商法被采用,并正 式规定为:“凡因减轻船只载重投弃入海的货物,如为全 体利益而损失的,须由全体分摊归还。”这一共同海损分
摊原则可以说是海上保险的萌芽。
“一人为众,众为一人”(One for all,all for one)体现了海上 保险的分摊损失、共助共济的要求,因而被认为是海上保 险的萌芽。
从时间次序来说,早在1865年,上海华商义 和公司保险行成立,是最早的民族保险企业, 该行设在华商德盛商号内,规模甚小,只是 经营货运险业务,受到外国保险公司的排挤, 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24
(二)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创立和发展 (四起三落)
1、1949-1952建立人保是一起;1953年停办农村保险、整顿城市业 务是一落;
5、劳合社由其社员选举产生的一个理事会来管理,下设理赔、出版、签 单、会计、法律等部,并在100多个合社的大楼里,挂着一只神 奇的小铜钟。它是在1799年从荷兰沿 海一艘船“圣〃卢丁”号中打捞出来 的。来到劳合社后,它就担当起不同 寻常的使命,“不鸣则已,一鸣惊 人”。劳合社有个惯例,用这只小铜 钟的钟声来宣告本社大宗生意的得失: 一响是佳音,表示某项生意发了大财; 两响则是“噩耗”,说明某宗生意亏 了血本。
保险的起源

截至2009年11月,全国各保险公司共实现原保险 保费收入10216.76亿元
15
15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概况
市场经营主体不断增强 独立的监管部门
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16
165年10月1日颁布
保险对外开放现状
入世3年内,取消地域限制。
17
不透明
半透明
固定
固定部分加利差、死差、 费差(分红)
不透明
透明差
一般限制
限制较严
无
投资收益(30%+70%)
减额缴清权
缴清增额权
保险公司独立经营 参与经营(分红)
投资风险产品 客户自己承担
不固定 专门帐户(单独运作)
随帐户价值变化而变化 固定缴费或灵活缴费
取帐户价值与保额两者较 高者
透明化 投资运作
17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环境
经济环境
经济高速发展 人均收入提高
18
18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环境
社会环境
我国总人口13亿,人口大国;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家庭结构小型化
19
19
陕西保险业现状:
2008年陕西有保险公司35家,其中, 中资公司 34家,外资公司1家。截至2008年末,全省共有保险 财产公司18家,人身险公司17家,其中外资1家。共有 各类保险机构2557家,比上年增加667家。其中,专 业保险中介公司85家,保险代理公司50家,保险经纪 公司27家,保险公估公司8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2387家。保险从业人员73774万人,其中营销人员 58854万人。
39
2
相关网络链接:
中国保险教育培训网: 中国保险网: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中国劳动保障科研网 :
15
15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概况
市场经营主体不断增强 独立的监管部门
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16
165年10月1日颁布
保险对外开放现状
入世3年内,取消地域限制。
17
不透明
半透明
固定
固定部分加利差、死差、 费差(分红)
不透明
透明差
一般限制
限制较严
无
投资收益(30%+70%)
减额缴清权
缴清增额权
保险公司独立经营 参与经营(分红)
投资风险产品 客户自己承担
不固定 专门帐户(单独运作)
随帐户价值变化而变化 固定缴费或灵活缴费
取帐户价值与保额两者较 高者
透明化 投资运作
17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环境
经济环境
经济高速发展 人均收入提高
18
18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环境
社会环境
我国总人口13亿,人口大国;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家庭结构小型化
19
19
陕西保险业现状:
2008年陕西有保险公司35家,其中, 中资公司 34家,外资公司1家。截至2008年末,全省共有保险 财产公司18家,人身险公司17家,其中外资1家。共有 各类保险机构2557家,比上年增加667家。其中,专 业保险中介公司85家,保险代理公司50家,保险经纪 公司27家,保险公估公司8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2387家。保险从业人员73774万人,其中营销人员 58854万人。
39
2
相关网络链接:
中国保险教育培训网: 中国保险网: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中国劳动保障科研网 :
华商保险公司在旧中国的辛酸史

I 必 须 由外 国保 险公 司垄 断办 理 。 在 保 险
1 商保险公 司 的阵营越来越 大 , 洋商 自知
不 甘 心 白花 化 的银 子 流 入 洋商 的 口 袋 , I 费 率上 也.存 在 对 华 商保 险公 司 的歧 视 , I 已 阻止不 了 , 于 是 他们改变 策略 , 由昔
丁 是萌生 了 办 保 险的念 头 , 并联 合起 来 I 如 : 倘有华 人 住在 租 界 以 外 的地 方 , 必 1 日对 华商 的歧 视 、 排 挤 、 压 抑 , 逐 步改
就横竖 瞧不 起 , 坚持 凡 洋 商保 险公 司承
商与之 进行 了斗智 斗勇 , 最终也 没 让他
民族资本家与一 些保险从业人 员联合起
}
保 的业 务 ,
不 承认华商有共保之权 ; 凡
I 们 的阴谋得 逞 。
1 I 来 ,
陆续办起 了诸如羊城保险公司 、
香
华商保 险公 司承保 的业 务 , 有超 出 自己
【争。
洋 商公 司 在 中 国大 地 上 办 公 司 .
却
旧 『1] 国 的保 险业 是 第 一 次 世界 大 战
1 360 0 多万 元法 币 而英 国伦兰一 家公 ,
I 规定华商公 司 的保险单必 须用英文 印
I 1 时机 萌 芽 的 ,
到 194 9 年 ,
经历了 30
多
司的资本就达 82 00 多万 元法 币。 当时
在此之前 ,
中国人 无 保险 ;
I
定重 大保险 只准在外 国 的保 险公 司 办理
l 解 释 为准 的权 利 。
有保险 . 那全是 外 国人 操 纵和 掌握的。 I 业 务 ; 规定 江 河 , 沿海 物资运 输业 务 , }
保险学基础第三章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保险的产生
到公元14世纪,贷款与损失保证分成两个独立的行业,正式的保险经营开始建立。1310年,佛兰德尔商人成立了保险商会,定立了海上货物运输的保险费率。1347年10月23月,热那亚商人乔治·勒克雅伦开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保险单。这张保险单规定,如船舶在6个月内安全到达,保险人就不负责赔偿;但保险单未订明保险人所承保的风险,还不具有现代保险单的形式。到1397年,在佛罗伦萨出现的保险单,注明承保“海上灾害,火灾,抛弃,王子的禁制,捕捉”等字样,开始具有现代保险单的样式。
先后有人民银行保险合作处、保险处、保险司负责保险监管
2002年,中国保监会升格为正部级;不断完善监管体系;逐步参与制定国际保险监管规则
行业监管日趋完善(1/3):保险监管机构沿革
第一阶段 (1979-1997)
第二节 保险业的发展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一、保险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保险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是一个部门经济子系统与国民经济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大系统对保险业具有制约和决定作用;保险业子系统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给予保障,二者的发展要相互协调。 1. 保险与生产的关系 保险与生产的关系是生产决定保险,保险促进生产。 2. 保险与交换的关系 保险与交换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和互为条件的关系。 3. 保险与消费的关系 保险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特殊形式,保险制约着消费。 二、保险业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多、更集中、破坏性更大的风险。
第四阶段(1988-2002) :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
设立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1988
1995
1995
1998
中国第一张经验生命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实施
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成立
到公元14世纪,贷款与损失保证分成两个独立的行业,正式的保险经营开始建立。1310年,佛兰德尔商人成立了保险商会,定立了海上货物运输的保险费率。1347年10月23月,热那亚商人乔治·勒克雅伦开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保险单。这张保险单规定,如船舶在6个月内安全到达,保险人就不负责赔偿;但保险单未订明保险人所承保的风险,还不具有现代保险单的形式。到1397年,在佛罗伦萨出现的保险单,注明承保“海上灾害,火灾,抛弃,王子的禁制,捕捉”等字样,开始具有现代保险单的样式。
先后有人民银行保险合作处、保险处、保险司负责保险监管
2002年,中国保监会升格为正部级;不断完善监管体系;逐步参与制定国际保险监管规则
行业监管日趋完善(1/3):保险监管机构沿革
第一阶段 (1979-1997)
第二节 保险业的发展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一、保险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保险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是一个部门经济子系统与国民经济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大系统对保险业具有制约和决定作用;保险业子系统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给予保障,二者的发展要相互协调。 1. 保险与生产的关系 保险与生产的关系是生产决定保险,保险促进生产。 2. 保险与交换的关系 保险与交换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和互为条件的关系。 3. 保险与消费的关系 保险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特殊形式,保险制约着消费。 二、保险业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多、更集中、破坏性更大的风险。
第四阶段(1988-2002) :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
设立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1988
1995
1995
1998
中国第一张经验生命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实施
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成立
中国保险简史

让学生摆出来、画出来、做出来
国内保险业务停办后,国家从精简机构考虑,只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外业务 管理局下设保险处,负责处理中央和北京地区进出口保险业务,领导国内外 分支机构的业务和从事,集中统一办理国际分保业务和对外活动,在对外联 系业务时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公司”及“太平保险公司” 三个公司的名义。 从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动乱期间,中国国内保险业务彻底停办。 到1969年,与我国有再保险关系的国家由原来的32个下降到17个,有业务来 往的公司由67家下降到20家,仅与社会主义国家和个别发展中国家保持分保 关系。实际上停止了多年发展起来的与西方保险市场的分保往来。
银行老板鼎力相助之下,成立美亚保险公司。史带的脚跟尚未在他的新办公
室踩实,1920年美亚承保的上海一些堆栈就发生火灾,损失惨重。美亚还没
赚到多少保费,就要赔出一大笔,许多灾户都谣传,美亚要赖账了。但是出
乎众人意料之外,史带甚至不惜负债,迅速处理了赔款事宜。美亚公司“被
灾户深为满意,从此获得社会人士的信任,业务日有起色”。小小的美亚很
中国保险市场的新变化及其蕴藏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世界各地保险公司纷纷 来华设立代表处。直到1992年10月,带有浓厚“中国情结”的美国友邦获 准在上海经营业务,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企 业,这位久违的“老朋友”又重新被请进国门。他第一次将个人营销理念带 入中国,为中国首先市场培养出了第一代寿险营销员。随后,寿险个人营销 之风席卷中国大陆,中国寿险业发生了历史性的革命。目前,友邦保险仍然 是内地唯一的外商独资寿险公司,足可见国人对“老朋友”的特殊情怀了。
快就从众多保险公司中脱颖而出。1921年后,史带在上海陆续创建友邦人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国保险业近现代历史发展

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旧中国)
民族保险业创立期(1885 ~1914) 民族保险业发展期(1914 ~1937)
民族保险业创立期 (1885 ~1914)
1805年东印度公司鸦片部在广州设立谏 当保险行。
1885年轮船招商局独资在上海创办“仁和 ”和“济和”保险公司。
1912年李元洪与海外华侨合资兴办的“华 安和群人寿保险公司”
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我国总保 费收入的比重将达到5%,比20 02年上升约2个百分点。
瞄准中国巨大的保险经纪市场
此次获得保监会批准的是全球第二大综合性 保险经纪公司———美国怡安保险(集团)公 司(AON),它将与中方合资伙伴———位列 全球500强企业的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 有限公司按照各自50%的出资比例设立中国首 家合资保险经纪公司。按照保险监管的最低要 求,新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名称拟定为 中粮怡安保险经纪公司,预计将在半年筹备期 结束后在上海开业。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4时19 分48秒 上午4 时19分0 4:19:48 21.1.20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1. 1.2021. 1.2004:1904:19 :4804:1 9:48Ja n-21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1年1月 20日星 期三4 时19分4 8秒We dnesday , January 20, 2021
民族保险业创立期
(1885 ~1914)
本世纪初的中国保险业华商保险公司从 1885年始创到1911年,约有35家公司, 其中水火险公司27家,人寿保险公司8家 。而在1900 年已有52家洋行代理148家外 商保险公司的业务,外商保险公司处于 垄断地位。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华商保险公司停业的有26家。
民族保险业创立期(1885 ~1914) 民族保险业发展期(1914 ~1937)
民族保险业创立期 (1885 ~1914)
1805年东印度公司鸦片部在广州设立谏 当保险行。
1885年轮船招商局独资在上海创办“仁和 ”和“济和”保险公司。
1912年李元洪与海外华侨合资兴办的“华 安和群人寿保险公司”
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我国总保 费收入的比重将达到5%,比20 02年上升约2个百分点。
瞄准中国巨大的保险经纪市场
此次获得保监会批准的是全球第二大综合性 保险经纪公司———美国怡安保险(集团)公 司(AON),它将与中方合资伙伴———位列 全球500强企业的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 有限公司按照各自50%的出资比例设立中国首 家合资保险经纪公司。按照保险监管的最低要 求,新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名称拟定为 中粮怡安保险经纪公司,预计将在半年筹备期 结束后在上海开业。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4时19 分48秒 上午4 时19分0 4:19:48 21.1.20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1. 1.2021. 1.2004:1904:19 :4804:1 9:48Ja n-21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1年1月 20日星 期三4 时19分4 8秒We dnesday , January 20, 2021
民族保险业创立期
(1885 ~1914)
本世纪初的中国保险业华商保险公司从 1885年始创到1911年,约有35家公司, 其中水火险公司27家,人寿保险公司8家 。而在1900 年已有52家洋行代理148家外 商保险公司的业务,外商保险公司处于 垄断地位。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华商保险公司停业的有26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自1947年起 转入战略进攻后,一些大 中城市相继解散。当时共 产党政策规定,凡企业股 份中官僚资本占50%,但 其行政实权掌握在官僚资 本控制之下的保险公司应 予接管,对其他保险公司 进行监理。
新中国成立
为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贯彻保护工 商业的政策,扶持私营保险公 司复业和加强对保险业的管理。 其间一共有104家私营保险公 司复业,包括华商62家,外 商42家。1949年9月25日至 10月6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 的第一次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 举行。童年10月20日,中国 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宣 告了新中国统一的国家保险机 构的诞生,中国保险史从此揭 开了崭新的一幕。1952年6月,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中国人民 银行划归财政部领导。
抗日战争期间
抗战期间,上海原 有和新建立的华商保险 公司,激于民族义愤, 不屑与日本保险公司建 立分保关系,但当时英、 美、法等国的保险公司 已被迫关闭,华商保险 公司的分保关系中断, 因此,唯一解决分保问 题的办法就是华商保险 公司组织自己的分保集 团,先后成立了6家分 保集团,参加公司计80 家。
旧中国保险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五组:顾晓华(PPT) 黄微(演讲) 杨怡娴(找资料)
简介
中国近现代保险事业是随 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在洋务 运动中,由洋务派首领授意 支持下在上海发轫的。经过 半个世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 程,到20世纪30年代,各类 保险公司像雨后春笋,此起 彼伏,在中华打底上呈现初 短暂繁荣。由于当时保险业 发展混乱,国民党政府曾先 后制定、修改、颁布了《中 国保险法》等法规,以期规 范保险市场。保险同业联谊 团体和保险刊物也在这一时 期出现,这些都促进了中国 保险业的发展。
各个时期的保险业
中华民国成立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
中华民国成立后
1912年中国民国成立后,北洋政 府曾拟定了《保险契约法草案》。 1917年拟定的《保险业法案》,后 由于北洋政府解散,均未发布。 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了《保险 法》。1937年修正后的《保险法》、 《保险业法》等,颁布实施。 1932年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成立。 1935年中国保险学会成立。同年 中国第一部《中国保险年鉴》问世。 (共4册) 1925年王效文编著的我国第一部 保险学专著——《保险学》出版。 同期,外商保险公司独占、垄断 中国保险市场100余年。它们以上海 为中心,不断向内地渗透。
抗日战争胜利后
1945年8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最 后的胜利。在此期间,集中在上海的大量游资 再度竞相投资于保险业,呈现出表现繁荣景象, 形成了民族保险业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再保险 机构在抗战时期间建立的分保集团基础上,又 有了调整和发展,形成了三股力量。第一类是 以官僚资本保险公司为主体,并于1946年在 上海成立中国再保险公司;第二类是以上海的 一些华商分保集团为主体;第三类是以外商保 险公司为主体。这时期的美商保险公司凭借其 新的特权,控制了官僚资本保险机构和一些民 营保险公司的分保业务,继续主宰中国的再保 险市场。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恶性通 货膨胀,到1949年,华商保险公司的总分支 机构已由1948年6月底的602家锐减为369家, 其中一部分机构实际上已停止营业。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以前 抗日战争期间 抗日战争胜利后
抗日战争以前
抗战以前,大后方保险 业的分保业务一般要通过上 海保险市场办理,其中相当 部分的分保险费都辗转流入 外国保险商手中。各种形式 的再保险组织也在激烈的竞 争中脱颖而出。并且外商保 险机构和业务在西南地区曾 占一定的比重。二战的爆发 和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崛起, 大部分外商保险公司的势力 逐渐衰落。
旧中国保险业的起源
19世纪初叶,中国清政府仍处 于闭关自守时期,而英国已完成了 工业革命,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 向中国倾销鸦片,掠走大量的白银 和物资。为了保障往返运输的货物 及其船舶安全,英国首先在广州设 了保险机构。后清政府采取了禁烟 措施,英帝国主义趁机挑起战争。 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 的不平等条约。这就为帝国主义经 济侵略大开方便之门。为其服务的 外商保险公司,凭借特权纷纷在中 国设立机构,侵占中国的保险市场。 鸦片战争后,当时的整个保险业务 中,外商约占80%,华裔占20%。
知识链接
“壬子兵变”引发中国最早的大赔案 民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为和平统一南北,将中华 民国大总统职位让与袁世凯,并派蔡元培、宋教仁到京请 袁就职。袁心存疑虑,为拖延离京,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兵 变,这一年为壬子年,故史称“壬子兵变”。 兵变起自北京,随后波及天津、保定、石家庄、济南、 烟台、奉天(今沈阳)等北方大部分城市。兵变的士兵到 处烧杀掳掠。仅天津被焚掠商铺就达2200多家,损失白银 12120万两;保定损失白银700余万两。 “壬子兵变”引发了中国时间最早、金额最大、范围 最广的保险赔案。仅天津一地就有300多家受损失商铺向 保险公司索赔,索赔金额高达白银143万两,这些商铺组 成了“索赔保险会”,依靠天津商会向保险人集体索赔, 涉及的保险人与保险代理人有24家。
顾晓华1337201
THANK YOU
黄微1337202
杨怡娴1337203Fra bibliot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