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6中考历史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检测单元十七 第二次工业革命.doc

合集下载

广西2016中考历史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课件单元六 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广西2016中考历史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课件单元六  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 铁路:1876年,英国商人修建的淞沪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
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
修建,全长11千米,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铁路,以后唐
胥铁路向西向东延伸,全长276千米,1893年全线通车,
唐胥铁路是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我国自行设计和 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1905~1909年,詹 天佑)。轮船、火车的传入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提 升,也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3. 电报: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近代 邮政的开办和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 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4. 照相:照相技术于19世纪40年代后传入中国;1870年左 右,照相逐渐代替传统的肖像画
广西2016中考历史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 梳理课件单元六 经济和社会生活、科
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知识梳理
考点一 张謇兴办实业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 张謇兴办实业 主张:“实业救国”(2015百色8题、
2013百色8题、2013崇左4题) 创办企业:南通大生纱厂等 发展概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
【易错易混】中国自办、并建成通车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 铁路,京张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自己设计和施工的铁路。
考点三 《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 1. 《申报》 创办时间、地点:1872年;上海 内容: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 作用:是人民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
要传媒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 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报纸上寻找对自己有 用的信息 地位:近代中国最著名、历时最长的商业报纸
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 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纱品,纱厂收不抵支,最后 被吞并
2.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广西2016中考政治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十七单元第解读

广西2016中考政治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十七单元第解读

C. 德国——卡尔· 本茨——三轮汽车
D. 英国——贝尔——有线电话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机械
师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德国人卡 尔· 本茨发明了三轮汽车。故选C。
考点三
爱迪生发明电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4玉林13题2分)某项发明出现后,纽约一家报
考点三 爱迪生发明电器
1. 爱迪生:美国著名科学家。一生共有2 000多 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蜡纸、油 印机等,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一千三百多种, 被誉为“发明大王”,1879年研制成功碳丝灯泡 [2015来宾2题、2014北海17(3)题、2013钦州 19(2)题] 2. 电器的广泛使用:从20世纪开始,电成了西方国家生产和生 活不可或缺的能源,洗衣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相继进 入家庭,西方国家率先进入电气时代,极大地提高了人 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和其他部门的迅速发 展,人们的社会生产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电力技术 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德国、日本),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
发展;(5)第二次工业革命规模更大,范围更 广,发展更迅速
8. 影响:(1)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影响:①经济:资本 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 不平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2015百色15 题)②政治:促进了企业和部门间的联系与合作,导 致垄断组织产生;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 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015梧州18
【异同比较】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动力设备
18世纪6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深遥影响。

二、导学内容: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深遥影响
三、导学过程: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电力、石油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推动了工业化经过,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增进了举世贸易和市场的扩大
- 对社会的影响:带来了城市化和工业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 对文化的影响:推动了科技和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深遥影响
- 提高了生活水平:工业化生产降低了商品价格,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 改变了生活方式:工业化带来了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生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 形成了摩登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摩登社会的基础,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思想和行为
四、导学反思:
通过进修《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不仅了解了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也深刻认识到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深遥影响。

我们应该珍惜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和机遇,同时也要警惕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尽力实现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希望同砚们在进修中能够不息思考和探索,发现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2016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6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6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记载的是秦朝修筑的()A.灵渠B.阿房宫C.骊山陵墓D.万里长城2.近十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A.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C.通往西域的道路D.通往漠北的道路3.如图为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绘有各种运动姿势的帛画导引图,据此得知,汉代医学已认识到()A.麻醉可减轻外科手术痛苦B.体育运动能强身健体C.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D.收集民间药方的重要性4.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抗击日军作战形势示意图,它展示的作战战役是()A.百团大战B.卢沟桥战役C.平型关大捷D.台儿庄战役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A.人民的意志B.党的意志C.工人的意志D.农民的意志6.如图为我国流行一时的宣传画,它应流行于()A.新中国成立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大跃进”运动时期7.如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8.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生活着瑶、壮等少数民族,这里风景优美,民族风情独特,它的成立,体现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A.和平解放B.民主改革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9.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直接会面,这表达了两岸领导人()A.干扰两岸经济合作的意愿B.扩大两岸政治分歧的意愿C.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意愿D.打破两岸长期相互隔绝状态的意愿10.“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这一决定出自于()A.第24届联合国大会B.第25届联合国大会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第27届联合国大会11.“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材料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B.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C.成功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D.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2.林肯代表的美国共和党1860年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这表明林肯()A.抗击英国殖民统治的决心B.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C.废除黑人奴隶制的主张D.与南方奴隶主妥协的主张13.如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A.农业的发展B.城市化进程C.战胜封建主义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14.如表为美国、欧盟、日本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欧盟进出口贸易所占世界份额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家或地区世界前20强跨国公司占用数量进出口贸易占世界份额外汇储备中拥有的货币量出口进口美国7 12.7% 18.8% 美元占66%欧盟 6 39.1% 37.6% 欧元占12.5%日本7 7.5% 5.5% 日元占5%A.得到美国的大力援助B.发挥高素质劳动力优势C.西欧国家成立欧洲联盟D.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小题14分,第16小题12分,共26分。

广西2016中考政治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十七单元第解读

广西2016中考政治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十七单元第解读

第二次工业革命考点一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1. (’14桂林9题2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

下列科技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A. 电话B. 原子弹C. 蒸汽机D. 计算机2. [’15 南宁13(2)题2分](节选)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二20世纪上半期的无线电收音机广告(2)根据材料二,无线电技术最早出现在哪一次工业革命中?(1分)当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新动力是什么?(1分)考点二卡尔·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3. (’13贵港10题2分)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

下列的发明创造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瓦特——改良蒸汽机B. 美国——史蒂芬孙——火车C. 德国——卡尔·本茨——三轮汽车D. 英国——贝尔——有线电话4. [’15河池18(3)题3分](节选)纵观世界历史,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改变世界。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3)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所示交通工具的发明者分别是谁?(2分)中国能自行制造这两种交通工具开始于什么时期?(1分)考点三爱迪生发明电器5. (’14玉林13题2分)某项发明出现后,纽约一家报纸感叹:“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

”该发明指的是( )A. 煤油灯B. 蒸汽机C. 电灯D. 内燃机答案:考点一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1. A【解析】本题抓住关键词“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成果”,结合课本所学知识,A项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项原子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项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项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故选A。

2. (2)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电力。

(1分)考点二卡尔·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3. 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三轮汽车。

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七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 新人教版

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七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 新人教版

(3)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美、德两国最先进行,国内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生产总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一、 二位[2015贺州16(2)题、2015崇左18(3)题] (4)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 义各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广大亚非拉国家沦 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伴随着经济侵略,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观念也传到发展中国家,促进其 近代化进程的开展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三 世界近代史
单元十七 第二次工业革命
单元结构
第二次工业革命 标志 电力的广泛应用 成果
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人类由“蒸汽时代” 进入“电气时代”
爱迪生发明电器
知识梳理
考点一 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2015南宁13
(2)题、2015北海17(2)题、2015钦州29题、2015贺州16 (1)题]
爱迪生
碳丝灯泡
碳丝灯泡的发明为世界带 来了光明,改变了人们传
“发明大王” (1879年) 统的照明方式,给人类的
(美国) (2014玉林13题) 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2013贺州16(1)题]
7. 特点:(1)是以电为核心的科技革命,电力、石 油、煤炭构成三大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科学同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 展的直接动力,新的能源、机器、交通工具、生 产部门大量出现;(3)新科技超出一国范围, 几乎是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美、德领先; (4)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如 德国、日本),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 发展;(5)第二次工业革命规模更大,范围更 广,发展更迅速
9. 中国错失的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阻碍 了科技的发展

广西南宁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广西南宁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第1-9小题每小题1分,第10-12小题每题2分.共15分.1.“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2.今年6月1日,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二战期间侵犯中国劳工人权的历史事实,正式向中国受害劳工谢罪.劳工问题只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众多罪行之一,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3.1947年夏,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揭开这一序幕的军事行动是()A.百团大战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解放南京4.“国王只是摆设,如同冰激凌上的一坨奶油.”对英国这一现象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5.1914年6月,一个偶发事件点燃了一场燃遍全球的战火,这个偶发事件是()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国会纵火案 D.德国突袭波兰6.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这张知识卡片记录的是()A.华盛顿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巴黎和会7.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怒,为打败法西斯,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共同签署了()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8.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和激光工业逐渐成为战后美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这说明战后美国经济发展()A.科技含量高 B.起伏变化大 C.速度比较快 D.债务负担重9.爵士乐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具创新风格的音乐流派,它起源于()A.摇滚乐 B.布鲁斯 C.非洲音乐 D.古典音乐10.毛泽东创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诗句集中体现了红军的()A.艰苦朴素精神 B.盲目乐观主义精神 C.敢于创新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1.分析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变化表,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C.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 D.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大12.罗斯福新政时期,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上述措施体现了“新政”的突出特点是()A.国家干预经济 B.恢复银行信用 C.发展对外贸易 D.稳定社会秩序二、材料选择题(13题7分,14题8分,共15分)13.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展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波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材料二(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星辰代谢》材料三《新青年》喊出的最响亮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民主”和“科学”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民主的对立物是专制,科学的对立物是愚昧和迷信,这正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恶果.--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场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但丁的代表作品是什么?(2)材料二是对哪一场运动的评价?“新学家们”指的是资产阶级的哪一派别?(3)《新青年》杂志是哪一场运动的主要阵地?根据材料三指出该运动斗争的对象?(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14.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东方逐渐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因此,这个政权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专横暴力.材料二此时西方发生的两件大事是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旧大陆的人类因为新大陆的发现,忽然得到了一大批财富.发现这批财富的西欧白人,利用这些财富发展了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然后发展为近代的帝国主义.--以上材料均摘自许卓云著《中西文明的对照》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的具体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这一航海活动历史上称作什么?请列举一位为此做出贡献的航海家.(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东方落后的原因.三、问答题15.17世纪以后,英、美等国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当时,这些社会的统治者对西方的影响作出了回应,拒绝、改良或接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清朝早期与西方的交往,实际上遵循了拒绝主义的路线,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请指出其主要表现,(指出一点即可)但是,中国的闭关自守最终在19世纪中期被西方的武力打破,请举出具体史实.(2)19世纪60年代,面对西方的强势冲击,清朝的部分统治者试图把现代化同中国社会本土文化的主要价值观和体制结合起来,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良主义请写出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你如何评价清政府的这次改良运动?(3)日本的拒绝主义立场出于在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的压力下被迫开放门户和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全面学习西方而告终.请任举明治维新中日本政府向西方学习的一项措施,并说明其在推动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比较中国的“改良”和日本的“接受”两种回应,他们的做法主要区别在哪里?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第1-9小题每小题1分,第10-12小题每题2分.共15分.0 1.“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考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郑成功收复台湾.【解答】题目中“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是叙述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故选B.【点评】理解和把握郑成功的历史成就.2.今年6月1日,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二战期间侵犯中国劳工人权的历史事实,正式向中国受害劳工谢罪.劳工问题只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众多罪行之一,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考点】南京大屠杀.【分析】本题考查了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解答】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日军占领南京在六周之内,屠杀中国军民三十万人以上,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3.1947年夏,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揭开这一序幕的军事行动是()A.百团大战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解放南京【考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分析】本题考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重点掌握其历史意义.【解答】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故选C.【点评】要熟记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深切感受老一代党的领导人的智慧.4.“国王只是摆设,如同冰激凌上的一坨奶油.”对英国这一现象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考点】《权利法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解答】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从此,英国国王成为摆设.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能力.5.1914年6月,一个偶发事件点燃了一场燃遍全球的战火,这个偶发事件是()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国会纵火案 D.德国突袭波兰【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解答】1914年6月,塞尔维亚的爱国青年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索,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6.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这张知识卡片记录的是()A.华盛顿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巴黎和会【考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解答】依据题干知识卡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是巴黎和会.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控制.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的企图参加会议.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故选D.【点评】建议学生重点识记巴黎和会的背景、时间、内容及影响.7.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怒,为打败法西斯,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共同签署了()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考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解答】为抵抗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打败法西斯,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定《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属基础题.8.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和激光工业逐渐成为战后美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这说明战后美国经济发展()A.科技含量高 B.起伏变化大 C.速度比较快 D.债务负担重【考点】战后的美国经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和激光工业都属于高科技产业,说明美国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高.故选A.【点评】注意准确识记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9.爵士乐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具创新风格的音乐流派,它起源于()A.摇滚乐 B.布鲁斯 C.非洲音乐 D.古典音乐【考点】现代音乐和电影.【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音乐的认识.【解答】爵士乐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具创新风格的音乐流派,它起源于非洲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发展起来,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0.毛泽东创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诗句集中体现了红军的()A.艰苦朴素精神 B.盲目乐观主义精神 C.敢于创新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考点】红军长征.【解答】长征精神诞生于1934年开始的长征时期.其内涵包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题目中的诗句体现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及克服困难的信心.所以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故选D.【点评】对诗句的正确理解与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分析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变化表,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C.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 D.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大【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表格信息的解读能力.【解答】由表格可以看出,相比较1870-1879年美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的产量,1910-1914年两国的煤炭和钢的产量明显增加,这充分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ACD 三项从表格中表现不出来,可排除.故选B.【点评】注意对表格信息的解读,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12.罗斯福新政时期,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上述措施体现了“新政”的突出特点是()A.国家干预经济 B.恢复银行信用 C.发展对外贸易 D.稳定社会秩序【考点】罗斯福新政.【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罗斯福新政时期,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即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故选A.【点评】建议学生重点识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与影响.二、材料选择题(13题7分,14题8分,共15分)13.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展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波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材料二(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星辰代谢》材料三《新青年》喊出的最响亮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民主”和“科学”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民主的对立物是专制,科学的对立物是愚昧和迷信,这正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恶果.--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场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但丁的代表作品是什么?(2)材料二是对哪一场运动的评价?“新学家们”指的是资产阶级的哪一派别?(3)《新青年》杂志是哪一场运动的主要阵地?根据材料三指出该运动斗争的对象?(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考点】材料解析题;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阐述见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知识点.(2)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知识点.(3)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点.(4)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历史作用的知识点.【解答】(1)由材料“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但丁是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人物,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代表作品是《神曲》.(2)由材料“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材料中的“新学家们”指的是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3)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由材料“民主的对立物是专制,科学的对立物是愚昧和迷信,这正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恶果.”可知新文化运动反对的是愚昧、迷信和独裁专制的封建统治.(4)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故答案为:(1)文艺复兴运动;《神曲》.(2)戊戌变法运动;维新派.(3)新文化运动;愚昧、迷信和独裁专制的封建统治.(4)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文艺复兴、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14.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东方逐渐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因此,这个政权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专横暴力.材料二此时西方发生的两件大事是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旧大陆的人类因为新大陆的发现,忽然得到了一大批财富.发现这批财富的西欧白人,利用这些财富发展了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然后发展为近代的帝国主义.--以上材料均摘自许卓云著《中西文明的对照》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的具体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这一航海活动历史上称作什么?请列举一位为此做出贡献的航海家.(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东方落后的原因.【考点】材料解析题;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新航路的开辟;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2)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3)本题主要考查了工业革命对英国进出口的影响.(4)本题考查了东方落后的原因.【解答】(1)由材料一“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可知,“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的具体表现有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读书人只能读“四书”.(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这一航海活动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美洲被“发现”.1497年,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3)由材料三可以看出,从1814年到1835年,英国进口印度的棉布数量在迅速减少,而英国出口到印度的棉织品则迅速增加.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所以英国的出口猛增.(4)由上述材料可知,东方近代落后的原因有政治制度落后,西方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东方国家还在封建道路上徘徊.西方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而东方国家仍然是手工劳动.故答案为:(1)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读书人只能读“四书”.(2)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任答一个即可)(3)工业革命的影响.(4)政治制度落后,经济发展落后.(答出一点即可)【点评】识记中国明朝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识记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三、问答题15.17世纪以后,英、美等国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当时,这些社会的统治者对西方的影响作出了回应,拒绝、改良或接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清朝早期与西方的交往,实际上遵循了拒绝主义的路线,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请指出其主要表现,(指出一点即可)但是,中国的闭关自守最终在19世纪中期被西方的武力打破,请举出具体史实.(2)19世纪60年代,面对西方的强势冲击,清朝的部分统治者试图把现代化同中国社会本土文化的主要价值观和体制结合起来,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良主义请写出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你如何评价清政府的这次改良运动?(3)日本的拒绝主义立场出于在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的压力下被迫开放门户和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全面学习西方而告终.请任举明治维新中日本政府向西方学习的一项措施,并说明其在推动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比较中国的“改良”和日本的“接受”两种回应,他们的做法主要区别在哪里?【考点】阐述见解题;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分析】(1)本题考查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及其作用.(3)本题考查了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4)本题考查了中国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区别.【解答】(1)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贸易.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被迫对外开放.(2)据所学知,19世纪60年代清朝的部分统治者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进行的运动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据所学知,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经济上,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4)中国的洋务运动的“改良”,实质上是仍然坚持原来的封建制度,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接受”,实质上是实现了社会的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答案为:(1)表现: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2)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在经济上,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任答一点即可);作用: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

中考历史第一部分知识梳理模块三世界近代史14世纪中叶_20世纪初第十七讲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

中考历史第一部分知识梳理模块三世界近代史14世纪中叶_20世纪初第十七讲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
应用 投入使用。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 的
使用蒸汽机。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改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 进 影响
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返回子目录
现 动力 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力;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

Hale Waihona Puke 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
︶ 发展 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 千米的铁路网
1825年斯蒂芬森试验 蒸汽机车
返回子目录
火车(蒸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
影响
汽机车)
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
公社 政权
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
运动 建立
权——巴黎公社
结果 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数据分析 拓展提升
易错易混 问题探究 比较异同
返回子目录
5 数据分析 拓展提升
易错易混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英国能够最早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是煤炭,动力是改进的蒸汽机。 (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改进的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把人类社会带进 “蒸汽时代”。 (5)瓦特是对蒸汽机作了改进,而不是发明了蒸汽机。
命题点 1 工业革命(高频考点) 命题点 2 工人运动(高频考点)
返回子目录
3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命题点1 工业革命(高频考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十七第二次工业革命
考点一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
1. (’14桂林9题2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

下列科技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
A. 电话
B. 原子弹
C. 蒸汽机
D. 计算机
2. [’15 南宁13(2)题2分](节选)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期的无线电收音机广告
(2)根据材料二,无线电技术最早出现在哪一次工业革命中?(1分)当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新动力是什么?(1分)
考点二卡尔·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3. (’13贵港10题2分)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

下列的发明创造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B. 美国——史蒂芬孙——火车
C. 德国——卡尔·本茨——三轮汽车
D. 英国——贝尔——有线电话
4. [’15河池18(3)题3分](节选)纵观世界历史,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改变世界。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3)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所示交通工具的发明者分别是谁?(2分)中国能自行制造这两种交通工具开始于什么时期?(1分)
考点三爱迪生发明电器
5. (’14玉林13题2分)某项发明出现后,纽约一家报纸感叹:“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

”该发明指的是( )
A. 煤油灯
B. 蒸汽机
C. 电灯
D. 内燃机
答案:
考点一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
1. A【解析】本题抓住关键词“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成果”,结合课本所学知识,A项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项原子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项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项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故选A。

2. (2)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电力。

(1分)
考点二卡尔·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3. 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三轮汽车。

故选C。

4. (3)图一:卡尔·本茨;(1分)图二:莱特兄弟;(1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1分)
考点三爱迪生发明电器
5. C【解析】抓住题干关键信息“某项发明”“阳光球”“阿拉丁神灯”结合课本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灯。

B项蒸汽机和D项内燃机都是动力设备,与“阳光球”“神灯”无关;A项煤油灯能够发光给人以光明,但是不值得感叹,不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C项电灯的发明使得人类从黑夜的世界解放出来,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