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营养繁殖
植物的营养繁殖方法

植物的营养繁殖方法
植物的营养繁殖方法指的是植物通过无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过程。
以下是常见的植物营养繁殖方法:
1. 分株繁殖:植物通过地下茎或侧枝产生新的独立植株。
可以将植株从母体分割出来,种植到新的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形成新的个体。
2. 块茎繁殖:一些植物的地下茎中储存了充足的养分和能量,可以分离出储存器官,种植到适宜的环境中,从而形成新的植株。
3. 垂枝繁殖:植物的枝条弯曲接触到地面后生根发芽,形成新的个体,如卫矛、魔芋等。
4. 蔓延繁殖:一些攀缘性植物可以借助营养蔓延,使枝干在接触陆地或其他支持物时坚固并发芽生根,如常春藤。
5. 隔离芽繁殖:植物茎、叶或根中存在分生组织,可在受到刺激或适宜条件下分化形成新的芽,如菖蒲。
6. 单杆繁殖:植物茎的节部在接触到适宜的生长条件时,可以生根发芽,从而形成新的个体,如玫瑰的扦插繁殖。
7. 背生芽繁殖:植物的叶片上或茎上的枝条处,会突出形成新的营养器官,如荷花的背生芽。
8. 枝条扦插:将植物的枝条或茎段剪取下来,经过适当处理后插到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形成新的个体。
9. 叶片繁殖:将植物的叶片(如多肉植物)或叶序上的芽分离出来,种植到湿润的介质中,使其生根发芽,形成新的个体。
10. 球茎繁殖:一些植物的球茎可以被分离开来独立种植,从而形成新的植株,如郁金香、洋葱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植物的营养繁殖方法,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
第五章营养繁殖育苗技术

直径细的插穗,含营养物质少,不利于生根(但 插穗不宜太粗,因为切口太大,不易愈合,易腐 烂)。
• 硬枝扦插:插床表面的相对湿度也不宜 过小,否则插条容易失水干枯。
• 扦插基质的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为宜。 • 水分过多影响土壤通气条件。
(3)光照
• 光照能提高地温,促进生根。 • 嫩枝扦插时,为减少叶片失水并让叶片
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应进行适当遮荫。 • 硬技扦插, 插时应插深一些,插穗露出
• 多年生苗木上的1年生枝条作插穗,比1 年生苗木苗干作插穗生根能力低。
• 多年生树木上的多年生枝条生根能力更 低。
(4)插穗的部位 (5)枝条发育状况 (6)插穗的粗细与长短 (7)插穗上保留的叶、芽数量
• 营养物质含量高,插穗生命活动旺盛,维持插穗 生命活动时间长,提供给插穗形成愈伤组织、不 定根生长的时间充足,有利于插穗成活。
小结 硬枝扦插繁殖是最为传统和简便的无性繁殖方
法,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但硬枝扦插 育苗只使用于少数容易生根的树种。
嫩枝扦插方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难生根树种的
扦插成活率,逐渐成为扦插研究的方向。嫩枝扦插 是在生长季节采取木质化程度较低(半木质化)的 带叶嫩枝进行扦插,因为嫩枝扦插穗条比较幼嫩, 内源生长促进物质较多,抑制物质较少,细胞分生 能力强,所以生根容易。
活率高。实生苗发育年幼,再生能力强, 枝、茎、插穗生根能力强,成活率高。 营养苗年龄相对较大,而植物的新陈代 谢和生活力是随植物的年龄递减的,其 枝条的生根能力减弱。
04营养繁殖育苗技术-1概述及扦插繁殖

所含抑制物质逐渐增加,生根能力下降
。 柳杉
母树年龄
5年
25年 200年
扦插成活率 85%
32.5%
2.5%
28
4.2.3 影响扦插成活因素
(一)内在因子
对于一些稀有、珍贵树种或难繁殖的树种,
植物的遗传性
为使其在生理上“返老还童”可采取以下
母株的起源和年龄
措施:
枝条的年龄
(1)绿篱化采穗 即将准备采条的母树进行
4.2.2.2 扦插生根类型
3、侧芽(潜伏芽)基部分生 组织生根型:葡萄
4、愈伤组织生根型: 即以愈伤组织生根为主,从
基部愈伤组织(或愈合组 织),或从愈伤组织相邻近 的茎节上发出很多不定根。 那些扦插成活难,生根较慢 的树种的其生根类型,如悬 铃木、雪松;嫩枝扦插;根 插(先芽后根)
21
4.2.2.2 扦插生根类型
愈伤组织生根型的插条,其不定根的形成要通过愈伤 组织的分化来完成。
首先,在插穗下切口的表面形成半透明、具有明显细 胞核的薄壁细胞群,即为初生愈伤组织。初生愈伤组 织细胞继续分化,逐渐形成和插穗相应组织发生联系 的木质部、韧皮部和形成层等组织。
最后充分愈合,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从愈伤 组织中分化出根。因为这种生根需要的时间长,生长 缓慢,所以凡是扦插成活较难、生根较慢的树种,其 生根部位大多是愈伤组织生根。
8
4.2.1 扦插繁殖概念和特点
1、概念:
利用离体的植物营养器官如根、茎(枝)、叶 等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插入土、沙或其 它基质中,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 使其生根 或发芽成为完整新植株的过程称为扦插繁殖 。
经过剪截用于直接扦插的部分为插穗。 用扦插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扦插苗。
初中生物植物的营养繁殖课件

!
讨 论
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可以 通过营养器官繁殖后代?
大蒜
竹子
石莲花
水仙
藕
落地生根
洋葱
快过年了,如果你是花农,手头上有 一些菊花优良品种,你打算怎样拓展 这些菊花的种植规模?
1.扦插 : 菊、葡萄、月季
尝试扦插
剪取植物的一段枝 条,把枝条的下部 插入湿润的土壤中。 不久,枝条下部长 出根,上部长出芽, 最后长成一个新个 体。
①进行植物的快速繁殖 ②培养脱毒植株 ③研制转基因植物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 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 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你 知道为什么吗?
无性生殖 的优点: 3、提高质量;4、创新品种。
1、节省时间;2、增加产量;
4.压条
把枝条压埋在土中,待枝条长出根
后分离下来形成新植株,这种方法
叫压条。如夹竹桃、桂花等。
4.压条
• 1、两人一组尝试营养繁殖技术。
2、可选材料与技术
麦冬、 大蒜、 月季、 马铃薯、 甘薯
分根
扦插
请你根据植物的组织培养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是什么生 殖方式?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的原 理分别是什么?
答:无性生殖;细胞的分裂增殖 形成愈伤组织;细胞的分化形成 芽、根,长成试管苗。
2、为使培养过程能正常进行,培养基 中必须含有什么物质?出现试管苗后要 给予光照,为什么?
答:必须含有水和无机盐;为了 让幼苗进实践上已广 泛应用,它和传统的营养繁殖比较 哪者更好?
植物的营养繁殖
你知道它们是怎么繁殖的吗?
绿萝
吊兰
想一想
这些植物依靠哪些 器官来繁殖?
草莓
马铃薯
红薯
《植物的营养繁殖》设计

《植物的营养繁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2.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及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从探究实验事实中判断、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2.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教学重点】1.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概念;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教学难点】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
2.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忆旧知:你所知道的植物靠什么器官来繁殖呢?学生回答种子、根、茎、叶。
引入课题—植物的营养繁殖。
二、讲授新课:(一)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1.幻灯片展示植物营养繁殖的的图片,让学生去理解营养繁殖的概念:植物用根、茎、叶营等养器官进行繁殖方式,称为营养繁殖;并引导学生例举营养繁殖的实例。
幻灯片展示植物营养繁殖的几种常用方法:嫁接、扦插、压条等。
2.分组实验—蔷薇的嫁接此内容学生结合课本第40-41页的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嫁接的步骤,并能说出当地哪些植物适合嫁接?四人一组,整理并展示结果。
(二)植物的组织培养PPT出示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
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技术的关键所在——无菌条件。
PPT展示一些植物组织培养的图片,学生欣赏,课程结束。
【教学反思】本节教学中有以下特点:把日常生活中的植物结合到课堂中来,通过实践操作,在课上让学生讨论模拟嫁接、扦插和压条,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放手让学生收集资料,展示成果,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扦插繁殖

例:茶花、含笑、水杉等。
(3)嫩枝插条的生根
嫩枝扦插的枝条,在取条时,插条本身还未形成根原始体,因而形成根系的过程与木质化的插条有所不同。当嫩枝截取后,伤口处流出的细胞液与空气氧化,在伤口外形成一层保护膜,再由保护膜内新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形成输导组织和形成层,逐渐分化出生长点并长出不定根。
同一种植物不同品种的枝插发根难易也不同。例:葡萄极易生根,但美洲葡萄中的杰西卡和爱地郎发
根较难。
一般灌木比乔木易生根;某些阔叶树比针树易生根;匍匐型枝比直立型枝易生根。不同树种生根的难易,只是相对而言,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有些很难生根的树种可能成为扦插容易的树种,并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和应用。所以,在扦插育苗时,要注意参考已证实的资料,没有资料的品种,要进行试插,以免走弯路。在扦插繁殖工作中,只要在方法上注意改进,就可能提高成活率。如一般认为扦插很困难的赤松、黑松等,通过萌芽条的培育和激素处理,在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育苗技术条件下,生根率能达到80%以上。一般属于扦插容易的月季品种中,有许多优良品系生根很困难,如在扦插时期改为秋后带叶扦插,在保温和喷雾保湿条件下,生根率可达到95%以上。这说明许多难生根的树种或花卉,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根据亲本的遗传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以找到生根的好办法。
扦插繁殖:是以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根、茎、叶等,在一定的条件下插入土、沙或其他基质中,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使这部分营养器官在脱离母体的情况下,长出所缺少的其他部分,成为一个完整的新植株的方法。
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

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
培养基法是最常见的微生物和植物的营养繁殖方法之一。
通过
调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可以提供微生物或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和
生长条件,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培养基的选择和配制对于微生物和
植物的繁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和植物对培养
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组织培养法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物组织的分化和再生
能力进行繁殖的方法。
通过将植物的组织(如茎、叶、根等)分离
培养在含有适当激素和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可以诱导植物组织再
生新的植株。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植物的无性繁殖和病毒检测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生物反应器法是一种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微生物或动物细胞的
繁殖的方法。
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可以控制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
条件的设备,可以模拟生物体内的生长环境,促进微生物或动物细
胞的繁殖。
这种方法在生物制药、生物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大规模生产各种生物制品。
除了上述介绍的常用营养繁殖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如
发酵法、细胞培养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领域和应用中都有着重
要的作用,为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总的来说,营养繁殖方法是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不同的繁殖方法,可以促进微生物、植物和动
物的繁殖和生长,为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常用营养繁殖方法对于读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
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得更好的繁殖
效果。
营养繁殖(精选6篇)

营养繁殖(精选6篇)养分繁殖篇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了解的概念和用茎繁殖的主要方法;2、了解嫁接的意义;3、了解组织培育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力量目标通过植物操作的实习培育同学实际操作的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育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加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连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建议学问体系图解教材分析1、嫁接的概念、方法和意义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从茎繁殖的种类看:嫁接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但是,和其它两种比较(压条、扦插)操作起来较简单,技术性相对较强。
从嫁接的意义上看:嫁接又是果树栽培上一种广泛运用的方法。
它能使一些通过种子繁殖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品质的植物,利用嫁接而保持下去。
还可以通过嫁接提高植物的抗寒力、抗旱力和抗病虫害的力量,此外通过嫁接还可以改善果实的品质。
所以说:嫁接的技术在农村是有用武之地的。
2、组织培育的概念、原理和意义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从概念上讲,组织培育指的是:在人工配制的养分物上(培育基)、在无菌的条件下,离体培育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
这种技术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开头讨论,但真正成熟和大规模进展及利用还是近几十年的事。
它是植物学讨论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植物生物技术的组成部分。
从原理上讲:组织培育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在离体状况下,培育植物体上的一个体细胞使其生长发育成为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从意义上讲:组织培育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植物学基础理论讨论、植物快速繁殖、植物品种改良和细胞大量培育上。
3、理解“细胞的全能性”和预备的教具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同学一般认为: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
而植物体上的一个细胞在特定的环境中也能培育出一株植物体,在肯定程度上理解起来有困难。
所以,老师要设法使同学能够明白:植物体上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含有全部的遗传信息。
在离体培育下,这些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产生完整的植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用茎尖来繁殖植物体
D.将种子种下去,长出植物体
答案:D
二、想一想
2.能使植物个体增多,延续后代的器官,不一定就是生殖器官。
答案:正确。
3.一种生物只有一种生殖方式。
答案:错误。
三、动动脑
4.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有哪些不同点?
答案: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有性生殖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又称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合子是第二代发育的起点。
教师:如果给你一个选择“家庭梦想”的机会,你们最想得到什么?
学生:……
教师:那就恭喜你们,得到了。好了,还有没有同学来回答问题?
学生F:老师,我觉得不能在生产实践中经常使用无性生殖来进行繁殖。从刚才的资料介绍上得出,长期的无性生殖也会引起品种的退化。如,马铃薯的长期无性生殖会使茎越来越小;竹林在长期无性生殖后也会大面积开花等等。
重点、难点
重点: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难点:组织培养的操作、原理
教具准备
教法
启发、诱导、观察、讨论、讲述、练习。
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明确目标→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解疑答惑→构建知识框架→达标测试→布置作业
估计出现
的问题及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明确营养繁殖是无性生殖的主要方式
3、无性生殖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
生自主探究课本36页内容解决以上问题
师生统一答案
教师总结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性生殖由于它自身的优点,常被用于生产实践中,但由于一些不足之处,在农业生产上又不能长期使用无性生殖。所以,我们大家在平时生活中看待一个问题,一个人或者一个物,都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他的短处,又要看到他的长处,不能一棒子打死。
(注:教师播放课前准备好的有关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录像资料)
教师:录像资料结束了,试一试能不能回答出这几个问题呢?
(教师播放投影片)
投影片内容:
1.通过材料,你知道为什么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经常用无性繁殖来栽培农作物吗?
2.由材料分析,你知道了哪几种无性生殖?
3.通常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用茎繁殖有几种方式?
[课堂小结,作业练习,结束新课]
(教师进行简短的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我们共同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由于无性生殖自身的一些特点,所以在生产实践中我们经常使用无性生殖来进行繁殖植物。我们通过探究实验掌握了一些扦插材料的处理方法,并且同学们各个小组中都设计了探究实验。每个组在以后的几天一定要注意定期观察、做好记录,看看自己最后的假设是否正确
学生I:我回答第三个问题,用茎繁殖属于营养繁殖,常见的用茎繁殖有扦插、嫁接、压条等几种方式。
教师:咱们请几位同学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扦插、嫁接和压条的知识。
板书:一、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1)扦插 (2)嫁接 (3)压条
学生M:扦插是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从而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杨、柳、葡萄、月季、蔷薇等植物常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
学生G:在日常生活中,桃、杏、梨、苹果等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而像葡萄、月季、甘薯等的栽培,一般采用扦插的方法。
教师:营养繁殖是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植物的组织培养也属于无性生殖
板书:二、植物的组织培养
师出示自学导航:
1、人们利用植物可以进行______的原理研究出了组织培养技术
2、在______条件下,将植物的______、______或______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液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组织培养。
(学生只要答出第三点即可)
3.在扦插过程中,如何促进扦插生根呢?
答案:(1)用植物生长素处理,比如: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及2,4—D等。(2)增高底温法,一般在20℃以上。
可以结合前面所学的植物的种子繁殖方式来导入。
扦插时,至少保留两个节。
强调讲解压条时要割破一部分树皮的原因。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点明知识点,并演示如何嫁接。
学生E:请大家思考“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体现了哪种生殖方式?
……
教师:很好,前几位同学已经向在座的同学们发出了“挑战书”,谁来应战呢?
学生F:“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体现了无性生殖这种生殖方式。柳树在繁殖时,可以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用柳条扦插成活,属于由母体直接繁殖。
教师:我们的“你问我答”栏目完成得很精彩,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学生D:我们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植物都属于这种生殖方式,比如:杨树、月季、柳树等。
教师:太棒了,大家总结得十分精彩,希望以后继续努力。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类似于椒草、马铃薯这种植物的一些生物,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我们称这种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注:学生阅读完以后,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
教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每个组讨论的情况。每组组长选派一名“形象大使”汇报,注意语言的表达。好吧,我们现在就开始,第1组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的观察情况吧!
学生A:我们组经过观察,马铃薯块茎放的时间长了以后也能发芽,草莓茎可以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而落叶生根的叶也可以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一个是块茎发芽,一个是茎,一个是叶发芽,但最终都有同样的结果,都能长成一个新的植株。而它们三者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自身的一部分器官繁殖的。
4.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植物中通常人们利用无性生殖中的什么方法进行繁殖?
5.从生产实践看,能不能长期使用无性生殖进行繁殖?
学生G: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经常用无性生殖来进行繁殖,是由于它的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均匀一致,短期内可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
学生H:从资料上介绍来说,常见的无性生殖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四种方式。
板书设计
第一节植物的无性生殖
扦插
营养生殖嫁接
无性生殖
压条
植物的组织培养
复备
作业反馈及补缺
导学1、2、3、5;
巩固提高1、2、3
教后反思
大部分学生对于利用扦插技术进行营养繁殖比较熟悉,并且在生活中也能见到一些嫁接植物,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组织培养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巩固练习]
一、试一试就能行
1.嫁接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________,被接的植物叫做________。
答案:芽接 枝接 接穗 砧木
二、动动脑
2.如果让你来动手嫁接植物的话,你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答案:嫁接时注意事项:①嫁接时间:枝接一般在春季,芽接在夏末秋初。②嫁接中砧木和接穗要选择使二者具有亲和力,并对当地自然环境有较大的适应能力的。③嫁接过程中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确保接穗成活。
时间
主讲人
参加人数
缺席
课型
课时
2013年10月13日
2
0
新授课
11
课题
植物的无性生殖
教
学
目
标
1、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生殖;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或压条繁殖。
3、通过比较两大类生殖方式的特点,辩证的认识生命现象;关注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板书:一、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教师:这种无性生殖在植物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生殖方式。好了,对于刚才所说的一些问题,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自由大论谈]
(通常由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来回答,教师主持)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无性生殖( )
A.用马铃薯块茎来繁殖
学生B:我们组认为通过这样的生殖方式繁殖速度很快,有些植物如银星海棠的茎浸泡在水里,几天就可以生根。还有新长出的植株和母体长得非常相似。
(注:教师在此可以适当向学生提出“性状”二字,并可稍作解释,为遗传和变异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C:我们组要对此进行一些补充。我们发现生物的生殖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都是各有所长。比如前一组同学所说的由母体器官繁殖的这种方式速度快,时间短,又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异。
学生N:嫁接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芽接或枝接,即把相应的芽或枝条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嫁接时一定要注意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学生O:压条也是一种常用的用茎繁殖的方法。压条的做法是把枝条从植株上弯下来,再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掉下部半圈,然后把枝条的中部埋在土壤里,让枝条的顶端露出地面。等这个枝条生出不定根并长出新叶以后,再与母体切断。生活中,像夹竹桃、桂花这样的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就常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
作业及
练习设计
练习:A课本37页1、2 B课本37页3
作业:A《基础训练》基础知识
B《基础训练》综合能力测试及中考链接
师生双边活动
个人调控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注:师生共同简要复习芽的类型和结构,导入新课,教师语速尽可能舒缓)
教师:有些植物靠带芽的枝条来繁殖子代,原来这是无性生殖的一种。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植物的无性生殖。
讲述新知:
板书: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教师:现在,请大家翻开书第33至34页,观察这三幅图,回答投影片上的问题。
(学生阅读、观察、讨论;教师将制作好的投影片内容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