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十九)等量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及特点
几种典型电场线分布示意图及场强电势特点

匀强电场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 - - - - 点电荷与带电平+孤立点电荷周围的电场 几种典型电场线分布示意图及场强电势特点表重点一、场强分布图二、列表比较下面均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场强为零。
孤立的正点电荷 电场线直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无穷远。
场强 离场源电荷越远,场强越小;与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组成的球面上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电势离场源电荷越远,电势越低;与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组成的球面是等势面,每点的电势为正。
等势面以场源电荷为球心的一簇簇不等间距的球面,离场源电荷越近,等势面越密。
孤立的负点电荷 电场线 直线,起于无穷远,终止于负电荷。
场强离场源电荷越远,场强越小;与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组成的球面上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电势离场源电荷越远,电势越高;与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组成的球面是等势面,每点的电势为负。
等势面以场源电荷为球心的一簇簇不等间距的球面,离场源电荷越近,等势面越密。
等量同种负点电荷电场线大部分是曲线,起于无穷远,终止于负电荷;有两条电场线是直线。
电势每点电势为负值。
连线上场强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是背离中点;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减小再增大。
电势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升高再降低,中点电势最高不为零。
中垂线上场强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沿着中垂线指向中点;由中点至无穷远处,先增大再减小至零,必有一个位置场强最大。
电势中点电势最低,由中点至无穷远处逐渐升高至零。
等量电场大部分是曲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无穷远;有两条同种正点电荷线电场线是直线。
电势每点电势为正值。
连线上场强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是指向中点;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减小再增大。
电势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降低再升高,中点电势最低不为零。
中垂线上场强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沿着中垂线指向无穷远处;由中点至无穷远处,先增大再减小至零,必有一个位置场强最大。
2021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9-3专2-1.等量点电荷电场特点

方法究
【例1】 (多选)(2020·广东中山一中高二 期末)两个带等量正电荷的点电荷,O点 为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点在连线的中 垂线上,若在a点由静止释放一个电子 ,如图所示,关于电子的运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C )
A.电子在从a点向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可能先增大再减小 B.电子在从a点向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C.电子运动到O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 D.电子通过O点后,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一直增大
首页
知识梳理
2.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电场线分布如图2): (1)两点电荷连线上,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先变小再变大,中点处电场强度最小。 (2)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方向都相同,总与中垂线垂直且指向负点电荷 一侧,沿中垂线从中点到无限远处,电场强度一直减小,中点处电场强度最大。 (3)关于中心点对称的点,电场强度等大同向。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专题拓展课二 等量电荷电场和带电粒子(体)运动分析
1.等量点电荷电场特点
知识梳理
1.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电场线分布如图1): (1)两点电荷连线上,中点O处电场强度为零,向两侧电场强度逐渐增大。 (2)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由中点O到无限远,电场强度先变大后变小。 (3)关于中心点O点的对称点,电场强度等大反向。
答案 C
首页
首页
方法探究
解析 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 在+Q 和-Q 的连线上,从+Q 到-Q 电场强度先变小后变大, 由对称性可知 a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 b 点的电场强度; 在+Q 和-Q 连线的中垂线上从 O 点向 M 点或 N 点电场强度均变小, 则检验电荷沿 MN 由 c 移到 d,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故选项 C 正确。
(完整版)电荷电场线分布示意图及场强电势特点

等量同种负点电荷电场线大部分是曲线,起于无穷远,终止于负电荷;有两条电场线是直线。
电势每点电势为负值。
连线上场强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是背离中点;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减小再增大。
电势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升高再降低,中点电势最高不为零。
中垂线上场强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沿着中垂线指向中点;由中点至无穷远处,先增大再减小至零,必有一个位置场强最大。
电势中点电势最低,由中点至无穷远处逐渐升高至零。
等量同种正点电荷电场线大部分是曲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无穷远;有两条电场线是直线。
电势每点电势为正值。
连线上场强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是指向中点;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减小再增大。
电势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降低再升高,中点电势最低不为零。
中垂线上场强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沿着中垂线指向无穷远处;由中点至无穷远处,先增大再减小至零,必有一个位置场强最大。
电势中点电势最高,由中点至无穷远处逐渐降低至零。
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大部分是曲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有三条电场线是直线。
电势中垂面有正电荷的一边每一点电势为正,有负电荷的一边每一点电势为负。
连线上场强以中点最小不等于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都是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减小再增大。
电势由正电荷到负电荷逐渐降低,中点电势为零。
中垂线上场强以中点最大;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都是与中垂线垂直,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由中点至无穷远处,逐渐减小。
电势中垂面是一个等势面,电势为零(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场强为零)(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场强为零)注意:电场线、等势面的特点和电场线与等势面间的关系:①电场线的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
高中物理专题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场强和电势分布特点

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
E
E
O 图2
+Q
O
-
X
Q
Q
关于两电荷连线的中点O对称的 任意两点, 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越靠近两电荷的地 方电场强度越大;在两电荷连线中,中点O 处 场强最小,但不为零.E--x图象
y
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场强方向处
处相同,关于O 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
相等,O 点场强最大 E--y图象
以纵轴为电势φ,作出的φ—x 图象如图6所示.
φ
+Q
O
+Q
x
图6
在两电荷连线中垂线上,中点电势最高,根据沿电场 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若以电荷连线中点为坐标原点O, 中垂线方向为横轴y .纵轴为电势φ ,作出的 φ—y图象 如图7所示.
等量同种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与上述相反
O
y
φ
O
y
图7
φ
关于正电荷对称的两点,根据等势面图,延长线上的 电势比连线上的电势高,关于负电荷对称的两点,延长线 上的电势比连线上的电势低.再根据正电荷周围的电势
设两点电荷的带电 量均为q,间距为R。
①中点O点处的电势φo: OAB4kRq0
②两点电荷连线上任意一点P处的电势φP:
P A B kr q A k(R q rA ) rA (k R q R rA )
总结:在两个等量正电荷的连线上,由A点 向B点方向,电势先减后增,在rA=R/2(即中 点O处)电势最小,但电势总为正.
③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任意一点Q处的场强EQ:
E Q E A E B 2 E A c o s 2 k(2 c o R q s)2c o s 8 R k 2 qc o s3
等量电荷电场线的分布及电场强度、电势的特点分析

等量电荷电场线的分布及电场强度、电势的特点分析高二物理选修3-1教材中,在静电场中,“电场”这个概念很抽象,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对等量电荷电场线分布及场强、电势特点模糊不清,以至在应用过程中经常出错。
1.等量电荷电场线分布电场线的特点:①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出发,终止无限远或负电荷;②电场线在电场中不相交,这是因为在电场任意一点的场强不可能有两个方向;③在同一幅图中,可以用电场线的疏密来表示场强的大小:即电场线密的地方场强大,电场线疏的地方场强小。
2.等量电荷的场强(1)等量正、负点电荷。
等量正、负点的场强的大小用点的电荷的场强公式E=k—来计算。
根据公式可知,离场源电荷越远,场强越小;与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组成球面上的场强大小相等。
方向:正点电荷的场强方沿着电场线的方向向外,负点电荷的场强方向沿着电场线向内。
(2)等量异种、同种电荷的场强。
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考查等量异种、同种电荷两条特殊线的场强,下面就等量异种、同种电荷两条特殊线(两电荷的连线上和两电荷连线上的中垂线)的场强进行分析。
等量异种电荷:例一:两电荷连线上。
如图1所示,在两电荷连线上任取一点G,设AG长度为x,则G点场强EG为两点电荷分别在该点的场强EA、EB 的矢量和,方向从A指向B(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一侧),由点电荷场强公式知:EG=EA+ EB=—+—=—∵x+(L-x)等于定值L,∴当x=(L-x),即x=—时,x与(L-x)乘积最大∴这时EG有最小值,即在两电荷连线中点O处场强最小,将x=—带入上式,可求得EG最小值EGmin=——,方面由A指向B。
从O点向两侧逐渐增大,数值关于O点对称。
小结: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中点场强最小,靠近点电荷场强渐强,方向从正点荷指向负电荷。
例二:中垂线上。
如图2所示,在中垂线上,任取一点H,设OH=x,根据对称性知:EH沿水平方向向右,即在中垂线上各点场强水平向右(垂直于中垂线指向负电荷一侧),沿中垂线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由电势差定义知:中垂线为一等势线,与无限远处等势,即各点电势为零。
几种典型电场线分布示意图及场强电势特点

匀强电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等量同种点电- - - 点电荷及带+孤立点电荷周围 几种典型电场线分布示意图及场强电势特点表一、场强分布图二、列表比较 下面均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场强为零。
孤立的 正点电荷电场线直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无穷远。
场强离场源电荷越远,场强越小;及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组成的球面上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电势离场源电荷越远,电势越低;及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组成的球面是等势面,每点的电势为正。
等势面以场源电荷为球心的一簇簇不等间距的球面,离场源电荷越近,等势面越密。
孤立的 电场线直线,起于无穷远,终止于负电荷。
场强 离场源电荷越远,场强越小;及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负点电荷组成的球面上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电势离场源电荷越远,电势越高;及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组成的球面是等势面,每点的电势为负。
等势面以场源电荷为球心的一簇簇不等间距的球面,离场源电荷越近,等势面越密。
等量同种负点电荷电场线大部分是曲线,起于无穷远,终止于负电荷;有两条电场线是直线。
电势每点电势为负值。
连线上场强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是背离中点;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减小再增大。
电势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升高再降低,中点电势最高不为零。
中垂线上场强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沿着中垂线指向中点;由中点至无穷远处,先增大再减小至零,必有一个位置场强最大。
电势中点电势最低,由中点至无穷远处逐渐升高至零。
等量同电场线大部分是曲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无穷远;有两条电场线是直线。
电势每点电势为正值。
种正点电荷连线上场强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是指向中点;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减小再增大。
电势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降低再升高,中点电势最低不为零。
中垂线上场强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沿着中垂线指向无穷远处;由中点至无穷远处,先增大再减小至零,必有一个位置场强最大。
几种电荷电场线分布示意图及场强电势特点

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
场
连
相同,都是由正电荷指 强
线
向负电荷;由连线的一
上
端到另一端,先减小再
增大。
电 由正电荷到负电荷逐渐 势 降低,中点电势为零。
以中点最大;关于中点
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
小相等,方向相同,都
中
场 是与中垂线垂直,由正
垂
强 电荷指向负电荷;由中
线
点至无穷远处,逐渐减
上
小。
电 中垂面是一个等势面, 势 电势为零
(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场强为零)
孤立点电荷电场线分布示意图及场强电 势特点
电场 直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无 线 穷远。
离场源电荷越远,场强越小;
孤
与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组成的 场强
立
球面上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
的
同。
正
离场源电荷越远,电势越低;
点
与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组成的
电
电势 球面是等势面,每点的电势为
荷
正。
等势 面
以场源电荷为球心的一簇簇不 等间距的球面,离场源电荷越 近,等势面越密。
电场 直线,起于无穷远,终止于负 线 电荷。
离场源电荷越远,场强越小;
孤
与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组成的
场强
立
球面上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
的
同。
负
离场源电荷越远,电势越高;
点
与场源电荷等距的各点组成的
电
电势 球面是等势面,每点的电势为
垂
穷远处,先增大再减小
线
至零,必有一个位置场
上
强最大。
中点电势最高,由中点 电
至无穷远处逐渐降低至 势
19(十九)等量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及特点

(十九)等量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及特点高考题型训练1.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位于x 轴上,相对原点对称分布,正确描述电势φ随位置x 变化规律的是图中( )2.如图所示,xOy 平面是无穷大导体的表面,该导体充满z <0的空间,z >0的空间为真空.将电荷为q 的点电荷置于z 轴上z=h 处,则在xOy 平面上会产生感应电荷.空间任意一点处的电场皆是由点电荷q 和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的.已知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则在z 轴上z=h/2处的场强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A.24h q kB.294h q kC.2932h q kD.2940hq k 3.(多选)在电荷量分别为2q 和一q 的两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在两点电荷连线上有a 、b 两点,则( )A .在两点电荷之间的连线上存在一处电场强度为零的点B .在负试探电荷从a 点向b 点移动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C .在负试探电荷从a 点向b 点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 .负试探电荷在a 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b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小4.空间中P 、Q 两点处各固定一个点电荷,其中P 点处为正电荷,P 、Q两点附近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b 、c 、d 为电场中的4个点,则( )A .P 、Q 两点处的电荷等量同种B .点和b 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 .c 点的电势低于d 点的电势D .负电荷从到c ,电势能减少5.如图所示,MN 、PQ 是圆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O 为圆心。
两个等量正电荷分别固定在M 、N 两点。
现有一带电的粒子(不计重力及粒子对电场的影响)从P 点由静止释放,粒子恰能在P 、Q 之间做直线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O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B .P 点的电势一定比O 点的电势高C .粒子一定带负电D .粒子在P 点的电势能一定比Q 点的电势能小6.一条直线上连续有a 、b 、c 、d 、e 、f 六点,且相邻两点距离相等.在a,c 两点分别固定一个点电荷、带电荷量分别为1Q 和2Q ,MN 过c 点与af 垂直、且Nc Mc =,已知电子在d 、f 之间移动过程中,电子在e 点时的电势能最大,由此可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1Q 一定为负电、2Q 一定为正电,且214Q Q -=,e 处场强一定为0、b 处场强一定不为0B.电子在M 和N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相等,且具有的电势能相同C.质子从b 移动到d 点,电场力对质子一定做负功D.质子从a 移动到c 的过程中电势能可能先增大后减小7.如图甲所示,Q 1、Q 2为两个被固定的点电荷,其中Q 1为正点电荷,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有a 、b 两点.现有一检验电荷q (电性未知)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b 点开始经a 点向远处运动(检验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q 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 .Q 2的电荷量必定大于Q 1的电荷量B .从b 点经a 点向远处运动的过程中检验电荷q 所受的电场力一直减小C .可以确定检验电荷的带电性质D .Q 2必定是负电荷8.(多选)如图所示,M,N 为两个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A 、B 、C 、D 为一菱形,B 、D 位于M 、N 连线上,A 、C 位于M 、N 连线上,A 、C 位于M 、N 连线的中垂线上,P 、Q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Q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B.Q 点的电势高于P 点的电势C.把正电荷从D 点移到C 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D.把一带负电的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后、小球的机械能增加 9.(多选)如图所示,A 、B 、C 、D 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正四面体是由四个全等正三角形围成的空间封闭图形),所有棱长都为a ,现在A 、B 两点分别固定电量分别为+q 和-q 的两个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试探电荷从C 点移到D 点,电场力做正功,试探电荷的电势能降低B .将试探电荷从C 点移到D 点,电场力做负功,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升高C .将试探电荷从C 点移到D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试探电荷的电势能不变D .C 、D 两点的场强大小一定相等10.(多选)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两个水平固定的等量同种正点电荷,AOB 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O 为两电荷连线中点,AO=OB=L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负点电荷若由静止从A 点释放则向上最远运动至O 点.若该点电荷以某一初速度向上通过A 点后,最远运动至B 点,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点电荷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B.该点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2C.该点电荷经过O点时速度大小为gLD.该点电荷经过O点时所受电场力一定不为零11.(多选)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与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九)等量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及特点高考题型训练1.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位于x 轴上,相对原点对称分布,正确描述电势φ随位置x 变化规律的是图中( )2.如图所示,xOy 平面是无穷大导体的表面,该导体充满z <0的空间,z >0的空间为真空.将电荷为q 的点电荷置于z 轴上z=h 处,则在xOy 平面上会产生感应电荷.空间任意一点处的电场皆是由点电荷q 和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的.已知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则在z 轴上z=h/2处的场强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A.24h q kB.294h q kC.2932h q kD.2940hq k 3.(多选)在电荷量分别为2q 和一q 的两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在两点电荷连线上有a 、b 两点,则( )A .在两点电荷之间的连线上存在一处电场强度为零的点B .在负试探电荷从a 点向b 点移动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C .在负试探电荷从a 点向b 点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 .负试探电荷在a 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b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小4.空间中P 、Q 两点处各固定一个点电荷,其中P 点处为正电荷,P 、Q两点附近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b 、c 、d 为电场中的4个点,则( )A .P 、Q 两点处的电荷等量同种B .点和b 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 .c 点的电势低于d 点的电势D .负电荷从到c ,电势能减少5.如图所示,MN 、PQ 是圆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O 为圆心。
两个等量正电荷分别固定在M 、N 两点。
现有一带电的粒子(不计重力及粒子对电场的影响)从P 点由静止释放,粒子恰能在P 、Q 之间做直线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O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B .P 点的电势一定比O 点的电势高C .粒子一定带负电D .粒子在P 点的电势能一定比Q 点的电势能小6.一条直线上连续有a 、b 、c 、d 、e 、f 六点,且相邻两点距离相等.在a,c 两点分别固定一个点电荷、带电荷量分别为1Q 和2Q ,MN 过c 点与af 垂直、且Nc Mc =,已知电子在d 、f 之间移动过程中,电子在e 点时的电势能最大,由此可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1Q 一定为负电、2Q 一定为正电,且214Q Q -=,e 处场强一定为0、b 处场强一定不为0B.电子在M 和N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相等,且具有的电势能相同C.质子从b 移动到d 点,电场力对质子一定做负功D.质子从a 移动到c 的过程中电势能可能先增大后减小7.如图甲所示,Q 1、Q 2为两个被固定的点电荷,其中Q 1为正点电荷,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有a 、b 两点.现有一检验电荷q (电性未知)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b 点开始经a 点向远处运动(检验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q 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 .Q 2的电荷量必定大于Q 1的电荷量B .从b 点经a 点向远处运动的过程中检验电荷q 所受的电场力一直减小C .可以确定检验电荷的带电性质D .Q 2必定是负电荷8.(多选)如图所示,M,N 为两个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A 、B 、C 、D 为一菱形,B 、D 位于M 、N 连线上,A 、C 位于M 、N 连线上,A 、C 位于M 、N 连线的中垂线上,P 、Q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Q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B.Q 点的电势高于P 点的电势C.把正电荷从D 点移到C 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D.把一带负电的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后、小球的机械能增加 9.(多选)如图所示,A 、B 、C 、D 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正四面体是由四个全等正三角形围成的空间封闭图形),所有棱长都为a ,现在A 、B 两点分别固定电量分别为+q 和-q 的两个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试探电荷从C 点移到D 点,电场力做正功,试探电荷的电势能降低B .将试探电荷从C 点移到D 点,电场力做负功,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升高C .将试探电荷从C 点移到D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试探电荷的电势能不变D .C 、D 两点的场强大小一定相等10.(多选)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两个水平固定的等量同种正点电荷,AOB 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O 为两电荷连线中点,AO=OB=L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负点电荷若由静止从A 点释放则向上最远运动至O 点.若该点电荷以某一初速度向上通过A点后,最远运动至B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点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B.该点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2C.该点电荷经过O点时速度大小为gLD.该点电荷经过O点时所受电场力一定不为零11.(多选)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与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b点场强大于d点场强B.b点场强小于d点场强C.a、b两点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的电势差D.试探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12.(多选)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过O点的虚线MN与电场线垂直,两个相同的带负电的粒子P、Q分别从A、B两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开始运动,速度方向垂直于MN,且都能从MN左侧经过O点。
设粒子P、Q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电势能分别为Ep1和Ep2,以过O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到达O点经过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
粒子的重力不计,则 ( )A.a1<a2B.Ep1<Ep2C.v1<v2D.t1>t213.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 是一个电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
设电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电势能分别为E p A、E p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一定从A向B运动B.若a A>a B,则Q靠近M端且为正电荷C.无论Q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E p A<E p BD.B点电势可能高于A点电势14.两个正、负点电荷周围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P、Q为电场中两点,则A.正电荷由P静止释放能运动到QB.正电荷在P的加速度小于在Q的加速度C.负电荷在P的电势能高于在Q的电势能D.负电荷从P移动到Q,其间必有一点电势能为零15. 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点在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d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C.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大D.c点的电势比d点的低16.如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
两电子分别从a、b两点运动到c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Wa和Wb,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a和Eb,则A.Wa =Wb,Ea >Eb B.Wa≠Wb,Ea >EbC.Wa=Wb,Ea <Eb D.Wa≠Wb,Ea <Eb17.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A、a a>a b>a c, v a>v c>v bB、a a>a b>a c, v b>v c>v aC、a b>a c>a a, v b>v c>v aD、a b>a c>a a, v a>v c>v b18.如图所示,在O点固定一点电荷Q,一带电粒子P从很远处以初速度v0射入电场,MN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虚线是以O为中心,R1、R2、R3为半径画出的三个圆,且R2﹣R1=R3﹣R2, a、b、c为轨迹MN与三个圆的3个交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P,Q两电荷可能同号,也可能异号B、a点电势大于b点电势C、P在a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D、P由c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c点到a点的动能变化19. 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A、带负电B、在c点受力最大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20.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由此可知()A、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速度大于在Q点时的速度B、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点时的电势能大C、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时的小,比在P点时的大D、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在Q点时的加速度21. 如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
不计重力。
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B、M在b点的动能小于它在a点的动能C、N在d点的电势能等于它在e点的电势能D、N在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22. 如图所示,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以判断出()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种类B、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C、粒子在a、b两点何处速度大D、a、b两点何处电场强度大23.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固定的点电荷,电荷量为+Q.图中的虚线表示该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等势面.有两个一价离子M,N(不计重力,也不计它们之间的电场力)先后从a 点以相同的速率v 0射入该电场,运动轨迹分别为曲线apb和aqc,其中p、q分别是它们离固定点电荷最近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M在b点的速率大于N在c的速率B、M是负离子,N是正离子C、a→p→b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D、M从p→b过程中电势能的增量小于N从a→q电势能的增量参考答案;1.答案:A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正、负电荷在连线中点处产生的电势一正一负,故此处即坐标原点处的总电势为零。
顺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因此,在坐标原点左侧,各点的电势都大于零;在坐标原点右侧,各点的电势都小于零,正电荷处电势最高,负电荷处电势最低,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因此选项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