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人的关系

合集下载

微生物与人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的关系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微生物的世界中,这些微生物对于我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工业生产中,微生物也被广泛应用于发酵、制药、环保等领域。

微生物还可以通过与人类的互动来影响人类的健康。

例如,一些微生物可以帮助人类消化食物,而另一些微生物则会导致人类生病。

因此,保持身体健康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微生物群落。

然而,人类对于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微生物可能会对人类造成危害,而另一些微生物则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于微生物的研究和了解,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们来促进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我们需要加强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以便更好地促进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微生物群落是人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口腔微生物和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口腔微生物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口腔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口腔内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在口腔内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参与口腔的生理功能,如咀嚼、消化和语言等。

同时,口腔微生物也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肠道微生物是指生活在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同样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在肠道内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等过程。

肠道微生物也与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口腔微生物与肠道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口腔微生物可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定植和代谢。

另一方面,肠道微生物也可能影响口腔微生物的定植和代谢。

口腔微生物可能在食物摄入过程中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定植。

食物经过口腔时,口腔微生物会与食物接触,部分微生物可能随食物进入肠道,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定植。

人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

人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

人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人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微生物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类身体健康、食物生产与保质、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探讨人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

一、人类身体健康微生物存在于人类身体的各个部位,其中包括皮肤、口腔、肠道等。

微生物在维持人类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皮肤上,微生物与人类共同构成皮肤微生物群落,其中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

有益菌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维持皮肤的生态平衡,抵御疾病的侵袭。

在口腔中,微生物参与了口腔卫生的维护。

例如,口腔中的某些微生物能够分解食物残渣,防止龋齿的发生。

此外,口腔中某些微生物还能够产生抗菌物质,起到保护口腔健康的作用。

在肠道中,微生物群落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肠道微生物参与了食物的消化、养分的吸收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多个方面。

一方面,肠道微生物能够帮助人类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和其他难以消化的物质,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另一方面,肠道微生物通过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和调节,起到预防过敏、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作用。

二、食物生产与保质微生物在食物生产和保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在食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面包和酒的生产中,酵母菌发酵作用可以使面粉膨胀,使酒精生成。

这种微生物参与的发酵过程不仅提供了食品的口感和味道,还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在乳制品生产中,乳酸菌发酵作用能够使牛奶变酸,产生酸奶和奶酪等乳制品。

乳酸菌通过降低牛奶的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保持乳制品的新鲜和品质。

在腊肉和腊肠等肉制品的制作中,乳酸菌和肠道微生物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产生特殊的风味物质,赋予肉制品独特的风味。

三、环境保护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密切相关。

在土壤中,微生物参与了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

微生物降解了大量的有机废物,释放出二氧化碳等物质,参与了土壤呼吸过程。

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微生物是指生物界中的一类生物体,它们是一类非常小的生物,需要通过显微镜来观察它们的形态和特征。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环境中,如土壤、水源、大气等,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微生物可以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例如感冒、肺炎、结核病等。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水源污染等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人类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预防和治疗与微生物相关的疾病,如加强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及时接种疫苗等,这些都是保护人类健康的有效措施。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共生关系除了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之外,微生物还与人类存在一种共生关系。

在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不但不会给人体带来危害,反而对人体健康和生理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例如,在肠道中存在有大量有益的肠道菌群,它们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等等。

此外,人类还利用微生物来提供一种特定的功能,比如发酵制作酸奶、酒精、果酱等,这都是建立在微生物与人类共生的基础上。

三、微生物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微生物还与生物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关系。

微生物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自然界中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生态作用。

例如,不少微生物对环境的稳定和平衡有着重要影响,如土壤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地健康、水源中的微生物可以清理、分解有害物质等。

此外,微生物还是许多生物的食物来源,影响着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因此,保护微生物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至关重要。

四、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微生物与环境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具有多种多样的作用,可以参与空气、水、土壤等环境维持和改善。

例如,空气中的微生物可以帮助微粒沉降、清洁空气质量、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帮助改善土地质量等。

用具体事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的关系

用具体事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的关系

用具体事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的关系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与人类密切相关,既可以为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对人类产生危害。

下面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微生物与人的关系。

1. 益生菌与人的消化系统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它们主要存在于人的肠道内。

益生菌可以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其他有益物质,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例如,乳酸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它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腹泻等肠道疾病。

2. 发酵与食品加工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酵母菌可以发酵面粉制作面包,乳酸菌可以发酵牛奶制作酸奶,大肠杆菌可以发酵豆瓣酱等。

这些发酵食品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还富含有益的微生物和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3. 病原微生物引发的疾病某些微生物可以引发疾病。

例如,流感病毒可以引发流感,结核菌可以引发结核病,细菌病毒可以引发风疹等。

这些疾病给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接种疫苗、加强个人卫生等。

4. 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它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是微生物学的重要成果之一。

通过使用抗生素,人类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治疗细菌感染,挽救生命。

然而,滥用抗生素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进而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5.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促进植物生长;水中的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废物,维护水体的清洁。

另外,微生物还参与大气中的氮循环、碳循环等关键生物化学过程,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的。

微生物既可以为人类带来益处,如帮助消化、食品加工等,也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如引发疾病、产生耐药性等。

因此,人类应当正确对待微生物,合理利用和管理微生物资源,以保证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浩瀚的宇宙中,目前我们知道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

人类对地球上生命世界的认识是个漫长的过程。

数百万年前人类出现时,看到的是大树和小草,飞禽走兽和鱼虾虫鳖。

这些物体与山石、河水不同,它们“一岁一枯荣”,能够生长发育,繁衍后代,有的还会自主活动,是有生命的物体。

人们称它们为生物。

17世纪中期,一位荷兰人用自己磨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会活动的“小动物”,人类才第一次知道地球上还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生命世界。

不过,那时人们还不知道这些小精灵和人类有什么关系。

直到一百多年前,通过许多科学家的细致观察和不懈探索,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发现,人们才逐渐了解到这些微小的生命和人类是多么息息相关,知道它们对地球上生命世界的维持是如何不可须臾缺少,才越来越重视它们了。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不管事何种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对有害微生物的抗御在健康及医药方面,提起微生物,多数人可能会想到使人生病的细菌或病毒。

的确,疾病是人类生存的最大自然威胁,人类最初研究微生物,也是从病原微生物开始的。

其实,尽管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是少数,但是在人类历史上他们确曾造成严重的瘟疫,死人数以千万计的传染病屡屡发生。

在长期与微生物相处的进化过程中,人体形成了抵御病菌侵袭的相当健全的防御机制。

当然,病菌和人类的斗争是永远不会停歇的。

应该说人类在抵抗病菌的过程中,主动性越来越大。

尽管如此,人类对病菌的危害绝不能放松警惕。

在食品方面,主要表现在食物的保鲜方面。

其实生活中常用到的冰箱.防腐剂等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就是阻止微生物在食物上的繁殖。

生活中污染食物的细菌数不胜数,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氏菌、流产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脓性链球菌等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与人类的关系中,微生物既能给人类带来益处,也可能对人类造成威胁。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人类的影响。

1.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微生物有助于人类的健康。

例如,肠道微生物参与食物消化和免疫调节,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能产生有益物质,如某些细菌能产生维生素B12,而酵母菌可以发酵制造食品和药物。

微生物还参与土壤肥力的提高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微生物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微生物与人类的疾病关系尽管微生物对人类有着益处,但某些微生物也会引发严重的疾病。

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真菌感染等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常见疾病。

例如,细菌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肺炎和腹泻,病毒感染则会导致流感和艾滋病等致命疾病。

微生物的耐药性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细菌和病毒已出现耐药性,影响了人类对疾病的治疗。

3. 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不仅局限于我们的身体,还涉及到我们周围的环境。

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降解废弃物和污染物。

例如,某些细菌能够将有机物转化为肥料,促进植物生长;另外,微生物还能够降解油污和化学物质,减轻环境污染。

微生物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人类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改变可能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环境污染会导致肠道微生物失衡,增加患疾病的风险。

另外,人类通过生产和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不断对微生物进行干预。

这种干预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能导致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强,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5. 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了解也在不断深入。

人与微生物的关系

人与微生物的关系

人与微生物的关系人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有益于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

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与人类密切接触。

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在健康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尤其是肠道中的微生物数量庞大。

这些微生物在人体的消化、免疫和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肠道微生物能够帮助人体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提供营养物质;它们还能够合成维生素和抗生素,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此外,微生物还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因此,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微生物也可能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一些微生物可以引起传染病,如流感、肺炎等。

这些疾病的传播往往通过空气、水、食物等途径进行,人类容易受到感染。

此外,一些微生物也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皮肤感染等问题。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人类需要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注重饮食安全和环境卫生。

除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微生物还在其他方面对人类产生着重要影响。

例如,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们参与了有机物的分解和循环,促进了土壤肥沃度的提高。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环境修复和废物处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一些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净化环境。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生物能源的生产,如生物柴油、生物气体等。

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一些微生物可以与植物根系共生,提供养分和抗病能力,促进作物的生长。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农作物的保护,防治病虫害。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人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

微生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既有益于人类,也可能对人类构成威胁。

人类需要正确理解和管理与微生物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微生物与人类的平衡,实现人与微生物的和谐共生。

用具体事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用具体事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用具体事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微生物可以被分为两类: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

有益微生物有助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而有害微生物可以导致疾病和病毒传播。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微生物: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是一种有益微生物,它们生活在人类的肠道内。

这些微生物可以帮助人类消化食物,合成必需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保持肠道健康,并防止有害微生物在肠道内滋生。

2.有害微生物: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是一种有害微生物,它会导致流感病毒感染。

流感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

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

3.有益微生物: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种有益微生物,它们常用于酿造啤酒和面包等食品。

酵母菌也可以用于生产酒精和药品,以及制备其他生物学实验室中的细胞培养基。

4.有害微生物:霉菌
霉菌是一种有害微生物,它们可以在食物和室内环境中滋生。

霉菌会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霉素和黄曲霉素等,这些化学物质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导致过敏和呼吸问题等症状。

5.有益微生物:乳酸菌
乳酸菌是一种有益微生物,它们可以帮助人类维持肠道健康,而且可以用于制作酸奶、酸奶饮料和其他乳制品。

乳酸菌还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提高食品质量。

总之,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复杂,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的存在都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活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微生物的研究和了解,以更好地利用微生物的好处,避免微生物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与人的关系
微生物,是生存在自然界里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到,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在数十万种以上。

与医学最相关的称为医学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大致分以下数种: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及病毒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既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一、人类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相互制药,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在人身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系统、咽喉腔、眼结合膜、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都有大量的微生物的存在,其中一部分为长期寄居的微生物,在机体防御机能正常时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或正常微生物群。

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是必须的。

正常菌群是由相当固定的细菌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身体一些特定部位,成为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大约为1014个左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除正常菌群外,还有一种称为过路菌群,又称外籍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正常菌群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1、如菌群之间生物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

通过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2、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3、营养作用,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营养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4、排毒作用,如双岐杆菌能使肠道过多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下降到正常水平,减少内毒素的吸收。

5、抗肿瘤作用,能降解、清除体内的致癌因子,激活体内的抗肿瘤细胞因子等。

6、抗衰老作用,双歧杆菌能刺激肠道产生免疫球蛋白,还能及时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产生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称为微生态平衡,影响其微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外环境因素,也有宿主因素,外环境主要是通过改变宿主的生理功能产生的,如正常菌群,通过产生细菌素,抗生素和其代谢产物,以及争夺营养,空间争夺以阻止过路菌群入侵,保持自身的稳定性。

生态平衡时,可以保持宿主的正常生理功能,如营养、免疫、消化等。

生态失调可因慢性病,癌症,手术,辐射感染,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引起。

二、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动物及植物都是有益的,而且都是必须,如果自然界没有微生物的存在,植物就不能进行代谢,人类及动物也难以生存。

正常情况下人体不会发生感染性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寄居在人体口腔、鼻腔、咽喉腔以及消化道的菌群都是无害的,而且有的还能抵抗病原微生物。

寄居在肠道中的大肠埃希菌还能向宿主提供必须的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B12,维生素K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在医学工业方面,有许多抗生素都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例如青霉素就是青霉菌(属真菌类)的代谢产物。

也可以应用微生物制造维生素、辅酶、ATP等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的酒类、醋类、酱油类,各种淹制品等,都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法制造出来的。

三、微生物对人类的害处
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生态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打破,形成生态失衡,而导致疾病。

这样在正常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致病菌。

这种特定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寄居部位的改变,如大肠埃希氏菌从原寄居的肠道进入泌尿道,或手术时通过切口进入腹腔,血液等。

2.免疫功能低下,宿主使用大量的免疫抑制剂,如激素及抗癌药物和放射治疗,都可造成全方位的免疫功能降低,使一些正常菌群在
原寄居的部位穿过粘膜等屏障,进入组织或血流出现各种病症,严重的可导致败血症而死亡。

3.正常菌群失调,是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之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

菌群失调时,往往可引起严重感染或重叠感染。

这一现象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发生了另一种新致病菌的感染,例如铜绿假单胞菌,嗜麦牙假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等,都在应用大量三代头孢菌素或碳青酶希类抗菌素类时发生的,这一现象十分普遍。

其机理是应用这些抗菌药物后,大多数正常菌群被杀或被抑制,而处于少数劣势的菌群或外来耐药菌趁机大量繁殖而致病,引起二重感染的常见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假单胞绿脓杆菌等。

四、全力以赴维持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
只有维持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状态,才能使人体不会患感染性疾病,其原则是:顺应微生态平衡自然规律,因势利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免疫及扶植正常菌群,提高定植能力。

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保护微生态环境
(1)宿主的病理状态常常引起微生态失调,因而须除去病理状态,有利于保持微生态环境。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部位疾病都可能伴有微生态失调,为使微生态恢复正常,治愈或缓解这些原发病是不可少的,例如胃酸缺乏或肝脏疾患常引起小肠上部的细菌过度生长,引起肠道疾病,只有治愈胃酸缺乏症和肝脏疾病,才能根除小肠疾病,否则单纯治疗小肠疾病,就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2)清除体内的异常解剖结构,宿主体内的异常解剖结构也是引起微生态环境失衡常见的病因,如胃切除,肠切除,结肠换置术等都可造成解剖结构的异常,导致正常菌群失调,恶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症,吸收不良综合征,而菌群失调又可作为二次性原因引起恶性贫血等疾病。

2.增强宿主免疫力如果宿主免疫力下降,则容易诱发菌群失调使细菌毒素产生和积累过多,对宿主产生不利影响,可见宿主高的免疫力能减少内源性感染的发生。

另外宿主的营养状态也是保持宿主与正常菌群平衡的重要因素。

营养失调或营养变化都会影响正常微生物菌群,导致菌群失调。

加强与改善营养状态,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滥用、乱用或不合理应用会造成以下的恶果
(1)使微生态失衡,菌群失调,抗菌药物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杀死了致病菌的“天敌”—有益菌(正常菌群)。

体内某一部位的细菌被杀死后,体内其它部位的或体外的细菌就会乘虚而入(过路菌)进入机体,大量繁殖引起机体发病。

如常见的二重感染,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胃肠道感染。

不合理的应用抗生素易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等。

(2)对抗生素耐药,不少人将抗菌药物当做“万金油”,无论什么病不分青红皂白,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都使用抗菌药物,而认为越高档越好,剂量越大越好。

岂不知细菌要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体内的基因就会发生突变,以抵抗抗菌药物杀灭,这就是细菌的耐药,这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然而由于滥用、乱用及不合理的应用就加速了细菌的耐药性的发生,而且有些细菌逐渐演化为“超级菌”。

(3)加重机体的毒性反应,如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造血系统反应,肝、肾毒性反应,胃肠道毒性反应等,这些毒性反应加重了机体损伤的反应,同时也损害了微生态的平衡。

4.采用微生态疗法,微生态平衡疗法是指促进正常微生物与宿主及环境构成的微生态失调转变为正常平衡的医疗措施,包括两大措施(1)应用抗菌药物的生态疗法,即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有选择性杀灭或抑制致病菌,防止内源性感染。

(2)应用微生态调节剂的生态疗法,微生态调节剂包括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因子等。

采用微生态疗法,特别是在胃肠系统菌群失衡治疗中获得了成功,其它系统中的微生态疗法正在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