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
应急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急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项不是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A 以人为本B 预防为主C 快速反应D 经济效益优先答案:D解析: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等,经济效益优先不是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应急管理首先要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损失。
2、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不包括以下哪项?()A 应急响应程序B 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C 应急资源保障D 日常管理流程答案:D解析: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包括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资源保障等,日常管理流程不属于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
3、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最先到达现场的应急救援队伍应()A 迅速开展救援行动B 等待上级指示C 进行现场评估D 设立现场指挥部答案:C解析:最先到达现场的应急救援队伍应首先进行现场评估,了解事故的性质、规模、危险程度等情况,为后续的救援行动提供依据。
4、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A 事件的危害程度B 事件的影响范围C 事件的持续时间D 事件的可控性答案:C解析: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通常基于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可控性等因素,事件的持续时间一般不作为分级的主要标准。
5、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 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B 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能力C 展示应急救援装备D 发现应急管理中的问题答案:C解析: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能力、发现应急管理中的问题等,展示应急救援装备不是其主要目的。
6、应急指挥中心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A 下达命令B 收集信息C 协调资源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应急指挥中心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起到下达命令、收集信息、协调资源等多种重要作用。
7、以下哪项不是应急物资储备的原则?()A 统筹规划B 分散储备C 规模适度D 节约高效答案:B解析:应急物资储备的原则包括统筹规划、规模适度、节约高效等,分散储备不利于物资的集中管理和调配,一般应遵循集中储备的原则。
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及答案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所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应急管理部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中国地震局负责收集和管理全国各类地震观测数据,提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年度防震减灾工作意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根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期社会物资、运输工具、设施装备等的征用和补偿机制。
探索建立重大救灾装备()保障机制。
A.租赁B.买卖C.征用正确答案:A5、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的有()A.警告B.责令限期整改C.责令停产停业D.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正确答案:CD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最重要的作用是惩罚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拘留属于我国法定的行政处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存在多种类型事故风险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单独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某化工厂员工宿舍可以与生产危险化学品的车间相毗邻。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我国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大型粮油加工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应急管理部门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应急管理部门不能()A.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B.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C.责令生产经营单位暂时停止作业,接受检查正确答案:C13、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应急管理知识考试试题(带答案)

应急知识培训试题(应急管理人员)部门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共计10题每题4分计40分)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 D.处置与预防并重。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4.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表示。
A.橙色; B.红色; C.黄色; D.蓝色。
5.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 B.预测预警; C.信息发布; D.评估。
6.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
7.()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
A.健全体制,明确责任; B.居安思危,预防为主;C.强化法治,依靠科技; D.协同应对,快速反应。
8.“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A.法规; B.法制; C.体系; D.法律。
9.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现场预案。
A.单位预案; B.专项预案; C.个体预案; D.普通预案。
10.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响应程序可分为()、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目大全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目大全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起施行。
A、xx年10月1日B、xx年11月1日C、xx年12月1日2、《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自起施行。
A、xx年10月1日B、2016年12月21日C、2016年3月1日3、每年的是我国各大江河最容易发生洪水的时期,对防洪减灾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5月~11月~9月4、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A、有偿B、自愿C、无偿5、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6、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
A、政府B、专业指挥机构C、基层7、下列自然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因素诱发的是:①滑坡、泥石流②洪涝③火山喷发④台风⑤地震⑥寒潮()A.①④⑥B.①②⑤C.②④⑥8、是安徽省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A、《安徽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B、《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C、《安徽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9、大地震的预警时间,从人感觉震动开始,到房屋倒塌,一般有)A.十几秒B.一分钟C.三分钟10、正确救人的原则是 ()。
A.先近后远、先易后难B.先远后近、先难后易C.先制订计划,然后再按部就班地实行11、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市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要立即如实向省政府报告,报告时间最迟不超过小时。
A、2B、4C、612、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辖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A、应急办主任B、分管领导C、主要领导13、如何救助溺水者 ()A.下水后从正面接触溺水者B.不论是否会水,都应义不容辞地下水救人C.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救人方式时要考虑安全,不会水的在岸上找人、找工具救援14、下列不属于泥石流发生前迹象的是。
A、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B、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C、气温急剧下降15、滑坡发生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是。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复习题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复习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是2007年11月1日。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颜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
6、应急管理是指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所采取的防范、预警、处置、救援等工作措施,是政府立足于减少公共安全危险因素、降低灾害事故损失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
7、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8、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9、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0、在我国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发布蓝、黄、橙、红色四级预警信号的是台风、寒潮、大风、暴雨、暴雪等气象灾害。
11、“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
12、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
13、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14、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
2022年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

2022年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2022年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一、单选题(8题)1、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针对本行政区域多发易发突发事件、主要风险等,制定本级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编制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完善。
3、应急预案审批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印发后的20个工作日内依照相关规定向有关单位备案。
4、地方人民政府总体应急预案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5、《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6、应急演练组织单位应当组织演练评估。
鼓励委托第三方进行演练评估。
7、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8、国家层面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组织指挥机制、预警分级和事件分级标准、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应急保障措施等,重点规范国家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政策性和指导性。
二、多选题(11题)1、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3、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4、应急预案编制部门和单位应组成预案编制工作小组,吸收预案涉及主要部门和单位业务相关人员、有关专家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5、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类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应向社会公布。
对确需保密的应急预案,按有关规定执行。
6、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分析评价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和科学规范管理。
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答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答(100分)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依法负责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是()【单选题】(5.0分)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C.事故发生单位的主管部门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地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配合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
【单选题】(5.0分)A.事故发生地B.违法行为地C.事故单位注册地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七条.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
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组组长由()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单选题】(5.0分)A.负责事故调查的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B.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C.事故发生单位与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协商确定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四条.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
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未经()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
【单选题】(5.0分)A.事故调查组组长B.组织事故调查的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C.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负责人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
5、甲省乙市丙县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
第五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 题库

第五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库一、单选题(1 - 10题)A. 属地管理为主。
B. 属人管理为主。
C. 预防为主。
D. 措施优先。
答案:A。
解析: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属地管理为主强调突发事件发生地政府对本地突发事件应对负有主要责任,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2.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应急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A. 百分之三十。
B. 百分之四十。
C. 百分之五十。
D. 百分之六十。
答案:B。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一百的罚款。
A. 3.B. 5.C. 7.D. 10.答案:D。
解析:消防救援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该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在投入使用和营业前进行严格的检查把关。
A. 重点应急预案。
B. 现场处置方案。
C. 特殊应急预案。
D. 个别应急预案。
答案:B。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5.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巢湖市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选题(40分,每题1分)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2007年12月31日B、2007年11月1日C、2008年1月1日2、《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已经于()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议通过。
A、2012年12月21日B、2011年12月21日C、2013年3月1日3、《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共有多少章和多少条文()。
A、七章四十条B、六章三十条C、八章三十条4、《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活动每年至少开展()。
A、1次B、2次C、3次5、突发事件依法由上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处置的,()应当做好先期处置和配合工作。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本级人民政府C、事发地人民政府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悉突发事件信息,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等公共报警电话报告。
A、110、119、120B、110、122、119C、114、110、1207、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 )表示。
A、橙色B、红色C、黄色8、国务院和()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
A、县级B、地市级C、省级9、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 )。
A、保留B、撤销C、解散10、安徽省人民政府从2008年起开展应急管理“四进”活动。
“四进”是指()。
A、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B、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C、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11、()是安徽省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A、《安徽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B、《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C、《安徽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2、使用遇险求救声音信号,应按照( )规则。
A、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30秒钟后重复B、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30秒钟后重复C、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13、禽流感病毒可通过( )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都可以被感染.A、消化道和呼吸道B、食用禽类的蛋C、食用煮熟的禽肉14、在大量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的场所,一般情况下,下面( )种动作容易引起静电.A、快速奔跑B、大声呼救C、俯身慢走15、发现人员触电时,应采取( ),使之脱离电源。
A、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B、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C、用铁棍拨开电源线16、发生手指切断事故后,应将断指(),与伤者一同送往医院。
A、用水清洗B、用纱布包好,放入清洁的塑料袋中,并将其放入低温环境中C、放入盐水中17、成人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应为( )次.A、10~12次B、16~18次C、18~24次18、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工作容易产生中暑,中暑者先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等症状,随即出汗停止,( ),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昏迷而死亡.A、体温下降B、体温上升C、身体忽冷忽热19、进行心脏按摩时,应用( )放在按压位置.A、手背面B、手掌掌根部位C、手掌指端部位20、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准携带易燃,( )等危险品.A、洗漱用品B、易爆C、手电筒21、如何救助溺水者? ()A、下水后从正面接触溺水者B、不论是否会水,都应义不容辞地下水救人C、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救人方式时要考虑安全,不会水的在岸上找人、找工具救援22、公交车被洪水困住,如何逃生?()A、紧闭门窗,防水进入B、打不开车门时,用车上的工具敲碎车窗后逃出C、责令司机,把乘客拉到安全的地方23、龙卷风发生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是()。
A、躲在车中不出来B、躲到坚固的大楼底层C、顺着风向快跑24、二氧化碳灭火器不能用来扑救哪些火灾?()A、塑料B、煤油C、汽油25、造成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应依法追究其什么责任?()A.政治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26、当有毒气体泄漏时:()A、应顺风跑,并用衣物、毛巾堵住口鼻B、应逆风跑,去寻找防毒面具C、应逆风跑,并用衣物、毛巾保护自己的口鼻和眼睛27、被热油烫伤了怎么办? ()A、立即用凉毛巾冷敷,然后用烫伤膏B、立即擦猪油C、立即使用肥皂水冲洗28、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污染?()A、生物污染B、食品污染C、噪音污染29、家庭应备火灾逃生“四件宝”:家用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简易防烟面具和()。
A、手电筒B、帆布C、工具包30、高速公路上汽车发生故障时,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米以外。
A、50B、100C、15031、观看球类等大型比赛时,如发生骚乱,应()向自己所在看台的安全出口移动。
A、慢慢地B、迅速、有序地C、盲目地32、高楼失火时,当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可靠近窗户或()呼救,同时关紧门窗,用湿手巾、湿布堵塞门缝,用水淋透房门,防止烟火侵入。
A、阳台B、房间C、卫生间33、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尽快用大量的()冲洗眼睛。
A、清水B、盐水C、加洗手液的水34、肺结核主要传染途径是:()A、吸入含结核菌的飞沫核B、与肺结核病人握手C、与肺结核病人共餐35、防雷设备常用的选择方法是:()A、建筑物和一般设备防雷选用避雷针,电气设备防雷选用防雷器B、建筑物和一般设备防雷选用避雷针,电气设备防雷选用防雷针C、建筑物和一般设备防雷选用避雷器,电气设备防雷选用防雷器36、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暖气空气影响,最高气温升至()以上。
A、35℃B、37℃C、39℃37、当有毒气体泄漏时:()A、应顺风跑,并用衣物、毛巾堵住口鼻B、应逆风跑,去寻找防毒面具C、应逆风跑,并用衣物、毛巾保护自己的口鼻和眼睛38、怀疑液化气钢瓶内残液过多时,应送往哪里处理,严禁自己倒残液。
()A、消防队B、环保局C、液化气充装站39、造成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应依法追究其什么责任?()A、政治责任B、行政责任C、刑事责任40、烟头中心温度可达()度,超过了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乱扔烟头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A、100℃~200℃B、200℃~300℃C、400℃~500℃二、多选题(30分,每题1分)4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
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42、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等。
A、预警级别B、起始时间C、可能影响范围D、警示事项43、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等。
A、电视直播B、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C、组织报道D、举行新闻发布会44、《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由()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A、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B、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C、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负责人D、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45、《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社会应急动员机制,增强全民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A、应急避险B、自救互救C、科学预测D、参与处置46、《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完善()联动工作机制。
A、刑事调解B、行政调解C、司法调解D、人民调解47、《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员制度,聘请()等担任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员。
A、新闻媒体记者B、居民(社区)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派出所民警C、社区或者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D、企业安全员、学校安全保卫人员48、我国危害最大的三种自然灾害是:()A、洪水B、干旱C、地震D、沙尘暴49、哪些部门可以接收救灾捐赠?()A、民政部门B、授权的慈善机构C、红十字会D、公安部门50、雷雨天在室外时,要远离()。
A、大树B、广告牌C、低洼之处D、高塔51、危险化学品包括()。
A、天然气B、管道煤气C、汽油D、氰化物52、灾害救助过程的主要环节有:()A、灾前准备B、灾中应急C、灾后恢复D、新闻报道53、地震后被埋压住怎么办? ()A、如果可以自救,则扒开掩埋物,使身体脱出,摆脱困境B、如果无法自行脱困,争取寻找或扩大可呼吸的空间C、若已骨折,不要轻易移动,应等待救援D、尽力向外抽拉身体54、水灾避难场所往往选择在大堤上,饮用清洁水十分困难,如何加以克服?()A、喝矿泉水B、河水加漂白粉,煮开了喝C、河水加明矾D、用净水器55、灭火器有哪几种?()A、泡沫灭火器B、液体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气体灭火器56、在进入山林时,什么东西是不能携带的? ()A、火柴B、打火机C、鞭炮D、矿泉水57、在建筑物里被水围困怎么办?()A、有食品保证,建筑物坚固且未被完全淹没时,留在那里等待救援B、躲在房间里紧闭门窗,最好用胶条把门窗缝封闭C、如果所在处是危房,应设法向安全地带转移D、积极与救援部门联系58、人落入水中怎么办?()A、屏气,待浮起后再正常呼吸,避免呛水B、抓住身边任何漂浮物C、不停地呼救D、寻找树木等固定物体59、在避难场所,人们在饮食上应当注意些什么?()A、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B、不吃不新鲜的食物和变质食物C、不自行采摘蘑菇D、见到食品拿来就吃60、驾车时如何躲避龙卷风? ()A、弃车,人到低洼处B、呆在汽车里,哪儿也不要去C、弃车到附近建筑中的最底层躲避D、开车驶离风经过的地带61、洪水来临前应做哪些物资准备?()A、手机等通讯设备B、砖、瓦、水泥、石灰等建筑用材C、饮用水和可以长期存放的食品、药物D、蜡烛、手电、打火机、哨子等62、发生严重胸腹外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有:()A、迅速拔出刺入胸腹的利器,以防伤情扩大B、如果肠管流出体外,要迅速擦除肠管上的粘性物质并立即将肠管塞进肚子C、转送医院时要让病人采取平卧、膝和髋关节处于半屈曲状,以减少痛苦D、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63、干粉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等初起火灾。
A、一般固体B、油类C、可燃气体D、电气设备64、如果一个人衣服上有汽油,并且燃烧起来,应该:()A、脱掉衣服B、立即就地打滚C、迅速奔跑,找灭火器D、用湿棉衣裹在着火人身上65、哪些人最好少乘或不乘飞机?()A、严重的心脏病患者B、脑梗塞患者C、胃溃疡患者D、接近预产期(怀孕8个月以上)的孕妇66、在商场里遇火灾怎么办? ()A、扔掉手提的重物,马上逃生B、听从指挥,不要盲目随人流拥挤C、不听指挥,观望等待D、听到警铃响起,不要在意售货员是否找钱,应马上逃离67、紧急救援施行疏散,与家人分离时儿童该怎么办?( )A、家长在儿童身上准备一张信息联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