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专项训练(规范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古今异义+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古今异义+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古今异义1.写出下面加粗字词的古义。

(1)其实百倍古义:今义:实际上、事实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今义:即父亲的父亲(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今义:之后(4)至于颠覆古义:今义: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5)率赂秦耶古义:今义:率领;不慎重(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今义;表示又一次(7)于反覆不宜卤莽古义: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8)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古义:今义:小或少(9)故略上报古义:今义:向上级汇报(10)必固其根本古义: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11)凡百元首古义: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12)则纵情以傲物古义:今义:尽情(1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义:今义:走路(14)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今义:认为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汝可以模拟得之裹足不入秦不如拼搏一笑B.行李之往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期山东为三处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D.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于是项王大呼驰下役聪明之耳目3.下列选项中加粗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与战败而亡者,其实百倍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4.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A.行李之往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敢以烦执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而听细说持千金之资币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太子欲求天下之利匕首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5.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数量是()①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②于反复不宜卤莽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以货物与常⑤律知武终不可胁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⑦匈奴诡言武死⑧武等实在⑨蹑足行伍之间⑩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⑪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⑫朝夕遣人候问武A.1B.2C.3D.46.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粗双音节词语意义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优秀人才)②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动心)B.①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公和婆婆)②传其事以为官戒(把……作为)C.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文雅)②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人力能做到的事)D.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它的果实)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7.下列加粗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安定强盛)②汝可以模拟得之(模仿)③约为婚姻(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④燕赵之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⑤故略上报(向上级汇报)⑥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⑦依乎天理(天然的道理)⑧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代指中原地区)⑨行李之往来(外交使者)⑩童子六七人(小孩)A.①②⑤⑦B.③⑥⑧⑩C.④⑤⑥⑧D.①③⑥⑨8.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①既窈窕以寻壑②悦亲戚之情话③感慨系之矣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气息奄奄⑥桂影斑驳A. ①③⑥B.①②④C.①④⑥D.②③⑤(二)通假字一、填空类1.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然则废衅钟与:()(3)王说,曰:“诗云……”:()(4)为长者折枝:()(5)刑于寡妻:()(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7)无不为已:()(8)盖亦反其本矣:()(9)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10)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1)无不为已:()(12)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1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选择类1.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鼓瑟希希:同“稀”,稀疏B.批大郤郤:同“隙”,隔阂,嫌隙C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D.距关,毋内诸侯内:同“纳”,接纳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所守或匪亲圣人无常师B.外连横而斗诸侯赢粮而景从君子生非异也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輮以为轮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吞二周而亡诸侯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下列句子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莫春者,春服既成夫子喟然叹曰B.距关,毋内诸侯令将军与臣有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不复一一自辨张良出,要项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振之以威怒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各抱地势,钩心斗角4.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藉寇兵而赉盗粮河海不择细流乌江亭长檥船待B.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君冯轼而观之抚军亦厚赉成C总此十思,弘兹九德乡师而哭堕军实而长寇仇D.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遂散六国之从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5.下列各组句子中,通假字最多的一组是()A隰则有泮偭规矩而改错鼓瑟希,铿尔辟邪说,难壬人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芳菲菲其弥章刑于寡妻距关,毋内诸侯C扈江离与辟芷兮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因击沛公于坐振之以威怒D.来吾道夫先路须臾成五采技盖至此乎遂散六国之从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皆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来吾道夫先路(《离骚》)/郡县逼迫,催臣上道(《陈情表》)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园日涉以成趣(《归去来兮辞》)C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西当太白有鸟道(《蜀道难》)D.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2020届高考语文古今异义练习题含答案

2020届高考语文古今异义练习题含答案

古今异义练习题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今义:2、断其左股。

古义:今义:3、约为婚姻古义:今义:4、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今义: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今义:6、将军战河北。

古义:今义:7、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今义:8、沛公居山东时古义:今义:9、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今义:1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今义: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今义:1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今义:13、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今义:14、河内凶。

古义:今义:15、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今义:16、然而不王者。

古义:今义:1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今义:18、假舆马者。

古义:今义:19、用心一也。

古义:今义:20、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义:今义:2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今义:2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今义:2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今义:24、今之众人。

古义:今义:25、左右欲刃相如。

古义:今义:26、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今义:27、知来者之可追。

古义:今义:28、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古义:今义:29、彩彻区明古义:今义:30、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今义:31、之二虫又何知古义:今义:32. 适莽苍者古义:今义:33.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今义:34.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今义:35、拜臣郎中古义:今义:36. 寻蒙国恩。

古义:今义:37. 除宦洗马。

古义:今义:38. “叶叶相交通”。

古:今义:39.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今义:40.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今义:41.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义:今义:4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4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义:今义:44.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义:今义:45. 可以便宜从事古义:今义:46.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4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今义:48、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今义:49.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古义:今义:50.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今义:5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古义:今义:52. 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今义:53.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古义:今义:54.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今义:55.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古义:今义:56.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古义:今义:57、子路从下后,遇丈人古义:今义:58.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古义:今义:5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义:今义:60、(张)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古义:今义:61、幼稚盈室,并无储粟古义:今义:6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义:今义:古今异义练习题1、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高频古今异义词翻译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高频古今异义词翻译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古今异义词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翻译画线句子)1.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

2. 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江)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

我不死,必复起兵。

”遂牵诣通济门。

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3.又明年,(梁)太祖为元帅,以襄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李)珽为天平军掌书记。

4.弘治元年以王恕荐,(秦纮)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

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

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

”5.使善学者诵其文而知能以身任国家安危之计,其用舍为世所重轻,进不知富贵为乐,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

6.世祖与(张)欣泰早经款①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领禁旅。

【注】①款:诚挚7.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8.然赏所以劝善也,辞赏,亦非常法也。

9.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

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

明府必欲立功明义。

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羡曰:“然则何向而可?”10.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

11.邮兵苦巡辖官苛刻,絷而鞭之。

狱具,法不至死,(吴)中复以便宜戮首恶,流其余,入奏为令。

12.乃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日数十,时人莫知其故。

13.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

君(指传主典韦)战于门中,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君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

太祖退住舞阴,闻君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

14.(始安王萧)遥光又遣亲人刘沨密致意于朓,欲以为肺腑。

朓自以受恩高宗,不肯答。

15.黄河以西。

自庄浪抵肃州南山,其外番人阿吉等二十九族所居也。

洪武间,立石画界,约樵牧毋越疆。

岁久湮废,诸番往往阑入,而中国无赖人又潜与交通为边患。

16.熊概,字元节,永乐九年进士。

授御史。

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古今异义练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古今异义练习

2023年学考文言古今异义练习班级学号姓名得分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义: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3.蚓无爪牙..之利古义: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古义:今义:借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6.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今义: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8.吾从而..师之古义: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10.今之众人..古义:今义:大家;许多人。

11.小学..而大遗古义: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古时小学先教六书,所以有这个名称)。

12.年十七,好古文..古义: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3.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1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15.凌万顷之茫然..古义: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16.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今义:美貌的女子。

17.至于..泰安古义: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18.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古义:今义:不稳固、不坚定。

19.多平方..古义:今义:数学名词。

20.以吾一日..长乎尔古义:今义:一天。

2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古义:今义:军队编制单位。

22.宗庙之事,如会同..古义:今义: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3.子曰:“何伤..乎?”古义:今义:什么伤。

24.童子..六七人古义:今义:男孩子,指儿童。

25.莅中国..古义: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26.俯足以畜妻子..古义:今义:男子的配偶。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答案)

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答案)

高三文言文知识复习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一、知识要点:1、古今异义词即同一词随着社会的变化,古今词义也不相同。

2、古今词义变化包括下面几种情况:①词义扩大:有些词原来意义比较狭窄,后来就包括了很多意义,应用范围也扩大了。

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了。

②词义缩小: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范围比原来小了。

如“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③词义转移:指一个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现在指“品行恶劣”。

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演变后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与原来的不同。

如“爪牙”,古代指“国王的武士猛将”,是褒义词,现在指“狗腿子”,变成了贬义词。

⑤词义弱化: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很”字表示的程度低一些了。

⑥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和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的意思。

3、文言实词单音词和复音词辨析古代汉语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节为主,要注意区别:①不要把古代的两个单音节词理解成现代的一个双音节词:如“中间”“前进”“形成”“地方”。

②不要把古代的一个双音节词理解成现代的两个单音节词:如“窈窕”“望洋”“布衣”。

③注意理解同义复合词:如“和睦”,“和”与“睦”都是“和好”的意思。

④注意理解偏义复词:如“作息”“公姥”“存亡”“缓急”“异同”“出入”等。

【参考书目】《高一上语文课本·附录》二、练习(例句均出自高一高二课本)(一)、写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义和今义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孟子〉二章》(疲惫至极//生理或心理不正常状态)2、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孟子〉二章》(停止//与“歪”相对)3、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垓下之围》(山的东面//今山东省)4、操童子业,久不售。

《促织》(考取//卖)5、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苏武传》(批//行辈、辈分、辈子)6、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一古今异义词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一古今异义词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一古今异义词练习(含答案)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一古今异义词练习写出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3所以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4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5无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6稍稍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7唧唧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琵琶行》8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9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10宣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11烈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12牺牲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13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14扶老策扶老以流憩。

《归去来兮辞》15秋天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6丈人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17风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8操持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传》19开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20学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21地方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项羽之死》22山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23无赖1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24故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25老大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26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可怜辜负好韶光。

《林黛玉进贾府》27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28指示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29从而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023年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百例】练习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百例】练习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百例】练习卷1.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及父系亲属。

2.丈夫古义:①古时称成年男子。

②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③女子的配偶。

例1: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意思: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要佩戴冠作成年礼仪。

)例2: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国语·越语上》(意思:生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猪。

)今义:妻子的配偶。

3.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

4.师徒古义:军队士兵。

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勾践灭吴》(意思: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

)今义:师傅与徒弟。

5.所以古义: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意思: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

《鸿门宴》(意思: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6.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意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今义:不管;不论。

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古今异义类试题 专项练习(含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古今异义类试题 专项练习(含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今异义类试题专项练习(含解析)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今异义类试题专项练习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C.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2、下列选项中,每句都含有古今异义现象的是( )A.共事二三年处分适兄意蹑履相逢迎何方園之能周兮B.可怜体无比自可断来信伶俜萦苦辛怨灵修之浩荡兮C.汝岂得自由叶叶相交通摧藏马悲哀剑阁峥嵘而崔嵬D.槌床便大怒便利此月内哽咽不能语不抑耗其实而己3、下列各句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C.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D.否泰: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4、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蚓无爪牙之利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行李之往来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彼童子之师6、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义。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7、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B.必固其根本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8、下列词语中含有古今异义词的是( )A.天子非常赐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B.少妇城南欲断肠C.山川萧条极边土_____________________D.虏骑闻之应胆慑9、下列加粗词语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共事二三年B.本自无教训C.便利此月内D.枝枝相覆盖10、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与“行李之往来”中的“行李”语言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B.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镑1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C.竭诚则胡越为一体D.则思虚心以纳下12、下面各句中加粗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B.不与秦塞通人烟C.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D.剑阁峥嵘而崔嵬13、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古今异义词答案:
1、凶(古: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凶恶、凶残)
2、加(古:更;今:增加)
3、僭:(古: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4、橹(古:盾牌;今:划船的工具)
5、赢(古:背负;今:胜或获得)
6、走(古:跑;今:走路或离开)
7、穷(古:困厄、不得志;今:贫困、穷)
8、率(古:一概、全部;今:率领、轻率)
9、再(古:第二次;今:又一次)
10、原(古:推究;今:原来、原则)
11、床(古:坐具;今:卧具)
12、归(古:女子出嫁;今:回来)
13、比(古:等到,紧挨、并排;今:比较)
14、去(古:离开、距离;今:往)
15、略(古:夺取;今:简略)
16、或(古:有人、或许;今:或者)
17、固(古:本来;今:坚固)
18、稍(古:逐渐;今:稍微)
19、诚(古:果真、如果;今:真诚)
20、拜(古:授官;今:一种礼节)
21、鄙(古:边境;今:轻视或粗俗)
22、池(古:护城河;今:水塘)23、汤(古:热水、开水;今:较浓汁液)
24、按(古:查究;今:压住或按照)
25、病(古:困苦至极;今:疾病)
26、必(古:果真、如果;今:一定、必然)
27、齿(古:年龄、岁数;今:牙齿)
28、顾(古:拜访;今:回顾或照顾)
29、会(古:恰逢;今:聚会或会议)
30、害(古:嫉妒;今:祸害或害处)31、遣(古:休、被夫家赶回娘家;今:消除或派遣)32、坐:(古:因……而犯罪;今:坐下来)
33、寻(古:不久;今:寻找)
34、章(古:花纹;今:文章或图章)
35、速(古:招致;今:速度
快)
36、寝(古:丑陋;今:睡觉)
37、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38、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9、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0、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41、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
妻子的配偶。

42、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4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44、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

4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4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47、无赖:古,无所依恃、无聊;今,蛮不讲理或者游手好闲的人。

4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4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50、更衣:古,上厕所;今,换衣服。

5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52、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53、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54、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

55、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6、众人: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

57、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

58、经营:古,收藏,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计划或管理。

59、可怜: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60、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业。

61、其实:古,它的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62、方丈:古,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
寺院的主持。

63、颜色:古,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今,色彩。

64、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

65、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66、上报:古,报答皇恩,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向上级报告。

67、告诉:古,申诉苦衷,如“则告诉不许”;今,说给人听,
使人知道。

68、辛苦:古,辛酸苦楚,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今,身心劳苦。

69、经济:古,治理国家;今,物质生产和在生产的过程。

70、志气:古,心志和气力,如“毛血日益衷,志气日益微”;今,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71、强者:古,身体强壮的人,如“少而强者不可保”;今,多指精神意志方面强的人。

72、形容:古,形体容貌,名词,如“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动词,描述。

73、风流:古,风韵,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74、态度:古,言行举止所表现出的神态,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75、风骚:古,姿容俏丽,如“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今,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

76、偏僻:古,偏激,不端正,如“行为偏僻性乖张”;今,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

77、尴尬:古,容易出麻烦,如“如今正是尴尬去处”;今,
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78、萧条:古,空虚,如“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今,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79、果然:古,饱的样子,如“适莽苍者,三而反,腹犹果然”;今,与事实相符。

80、春秋:古,一年,如“蟪蛄不知春秋”;今,春天与秋天。

81、婚姻:古,儿女亲家;今,因婚姻而产生夫妻关系。

82、虽然:古,即使这样,如“虽然,犹有未树也”;今,连词。

83、舅姑:古,公公婆婆,如“既而将诉于舅姑”;今,舅舅
和姑姑。

84、流涕:古,流眼泪,如“言讫,嘘唏流涕”;今,流鼻涕。

85、殷勤:古,关切、问候;今,热情、周到。

86、谴责:古,处罚,处分,如“前所谴责,因而获免”;今,斥责,责备。

87、县官:古,官府,如“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今,县里的最高行政长官。

88、妻子:古,妻子和儿女,如“兄弟妻子离散”;今,只指妻子,不指儿女。

89、中国:古指中原,如“莅中国而抚四夷”;今,中华人民
共和国。

90、意气:古,辞意和语气,如“意气勤勤恳恳”;今,志趣和性格。

91、寒心:古,因恐惧而心冷,如“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今,失望而痛心。

92、丈人:古,老人;今,岳父
93、卑鄙:古,地位低,见识浅,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品德低下。

94、便宜:古,方便,适合,如“可以便宜从事”;价格低廉。

95、多谢:古,多多劝告,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今,很感谢。

96、逢迎:古,迎接,如“蹑履相逢迎”;今,奉承,拍马。

97、故事:古,旧事,前例,如“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今,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98、交通:古,交错相通,如“叶叶相交通”;今,运输业总称。

99、结束:古,整装,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今,完结。

100、具体:古,具备形体,如“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今,不抽象的。

101、绝境:古,与外界隔绝
之地,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走投无路之处。

102、可以:古,可以靠,可以用来,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今,能够。

103、烈士:古,刚直侠义之士,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为正义牺牲的人。

104、亲戚:古,父母兄弟等亲属,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今,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的成员。

105、穷困:古,窘迫,走投无路,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今,贫穷困苦。

106、人情:古,人民的普遍
情况,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今,情面,送礼。

107、身体:古,亲身体验,如“身体力行”;今,躯体。

108、首领:古,头颅,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今,集团领导人。

109、无论:古,不必说,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条件连词。

110、牺牲:古,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如“牺牲玉帛,弗敢专也”;今,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

111、宣言:古,扬言,如“(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
之’”;今,宣告,声明。

112、于是:古,在(到)这,如“不能进于是”;今,表承接。

113、指示:古,指出,给……看,如“璧有瑕,请指示王”;今,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114、智力:古,智慧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今,指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115、会议(会计):古,聚会商议;今,开会。

116、聪明:听力视力好;今,头脑灵活,智商高。

117、横行:古,纵横四方;今,横行霸道
118、慷慨:古,意气昂扬,今,大方。

119、从容:古,语言得体;今,潇洒自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