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呼和浩特市中考考试卷语文及答案.doc

呼和浩特市中考考试卷语文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4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恪尽职守(ke)戛然而止(jia)剽悍(piao)拂晓(fo)B.深恶痛疾(wu)锲而不舍(qi)阴霾(mai)胆怯(qie)C.鳞次栉比( zhi)销声匿迹(ni)狡黠(jie)澎湃(pai)D.孜孜不倦( Zi)惟妙惟肖(xiao)颤栗(zhan)炽热(chi)【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字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玲珑剔透黯然失色无人问津断壁残垣B.相提并论顾名思义根深蒂固恃材放旷C.尽态极妍锋芒必露眼花缭乱正襟危坐D.翻来覆去重峦叠嶂五彩斑澜前仆后继【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字形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大面积从新学年开始使用。
B.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白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C.哈达小区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屠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D.阿尔寨石窟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西北部阿尔巴斯山中,是我国元代目前保存最好的石窟。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病句辨析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
B.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武圣”,这位英雄是关云长。
C.《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D.《水浒》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塑造了一群豪侠仗义的英雄形象。
【答案】A(每小题跋分,共同声明分)难度:中等知识点:国内文学作品二、名句默写(共1题)1.默写(8分)(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题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20分)1.请在下面供选的有关中国书法的名言中任选一条,用你认为最好的字体,在方格内抄写一遍。
要求正确、美观。
(2分)供选名言:①圆中规,方中矩,须知不是两笔。
②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2.读下面文字,依据拼音填写汉字。
(2分)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shān 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xié的种子sǎ落到海角天yá .3.依次填人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工的,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
A.虽然但是因此 B.虽然但是并C.尽管但并 D.尽管但因此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剽悍:膘肥体壮,短小精悍。
B.山米小心地从鹅群中穿过,一边走一边阿谀地说。
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
C.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
恬雅:安静、文雅。
D.我们在一处芳草萋萋的地方看见乱石堆里有一个人,他把头埋在沙子中。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5.补齐下列语句的标点符号。
(2分)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并面聆诸长辈教益。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6.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语意连贯。
(2分)①橙色皮毛的猩猩过去在亚洲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
②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
③很多物种现在就遭到危险。
④由于其栖息地遭到极大破坏,这种在树上生活的唯一的一种大猩猩越来越少,只能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婆罗洲找到。
⑤物种将濒临灭绝。
正确的顺序是 (只写序号)7.默写。
(8分)(1),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3)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l~liSi涧))(4)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5)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景物描写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6)一道浅浅的海峡,竟把大陆和台湾阻隔了60年。
2024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学校团委举行“文润北疆,赞美家乡”主题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吧!【花漾北疆】1. 宣传组为学校微信公众号拟写了一段宣传语,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
”说到呼和浩特栽培丁香的历史,人们一定会提到将军衙署。
①历经cāng桑,表达善意的丁香因耐旱、坚韧、雅致成为呼和浩特市的市花。
②这四株丁香树已经生长了一百七十多年。
③装点着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成就了一种鲜明动人的塞上风情。
④将军衙署里的四株丁香树见证了绥远城的荣辱兴衰。
从角落里来,向开阔中去,回报世界以馨香。
在丁香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尊与进取,看到了北方的雄浑与磅bó。
在青山下,在黄河边,不负季节之约的丁香,正在和煦的阳光下浓郁绽放,散发着自己独有的清香。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 ①③④②B. ①④②③C. ④①③②D. ④②①③【答案】(1)沧xīn礴zhàn (2)D【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沧桑(cāng sāng):成语“沧海桑田”的缩用。
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变成了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馨香(xīn xiāng):散播很远的香气;芳香馥郁貌。
磅礴(páng bó):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
绽放(zhàn fàng):指花开放。
也形容如花一样开放。
【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语句排序。
④“将军衙署里的四株丁香树见证了绥远城的荣辱兴衰”紧承“说到呼和浩特栽培丁香的历史,人们一定会提到将军衙署”的地点,为首句;②“这四株丁香树已经生长了一百七十多年”紧承④中“将军衙署里的四株丁香树”,为次句;①“历经cāng桑,表达善意的丁香因耐旱、坚韧、雅致成为呼和浩特市的市花”紧承②句“一百七十多年”,说明了丁香成为呼和浩特市花的原因,为第三句;③“装点着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成就了一种鲜明动人的塞上风情”,说明了丁香对呼和浩特的重点性,总结全段,表达了丁香的赞美之情,为末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11分)全国青少年读书活动已启动,中华大地书香飘溢。
学校团委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吧。
【读书宣传】宣传组为学校微信公众号写了一段推文,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
在卷帙浩繁的书海中,我们借助书籍跨越时空与先贤对话,同赏美景,互诉zhōng情。
你无法到达的地方,书籍载你前往。
你可以在钱塘湖“①,②”禽鸟争树筑巢的景象中感受江南早春的勃勃生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你可以在“荡胸生曾云,③"中体悟泰山的雄伟壮丽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杜甫《望岳》);你也可以在“忽如一夜春风来,④”中欣赏边塞奇丽壮美的雪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从江南到塞北,祖国风光美如画。
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体验。
你与(作者甲)同行,“斯是陋室,⑤",文人雅士高尚情操的芬芳馥郁浸染了你(《陋室铭》);你与王勃同送友,“海内存知己,⑥”让你体会到一扫离别愁云的乐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你与苏轼同出猎,“⑦。
鬓微霜,又何妨!",东坡胸宽胆壮的疏狂令你钦叹(《江城子密州出猎》)。
从雅致情趣到壮怀胸jīn,先贤情怀感人心。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
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乙(不用说就能明白)。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能帮助我们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提升能力,为未来的精彩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请在甲处填出作者,请根据括号内的解释在乙处填出相应的成语。
(3)请根据语境用正楷填写文中空缺的古诗文。
2.(2分)【读书调查】信息组搜集了2023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二十次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调查统计表。
请根据图表信息写一条结论。
3.(2分)【读书研讨】以下是社联组为“名著进校园”讲座拟写的一则邀请函,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
【全国中考】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20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考生必须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9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6分)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令我真想引háng高歌。
在天底下,(A.沃野千里 B.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山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使人()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风光(A.引人注目 B.引人入胜),就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写正楷字)。
(2 分)(2)给文段中画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2分)(3)在文段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1 分)(4)请你积累用于写景的主谓短语。
(写序号。
1分)①一泓清泉②翠色欲流③情思悠长④花团锦簇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和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
B.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习品质。
C.今年麦子的收成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
D.人的身高与人的智力高低没有什么关系。
3.名著阅读(5分)(1)①这四幅图出自《》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2 分)②按照小说情节发展过程,四幅图应排列为(1分)(2)下列与四部名著相关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朝花夕拾》以简洁洗练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呼和浩特2023中考语文试卷

呼和浩特2023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最近,有一部以农村为背景的电视剧《喜欢你时风好甜》非常受欢迎。
剧中的女主角是一个善良、乐观的农村女孩,她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勇敢地迈出了一步又一步。
这个剧中的女主角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让我们明白了一些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只有勇敢面对并努力去克服,我们才能够取得成功。
女主角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一直都在努力地学习,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这告诉了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
除了勇敢和努力,女主角还教会了我们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剧中,女主角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和挫折,但她总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她相信只要自己坚持努力,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我们不仅能够得到娱乐,还能够从中学到很多的道理。
女主角的勇敢、努力和乐观的精神,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和启示。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女主角一样,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保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1. 电视剧《喜欢你时风好甜》的主题是什么?A. 农村生活的辛酸与甜美。
B. 女主角勇敢追求梦想的故事。
C. 家庭困境下的努力与奋斗。
D. 乐观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2. 电视剧《喜欢你时风好甜》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道理?A. 只有勇敢和努力,我们才能够取得成功。
B. 只有乐观积极,我们才能够面对困难。
C.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D. 只有追求梦想,我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3. 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我们能够得到什么?A. 仅仅得到娱乐。
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

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内容预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
(5分)踏着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刚刚接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笼。
随风摇曳的竹子,在初生的阳光下,洒落一片淡淡的影子;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箭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然显得,生机勃勃。
1.上面一段话中有三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3分)(1) 改为(2) 改为(3) 改为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不管挺拔巍然 B.尽管挺拔巍然c.尽管苍劲傲然 D.不管苍劲傲然3.名著阅读。
(3分)天已经亮了,我没有向国王道贺就跑回家来。
因为虽然我建了一件奇功,可是说不定皇帝会对这样的行为感到愤慨,根据这个国家的法令,任何人不管他的名位怎样,如果在皇宫院内小便一律处死。
选段中的“我”是指。
“我建了一件奇功”,“我”建的一件奇功是。
4.默写。
(7分)(1)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3)此地一为别,。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礼记?大道之行也》)(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
二、综合性学习(8分)在“脚踏一方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
请你按照要求完成5、6题。
(8分)5.下面是我国有关“土地”的诗歌和故事,阅读后从文化层面说说土地的象征意义。
(6分)[材料一]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材料二](重耳)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
呼和浩特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

呼和浩特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由于我无法提供具体的中考试题及答案,因为我没有具体的年份和试题信息,但我可以提供一个模拟的中考语文试题及其答案的示例。
请注意,以下内容是虚构的,仅用于演示目的。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再接再励C. 一愁莫展D. 黄梁美梦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歌颂新生活,赞扬新社会。
D.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应该继续努力。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A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B.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小说。
C.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
D.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小说。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树叶黄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
D. 他热爱运动,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6.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______的名句。
答案:范仲淹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答案:陆游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6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 .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 . 考生必须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 . 本试卷满分1 2 0分。
考试时间1 5 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 0分)1 . 在第一个括号中填上一个字,使每项成为一个成语;接着在第二个括号中解释所填的字。
(4分)(1)惟妙惟( )( ) (2)不( )( )无术(3)相形见( )( ) (4)不( )( )之客2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 斑羚们发现自己被狩猎队逼到了悬崖边上,焦急之时,老斑羚发现侧面有一条小路能通到悬崖对面,真是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
B . 村里出现了一个大洞,有人说,咱们把它填起来;有人说,在上面盖一座庙;有人说,卖给填洞公司。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 . 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非常雄伟,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全长5 0 .8 2米;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全长2 6 5米,卢沟桥的长度比赵州桥略胜一筹....。
D . 《命运交响曲》节奏铿锵,气势雄浑,大家不由得被它的旋律所感染,每次听到,它都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人叹为观止....。
3 . 下面有四个句子,不是病句的不要动它,你只修改病句。
(2分)(1)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
(2)看到他被雨水浇得像个落汤鸡,大家都忍俊不禁。
(3)有些人非常酷爱玩手机,结果功课学得完全一塌糊涂。
(4)教育局号召各学校行动起来,做好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4 . 名着阅读。
(4分)(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历时三年才写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的? (2分)(2)下列选项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相关的内容,其中两项有错误,请你找出来。
(在答题卡选择题处填涂答案)(2分)A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 . 书中的故事取材于俄罗斯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C . 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D . 在课本选取的一个精彩片段中,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现保尔战胜软弱自我的全过程,心理刻画细腻感人。
5 . 默写。
将相关的诗文名句用正楷字写在答题卡上面的田字格中。
(8分)(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
(2)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王纳谏后的结果是 , 。
(3)写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颔联 , 。
(4) “左牵黄,右擎苍”的后两句是 , 。
二、综合性学习(5分)6 . 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在答题卡选择题处填涂答案)(1分)(2)A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B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C .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5)D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6)(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2分)(7)语文试卷第1页(共1 0页) 语文试卷第2页(共1 0页)(8)九日齐山登高(9)杜牧(10)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11)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12)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13)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14)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 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15)活动二:学对联(16)( 3)对联的基本要求:(17)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18)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19)的修辞格。
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20)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21)能叫做对联。
(22)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23)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 2分)(24)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25)A .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6)B . 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27)C . 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28)三、文言文阅读(1 4分)(29)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 1题。
(1 4分)(30)[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1)[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3)[三]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34)[四]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
过晋国,同行者诳之。
指城曰:“此燕国之城。
”其人变容。
指社(祭祀的神社) 曰:“此若里之社。
”乃喟然而叹。
指舍曰:“此先人之庐。
”乃涓然而泣。
指垅(坟墓)曰:“此若先人之冢。
”其人哭不自禁。
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欺哄)若,此晋国耳。
”其人大惭。
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35)7 .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36)A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7)B . 晋陶渊明独.爱菊故人不独.亲其亲(38)C . 微.斯人,吾谁与归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39)D . 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多助之至.,天下顺之(40)8 . 从文段中分别找出当“详细”“应当”“探求”“禁受”讲的词语,并依次写下来。
( 2分)(41)9 . 与“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42)A . 停数日,辞去 B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43)C . 此先人之庐 D . 咨臣以当世之事(44)1 0 .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6分)(45)(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6)(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7)( 3)指城曰:“此燕国之城。
”其人变容。
(48)1 1 . 你学过了陶渊明和周敦颐的文章,请简要写出他们品格相同与不同之处。
( 2分)四、现代文阅读(3 1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 2—1 7题。
(1 4分)忆读书冰心①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②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③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④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⑤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⑥这时就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
时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⑦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⑧《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⑨总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10)我自1 9 8 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
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传》,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等等。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11)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12)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