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学生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途径

合集下载

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_1269

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_1269
在组织一般性团队活动的同时,我们每学期还要组织一、二次大规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集体活动。这些活动或配合国内外重大时事,或结合家乡的山水风光进行。在举行这些重点活动时,我们没有孤立地去对待这些活动,而是力求搞好活动前的动员,活动后的总结,深层次多角度地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如,今年“五·一”时,我们组织一批优秀团员游览了承德避暑山庄。在参观前,我们首先向同学们讲述了避暑山庄的地理位置、建筑风格以及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风雨历程,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去;参观时,我们重点结合山庄内的具体景色向学生讲述它在历史中的作用以及山庄在旧中国的屈辱历程,同时也使学生领略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深和祖国山河的秀美;参观后,组织这些团员向广大团员讲述自己参观这座名胜古迹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诉诸文字,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二)、分散活动和集中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在团队活动中,我们坚持以各班团支部为单位的分散活动和以校团委为单位的集中活动相结合,二者交叉进行。分散活动是集中活动的前提,集中活动又是对分散活动效果的检验。在分散活动前,校团委确定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求各班团支部分头准备,再进行集体集中活动。
今年学期开始,我们先要求各团支部利用团活动课时间学唱爱国主义歌曲,每班团支部会合唱一支歌曲,每名团员会唱两首以上爱国主义歌曲,然后举行全校规模的歌咏比赛,奖励优胜的团支部。通过这种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和竞争意识,既对青年团员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又使分散活动和集中活动达到和谐的统一。
(三)、教育团员和培养入团积极分子相结合的原则。
团组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织,除了对现有团员负有教育的责任外,更有发展新团员,给校团委补充新血液的义务。因此,在校团委和各班团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们除了要求团员积极参加活动外,还欢迎其他同学的参加。通过活动的开展,使青年团员加强了爱国主义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同时,这些活动也使青年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增强了他们对团组织的认识,使他们更加接近团组织,为以后加入团组织准备了条件。�

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

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小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题。

它对于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劳动观点的形成,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优越,依赖心理严重,缺乏自我料理能力。

我在思品课的教学中,结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做家务活》、《东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方》这类课文,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有哪些事是自己应该做的,这些事怎么做,教会学生自我服务,克服依赖父母的习惯,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一、课堂调研,了解现状为了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生活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我对班级50名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情况作了调查,了解学生在家里是否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早晨起床后是否能自己穿衣、叠被、每天能否自觉地刷牙、洗脸、洗手。

结果表明,学生在家里生活自理能力普遍偏低,上述几项做到的学生不足15名。

我还对50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整理书包的比赛,?结果做得好的仅有5人,一般化的有15人,做得较差或很差的有30人。

针对学生生活处理能力差这一点,我决定在教学中从明确认识入手,再进行实践指导,进而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二、课中明理,提高认识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生动,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

因此,我们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时,针对和、样取多种方法,如讲故事的形式,即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像“小花猫为什么哭了?”通过鲜明的形象和有趣的情节,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这一道理寓于浅显的叙述之中,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在生动的内容中,情感得到激发,认识得到提高。

又如读儿歌的形式,即结合课文内容,自编一个通俗易懂而又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朗读、背诵,学生既易记牢,又易指导行动,端正思想。

再如看图或录相片的形式,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给学生展示了“怎样学做家务活”和“东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方”等行为要求,激发了兴趣,明确了道理。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我还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在生活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典型化?编成辨析讨论题,使学生在讨论辨析中明白道理。

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方法与技巧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是每个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士所追求的目标。

无论是在酒店、餐饮、零售还是其他服务领域,提供优质的服务能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客户满意度并提高业绩。

本文将探讨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一些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成为出色的服务行业从业者。

1. 了解客户需求了解客户需求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

服务从业者应主动与客户交流,倾听客户的需求和意见。

了解他们的偏好、习惯、喜好,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此外,通过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可以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建议,进一步改进服务。

2. 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个性,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例如,在餐饮领域,根据客户的饮食偏好和特殊需求推荐菜品;在酒店领域,提供客户喜爱的房间布置风格等。

个性化服务能够增强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使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

3. 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

服务从业者应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积极倾听、表达清晰、语言友好、态度积极等。

通过在沟通中展现出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传递出专业、热情的形象。

4. 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在于注重细节。

服务从业者应关注细节,包括工作环境的整洁、个人仪表的整齐、服务过程中的礼节等。

通过注重细节,能够提升服务质量,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

5. 持续学习与提升服务行业在不断发展,服务从业者应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与提升。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课程、学习成功的案例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专业知识。

持续学习能够让服务从业者保持竞争力,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6. 培养积极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

服务从业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时保持冷静和乐观。

积极的心态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也能够传递给客户,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7. 细心倾听客户反馈客户的反馈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有力指南。

服务从业者应细心倾听客户的反馈和建议,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反馈。

学生自我服务训练方案

学生自我服务训练方案

学生自我服务训练方案一、背景与目的目前,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就业竞争的加剧,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就业市场的一项重要考量指标。

对此,各大高校广泛开展“学生自我服务”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本训练方案旨在通过学生自我服务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加顺利地踏入社会并成为有价值的人才。

二、训练内容及方法1.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个人主动规划、组织、执行任务,并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精力、情绪和行动的能力。

在学生自我服务训练中,可以开展如下活动:(1)学会制定计划并及时反馈: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时间管理、任务管理等技巧,制定个人计划并及时进行反馈。

例如,根据每周的课程表、学生会议安排等信息,制定自己的学习、社交、娱乐计划,并在周末或每日结束时反馈。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时间,提高任务完成率。

(2)学会情绪管理:对于学生而言,经常会出现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绪波动。

因此,让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对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开展情绪管理训练班、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化解情绪、平衡情绪、调整情绪等技巧,提高情绪管理水平。

2.自我提升能力:自我提升能力是指个人通过自身努力学习、思考、实践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在学生自我服务训练中,可以开展如下活动:(1)学会学习和思考:学习和思考能力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

因此,可以通过讲座、研讨会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有效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引导学生注重阅读、总结、思考等过程,同时注意提高信息筛选、判断和创新能力。

(2)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对于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可以通过讲座、实践操作等方式,开展相关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服务意识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对于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不仅有助于他们个人的成长,还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服务意识是指对他人的关心和关怀,与他人共享喜悦和痛苦的一种意识观念。

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并在之后的人生中形成一种持续的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服务意识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工作中展现出出色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的方法1.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有一个身份的服务意识的表率。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具有服务意识的人士来校园发表讲座,分享他们的服务经验和感悟,激发学生内心的动力。

同时,学校也可以亲自树立榜样,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或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服务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2.课程设置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入服务意识教育的元素,增加学生对服务意识的了解和理解。

可以通过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选修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服务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培养其服务他人的意识。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性的课程项目,如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服务的重要性。

3. 个人引导学校和家庭都需要承担起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责任。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和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对待他人的关心和友善,以身作则地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自愿参与服务行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社交训练学生的社交能力是培养服务意识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交训练课程,如公共演讲、团队合作等,帮助学生学习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要,并提供帮助。

5.奖励鼓励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以鼓励学生参与服务行动。

可以设置“最佳志愿者奖”、“服务意识先锋奖”等奖项,给予在服务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一定的认可和回报。

培养小学生自我服务能力的教学策略经验分享

培养小学生自我服务能力的教学策略经验分享

培养小学生自我服务能力的教学策略经验分享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自我服务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独立自主,更能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激发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小学生年龄较小,往往对自我服务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激发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是培养这一能力的首要任务。

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我服务的意义。

例如,讲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只有自己动手,才能解决问题,变得更加能干。

同时,利用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到自己的双手可以做很多事情。

在班级中设立“自我服务小明星”的评选活动,对能够主动完成自我服务任务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

这种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尝试自我服务。

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交流自我服务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比如,自己穿衣可以更快地出门玩耍,自己整理书包能够更快找到需要的书本等。

通过这些讨论,让学生们从内心深处认同自我服务的重要性。

二、提供自我服务的机会和环境为了让学生能够锻炼自我服务能力,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机会和适宜的环境。

在班级中,可以设置一些自我服务的区域,如“衣物整理区”“书包整理区”等。

在这些区域,提供相应的工具和指导,让学生在课间或课余时间进行自我服务的练习。

在课堂上,也可以安排一些自我服务的任务,比如让学生自己分发作业、整理教具等。

这样既能够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家庭也是培养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场所。

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洗碗等。

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家庭中逐渐养成自我服务的习惯。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军营、农场等,让学生看到不同环境中人们自我服务的方式和重要性,拓宽他们的视野,进一步激发他们自我服务的意愿。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

自我服务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自我照顾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我国,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发展。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如何在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

一、生活习惯的培养1.穿脱衣物(1)为孩子准备容易穿脱的衣物,如拉链衣物、松紧带衣物等。

(2)教给孩子穿脱衣物的步骤,如先脱裤子,再脱上衣。

(3)鼓励孩子自己尝试,即使失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2.整理床铺让孩子学会整理床铺,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自律性。

我们可以这样做:(1)为孩子准备简单的床铺,如小被子、小枕头等。

(2)教给孩子整理床铺的步骤,如将被子叠好,把枕头放整齐。

(3)和孩子一起完成整理床铺的任务,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

3.清洁卫生(1)教给孩子清洁卫生的方法,如洗手、刷牙等。

(2)为孩子准备适合的清洁工具,如小扫把、小拖把等。

(3)和孩子一起参与清洁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二、饮食习惯的培养1.自主进食(1)为孩子准备适合的餐具,如小勺、小碗等。

(2)教给孩子正确的进食姿势和咀嚼方法。

(3)鼓励孩子自己吃饭,即使洒出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2.饮水习惯(1)为孩子准备适合的水杯,如保温杯、吸管杯等。

(2)教给孩子正确的饮水方法,如每次喝一小口,慢慢喝。

(3)鼓励孩子定时饮水,如饭前、饭后、起床后等。

三、社交能力的培养1.语言表达(1)多和孩子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2)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如“谢谢”、“对不起”等。

(3)鼓励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情绪管理(1)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2)教给孩子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倾诉等。

(3)鼓励孩子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培养他们的抗压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我社会服务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我社会服务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我社会服务能力现代社会对个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社会服务能力。

而在培养个人能力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社会服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培养小学生自我服务意识、提升小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我社会服务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自我服务意识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创设一些与社会服务相关的情境,引导小学生思考如何为他人服务。

例如,组织小学生参观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养老院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服务他人的重要性和意义。

同时,在课堂上设置一些与服务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小组合作进行一次社区清洁行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小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培养他们关注他人需求、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提升小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要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社会服务能力,不能忽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在小学生中培养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一系列团队活动,如小组合作完成社区调查、策划社区义卖活动等。

在这些活动中,小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小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团队活动,如社区志愿者队伍、学生会等,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是培养他们自我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组织小学生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如社区义卖、环保宣传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小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和成就感。

同时,学校还可以提供一些社区服务项目,如为邻居送报、帮助老年人购物等,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自己的社会服务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自我社会服务能力需要从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参与社区活动等方面入手。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小学生提供更多与社会服务相关的机会和环境,引导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学生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途径
广元外国语学校冯成云
自我服务是每一个人最基础的生存技能。

但现实中,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能力差,自我服务是孩子以后的事,有的家长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就代替孩子做应该由孩子做的事,家长们就这样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们动手的机会,限制了他们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养成了学生过分依赖的性格,使孩子们成人后,缺乏相应的生活能力、动手能力。

许多学生离开父母求学或者工作完全不能独立地照顾自己而茫然失措。

全寄宿制学校的优势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学校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快乐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

1、通过“生活自理”来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

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是民办寄宿制学校生活服务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分为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这是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脚的基础。

我们要求学生做好每件小事,如洗手、起床、叠被、刷牙、衣服摆放、鞋子穿脱等,悉心指导着学生生活的每一个动作,每件小事,每种习惯,强调学生在校园要和谐相处,团结协作,互相体谅,体验集体温暖和维护集体荣誉。

例如学生起床后,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有的洗漱,有的叠被,有的擦窗,有的打扫,有的检查,各施其职,合作密切。

我们还举行“系鞋带比赛、晒衣服比赛、洗内衣比赛、叠被子比赛、床铺整理比赛、寝室整理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失败和成功,体验了分工合作、团结友爱,享受了集体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使自身生活技能得以提高,从面也增强了学生自我服务的意识。

2、通过“行为自律”来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

行为自律就是学生通过自我检查,回首反思,查找过失,总结教训等途径来监督自己、制约自己、规范自己、要求自己,为自我服务营造良好的氛围,树立良好的形象。

学校可以在守纪,诚信,助人,公德,节俭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要求与规范,通过鲜活的案例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名誉,珍重自己的人格,珍爱自己的生命。

通过班会的形式让学生来树立远大理想,观察分辨美与丑,善与恶,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身的缺点。

引导学生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让学生写下自己做的最不满意的事情,或对于某一特定的项目进行反思。

学生管理自己行为,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供大家学习与生活,始终能以良好形象出现在大庭广众之间,其实就是自己服务自己的过程。

3、通过“安全自护”来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

安全生活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要知道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只有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懂得自我保护的常识,才能消除隐患,健康快乐地生活。

有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手割去,捏着伤口,哭着,跑进教师办公室请求教师的帮助;有同学上体育课,不小心脚上擦破了皮,哭着……各种各样的大小问题全部找老师,学生已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

针对这些情况,老师要善于挖掘安全教育素材,注意收集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引导学生对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和认识,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要有安全意识,不做有害自身安全的事情。

教给学生安全自护的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在面对各种不安全因素时,灵活应对,妥当地保护自已的能力。

还要给学生提供自我服务的机会,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在班上轮流当值日生,在校园里做安全巡视员,在这些实践中积累自我服务的经验,增强自我服务的意识,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
4、通过“学习自主”来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转变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把更多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管理学习时间,掌握最基本的预习方法,腾出时间去预习,借助工具书扫清学习的障碍,利用预学案和课后思考题认真读书思考,读懂课文内容,将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自主去查阅资料或准备在上课时交流。

鼓励学生自主提问,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幼稚可笑的,还是无关紧要的都要肯定他的积极态度,并加以适当的引导,让他慢慢的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多问为什么,大胆地参与到小组讨论、班级讨论之中,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

这些能力形成过程也就是学生为自己学习服务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与促进,它是自我服务能力的终极价值。

学生自我服务能力获得的过程,既是模仿学习和社会化的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能力、建立自信心与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采用多种形式,因人施教、因时施教,
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激发学生自我服务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养成自我服务的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