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件
七年级下《思想品德》课件(全)

一、本册教材的总体构想
第三单元“无序与有序” 进入第二学期,学生开始出 现比较明显的纪律问题,社会交 往关系也开始复杂起来,因此, 需要集中进行规则、纪律和初步 的法律教育。
一、本册教材的总体构想
第四单元安排“我们的权益” 在这个时期,学生最为关心重要 问题之一就是学生的权利问题,因 此,意在帮助学生形成维护权益的 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第三课时 集体的力量
导入: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然后举 例说明团结就是力量。 讨论P15的材料。 什么是真正的团结?遇到这样的情况, 我们应该怎么办?
第三课时 集体的力量
(参考答案) 大家共同努力让这个集体充满 公平、正气,不能容忍任何不正之风,让 有不正确做法的人难为情;让这个集体里 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温暖安全,彼此互 相帮助,共享微笑与泪水,这样才是真正 的团结;互相包庇不是真正的团结,只能 是助长歪风邪气;
一、本册教材的总体构想
第五单元安排“走进社区” 暑假即将开始,为学生在社区和社 会中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做一个比较充 分的准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 共同责任设计目的
本单元倡导的价值取向为热爱集体, 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民主参与意识、 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通过各种活动,使 学生建立对学校的归属感,培养学生作为 群体一员的责任感,进行初步的公民责任 教育。
第四课 多彩情绪(简单处理) 建议:一课时
让学生写一篇情绪日记。(介绍自己一 个月以来的情绪经历,特点,分析哪些 是正常与非正常,积极与消极及其原因, 分析其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及调控 方法。) 此活动包含了七下的P25,26,27,28, 32,35的多个活动。
第五课 缤纷情感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人与人之间》全单元课件【新教材】

•
这几个同学反映了平等待人问题(或歧视问题). 校园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歧视现象:城市学生看不 起来自农村的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好被排斥在一 些活动之外;不尊重体力劳动者;给同学起侮辱 性外号;嘲笑别人的容貌等等。
请阅读教材关于狼孩的故事,思考: 狼孩有哪些方面的缺陷?形成这些缺陷 的原因是什么?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交往
交往对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交往不但是人“心灵的呼唤”, 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交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社会进步的需要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交往,社会的进 步也依赖于交往,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国 际交往给社会带来发展与进步的事例吗?
阿峰:我们班有个同学皮肤黑, 长得比较 胖,被人起了外号叫 “黑猪”。那个同学很生气,常 常为此事和一些冲突。我想向中 学生发一个呼吁:从校园中清除 侮辱性的外号。
小组讨论:
1、这几位同学反映了什么问题?小文、小 凯、小兰和阿峰受到了什么对待?
2、我们班有类似的现象吗?为了改变这类 现象,我们可以做什么?
情境二:
当你生病时,父母出差在外,你的感受 是————
交往满足爱的需要 你渴望什么 ——————
当你生病时,父母陪在你身边,你会感 到————————
情境三:
竞选班干部时,拥有绘画特长的你很想为 班级出力,就报名参选宣传委员,但由于 性格比较孤傲,你的票很少,你的感受 是———————— 分析原因————————
郑和下西洋促成中国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关系
在法国的中国文化年之中国印象
京剧脸谱在法国街头
大熊猫和法国朋友在一起
中国民族服饰表演
法国小朋友在玩中国风车
凯旋门前舞狮表演
在中国的法国文化年之法国印象
法国服饰表演 法国故宫音乐会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 善交益友,远离损友 课件(共32张PPT)

善交益友
小李的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别人都不太愿意 跟小李一块儿玩,只有小林例外,他不仅跟小李交 朋友,还发誓要和他做“铁哥们儿”。小李对小林 很感激。这天放学后,小林很神秘地把小李叫到一 边:“我今天把跟你过不去的吴明那小子收拾了一 顿,谁让他向老师打你的小报告!怎么谢我?”小 李紧张地问:“怎么收拾的?”“哈哈,我把那小 子的书包扔到厕所里了!”小林得意洋洋地说。 如果你是小李,你会怎样对待小林?
请你断案:
如果小鹏 “够哥们儿”,帮小明 隐瞒了真相,这对小明是好事还是 坏事?请说明理由.
“江湖义气”只讲“友情”,不讲是非, 会助长坏思想、坏行为的产生,必然是一害 朋友,二害自己,三害集体。 友谊与 “江湖义气”有本质区别。
善交益友也要求区别真正的友谊与“江 湖义气”或“哥们儿义气”。
一些你 身边的“朋 友”可能会 让你变成坏 人,所以我 们要甄别损 友。
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 朋友的忠言和规谏。
——培根
“诤友”就是能够直言不讳地指 出我们的错误、缺点或不足,批评和 帮助我们的朋友。
善交益友包括乐交诤友。
同学之间要乐于接受批评也要 善于提出批评。
经过同学们的帮助,我 知道小鹏的做法是对的。今 天上体育课的时候,我把球 踢到了窗子上打碎了玻璃, 我求他保守秘密……
第七课 交友的智慧
第1课时 善交益友,远离损友
请同学们认真看下面的故事,将故事的
结尾续写下来: 在旅途中,他们吵架了,一个人还打 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 言不语,在沙子上写道: 今天我的好朋友打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到了沃野,他们决
定停下。被打耳光的差点淹死。幸好被朋
友救起。被救起之后,他拿起一把小剑在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3.2《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ppt课件2

④违宪行为
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这 是三大基本法; 公务员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义务 教育法。
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这是三大基本法。
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著作权法、 专利法、商标法。
刑罚(刑事制裁)的种类
1、主刑(由轻到重)
2、附加刑(也可以单独使用) ①管制(最轻,不用关押。 ①罚金(罚款是行政处罚) 3个月-2年)
7、李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张某因犯 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他们的行为分别是( C ) A.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D.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此题考查违法与犯罪。由材料中李某被处罚,说明他 的行为比较轻微,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张某被判无期徒 刑属于刑罚,因此属于严重违法行为。C符合题意; ABD错误,排除。故选C。
此题考查对行政违法行为的认识。由教材可知,违法行为按照情节 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按照其违 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等。行 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而依法须承担行 政责任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事权 利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犯罪行为,指违反刑法且刑法明文规定 为犯罪的行为。分析题目可知,杨某隐匿携带打火机并在飞机上吸烟, 被行政拘留五日并处罚款人民币3000元,这一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A说法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2、中学生小徐在踢足球时将自己的一个 “随身听”放在球场边,踢完球后忘记带走, 被同学小罗拾得。小徐得知后找到小罗索还, 但小罗却以自己拾得为理由拒绝返还。小罗 的行为( D ) ①触犯了我国刑法规定,是犯罪行为 ②是违法行为,因为他拒绝履行我国民法规 定的义务 ③是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④是不道德的,但不违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法治观念第1课:法治国家第2课:法治社会第3课:法治与德治2. 第二单元: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第4课:公民权利第5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第6课:依法维权3. 第三单元:遵守法律法规第7课:遵守交通法规第8课:网络安全法第9课:公共卫生法律制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内涵,认识到法治与德治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提高法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法律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依法维权的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重点:法治观念的培养,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公民权利的保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章节内容,阐述法治观念、法律保护权利、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3. 例题讲解:针对重要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重要知识点、案例分析、解题步骤。
2. 板书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字体规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法治国家的特点。
(2)举例说明公民的基本权利。
(3)谈谈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2. 答案:(1)法治国家特点: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法律保障人民权益等。
(2)公民基本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等。
(3)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促进国家发展等。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法律伴我们成长1.1 法律的特征与作用1.2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1.3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2. 我们与法律同行2.1 法律意识的重要性2.2 学会用法,依法维权2.3 预防违法犯罪3. 交通安全教育3.1 交通安全常识3.2 遵守交通规则3.3 交通事故的处理4. 网络安全教育4.1 网络的利与弊4.2 网络法律与道德4.3 网络自我保护5. 环保法治教育5.1 环保法律知识5.2 环保法治观念5.3 环保行动与法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2.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法治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会依法维权。
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知识,法律意识培养,法治观念的树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2. 讲解新课:1)讲解法律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法律的特征与作用。
2)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介绍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设计实践情景,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加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法律的特征与作用2.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3.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4. 法律意识的重要性5. 学会用法,依法维权6. 预防违法犯罪7. 交通安全教育8. 网络安全教育9. 环保法治教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法律的特征与作用。
2)谈谈你对法律意识的理解。
3)列举三个环保法治观念。
最新教科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第二课假如我是你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用…… ”
这时老年人打了一个电话后把电话还给了这
位做妈妈的女主管。等了一会,公司经理过来了,
过来之后直接对那位做妈妈的女主管说:“你现 在不用上班了,你被辞退了。”那女的说:“为什
么?”那个男的说:“因为这位老年人就是公司的
总裁。”
通过阅读上面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收获园地
怎样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自由、合法权利、宗教信 仰和民族习惯。 2.尊重他人的思想、情感、言行和生活方式。 3.尊重他人的劳动与创造。 4.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和个性特征。 5.不嘲笑、讽刺、挖苦和侮辱他人,不轻视或歧视 他人。
第二课 假如我是你
第1课时 平等、尊重与宽容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心怀平等 尊重他人
宽容是一种美德
学习目标
1.树立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意识,培 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优良品质。 2.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基本能力。 3.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 等的;了解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 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4.掌握宽容的含义,做到宽容待人。
王丽看到开修鞋铺的老大爷,主动打招呼说:“张爷爷,
您好,需要我帮忙吗?”老大爷说:“谢谢,你已经帮 我打扫过好几次卫生了。”龚倩悄悄地问王丽:“这个 人是谁啊?”王丽说:“他是一个外地来的老大爷,在 这里开了个修鞋铺。我们小区里有好几个外地人,有的
开商店,有的卖早点,还有的修自行车。”龚倩说:“
你怎么对他们那么好啊,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的。你看那 个修鞋的大爷,手总是黑乎乎的。” 问题:你们觉得龚倩的说法对吗?如果你是王丽, 你会怎么回答龚倩?
信任还应不应该把抽屉锁起来,她觉得很为难。
2024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2024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2. 宪法与公民权利3. 依法行政与司法保护4. 公民道德与法治素养5. 网络空间与法治建设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 公共安全与应急处理8. 全面依法治国与青少年使命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宪法与公民权利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依法行政、司法保护的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网络空间法治观念。
4.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参与公共安全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5. 激发学生全面依法治国的热情,明确青少年的法治使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法律的基本概念、宪法与公民权利、网络空间法治建设。
2. 教学重点:依法行政、司法保护、公民道德与法治素养、环境保护与公共安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法治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结合例题进行解析。
3. 练习: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2. 宪法与公民权利3. 依法行政与司法保护4. 公民道德与法治素养5. 网络空间与法治建设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 公共安全与应急处理8. 全面依法治国与青少年使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2)举例说明宪法如何保障公民权利。
(3)谈谈你对依法行政与司法保护的理解。
(4)分析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保护环境、参与公共安全。
答案:(1)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行为规范。
(2)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为公民权利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著名的法国巴士底监狱,曾有一名被单独囚 禁的囚徒。除了一日三餐能看到狱卒外,他见不到 任何人,更谈不上和他人说话。囚室的墙缝里长着 一株小草,他精心呵护它,并对它诉说自己的思想 感情。有一天,狱卒发现了他的“怪癖”,便把小 草拔掉了。从此,囚徒变得郁郁寡欢,很快就死去 了。
(摘自杨宏飞《拥有好人缘》)
你有与吴杰同样的感受吗? 吴杰的妈妈怎样理解吴杰,才能让他不痛苦?
什么是理解?如何才能理解他人?
理解他人是指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与言行,理解 他人的处境、问题和困难,理解他人的愿望与需要等, 并给予适当的关心。
学会理解的关键是学会换位思考。换 位思考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体会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
老师:文化 知识、做人 品格、行为 逻辑等。
朋友:交往 品质、为人 处世方式等。
正常的交往有利于我们扩大 知识面、增长见识、积累经验、 激活思维、锻炼能力,也有利于 我们情感、意志和人格的健康发 展,有助于我们道德、审美等素 质的提高。我们的发展离不开交 往,我们应该重视交往,乐于交 往,学会交往。
这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科学家进行的一项 新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对122名健康的年轻人进行跟踪观察研 究,并根据他们的日记来判断其心情状态和周边人际关系后 发现,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周围人能跟自己相处良好且没 有竞争关系的状态,更容易让人保持身体健康,避免生病。
如果交往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不仅会影响 人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实质上就是通过社会交往,逐 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一出 生或幼年时就脱离人类社会的 人,由于缺乏与人的交往,他 们的智力、技能、情感等都不 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请你说说在你 的生活中,与你交 往的人都带给你什 么收获?与人交往 的好处是什么?
父母:基本 生活技能、 语言、行为 品质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有一个名叫布莱恩的少年得了脑瘤,接受化疗,一头漂 亮的金发全部掉光了。他难过极了,整天躲在家里,连最要 好的朋友也不愿意见,大家很着急。一天,同班的一个男孩 对妈妈说:“我想把头发全剃光,这样,布莱恩就不会是学 校里唯一光头的男孩了。”妈妈赞同地点点头,帮儿子把一 头金发剃光了。这一天,学校里多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二天, 学校里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三天,出现了一群光头男孩。 第四天,这群光头男孩来到布莱恩家门口,大声叫着布莱恩 的名字。布莱恩看到这一情景,激动地跑出屋子,和这群光 头男孩相拥在一起。
交往对象
经历
经验或教训
假如我是你
理解、关心与互助
学习 目标
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 与他人互相帮助。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被他人不理解的经历? 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理解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成功交往的秘诀, 是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人与人之间的 误解、矛盾,不少是因为不能相互理解和体谅造成 的。有人说,误解是人生最可怕的敌人。
交往是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个人的 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社会交往。
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发现狼群中有两名大约8岁和 2岁的女孩。辛格把她们送进孤儿院,并给她们取了名字: 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这两个孩子刚回到人类社 会时,许多特征都和狼一样:牙齿特别尖利,嗅觉特别灵 敏,耳朵还能抖动,用四肢爬行,吞食生肉,像狗那样张 大嘴巴喘气;白天喜欢蜷伏在黑暗的地方睡觉,夜深人静 后,不时发出阵阵长嗥。卡玛拉15岁时的智力水平只相当 于3岁半的正常儿童,直到17岁死去,她也只学会了几十 个单词。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鲁滨孙,你会是什么感觉?假如 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长时间完全孤独地生活,你的感受是?
直到25年后的一天,一个“野人”,也就是后来被鲁滨孙称 为“星期五”的仆人出现了,鲁滨孙才有了精神寄托。我们可以 从鲁滨孙的日记中感受到他的喜悦心情。
他(星期五)对我说了些什么,我一点儿也听不懂,但是听 起来十分动听,因为这是人的声音,这是我上岛25年以来天天盼 望听到的我所熟悉的人的声音。我现在的任务是要教他,使他成 为我的同伴。特别是让他懂得我讲话的意思。当我们能互相听懂 对方的话时,我们都很开心。现在,我的生活舒适多了。我心中 暗想,只要不再碰上更多野人的麻烦,生活得平安无事,即使一 辈子住在这里不离开也没有关系。
教科版七年级下册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你我同行
第1节 质量
学
1.了解交往对人的重要性。
习
目
2.了解交往对人类、对 社会的意义。
标
1659年9月30日 我,可怜又不幸的鲁滨孙 •克罗索,由于所乘之船在海上 遇到了可怕的风暴而失事,才踏上这座荒凉不幸的海岛。我把 此岛称为“绝望岛”。同船的所有同伴都已葬身海底,我自己 也差点儿死去。我无法控制自己,总是要爬到那座小山头上, 放眼大海,希望能发现一艘大船,幻想着在那辽阔的海面上出 现一艘帆船,并以这种希望来欢娱自己的心情。我望眼欲穿, 海面上却仍然白茫茫一片,不见帆影,我只有坐下来,像一个 孩子那样呜咽地哭起来。
其实,社会的进步也有赖于交往
马可 波罗 东行
郑和 下西洋
电话的产生
飞机等交通工具
互联网
社会的进步依赖交往
正是通过互相交流和往来,人类的文明成果——科 学、文化才得以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推动世界的文 明进步;也正是有了全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才促进了人 类社会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飞速发展。
回忆自己与父母、同学、老师的 交往经历或某件事,说说从中获得的 经验或教训。
如果鲁滨孙是在人很多的地方见到“星期五”,他会 觉得“星期五”的声音“十分动听”吗?
与人交往,是人类心灵的内在需 要。如果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 会导致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在人的卫生保健中,人际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 项发表于《美国科学院学刊》的研究报告指出,人际关系对 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视,特别是在心脏病、高血压、癌症 的发病率上,其作用甚至不亚于饮食和休息。
我叫吴杰,是一名七年级学生。长这么大,我最 大的苦恼就是妈妈不理解我。妈妈总要求我这样那样, 可我却总是达不到她的要求。而我的心情她总是不理 解:当我不会做数学题而着急时,妈妈总是说“这有 什么难的”;当我和同学闹矛盾而闷闷不乐时,妈妈 总是责怪我“多大点事儿啊”;当我想要和同学一起 玩耍时,妈妈常常教诫我先把学业搞好,长大了有的 是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