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版高中生物2.2.1自由组合规律试验学案中图版必修2

合集下载

必修2_:自由组合规律试验(中图版)

必修2_:自由组合规律试验(中图版)
分析:只有一种显性性状可能的基因型:W_dd或者wwD_ 方法一:棋盘法。
配子
WD Wd wD wd
WD
Wd
wD
w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方法二:单显性,所以是3/16+3/16=6/16
y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Yr
yr
YyRr
3.表现型、基因型 种类及比例
表现型4种 基因型9种
Y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1 YYRR 9 黄色圆粒 2 YyRR 2 YYRr 4 YyRr
1 YYrr 3 黄色皱粒 2 Yyrr 3 绿色圆粒 1 yyRR 2 yyRr
Yr
YYRr YyRr
yR
7 YYrr 3
yyRr 8 Yyrr 9
Yr
7
yyRr
yr
8
Yyrr 9
yyrr 4
4/16
1/4
(3)由F2四种表现型,推导九种基因型的简便方式
根据:显性性状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隐性性状必定是一对隐性基因 黄圆 :Y_R_ → YYRR YyRR YYRr YyRr 1 , 2 黄皱:Y_rr → YYrr Yyrr 1 , 2 绿圆:yyR_ → yyRR yyRr 1 绿皱:yyrr , 2 1/16 即 即 3/16 , 2 , 4 即 9/16
YyRr 7
yR YyRR 5 (B) yyRR 2
YyRr
Yr
YYRr

2.2.1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 精品课件(中图版必修2)

2.2.1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 精品课件(中图版必修2)

F1
黄色圆粒
F2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数量 比例 315 9 ∶ 101 3 ∶ 3 108 ∶ 32 1
2.实验分析 (1)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黄色对绿色 豌豆种子的颜色: 为显性 圆粒对皱粒 豌豆种子的形状: 为显性 (2)F2的性状类型: 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两种重组类型∶ 、 . 自由组合 F2不同性状之间出现了 。
解析 9∶3∶3∶1 的分离比是两对等位基因按自 由组合规律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而只有位于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 答案 A
【巩固 3】 黄 色圆粒豌豆 (YyRr)与某豌豆杂交, 所得的种子中黄色圆粒有 281粒,黄色皱粒有 270粒,绿色圆粒有95粒,绿色皱粒有 90粒。 则某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 A.YYRr B.YYrr C . YyRr D.Yyrr 解析 从 4 种种子的表现型可知,黄色 ∶ 绿色 = 551∶185≈3∶1 , 圆 粒 ∶ 皱 粒 = 376∶360≈1∶1 ,即粒色遗传相当于杂合体自 交,而粒形遗传相当于测交,由于黄色圆粒豌 豆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 ,则某豌豆必为 Yyrr 。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来控制,两个亲本的基因 组成分别为 YYRR和yyrr 。 同
2.F1产生配子时, 每对等位基因 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 时相互自由组合,形成了雌雄各四种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YR∶yR∶Yr∶yr=1∶1∶1∶1 。
3.受精时雌雄配子 随机结合 ,产生的子二代,有 9种 基因 3 4 种 型, 表现型,其中重组类型占 。 8
[思维激活] 基因型YYrr和yyRR的亲本杂交,F2中亲本类型和重 组类型所占比例各是多少? 3 3 6 3 提示 F2中亲本类型是Y_rr和yyR_,即 + = = ;重组 16 16 16 8 9 1 10 5 类型是Y_R_和yyrr,即 + = = 。 16 16 16 8

2019-2020版高中生物2.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整合提升课件中图版必修2

2019-2020版高中生物2.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整合提升课件中图版必修2

第二单元第二章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栏目索引网络构建 系统盘点 提炼主干疑难突破 突破难点 提升能力网络构建 系统盘点 提炼主干返回答案相等四因测交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杂种纯合体疑难突破 突破难点 提升能力突破1 解决自由组合规律问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比例1.一般规律2.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中出现异常分离比的分析方法双杂合的F1自交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9∶3∶3∶1和1∶1∶1∶1,但如果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及出现致死等原因,会导致自交和测交后代的比例发生改变。

根据下表中不同条件,总结自交和测交后代的比例。

(1)表一序号特值原因自交后代比例测交后代比例①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6∶11∶2∶1②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9∶71∶3③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3∶41∶1∶2④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13∶1(2)表二序号特值原因自交后代比例测交后代比例①显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数量遗传)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4∶6∶4∶1AaBb∶(Aabb、aaBb)∶aabb=1∶2∶1②显性纯合致死(如AA、BB致死)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AaBb∶Aabb∶aaBb∶aabb=1∶1∶1∶1(3)解题步骤:①判断双杂合体自交后代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则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②利用自由组合规律的遗传图解,写出双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9∶3∶3∶1),根据题意将具有相同表现型的个体进行“合并同类项”,如12∶3∶1即(9+3)∶3∶1,12出现的原因是前两种性状表现一致的结果。

③根据②的推断确定F2中各表现型所对应的基因型,推断亲代基因型及子代各表现型个体出现的比例。

2.2.1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 课件3 中图版必修2

2.2.1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 课件3 中图版必修2

( 2) 孟德尔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 【思维激活】 表现型相同的个体, 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 表现型是否一定相同? 提示: 不一定。因为生物的表现型除了受基因控制之 外, 还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及验 证
问题引领: 1. 如何根据 F 1 的性状表现推出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关 系? 2.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3. F 2 共有几种表现类型、遗传因子组成类型 , 其比例 分别是多少?
( 3) F 2性状表现及比例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9∶3∶3∶1。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 方法: 测交, 即让 F 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 测交遗传图解
3. 结论 孟德尔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 从而证实了: ( 1) F 1产生 4 种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 2) F 1是杂合子。 ( 3) F 1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 不成 对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
1. F 2的性状表现分析——发现问题
( 1) 只分析两对相对性状中的一对
说明两对相对性状都遵循分离定律, 即各自独立遗传。
( 2) 两对相对性状的组合是随机的
① 3 黄色 4
② 1 绿色 4
( 3) F 2的性状分离比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 3∶1。 2.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 1) F 1产生配子时, 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不成对的遗传 因子自由组合。
4.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验证 孟德尔按照推测所做的测交实验结果, 无论是以 F 1作母 本, 还是作父本, 结果都符合预期设想。 5. 总结自由组合定律——总结规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形成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 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中图版必修2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 教案

中图版必修2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 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自由组合规律试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解释自由组合现象,阐明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自由组合的机制,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假设以及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自由组合机制,养成质疑,求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设计思路】运用“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基于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有了一定知识基础,采用以演绎推理为主线,以探究式教学为手段,在教学过程并注重指导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探究并相互评价。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环节1:情境导入,调动兴趣一貌丑智商高男士与一貌美智商低女士结婚,所生子女性状表现有哪些组合方式?生回答:貌美智商高、貌美智商低、貌丑智商高、貌丑智商低等。

【第二步】实践探究,合作学习环节2:自定目标,诱导思维根据实情,为自己设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来解决。

环节3:自主学习,主体探究■提出问题: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设疑自探: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是怎样设计的?★设疑合探:1.F2代有哪些新的性状组合?2.F2代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3.F2代中用统计学法统计的四种表现型数据,说明什么问题?★质疑再探:1.从数学角度分析,两对相对性状分离比9:3:3:1与一对相对性状分离比3:1能否建立数学联系?2.3对相对性状分离比可能会是什么比值?3.n对相对性状分离比可能会是什么比值?■作出假设: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图解★理论解释:★绘制图解:运用棋盘法,绘制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图解;★寻找规律:引导学生说出各种组合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观察找出其规律。

★小组探究:1.观察F1黄色圆粒个体,能产生几种配子?2.观察并计算F2中重组类型的概率是多少?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多少?★拓展延伸:3.如果将亲本组合改为纯种黄色皱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圆粒豌豆(yyRR)以上概率会发生怎样改变?■实验验证:进行测交实验★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得出结论: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019-2020版高中生物2.2.2自由组合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学案中图版必修2

2019-2020版高中生物2.2.2自由组合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学案中图版必修2

第二节自由组合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目标导航丨1.结合实践,概述自由组合规律在作物育种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2.联系实际,归纳运用自由组合规律的一般方法。

戸预习导学其挑战自我,点点落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自由组合规律在育种中的应用1. 原理及优点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可以将许多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史』育出人们希望的优良品种。

2. 马铃薯的杂交育种马铃薯不同品种间的杂交可直接获得杂种优势。

当需要的优良性状组合出现后,可通过选择_ 的方法,直接选留所需要个体,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个体。

3. 水稻的杂交育种水稻属于自花授粉植物。

在实际育种时,当首次出现所需抗倒伏抗稻瘟病的个体后,需要经过多代自交,不断进行纯化和选择,最终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二、自由组合规律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1. 为预防遗传病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2. 通过遗传咨询、优化人群的遗传素质在医学实践中,根据自由组合规律,积极开展遗传咨询,通过预测遗传病的发病率,避免有_ 害基因的重新组合,减少人群中有害基因的频率,优化人群遗传素质,提高人口质量________C预习诊斷判断正误:(1) 杂交育种过程中,从F2中选出符合人们要求性状的个体就可以大田推广种植。

()(2) 杂交育种的亲本可利用具有优良性状的杂合亲本。

()(3) 杂交育种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

()(4) 杂合体品种的种子只能种一年,需要年年制种。

()⑸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按需要进行选择,并不能创造出新基因。

()答案⑴X (2) X (3) X ⑷V (5) V戸课堂讲义€ 重点难点,个个击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自由组合规律在育种中的应用杂交育种的原理、优缺点及方法过程培育杂种培育纯种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将不同品种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新品种上, 培 育出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发生性狀仃 觸九止一有性生殖时,杂种优势不能继续保选育显性纯合体时需连续自交, 育种缺点持,需年年制种时间较长思维激活1. 现有提供的育种材料 AAbb aaBB 要培养出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体 AABB 首先要进行杂交,再进行自交,请简述杂交和自交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案 通过杂交,可以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A 和B 集中到F i ,但F i 并不是纯合体,自交的目的就是在F 2中出现AABB 的显性纯合体。

2019-2020版高中生物2.2.1自由组合规律试验课件中图版必修2

2019-2020版高中生物2.2.1自由组合规律试验课件中图版必修2

第二单元第二章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1.结合“探究性状间自由组合机制”,阐明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结合细胞遗传学知识,理解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预习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课堂讲义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对点练习 即时训练 体验成功预习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一、探究性状间自由组合机制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9 ∶ 3 ∶ 3 ∶ 1(2)实验分析①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豌豆种子的颜色: 为显性。

豌豆种子的形状: 为显性。

②F 2的性状类型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两种重组类型∶、 。

F 2不同性状之间出现了 。

黄色对绿色圆粒对皱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自由组合YYRR和yyrr每对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YR∶yR∶Yr∶yr=1∶1∶1∶1随机结合94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隐性纯合体(1)方法:,即让F1与类型杂交。

(2)遗传图解yyrrYR Yr yR yr yr1111(3)结果孟德尔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①F 1产生 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②F 1是 。

③F 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了 ,不成对的非等位基因 。

四种双杂合体(YyRr)分离自由组合二、总结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1.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随着 的分开而分离,上的 自由组合。

2.基因自由组合的意义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杂交后代中不仅出现了 类型,还出现了的新类型。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每个个体都有很多性状,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之间的 ,会导致生物性状的 ,使生物界 不断丰富,这有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亲本双亲性状重新组合自由组合多样化多样性预习诊断1.判断正误(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 2中出现的重组性状指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 )(2)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 2中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

2019-2020版高中生物2.1基因的分离规律整合提升学案中图版必修2

2019-2020版高中生物2.1基因的分离规律整合提升学案中图版必修2

基因的分离规律整合提升戸网络构建聚统盘点,提炼主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疑难突破僅突破难点,—提廿龍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采用A〜D中的哪些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异花传粉的植物杂种F i的基因型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杂交、杂交、杂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测交答案D解析测交是遗传规律理论假设的验证实验,也用于纯合体与杂合体的鉴定,故①应用测交;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表现出的亲本性状叫显性性状,所以②用杂交能解决;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故③需用自交;④同①目的一样,用测交。

突破2分离规律中的特殊比例实验情况中由于以下原因会导致不出现特定的分离比【突破体验】2. 在家鼠中短尾鼠(T)对正常鼠⑴为显性。

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与短尾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 2 : 1。

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A. TTB.TtC.ttD.TT 或Tt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Tt(短尾)X Tt(短尾)T T_(短尾):tt(正常尾)=2 : 1,又因短尾鼠X正常尾鼠(tt)T正常尾鼠:短尾鼠=1 : 1,知短尾鼠一定是杂合体(Tt),所以致死的一定是纯合短尾鼠。

突破3分离规律的验证1. 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 : 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 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 :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自由组合规律试验【目标导航】1.结合“探究性状间自由组合机制”,阐明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结合细胞遗传学知识,理解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产预习导学屈挑战自我,点点落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探究性状间自由组合机制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P址色恻鞄乂绿色雏粒IF,I jgh%黄色]圆籾:巔色⑩拉:绿色鬪粒:综色裝粒数猷315 101 329 : 3 - 3 t ](2)实验分析①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豌豆种子的颜色: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豌豆种子的形状: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②F2的性状类型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两种重组类型: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F2不同性状之间出现了自由组合。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来控制,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分别为YYRR和yyrr。

⑵F i产生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形成了雌雄各四种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YR: yR :Yr : yr = 1 :1 :1 : 1。

(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子二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重组类型占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 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体类型杂交。

⑵遗传图解⑶结果孟德尔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 ① F i 产生四种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② F i 是双杂合体(YyRr)。

③ F i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了分离」成对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_________ 二、总结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1.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________ 因自由组合。

2. 基因自由组合的意义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杂交后代中不仅出现了亲本类型,还出现了双亲性状重新组合的新类 型。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每个个体都有很多性状,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_______________ 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化,使生物界多样性不断丰富,这有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预习诊断1. 判断正误F 2中出现的重组性状指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F 2中的性状分离比是 9 : 3 : 3 : 1。

( )F i 形成的雌配子或雄配子都是四种, 且两种配子的 数量一样多。

()答案(1) V (2) V (3) x2. 填充:写出F 2四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及其比值 (1) 黄色圆粒:1YYRR 2YYRr : 2YyRR : 4YyRr 。

⑵黄色皱粒:1YYrr : 2Yyrr 。

测兗朵种子一代 黄芭岡粒YyRr咫隐性类型 绿色皱粒yyrT配子YR则交后代 比例YyRr黄色曲I粒 1Yyrr直色皱粒 1yyRr绿色圖粒I yyrr绿芭皱粒 丄(1)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 )(2) 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3)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生 匹⑶绿色圆粒:1yyRR: 2yyRr。

⑷绿色皱粒:1yyrr。

尹课堂讲义宣重点难点,个个击破一、探究性状间自由组合机制1. 实验过程卩YYRRt黄岫乂yyir[绿皱]・I配子YR yr2.F i的性状表现分析(1)就粒色而言:F?黄色对绿色是显性。

1全是黄色(2)就粒形而言:F1全是圆粒?圆粒对皱粒是显性。

3.F2的性状表现分析(1)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是各自独立的,均遵循分离规律。

①黄色:绿色=3 :1。

②圆粒: :皱粒=3 : 1o(2)两对性状的组合是随机的抽粒f法坡色z岡粒、識粒一斋黄色皱粒歸圖粒一金绿色圆鲨②治色〈\4.对F?的统计分析(1) F 2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4种表现型比例为:9 3 ⑵ 双显性状的个体占 柩,单显性状的个体(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各占池,双隐性状的个体占 O16 (3)纯合体 箱YYRR_ 召Yrr + 存RR + 詁r 共占16,杂合体占1—16=16其中双杂合个4 2 8体(YyRr )占屁,单杂合个体(YyRR 、YYRr 、Yyrr 、yyRr )各占屁,共占花° ⑷F 2中亲本类型(Y_R_+ yyrr ) 「10 3 3 t 6 占洛重组类型新_「「+硬R_占五 5.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简记:双亲纯种显和隐;杂交 F 全显性;F 2四性状 两个亲本、两个重组,比值恰为 9 : 3 : 3: 1 ° 9为两显性(性状),3为两重组(性状),1为两 隐性(性状)° 思维激活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若将豆粒形状与子叶颜色分别进行统计,是否符合基 因分离规律? 答案 若将豌豆的形状与颜色分别进行统计符合基因分离规律。

即:P 黄色X 绿色——> F 1黄色 下2: 3黄:1绿; P 圆粒X 皱粒——>F 1圆粒 ' F 2: 3圆:1皱。

2.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如果亲本为纯合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则 F 1的表现型是怎样的? F 2中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多少? 答案 如果亲本是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F 1的表现型为黄色圆粒,F 2的性状分离比也是“黄 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9: 3 : 3 : 1”但其中重组类型是黄色圆粒和绿色 9 1 5 皱粒,它们在F 2中所占的比例是16+亦=8° 应用示例1.下表是豌豆五种杂交组合的实验数据统计: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通过第一、四组可以得出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通过第二、四组可以得出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B. 以A和a分别表示株高的显、隐性基因型,D和d分别表示花色的显、隐性基因型,则第一组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组成是AaDd aaDd1C.第一组杂交后代的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21D.第五组杂交后代中隐性纯合体的比例为-4【问题导析】⑴显隐性的判断:如果红花X红花T红花+白花,则红花为显性;同理,如果高茎X高茎T高茎+矮茎,则高茎为显性。

(2) 第一组中子代中高茎:矮茎= 1 : 1 ,根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同理,第一组子代中红花:白花= 3 :1,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Dd 和虫。

两对基因型的组合方式是AaDd和aaDd。

⑶第五组中高茎:矮茎=1 : 1,可知亲本中高茎和矮茎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红花:白花=1 : 1,可知亲本中的红花和白花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Dd和dd。

答案C【一题多变】(1) 请写出第二、三组中亲本的基因型。

答案第二组亲本的基因型是AaDd和Aadd ;第三组亲本的基因型是AADd和aaDd。

(2) 用第一组中的高茎红花亲本和第三组中的高茎红花亲本杂交,则后代中的表现型有几种?它们的比例如何?答案第一、三组中高茎红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Dd和AADd它们杂交所得的子代中有高茎红花和高茎白花两种类型,它们的比例是 3 :1。

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1.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即细胞学基础)2. 杂合体(YyRr)产生配子的情况(1) 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细胞核遗传)。

(2) 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遗传。

(3) 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4.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与分离规律的关系(1) 两大基本遗传规律的区别F i 基因对数1n( n》2)配子类型及其比例21 : 12nn(1 : 1)F2配子组合数44"基因型种类3n3表现型种类22n表现型比 3 : 1(3 : 1)nF i测交子代基因型种类2n2表现型种类22n表现型比 1 : 1(1 : 1)n⑵联系①均适用于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

②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规律同时发生。

③分离规律是最基本的遗传规律,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基础。

思维激活分析分离规律与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1)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

答案Aa、Bb、Dd。

(2) 请写出该个体的基因型,并预测这种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数。

答案基因型是AaBbDdXY; A和B, 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根据分离规律可知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2X 2 X 2= &(3)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如A和A)的分离。

⑷上图中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规律?为什么?答案不遵循;因为遵循自由组合规律的基因应该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A和a、B和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请写出图中的等位基因:(5)细胞质基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为什么?答案不遵循。

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随着染色体的变化而发生的,而细胞质中的基因不存在于染色体上。

应用示例2. 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与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下列哪项能体现出不同性状的自由组合()A. F2中有黄圆、黄皱、绿圆、绿皱4种性状表现B. F i全部是黄色圆粒C. F2中出现了黄皱和绿圆2种类型3D. F2中黄圆和绿皱各占总数的—【问题导析丨(1)亲本的性状表现是黄圆和绿皱,在黄色、绿色和圆粒、皱粒两对相对性状中,只有四种自由组合类型,即黄圆、绿皱」皱和绿圆。

____(2) F 2的四种性状表现中,不同于亲本的类型是黄皱和绿圆。

_(3) 根据“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9 : 3:3 : 1 ”可知,与亲本有相同性状表现的类型(黄9 1 10 5 3363 5 3圆、绿皱)所占的比例=-^-= =。

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 +-= =门或1 一亡。

16 16 16 8 16 16 16 8 8 8答案C解析由于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两对相对性状在基因型的控制下自由组合,所以F2中出现了四种性状表现,但其中只有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才是自由组合下出现的新类型,所以黄圆和绿皱不能体现出自由组合,A错误。

同理,F1的性状表现(黄圆)也仅仅是亲本中的一种性状表现,所以也不能体现不同性状的自由组合,B错误。

C项中的两种性状表现均是亲本中没有的性状表现,确实是性状重新组合的结果,故C正确。

D项中的数据仅是与亲本具有相同性状表现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也无法体现性状的自由组合,D错误。

【一题多变】(1) 本题中的亲本为黄圆和绿皱,如果亲本换为黄皱和绿圆,贝U 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性状分离比分别是怎样的?答案F1仍然是黄圆,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9 : 3 : 3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