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
最新-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通用9篇)

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通用9篇)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专业都不是凭借自己的喜好,而是冲着未来就业形势去的,这也就有了冷热专业之分,那么什么职业好?工科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如下是爱岗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9篇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欢迎参考。
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篇一环境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如下:该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现代工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水、气、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规划、资源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够在环保部门、工矿企业、科研单位、火力发电厂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环境工程专业简介环境工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
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
环境工程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以及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有关。
由于环境工程处在初创阶段,学科的领域还在发展,但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
二、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要求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环境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三、环境工程专业学科要求该专业对物理化学要求较高。
该专业适合热爱环境工程,对污染治理、环境安全规划、设计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四、环境工程专业知识能力1.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3.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4.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环境科学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分析

环境科学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分析环境科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文将对环境科学专业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就业前景进行分析。
一、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环境科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环境保护理论和技术,具备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及环境管理等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环境科学基础、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到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面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监测、评价和治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环境科学专业的学习中,学生有机会学习化学、生物学、土壤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了解环境制约因素,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到环境工程技术的知识,掌握环境工程设计、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技术。
此外,学生还将接触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课程,了解环境规划原则、环境管理体系等内容。
二、环境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1. 政府机构与公共事业单位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在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气象部门、水利部门等政府机构中就业的机会很大。
他们可以参与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估工作,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与治理。
2. 环境科研机构与学术机构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在科研机构或学术机构从事科研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各类环境科学研究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估、环境监测与预警等工作,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环保企事业单位环保企事业单位的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环境监测机构、环境工程公司、环境咨询公司等。
毕业生可以在这些单位中从事环境检测、环境工程设计、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岗位,为企业提供环境保护相关的服务。
4. 跨学科领域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在其他领域中也有广阔的就业机会。
比如,在城市规划部门、土地资源开发企业等领域,他们可以负责环境影响评价,为工程项目提供环保建议。
5. 自主创业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开办环境工程公司、环保咨询公司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1. 简介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备受关注。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从行业需求、就业方向、薪资待遇以及前景展望等角度,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分析。
2. 行业需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行业需求日益增加。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环保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环境咨询公司等领域就业。
同时,各行各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很多行业都需要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来处理相关问题。
因此,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广阔。
3. 就业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多种就业方向。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就业方向:3.1 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监测与评估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常见的就业方向之一。
他们会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和预测,为环境保护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2 环境工程设计与治理环境工程设计与治理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另一个常见的就业方向。
他们会参与环境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负责环境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工作。
3.3 环境政策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还可以从事环境政策与管理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环境政策的制定和管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协调环境问题的解决。
4. 薪资待遇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薪资待遇相对较好。
据统计数据显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在8000-10000元/月之间,部分优秀毕业生甚至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毕业生的薪资水平还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5. 前景展望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广泛,并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和治理成为全球性的挑战,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环境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在各级环境部门从事环境管理工作,也可以选择在大型企业,公司等从事环境产品和技术等的研发工作,可以选择在研究所和高校从事科研设计及教学工作,或是接着学习深造。
要知道随着环境保护观念的深入,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所以,环境工程专业的前景是非常不错的,目前,环境保护专业仍然属于正在发展中的专业。
另外,现在很多地区厚实地方上的企业对于环境保护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这些地区对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就会少一些,再加上一些地县级的环保部门人员多数是从原来的卫生防疫部门或是其他部门拼凑出来的,所以,也缺少对环境工程的重视,但是随着环境保护观念的深入,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几年,对环境工程一种的学生需求也会大大增加。
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1.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气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工程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3.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具有污染物监测与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4.了解环境工程中科学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电厂水处理技术、电厂脱硫及除尘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实验、空气污染控制实验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环境科学专业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环境科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环境方面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等的高级专业人才。
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环境管理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必要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有扎实的环境科学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3. 了解有关专业的一般原理与知识;4. 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 了解环境科学的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7.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多方面需求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选修等方法向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交叉学科发展。
环境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建设、科研、教学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环境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工程设计与施工、项目开发与管理,掌握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与运行管理、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 具备初步的环保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能力,并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 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法规;5. 了解污染控制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论文撰写和学术交流能力;7.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多方面需求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选修等方法向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交叉学科发展。
环境工程培养方案模板(重点专业类)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负责人:王奇审核人:陈华林一、基本信息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教育教学、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等活动,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废水、废气、固废和物理性污染防治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具备污染防治工程相关工艺和设备的设计和研发能力,能在环境工程专业和相关领域从事设计、运营、管理和研发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后可以考取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给水排水工程师、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师、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等国家执业资格证书,主要从事环境分析与检测、环境污染防治、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应急预案、清洁生产审核等方面的工作;可广泛从事各级相关政府部门、资源开发利用部门以及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工作;可到各类公司以及咨询机构从事环境咨询工作;可继续攻读环境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也可以通过辅修师范教育专业,从事环境工程的教学、培训工作。
三、毕业要求及其培养标准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2)具有运用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的能力;(3)具有运用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和环境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能够针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满足特定排放标准或处置需求的工艺流程,提出详细的工程设计方案,并能够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最新环境工程就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
下面是环境工程就业调查报告,请参考!我于02年考入北京某211重点学校的“环境科学”专业,06年毕业后就转行去媒体,07年跳槽到一家外企做市场推广类的工作,和环境科学暂时没有交集,不过,还是有很多同学朋友还是坚持在这个行业发展。
且来说说我对这个专业的认识,以及同学毕业后的发展情况。
"环境科学"大学四年都学什么“环境科学”是理科,对应有“环境工程”的工科,“环境科学”在本科阶段主要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偏研究类。
大一大二主要是通识教育,学习重点主要是理科基础的课程,为大三大四专业做准备,除全校必修的政治、艺术、计算机等课程外,需要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四大化学(有机、无机、生物、物理)、植物学、生态学、大气学等,还有相关的技能课程,比如机械制图,主要以课堂授课和实验室实验为主。
大三大四开始学习专业类课程,比如污水处理、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等,开始加入工厂参观、小组作业等环节。
“环境工程”在大一大二的课程应该差不多,但是会有更多工科方面的课程,清华环境工程系的MM告诉我,她们有很多制图的课程,因为他们的专业是从给排水专业发展过来的,要学很多工程制图。
“环境科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目前国内的就业单位,分为公职(公务员、教师)和企业用工。
企业内的岗位主要分为(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行政、财务、法律等岗位),所以,有一些专业,是通用型专业,比如市场营销、财会、法律、行政管理等,到那个企业都可以。
而其他的非通用型的专业,则需要选择相应的行业就业。
比如学医药的,可以去医药行业的不同岗位(比如去医疗机构做市场推广、做销售、做研发等等),学环境的,当然也是去环境类企业的不同岗位。
而中国的环境类的企业比较少,除政府的环保部门,大学的环境研究室,可以选择的单位就比如污水处理厂、环保类的公益组织,国外有一些环境类的咨询公司。
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5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环境管理、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生态环境建设、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监测与管理及环境工程规划、设计、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接受环境污染监测与评价、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掌握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污染治理、监测与评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工程类课程知识,具备科学与工程专业所需的自然科学应用能力;2、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污染控制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研究、管理、设计、运行的能力;3、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工程设计的方法;4、熟悉环境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前沿、工程技术和产业发展动态;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数据整理和分析、论文撰写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管理报告书撰写能力。
7、具有一定的交流沟通能力;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生外语水平。
8、具有良好的科研素养、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专业方向1、环境质量控制方向:具有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法规、环境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能力,能在环境评价、环保局、规划设计院等公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Employment Analysis and Trainning Pattern Discussion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Course李顺兴 陈智煜 陈焕林 方振锋 郑 龙(漳州师范学院,福建 363000)摘 要 通过大量查阅文献、文件和上网查询、跟踪调查等方式,从专业设置、招生情况、就业现状三个方面,剖析我国高等院校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在分析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部门的机构设置、人才结构、发展状况调查,对环境教育部门、环保产业及环保系统的近、远期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从而提出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的就业方向、培养目标定位,并据此提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与工程 本科教育 高等教育 就业 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校设置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点数量增多,人才培养数量大幅度增加,环境科学与工程作为一级学科,具体的本科专业如何合理设置,如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学校自身特点设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就业方向和前景如何,已成为高校环境科学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的关注焦点。
近年来,不少学者[1~4]就我国的高等环境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但从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角度出发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调查,从而为环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未见报道。
本文通过大量查阅文献、文件和上网查询、跟踪调查等方式,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的各本科专业的就业状况、发展前景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1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现状1.1 专业设置状况我国高等环境科学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专业设置和结构体系都趋向于合理,为环保事业输送了大批科技与管理人才,基本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对环保人才的需求。
已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140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点206个。
教育部批准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51个,另外4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和上百所职业高中也设置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5]。
2001—2003年,向福建省招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点数、专业名称数情况见表1。
表1 2001-200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设置及布点1.2 专业区域分布2002年和200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福建省教育厅“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课题资助。
年份设置专业数专业布点数2001年132022002年172292003年20285资料来源:2001、2002、2003年福建招生资讯。
表2 2001—200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点地域分布地区200120022003地区20012002200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新疆内蒙古15564971292124146184451471112196419712257713121613258620102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海南合计1032112757159622027618157661214882291411221894413231162285资料来源:2001、2002、2003年福建招生资讯。
点数分别以14.3%、24.4%的年递增速度迅速扩展,但专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分布及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北京、江苏、福建、湖北、湖南、黑龙江等六省布点较多,占43.1%,而内蒙古、青海两省却没有高等院校开设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
截至2003年9月,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中工学、理学、农学三类分别占专业总点数的54.4%、20.4%、15.1%(表3),开设点数前六名的专业和所占总点数比例依次是:环境工程(35.4%)、环境科学(17.2%)、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6.5%)、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9.1%)、植物保护(6.3%)、农业资源与环境(3.2%)。
1.3 招生状况分析统计表明,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向福建省的招生数,2002和2003两年的年增长速度分别为24.6%,21.3%,平均增速23.0%,明显高于全国高校的扩招速度,主要原因在于专业点增长过快,年增速18.9%。
其招生量的增速以及招生数均以2002年为最快。
2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几乎涉及生产、生活的全部领域。
这一特点决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多方面,同时就业渠道也是多元化的[4]。
教育行业、事业单位、环保企业是该类专业本科生的就业主渠道。
其中,教育行业包括高校和中小学等;事业单位有环保系统,国土资源管理、海洋与渔业管理、检验检疫、商检、建设等相关机构;环保企业为环保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环境服务的从业单位,水、大气污染防治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是环保产品的主要生产领域,环境服务业主要从事环境技术发展(主要包括对各种污染控制设备、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研究与发展)、环境技术服务(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咨询、环境监测)、环境项目设计与施工、环境产品销售[4]。
2.1 教育行业2.1.1 高校目前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青年教师比例偏低,老年教师偏多,知识、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均不甚合理,同时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点和布点院校增长较快,招生人地区森林工程112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11环境科学978139450资源环境科学112生态学212229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111519开设专业总数开设院校数412941274528684471461814285188数的不断上升,拉动师资需求,但从网上发布的招聘要求(表4)可知,基本要求高学历或高职称,本科毕业生仅能充任实验技术或行政管理人员,且需求不多。
因此,考研是有志于从事高等教育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生的必由之路。
2.1.2 考研考研专业选择应兼顾社会人才需求和专业招生数。
目前我国已开设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以工学为主,占54.4%,理学占20.3%,农学占15.1%,管理学占9.5%,经济学占0.3%,医学占0.3%(表3),因此工学方面对师资需求较大;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在专业设置上占优势,分别占35.4%、17.5%,因此高等院校对这两个专业的硕士、博士需求旺盛。
2004年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及生态学三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占总招生数的65.6%,其中环境工程占30.6%,环境科学占24.8%(表5)。
因此,从近期就业状况及研究生报考考虑,考研可侧重工学、理学和农学专业,特别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
国家已将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倡导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模式,生态环境质量和生命健康日益受重视,生态农业、环境经济、环境医学、环境管理等专业前景看好。
2.1.3 环境教育培训机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要求到2010年在全国建成比较完善的环境宣传教育网络,要求大、中、小学要开展环境教育,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的环保培训班,师范院校、中等专业学校要逐步把环保课程列为必修课程,高等院校的非环境专业要开设环保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县以上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和各类管理干部院校,各省、市环保培训基地,要加强环境科学知识培训。
环境教育及培训工作可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提供就业渠道[6]。
2.1.4 基础教育教师开放体系的建立,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生提供另一就业市场。
对于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来说,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作为基础课程,成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科学作为小学、中学教育中新增科目,教学内容涵盖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内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需辅修师范教育专业,即学习科学或化学等相关科目的教学法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师基本课程,即可胜任中小学科学、生物、化学等科目的教学工作[6]。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规划要求把活跃中小学环境教育,推进绿色学校建设提上议程。
因此中小开设专业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总数招生数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2335179 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6127110 071012生态学471461344 070521环境地理学11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831131 070820空间环境科学115 080720能源环境工程115 081403市政工程2626176 081420工程环境控制2222 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17118101 081522海岸带资源与环境115 081721水科学与技术1115 0825024人机与环境工程8875 082704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21330 082802农业水土工程1115 082803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151534 082822环境水利1110 082901森林工程44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2227 083001环境科学831699832 083002环境工程11891271030 090320农业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2212 090321农业环境与生态118 090322环境修复与资源再生115 090400植物保护1140 090420有害生物与环境安全11090503草业科学31430 090703森林保护学101017 090705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4439 09070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1611745 090722环境生态工程1118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2522780 100405卫生毒理学1114 120122环境管理117总计464525163361表5 2004年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资料来源:2004年全国各地区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学教师可辟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人才就业补充渠道。
2.2 企业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调查数据表明,到2000年底,已形成从业单位1.8万个,从业人员310余万人,年收入近1700亿元的产业规模;环保产业收入总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9%,与1997年比较,从业单位增加了近1倍,从业人数增加了87%,年收入总额增长268%,年利润总额增长187%。
环保产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增长率为15%~20%,部分年份甚至超过50%,大大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1]。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区域分布状况详见表6,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环保产业在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需要的过程中迅速成长壮大。
北京、长江流域(含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区环保企业布点较多,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较好,环保企业因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要求而蓬勃发展,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需求量大,是目前就业的首选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