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北京、河南、江苏、辽宁高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77年高考语文试卷

77年高考语文试卷

77年高考语文试卷【序言】自1977年高考语文试卷诞生以来,它成为了一份见证历史的文献。

此文将对该试卷作一精细分析,并结合具体内容展开讨论。

【阅读理解】第一篇:《中国第一个绞刑的实施者》第二篇:《黄自己的心》第三篇:《你笑,我也笑》第四篇:《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第五篇:《寻找三国介绍人》【填空题】1. 词语辨析2. 完成句子3. 诗句填空4. 词语搭配【改错题】每小题一处错误,共10处【作文】主题:我的梦想限定词汇:早起、读书、希望、快乐、努力、成就、感恩【综合题】1. 阅读理解和填空题的综合题2. 改错题和作文的综合题【诗歌鉴赏】阅读一首古诗,并回答相关问题。

【七选五】阅读短文,从方框中选择五个句子,将文中空缺处补充完整。

【名著与名人名言】从名著中选出一段名言,并解释其含义。

【材料作文】阅读材料后,根据材料的要点和提示完成一篇作文。

【推理判断】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理判断,并回答相关问题。

【说文解字】选择一个字,解释其含义、起源和演变。

【阅读表达】从给定的文章、诗歌、古文中选择一篇,回答相关问题。

【补全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对话完整、正确。

【综合填空】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或短语填入空白处,使文意通顺。

【附加题】有多个难度级别的题目可供选择。

【结语】上述是1977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基本构成。

这份试卷以其丰富多样的题型和扎实的内容,帮助考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爱好中文写作的读者们也可从中汲取灵感,开展创作之旅。

每一份试卷都是一份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下了时光的印记,回忆起曾经的年华。

1977年北京市高考试卷

1977年北京市高考试卷

1977年北京市高考试卷197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夜,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考制度恢复的第一年。

在这一年的北京市高考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

本文将从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科目的试题中,为您呈现1977年北京市高考试卷的内容和特点。

语文科目的试题包括阅读理解、作文和修改文段等。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其中,一篇文章题为《金色的秋天》讲述了秋天的美丽和收获的喜悦。

另一篇文章《沙漠》则描绘了沙漠的荒凉和生命的顽强。

考生需要读懂文章并回答问题,考验了他们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作文题目是《我眼中的快乐》,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写一篇关于快乐的作文。

这部分考察了考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修改文段部分,要求考生对一篇短文进行修改,涉及到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这部分考察了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对语言规范的掌握程度。

数学科目的试题主要包括数学运算和解题能力的考察。

试卷中的题目涵盖了代数、几何、概率和数列等多个数学领域。

其中,一道代数题要求考生解方程组,考察了他们的代数运算和解题能力。

另一道几何题要求考生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考察了他们的几何知识和计算能力。

概率题目则要求考生计算事件的概率,考察了他们的概率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数列题目要求考生找出数列的规律并计算其项数,考察了他们的数列知识和数学推理能力。

数学科目的试题设计注重考察考生的数学基础和解题能力,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英语科目的试题主要包括听力、阅读理解和写作等。

听力部分要求考生听录音并回答问题,考察了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部分要求考生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考察了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

写作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题目写一篇短文,考察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语法运用能力。

英语科目的试题涵盖了听、说、读、写多个方面,要求考生在语言技能的各个方面都能有所表现。

1977年高考作文题目

1977年高考作文题目

1977年高考作文题目【篇一:197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197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辽宁省)第一部分(40分)一、给下面这句话注音,要标调(3分)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温暖。

二、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属于什么词类(2分)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心最红2.指出下面复杂词组中的每个词组属于哪种类型(4分)恢复和发扬毛主席树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3.分析句子成分(4分)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我要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

4.分析多层复句的层次关系(3分)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三、什么叫拟人的修辞方法?举出一例(4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将下面两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标清题号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7分)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7分)参考题将下面这段文言文断句加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在试题上断句加标点,译文写在卷子上):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肖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第二部分作文(60分)文题:一、在沸腾的日子里二、谈青年时代(二题任选其一)【篇二: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1977年---2006年高考语文作文题1】1977年2006年高考语文作文题1作文专题0617 16171977年2006年高考语文作文题1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市)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1980年读《画蛋》有感1981年仔细阅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

辽宁高考历届试卷语文真题

辽宁高考历届试卷语文真题

辽宁高考历届试卷语文真题一、1997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至第20题。

以下是介绍外地小商品市场的一篇文字,请将下面的文字中的画线的错别字(包括错构部首和所写部首不相同的组字:例如龋键)、错字(标点符号不计入内)作为答案(答案中的字体以正楷五号字书写)。

在辽宁营口廊馀街上,有一个外地小商品市场。

周六来市场的人特别多,早晨十几买卖已经热闹起来,逛着逛着,人们早已被一些货色吸引住了。

从饰槛到桀搜之间,堆满了鸱拓的风景画、工艺品,中老年妇女认真地挑选,拇钱是价钱。

还有出自各地花色图案各异的绣品。

染绒头巾、布制门帘、搽凤凰包、摆锅巴怡……二、1999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阅读下列古诗《听韵》后,根据古诗内容回答问题,并将答案写在试卷对应位置。

《听韵》:月明风轻与花韵,曲调中长月白。

春来方数一明山,松梢新地洲未便。

成入海初寒,乌扇红鸾觉独与黄金清。

1、写下文中最重要的思想意义,不少于200字。

2、写下文中明月对人有怎样的启示,不少于100字。

三、2005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请将下面这篇背景资料中的错误的部分用正楷五号字书写出来,并将正确部分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处。

背景资料:小说《茶馆》著名台词“人这一生,就是个茶壶”最后一句的台词汇由其英文翻译不够准确,将台词的内涵传达了更佳系统。

从“a reader”翻译成“a woman”毋容置疑的提高了该话题的完美度。

所写:小说《茶馆》著名台词“人这一生,就是个茶缸”最后一句的台词汇由其英文翻译不够准确,将台词的内涵传达了更佳系统。

从“a reader”翻译成“a woman”毋容置疑的提高了该话题的完美度。

四、2010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请核对下列短文错误,并将改正答案填在题目相应位置。

(1)短文:腾蛇之志,以文会友,绝交知交与友。

改正:——五、2014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一段话,想象你是唐太宗,给召集的九儒士留言,不少于100字。

2、写一段话,想象李白和杜甫在酒家畅饮的情景,不少于50字。

1977年江苏高考试题

1977年江苏高考试题

197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1.解释成语中加点的字:(1)束手无策(2)万马齐喑(3)因势利导(4)言不由衷(5)防微杜渐2.改正错别字:我们要象焦裕禄那样,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鞠恭尽粹,死而后己。

3.改正病句:(1)通过揭批林彪、“四人帮”鼓吹“读书无用”的罪行,同学们都端正了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2)这个地区解放以来的伟大变化,对于我们是非常了解的。

二、学习鲁迅的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出中心思想。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不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1977年北京、河南、江苏、辽宁高考语文试卷

1977年北京、河南、江苏、辽宁高考语文试卷

1977年北京、河南、江苏、辽宁⾼考语⽂试卷1977年北京、河南、江苏、辽宁⾼考语⽂试卷1977年10⽉21⽇,《⼈民⽇报》发表《⾼等学校招⽣进⾏重⼤改⾰》,宣布恢复⾼考。

由于“⽂⾰”期间没有统⼀的教学⼤纲,中⼩学教育有名⽆实,各省教育⽔平差别很⼤,且准备时间有限,此次⾼考遂实⾏各省⾃主命题。

1977年是恢复⾼考的第⼀年,那⼀年,报考⼈数多,能考上⼤学的,是在当时的⽔平(这个可以看当年的考试⼤纲、采⽤百分制的⾼考试题和2018年北⼤校长的致歉信)中择优录取。

当时⽂理科都要考政治、语⽂、数学三科(各100分),⽂科另考史地(即历史、地理,满分100分)理科另考理化(即物理、化学,满分100分);英语作为参考,不计⼊总分。

1977年,报名考⽣约有590万⼈,录取27.3万⼈,录取⽐例29:1,竞争极为激烈。

以北京来说,四科总分及格,达到240分的有32127⼈,占考⽣总数的20%。

北京当年最低录取线260分,共有9555名考⽣被⼤学录取。

其他地⽅,如清华⼤学在⿊龙江录取7名新⽣,⼈均总分317分,在⼴西录取14⼈,⼈均总分超过300分。

北京⼤学在福建录取26⼈,最低290分,最⾼340分。

⼤体⽽⾔,参加1977年⾼考,若总分能上300,就有希望上清华、北⼤。

第六届⼯农兵⼤学⽣1977年3⽉⼊学是76级;1977年12⽉⾼考,1978年春⼊学是77级;1978年⾼考1978年秋⼊学的是78级。

1977年北京、河南、江苏、辽宁⾼考语⽂试卷1977年北京⾼考语⽂试卷理科作⽂:我在这战⽃的⼀年⾥⽂科⼀、作⽂:(本题满分为80分)我在这战⽃的⼀年⾥⼆、答题:(本题满分为20分,每⼀⼩题10分)1.在下⾯两段⽂字⾥,“中国的脊梁”是什么意思?“这⼀类的⼈们”和“⼀部分⼈”在当时各指的是什么⼈?鲁迅在⽂中批判了什么谬论,是怎样批判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的⼈,有拼命硬⼲的⼈,有为民请命的⼈,有舍⾝求法的⼈,……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997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1997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1997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浑浑噩噩针贬时弊狗苟蝇营贪脏枉法B.脱颍而出繁文缛节回肠荡气不径而走C.风声鹤唳纷至踏来积毁消骨穿凿附会D.人才汇萃草菅人命风靡一时步履维艰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A.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C.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新式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

②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一天内攀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下降到1000米深的峡谷。

③他们请一些有经验的儿科大夫担任“电话医生”,就有关儿童保健方面的问题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A.延续考察进行B.沿用考察提供C.沿用考查提供D.延续考查进行6.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是A.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1977年高考语文、数学、英语试卷

1977年高考语文、数学、英语试卷

1977年高考语文试卷一、给下面这句话注音,要标调(3分)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温暖。

二、回答下列问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属于什么词类(2分)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心最红2.指出下面复杂词组中的每个词组属于哪种类型(4分)恢复和发扬毛主席树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3.分析句子成分(4分)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我要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

4.分析多层复句的层次关系(3分)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三、什么叫拟人的修辞方法?举出一例(4分)四、写出毛主席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中心思想(6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将下面两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标清题号(14分)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7分)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7分)六、作文60分文题:一在沸腾的日子里二谈青年时代(二题任选其一)1977年高考数学试卷一二、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作倾斜角为3/4π的直线,它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

求A、B 两点间的距离。

三、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D、CE分别为斜边AB上的高和中线(见第三题图),且∠BCD与∠ACD之比为3:1。

求证CD=DE。

四、在周长为300厘米的圆周上有甲、乙两球,以大小不等的速度作为匀速圆周运动,甲球从A点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运动,乙球从B点出发按顺时针方向运动,两球相遇于C点。

相遇后,两球各自反向作匀速圆周运动,但这时甲球速度的大小是原来的2倍,乙球速度的大小是原来的一半,以后它们第二次相遇于D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7年北京、河南、江苏、辽宁高考语文试卷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

由于“文革”期间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中小学教育有名无实,各省教育水平差别很大,且准备时间有限,此次高考遂实行各省自主命题。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那一年,报考人数多,能考上大学的,是在当时的水平(这个可以看当年的考试大纲、采用百分制的高考试题和2018年北大校长的致歉信)中择优录取。

当时文理科都要考政治、语文、数学三科(各100分),文科另考史地(即历史、地理,满分100分)理科另考理化(即物理、化学,满分100分);英语作为参考,不计入总分。

1977年,报名考生约有590万人,录取27.3万人,录取比例29:1,竞争极为激烈。

以北京来说,四科总分及格,达到240分的有32127人,占考生总数的20%。

北京当年最低录取线260分,共有9555名考生被大学录取。

其他地方,如清华大学在黑龙江录取7名新生,人均总分317分,在广西录取14人,人均总分超过300分。

北京大学在福建录取26人,最低290分,最高340分。

大体而言,参加1977年高考,若总分能上300,就有希望上清华、北大。

第六届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3月入学是76级;1977年12月高考,1978年春入学是77级;1978年高考1978年秋入学的是78级。

1977年北京、河南、江苏、辽宁高考语文试卷197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理科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文科一、作文:(本题满分为80分)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二、答题:(本题满分为20分,每一小题10分)1.在下面两段文字里,“中国的脊梁”是什么意思?“这一类的人们”和“一部分人”在当时各指的是什么人?鲁迅在文中批判了什么谬论,是怎样批判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一九三四年九月)2.把下面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参考题](上面的题目全部做完,并认真检查后,可以做下面的参考题。

参考题可以做,也可以不做。

参考题的成绩不计入总分,不作为录取不录取的根据,只作为录取之后能否跳级的参考)把下面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文无所得。

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

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

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

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

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

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河南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语文课试题(答题时,只抄大小题号,不抄题。

草纸随卷交)语文知识部分一、必作题(30分)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8分,每小题2分)1.鞠躬尽瘁2,哗众取完3.杜撰4.忆往昔峥峤岁月稠(二)问答题(7分,两题任做作一题)1.为什么说文艺为什么人的同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间题?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的含义什么?体现了鲁迅的什么精神?(三)从下列两段文言文中任选一题,译为现代汉语,(15分,按原文顺序逐字翻译,不能概括意译。

)1.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节录自《捕蛇省说》)2.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录自《愚公移山》)197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1.解释成语中加点的字:(1)束手无策(2)万马齐喑(3)因势利导(4)言不由衷(5)防微杜渐2.改正错别字:我们要象焦裕禄那样,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鞠恭尽粹,死而后己。

3.改正病句:(1)通过揭批林彪、“四人帮”鼓吹“读书无用”的罪行,同学们都端正了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2)这个地区解放以来的伟大变化,对于我们是非常了解的。

二、学习鲁迅的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出中心思想。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不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三、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苦战附加题(可做可不做,分数另外计算)将下面一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97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辽宁省)第一部分(40分)一、给下面这句话注音,要标调(3分)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温暖。

二、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属于什么词类(2分)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心最红2.指出下面复杂词组中的每个词组属于哪种类型(4分)恢复和发扬毛主席树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3.分析句子成分(4分)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我要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

4.分析多层复句的层次关系(3分)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三、什么叫拟人的修辞方法?举出一例(4分)四、写出毛主席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中心思想(6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将下面两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标清题号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7分)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7分)参考题将下面这段文言文断句加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在试题上断句加标点,译文写在卷子上):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肖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第二部分作文(60分)文题:一、在沸腾的日子里二、谈青年时代(二题任选其一)附:北大校长2018年的道歉信亲爱的同学们,很抱歉,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

说实话,我还真的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我想,我的这个错误会使很多同学和朋友失望,觉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应该文字功底这样差。

说实话,我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这次出错是把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

上中小学时,正赶上文革,教育几乎停滞了。

开始的几年没有课本,后来有了课本,也非常简单。

我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统。

我生活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农场,只有几十户人家。

现在人们很难想像当时的闭塞状态,农场离县城几十公里,距离虽不能算远,但乘马车要一整天时间。

当时不但没有现在发达的互联网,连像样的书都很难找到。

最近,我刚出了一本书《校长观念-大学的改革与未来》,其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情况:“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小学五年级,几年都没有课本,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语录和老三篇。

十几岁时是求知欲最强的时候,没有其他的书,反复读毛选和当时一本干部培训用的苏联社会主义教程。

我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最初都是通过读毛选和后面的注释得到的。

《矛盾论》和《实践论》当时都读过,中学政治课又学了一遍。

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这些概念都滚瓜烂熟,也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

”我很幸运,77级的高考语文考试作文占了80分,词句和语法只有20分,否则我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

我只是在考试前的几天,读了一本语法方面的书,刚刚知道什么是主语和谓语。

语法概念不清,上大学之后学英语也多费了很大的劲。

我写这封信,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想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只是想让你们知道真实的我。

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

另外,我还想告诉大家,我所有重要讲话,也包括上面提到的那本书,都是自己写的,其中的内容和思想都是我希望大家了解的。

我是会努力的,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

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

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