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活中的书法[19页]

合集下载

书法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书法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书法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书法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书法,是一种以艺术的手法通过汉字的魅力来表现出书者内心情感和个性的行为艺术。

汉字书法,也就是中国书法,在这方面上的表现可以说是其他文字书法难以匹敌的。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园地里盛开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对象,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古老的汉字跨越数千年时空,至今仍充盈著旺盛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汉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经过漫长演变而成的方块字中国书法旋律的美、形体的美、意境的美已越来越被现代设计家所采用,并赋予了现代设计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更可以给设计的产品蕴含更深层次的内涵和强劲的生命力。

中国的设计师一直备受质疑,不被世界的设计界的认同,被说只会去模仿,设计一些毫无创新和生命力的作品。

纵观历届“世界之星”评比,中国的获奖作品大多证明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道理。

而日本却在设计界频频受到好评,就因为他们把他们的民族文化加进了他们的设计作品之中。

日本的文化来源谁都知道,来自中国,他们学习与创新就形成了他们的独特文化,但是从他们的文字中包含有大量的中国汉字,就知道中国汉字的魅力。

当中国设计者把我们中国的的文化融入设计之中,这些作品的魅力,是世界都为之侧目的。

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所以受到大众的青睐并得到各国设计师的好评,就是通过汉字书法表现那种独特的民族意蕴来设计的。

作为一名中国设计工作者,假如不把传统文化作为设计灵感的源泉,不立足于本土文化,很难想象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计是在一定的文化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的。

第5章-艺术的主要门类-书法

第5章-艺术的主要门类-书法

十三、毛泽东,中国伟大的思想家, 政治家,战略家,无产阶级革命家,
在学术上又是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手书古诗词,在书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从百幅真迹来看,毛 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浑然一体,豪迈、苍凉、委婉、激越,风 雨雷电、水流花开、天地肝胆、大泽龙蛇,博大的心胸、纯美的诗情, 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 儿意气、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
三、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
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对 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 “八诀”。欧阳询楷书法度之 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 ,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九成宫醴lǐ泉铭碑》被后世喻 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 第一正书”,享有“楷书之极 则”的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 楷书的楷模,亦是历代书法初 学者临摹最多的作品。
行书
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 一种字体。行书萌发于两汉 ,成行于魏晋,至东晋产生 了以二王为代表的行书风格 ,唐朝中期至宋颜真卿行书 开一代新风,明代晚期至清 朝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
行书 分“行楷”和“行草 ”。
代表人物有苏东坡、黄庭坚 、米芾(fú) 、蔡襄宋四家 ,元代赵孟頫和明代祝允明 、文徵明、董其昌等。
十一、于右任
( 1879 年 4 月 11 日 - 1964 年 11 月 10 日 ),陕西三原人, 祖籍泾阳。别署“ 骚心”、“髯 (rán) 翁 ” , 晚 年 自号“太平老人” ,中华民国开国元 勋之一,中国近代 知名的书法家。
十二、爱新觉罗·启功
( 1912-2005 年 )中国当代著 名教育家、国 学大师、古典 文献学家、书 画家、文物鉴 定家、诗人。
汉字的历史就是书法的历史
甲骨文
《 石 鼓 文 》 局 部 毛公鼎及铭文

四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综合实践生活中的书法》湘美版

四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综合实践生活中的书法》湘美版
(4)团队协作与交流: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会合作、交流,共同提升书法技艺。
举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书法学习心得,互相点评作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书法技能,提升书法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等是书法的基础,学生需熟练掌握并能在实际书写中运用。
举例: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能熟练书写“一”、“丨”、“丿”、“乙”等基本笔画。
(2)书法美感培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书法作品的能力,感受书法艺术的美感。
举例:分析经典书法作品的笔画结构、布局章法,让学生了解书法美学的内涵。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他们在尝试创作书法作品时,对于基本笔画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基本笔画训练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书法技巧。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关书法在生活中应用的好点子。我在一旁引导和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让我感受到,学生们已经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让我倍感欣慰。
四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综合实践生活中的书法》湘美版
一、教学内容
《综合实践生活中的书法》选自四年级书法下册,湘美版。本章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书法作品。
2.学习书法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并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3.探索书法艺术的美感,通过临摹和创作,提高书法审美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书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书法在生活中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书法之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中国书法史:第五章 隋唐五代书法

中国书法史:第五章  隋唐五代书法
欧阳询书法,文献称八体尽能,而以楷书为最工,影 响最大,被后世称为“欧体”。用笔险劲,结体严密,于 端庄安雅中寓险绝峻峭之势。唐张怀瓘评其书谓:“有龙 蛇战斗之象、云雾轻浓之势。风旋电激,掀举若神。真、 行之书,虽于大令亦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 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 可为动色。然惊奇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自羊、 薄以后,略无勍敌。唯永公特以训兵精练,议欲旗鼓相当。 欧以猛锐长驱,永乃闭壁固守。”传说他早年学习书法极 其勤奋,途中访见索靖所书石碑,观之入迷,竟坐于碑旁, 细心揣摩观赏,逗留三日,曲尽其妙而后离去。他的书法, 兼有南朝书法的婉润和北朝碑刻的遒劲,创造出自己独特 的风格面貌。
15
16
《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亦称《化 度寺塔铭》,李百药撰文,唐贞观五年 (631)立石。清人刘熙载谓此碑: “笔短意长,雄健弥复深雅。评者但谓是 直木曲铁,法如介胄,有不可犯之色,未 尽也。”赵孟頫称“唐贞观间能书者,欧 阳率更为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又其善 者也”。(郁逢庆《书画题跋记》)可见 前人对此碑的看重。
17
18
关于欧阳询楷书的审美特点,包世臣强调其“实”,说: “指法沉实,力贯毫端,八方充实,更无假于外力。”而 梁巘《评书帖》则重其“险”,说“人不能到而我到之, 其力险;人不敢放而我放之,其笔险。”其实,“实”指 的是周到严谨,“险”指的是丰富多变,两者是矛盾的两 个方面,因而梁氏接着又说:“欧书凡险笔必力破余地, 而又通体严重,安顿照应,不偏不支,故其险也,劲而 稳。”这表明,欧阳询对于楷书形式规律的掌握运用,已 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欧阳询亦精行书,有《卜商帖》、《张翰帖》、《梦 奠帖》等。《卜商帖》6行,52字,无款,现藏故宫博 物院。《梦奠帖》9行,78字。现藏辽宁历史故宫博馆。 用笔特点与其楷书相似,行笔少提按,比较沉稳厚实,而 结构方面,却多取侧险之势,不像其楷书那么善于调整照 应,因而微嫌单调,风格刚健有余而灵动不足。这与其学 书根基本朝、对南朝行草相对淡漠有一定关系。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综合实践《生活中的书法》 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综合实践《生活中的书法》 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综合实践《生活中的书法》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书法知识美化生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书法现象2. 书法与生活用品的结合3. 书法作品的创作与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书法知识美化生活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书法美,并将书法艺术融入生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书法现象。

1.2 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书法现象,教师点评并总结。

2. 新课内容2.1 讲解书法与生活用品的结合,如:书法与家具、书法与服饰、书法与建筑等。

2.2 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书法在生活中的美。

2.3 学生讨论:如何将书法艺术融入生活?3. 实践环节3.1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生活用品,设计一款融入书法元素的作品。

3.2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总结与拓展4.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4.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书法美,将书法艺术融入生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运用书法知识美化生活的能力。

3.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和作品质量。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书法知识美化生活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书法美,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如:书法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书法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等,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书法艺术的价值。

此外,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生活中书写,于书写中创造

在生活中书写,于书写中创造

在生活中书写,于书写中创造——再记陆一飞先生昌殊书法无非写字,写字却不一定能叫书法。

有法无法,尺度之间,汉字演进,遂成书体,历代书家,风流何止魏晋,北碑南帖皆有一时风气,今天的书法是否还有新的可能?钱塘自古繁华,西子湖畔有了嘉里中心,2017年暮春之际,嘉里中心就在杭州商业圈开创了一次文化与商业的盛会,而盛会的文化高度是由书法来引领,书家何人?昌殊娓娓道来。

陆一飞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化学者,我是中华香文化研习者,都是这次嘉里中Hangzhou.Me 活动的参与者,作为本次活动“觅寻匠人”微电影中被展现的杭州匠人,我有幸被邀作嘉宾观看了Hangzhou.Me项目的揭幕启动仪式,而开幕式的高潮就是陆一飞老师的现场巨幅,擘窠大字的书写,我是近距离的见证者。

晚间六时,伴随着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响起,只见陆一飞老师饱蘸浓墨,提笔如有龙蛇飞舞,笔笔磊落,“杭州觅寻你我光彩”八个大字,一气呵成,铿锵有声。

不足三分钟已是满壁生辉,现场掌声雷鸣,一场展示文化艺术的盛会正式拉来了帷幕。

书法很崇高,很美,因为它是民族心灵的观照,是人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的诠释。

陆一飞老师经常讲:“用书法柔化心灵,”在我看来书法并不是技巧的壁垒,也不是法度的禁锢,通过书写,培复心性是当下书法在生活中的重要命题,而陆一飞老师正是通过书法来启迪心灵,感悟生活的智者,实践者。

去年冬天,陆一飞老师带我到河北邢台玉泉寺参访,寺中唐柏三株,玉泉活水,和大家的交流也觉得人心清澈。

在寺几天,深受感化,于是,昌殊发心,为玉泉禅寺恭制柏子香。

寺中一僧勤习书法,捧字请问陆师,陆老师谆谆善诱,毫无倦意,直到寺僧心开意解。

在玉泉寺的庭柏下,陆老师对我说:“每一个爱书法的人,都是传承书法的法身慧命所在,彼此都要珍惜。

”由此可见陆一飞老师对书法的使命感和担当。

陆一飞老师热爱生活,对中国茶文化有深研,不趋炎日风,倡导正、清、和、雅,一碗茶汤,捧起一心,解渴涤烦都是禅。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综合实践《生活中的书法》湖南美术出版社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综合实践《生活中的书法》湖南美术出版社

《生活中的书法》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整理,了解书法与生活紧密联系。

2.了解扇面上写字是书法艺术中人见人爱的表现形式,学习创作一幅扇面作品。

3.感受中国书法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软笔书法,掌握了毛笔字的正确握笔及书写注意事项,大部分学生对书法有极大的兴趣,通过调查了解到书法与生活息息相关。

重点难点:了解书法与生活紧密联系。

学习创作一幅扇面作品。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故事激趣:相传,五代时期的书法家杨凝式,一日午睡醒来,恰逢朋友送来韭花,菜鲜味美,赞不绝口,于是提笔写信致谢,便有了被称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一的《韭花帖》。

《韭花帖》是用行书书写的信礼,清秀洒脱,妙趣横生。

(学生欣赏《韭花帖》作品)2.长沙窰诗文壶,诗文与瓷器的完美结合,展示出中国文化的光辉灿烂。

谈话引入: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感受《生活中的书法》的魅力。

(出示课题:生活中的书法)二、走进书法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搜集了不少关于生活中的书法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

现在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

展示一:生活中的“福”1.生活中的“福”。

2.我知道福字的由来:3.我请大家欣赏不同字体的“福”字。

4.请大家欣赏名人笔下的福字。

5.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见到过“福”?(生交流)小结:书法真的是无处不在!我想借“福”字祝大家福星高照、福慧双修!展示二:生活中的“对联”生活中的书法除了“福”,还有对联。

我们小组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对联”。

对联是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分类很多,从用途上来分,对联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等。

1.春联,顾名思义是春节时人们用来表示喜庆的一种良好祝语,或表示合家团聚生活幸福,或祝愿来年五谷丰登、事事如意……2.喜联。

喜联又叫婚联。

是人们对结婚者的一种美好祝愿。

[推荐]2019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作文范文精选集:身边的艺术—学书法

[推荐]2019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作文范文精选集:身边的艺术—学书法

身边的艺术——学书法
记得我6岁的一天,妈妈带我到书画学校报名。

老师让我试着写一下,我像拿腊笔似的抓起了毛笔,还弄得满手都是墨。

那时的我很调皮,用妈妈的话说“没有一秒钟能坐得住的”,才写不到五分钟,就开始搞小动作了。

但看见大家都在埋头练习,我不好意思地又拿起笔。

又过了不得五分钟,我又探头去看看邻桌的小朋友;一会儿又故意用毛笔在自己的衣裤、桌椅上乱画;一会儿又把盛墨的碟子打翻了……
一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书法班,可是我依然很粗心很调皮,虽然悟性高,进步快,可是每次写完书法回家总是脏兮兮的。

在学校书法班,我很快过了“正”字和“永”字关。

妈妈告诉我,书法是我国古代文化精髓,能修心养性,对我的将很有帮助,于是我在黄老师家继续学书法。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不但没有耽误功课(利用周六周日和晚上做),书法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当我完成了两幅作品后,开始觉得练书法有些乏味,提不起兴趣,练习时总走神。

幸亏老师及时发现,给我换了一种新字体——张迁碑。

我突然觉得很有新鲜感,又很有挑战性,而且这种字体也适合我,笔画粗厚大气。

我越写越投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获得了“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二等奖。

这就是我学书法的故事,让我懂得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我一定会继续练下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了清代,金石出土日多, 先秦、秦汉、六朝时期的文物, 甲骨刻辞、钟鼎彝器、碑石墓 志、砖瓦帛书等,层出不穷, 传拓日广,使有宋以来的金石 之学复又开始发展。学者们结 合这些出土文物,利用上面的 文字,对传统的“小学”进行 验证,从而又使金石学得到发 展,为以后的近代考古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节 书法与文物收藏
第三节 书法与旅游观光
书法与旅游也有一定的关系。中国地大物博,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十分 丰富,既有大自然所赐予的丰富的自然景观,更有历代先祖圣哲和广大 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丰富的人文景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地上文 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说明山、陕西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 之一,其人文景观吸引了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地来参观访问。作为书法学 习、创作与欣赏者,我们需要经常走出教室、走出工作室,到大自然中 去,深入生活实际,考察交流,观察、学习、体验。已故西北大学教授 杨春霖先生不但提倡书法家外出采风考察,而且还将这一艺术考察活动 命名为“访碑游学”。我们认为:访碑游学活动可以丰富金石文献资源, 增长书法家的知识储备,帮助其进行金石文化方面的研究;可以获得自 然感悟,启发书法家丰富的想象和联系能力;可以使书法家获得丰富的 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装潢设计属于实用美术的范畴,是一门 综合艺术,是设计艺术技巧和思想文化 内容的有机结合。无论是产品包装设计、 书刊封面设计、牌匾装潢设计、室内装 饰设计,还是商品广告设计、服装设计 等都表现出设计者的艺术创造力、审美 理想和文化修养。设计是对物品美的发 现和创造,是精心构思、精心创作并服 务于人们生活的一种艺术手段。通过这 种手段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便是实用和 审美相结合的产物,是可以和雕塑、绘 画、书法、摄影等相媲美的艺术品。装 潢设计包括思想文化修养和技法训练两 大部分,是设计者综合素质的体现。
所谓文物,是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葬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具体指有历 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及各 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古代留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如摩崖、 碑刻、墓志、造像记、墨迹、旧拓本等),理所当然属于文物范畴,应认 真加以研究、整理和保护。多少年来,人们对书法和文物的关系认识不清, 书法文物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书法的文物特征,致使许多珍贵 的书法遗墨、碑刻造像等遭到严重的破坏,流失也十分严重,这是我国文 化事业的重大损失,不能不引起有关方面和有识之士的重视。近年来,随 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在文物保护和书画珍品的回归收藏方面,出 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事情。
第二节 书法与楹联牌匾
楹联,又称“对联”“联语”“联句”“楹 帖”等。因为早期的对联多题刻于壁柱之上, 所以称为“楹联”。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学艺 术的重要形式,是文学内容和书法形式的有 机结合,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 成部分。 楹联具有突出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意义,其内 容讲究平仄和对仗工整。 最早的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明清时期是楹联艺术发展最兴盛、最辉煌的时 期。据陈云瞻《簪云楼杂记》载,朱元璋建都 金陵后,“除夕传旨,公卿世庶家门上,须加 春联一副”,以示迎春庆贺,并亲自撰写了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的对联, 赐给一位名叫陶安的文臣。朱元璋为此还“微 服出观”进行检查。这一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 的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已成为我国人民的 优秀文化艺术形式。到了清代,康熙和乾隆皇 帝都喜欢题写对联。对联这种艺术形式雅俗共 赏,言简意深,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加之明 清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明清时期,公卿大臣、文人墨客乃至一些粗通 文墨的人,都喜欢撰写和使用对联。当时,属 对成为文人雅集笔会的重要内容,课联也被作 为儿童启蒙教育的必修课。
第一节 书法与装潢设计
书法实用和审美并重的功能,使其在现代设计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应用极为广泛。在中国这个书法国度里,书法艺术无 所不在。书法以一种具有极强生命力和渗透力的文化精神贯 穿于中国历史,表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 书法以其实用和审美的有机结合,标示在各种物品之上,渗 透在各种设计之中,已成为现代设计必不可少的艺术表现手 段。我们注意到凡是我国重大的艺术设计,最后获得成功的 往往是与中国的文化符号——汉字书法结合最紧密的设计。 比如,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会徽设计,就是借助了中国书法 和篆刻的字形和契刻形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胜出,一枚鲜红的不规则中国印, 上面契刻了一个经过艺术加工和创造的北京的“京”字,在 似与不似之间,既有篆书的文字造型,又改造为抽象的体育 运动造型,既赋予了设计深刻的文化内涵,又和体育运动相 结合,十分贴切、自然、完美。
第五章
生活中的书法
中国人的生活中处处有书法,书法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中国人的地方 就有书法,有汉字的书写,有对书法艺术的追求。现代装潢设计离不开书 法,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要使自己的设计获得成功,就要研究和使用中国 元素,而中国元素最突出的代表就是书法和篆刻。楹联牌匾是独特的中国 文化符号,是中国书法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实用体现,是书法与雕刻的完 美结合。古代遗留下来的经典书法作品即是文物,文物考古和发掘,与书 法创作及研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现代考古所发掘出的书法文物资料, 为书法创作和研究提供了大量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书法研究又有利于文物 的发掘、管理和保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书法与网络接轨,使 古老的书法焕发了青春活力,对书法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
古代文人和书法家十分重视访碑游 学,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自 己的欣赏水平和艺术感悟力,并进行研 究和 著述。宋代兴起的金石之学使得 许多文人和艺术家都不断深入实际考察 碑石,留下了丰富的金石文献资源。如 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就著有《集古录》 (《集古录跋尾》)。该书是我国现存 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共10卷。该书成于 宋代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