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矿物材料循环与再生资源利用

合集下载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代码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代码

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 临床兽医学 水产基础生物学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 水产资源与保护学 水产生物营养与饲料学 水产养殖学 水产生物免疫学与病害控制 养殖与渔业工程学 食品科学基础 食品加工学基础 食品加工技术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社会、文化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乡村地理学 景观地理学 环境变化与预测 土壤学 遥感机理与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 测量与地图学 污染物行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 自然资源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 地层学 矿物学(含矿物物理学) 岩石学 矿床学 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煤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与活动构造 大地构造学 水文地质学(含地热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 数学地质学与遥感地质学 火山学 生物地质学
第 6 页,共 21 页
C19
C20
D01
D02
C1807 C1808 水产学 C1901 C1902 C1903 C1904 C1905 C1906 C1907 食品科学 C2001 C2002 C2003 地球科学 地理学 D0101 D0102 D010201 D010202 D010203 D010204 D0103 D0104 D0105 D0106 D0107 D0108 D0109 D0110 D0111 D0112 地质学 D0201 D0202 D0203 D0204 D0205 D0206 D0207 D0208 D0209 D0210 D0211 D0212 D0213 D0214 D0215 D0216 D0217
第 5 页,共 21 页
C14
C15
C16
C17
C18
C1302 C1303 C1304 C1305 C1306 C1307 植物保护学 C1401 C1402 C1403 C1404 C1405 C1406 C1407 C1408 园艺学与植物营养学 C1501 C1502 C1503 C1504 C1505 C1506 C1507 林学 C1601 C1602 C1603 C1604 C1605 C1606 C1607 C1608 C1609 C1610 C1611 C1612 C1613 C1614 畜牧学与草地科学 C1701 C1702 C1703 C1704 兽医学 C1801 C1802 C1803 C1804 C1805 C1806

环保材料循环利用项目计划书

环保材料循环利用项目计划书

环保材料循环利用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环保材料的循环利用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还能够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高效、可持续的环保材料循环利用体系,通过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各类环保材料,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具体目标包括:1、在项目运营的第一年,实现回收和处理环保材料X吨。

2、建立稳定的回收渠道和合作伙伴关系,覆盖具体区域。

3、研发和应用先进的处理技术,提高材料的再利用率至X%以上。

4、减少废弃物的填埋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项目内容1、回收环节建立专业的回收团队,配备回收车辆和设备,定期在社区、企业和公共场所进行环保材料的回收。

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建立定点回收站点,方便市民和企业投放环保材料。

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保材料循环利用的认识和参与度。

2、处理环节建设现代化的处理工厂,配备先进的处理设备和技术,对回收的环保材料进行分类、清洗、破碎和加工。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处理后的材料符合再利用的标准。

3、再利用环节与相关生产企业合作,将处理后的环保材料供应给他们,用于生产新产品。

自主开发环保材料再利用产品,如环保板材、塑料制品等,并推向市场。

四、项目实施计划1、项目筹备阶段(第 1-3 个月)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

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和注册公司。

筹集项目启动资金。

2、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第 4-6 个月)选址并建设处理工厂。

采购回收车辆、设备和处理设备。

3、团队组建和培训阶段(第 7-8 个月)招聘回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开展员工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4、市场开拓和宣传阶段(第 9-10 个月)与潜在的合作伙伴进行洽谈,建立合作关系。

开展宣传活动,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资源再利用技术在矿产资源回收中的应用

资源再利用技术在矿产资源回收中的应用

资源再利用技术在矿产资源回收中的应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原材料的采掘和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再利用技术成为了解决矿产资源利用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资源再利用技术在矿产资源回收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1. 资源再利用技术的基本原理资源再利用技术是利用多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将废弃物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或可再利用的材料和能源。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废弃物重新分类、分离、提纯、精制、加工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得到可以再利用的材料和能源。

2. 矿产资源回收的必要性矿产资源的采掘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

这些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因此,回收矿产资源已成为一项必要的任务。

3. 3.1 废弃物再利用在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种类繁多,量大质高。

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可以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材料和能源,从而减少资源浪费。

例如,废旧轮胎可以通过热解方式转化为油、碳黑和燃气,而这些物质可以用于制造燃料和化工产品。

3.2 合金回收技术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组成的材料。

在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中,合金的回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合金回收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例如溶剂萃取、电解、物理分离等。

3.3 浮选回收技术浮选是矿物分离的一种重要手段。

传统的浮选技术会产生大量的废渣,这些废渣含有大量的矿物,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浮选回收技术可以将废弃的浮选废渣中的矿物再次回收,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 结论资源再利用技术在矿产资源回收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通过废弃物再利用、合金回收技术、浮选回收技术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未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资源再利用技术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循环再生标志课程总结

循环再生标志课程总结

循环再生标志课程总结
循环再生标志广为人知,它由3个箭头组成,代表循环利用的3个步骤。

这3步有:
1、可再生材料的回收与加工。

2、各企业对可再生材料加以利用,制造新产品。

3、消费者购买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产品。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
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

矿产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技术与方法

矿产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技术与方法

矿产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技术与方法矿产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与方法,对矿产资源进行有效的再利用,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矿产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技术与方法。

一、废弃矿渣的资源化利用废弃矿渣是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通常包含着一定的有用矿物元素。

研究发现,通过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将废弃矿渣中的有用矿物元素进行有效分离和提取,实现废弃矿渣的资源化利用。

例如,某矿山生产的铝矾土废弃矿渣中富含氧化铝,采用湿法浸出法可以将氧化铝从废弃矿渣中提取出来,并用于生产铝金属。

二、矿石深度加工技术传统的矿石开采往往只对其中富含的有用矿物元素进行提取,而忽视其他可能具有潜在价值的成分。

而矿石深度加工技术则是通过对矿石进行全面加工,充分利用矿石中的所有有用元素。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某矿山通过引入矿石浮选和氰化提取工艺,将原本被视为废石的低品位矿石中的有用金属元素进行提取,实现了矿石中金属元素的高效利用。

三、废弃矿井的综合治理技术矿产资源开采之后,常常会留下大量的废弃矿井和采空区,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生态环境。

废弃矿井的综合治理技术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出现的。

通过填埋、湿地修复、植被恢复等方法,对废弃矿井和采空区进行治理,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某地区的一座废弃煤矿井经过综合治理,变为了一个生态公园,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和观光的好去处。

四、矿产资源的再循环利用技术矿产资源的再循环利用技术是指通过将废旧产品、废弃物或废料进行回收和再加工,重新制造出有用的产品或材料。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对原始矿产资源的需求,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带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例如,废旧金属的再循环利用已成为全球矿产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废旧金属回收和冶炼,可以生产出新的金属制品,减少对原始金属矿石的需求。

五、科技创新促进矿产资源的可再生利用在推动矿产资源的可再生利用过程中,科技创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浅谈矿物加工工程研究新领域与技术发展

浅谈矿物加工工程研究新领域与技术发展

浅谈矿物加工工程研究新领域与技术发展摘要:矿物加工工程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矿石进行开采和精炼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对高品质矿石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友好型工艺的追求,矿物加工工程研究不断涌现出新的领域和技术。

其中,包括智能化矿山技术、绿色加工技术、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创新。

这些新领域和技术着重于提高矿石开采的效率和精确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然而,这些新领域和技术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新技术的应用成本、设备更新与维护等问题。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物加工;研究新领域;技术发展;引言: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矿物加工工程作为一项关键的产业环节,也迎来了深刻的改革与变革。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涌现出矿物加工工程研究的新领域和技术,为矿石开采、加工处理以及资源利用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途径和前景。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新领域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为促进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1矿物加工技术的概况矿物加工技术是一种对矿物进行加工和处理的技术,包括破碎、研磨、选别、提纯等过程。

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采矿业、冶金业、建材业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矿物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地革新和进步,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为目标。

矿物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对矿物进行加工和处理,例如用石锤破碎矿石,用水流筛选重矿物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发明和使用更加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如风箱、水车等,提高了矿物加工的效率。

在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矿物加工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包括破碎机的发明、浮选技术的应用以及磁选技术的发展。

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得矿物加工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使得人们对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深入和广泛。

B04资源材料与循环利用

B04资源材料与循环利用
14:00-14:30 B04-02 (Invited) 废铝基钴-钼催化剂的高效提取及其整体利用技术研究 王文强,刘奇,张颖超,徐盛明*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14:30-15:00 B04-03 (Invited) 硬质合金材料的绿色短流程再生技术探究 席晓丽,张力文,李铭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9:30-09:50 B04-27 (Oral) 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recycling and reusing of silicon slurry waste Helong Hu*1, Haibin Li1,2, Wenjun Yu1, Yongzhen Jiao1, Tingyi Dong1,2, Baoguo Lv1,2 1.Beijing Trillion Metals Co., Ltd. 2.GRIKIN Advanced Material Co., Ltd
13:30-14:00 B04-18 (Invited) 粉煤灰改性硫正极的制备及其高安全、高性能锂-硫电池研究 吴刚,朱召彦,陈小栓,杨娜,王玉忠 四川大学,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高 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4:00-14:30 B04-19 (Invited) 炭质材料的高效与增值利用 宋维力 1,2,陈浩森 1,焦树强 2,方岱宁 1 1.北京理工大学 2.北京科技大学
16:20-16:40 B04-06 (Oral) 磷石膏基矿渣水泥改性增强实验研究 胡修权,贺爱平,李国栋,张晋,张立,尤大海 湖北冶金地质研究所(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
16:40-17:00 B04-07 (Oral) The erosion-corrosion behaviors of the full-scale P110SS tubing Lijuan Zhu*1, Chun Feng1, Lihong Han1, Gangyao Li2, Bin Xie3, Juntao Yuan1, Hang Wang1, Naixin Lv1 1.State Key Lab for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e Safety of Petroleum Tubular Goods and Equipment Materials, Tubular Good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2.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Xinjiang Oilfield Company 3.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Xinjiang Oilfield Company

国家基金学科代码表

国家基金学科代码表

光学和光电子学 光学信息处理 光电子器件 光信息传输 激光 非线性光学 红外技术 光谱技术 技术光学 光学和光电子学材料 交叉学科中的光学问题 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运筹与管理 决策理论与技术 对策理论与技术 行为心理与管理 组织行为与组织理论 管理系统工程 工业工程 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 互联网管理理论与技术 评价理论与技术 预测理论与技术 数量经济分析理论与方法 复杂性研究 其它 工商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理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财物管理 企业运作管理 企业技术管理 项目管理 其它 宏观管理与政策 宏观经济管理与战略 金融管理与政策 财税管理与政策 产业经济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公共管理与政策 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 可持续发展与管理 城镇与区域发展管理 政府管理 其它
农业基础科学 农学 畜牧、兽医学 蚕桑、养蜂学 水产学 林学 医学与药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基础研究 药物学 中医药学 地球科学 地理学、土壤学和遥感 综合自然地理学 地貌学 应用气侯学 水资源与水文学 冰雪、冻土学 经济地理学(含历史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生物地理学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土壤地理学 土壤物理学 土壤化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肥力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遥感成像机理 遥感信息处理 遥感信息模型与方法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 测绘学 污染物表生行为及环境效应 区域环境质量演变 人类活动与环境效应 环境演变与对策 地质学 古生物学(含古人类学) 地层学(含磁性地层学) 矿物学 岩石学 矿床学 沉积学(含现代沉积、沉积地球化学 、有机地球化学)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与变质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水文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 数学地质学
A A01 A0101 A0102 A0103 A02 A0201 A0202 A0203 A0204 A04 A0401 A0402 A0403 A0404 A0405 A05 A0501 A0502 A0503 A0504 A0505 A0506 B B01 B0101 B0102 B0103 B0104 B0105 B0106 B0107 B0108 B0109 B0110 B02 B0201 B0202 B0203 B0204 B0205 B0206 B0207 B0208 B03 B0301 B0302 B0303 B0304 B0305 B0306 B0307C0202 C0203 C0204 C0205 C0206 C03 C0301 C0302 C0303 C0304 C0305 D D01 D0101 D0102 D0103 D0104 D0105 D0106 D0107 D0108 D0109 D0110 D0111 D0112 D0113 D0114 D0115 D0116 D0117 D0118 D0119 D0120 D0121 D0122 D0123 D0124 D0125 D02 D0201 D0202 D0203 D0204 D0205 D0206 D0207 D0208 D0209 D0210 D0211 D0212 D0213 D0214 D02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04. 矿物材料循环与再生资源利用
分会主席:董发勤、汪灵、冯培忠、廖立兵、袁鹏
单元B04-1:7月11日下午
主持人:廖立兵,汪灵
地点:4馆-2F-11
13:30-13:55 B04-01(Invited)
石英矿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
汪灵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13:55-14:20 B04-02(Invited)
核素固化材料锆石(ZrSiO4)和钍石(ThSiO4)辐照效应的对比研究
张铭1*,王绪1,季亚奇1,秦震1,王洪龙1,张磊1,2,潘鹏飞1,2
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2.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14:20-14:35 B04-03
磷石膏制备不同晶型碳酸钙的关键技术研究
丁文金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4:35-14:50 B04-04
埃洛石基地聚物材料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张佰发1,2,3,袁鹏*1,2,3,郭浩喆1,2,3,邓亮亮1,2,3,王强1,2,3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
14:50-15:05 B04-05
酸式焙烧法提取粉煤灰高价组分以及剩余残渣的高值化利用杨敬杰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5:05-15:20 B04-06
冰晶石结构K3LuF6:Tb3+/Eu3+发光材料的晶体结构、发光性能及稀土离子间能量传递研究
杨丹1,廖立兵*1,郭庆丰2,梅乐夫1,刘海坤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
15:20-15:30 茶歇
15:30-15:55 B04-07(Invited)
废旧二硅化钼的绿色回收暨钼酸盐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
冯培忠,孔歌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5:55-16:20 B04-08(Invited)
粉煤灰制备功能性微晶玻璃
孙红娟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6:20-16:35 B04-09
非金属粉体在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李旭娟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6:35-16:50 B04-10
尖晶石型LiMn2O4多孔微球的可控合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海韵1,张子薇1,刘昊2,廖立兵*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
16:50-17:05 B04-11
焙烧法提取高钛高炉渣中有价组分及相关化工粉体的制备何思祺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7:05-17:20 B04-12
地聚物材料对废弃硅藻土基吸附剂的封装作用机制研究
郭浩喆1,2,袁鹏*1,2,张佰发1,2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单元B04-2:7月12日上午
主持人:冯培忠,孙红娟
地点:4馆-2F-11
08:30-08:55 B04-13(Invited)
常温发泡方法制备珍珠岩类外墙保温材料的研究
廖立兵*1,梅乐夫1,刘昊2,吕国诚1,王丽娟1,郭庆丰3,高欢1,王泽杰1,黄丹蓝1,梁立明1,朱国典1
1. 中国大学北京(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
08:55-09:20 B04-14
基于微生物矿化与自组装技术制备仿贝壳结构功能材料
竹文坤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09:20-09:35 B04-15
蒙脱石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吴丽梅*1,唐宁1,王晴1,廖立兵2,吕国诚2
1. 沈阳建筑大学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09:35-09:50 B04-16
热爆反应合成多孔NbAl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结构与反应机制
蔡小平,冯培忠*
中国矿业大学
09:50-10:05 B04-17
钢渣重构过程中RO相转化及MgO赋存状态变化的研究杨姗姗,许莹*
华北理工大学
10:05-10:20 B04-18
纳米水合结晶硅钛酸钠(CST)的开发及其对锶、铯的吸附研究
罗正刚,陈梦君*,王蓉,谭秋峡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0:20-10:30 茶歇
10:30-10:55 B04-19(Invited)
碱激发胶凝材料在危险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徐中慧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0:55-11:20 B04-20(Invited)
粘土矿物表面结构及承载光催化剂特性研究
牛继南*,吴爱春,王多笑,冯培忠,欧雪梅,强颖怀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20-11:35 B04-21
两种不同碱度钢渣及其负载HAP吸附镉的对比试验
莫京倚1,2
1.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1:35-11:50 B04-22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王松立1,2,4,田阳*3,2,4,杨斌2,3,4,徐宝强3,2,4,梁栋3,2,4,王立鹏1,2,4
1.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2. 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
3. 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
11:50-12:05 B04-23
煤系硅藻土基非金属光催化剂的构筑及催化性能
任域权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墙展
B04-P01
基于有色冶炼渣的绿色充填胶凝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王丽娟,魏岩珂,吕国诚,廖立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B04-P02
新型环境矿物材料的构建及对抗生素的微波降解研究
饶文秀,王丹宇,吕国诚,廖立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