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

合集下载

实验五 细胞膜的通透性—RH

实验五  细胞膜的通透性—RH

试 剂
0.17mol/L氯化钠、 0.17mol/L氯化铵、 0.17mol/L氯化钠、 0.17mol/L氯化铵、 氯化钠 氯化铵 0.17mol/L醋酸铵 0.12mol/L草酸铵 醋酸铵、 草酸铵、 0.17mol/L醋酸铵、 0.12mol/L草酸铵、 0.17mol/L硝酸钠、 0.12mol/L硫酸钠、 0.17mol/L硝酸钠、 0.12mol/L硫酸钠、 硝酸钠 硫酸钠 0.32mol/L葡萄糖 0.32mol/L乙醇、 葡萄糖、 0.32mol/L葡萄糖、 0.32mol/L乙醇、 乙醇 0.32mol/L丙醇、 0.32mol/L丙醇、 0.32mol/L甘油 0.32mol/L甘油 丙醇
实验观察
以蒸馏水作为溶血对照,观察溶血现象。 以蒸馏水作为溶血对照,观察溶血现象。由不透 溶血对照 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 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 说明红细胞发生破裂,即溶血, 说明红细胞发生破裂,即溶血,使光线比较容易 透过溶液。 透过溶液。 以生理盐水作为不溶血对照,观察不溶血现象。 以生理盐水作为不溶血对照,观察不溶血现象。 不溶血对照 记录溶血时间 , 加入0 ml稀释羊血后 稀释羊血后, 记录 溶血时间, 加入 0.5ml 稀释羊血后 , 溶液变 溶血时间 成红色透明澄清时所需的时间。 成红色透明澄清时所需的时间。
数据处理
标准差
标准差较小,各观察值较集中在平均数周围, 标准差较小,各观察值较集中在平均数周围,因 而平均数的代表性较好。 而平均数的代表性较好。
甲组 乙组 丙组 80±15.8 ± 80±7.9 ± 80±14.6 ±
统计学分析
各组的数据汇总 计算平均值 分析自己组的数据可靠性
起始时间

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报告篇一: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报告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溶血现象并掌握其发生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实验材料与用品】1. 试剂:0.85% NaCl溶液、0.085% NaCl溶液、0.8mol/L 甲醇溶液、0.8mol/L丙三醇溶液、6% 葡萄糖溶液、2% TritonX-1002. 器具:离心管、试管架、滴管、显微镜、离心机3. 材料:鸡血红细胞【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性屏障,它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各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水是生物界最普遍的溶剂,通透性高(肾小管、肠上皮、植物根细胞更高),水分子可以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

渗透作用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之一。

1. 溶血现象将红细胞放在低渗盐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涨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当中,介质由不透明的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此时的细胞膜收缩,会略有不溶性内容物),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红细胞在等渗盐溶液中短时间之内不会发生溶血,但是由于红细胞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时间久了,膜两侧的渗透压平衡会被打破,也会发生溶血。

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由于各种溶质透过细胞膜的速度不同,因此发生溶血的时间也不相同。

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可以作为测量某种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指标。

即溶血时间对应着穿膜速度。

2. 物质穿膜运输的类型(1)被动运输(不耗能)被动运输分为简单扩散(顺浓度梯度扩散)和协助扩散。

(通道:载体蛋白、通道蛋白)(2)主动运输(耗能)需要跨膜载体蛋白的协助,这些载体蛋白起到泵的作用,有选择性地把专一溶质逆浓度梯度的穿膜运输。

细胞膜通透性的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膜通透性的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膜通透性的观察实验报告细胞膜通透性的观察实验报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膜则是细胞的外层保护层。

细胞膜的通透性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细胞膜通透性的特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

实验一:渗透压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我们首先选取了洋葱鳞片作为实验材料,将洋葱鳞片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并置于含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

观察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洋葱鳞片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明显萎缩,而在低浓度蔗糖溶液中则保持较为正常的形态。

这说明高浓度溶液中的渗透压会导致水分从细胞内部流失,进而影响细胞的形态。

实验二:酒精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酒精溶液滴加到洋葱鳞片上,并观察其对细胞膜的影响。

我们发现,酒精溶液会导致细胞膜破裂,使细胞质溢出,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这表明,酒精能够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实验三:温度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我们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将洋葱鳞片放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中,观察其变化。

结果显示,高温会导致细胞膜脂质层破裂,细胞内部物质外溢,细胞死亡。

而低温则会使细胞膜脂质层变得过于稠密,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

这说明温度对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都有重要影响。

实验四:酸碱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最后,我们研究了酸碱溶液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将洋葱鳞片置于不同pH值的溶液中,观察其变化。

我们发现,低pH值的酸性溶液会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死亡。

而高pH值的碱性溶液则会使细胞膜脂质层变得过于稀薄,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综上所述,细胞膜通透性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关键环节。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观察到渗透压、酒精、温度和酸碱溶液等因素都会对细胞膜通透性产生影响。

进一步研究细胞膜通透性的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机制,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线索。

值得注意的是,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不仅仅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细胞膜的通透性

-细胞膜的通透性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细胞膜的通透性
学院名称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生姓名李艳秋
学号5120141924
指导教师刘文静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制
时间:第七周周四 9—10节地点:东区东7教学楼A东7A518 实验(实习)名称:细胞膜的通透性
图1 M/12葡萄糖溶液40 x10(溶血前)
图2 M/13葡萄糖溶液40x10(溶血后)
图3 M/14氯化钠溶液40x10(溶血前)
图4 M/16氯化钠溶液40x10(溶血后)
由实验可知,在葡萄糖溶液浓度为1/13时,红细胞发生溶血现象,故葡萄糖的等渗摩尔浓度为:1/12 mol/L.
在氯化钠浓度为1/16时,红细胞发生溶血现象,故氯化钠的等渗摩尔浓度为:1/14 mol/L.。

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膜的通透性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细胞膜通透性实验的方法和原理。

3.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物质的分子量、极性、脂溶性等。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1. 实验材料:鸡血红细胞、0.85%NaCl溶液、0.085%NaCl溶液、0.8mol/L甲醇溶液、0.8mol/L液、6%葡萄糖溶液、2%TritonX-100。

2. 仪器与设备:显微镜、离心机、吸管、量筒、试管、试管架、烧杯、酒精灯、计时器。

四、实验步骤1. 取鸡血红细胞,加入适量0.85%NaCl溶液,充分混合。

2. 将混合液倒入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

3. 分别向3个试管中加入0.8mol/L甲醇溶液、0.8mol/L液、6%葡萄糖溶液,各加入等量的红细胞。

4. 将3个试管放入37℃水浴中,观察并记录溶血时间。

5. 向溶血后的试管中加入2%TritonX-100,充分混合,观察并记录溶血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甲醇溶液:实验观察到,在加入甲醇溶液后,红细胞迅速溶血,溶血时间约为5分钟。

2. 液:实验观察到,在加入液后,红细胞缓慢溶血,溶血时间约为10分钟。

3. 葡萄糖溶液:实验观察到,在加入葡萄糖溶液后,红细胞不溶血。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甲醇溶液对细胞膜通透性影响较大,溶血速度快,说明甲醇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可以破坏细胞膜结构,使红细胞迅速溶血。

2. 液对细胞膜通透性影响较小,溶血速度慢,说明液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较弱,可能与其脂溶性较低有关。

3. 葡萄糖溶液对细胞膜通透性影响较小,红细胞不溶血,说明葡萄糖不易透过细胞膜。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了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因素。

细胞生物学实验_实验四 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连接观察

细胞生物学实验_实验四  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连接观察
六、值日安排
表一:观察红细胞对各种化学物质透入
管 号 10%红细胞悬液 溶液种类(mL)
0
2滴
蒸馏水
2 mL
1
2滴
0.12M/LNa2SO4 2 mL
2
2滴
0.17M/LNH4Cl 2 mL
3
2滴
0.12M/L草酸铵 2 mL
4
2滴
0.32M/L葡萄糖 2 mL
5
2滴
0.32M/L甘油 2 mL
6
2滴
0.32M/LC2H5OH 2 mL
实验四、 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植物 细胞通讯形式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 入细胞的速度。
2、观察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进一 步认识植物细胞间的通讯连接形式
二、材料、试剂与器材
1、 材料 :洋葱鳞茎叶,新鲜动物血细胞 悬浮液 ,番茄,红椒
2、药品: 试剂:0.17 mol/L 氯化铵;0.12 mol/L硫
1)原理:细胞间彼此不是孤立的,相互之 间通过细胞胞间连丝互通物质与信息转递
2)步骤:学生自己设计
想一想: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胞间连丝应取番茄和红椒哪
一部分?
3、观察软骨组织标本
软骨组织是由软骨基 质、纤维和软骨细胞 组成。
1、透明软骨
2、纤维软骨 3、弹性软骨
四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五、实验报告 其中要求画图:胞间连丝图
溶质的通透性不同,因此有的溶质分子可透入,有的
溶质分子则不能透入,能透入的溶质分子的速度也
不同。当溶质分子进入红细胞使细胞内溶质浓度增
加时,导致水的摄入。红细胞膨胀到一定程度时,细

实验四 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细胞活体染色技术

实验四    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细胞活体染色技术

四、实验步骤
1. 液泡系的中性红活体染色 取黄豆芽的根尖处的纵切面 ↓ 于载玻片上的中性红染液中染色 5─10min ↓ 吸去染液,滴一滴Ringer Ringer液 吸去染液,滴一滴Ringer液 ↓ 盖上盖玻片进行镜检
2.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⑴ 用植物细胞观察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一小块 ↓ 于载玻片上的1/5000 1/ 5000 Janus green B染色 于载玻片上的 染色30min 染色 ↓ 吸去染液,滴一滴Ringer液 吸去染液,滴一滴 液 ↓ 盖上盖玻片进行镜检
较为常见的活体染色剂
•詹纳斯绿:专一用于线粒体的染色。它可以和 詹纳斯绿:专一用于线粒体的染色。 詹纳斯绿 的染色 细胞色素C 结合, 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 氧化酶结合 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结合,保持氧化状 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 态(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而在周围的细胞质中 染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态。 染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态。
未溶血
溶血后
• 非极性化合物易溶于脂溶剂, 非极性化合物易溶于脂溶剂, 但在水中溶解度很小。碳链越长, 但在水中溶解度很小。碳链越长, 脂溶性越大。 脂溶性越大。 • 分配系数 —— 一种化合物在脂溶
剂中的溶解度与其在水中溶解度之比
各种非电解质溶液, 各种非电解质溶液,只要单位 体积中的分子数相同, 体积中的分子数相同,渗透压亦相 同。 • 若电解质溶液, 若电解质溶液,如NaCl与葡萄 糖分子数相同时, 糖分子数相同时,NaCl的渗透压要大 得多。 得多。
溶液 1mol/L异丙醇 1mol/L丙三醇 1mol/L葡萄糖 相对分子质量 62 92 180 溶血时间
2 . 脂溶性大小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实验四 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细胞活体染色技术-PPT精选文档

实验四    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细胞活体染色技术-PPT精选文档

液泡系的中性红染色点经观察
较为常见的活体染色剂
•台盼蓝:正常的活细胞,胞膜结构完整,能够排斥 台盼蓝,使之不能够进入胞内;而丧失活性或细胞 膜不完整的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 染成蓝色。
通常认为细胞膜完整性丧失,即可认为细胞已经 死亡,这与中性红作用相反。因此,借助台盼蓝染 色可以非常简便、快速地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台 盼蓝是组织和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死细胞鉴定染色 方法之一。注意凋亡小体也有台盼蓝拒染现象。
未溶血
溶血后
• 非极性化合物易溶于脂溶剂,
但在水中溶解度很小。碳链越长,
脂溶性越大。

分配系数 —— 一种化合物在脂溶
剂中的溶解度与其在水中溶解度之比
• 各种非电解质溶液,只要单位
体积中的分子数相同,渗透压亦相
同。
• 若电解质溶液,如NaCl与葡萄
糖分子数相同时,NaCl的渗透压要大 得多。

等渗系数 —— 具有相同渗透压的某
台盼蓝染色 —— 活细胞拒染、死细胞被染色为蓝色
三、实验用品
材料:黄豆根尖、洋葱、小鼠
器械破片、盖玻片、吸管。吸水纸等
试剂:Ringer氏液、1/3000 中性红染液、1/5000
Janus green B 、台盼蓝染色液、香柏油、二甲苯、蒸 馏水等
溶血时间
2 . 脂溶性大小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在3 支试管中,各加入3mol/L甲醇、乙醇、 丙醇溶液2ml 后,分别滴加血液2 滴,用手指 按住管口,倒置一次,并观察溶血现象,记 录各管的溶血时间。
溶液 3mol/L甲醇 3mol/L乙醇 3mol/L丙醇
相对分子质量 32.04 46.07 58.0
实验四 细胞膜的通透性及 细胞活体染色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10ml 0.17mol/L氯化铵+1ml稀释血
7
10ml 0.32mol/L乙醇+1ml稀释血
8
10ml 0.32mol/L丙三醇+1ml稀释血
结果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如何理解细胞膜是选择性半透膜?
三、实验用品:
1、试剂: ① 蒸馏水; ② 2种低渗溶液:0.017mol/L 氯化钠和 0.032mol/L 葡萄糖; ③ 5种等渗溶液:0.17mol/L氯化钠、0.32mol/L 葡萄糖、 0.17mol/L 氯化铵、 0.32mol/L 甘油、 0.32mol/L 乙醇。
2、材料: 鸡红细胞悬液(课前制备) 3、器材:50ml 烧杯/离心管、1ml移液枪、1ml枪头、试管、试管 架、标签纸。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二 细胞膜的通透性观察
生命科学学院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 2、了解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3、了解并掌握细胞渗透实验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将红细胞放入各种溶液中,由于细胞膜具有
选择透过性,有的溶质可以进入细胞,有的不能 进入。进入红细胞的溶质可以提高红细胞的渗透 压,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导致细胞膨胀,进而破 裂,细胞悬液变成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 就是溶血现象。由于溶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不同, 因此,溶血时间也不同。 测量指标: 溶血时间
五、作业:
1、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完成下面表格。
试管序号
实验内容
是否溶血 时间
1
10ml 蒸馏水+1ml 稀释血
2
10ml 0.017mol/L氯化钠+1ml 稀释血
3
10ml 0.032mol/L葡萄糖+1ml 稀释血
4
10ml 0.017mol/L氯化钠+1ml稀释血
5
10ml 0.32mol/L葡萄糖+1ml稀释血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溶血现象的观察: 取试管 1支,加入10 ml 蒸馏水,再加入1 ml 制
备好的鸡红细胞悬液轻摇使其混匀,注意观察溶液颜色 的变化,由不透明的红色悬液变成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 溶液。
2.红细胞的渗透性观察 取试管一支,加入0.17 mol/L 氯化钠溶液10 ml,
再加入1 ml 制备好的鸡红细胞悬液,轻轻摇动,混匀 后静置于温室中,观察试管中发生溶血的时间及其变化。
3、显微镜下观察溶血与未溶血溶液中的红细胞形态。
注意事项 : 1. 溶血现象可用一张有字的纸来辅助识别,透过溶液能够 清晰看到溶液后方纸上的字迹时,为完全溶血。 2. 因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对膜通透性有影响,所以将溶血时 间适当地延长至15min,15min时仍然不溶即判断为不溶血。 3. 实验过程中肉眼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溶血时间易受 主观因素影响,造成偏差,因此应始终由一位同学来观察 判断溶血情况,尽量减小这种主观因素导致的偏差。 4.测试时,不应强力摇晃,以免造成人为的红细胞破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