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人物评价

合集下载

金庸小说人物评价

金庸小说人物评价

郭襄: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她是金庸小说中最寂寞的人。

也许只有找不到对手的独孤求败、隐居华山侧的风清扬,这两人的孤寂内心、凄凉情怀才差可仿佛。

郭襄出生之时,正值元兵围攻襄阳之际,初履人世,便受尽磨难,被杨过抢走,落入赤练仙子李莫愁之手,饮豹乳,困死人墓,又险些在绝情谷遭毒手,后来一度又被金轮法王绑架。

作为峨眉派开山祖师的郭襄,武功如何不知道,从其传人灭绝师太身上看,可能也是一代高手,况且她还和张三丰、无色和尚一起听过《九阳真经》。

但在小说《神雕侠侣》中,她的武功不值一提,智谋也不过尔尔,她的智勇还不到她的父母的智勇加起来除以二,行走江湖是靠了父母的威名。

但她行为言谈之中,神定气闲,从容不迫,自有一种只可远观的清芬淡雅。

她的结局是出家当尼姑,开创了峨眉一派。

郭襄是一个落寞的人,她的结局只能是出家,因为她的眼界实在太高了。

她的外公是目无余子的东邪黄药师,父亲是号称一代大侠的郭靖,母亲是机变无双的黄蓉,心仪之人又是神雕侠北狂杨过,就连她的敌人也是一代宗师金轮法王。

她心地善良,人缘不错,有时甚至憨态可掬,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别人只怕也无以入她眼中,即使是琴棋剑三绝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如此人物,在她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你能要她嫁给谁去?母亲黄蓉的身世与她相似,但黄蓉更清醒,更入世,所以她嫁给了傻小子郭靖,恐怕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只有李太白能与郭襄匹配(苏东坡只会说说健身气功,不会剑法,呵呵)。

郭襄用情之深之苦,在金庸小说中是无出其右的。

她不会像李莫愁用杀人的方式渲泄,也不会如公孙绿萼一死了之,又没有仪琳从小就青灯黄卷的心如死灰,更没有令狐冲和段誉的运气,一个有任盈盈补缺,一个最终如愿以偿。

她的情若浓若淡,其实是浓极而淡,丝丝缕缕,无以化解。

相比之下,生死相许的爱情也许更容易些。

因此,金庸小说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句对话,就是她在少林寺和无色互相打听杨过消息时说的:“郭襄望着远处山峰,自言自语:‘几时方能见着他啊。

’”郭靖黄蓉在桃花岛诀绝,黄蓉对自己说:“蓉儿,蓉儿,你可千万别寻死啊!”读到这里,令人涕泪沾襟,不可自抑。

金庸武侠小说六大经典人物

金庸武侠小说六大经典人物

金庸武侠小说六大经典人物在中国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武侠小说作为绚丽花朵上的一瓣清香,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金庸先生作为他们中间最杰出的代表,一生创作了十五部武侠经典,金庸武侠小说的主题---“侠骨“英雄之气,“柔情“美女之痴。

1、乔峰—最具悲情色彩的豪杰金庸小说中,性格描写最突出的一个人物就是乔峰。

他集博大深沉、正直真诚、热情傲岸于一身,从他的身上,总是能看到升腾起的一股逼人的豪气与血性,是真正能凸现“英雄”这个词汇的化身。

他武功高强,少年得志,成为素受景仰的天下第一帮的帮主,时人称为“南慕容、北乔峰。

”但命运似乎更多的不是一帆风顺,他的身世之谜带给他无尽的烦恼,也让他从巅峰一下子跌落下来。

他一生坚持主张抗辽,却不想自己竟然是辽人,不得不迫人扼腕悲愤。

在民族大义和个人恩怨上,他有过矛盾与彷徨,但他与生俱来的英雄气概使他毅然选择了大义,这就是英雄的实质。

点评:在抓精神文明的今天,呼唤一个乔峰,就是呼唤血性,而血性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精神标志。

2、韦小宝—最具讽刺效果的小丑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以及八面玲珑的手腕,再加上一点令人捧腹的小聪明,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街头小混混,居然在康熙王朝混到了高官爵位,真是令人不胜感慨。

所以本人认为这无疑是武侠小说中的一部《官场现形记》,通过一个很别致的人物,从侧面反映出官场的本质。

他把堂堂的大清王朝及睿智的康熙玩弄于股掌之间,更兼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尤其令众多男人嫉妒的是,以他一个貌不惊人、不学无术的无赖竟然能娶到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

如果说他还有某项特长,只怕就是他的精于世故,因为他成功地周旋于两个对立的集团。

从他的身上,可以强烈感受到极具喜剧讽刺的特色。

点评:建议贪官们多研究研究,讨论讨论,也许能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3、杨过—最富激情魅力的男人金先生曾经在他自己的评论中提到过,在他写过的人物里面,他最欣赏的就是杨过。

为什么呢?大概金先生也是喜欢杨过刚毅的雄风,男性的魅力,以及对爱侣的痴痴追求。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形象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形象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形象金庸,作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巨匠,创造了许多令人心驰神往的英雄形象。

他笔下的英雄们,不仅具有超凡的武功和智慧,更有坚守信仰、正义勇敢的精神,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楷模。

首先,金庸笔下的英雄们通常都是正直善良的人物。

他们奋发图强,助人为乐,身负重任,始终践行着正义与真爱。

比如,郭靖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晓。

他虽然没有外貌上的英俊,但却有着一颗无私的心灵。

面对金国的侵略,他挺身而出,集结众人,誓死保卫中华大地。

与之相对的,是金庸笔下形形色色的反派人物。

这些反派角色往往都是背离道德准则,残忍冷血,追求权力和欲望的人。

金庸通过这些角色的塑造,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对比,引发了读者对正义的思考。

其次,金庸笔下的英雄们都有着卓越的武功和智慧。

他们熟知各派武功,招招致命,无坚不摧。

例如,杨过,出身于神雕岛,天赋异禀,拥有绝世武功,后来成为了武林盟主。

他聪明机智,对局势洞察力强,善于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再如,周伯通,作为金庸小说中的一位经典角色,他虽然道貌岸然,但却拥有绝世绝学。

他精通各派功夫,每每出手都能打破各种局面。

通过塑造这些英雄的浑身武艺,金庸将他们塑造为集武功和智慧于一身的完美形象,使读者更为敬重和钦佩。

第三,金庸笔下的英雄们都有着坚守信仰和价值观的精神。

比如,令狐冲,上得绝顶,一览众山小。

他虽然有着出色的剑术,但内心却十分纯粹。

他执着追求剑魔的境界,不被功名富贵所动摇。

又如,段誉,他有美丽的容颜和传说中的“九阳真经”,但他却追求的是真爱和内心的宁静。

他对草原上的小龙女忠诚不渝,守护着纯真的爱情。

金庸通过刻画这些英雄的坚韧和执着,表达了对真理和美好的追求的价值观,让读者深思生命的意义。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英雄们的形象塑造得生动丰满,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感受。

他们不仅是顶尖的武林高手,更是带着正义与真爱,并坚守信仰和价值观的人。

他们的形象激励着读者努力奋发,为正义与善良而战,铸造自己的英雄传奇。

正是因为金庸在描写英雄形象时的细腻刻画和深刻思考,他的作品才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

金庸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金庸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金庸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正如华罗庚所说,武侠小说是一部成年人的童话。

和其它文学种类相比,武侠小说是典型的男性写给男性看的书。

在这部以男性为主体的独特的童话世界里,男性形象毫无疑问的成为了主要的描写对象。

金庸的武侠小说也不例外,在他的十二部长篇、两部中篇、一部短篇中,除了《越女剑》和《白马啸西风》外,主人公都是男性,女性形象的深度、厚度远远不及男性形象,但是在金庸的作品中我们又不可否认除了那些成功塑造出来的男性形象外,他所塑造的女性人物超越了一般商业性看点的水平,成为富于结构意义与文化蕴含的一组群像。

1.引言1.1 先生的生平及其小说金庸,原名查良镛。

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

金庸的武侠小说既可以当成武侠小说看,而又可以当成言情小说来看。

看起来,侠义与言情有一些风马牛不相及,而把金庸小说当成言情小说也似乎有些滑稽,甚而荒唐。

其实不然。

金庸的小说固然不似琼瑶小说那样“专业言情”,然而金庸小说中的言情情节与故事,与之琼瑶却毫不逊色。

而其言情之奇、之曲、之美、之真、之深,似犹有过之,更非一般的言情作家作品可比。

[①]1.2 个人对小说的一点看法爱情在金庸的笔下写得淋漓尽致,女性与爱情相结合爆发出最撼动人心的光芒,他深刻的洞察力使得他的爱情故事超越了一般的言情小说,提升到人性的高度上。

正如孔庆东所说:“金庸写情不逊于任何人,广度、深度、力度均为大师级,是言情又超言情。

”[②]可是当金庸笔下的女性在爱情里绽放出最美丽的生命之花的时候,另一方面也是她们生命的苍白无力。

爱情,成为金庸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全部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构成了金庸小说中女性的全部生活内容,其生命的原动力,都是一个“情”字。

金庸小说人物性格总结(改)

金庸小说人物性格总结(改)

金庸小说人物性格总结:一、性格总结(男)段誉:善良仁爱、豁达乐观、坦率直爽、知书达礼,专注事务,执行力强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男主角之一。

大理国“镇南王”段正淳世子,后继位大理国皇帝。

段誉自小受到良好教育,温文儒雅,替他人著想。

因不小心闯入无量山的“琅环福地”中,从洞中一尊玉像处习得“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

乔峰:性格刚烈、做事果断、责任心强、兄弟情义、豪爽大气、智勇双全。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男主角之一。

丐帮帮主,武林素称“北乔峰”。

因是契丹后裔而被武林中人唾弃,后恢复契丹名萧峰,为萧远山之子,在相救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以后被册封为南院大王,再后来又加封宋王,平南大元帅,在阻止辽入侵宋后,自尽于雁门关。

虚竹:谦虚谨慎、善良随和、尊重他人,待人坦诚,随遇而安。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男主角之一。

少林寺无名小僧,24 岁时随师父下山,误打误撞破解苏星河珍珑棋局,成为逍遥派掌门关门弟子,并成逍遥派掌门。

后来被天山童姥强迫传授武功,后又在无意间得到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内力,亦被传为灵鹫宫宫主。

王重阳:智慧超群、智义双绝、风姿飒爽,争强好胜,实践主义。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

早年是位抗金英雄,事败后出家修道,创立全真教,天下五绝之首,武功造诣深不可测,世称“天下第一”。

王重阳虽为道士,然而却是一个热心于世事的民族英雄,毕其一生为抗金事业而奋斗;其人其事,并没有显出多少道家思想践履者的色彩。

郭靖:勤奋拼搏,憨厚老实、光明正大,言出必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男主角。

他融合武功为一体,遂翩然翱翔,武林尊为“天下第一侠士”,黑白二道俯首称臣,号令武林群雄,率领群雄守护襄阳城。

他用一生来彻底实现了"为国为民"这一"侠之大者"的目标,是个不择不扣的大英雄,他是中国男性形象的典型代表。

黄药师:才气过人,个性突出,风度高尚、孤高自傲、偏心护短、亦正亦邪。

金庸人物评

金庸人物评

但萧峰不一样的。萧峰比郭靖睿智得多,知道这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知道许多事情其实都没有对错之分,知道许多选择其实都很无奈——但正因为这睿智,所以才导致了他的痛苦。
如果萧峰是令狐冲那样的人,他会选择逃避,逃避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去,用幻想的乌托邦来换取内心的安宁。如果萧峰是杨过那样的人,他会在痛苦中做出一个选择,并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绝不后悔。
这是一朵美丽的罂粟花。它的绽放,是为了尽情地展现自己的美丽,而不是为了取悦某个人。它绽放得是如此之精彩,以至于不断有人被引诱过去。但是,引诱人并不是它的本意,它只是想绽放罢了。如果有人以为它是为自己而绽放,那就只能说对方是自作多情,怪不得这朵罂粟花的。
唯一能够得到幸福的,大概只有那个幸运的,被罂粟花选中,并作为自己绽放理由的那个家伙了吧!
萧峰是个悲剧。
萧峰的悲剧不在于他无法选择,而在于他有着太多的选择。不在于他太过愚昧,而在于他太过清醒。不在于他不负责任,而在于他太过负责任。
同样是为他人活着,但郭靖的生活是简单的。在郭靖的世界中,黑与白是泾渭分明的,他不需要彷徨,不需要犹豫,按照自己的选择走下去就成了——甚至谈不上选择,因为他的面前永远只有一条道路。所以他可以轻易地对自己的拖雷安答挥刀而毫无愧疚之感,可以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爱人而毫无惋惜之心(我相信,如果没有华筝害死郭靖母亲的行为,他肯定会选择华筝而不是黄蓉,为的仅仅只是一个承诺)。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大公无私到了完全放弃自我并以此为自豪的境地。他的人生,就因为这非黑即白的选择,而变得简单、轻松。
他高度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他去挑逗陆无双,挑逗程瑛,挑逗公孙绿萼,只是为了好玩,根本没考虑过会产生什么后果。他痴恋小龙女,不在乎世俗礼教,不在乎生死存亡,同样也是因为他根本不在乎什么后果。而换成令狐冲,绝对做不出来——令狐冲可以不在乎世俗礼教,但他肯定会在乎对方的心理感受。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析引言金庸先生是中国文学界非常著名的作家,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武侠小说。

在这些小说中,不仅有英雄豪杰的英勇形象,也塑造了许多具有个性和魅力的女性角色。

本文将对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探析。

女性形象背景分析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角色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和命运,并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女性角色不仅仅是男主人公的配角,她们拥有独立、聪明和坚毅等品质。

贤良淑德型一些女性形象在金庸武侠小说中被描绘为贤良淑德型。

她们通常以温柔、善良和纯洁为特点。

例如,在《神雕侠侣》中,郭襄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她被描述为聪明美丽、心地善良、自尊心强但又虚怀若谷的女子。

她用自己善良的性格和聪明才智温暖了男主角的心灵,深受读者喜爱。

勇敢果断型除了贤良淑德型的女性形象,金庸武侠小说中也塑造了一些勇敢果断型的女性角色。

她们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来应对各种磨难。

例如,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是一个富有智慧和勇气的女性角色。

她不仅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果断决策能力,还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独立自主型在金庸武侠小说中,还有一些独立自主型的女性形象,她们追求自由、坚定地追随着内心的信仰与理想。

在《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作为门派帮主,她身上沉重的责任驱动着她厮杀江湖,并最终获得了无尽的荣耀和成就。

结论通过对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塑造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女性角色。

从贤良淑德型、勇敢果断型到独立自主型,这些形象各具特色,展现出女性在武侠世界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美丽动人,更是强大而有魅力的存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注:本文字数超过2500字。

金庸小说人物评价

金庸小说人物评价

郭襄: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她是金庸小说中最寂寞的人。

也许只有找不到对手的独孤求败、隐居华山侧的风清扬,这两人的孤寂内心、凄凉情怀才差可仿佛。

郭襄出生之时,正值元兵围攻襄阳之际,初履人世,便受尽磨难,被杨过抢走,落入赤练仙子李莫愁之手,饮豹乳,困死人墓,又险些在绝情谷遭毒手,后来一度又被金轮法王绑架。

作为峨眉派开山祖师的郭襄,武功如何不知道,从其传人灭绝师太身上看,可能也是一代高手,况且她还和张三丰、无色和尚一起听过《九阳真经》。

但在小说《神雕侠侣》中,她的武功不值一提,智谋也不过尔尔,她的智勇还不到她的父母的智勇加起来除以二,行走江湖是靠了父母的威名。

但她行为言谈之中,神定气闲,从容不迫,自有一种只可远观的清芬淡雅。

她的结局是出家当尼姑,开创了峨眉一派。

郭襄是一个落寞的人,她的结局只能是出家,因为她的眼界实在太高了。

她的外公是目无余子的东邪黄药师,父亲是号称一代大侠的郭靖,母亲是机变无双的黄蓉,心仪之人又是神雕侠北狂杨过,就连她的敌人也是一代宗师金轮法王。

她心地善良,人缘不错,有时甚至憨态可掬,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别人只怕也无以入她眼中,即使是琴棋剑三绝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如此人物,在她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你能要她嫁给谁去?母亲黄蓉的身世与她相似,但黄蓉更清醒,更入世,所以她嫁给了傻小子郭靖,恐怕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只有李太白能与郭襄匹配(苏东坡只会说说健身气功,不会剑法,呵呵)。

郭襄用情之深之苦,在金庸小说中是无出其右的。

她不会像李莫愁用杀人的方式渲泄,也不会如公孙绿萼一死了之,又没有仪琳从小就青灯黄卷的心如死灰,更没有令狐冲和段誉的运气,一个有任盈盈补缺,一个最终如愿以偿。

她的情若浓若淡,其实是浓极而淡,丝丝缕缕,无以化解。

相比之下,生死相许的爱情也许更容易些。

因此,金庸小说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句对话,就是她在少林寺和无色互相打听杨过消息时说的:“郭襄望着远处山峰,自言自语:…几时方能见着他啊。

‟”郭靖黄蓉在桃花岛诀绝,黄蓉对自己说:“蓉儿,蓉儿,你可千万别寻死啊!”读到这里,令人涕泪沾襟,不可自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襄: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她是金庸小说中最寂寞的人。

也许只有找不到对手的独孤求败、隐居华山侧的风清扬,这两人的孤寂内心、凄凉情怀才差可仿佛。

郭襄出生之时,正值元兵围攻襄阳之际,初履人世,便受尽磨难,被杨过抢走,落入赤练仙子李莫愁之手,饮豹乳,困死人墓,又险些在绝情谷遭毒手,后来一度又被金轮法王绑架。

作为峨眉派开山祖师的郭襄,武功如何不知道,从其传人灭绝师太身上看,可能也是一代高手,况且她还和张三丰、无色和尚一起听过《九阳真经》。

但在小说《神雕侠侣》中,她的武功不值一提,智谋也不过尔尔,她的智勇还不到她的父母的智勇加起来除以二,行走江湖是靠了父母的威名。

但她行为言谈之中,神定气闲,从容不迫,自有一种只可远观的清芬淡雅。

她的结局是出家当尼姑,开创了峨眉一派。

郭襄是一个落寞的人,她的结局只能是出家,因为她的眼界实在太高了。

她的外公是目无余子的东邪黄药师,父亲是号称一代大侠的郭靖,母亲是机变无双的黄蓉,心仪之人又是神雕侠北狂杨过,就连她的敌人也是一代宗师金轮法王。

她心地善良,人缘不错,有时甚至憨态可掬,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别人只怕也无以入她眼中,即使是琴棋剑三绝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如此人物,在她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你能要她嫁给谁去?母亲黄蓉的身世与她相似,但黄蓉更清醒,更入世,所以她嫁给了傻小子郭靖,恐怕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只有李太白能与郭襄匹配(苏东坡只会说说健身气功,不会剑法,呵呵)。

郭襄用情之深之苦,在金庸小说中是无出其右的。

她不会像李莫愁用杀人的方式渲泄,也不会如公孙绿萼一死了之,又没有仪琳从小就青灯黄卷的心如死灰,更没有令狐冲和段誉的运气,一个有任盈盈补缺,一个最终如愿以偿。

她的情若浓若淡,其实是浓极而淡,丝丝缕缕,无以化解。

相比之下,生死相许的爱情也许更容易些。

因此,金庸小说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句对话,就是她在少林寺和无色互相打听杨过消息时说的:“郭襄望着远处山峰,自言自语:‘几时方能见着他啊。

’”郭靖黄蓉在桃花岛诀绝,黄蓉对自己说:“蓉儿,蓉儿,你可千万别寻死啊!”读到这里,令人涕泪沾襟,不可自抑。

可面对郭襄,如在夜深人静之际,洞箫响起,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你只能悄悄合上书本,惘然自失,惆怅无比。

郭襄客串在《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着墨并不多,但她却是最使我难以释怀、最使我挂念的人物。

她是镜花水月,其人其情,美艳不可方物,只能把酒向青天,永远无处着落。

令狐冲:浪子风姿英雄本色西晋皇族欲向阮籍提亲,阮籍大醉三个月,媒人不得与言,废然而返。

令狐冲拒绝当日月教副教主,情形与阮籍相似。

只是令狐冲是正面跟任我行发生冲突,情势更加惊人。

是以《笑傲江湖·拒盟》中任我行与令狐冲的言辞交锋,是金庸小说中最惊心动魄、最令人回肠荡气的一段对话。

令狐冲得上官云赠“寿比南山,福泽无穷”四字,忍不住嗤一声冷笑,“委决不下”之心,“突然一片明亮,再无犹豫”,说出两件事:一是决不能将恒山一派带入日月教,二是求教主将其女儿盈盈许配给他。

而任我行也是非常之人,竟然全部答应,眼看可以两全其美,令狐冲却还是拒绝加入日月教,并决心与任我行“誓死周旋”,说得斩钉截铁,绝无半分转圜余地。

“一时朝阳峰上,群豪尽皆失色”。

当时任我行扫平五岳剑派,“炙手可热势绝伦”,要恒山派全军覆灭只是举手之劳,但他对令狐冲除了威逼,还有利诱,授以高位,视作接班人,许以女儿,答应传授消除异种真气的法门,应允保留恒山一派,可谓至矣尽矣,蔑以加矣,即使惊才绝艳如东汉蔡邕,恐怕也要为之感动,会像哭董卓似的要报答“知遇之恩”,令狐冲却不为所动,原因何在?《绣花》一章中,令狐冲有段内心独白:“即以当世之士而论,向大哥、上官云、贾布、童百熊、孤山梅庄中的江南四友,哪一个不是奇材杰出之士?这样一群豪杰之士,身处威逼之下,每日不得不向一个人跪拜,口中念念有辞,心底暗暗诅咒。

言者无耻,受者无礼。

其实受者逼人行无耻之事,自己更加无耻。

这等屈辱天下英雄,自己又怎能算是英雄好汉?” 推而广之,屈辱人,自己又怎算是人?令狐冲岂是这样无耻之徒?“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二十个字,用在令狐冲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书中写令狐冲,最出彩的两处,除《拒盟》一段,还有为救仪琳而与田伯光斗智斗勇的部分,尽管通过仪琳之口叙述,虽多方照应,技术上尚有可商榷之处,但令狐冲的潇洒倜傥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令狐冲其人,小聪明是有的,华山面壁后,剑法可算独步天下,湖底脱困,内功也极其深厚,但他一没有王重阳的雄才大略,不是统帅之才,二没有萧峰的天生豪气,有时倒与无赖相近,三没有郭靖的凛然正气,即使岳不群并派,也有点无可无不可。

对华山派还有那一份血诚。

这正是浪子的处境。

他虽被开革出派,却一心梦想重入华山派。

浪子总在流浪,却一心想家,浪子一心想家,却总在流浪。

本文开头我以阮籍比令狐冲,正因在这一点上,他们也惊人相似。

这里不能不提到嵇康,倒不是《笑傲江湖》之曲与他有关,而是他“非汤武而薄周公”,看似名教的叛徒,实际上是忠实的卫道士,他是时代的浪子,正如令狐冲是“江湖”的浪子。

在秩序违背人性时,他们以挣脱和破坏秩序的方法维护理想中的秩序,这是浪子存在的意义。

在小说中可以喜剧收场,在现实生活中,只能以悲剧了结。

韦小宝:无耻惫懒左右逢源韦小宝这个典型的市井泼皮,是我所知道的最吃得开的人物。

除了跟吴三桂势不两立以外,他从来没有一个永远的敌人;除了阿珂和郑克(土爽),谁都与他讲交情。

从大清朝内禁到俄罗斯皇宫,都能直进直出,东北、西藏、蒙古、云南、台湾之收归版图,全有他一份大功,天下高手九难、陈永华、洪安通、少林众僧、桑结都与他关系非同一般,当时大名士顾黄吕查四人甚至病急乱投医要辅佐他当皇帝。

现实生活中我遇到声称白道黑道都吃得开的人,往往很不恭敬地想到这个人物;提到历史上的众多英雄,我也会想到他。

金庸将他写成这个样子,要有相当的魄力。

如果韦小宝胆子够大,心计够深沉,说不定就揭竿而起了,不能成为朱元璋,也能像陈友谅,弄个草头王当当。

本来这三人也和刘邦一样,是一路人物。

当然他若这样干,对手是康熙,最终是要失败的。

问题是他出身妓院,虽然混成一个叱咤风云的奢拦人物,最大的理想却还是回扬州开一所甚至几所大妓院。

他身上那种无往而不利的无赖习气,令人很难忘记,从这个意义上说,《鹿鼎记》是一部气魄更大、更精彩、也更有意思的《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我们想必对这位先生一口气娶了七个夫人印象不浅,这七个女子,有四个是从别人那里弄过来的,最费周折的是阿珂,那种死乞白赖死缠烂打恬不知耻,简直感天动地,而最令人羡慕的大概是他竟拥有温厚娇憨细腻忠心的双儿。

《鹿鼎记》最大的败笔可能就在追求阿珂的过程中,与喇嘛斗法,虽有宝衣护身刀枪不入,可是宝衣没有气功,难以“反弹”,韦小宝胜得无理;“杀龟大会”以后耍弄郑二公子的种种笑剧,办法虽多,手法单一,实在无趣得紧。

作为一个无赖,他对付人十分辣手。

? 从小打架,手段阴毒。

神龙教让他当白龙使,他却炮轰蛇岛,救沐王府入宫行刺的三个人,让四名太监尝化尸粉,一剑无血冯锡范如此高手,也被他痛加折磨,调包斩首,郑克(土爽)更是被整得了无生趣。

然而他虽与康熙是总角之交,在宫中气焰嚣张,却始终不过是一个弄臣,一旦真正介入朝野纷争,便被康熙玩弄于股掌之上,在平三藩这样的大事上,康熙也绝不敢让他做替身。

这些地方,金庸的把握是非常精准的。

正如金庸所说,韦小宝身上也不是一无是处,他讲义气,而且讲到不贪图富贵,宁可“告老还乡”,这十分难得。

这天下最吃得开的人最后弄成天下最吃不开,躲到大理,就是因为他太讲义气了。

世事往往如此,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韦小宝秀于林的地方就那么一丁点儿,风也照摧不误。

最后他一声断喝:“老子不干了!”大彻大悟,真有苏东坡“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的味道。

慕容复:王霸雄图尽归尘土《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中的两个重要人物有着相似的经历和相似的结局,令人遗憾的是,金庸的创作在此也出现了相似的失误。

这两人名叫慕容复和岳不群。

这两个人在江湖中同样享有令誉。

岳不群被称为君子剑,气度闲雅,大义凛然,简直是江湖正义的化身;慕容复的家传武功虽骇人听闻,但他英俊潇洒,武学渊博,连四大家将也颇得萧峰好评。

这两个人又同时是野心家和阴谋家,岳不群不露声色窃得辟邪剑法,夺得五岳派掌门之位,为人阴鸷险刻;慕容复神出鬼没四处奔波,梦想复国,弃王语嫣于前,杀包不同于后,可谓无情无义。

岳不群这个人物形象颇有典型意义,据说东南亚某国政要攻击对手时也用岳不群指称,可见其影响之大。

《笑傲江湖》的大部分篇幅,岳不群在武林中以正面人物出现,他的阴谋都在无形中进行,如派遣劳德诺和岳灵珊去福州,收林平之为徒,将令狐冲开革出派,往往有冠冕堂皇的理由。

这种不着痕迹的塑造,颇见功力。

但在离华山途中被十五名蒙面高手伏击,败得轻易了点,嵩山顶上与左冷禅比武,又胜得轻忽了点,与金庸其他描写打斗场面举重若轻的笔法相较稍逊,两处都稍欠耐读。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对岳不群的几次描写都因其命运定型而性格走样。

在被任盈盈喂服三尸脑神丸前后,十分狼狈脓包,迹近无赖。

其实按他的性格,虽然十分卑鄙,却远不是一个小丑,他的邪恶阴险是极为镇定从容的,但被处理得既带匪气又流于浮滑,显然过于草率。

最后死于仪琳之手那一节,更是勉强,以他的老谋深算,死得如此容易,这与任我行之死一样,都有点偷懒。

即使用自残躯体后心理变态解释,用阴谋败露后的秉性暴露解释,也仅能差强人意。

“南慕容”的名头十分可疑,如果它是慕容复的父亲慕容博闯下的,那么不可能与后辈“北萧峰”并举,而慕容复的武功则似乎不足当此声望。

慕容复的复国梦并不损他形象,他的武功未臻一流,也不足以减他的潇洒。

他的形象变化在少林寺大战。

此战场面恢宏壮阔,自然是经典之作。

玄慈的悲苦,萧峰的豪迈,段誉的迂阔,游坦之的凄厉,都刻画得颇成功,但慕容复在此变成一个绣花枕头稻草芯的世家子弟,并不是那个志在天下的英雄。

与段誉相斗,徒见花哨不见智勇,与萧峰交手,更是在三招两式之间,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从此以后,他变得不堪一击:智穷力竭到去西夏国争当驸马,武功为鸠摩什轻易击败,人格在段延庆面前丧失殆尽,心理上最终以疯狂了结,也顿成小丑,还赔上一个阿碧。

同样,华山派与慕容世家的实力也是很让人怀疑的。

五岳之中,落墨较少的泰山、衡山两派,尚有耆宿如玉矶子和老将如刘正封在世,恒山派三位老尼也实力不弱,华山派虽然气、剑二宗内讧,但举派下山避仇之际,却是这样的势单力薄,与他的声望地位相差过大。

慕容家世代奔波,除了有一个燕子坞和四大家将,实在看不出他们积聚了多少势力。

岳不群和慕容复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本来比较丰满,到了尾声,却因为变化突兀,反而大有减损,最终使之在认识论上的意义远远超过美学上的意义,犯了“理大于辞”之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