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精选11篇)
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

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导读:关于大学生活的散文1:我的大学生活我的大学在辽宁省的大连市,暑期入学时叫师范学院,春季入学改作师范大学。
我考师范院校纯属偶然,那时,我对高校了解得非常少,甚至于在填报志愿时对专科和本科都区分不清,更不用说自己选择学校了。
我们高考那年是先通知考试成绩后填报志愿,因为自己不懂,所以一切都听从班主任老师的。
我问老师,我报什么志愿好呢,老师说那得看你自己有什么理想了,我说:没啥理想,不当农民就行。
这个回答至今回想起来还有些汗颜,觉得思想境界竟然连小朋友都不如。
我经常在电视上看见主持人问小朋友:你将来的理想是做什么呀?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说:当科学家、当航天员、当医生……没有一个人说想当官的,也没有一个人象我‘没啥理想,不当农民就行’的。
我并没有诋毁农民朋友的意思,因为我就是农民的儿子,我家世代为农。
我深知农民的苦衷,父兄们终日地劳作尚且连温饱都不能解决。
在填报志愿时母亲给了我一个原则:花钱一定要少。
因为当时我家里的生活已经极其困难了,父亲在我上大学的前一年就去世了,家里还有一位90岁的奶奶需要母亲照顾。
所以我非常理解母亲当时的心情。
经过询问,师范院校不收学费、书费,每月还有22元5角的伙食补助。
就这样我就来到了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师范学生。
那些年人们都不愿意读农、林、水、医、师范院校,参加工作以后社会地位也很低,尤其是作为教师。
以至于在我参加工作以后,我的一位同事想给我介绍一位女朋友,她是国营商店卖货员,人家一听说是教师,连我的基本情况都没打听,就委婉地回绝道:不想找老师。
这是后话了。
后来我就来到了辽宁师范大学的地理系,至于我为什么选择地理系,当时心里也有个小算盘。
因为听说地理系的野外实习多,可以到处逛,游山玩水,我很喜欢的。
果真如此,我们的野外实习确实不少,四年当中真的游历、考察了很多地方,南边到上海,北面到哈尔滨,内地到呼和浩特,至于省内或大连附近的地方是经常去的。
让其它系的同学们羡慕的不得了。
散文:描写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欣赏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大学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描写大学生活的优美欣赏,以供大家参考。
描写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欣赏篇一:大学生活感想大学生的生活,在旁人看来是为之新鲜的,而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并不是那样的感觉,不错在没来上学之前我们各自豪情万丈,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幻想,个个多感觉到在大学里有好多的“丰功伟绩”等着我去做,正如清晨初生的旭日一样充满着希望,但似乎来到大学以后,感觉好像慢慢变成了错觉,大学生生活是那样的千篇一律,个个闲的发慌,有的人甚至受不了这无聊的生活干脆辍学。
因此大学生活给我们的感觉好像不是造就人才,而是把人才扼杀在摇篮里。
但并不是所有的,还是有少数人是没有被扼杀的,我想应该是他们达尔文唯物进化论学的好的缘故吧啊,他们懂得“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真理。
所以他们在大学生活中积极向上,用“忙碌”来“麻痹”自己。
虽然他们学到了很,多但在这同时他们也扭曲了他们自己的心灵,因为他们是强制性的,逼迫自己去做,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造成的。
我一直在想到底怎养的大学生活才算正常,是整天窝在宿舍上网吗?是整天逼迫自己躲在图书馆看书吗啊?还是寻找一个伴甜蜜吗啊?好多好多的想法围绕着我们......让我们整天活在胡思乱想中,一天一天的颓废。
敢问大学生这条漫长的路到底该怎样走才对?我想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回答:工学结合,在学习的同时寻找一份工作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但这样也不是万全之策我认为。
学生不是应该以学习为重吗啊?太早的接触社会好吗啊?这样对以后真正的工作积极性会有影响吗啊?这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那些工学结合的人。
我记得我从来上大学后,就感觉大学生活是那样的无聊,整天不知道去干吗好。
于是就找了一份工作来"麻醉"自己,使自己整天生活在忙碌中,但这同时自己真的变得好累好累哦!工作时要以"顾客永远是对"这一原则。
既使是自己对的也只能忍气吞声,把一肚子委屈憋在心里,满肚子的苦水。
描写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

描写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描写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篇一:我的大学生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题记记得大一刚入学时,面对那么一张张陌生而亲切的面孔,我是那样的羞涩却倍感温暖。
大学新生,是那样懵懂青涩,对一切都好奇不已。
初见代理班主任,诧异不已地暗道:“这么年轻,好像才比我大那么两三岁,就当大学老师啦,真了不得!不知道他们教的是哪门课程?”后来得知,原来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学生,只不过是两年之后的我罢了。
教的是大学入门课程,教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更充实更丰富,亦师亦友地陪着我们一路过来。
大学只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谁都不知道谁的过去。
过去的你是否优秀、是否惹人爱,没人在乎。
你说了别人也不了解。
新生都是出生的牛犊,什么都敢闯都要试。
学生会、记者团、各个学生社团,宣传单满天飞。
感兴趣的尽管去试,不感兴趣的就撇一边,不甚了解的就全宿舍组团去试,到头来那个组织录用了就到哪去。
因为甲流被迫取消的军训,让我同其他人一样兴奋不已。
殊不知,那将会成为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想想那时的我真是幼稚。
大学第一节课,很让人期待。
很认真的预习了,一节课下来发现大学老师讲课竟是那样随意辽阔,不再需要盯着书本看,也用不着手忙脚乱的抄笔记。
老师所讲的知识远超过课本的印刷体字。
大学老师大多很有个性,讲课就像在聊天却又胜似聊天,又仿佛是在表演一般生动引人。
但也不免会遇到几位很古典的老师,讲课犹如催眠。
尽管如此,我也还是会规规矩矩到位,大一大抵都是这般循规蹈矩。
大一课很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多得总让人空虚得很。
为了打发时间,整个宿舍集体出动,将桂林市的大街小巷摸个遍。
六人一行,顾不得路人灼热的目光,肆意谈笑,好不痛快。
关于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

关于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关于大学生活的散文1:我的大学生活我的大学在辽宁省的大连市,暑期入学时叫师范学院,春季入学改作师范大学。
我考师范院校纯属偶然,那时,我对高校了解得非常少,甚至于在填报志愿时对专科和本科都区分不清,更不用说自己选择学校了。
我们高考那年是先通知考试成绩后填报志愿,因为自己不懂,所以一切都听从班主任老师的。
我问老师,我报什么志愿好呢,老师说那得看你自己有什么理想了,我说:没啥理想,不当农民就行。
这个回答至今回想起来还有些汗颜,觉得思想境界竟然连小朋友都不如。
我经常在电视上看见主持人问小朋友:你将来的理想是做什么呀?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说:当科学家、当航天员、当医生……没有一个人说想当官的,也没有一个人象我‘没啥理想,不当农民就行’的。
我并没有诋毁农民朋友的意思,因为我就是农民的儿子,我家世代为农。
我深知农民的苦衷,父兄们终日地劳作尚且连温饱都不能解决。
在填报志愿时母亲给了我一个原则:花钱一定要少。
因为当时我家里的生活已经极其困难了,父亲在我上大学的前一年就去世了,家里还有一位90岁的奶奶需要母亲照顾。
所以我非常理解母亲当时的心情。
经过询问,师范院校不收学费、书费,每月还有22元5角的伙食补助。
就这样我就来到了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师范学生。
那些年人们都不愿意读农、林、水、医、师范院校,参加工作以后社会地位也很低,尤其是作为教师。
以至于在我参加工作以后,我的一位同事想给我介绍一位女朋友,她是国营商店卖货员,人家一听说是教师,连我的基本情况都没打听,就委婉地回绝道:不想找老师。
这是后话了。
后来我就来到了辽宁师范大学的地理系,至于我为什么选择地理系,当时心里也有个小算盘。
因为听说地理系的野外实习多,可以到处逛,游山玩水,我很喜欢的。
果真如此,我们的野外实习确实不少,四年当中真的游历、考察了很多地方,南边到上海,北面到哈尔滨,内地到呼和浩特,至于省内或大连附近的地方是经常去的。
让其它系的同学们羡慕的不得了。
写大学生活的散文

写大学生活的散文写大学生活的散文导语:当我用心去确定人生价值的时候,学习奋斗充满了生活的全部内容,我孤独,但是没有时间。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写大学生活的散文,欢迎阅读参考。
写大学生活的散文第1篇“人生就像饺子,岁月是皮,经历是馅。
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饺子皮上的褶皱,人生中难免被狠狠挤一下,被开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没有经历,硬装成熟,总会有露馅的时候。
”这一段话,不是我的原创,是崔永元评论人生的一段话。
以我现在的经历还不配和大家谈人生,我要谈的是对于在座的每个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的四年大学生活。
对于今天让我站在这里给大家讲如何度过关键的四年大学生活,其实有点赶鸭子上架。
就在我准备简历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没有任何可以让我吹嘘一番的证书,奖章之类的任何被称为荣誉的东西,除了自认为满满的四年的生活感悟。
其实回过头想一想,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想,我的这四年生活应该也还是这样,因为对于大学生活该经历的活动,该掌握的知识,我都尽了自己的努力。
有人说:大学一年级往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学二年级就进了一步“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学三年级时“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学四年级“知道自己知道”。
其实,至今我也没能吃透其中蕴含的意味,但是模模糊糊能体会到一点,就是从天上落到地上,从憧憬理想回到现实。
很多人之所以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网上或者杂志上的一些关于大学生活小说的误导。
很多作者描写大学生活都是以调侃的语气,向读者描绘一个他心中理想的大学。
受到这种误导,在每个人踏进大学之前会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一个理想的描绘。
怀着这份美好,进入大学后,很多人都会迷糊一阵子,充分享受突如其来的自由和新奇感。
但是在一天天上课,自习后,这种激情慢慢的消退,就开始进入迷茫阶段,怀念高中同学,怀念高中生活。
在座的大都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和“知道自己不知道”阶段,尤其是后者,往往是造成迷茫,困惑和郁闷的根源。
描写大学的优美散文欣赏

描写大学的优美散文欣赏大学生活一半在学校一半在社会,我们要学会站着做人跪着做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描写大学的优美散文欣赏,供大家欣赏。
描写大学的优美散文欣赏篇一:花开大学如果说生活需要一种美好的境遇伴随悠悠岁月长河细流淙淙而淌,我觉得大学生活的村落总是生命花苑里玫瑰般的妙境,芬馨永存。
自然,爱情是一朵常开不败的玫瑰花。
如果在这青春年华的道路上,我能够左手执爱的玫瑰,右手拈梦的珍珠,迈开人生坦荡而闲适的步履,我会顶礼膜拜这上天神美的恩赐。
我总是相信浪漫情怀与灿彩理想能双剑合璧成最柔美最刚健的乐章。
为此,我选择做自己人生的音乐指挥,坚定而且笃信自己能演奏自己独特而妙曼的交响。
于是,我开始一种执著,一种默然追求,一种慨然奋斗!在这个世间,让我邂逅你是一次美好机遇的开端。
既然上帝把门窗打开让太阳照进来,那排一再怯弱如鼠的我还是愿意脱胎换骨的来改变自己,承诺一直特立独行的诺言:让生活的默默奋斗为梦想插入飞翔的翅膀,轻撷爱情的花朵让青春温馨如春,携一个知己的游伴,一同进入白云的天堂探听雄鹰的强音与玫瑰的细语。
我觉得选择一种自己的方式去丰富人生的理想无论是否最终如愿以偿,其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我曾经也在梦想的迷蒙与现实的痛楚中有些彷徨,百藤缠身,重围待破,我的有些自负的念想告诉我,我天生就是不凡的,而且是唯一的不凡。
于是我像一只沙漠中的骆驼,朝着天边的太阳铿锵地迈出自己的脚步。
我便始终认为人生不过是你自己手中的一块橡皮泥,关键在于你自己。
可是,面对这羽化成蝶的妙曼之旅,我觉得孑然一身,不禁有些戚戚然。
要是有一个人能过结伴而行,一起寻找太阳,一起享受奋斗虽苦犹甜的滋美,夫复何求!我笃信自己的路是通往太阳家乡的天梯,所以我会无怨无悔的跋涉下去,也许漫漫路途时光才是奋斗最真实的收获之秋,因为那一点一滴的汗水里折射着一颗心金子般的光芒。
上帝总是眷顾每一个人,即使我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我依然能遇上你,文静的像一朵深夜里偷偷泣香的玉莲,让整个白昼都弥漫你的馨香。
散文:描写大学欢乐时光的生活散文(精编版)

散文:描写大学欢乐时光的生活散文大学不是幻想,不是梦想,更不是妄想,而是我们伟大的理想。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描写大学欢乐时光的生活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写大学欢乐时光的生活散文:《大学初体验》倚在窗前,百无聊赖,左手托腮,右手无意识地扣着窗台,一下一下。
窗外,黄绿相间,只剩几片叶子几近光秃的梧桐树干在这个南国的冬天显得单薄。
树下,落叶累积,风一吹,缱绻而起,似金色的蝴蝶,翩然起舞,极致的漂亮。
时间就像那翩翩落叶,打给旋儿悄无声息地偷偷溜走,等到察觉到早已不复存在。
转眼间已经三个月了,说长不长,还不足一个学期,说短不短,以前对大学的狂热已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平复,淡化。
就像梧桐树叶那样浓烈的绿褪成灰黄。
现在,我的大学像一杯温水,不冷不热,褪去激情。
想起那时,真真有些感慨。
几个月前才接受了高考的洗礼,紧接着就迈入了大学的校门。
手里拿着包包,跟在拖着行李的父母身后,略显稚嫩的脸上透着欣喜,好奇稍带激动的四处观望。
面前的那条路,似乎很长,长的好似没有尽头,路两旁的树真的好绿,绿的要将人淹没。
来来往往的人不间断,有的同我一样,父母陪着上学,有的是学长学姐,帮提行李,接待新生,熙熙攘攘。
报到,交钱,领生活用具,寻找宿舍大楼。
在一位学姐的引导下,不停地转悠,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一路上还不时地,用自己蹩脚的普通话与之交谈,竟还自我感觉良好。
晚上,一个人躺在刚刚铺好的床上,有些恍惚。
虽然累一天了,可这个时候却怎么也睡不着。
回想这一天,云里雾里,还没从已经是大学生的事实里回复过来。
就这样,辗转反侧,大学的第一晚就这样结束。
接下来,学生会招新了,火急火燎地报名。
随即,面试。
站在台上,在学长学姐的注目礼下,心里紧张的声音发抖,机械地重复那背了一遍又一遍的自我介绍。
学长发问,问题有些犀利,无措地绞着衣下摆。
口齿不清,思维混乱,乱答一气。
听到学长的一句你可以先出去了,如蒙大赦,迫不及待地说声学长学姐再见,拉门而逃。
第一个记者节,第一次上台。
有关描写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

有关描写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快一年了,怎么会如此的漫长呢,大学以前的日子怎么那么短暂呢。
不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竟一点亲切感都没有,陌生的学校,也没有新奇感。
来时宿舍只有我孤零零一人,很不错的单人世界。
几日后就住满了,有些拥挤了,三楼还是空的,也是顶楼,后面也一直空着。
室友是些普普通通的人,一点也不可爱,在这拥挤的空间,每个人都很碍事。
校园的年代很久远了,跟房子的年代一样。
唯独大门前有几栋较显眼的高楼,挡住了后面的一切。
校园中该有的都有了,还是给了我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气息。
我的生活范围是以宿舍为中心,扩散到教学楼、食堂、出校门口。
校园内的楼房不是所有的都是属于学校,内部有一个居民小区,我从没去过,有的作为厂房和店面租出去了。
起初还能正常作息,慢慢也屈服了,室友吵闹得越来越晚,我很难在这种环境睡着,更何况我每天都想的很多。
早上终于起不来床,把能逃的课都逃了,不能逃的也逃了。
室友有时会去上网通宵,我独自去过一次,就没再去过了。
大一是被禁网的,有两个室友还是把电脑带来了,一个带来没多久又带回去了,另一个是在下半个学期新买的,用的无线网卡。
我偶尔去朋友那上网,朋友待我很好,后来变得频繁起来,我玩的是一些再无聊不过的游戏,也会看一些电影,我对电脑迷恋只介于年轻时的放纵。
去的次数多了,我也不常去了,还有很多闲暇时光得待在学校。
我已不去参加体育活动,能做的事少之又少,我会去图书馆借几本书,心境不佳,也不能找到一个安静地方,看书的时候比较少。
还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散步,开始只是无事可做地游荡,后来成了习惯,从来没有人陪过。
同学都比我忙,有去做兼职的,比学习可是认真对待多了。
校园占地面积是中等的,我转了一圈又一圈,我嫌它有些太小了。
校园中的树木很高大,有四五十年了,树木环抱着我,给了我无限的安全感,那是唯一能让我心情舒畅的。
我很喜欢一处偏僻的地方,情侣都很少去的,现在的情侣都是正大光明的,犯不着躲躲藏藏,我大多的时间都是待在那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精选11篇)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篇1我的大学在辽宁省的大连市,暑期入学时叫师范学院,春季入学改作师范大学。
我考师范院校纯属偶然,那时,我对高校了解得非常少,甚至于在填报志愿时对专科和本科都区分不清,更不用说自己选择学校了。
我们高考那年是先通知考试成绩后填报志愿,因为自己不懂,所以一切都听从班主任老师的。
我问老师,我报什么志愿好呢,老师说那得看你自己有什么理想了,我说:没啥理想,不当农民就行。
这个回答至今回想起来还有些汗颜,觉得思想境界竟然连小朋友都不如。
我经常在电视上看见主持人问小朋友:你将来的理想是做什么呀?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说:当科学家、当航天员、当医生……没有一个人说想当官的,也没有一个人象我‘没啥理想,不当农民就行’的。
我并没有诋毁农民朋友的意思,因为我就是农民的儿子,我家世代为农。
我深知农民的苦衷,父兄们终日地劳作尚且连温饱都不能解决。
在填报志愿时母亲给了我一个原则:花钱一定要少。
因为当时我家里的生活已经极其困难了,父亲在我上大学的前一年就去世了,家里还有一位90岁的奶奶需要母亲照顾。
所以我非常理解母亲当时的心情。
经过询问,师范院校不收学费、书费,每月还有22元5角的伙食补助。
就这样我就来到了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师范学生。
那些年人们都不愿意读农、林、水、医、师范院校,参加工作以后社会地位也很低,尤其是作为教师。
以至于在我参加工作以后,我的一位同事想给我介绍一位女朋友,她是国营商店卖货员,人家一听说是教师,连我的基本情况都没打听,就委婉地回绝道:不想找老师。
这是后话了。
后来我就来到了辽宁师范大学的地理系,至于我为什么选择地理系,当时心里也有个小算盘。
因为听说地理系的野外实习多,可以到处逛,游山玩水,我很喜欢的。
果真如此,我们的野外实习确实不少,四年当中真的游历、考察了很多地方,南边到上海,北面到哈尔滨,内地到呼和浩特,至于省内或大连附近的地方是经常去的。
让其它系的同学们羡慕的不得了。
记得刚到大学的头半年我们就去山东半岛实习,从大连乘船到烟台,然后分别去灵山、栖霞、蓬莱、崂山等地。
每天学校还要给我们发一些补助费。
老师们怕我们男生在实习时乱跑出现意外,每每在出发前都给我们放一个烟幕弹:这次实习,根据同学们的表现来评定成绩,每个班级有两个成绩不及格的指标。
这句话最管用了,相当于紧箍咒一样,吓得我们天天围在老师的身边:帮助老师背包裹,上山的时候给老师探路,时不时地向老师请教些问题,记在本子上。
尽量装出虚心的样子来。
从山东回来以后,老师对我们说,鉴于各位同学的表现及上交作业情况,通过向系里申请,这次实习全部通过。
我们在实习时,装扮起来很像一位地质工作者:头戴一顶遮阳帽,左肩斜挎一部军用水壶,右肩斜挎小背篼,兜里装着罗盘,卷尺,笔记本,画图工具,有的手里拎一把小锤子,穿着胶鞋和运动服,显得很干练。
外人以为我们是勘探人员呐。
有一次,我们在千山实习,有一条登山的石阶,很窄,人们正在那里排队,忽然来了很多警察把那条路封上了,让大家靠边把路闪开。
有人问发生了什么事,警察说来大领导了。
后来我们凑到了警察跟前,说我们不是游客是来工作的。
结果那个警察用对讲机和上面的人喊道:让搞科研的先过去。
我们的校园分为南北两个校区,中间被一条主干线的马路一分为二。
地理系在南校区和数学系同在一栋三层楼里。
二楼走廊的两端分别为阶梯教室和阅览室。
阶梯教室是我们上课的地方,阅览室是看书写作业的地方。
阅览室里的图书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图书是随便借阅的,高兴得我这个山里的孩子不知如何是好,简直就象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
说实话,在没上大学之前,除了小时候看到的小人书以外,我很少看到课外书籍。
所以我的知识储量少得可怜,以至于我的同学经常奚落我:啥也不知道。
当时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是哪几个都不清楚,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主要的朝代说不出来,因为我没有学过历史。
有些模模糊糊的历史知识也是听别人说的或者听说书的讲的。
甚至于在刚入学时我当着很多人的面把薛宝钗读成薛宝叉,引来大伙的哄堂大笑。
为了弥补过去的缺失,我拼命的读书,除了完成必修的功课之外,我阅读了很多课外的书籍,人物传记,历史小说,四大名著,中国的和外国的什么都看,涉猎的范围十分广泛。
相对来说我们地理系的课业负担较轻,经常是上午半天大课,午后半天自由学习,晚上没有晚课,所以,我们几个人便经常去学校的小礼堂看电影,为了不花钱还能看到电影,我经常替他们卖电影票,得到的报酬是免费看一场电影。
周六晚上系里经常组织舞会。
因为知道自己身段横粗短胖的,跳起舞来只能给大伙增加增加笑料,所以这类活动我一直不太积极。
前年,我回母校一次。
看见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分高兴。
现在由过去的两个校区变成了三个,我们的教学楼也变成了崭新的高楼,图书馆也变得更加宽敞了,图书更加丰富了,校园更加整洁了,绿地也增加了,招生数也变多了,我们的地理系改成了城市管理学院了。
感谢母校!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篇2偌大的校园,时尚的服装,匆匆的身影,有一种象牙塔的自由感觉,原本也在脑海中浮现过千万次这样的画面。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做你想做的事,想你所想的事。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可是也总有那样的一些时候,当你处在安静的寝室,一下子身边没有了欢笑声,没有了打闹声,没有人可以说话,在阳台看着道路上那么多人结伴三三两两的回家的回家,出去玩的出去玩,感觉分外的落寞,心里一阵空荡荡的感觉。
这时候总会想很多,想念以前的朋友,想念以前的学习生活,想念好多好多以前不知道去珍惜的事。
有句话说的很对,人总是在失去一样东西后才会感到这样东西的可贵。
是啊,在拥有时不知道如何去珍惜,在失去后才明白这样东西对自己的重要。
时髦的着装曾是多少女孩所想要的,寒窗苦读了二十载只是为了来这大学享受几年的轻松自由生活,想想还是挺不容易的吧,然而莫名的原因又觉得自己很可笑,想想自己在高中的努力全在一次高考中决定了我的现在,我感到不公平,可是那又怎样,过去的还是过去了,好像也没什么提一提的必要,当初进了这个大学前是焦虑不安,伤心难过的。
到了大学后,也许是时间真的可以治疗我们的伤痛吧,渐渐地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对这个结果也在慢慢地淡出我的生活了。
大学的生活和高中的确是两个样,在这里最重要的或许是适应吧。
其实每个大学生都清楚,只是都不愿正视这个问题罢了。
即使是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也不一定是一颗快乐满足的心,外表的讲究不等于心里的明白,比起面对清醒的有目标的生活,仿佛我们都更宁愿混混沌沌的过日子,就好比是一艘船,有动力,却不知驶向何方,行行停停,终究最后也不知道会驶向何方,在它的的心中就没有彼岸存在过。
偌大的校园,靓丽的身影,在一个处于安静中的女孩看来,好像可以看到好多好多情感与感受,虽然是好多人都不愿提及的。
落叶洒满地,凉风习习,注定是每年的秋季景象,只是今年的秋季分外孤寂。
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篇3倚在窗前,百无聊赖,左手托腮,右手无意识地扣着窗台,一下一下。
窗外,黄绿相间,只剩几片叶子几近光秃的梧桐树干在这个南国的冬天显得单薄。
树下,落叶累积,风一吹,缱绻而起,似金色的蝴蝶,翩然起舞,极致的漂亮。
时间就像那翩翩落叶,打给旋儿悄无声息地偷偷溜走,等到察觉到早已不复存在。
转眼间已经三个月了,说长不长,还不足一个学期,说短不短,以前对大学的狂热已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平复,淡化。
就像梧桐树叶那样浓烈的绿褪成灰黄。
现在,我的大学像一杯温水,不冷不热,褪去激情。
想起那时,真真有些感慨。
几个月前才接受了高考的洗礼,紧接着就迈入了大学的校门。
手里拿着包包,跟在拖着行李的父母身后,略显稚嫩的脸上透着欣喜,好奇稍带激动的四处观望。
面前的那条路,似乎很长,长的好似没有尽头,路两旁的树真的好绿,绿的要将人淹没。
来来往往的人不间断,有的同我一样,父母陪着上学,有的是学长学姐,帮提行李,接待新生,熙熙攘攘。
报到,交钱,领生活用具,寻找宿舍大楼。
在一位学姐的引导下,不停地转悠,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一路上还不时地,用自己蹩脚的普通话与之交谈,竟还自我感觉良好。
晚上,一个人躺在刚刚铺好的床上,有些恍惚。
虽然累一天了,可这个时候却怎么也睡不着。
回想这一天,云里雾里,还没从已经是大学生的事实里回复过来。
就这样,辗转反侧,大学的第一晚就这样结束。
接下来,学生会招新了,火急火燎地报名。
随即,面试。
站在台上,在学长学姐的注目礼下,心里紧张的声音发抖,机械地重复那背了一遍又一遍的自我介绍。
学长发问,问题有些犀利,无措地绞着衣下摆。
口齿不清,思维混乱,乱答一气。
听到学长的一句“你可以先出去了”,如蒙大赦,迫不及待地说声“学长学姐再见”,拉门而逃。
第一个记者节,第一次上台。
十几天的排练,踏着旋律,一遍一遍的重复,从毫无章法到气定神闲。
站在舞台上,微微着妆的脸面无表情,即使要求要面带微笑。
旋律响起,静静等候,那一刻,紧张地迈出第一步,一步步像悬浮空中,没有丝毫的真实感,却依然努力地踏着节拍。
三个月,点点滴滴,就像过电影般,彩屏一闪,一晃眼就过去了,但并非没有痕迹。
开始的陌生早已成熟悉,习惯开始成自然。
渐渐的,狂热也退去,开始平静的环着校园看风景,坐在图书馆里看书。
三个月完成了蜕变,完成了大学的初体验。
大学生活的优美散文篇4大一的生活,茫茫然的就结束啦。
想想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真的体验到啦光阴似箭的感觉。
回想起去年高考考完之后的日子,真的是蛮悠闲自在的,可是成绩出来后,又有点小失落的。
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读理想的专业,一切看来都是很失败的。
本想着复读的,但最终还是说服不了自己,硬着头皮填啦现在的学校。
收到学校的通知书,我没有表现出开心,而是很平淡。
接下来的日子,很是忙碌,每天匆匆忙忙的赶着去同学朋友家喝酒。
但那种感觉现在还是挺怀念的。
等到开学啦,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活开始啦。
记得和爸爸一起来到学校,忙碌啦一上午,终于安顿好啦,当学长把我们带到寝室时,我和爸爸第一感觉一样,条件好差。
想起高中时候读的学校,寝室干净通风宽敞还配有空调,心情一下子就低落啦,对大学的第一印象也是很差的。
将床铺整理好后,我把爸爸送上车啦。
一个人的大学生活开始啦,在熟悉啦这个学校后,我对大学的印象很平淡。
接下来艰苦的军训生活开始啦,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点幸苦,但每天长时间的严格训练也磨砺啦我的一点点品质。
这段时间也逐渐的和班上的同学熟悉啦哈,那时候认识啦马骏,他兴趣广泛,我们有着共同的话题,所以总是一起出出进进的。
很快军训的生活也结束啦,到啦十一国庆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带着急切的心情回家啦。
就在回家的那几天我和希分手啦,我忍不住的还是掉下啦眼泪,我记得这是我第二次为她掉泪,总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她去啦荆州念书,我们相隔甚远,不得不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选择啦分手。
记得她当时对我说,不想耽误我,我知道这个借口很荒谬但是我也清楚分手这一天会来的,所以那一刻我没有纠结,我答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