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战争中的主要事件,结局,性质和作用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等(2)从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结果分析,理解“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这两个文件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南北战争中林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引导学生对战争双方力量进行对比,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残暴野蛮的制度最终是要被推下历史舞台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4.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5.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

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导言】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即美国内战)【讲授新课】本课围绕着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导火线.开始的标志.转折.)———结果———意义这一主线展开.一、战争的爆发原因:独立前,美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即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独立战争中,他们结成了同盟,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尽管他们同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和矛盾。

19世纪上半期,随着南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北方开始了工业革命,双方的矛盾在劳动力、原料、市场三方面日益尖锐,北方工商业资本家要求保护国内市场和原料,扩大工业品出口,同时提高关税,限制工业品进口。

希望废除奴隶制,增加自由劳动力,在西部建立自由州。

南方种植园主为了谋取高额利润,把棉花等原料大批销往英国,并从英国输入大量工业品,因而他们力主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扩充奴隶数量,在西部扩展奴隶制。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 使学生理解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影响,特别是关于奴隶制和人权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南北战争的背景:美国独立后的两种经济制度2. 南北战争的导火索:奴隶制的扩展问题3. 南北战争的爆发:11年南方宣布脱离联邦4. 南北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转折点:如安提塔姆战役、葛底斯堡战役等5. 南北战争的结束:15年南方投降,奴隶制废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南北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事件。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南北战争的影响和奴隶制问题。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美国历史》等相关教材。

2. 影视资料:关于南北战争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

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和文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和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和思考题。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南北战争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 引入课程:通过展示南北战争前美国地图,让学生了解当时南北方的经济和社会差异。

2. 教学互动:提问学生关于美国独立后国家统一和分裂的矛盾。

3. 案例分析:观看关于奴隶制和人权问题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奴隶制在当时社会的合理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研究南北战争中的关键事件,如林肯的《解放宣言》等。

5. 总结课程:强调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的重要性,以及奴隶制问题的解决。

七、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南北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 第二课时:分析南北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转折点。

3. 第三课时:讨论南北战争的影响和奴隶制问题的解决。

4. 第四课时:进行课程总结和复习。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相关展览,加深对南北战争的理解。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思考南北战争的问题。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美国南北战争》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在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被看作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一、新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正确评价林肯,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分析并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对比1783年1867年的领土范围,直观地感受领土的变化情况,学会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方法。

列举美国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认识废奴和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利用相关的影视资料和惠特曼名作《啊!船长!我的船长!》,感受林肯对美国历史发展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美国领土的扩张,不仅采取欺诈、战争、收买等卑鄙手段,同时也是在驱逐、屠杀印地安人的过程中实现的。

对林肯的评价中,培养同学们坚韧刻苦的意志,清正廉洁的情操和热爱祖国、维护统一的情感。

教学内容美国领土扩张(1)课前引导: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

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俄国和日本,那么俄国和日本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然后引入,当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候,美国也进行了其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

阅读教材P91页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美国领土扩张的方式有哪些?你是怎样认识的?②什么叫“西进运动”?有人说,美国的“西进运动”是一部印地安人的血泪史;又有人说,“西进运动”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二、美国内战的爆发(1)阅读教材回答:①美国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能列出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所在吗?矛盾的焦点是什么?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会使南方奴隶主极度愤恨和恐慌呢?原因:(1)美国独立后,北方工商业经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和主要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南北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人物和事件。

3. 培养学生对美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南北战争的起因:美国独立后的分裂倾向、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和北方的工业经济、黑奴制度的存废问题。

2. 南北战争的爆发:11年南方宣布脱离联邦。

3. 南北战争的主要战役:布尔溪之战、安蒂特姆之战、葛底斯堡之战、维克斯堡之战等。

4. 南北战争中的重要人物:亚伯拉罕·林肯、杰斐逊·戴维斯、尤利西斯·格兰特等。

5. 南北战争的结束:15年南方投降,美国重新统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南北战争的原因、过程、战役、人物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黑奴制度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战役、人物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南北战争中的具体战役和事件。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美国历史》等相关教材。

2. 课件:南北战争的图片、地图、战役示意图等。

3. 参考资料:关于南北战争的历史文献、学术论文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美国独立后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关注南北战争的起因。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南北战争的原因、过程、战役、人物和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南北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如布尔溪之战、安蒂特姆之战、葛底斯堡之战等,以及战争中的关键人物,如亚伯拉罕·林肯、杰斐逊·戴维斯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在讲解南北战争的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南北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3. 问答:设置一些关于南北战争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001]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001]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001]一、背景介绍美国南北战争,也称美国内战,是发生在1861年至1865年间的一场历史事件。

该战争发生在南方各州与北方联邦政府之间,主要原因是南方11个州在极力维护其各州的独立地位和奴隶制度的同时,反对中央集权。

而北方则主张保卫联邦制度和废除奴隶制度。

尽管南方军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在北方联邦政府的致命打击下,南方军队最终不敌而败。

这场战争共造成近62万人死亡,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二、目标与任务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对美国历史的影响,最终让学生领悟到战争无论对哪个国家都带来了痛苦和伤害,只有和平与谅解才能带来持久的幸福。

三、知识与技能1. 知识•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和过程•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美国历史中的其他重要战争2. 技能•掌握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听取他人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四、教学过程1. 教学方法•端对面的讲解:老师面向学生,讲解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课堂辩论:学生分成两个阵营,就南北战争的正反两方面进行辩论,提高学生们对不同观点的理解和探讨,同时增强课堂互动效果。

•分组研究: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不同小组深入研究美国南北战争相关历史资料,并向全班同学展示其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 教学内容第一堂课1.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奴隶制度与联邦制度的冲突2.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两方主要军事对抗及其结果3.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果:联邦制度胜利,奴隶制度废除,但种族歧视仍然存在4.学生们的团队研究任务:小组研究关于南北战争的历史资料第二堂课1.学生们小组研究摘要展示2.大家讨论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上的意义,并与其他重要战争进行比较3.学生们分成两个阵营,就南北战争的正反两方面进行辩论第三堂课1.回顾南北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同学间的辩论2.拓展讲解:美国南北战争对现代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3.让同学们思考,如果当时遇到和平谈判或其他解决手段,是否可以避免这场战争?3. 课后作业1.课堂上收集的相关资料,要求每位同学提交一份准确的资料的来源和摘要。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第十七课美国南北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1)知道美国独立后,不断进行领土扩张,了解其扩张的手段;(2)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及其矛盾的焦点;(3)内战的爆发;(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的颁布及其在扭转战局方面的作用;(5)林肯的杰出事迹;(6)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

2.能力目标(1)识读“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及“南北战争形势图”培养学生以图学史的能力;(2)列表比较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林肯,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识读《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对比1783年的美国领土与1867年的美国领土范围,使学生形象直观第感受到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2.通过列表比较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矛盾已经成为阻碍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从而认识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必要性和内战爆发的必然性;3.通过列举《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两部重要文件的主要内容,认识到这两个法令在南北战中的重要转折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美国领土的扩张方式:欺诈、战争、收买等卑鄙手段和扩张过程中对印第安人的驱赶和屠杀,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扩张是贪婪和凶残的;2.通过对林肯事迹的了解,让学生学习其刻苦的意志、正直廉洁的情操和热爱祖国、维护统一的高尚情怀;3.通过对战争结果的了解,是学生明白,落后的、反动的势力最终将会被历史的洪流淹没。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因此,对林肯的正确评价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2.南北战争的初期,北方的联邦政府处于不利的局面,为扭转战争局面,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因此,让学生理解这两个文件为什么能成为够扭转战争局面的关键,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

二.难点1.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在劳动力、原料问题和关税制度等问题上的矛盾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如何理解这些矛盾以及矛盾的焦点,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概述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培养学生表述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战争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历史问题的能力。

3、列表表述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的主要表现,培养动手能力和制表能力。

4、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林肯,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1、感知南北战争的经过。

2、列举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的主要表现,认识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和战争爆发的必然性3、列举《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两个法令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堂拓展材料的分析,进步增强学生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念。

教学重点: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对林肯总统的评价。

教学难点: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战争的性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大家知道哪些美国总统呢?其中你最敬佩服谁呢?出示美国总统山并提问:这是位于美国拉什莫尔山著名的总统山,大家知道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哪几位总统吗?师:这四位总统分别是华盛顿、杰佛逊、林肯、罗斯福。

其中美国的第16任总统──林肯,他被列夫托尔斯泰评价为“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耶稣”,为什么对林肯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呢?学完今天的内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南北战争,历史上又叫做“美国内战”。

出示课题。

〔讲授新课〕: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这节课的学习要求。

独立后,美国领土扩张迅速,星条旗上五角星数目由13颗增加到了50颗,美国版图也由原来只局限于大西洋沿岸的国家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在领土扩张的同时,美国的经济也发展起来了。

大家回忆一下美国的经济制度。

什么事件引发了这场战争呢?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为什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会引发这场内战呢?大家阅读材料,“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

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美国南北战争》 教案

《美国南北战争》 教案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的简单过程和战争的结局;认识战前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理解北方在南北战争中取胜的原因及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对林肯的评价,培养学生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渲染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通过情境设置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思考,增强对历史的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残暴野蛮的奴隶制终究会被推下历史舞台,自由、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历史绝对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物。

本课重点和难点重点:南北战争的经过;林肯在战争中的作用。

难点: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在美国发展史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出示课题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一)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由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这场战争的双方是南方阵营和北方阵营,那么美国的南方阵营、北方阵营单纯的是按照地域来划分的吗?展示:播放百集大型记录片《话说世界历史》中的“南北方对立的社会经济制度”片段。

思考:结合视频和教材思考“南北方除了地域的差别之外还有什么重大的差别?”(学生结合视频对南北方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说明:通过对此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对内战前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个简单的了解,对“南北”的称谓有深层的理解。

利于下面探讨南北矛盾。

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探讨,我们知道,早在美国独立之前,英属北美殖民地便存在着资本主义和奴隶制这两种对立的社会经济制度。

1800年以后,北部已完全实行资本主义的自由劳动制度,而南部种植园仍推行以强制劳动为特征的黑奴制。

教师:独立战争期间,南北双方有着共同的敌人——英国殖民者,所以它们精诚团结、共同战斗,最终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诗歌朗诵导入新课,可以使历史学科和文学、音乐交叉渗透,同时可以烘托课堂气氛。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自然过渡到本课内容,也为后面内容的讲解做铺垫。
回顾旧课,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美国内战的背景,同时,通过对历史地图的展示,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用地理知识促进学习。
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要强调南北战争的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学生乙:“他们建立了一个‘南部联盟’,定都里士满,还推选出大种植园主戴维斯当‘总统’,美国发生分裂。”
老师:“这一年4月,南方不宣而战,占领了由北部政府军把守的萨姆特要塞,战争爆发了。(板书并出示《内战形势图》等相关图片。)
2.战争的过程
老师:那么,战争初期的战况如何呢?”
学生:“由于南部联盟对内战早有准备,他们的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攻势凌厉。相反的是战争初期林肯还抱有幻想,企图通过对南方让步解决纠纷,对战争准备不充分,结果导致北方在战场上接连失利,南方军队甚至打到了华盛顿附近。”
学生:“第二幅图是一幅漫画,它形象地说明了在西部土地问题和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南部和北部的斗争。图中右侧背上写有‘南部’二字的人推动着一个大球。球上有个骑着马、手持皮鞭的西部牛仔,还写有‘奴隶制的扩张’几个字。南部的人想把大球(即‘奴隶制’)推到西部土地上,而北部的人则拼命顶住这个大球。”
老师总结:“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告诉我们,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就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出南北战争的起因,再结合学生对漫画的讲解和小组辩论理解南北战争的爆发,是由于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教具准备与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图片。本节课主要采用幻灯片演示的方式,运用电教媒体,“活”化教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兴趣,运用多媒体授课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各部分感官,使其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达到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利用学生的文学知识来为历史课堂服务,也有利于突出本课的重点和突破难点。
(2)战争初期的战况如何呢?
板书并出示《内战形势图》等相关图片。
活动3
掌握战争的过程及转折.
<1>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出示幻灯片)
<2>请问:两个法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们的颁布起了什么作用?
活动4
理解对南北战争的评价
教学方法
1、层层设疑,分组讨论。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2、师生互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导学
学生学法
1、课前搜集整理辩论稿。
2、指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南北战争和林肯的影音、图片和文字资料。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认知的内趋力,培养学生求知欲望。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关注学生的学习的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来构建立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板书)
老师:“好!美国内战的结果是以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方获胜而告终。那么,北方获胜的原因有哪些呢?”
(出示《南北方实力对比图》后请同学讨论,老师归纳。)
学生:“1.北方实力远远超过南方(见幻灯片);
(5)(出示板书)这两种经济制度虽然本质上同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但矛盾尖锐。
(6)出示《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并请同学讲述该书内容。
活动2
了解南北战争的导火线
(1)出示并介绍《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幻灯片和林肯代表共和党在1860年总统竞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先来做一个课前调查。请问,你们喜欢欧美诗歌吗?”
教学课时
1课时
二.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认识林肯及内战的起因.
1.引出新知,展示林肯图片。
活动2.了解南北战争的导火线.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活动3.掌握战争的过程及转折.
3.再现美国内战的过程。
活动4.理解对南北战争的评价
4.体会内战对美国发展的历史意义。
活动5.课堂小结与拓展
学生:“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老师:“与此同时,美国统治阶级内部也多次发生激烈争论,但是无论是谁
都提不出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出示并介绍《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幻灯片和林肯代表共和党在1860年总统竞选的主题:‘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请问:这次选举的结果如何?”
老师:“《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出版和流行又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有人认为《汤姆叔叔的小屋》至少造就了200万废奴主义者,被视为美国内战的起因之一。”
老师:“很好!林肯总统后来接见斯托夫人时戏谑地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一句玩笑话充分反映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长篇小说的巨大影响,也说明了美国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
活动6
布置作业.
学生:“林肯大获全胜,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
老师:“林肯当选后,打破了南方种植园主长期控制政府的局面。那么,南方奴隶主的态度如何?”
学生甲:“种植园主当然不愿意让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的人当总统,他们就在林肯就职以前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叛乱,在1861年2月,南部各州就宣布脱离联邦政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辩论分析美国内战的起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阅读教材、观察图片,概括归纳知识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3)朗诵歌颂林肯的诗句,讲述林肯在内战中的故事,对林肯作出评价,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北方战胜南方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制度;残暴的统治是要被推下历史舞台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板书)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奴隶对奴隶制更是深恶痛绝(出示雕塑图片),从19世纪20年代起就举行过大规模起义反抗奴隶主的统治。北方民众也掀起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他们创办报刊、建立组织展开废奴宣传和反抗斗争,甚至还帮助黑奴逃离种植园,逃向北方,使南北矛盾进一步激化。
1852年,美国著名女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UncleTom’s Cabin》即《汤姆叔叔的小屋》一出版就大受欢迎,很快被搬上戏剧舞台后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出示该书幻灯片并请同学讲述该书内容。)
(出示《拍卖黑奴》幻灯片)
学生:观看幻灯片,了解黑奴的悲惨生活。
老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两副图片,并请两名同学上台分别讲解他们表达的含义。”
学生:“第一张是《黑人奴隶的增加和棉花生产的增长》的图表。表中的数字说明:从1820年到1860年黑奴人数不断增加,同时棉花产量也不断增加。正因为美国南方的奴隶主认为使用黑人奴隶生产棉花在经济上有利可图,才在政治上拼命维护当时已经是十分落后的奴隶制度。”
(2)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根本原因,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正确评价林肯,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1、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他为废除黑人奴隶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直至献出了生命。朗诵歌颂林肯的诗句,讲述林肯在内战中的故事,对林肯作出评价,来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认识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一.教学设计思路及说明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课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先是概括了南北战争的起因,之后介绍了战争过程,最后介绍了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2)教材作用:美国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这次战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美国的进一步发展,为美国成为下一世纪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
学生乙:“《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解放黑奴,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允许黑人参加北方军队。”
学生丙:“这两项措施赢得了美国人民的热烈支持,各国工人阶级都支持林肯政府的这一行动,革命导师马克思还亲自写信给林肯,向他表示祝贺。广大黑人欢庆解放,南方更多的黑人奴隶逃离种植园参加了联邦军队。1863年林肯政府还专门组织了黑人作战部队,使北方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北方开始进行反攻。”




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能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归纳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能列举促使战争形势发生转折的两个文件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2)分析内战原因、性质、结局,认清矛盾的对立斗争,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的认识。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战争双方力量的对比,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5.加强理解,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
活动6.布置作业.
6.巩固所学知识,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三.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认识林肯及内战的起因
(1)听朗诵《哦!船长!我的船长!》
(放幻灯片并放轻音乐做背景)
(2)出示林肯照片
(3)投影本课标题美国南北战争
(4)出示《美国领土扩张动画示意图》并简单介绍)
(1)北方获胜的原因有哪些呢?
出示《南北方实力对比图》
(2)出示林肯遇刺图
(3)林肯有哪些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呢?
(4)这场战争有何历史意义呢?(板书)
活动5
课堂小结与拓展
学生小组讨论后个别发言,由老师总结。
问题
(1)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学习和了解,这场战争给我们中国带来什么启示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