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试验记录表

合集下载

抽水试验报告

抽水试验报告

抽水试验报告一、引言深基坑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工程,其施工过程中常会涉及地下水。

为了了解地下水的水质和水位,以及对基坑施工的可能影响,需要进行抽水试验。

本次试验旨在通过抽水试验,获取并研究深基坑地下水的相关参数,为基坑工程的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备和方法1.试验设备:本次试验使用了水泵、水位计以及水样采集器等设备。

2.试验方法:(1)确定试验地点:选择一深基坑工地作为试验地点,并将试验点确定在基坑附近,以确保地下水的获取。

(2)安装水位计:在试验地点附近挖掘一个试验井,将水位计安装在试验井中,并记录初始水位。

(3)设置水泵:在试验地点附近安装水泵,并与试验井相连。

通过控制水泵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地下水位的改变,并记录不同时间段的水位变化。

(4)采集水样:在试验的不同时间点,使用水样采集器采集地下水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1.水位变化曲线图: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制作了基于时间的水位变化曲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开始抽水后,地下水位逐渐下降,直至稳定。

当停止抽水后,水位开始逐渐恢复至初始水位。

这表明水位与抽水的时间和强度密切相关。

2.水质分析结果:将试验期间采集的水样送至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结果显示,在试验地点的水质为优良。

水样中包含的主要物质为溶解性氧、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等。

其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较高,这可能与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有关。

四、结果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获得了深基坑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和水质情况。

根据水位变化曲线,我们可以估计地下水位和抽水时间的关系,并掌握抽水过程中水位的变化规律。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我们对地下水的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估,发现了硫酸盐和硝酸盐的较高含量。

五、结论1.地下水位与抽水时间和强度相关,可以通过抽水控制地下水位。

2.试验地点的地下水水质为优良,但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较高。

六、试验总结与改进建议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对深基坑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有了初步了解。

抽水试验参考

抽水试验参考

抽水略浅一些、短一些,距离抽水孔愈远则其深度应 淀管,其长度 2~4m
更小
非完整孔多孔抽水
观测孔下过滤器的深度和长度应视含水层透水性 能及影响半径而定,一般距抽水孔愈远则愈小
非均质含水层中抽水
过滤器最好安装在透水性较强的地段
在含水层厚度较大的钻孔中 过滤器穿孔部分不应小于 5m,当含水层厚度小于
抽水
含水层在不同方向上的渗透性、漏斗影响范围和形态、补给带宽度、各含水层间或与地表水之 间的水力联系。可较准确地确定水文地质参数,但成本较高。
2.在同一钻孔中根据含水层的多少分类 (1)分层抽水试验,即分别确定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当布有不同深度的观测孔时, 尚可了解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该试验应严格分层止水。 (2)混合抽水试验,即概略的确定某一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参数。 3.根据钻孔揭露含水层的情况分类 (1)完整井抽水。钻孔深度达到含水层的底部,且含水层的整个厚度都是透水的,即过滤 器的长度等于含水层的厚度(当过滤器长度大于 3/4 含水层厚度时,也可视为完整井)。除大厚 度含水层地区外,一般均应进行完整井抽水,以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2)非完整井抽水。钻孔深度末达到含水层底部,即过滤器长度小于含水层厚度。当为大 厚度含水层或从经济条件考虑时,方采用非完整井抽水。
165
尺寸,宜采用 d50 的 1~1.5 倍。
(2)非均匀的砂类含水层,网眼的尺寸和缠丝间隙的尺寸,中砂宜采用 d40~d50,粗砂宜采
用 d30~d40。
装置过滤器的位置和长度的一般要求
表 2-3-2
试验孔类型及含水层特征
装置过滤器的位置或长度
附注
完整孔抽水 不完整孔抽水
完整孔多孔抽水
过滤器穿孔部分长度一般不应小于含水层厚度的 1.河床底下的单孔抽水过滤器

通水试验记录

通水试验记录
通水试验记录
表C6-20
编号
工程名称
试验日期
试验项目
卫生洁具通水
试验部位
全楼
通水压力(Mpa)
0.3
通水流量(m3/h)
4
试验系统简述:
本工程为12层教学楼,3层以下由市政管网供水,3层及以上由屋顶水箱供水,均为上行下给系统,卫生洁具有坐便器、脸盆、淋浴器、拖布池等。
试验记录:
1、排水系统按给水系统的1/3配水点同时开放,检查各排水点通畅,接口处渗漏。
2、卫生器具逐个做满水排泄试验,充水量超过器皿溢水口,检查溢水口和排水点通畅,接口无渗漏。
试验结论:
试验结果符合设计及《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规定,合格。



建设(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质检员
专业工长
本。

抽水试验记录表格

抽水试验记录表格

累计时间
分 (h)
(min)
自测水点起
自地面起
行政代码 Y: N: 与抽水孔距离(m)
试段
降深次数
降深 S
水温 (℃) /气 备 温 (℃) 注
记录(观测):
校核:
第页
13
780
810
14
840
870
15
900
930
16
960
990
17
1020
1050
18
1080
1110
19
1140
1170
20
1200
1230
21
1260
1290
22132013源自02313801410
24
1440
1470
25
1500
1530
26
1560
1590
记录(观测):
校核:
行政代码 Y: N: 与抽水孔距离(m)
抽水试验观测孔恢复水位记录表格
统一编号
野外编号
图幅
孔位
地理
X:
坐标
E:
地貌部位
地面高程(m)
测水点至地面 距离(m) 测水仪表
静止水位埋深(m) 静止水位高程(m)
孔 深 (m) 孔 径(mm)
观测时间
水 位 观 测 (m)
年 月日 时
累计时间
分 (h)
(min)
自测水点起
自地面起
0
1
2
3
4
6
8
10
统一编号
野外编号
图幅
孔位
地理
X:
坐标
E:

屋面排水性能试验记录表格

屋面排水性能试验记录表格

屋面排水性能试验记录表格
试验概述
本次试验旨在评估屋面排水系统的性能,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排水。

试验包括检查排水管道、检测排水速度以及观察排水装置的工作情况。

试验设备和材料
- 排水管道
- 测量仪器(如流量计、计时器等)
- 屋面排水装置
试验步骤
步骤一:排水管道检查
1. 检查排水管道的布局和连接情况。

2. 确保排水管道没有堵塞或漏水现象。

步骤二:排水速度测量
1. 将试验设备连接到排水管道。

2. 打开水源,使水流进入排水管道。

3. 使用流量计测量水流的速度。

4. 根据试验要求,记录水流速度和时间数据。

步骤三:排水装置观察
1. 检查屋面排水装置的工作情况。

2. 观察排水装置是否正常排水,没有积水或渗漏现象。

3. 如发现异常情况,记录并进行必要的修复或更换。

试验结果记录
排水管道检查结果
- 布局和连接情况:良好
- 堵塞或漏水情况:无
排水速度测量结果
- 水流速度:XX m/s
- 试验时间:XX 秒
排水装置观察结果
- 排水情况:正常
- 积水或渗漏情况:无
结论
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屋面排水系统的性能良好,能够有效排水
并正常工作。

备注
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或有其他需要记录的内容,请在备注中详细记录。

抽水试验记录表

抽水试验记录表
水位降深
(m)






抽水试验孔观测记录表
孔(管)口高程
时间
孔内水位
测压管水位
出水量
备注



动水位
(m)
降深
(m)
动水位
(m)
降深
(m)
堰水位或 水表读数
(cm、m3)
出水量
(m3/s)
至抽水孔距离(m)
观测孔安装记录表
项目
第一观测线的观测孔
第二观测线的观测孔
孔口高程(m)
管口高程()
过滤器顶深度(m)
过滤器底深度(m)
至抽水孔距离(m)
观测孔水位记录表
孔(管)口高程
时间
孔(管)内水深
(m)
水位降深
(m)
时间
孔(管)内水深
(m)
基本技术资料记录表
孔口高程(m)
孔深(m)
孔径(m)
水位深度(m)
顶板深度(m)
底板深度(m)
厚度(m)
止水深度(m)
记录:
类型
过滤波器孔隙率(%)
孔眼直径(mm)
网型网号
填砾直径(mm)
填砾厚度(mm)
填砾高度(m)
过滤器长度(m)
顶端深度(m)
底端深度(m)






水泵名称
水泵型号
吸水管直径(m)
吸水管深度(m)
动力
水位计
流量计


校核:
抽水孔安装记录表
名称
直径(mm)
长度(m)
顶端深度(m)

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

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程名称
地貌部位
测水点至地面距离(m)
测水仪表
时间
观测
间隔
日时分时 分
孔号
地面高程(m)
与抽水孔距离(m)
静止水位埋深(m)
孔 深 (m)
静止水位高程(m)
孔 径(mm)
水位
时间
水位
距孔口 累计上升值 观 测 间 隔 距孔口 累计上升值
(米) (米) 日 时 分 时 分 (米) (米)
记录(观测)
校核
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
地貌部位
测水点至地面距离(m)
测水仪表
时间
观测
间隔
日 时 分 时分
孔号
地面高程(m)
与抽水孔距离(m)
静止水位埋深(m)
孔 深 (m)
静止水位高程(m)
孔 径(mm)
水位
堰形
水量
温度
距孔口 (米)
下降值 (米)

)(升/秒)
(℃)
读数(cm)
水温 气温
备注
记录(观测)
校核
抽水恢复水位观测记录表

机井抽水试验方案

机井抽水试验方案

机井抽水试验方案目录1、试验目的 (1)1.1概述 (1)1.2基本规定 (1)1.3试验基本技术要求 (1)2、试验仪器和设备 (3)2.1过滤器 (3)2.2抽水设备 (3)2.3量测器具 (3)3、抽水试验 (4)3.1稳定流抽水试验 (4)3.2试验现场记录 (5)3.3试验资料整理 (6)1、试验目的1.1概述确认是否达到设计流量,从而确定井深度,管井结构和地层柱状图,包括岩层的名称岩性描述厚度和埋藏深度,钻孔及下管深度、壁管和过滤器的规格及其组合填砾及封闭的位置,地下水静水位和动水位,电测井资料等。

1.2基本规定1.2.1完整孔:进水部分揭穿整个含水层厚度的抽水孔;1.2.2非完整孔:未揭穿整个含水层或进水部分仅揭穿部分含水层的抽水孔。

1.2.3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要求抽水量和动水位同时相对稳定,并有一定延续时间的抽水试验。

1.2.4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保持抽水流量固定而观测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或保持水位降深固定而观测抽水流量随时变化的抽水试验。

当含水层厚度不大于15m时,宜采用完整孔抽水;当含水层厚度大于15m时,可采用非完整孔抽水。

根据设计资料显示,本项目机井含水层厚度大于15m,本次抽水试验采用单孔抽水,方式采用非完整孔抽水。

1.3试验基本技术要求1.3.1松散含水层抽水孔中的过滤器外壁应设置测压管,其有眼部分长度应与抽水孔过滤器一致。

1.3.2在试验各次降深中,抽水吸水管口均应放在同一深度。

从承压含水层中抽水,吸水管口宜放在含水层顶板以上适当位置;从潜水含水层中抽水,吸水管口宜放在最大降深动水位以下0.5~1.0m 处。

1.3.3抽水孔的静水位和动水位、动水位和出水量均应同步进行观测。

1.3.4试验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恢复水位观测,并应在抽水停止后第1min、2min、3min、4min、6min、8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40min、50min、60min、80min、100min、120min各观测一次,以后可每隔 30min 观测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取
0.69,计 算结果0.1000
K=0.2132
m/d,0影.2000 响半径
R=60m。
涌水量Q(L/s)
K值计0.3000 算:(利 用孔X01 观测资0.4000 料)
0.5000
0.6000
0.7000
0.8000
时间(min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0.3067
3.7575
0.2350 0.2225 0.1550
3.9925 4.215 4.1350 0.3058 0.2258 0.1525 0.2530 0.2190 0.1677 0.2227 0.2053 0.2017 0.1813 0.1837 0.2007 0.1868 0.1745 0.1645 0.1774 0.1694 0.1697 0.1690 0.1674 0.1672 0.1671
150
24.83
12.51
0.1837
180
25.22
12.9
0.2007
240
25.25
12.93
0.1868
300
25.28
12.96
0.1745
360
25.26
12.94
0.1645
420
25.28
12.96
0.1774
480
25.27
12.95
0.1694
540
25.28
12.96
0.1697
q=f(s)曲线
0.4000
0.3500
0.3000
0
0
0.2500
0.0000
0
0.2000 0.1500 0.1000
0.2617 0.1925 0.2475 0.2550
0.261667 0.454167 0.701667 0.956667
0.0500
0.3450 1.301667
0.0000
11
40
10
18.98
11
45
15
17.56
11
50
20
15.97
12
0
30
14.99
12
30
60
14.42
13
30
90
13.08
14
30
120
12.62
180
12.43
240
12.35
300
12.32
360
12.32
降深s(m)
涌水量q(L/s)
Q=f(s)曲线 涌水量Q(L/s) -1 0 1 2 3 4 5 6 0 2 4 6 8 10 12 14
0.2717 1.573333
00.5101.1.552127.533.5441..55752.5566.5
0.2517 1.976667 0.3317 2.308333 降深
0.1733 2.481667
0.3450 2.826667
0.1500 2.976667
0.2258
3.2025
0.2483 3.450833

10.9
9
37
8
16.45
4.13
0.2475
9
40
10
17.36
5.04
0.2550
9
45
12
18.18
5.86
0.3450
9
50
14
18.86
6.54
0.2717
10
0
16
19.69
7.37
0.1517
10
10
18
20.47
8.15
0.2517
10
30
20
21.15
8.83
0.3317
11
30
0.000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S-t曲线
时间(h) 25.0000
降深(m)
18 20 22 24
q(L/s.m) Q(L/s) s(m)
0
0
0
0.006745 0.1469 21.78
0.006481 0.1672 25.8
0.13 19
0.135
0.14
0.145
0.15
0.155
0.16
0.165
0.17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0.0068 0.00675 0.0067 0.00665 0.0066 0.00655 0.0065 0.00645
录表(附表1)
试验孔编 号开工时间 竣工时间
GKJZK15(实测) 2012.9.28 2012.10.5
0.2350
21
30
36
24.11
11.79
0.2225
23
30
38
24.25
11.93
0.1550
10.9
1
3 5 7 9 11
30
40
24.35
12.03
0.2983
42
24.36
12.04
0.2217
44
24.55
12.23
0.1350
46
24.63
12.31
0.3058
48
24.71
12.39
抽水试验基本资料记录表(附表1)
项目名称
孔口高程
m
孔深
坐标
x
y
孔径
地理位置 精选尾矿库下游初期坝中部
初见水位
稳定水位
11.32m
气温
3-15℃
类型
孔隙潜水
类型
水位埋深
管架孔隙率
顶板深度
孔眼直径
1.5mm×70mm
底板深度
网型网号
自制
含水层 厚 度 止水深度
未止水
过滤器 填砾直径 填砾厚度
10~20mm 55mm
30
600
25.28
12.96
0.1690
30
660
25.28
12.96
0.1674
30
720
25.28
12.96
0.1672
30
780
25.28
12.96
0.1671
30
25.28
12.96
S-t曲线
结合X01
孔地层资
料覆盖层
厚度
120m,含
水层厚度
取97m,
ξo取
0.0000
15.8,0.ξ0000
3-15℃
设备
水温

水泵名称
深水泵
水泵型号
吸水管直径
吸水管深度
动力
3KW
水位计 SJ-92型钢尺水位计
流量计
水表(型号)

(恢复)观测时间
观测数据

11 11 11 11

30 31 33 35
累 计 时 间 t 水位H(m) (min)
0
25.28
2
22.93
4
21.15
6
20.16
11
47
8
19.64
岩性
填砾高度 洗井
40.39 m
空压机洗井(W1.8/5 型)
抽水试验记录表
(抽水)观测时间
观测数据

10.8

9 9 9 9

30 31 33 35
累 计 时 间 t 水位H(m) (min)
0
12.32
2
13.32
4
14.09
6
15.15
降深S(m)
0 1 1.77 2.83
涌水量Q(L/s)
0 0.0000 0.2617 0.1925
0.2258
50
24.78
12.46
0.1525
55
24.88
12.56
0.2530
60
24.97
12.65
0.2190
65
25.01
12.69
0.1677
70
25.06
12.74
0.2227
80
25.04
12.72
0.2053
90
25.05
12.73
0.2017
120
25.03
12.71
0.1813
22
21.84
9.52
0.1733
12
30
24
22.39
10.07
0.3450
13
30
26
22.98
10.66
0.1500
14
30
28
23.29
10.97
0.2258
15
30
30
23.58
11.26
0.2483
(恢复)观测时间
17
30
32
23.77
11.45
0.3067
19
30
34
23.93
11.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