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消防设计专篇

合集下载

电气消防设计说明专篇范文

电气消防设计说明专篇范文

电气消防设计说明专篇电气施工图消防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 建筑概况1.1.1工程位于省市区。

1.1.2(对于建筑群的工程概况,由我院总体负责工程)·总建筑面积㎡,一、二类建筑面积㎡。

·工程由个单体组成,单体性质。

·工程供电电压。

电源为路(回)。

·消防控制室设在。

·消防水泵房设在。

1.1.3对单项工程(本单体工程为建筑群的一个子项)·总建筑面积㎡。

地下层,主要功能。

地上层,主要功能。

·消防控制室设在。

·本工程属于类建筑,建筑主体高度 m,裙房建筑高度 m。

耐火等级为级,按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设计。

1.2 消防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1.3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1.4 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1.5 国家现行的主要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 等。

2、设计范围本项目设计包括红线以内的以下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2)火灾警报及应急广播系统。

(3)消防电话系统。

(4)气体灭火系统(5)漏电火灾报警系统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3.1.消防控制室3.1.1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在层,设有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口,且门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3.1.2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制台、CRT显示器、打印机、应急广播设备、消防电话设备、电梯监控盘、电源设备以及(其它设备)等组成。

3.1.3消防控制室可接受感烟、感温、、等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报警阀、压力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

电气消防专篇

电气消防专篇

电气消防设计专篇一、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Y/5067-2003《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照明设计规范》 GY/T5061-9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二、供电设计本工程根据规范有关消防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

本工程由供电局提供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专线,变配电室设在大楼的二层,设置一台800kvA,一台1250kvA连接组别为Dyn11形式的SCB13干式变压器。

其中1250kvA变压器消防负荷热备用;800kvA变压器消防负荷常用。

变压器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中间设母联开关,电气加机械联锁。

当其中因一路高压停电或变压器故障停电时,合上母联开关,由另一台变压器供电,确保全部消防负荷用电。

三、供电系统消防负荷估算:Pe=330KW(包括排烟风机,消防泵,事故照明等)。

根据工程性质及负荷等级,本工程二路消防电源分别引自变配电所的不同变压器的0.4K母线段。

四、配电设计:1).消防设备,事故照明,重要机房等重要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自投自复。

2).消防设备配电线路:1,消防动力负荷配电干线电缆在消防电井单独敷设,采用交联低烟无卤聚乙烯绝缘铜芯耐火电缆走防火桥架敷设(750°C,90分钟)。

2,消防配电支线要求穿金属管或在消防防火桥架内敷设。

穿管暗敷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当采用明敷设时,要求在金属管、线槽上采取喷涂防火涂料。

由顶板接线盒至消防设备的金属软管也需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3).本工程采用TN-S保护系统。

消防控制室接地采用BV-32mm2专用接地引下线至基础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

电气消防设计说明专篇

电气消防设计说明专篇

电气消防设计说明专篇电气施工图消防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建筑概况1.1.1工程位于省市区。

1.1.2(对于建筑群的工程概况,由我院总体负责工程)·总建筑面积㎡,一、二类建筑面积㎡。

·工程由个单体组成,单体性质。

·工程供电电压。

电源为路(回)。

·消防控制室设在。

·消防水泵房设在。

1.1.3对单项工程(本单体工程为建筑群的一个子项)·总建筑面积㎡。

地下层,主要功能。

地上层,主要功能。

·消防控制室设在。

·本工程属于类建筑,建筑主体高度m,裙房建筑高度m。

耐火等级为级,按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设计。

1.2消防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1.3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1.4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1.5国家现行的主要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等。

2、设计范围本项目设计包括红线以内的以下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2)火灾警报及应急广播系统。

(3)消防电话系统。

(4)气体灭火系统(5)漏电火灾报警系统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3.1.消防控制室3.1.1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在层,设有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口,且门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3.1.2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制台、CRT显示器、打印机、应急广播设备、消防电话设备、电梯监控盘、电源设备以及(其它设备)等组成。

3.1.3消防控制室可接受感烟、感温、、等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报警阀、压力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

电气消防设计专篇

电气消防设计专篇

电气消防设计专篇一、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1 系统组成及保护等级的确定本建筑按一级保护对象设防,消防控制室设于1#楼北侧首层,采用控制中心报警控制系统。

本工程消防控制系统拟选用一套高性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在消防控制室设有集中火灾报警控制主机、专用消防设备联动控制柜、消防广播系统、电梯运行监控盘及消防专用电话总机、中央电脑、CRT显示器、实时记录打印机、备用电池和数据传输接口等设备。

系统信号线采用总线传输方式;联动系统采用总线和多线控制方式。

消防控制室内设有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2 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及手动报警按钮设置建筑物内在展厅、商业营业厅、多功能厅、商铺、办公室、会议室、其它活动空间、公共通道、走廊、门厅和休息厅和其它公共场所、各设备机房、泵房、空调机房、电梯机房、变电所、强弱电间等处均设置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消火栓箱内设置消火栓按钮;在重要的消防通道及楼梯口附近及大空间公共场所均设有手动报警按钮与消防电话插孔,各层的消防插孔电话能与消防中心直接通话。

各型探测器的设置满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的要求。

对于每防火分区的水喷淋系统的水流指示器、水流监控阀配有独立的报警模块,能及时在火灾报警设备上显示各层喷洒信号并报警。

3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可接收感烟、感温、火焰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阀、湿式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还可接收排烟阀、加压阀的动作信号。

火灾发生时,在消防控制室可直接显示出其报警部位的楼层号、区域号及编码地址并声光报警。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联动控制台,其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手动控制、手动多线直接控制。

通过联动控制台,可实现对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系统、防火卷帘门、防火门、电梯运行、气体灭火、火灾应急广播、火灾应急照明等的监视及控制。

火灾发生时可手动/自动切断空调机组、通风机及其它非消防电源。

电气消防专篇

电气消防专篇

电气消防设计本项目为丰润凯旋城居住小区一期工程2号地块,其中:公建:13#、18#公建:依规范设有消火栓联动系统, 其余公建均设置应急照明系统。

一、消火栓联动系统该建筑的所有消火栓报警按钮垂直或水平连接,由一层引出总线(穿SC50) 至楼外2米处,以便今后接至小区的消火栓按钮外线系统. 消火栓泵按钮可直接起泵(消火栓泵启,消火栓箱信号灯点亮)。

二、应急照明系统公建每层均设置火灾应急照明,一层出口处设置疏散出口指示。

居住建筑1、负荷分级:一级负荷:消防用电、应急照明、通信设备、普通客梯、生活水泵、排污泵、航空障碍标志灯等。

三级负荷:除一、二级以外的其它负荷。

2、供电电源:本工程从市政10kv开闭所引来电源分别为变电亭及公共负荷配电间供电。

3、变配电所(亭)及配电间:3.1、在室外设置多个变电亭,为住宅负荷供电。

3.2、地下一层贴邻变电所处设公用负荷配电间,地下楼层在防火分区及水暖专业设备用房内设配电间,公建合适位置设集中表间,住宅部分分别设强弱电竖井。

4、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4.1、高压为单母线分段运行,当一路电源故障时,由另一路电源负担全部一、二级负荷。

4.2、0.4/0.23KV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加手动联络方式,电气加机械联锁,平时分列运行,当一路电源失电时,另一路电源可带全部一、二级负荷。

4.3、变电亭按无人值守设计。

4.4、设备选型高压开关柜采用KYN型中置式金属铠装可移开式10KV开关柜,环网柜采用M24型负荷开关,变压器采用SCB9环氧树脂浇注低噪声干式变压器,低压开关柜采用GCS抽屉式配电柜。

5、继电保护与计量:5.1、变电亭采用M24负荷开关柜设过流、过负荷保护,变压器设三相过流、过负荷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及温度保护。

5.2、低压配电系统设短路、过载和接地故障保护。

低压主进线、联络断路器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保护脱扣器,其他低压断路器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瞬时脱扣器,非消防负荷回路应加装分励功能,可以在火灾时,切断火灾场所非消防设备电源。

电气 消防专篇

电气 消防专篇

消防系统设计专篇-电气专业一工程简介:1、建筑概况:2、电气概况:建筑物拟设一座变电室。

商业、公寓分别设置变压器,分别供电给公寓及商业与地下。

变电室均设在地下一层(地下二层设电缆夹层)由城市电网不同的上级开闭站引来双路10KV电源,同时供电,互为备用。

3、负荷分级:按国家规范要求,一级负荷为:建筑物中的消防用电;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及各弱电机房用电。

一级负荷中的消防用电、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各弱电机房用电,均采用双路供电末端互投, 应急照明和疏散照明灯具均带有备用电池,火灾情况下,点亮时间不小于60分钟。

商业营业厅经营管理用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电源和各弱电机房的重要设备均随机配有UPS电源。

二级负荷:自动扶梯和客梯电力。

其余为三级负荷。

二、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3、《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00年版)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建设单位委托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三、消防报警控制系统:1、本工程按Ⅰ类防火建筑设计消防系统,采用总体保护方式,在建筑物内建材营业区地下一层设消防控制中心,公寓及商业各自设有消防控制室,各自分别管理。

消防控制中心与各消防值班室设有通讯联络,消防值班室具有火灾自动报警功能。

2、本工程采用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火灾报警回路采用二线环路总线方式。

3、火灾报警系统主机应具备以下功能:3.1主机采用计算机容错技术(双CPU),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3.2主机采用模块式结构设计,系统配置灵活,易于扩展,并有强大的软件支持;3.3探测回路是从两端供电和监控的二线制回路,并可从任意位置引出分支;3.4探测回路具备抗短路和开路功能;4、按规范要求,并根据各种场所火灾的特点配置不同种类的火灾探测器,4.1在地下车库、开水间设感温探测器;4.2在公共走道采用感烟探测器;4.3为节约投资,在大空间营业区设多个非编码探测器合占一个地址的布线方式;5、建筑物内设有人工手动报警按钮和直通报警电话。

电气设计消防专篇

电气设计消防专篇

装修电气消防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图
2.设备专业提出的有关供电及控制要求
3.甲方提供的有关设计条件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二)设计内容: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等
三)自动火灾灭火系统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工程仅对装修范围内的喷水灭水系统作部分调整,室内直径3600mm内设置一个,新增加房间根据室同内面积作相应增减。

四)火灾自动报警:
1、火灾自动报警:本工程仅对装修范围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调整,营业厅、办公室、走廊设感烟探测器,走廊及营业厅等设消防广播音箱,增设一处手动报警按钮,消防电话采用原设备,不作修改。

.
2、消防事故广播系统:本工程仅对装修范围内的消防事故广播系统进行调整。

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当发生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可根据火灾发生的区域,对相关区域自动或手动进行事故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

3、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采用原设备,不作修改。

4、消防用电线及电缆均采用阻燃型线缆。

7、营业厅、走廊设应急照明以及疏散指示灯和出口指示灯。

应急照明不低于0.5lx,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

范例-电气消防专篇

范例-电气消防专篇

四、电气消防系统●电气消防设计主要依据.方案设计批文《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98),1. 概述本栋建筑为C5-3地块G1栋高层住宅。

消防电梯、消防水泵、消防风机及应急照明等消防负荷属于一级负荷。

2.消防电源本栋建筑电源由地下一层的变配电所引来;为满足消防负荷及其它重要负荷供电要求,另设置1台应急柴油发电机组。

消防用电设备均采用专用回路供电,配电设备设有明显标志,消防用电设备线路过负荷保护作用于信号,不切断电路。

消防电梯、消防水泵、消防风机及应急照明等消防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自动切换。

在变电所低压侧,设有应急母线段,该母线段由市电或发电机组供电,两者间设有电气和机械联锁。

3. 导线选择及敷设消防设备和应急照明配电干线选用低烟无卤阻燃耐火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烯烃护套电力电缆(WDZBN-YJY);消防设备控制电缆选用低烟无卤阻燃耐火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烯烃护套控制电缆(WDZBN-KYJY);线路一般于电缆桥架内敷设(竖井内电缆桥架采用梯级式,竖井外消防电源及控制线路分别穿槽式电缆桥架,竖井外其它电缆穿托盘式电缆桥架),消防用槽式电缆桥架外壁均涂防火漆保护。

火灾广播线路竖井内独立穿钢管明敷(管外壁涂防火涂料),竖井外穿阻燃PVC管暗敷;火灾报警系统其它线路竖井内穿耐火线槽敷设,竖井外穿阻燃PVC管暗敷,若必须明敷则穿钢管(管外壁涂防火涂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电气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 —97;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2、消防负荷
本工程的应急照明、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消防电梯、防火卷帘、消防泵、喷淋泵及消防电梯潜水泵为消防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末端进行切换。

消防负荷的电源设置在科研楼地下室的专变提供,地下室专变配电房的两路~10kV电源由供电部门的不同区域变电站引来,当其中一路~10kV电源故障时另一路不应同时受到破坏,互为备用,满足所有消防负荷双电源供电的要求。

3、应急照明
在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疏散通道等处设置疏散通道及疏散指示照明;在安全出口处设置"安全出口”指示标志灯;在变配电房、消防水泵房、防排烟风机房、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机房等处设置备用照明。

一般疏散平面区域最低照度不应低于 1.0IX,竖向疏散
区域及地下疏散区域最低照度不应低于 5.0IX,变配电房、消防水泵房、防排烟风机房、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机房的备用照明照度不小于正常照明照度。

疏散照明的最少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备用照明的最少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80mi n。

火灾时,疏散通道照明强制点亮;疏散指示照明常亮。

各类应急灯具应设玻璃或其它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并需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检测报
告,达到设计要求的方可投入使用。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系统。

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报警器、消防应急
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组成。

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等起控制作用的消防设备设置于一层消防控制室。

5、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5.1在消防控制室对消火栓泵、消防风机等重要消防设备,既可通过现场模块进行自动控制,也可通过联动控制台进行手动控制,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5.2消火栓系统控制
5.2.1联动控制方式,由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联动控制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

消防栓按钮的动作信号作为报警信号及启动消火栓泵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

5.2.2手动控制方式,将消火栓泵控制箱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并直接手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停止。

5.2.3消火栓泵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5.3湿式系统控制
5.3.1联动控制方式,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喷淋消防泵,联动控制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

532手动控制方式,将喷淋消防泵控制箱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并直接手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停止。

533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和停止的动作信号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5.4排烟系统控制
5.4.1由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并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

5.4.2由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动作信号,作为排烟风机的联动触发信号,并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

5.4.3排烟系统的手动控制方式,能在消防控制室内的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等设备的开启或关闭及排烟风机等设备的启动或停止,排烟风机的启动、停止按钮采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并直接手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停止。

5.4.4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和关闭信号,排烟风机启动和停止及电动防火阀关闭的动作信号,均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5.4.5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设置的280°排烟防火阀在关闭后
直接联动控制风机停止,排烟防火阀及风机的动作信号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5.5非消防电源控制
5.5.1确认火灾后,消防联动控制器切断活在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

5.6应急照明系统控制
561确认火灾后,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全楼疏散通道的应急疏散照明及应急疏散指示照明,系统全部投入已经状态的启动时间不大于5s。

6、消防专用通信系统
6.1在消防水泵房,变配电房,消防电梯机房,防排烟风机房内设固定的火警电话分机,各层的电梯前室也设火警电话分机,在消防控制室设电话总机,以构成消防专用通信系统。

6.2消防专用通信系统采用总线制系统,利用一对总线连接所有的
电话分机。

6.3在消防控制室设有直通消防部门的专线电话。

7、火灾应急广播、报警系统
7.1火灾声光报警器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所有的声光报警器。

7.2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确认火灾后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

7.3火灾声光报警器单次发出火灾警报时间宜为8s~20s,消防应急
广播的单次语音播放时间宜为10s~30&火灾声光报警器与消防应急广播分时交替循环工作。

7.4在消防控制室能手动或按预设控制逻辑联动选择广播分区、启动或停止应急广播系统,并能监听消防应急广播。

7.5消防控制室内能显示应急广播的广播分区的工作状态。

7.6消防应急广播与普通广播或背景音乐广播合用时,具有强制切
入消防应急广播的功能。

&电源及接地
8.1所有消防用电设备均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设自动切换装置。

消防控制室设备还要求设置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此电源设备由
最新范本,供参考!
设备承包商负责提供。

8.2、消防系统接地利用大楼综合接地装置作为其接地极,设独立引下线,引下线采用40X 4扁钢。

要求其综合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9、消防系统线路敷设要求
9.1、从消防控制室引出的线路穿金属线槽经地下室引至各楼模块端子箱,从模块端子箱引出的线路穿钢管埋墙,埋楼板或埋地敷设。

9.2、平面图中所有火灾自动报警线路及50V以下的的供电线路、控制线路采用穿扣压式薄壁钢管保护,暗敷在楼板或墙内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
采取防火保护。

9.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每一总线回路地址编码总数应留15%~20%的余量,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超过32点。

10、设备安装
消防报警主机柜落地安装;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明装,安装高度为
1.5米;端子箱在墙或柱子上明装,底边距地2米;声光报警器挂墙明装,安装高度
2.2米;各种模块就地安装在被控制的设备旁,并在附近设置尺寸不小于100mmx100mm的标示;烟感探测器吸顶安装(有吊顶处嵌吊顶安装)。

探测器与灯具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2m,与墙或
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0.5m。

扬声器于吊顶嵌装或吸顶安装。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