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教案网络生活新空间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网络改变世界》优质课教案_1

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网络。
2.网络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二>能力目标1.了解网络的积极影响,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使用网络2.能够并乐于进行网络交往,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开放与包容的胸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网络给人际关系带来的影响教学难点: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因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准备1、有关教学内容视频、手机等。
2、学生预习课文,歌曲排练。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播放视频关于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说明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网络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从而引出本课“网络改变世界”的话题二、新课讲解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运用你的经验: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之后又是怎样的?多媒体播放视频。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说明互联网出现前后的变化。
这些变化也说明网络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请学生回答并在课本中标出,教师作出总结。
(1)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和迅捷。
通过图片进一步说明网络方便我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通过演示网上购物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过渡:提问题:想一想,互联网的出现还给哪些领域、行业带来了改变?有什么影响?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拓展空间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网络改变世界》公开课教案_1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
2、能力目标能够分辨网络的利与弊,增强正确使用网络,使之更好地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网络给生活、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学习重点:网络发展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学习难点:知道网络的利与弊,网络是把双刃剑。
二、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举例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网络生活》师: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在发生变化,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如此的变化?(学生回答)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课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
(二)、讲授新课:师:在网络出现前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围绕信息传递、人际交往、查阅资料、购物、出行等方面回答师:通过同学们的发现,我们感受到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①网络让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师: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还改变了了我们新疆的面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新疆小馕走向世界的故事。
(播放视频)师:新疆小馕是如何走向世界的?网络对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此外,对政治、文化、科技又有怎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进入到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合作探究一:新疆小馕走向世界,看边陲小镇如何玩转电商1、如果你是阿克苏普乡乡长,你会鼓励村民使用微商吗?为什么?生:答:我会鼓励村民使用微商。
因为微商①扩大了销售范围。
②降低了村民的成本。
③增加了就业率。
④增加了村民收入。
⑤促进经济的发展。
师: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①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②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2、这个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还会产生哪些其他方面的影响?生:视频中新疆的美景、美食会吸引中国各地以及国外的朋友到新疆旅游,这对新疆的文化也是一种传播。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网络改变世界》教案及练习题

网络改变世界她向教育部门申请了助学金,这个来电通知她马上就可以领到这笔助学金。
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
思考:哪些因素导致了徐玉玉悲剧的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接着思考:你或家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吗?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三个学生展示他们的思考,如何有效的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问题。
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意识。
课堂小结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引领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但是互联网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们作为中学生和网民,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板书梳理本课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利弊两个不同角度把握本课知识结构网络改变世界一、选择题1.中学生小明是个动漫爱好者,他有很多网友,有的是国内的,有的是国外的,有的比小明小,有的比小明大,他们在网络交往中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动漫,小明在和网友的交流中非常的开心。
这说明了()①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②互联网非常便捷,促进了人际交流③互联网上的交往比现实的交往好④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察网络丰富了我们日常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网络交往的问题。
网络交往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了人们的交往,但是网络交往并不比现实交往要好,所以③的说法是错误的。
()2.对右边漫画《网络问政》的认识,正确的是①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②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③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④老百姓的民意只能通过互联网传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了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中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老百姓上了网,民意就上了网。
互联网的方便快捷,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但是互联网并不是老百姓反映民意的唯一渠道,还有其他的渠道也可以反映民意。
部编八上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2课时 合理利用网络教案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做文明网民。
2、不沉迷于网络,树立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
3、树立对科学技术的崇敬之情,以崇尚科技为荣。
能力目标1、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
2、能够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知识目标1、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
2、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传播网络正能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确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消极作用;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确立依据:网络化时代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有着深远影响,要学会全面认识网络的好与不好。
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传播网络正能量。
确立依据:教会学生如何掌握避免网络危害的技巧是对青少年浅薄意识的纠正,方法的掌握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困难。
【学情分析】中络参与者,既参与建构网络文化,也受网络文化的影响。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关系,陷入网络不能自拔,把过多时间浪费在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无意义的事情上;个别学生易受不良信息的诱惑,违反网络道德,甚至违法犯罪。
网络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络学习的同时还很易对网络失控沉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网络的自白书》我的名字叫做网络,我可是很多人的亲密伴侣,社会上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我的陪伴,我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人们有了我,不仅可以打发无聊时间,还可以通过手指轻轻一点,轻松解决“懒癌患者”的衣食住行用问题。
但正如“人无完人”一般,我也有自己的缺点:对于“手机控”“低头一族”我也是丝毫不会心慈手软的,他们遇到了我就立马变成“瘾君子”模样,我不仅让他们时常感到空虚、脾气暴躁、坐立不安、心慌、失眠等症状,我还会导致他们的人生道路走向迷途……二、新课讲授第一目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探究一:阅读教材P17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2)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点拨:(1)奶奶只看到了互联网带来的消极影响;爸爸只看到了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2.1 网络改变世界【教学目标】1.感受网络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认识到网络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通过网络对我们日常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以及网络的负面作用,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树立合理利用网络的意识。
【学习重点】网络对生活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学习难点】体会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情景导入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回答。
师: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学习——《网络改变世界》。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警惕网络中的陷阱: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活动(一) 网络改变生活材料一: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知识和信息主要通过书籍、胶片、磁带等介质存储。
存在于不同介质上的知识和信息互不关联,很难流动、共享。
互联网出现之后,知识和信息不再受介质的束缚,只要有人愿意将它们在互联网上共享,知识和信息就可以在网络中自由流通。
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电脑存储的空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信息交流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实现了海量知识、信息的高速传递和共享。
材料二:晚饭后,小明一家坐在一起谈论起今天的幸福生活。
小明爷爷说:“我们那个时代与人联系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信,有时一封信要十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到达,真急人呀!”爸爸说:“到我们这一代,写信变得越来越少,有事就打固定电话,很快但就是不方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知识目标1.知道网络对我们个人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
2.了解网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能力目标1.提高全面看待网络正面或积极作用的能力,而不是只看到其中一点或几点。
2.网络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动作用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提高对社会领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利用网络积极作用的观念,从而培养自己爱好网络,利用网络为我服务的意识。
2.开拓自己的眼界,与时代、与世界接轨,用互联网思维认识世界,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
重点1.网络对个人的积极作用。
2.网络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难点1.对网络积极作用认识、分析的方法。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教师准备:有关网络利民便民的图片,提前做好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了解网络的作用。
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有人说:“互联网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为什么“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要想解开这个谜底,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二课下的引文读一遍。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请同学思考第10页的“运用你的经验”下的两个问题,然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网络的作用: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方便、快捷。
具体表现在: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网络空间,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这一作用。
提问:(1)在互联网出现前后,知识和信息通过什么传递?(2)使用互联网传递知识和信息有什么优势?教师总结: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知识和信息主要通过书籍、胶片、磁带等介质存储。
存在于不同介质上的知识和信息互不关联,很难流动、共享。
互联网出现之后,知识和信息不再受介质的束缚,只要有人愿意将它们在互联网上共享,知识和信息就可以在网络中自由流通。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1框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网络改变世界》课题:《网络改变世界》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时:1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网络改变世界》是八年级上第一单兀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第一框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对网络的了解,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互联网的了解和运用已经不逊于甚至超过了教师。
但是他们还不能深刻理解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网络对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做个全面剖析,以让学生更好的利用网络参与社会生活。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社会热点、生活体验直观感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小组调查、观察身边同学沉迷网络的案例,明确具有利及不利的影响,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培养正确的网络意识。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
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中学生既参与构建网络文化,同时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
其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同时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大量数据表明,部分学生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很容易受到伤害,甚至违德违纪违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第一目:“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老师已经从社会热点2019足球世界杯入手导入新课,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充分感受网络技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进步。
第二目:“网络推动社会进步”和第三目“网络是把双刃剑”是本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只知道网络的好处,却不知网络对我们青少年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恶劣影响,所以本节课老师通过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网络对我们的毒害,并且让同学们集思广益想办法摆脱网络对我们的纠缠。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学案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2.1网络改变世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健康的网络交往的乐趣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增强正确使用网络,使之更好地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明白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导学过程】一、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
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
2、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
3、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新工具,经济贸易的的新途径。
(2)网络促进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权、权、权、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和搭建新平台。
基于互联网的—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4、网络是把双刃剑:(1)网络信息(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有的人通过设置陷阱进行网络诈骗,侵犯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2)沉迷于网络,影响、和(大量冗余信息会干扰人们的,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白((3)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和,给社会带来和((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探究一:教材P10运用你的经验(1)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道德与法治》新版教案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1.知识目标:(1)认识网络应用的利与弊。
(2)知道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网络对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3)知道网络谣言的危害及防范措施;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知道个人隐私在网上遭到泄露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1)具有对网络交往的利与弊的分辨能力。
(2)了解网络的积极影响,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使用网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开放与包容的胸怀。
1.重点:(1)知道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网络对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2)知道网络谣言的危害及防范措施;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知道个人隐私在网上遭到泄露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难点: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知道个人隐私在网上遭到泄露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各国领导人合影,提问:是什么让这些人走到了一起?2.教师简介此次大会: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倡导并举办的互联网盛会,于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办。
大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让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
本次峰会的出席嘉宾中,国外嘉宾约占一半,来自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8位外国领导人、近50位外国部长级官员。
3.教师提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各国领导人齐聚乌镇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
)出示课题:网络改变世界。
二、讲授新课(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教师出示材料:离开家乡远在广东汕头腾讯公司上班的张强,记挂家乡的父母,想给父母买一台空调,可是张强又没时间回家,你认为他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学生猜测张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教师提问:现代人对互联网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三名学生将答案写到黑板上,教师和学生将以上列举的网络使用情况分类。
可以分为购物、学习、寻医问药、娱乐、人际交往、文化交流等。
设计意图:了解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感受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变化。
(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活动探究一1.教师出示探究内容:(1)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围绕互联网经济、互联网创新、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治理和互联网国际合作五个方面上演头脑风暴。
(2)张强跟随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参加了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目前,腾讯在全国30个城市建设了众创空间,还有针对性地提供人才、产品、融资、营销及资源对接等服务。
马化腾说:“经过五年的发展,我们和合作伙伴共建的新生态不断发展。
目前腾讯开放平台上注册的创业者已经超过600万,其中已经有30家创业公司跻身为上市公司。
创业者从腾讯的开放平台当中获得的总收益也超过了160亿人民币。
”在大会上,马化腾透露,接下来,腾讯还计划在海外包括美国等地推出众创空间,促进国内外创业者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中国创新与全球的同步性。
2.教师出示探究问题:(1)你认为张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什么?(2)张强所在的腾讯公司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哪些作用?【教师总结】(1)张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抓住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样一个机遇,推动公司互联网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互联网创新发展。
(2)张强所在的腾讯公司对推动社会进步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创新互联网发展方式;促进我国劳动力就业;促进国内外创业者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中国创新的步伐。
活动探究二1.教师出示探究内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
但是张强同时也发现了互联网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互联网中的陷阱防不胜防,使许多人遭受了精神和财产上的损失;人们在互联网平台大多都是工作和娱乐,运用互联网学习和阅读的很少。
于是,张强给相关管理部门写了一封信,要求当地相关管理部门公开自己的工作电话,便于公民及时举报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加强互联网管理的几条合理化建议。
同时,张强还写了一份合理利用网络的倡议书,提倡人们利用互联网加强学习,加强文化交流与沟通,减少不必要的在互联网上的时间消耗。
2.教师出示探究问题:(1)相关部门会公开自己的工作电话吗?为什么?(2)张强有给相关部门提建议的权利吗?为什么?(3)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都有哪些?(4)你认为张强的倡议书会起到怎样的影响?教师要求学生总结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
教师同时板书:网络促进经济发展;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网络促进资源的流动,利于合作和共享。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互联网在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积极作用,感受互联网的正能量。
(三)网络是把双刃剑1.活动探究(1)教师出示问题:在张强的建议信中,他提到了网络谣言的危害与防范措施、沉迷于网络的危害与预防措施、个人隐私在网络中受到侵害的影响与防范措施。
请各位同学说说以上三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要求学生看书后总结)(2)教师出示张强所写的建议信的具体内容:危害防范措施网络谣言误导大众,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侵害他人或集体的合法权益;散播网络谣言的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劝阻和举报散播网络谣言的行为。
沉迷于网络形成对网络的依赖,不仅影响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人际关系,严重的还会危害身心健康。
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节制上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造成困扰和伤害,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心理压力,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不在网络公开个人的信息,提高警惕性;不随便打开链接;不散播他人隐私。
(3)教师做简单板书归纳。
2.教师出示图文材料,再次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的“弊”。
2016年8月19日,临沂市罗庄区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18岁的准大学生徐玉玉被他人以发放助学金为由,通过银行ATM机转账的方式诈骗9900元。
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与其父一起到公安机关报案,回家途中晕倒,出现心脏骤停,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后来,徐玉玉案件成功告破,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抓获,但逝者无法生还。
设计意图:本环节属于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经验总结三个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归纳的能力。
徐玉玉的案例再次让学生思考网络的不良影响。
三、课堂小结网络有利有弊,在网络中,我们要提高辨别能力,用利避弊,拥有健康安全的网络空间。
四、板书设计网络改变世界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谣言沉迷于网络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1.知识目标:(1)了解媒介素养的要求。
(2)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掌握网络交往自我保护的知识。
2.能力目标:(1)提高媒介素养,提高正确使用网络的应用能力,培养网上自我保护的能力。
(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传播正能量,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
(3)具有对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
(4)在网络上,能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做对人对己有益的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抑恶扬善,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2)培养网络规则意识,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1.重点:(1)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传播正能量,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
(2)在网络上,能自觉遵守网络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做对人对己有益的事情。
2.难点:(1)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下交往与网络交往。
(2)具有对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
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勒索病毒图片以及勒索病毒的解释。
勒索病毒,是一种新型电脑病毒,主要以邮件和恶链木马的形式进行传播。
主要通过邮件附件、钓鱼邮件群发下载网址链接、用户在恶意站点下载病毒文件以及网页挂马后进行传播。
该病毒性质恶劣、危害极大,一旦感染将给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这种病毒利用系统内部的加密处理,而且是一种不可逆的加密,必须拿到解密的密钥才有机会破解。
提问:勒索病毒的出现,使许多人出现了恐慌,你知道他们恐慌的原因都有哪些吗?2.学生根据课前对勒索病毒的了解,列举人们害怕勒索病毒的原因。
3.请学生说说应对勒索病毒的简单方法。
教师指出正是勒索病毒的制造者非法利用网络,才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
出示课题——合理利用网络。
设计意图:勒索病毒这一网络大敌的出现,正是由于其制造者对网络非法利用造成的,从而警示学生要合理使用网络,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经验回答,怎样做才是合理利用网络?2.教师将学生的答案整理为副板书,并将其做出简单分类,即学习工具、交往平台、沟通工具。
3.教师肯定学生回答中符合要求的具有媒介素养的行为,并介绍媒介素养的定义。
4.活动探究(1)出示材料:明亮放学回到家,按照老师的要求将今天的作业发到校讯通。
发完校讯通,一则新闻网页弹了出来,还是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明亮忍不住打开了网页;看完明星,又发现了一个好玩的视频,还转发了小学同学发的“紫菜是用塑料做的”的消息;又看到求助机构发的一个孩子因疾病需要救助的信息,捐了十元钱……明亮越来越投入,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要不是妈妈下班回来,后果难以想象。
明亮看着妈妈无奈的脸,又想起今天和同学还约了去打球,他懊悔极了……(2)出示探究问题:①请你评价明亮的行为。
②明亮为什么会懊悔?③明亮的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3)屏幕展示:①明亮利用网络将作业发到校讯通是促进家校沟通的行为,是在合理运用网络;明亮通过网络了解新闻是关注社会的表现;明亮在不确定信息的准确性之前随意转发信息,是缺乏分辨是非能力的表现;明亮为救助他人捐款是利用网络帮助他人的表现。
②因为自己没有做到合理使用网络,影响了学习和正常的生活,影响了亲子关系,还失信于同学。
③网络上的信息是无限的,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合理利用网络。
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注意浏览促进学习和工作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前停留,更不可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遵守网络规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5.屏幕展示“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生齐读。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