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传热系数经验值

合集下载

常用换热系数的经验值完整版

常用换热系数的经验值完整版

常用换热系数的经验值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常用换热系数的经验值
在的设计选型时, 一般先选用一个经验的传热系数, 然后再
校验换热面积能否达到
下面列表常用的经验传热系数
1.管壳式的经验传热系数
2. 螺旋板式的经验传热系数Array
3. 板式的经验传热系数
在有关传热手册和专
着中载有某些情况下
K 的经验数值,可供
设计参考。

注意应选
用工艺条件接近、传
热设备类似的较为成
熟的经验 K 值作为设
计依据。

流体种类
总传热系数K W/(m2K)水—气体 12~60水—水 800~1800水—煤油 350左右水—有机溶剂
280~850气体—气体 12~35饱和水蒸气—水 1400~4700饱和水蒸气—气体
30~300饱和水蒸气—油 60~350饱和水蒸气—沸腾油 290~870。

总传热系数经验值

总传热系数经验值
930~3500
升膜式
580~5800
降膜式
1200~3500
外加热式
1200~5800
(刮膜式粘度1~100cP)
1750~7000
(刮膜式粘度1000~10000Cp)
700~1200
叠片离心式
3500~4700
;.
.
;.
.
钢及有色金属的热导率[W/(m·℃)]
类别℃温度1000 1100 1200
200~280
蒸汽
空气或气体
10~20
28~36
5~17
23~45
蒸汽
糖蜜或谷物糖浆
110~220
400~510
85~170
340~460
高温热水
水溶液
650~800
1100~1420
400~570
620~910
高温传热油
焦油或沥青
70~170
260~370
57~110
170~280
导热姆或亚老哥尔
---铬锰41.5 41.5 39.4 39.0 36.3 34.9 33.7 32.6--
---铬钼43.8 41.9 41.3 39.4 36.5 32.3 29.8 29.128.5-
-------铬钨52.3 48.7-45.4 41.9-
-26.4 27.7 28.8铬镍38.4 37.9 36.8 36.8 34.5 32.4 28.0 27.2-
焦油或沥青
85~170
280~340
68~114
170~280
2、冷却时应用

水溶液
620~770
1110~1390
370~540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1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 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 水水850~1700 水气体17~280 水有机溶剂280~850 水轻油340~910 水重油60~280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 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 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 水低沸点烃类冷凝455~1140 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 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 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2 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 (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流速与总传热系数经验值表格

流速与总传热系数经验值表格
已处理的凉水塔用水
已处理的锅炉用水
硬水、井水
水蒸汽
优质-不含油
劣质-不含油
水蒸汽
优质-不含油
劣质-不含油
往复机排出液体
处理过的盐水
有机物
燃料油
焦油
气体
空气


114~349
582~1163
116~349
58~174
582~1163
174~349
814~1163
698~930
756
=1000cP==10P=
污垢热阻Rd的大致范围
流体
污垢热阻Rd/(m2·℃·kw-1)
流体
污垢热阻Rd/(m2·℃·kw-1)
水(u<1m/s,t<47℃)
蒸馏水
海水
清洁的水
未处理的凉水塔用水
流速与总传热系数经验值表格
列管式换热器内的适宜流速范围
流体种类
流速/(m/s)
管程
壳程
冷却水
1~
~
一般液体(黏度不高)
~
~
低黏油
~
~
高黏油
~
~
油蒸汽
5~15
3~6
气体
5~30
3~15
气液混合液体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
~3
总传热系数的选择
管程
壳程
总传热系数/[W/(m3·℃)
水(流速为~1.5m/s)

冷水
冷水
冷水
盐水
含饱和水蒸气的氯气(<50℃)
SO2冷凝
NH3冷凝
氟里昂冷凝
582~698
814~1163
467~814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精编文档).doc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总传热系数经验值

总传热系数经验值
重油
不锈钢
57~285
蒸汽
重油
玻璃衬里碳钢
57~230
盐水

不锈钢
230~1625
盐水

玻璃衬里碳钢
170~450
盐水
水溶液
不锈钢
200~850
盐水
水溶液
玻璃衬里碳钢
140~400
盐水
有机液
不锈钢
170~680
盐水
有机液
玻璃衬里碳钢
115~340
盐水
轻油
不锈钢
200~740
盐水
轻油
玻璃衬里碳钢
140~370
340~620
蒸汽
中质润滑油
230~340
570~738
200~230
280~570
蒸汽
6号柴油
110~230
400~510
85~170
340~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蒸汽
焦油或沥青
85~200
280~400
85~140
220~340
蒸汽
熔融蜡
200~260
260~310
110~200
200~260
蒸汽
熔融蜡
200~260
1200
低碳钢
-
中碳钢
-
高碳钢
-
铬钢
-
-
-
-
-
-
-
锰钢
-
-
-
-
-
铬硅钢
-
-
-
-
-
-
-
-
铬锰钢
-
-
-
-
-
铬钼钢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

有余量约10%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水水 850~1700水气体 17~280水有机溶剂 280~850水轻油 340~910水重油60~280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水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K值通常在800~2200W/m2·℃范围内。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

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

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总传热系数经验值

总传热系数经验值

冷凝器,冷却液指定如下
D F G
Btu/(°F·ft ·h) kcal/°C·m ·h W/°C·m2 Btu/(°F·ft ·h) Βιβλιοθήκη cal/°C·m ·h W/°C·m
2 2 2 2 2
80 390.6 454.3
55 268.5 312.3
40 195.3 227.1
B
丁烷
--
0.00020 0.00018 0.001
TABLE 11-4 Typical Overall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s in Refinery Service
流体 A 丙烷
API重度 物流侧污垢热阻‼ 0.001 -0.00020 0.00018 0.001 单位 Btu/(°F·ft ·h) kcal/°C·m ·h W/°C·m
冷却液指定如下
J
30 146.5 170.3
30 146.5 170.3 30 146.5 170.3 30 146.5 170.3 20 97.6 113.6
C
汽油,终馏点400F
50
0.00020 0.00018 0.001
Btu/(°F·ft ·h) kcal/°C·m ·h W/°C·m2 Btu/(°F·ft ·h) kcal/°C·m ·h W/°C·m
2 2 2 2 2
75 366.2 425.9 70 341.8 397.5 50 244.1 283.9 50 244.1 283.9 70 341.8 397.5 70 341.8 397.5 45 219.7 255.5 40 195.3 227.1 35 170.9 198.7 35 170.9 198.7 30 146.5 170.3 30 146.5 17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传热系数W/(m2.K
夹套式
350~2330
盘管式
580~3000
水平管式(蒸汽管冷凝)
580~2330
水平管式(蒸汽管外冷凝)
580~4700
中央循环管式
580~3000
带搅拌的中央循环管式
1200~5800
悬筐式
580~3500
旋液式
930~1750
强制循环型
1200~7000
倾斜管式
930~3500
200~280
蒸汽
空气或气体
10~20
28~36
5~17
23~45
蒸汽
糖蜜或谷物糖浆
110~220
400~510
85~170
340~460
高温热水
水溶液
650~800
1100~1420
400~570
620~910
高温传热油
焦油或沥青
70~170
260~370
57~110
170~280
导热姆或亚老哥尔
24.1
25.2
26.5
27.9
29.4
铬钢
44.8
42.2
39.3
36.4
-
32.6
-
26.7
-
-
-
-
-
锰钢
41.5
40.0
38.8
37.0
35.2
34.3
30.9
26.4
-
-
-
-
-
铬硅钢
-
38.7
-
35.9
33.5
32.6
-
26.7
-
-
-
-
-
铬锰钢
41.5
41.5
39.4
39.0
36.3
34.9
45~85

空气或气体
11~23
28~57
6~18
23~46
氟利昂或氨
水溶液
200~260
340~510
110~200
230~340
钙或钠盐水
水溶液
570~680
990~1140
280~430
460~710
二、带有夹套的容器总传热系数大致值.W/(m2.℃)
夹套的流体
容器的流体
传热壁材料
K值
夹套的流体
115~400
传热油
重油
不锈钢
57~230
传热油
重油
玻璃衬里碳钢
57~200
三、空气冷却器总传热系数大致值.W/(m2.℃)
冷凝
K值
液体冷却
K值
气体冷却
操作压力kPa(表压)
压力降kPa
K值

625
机器夹套水
710
空气或烟道气
345
0.7~3.5
57
氟利昂-12
400
柴油
140
690
13.8
110
汽油
容器的流体
传热壁材料
K值
蒸汽

不锈钢
850~1700
蒸汽

玻璃衬里碳钢
400~570
蒸汽
水溶液
不锈钢
450~1140
蒸汽
水溶液
玻璃衬里碳钢
285~480
蒸汽
有机液
不锈钢
285~850
蒸汽
有机液
玻璃衬里碳钢
170~400
蒸汽
轻油
不锈钢
340~910
蒸汽
轻油
玻璃衬里碳钢
230~425
蒸汽
重油
不锈钢
57~285
900
1000
1100
1200
低碳钢
-
55.6
52.7
48.5
45.0
40.8
37.1
34.2
30.1
27.3
27.7
28.5
29.8
中碳钢
-
49.3
48.1
45.6
42.4
39.1
35.7
32.4
26.2
26.0
26.9
28.0
29.5
高碳钢
-
46.5
44.0
40.8
37.7
35.0
32.3
29.2
焦油或沥青
85~170
280~340
68~114
170~280
2、冷却时应用

水溶液
620~770
1110~1390
370~540
600~880

淬火油
57~85
140~260
40~57
85~140

中质润滑油
45~68
110~170
28~45
57~110

糖蜜或谷物糖浆
40~57
100~150
23~40
230~340
570~738
200~230
280~570
蒸汽
6号柴油
110~230
400~510
85~170
340~460
蒸汽
焦油或沥青
85~200280~4源自085~140220~340
蒸汽
熔融蜡
200~260
260~310
110~200
200~260
蒸汽
熔融蜡
200~260
260~310
140~200
一、浸没在液体中的盘管总传热系数大致值.W/(m2.℃)
热侧
冷侧
清洁表面的K值
考虑到常见污垢情况下的K值
自然对流
强制对流
自然对流
强制对流
1、加热时应用
蒸汽
水溶液
1420~1840
1700~3120
570~1140
850~1560
蒸汽
轻油
280~400
625~790
270~260
340~620
蒸汽
中质润滑油
蒸汽
重油
玻璃衬里碳钢
57~230
盐水

不锈钢
230~1625
盐水

玻璃衬里碳钢
170~450
盐水
水溶液
不锈钢
200~850
盐水
水溶液
玻璃衬里碳钢
140~400
盐水
有机液
不锈钢
170~680
盐水
有机液
玻璃衬里碳钢
115~340
盐水
轻油
不锈钢
200~740
盐水
轻油
玻璃衬里碳钢
140~370
盐水
重油
不锈钢
33.7
32.6
-
-
-
-
-
铬钼钢
43.8
41.9
41.3
39.4
36.5
32.3
29.8
29.1
28.5
-
-
-
-
铬钨钢
52.3
48.7
-
45.4
41.9
-
-
-
-
-
-
-
-
铬镍钢
38.4
37.9
36.8
36.8
34.5
32.4
28.0
27.2
26.4
27.7
28.8
-
-

204
205
-
230
249
267
280
-
-
-
-
-
-

393
385
378
371
365
359
354
348
333
333
320
-
-

61.6
57.0
54.7
-
48.8
-
52.3
-
58.2
-
-
-
-

15.1
15.7
-
16.9
-
18.0
-
-
-
-
-
-
-
460
轻瓦斯油
370
690
34
170
轻碳氢化合物
510
轻碳氢化合物
480
碳氢化合物气体
241
7
200
430
轻石脑油
400
862
21
200
重石脑油
370
重整炉液流
400
6900
34
460
重整反应器废气
400
残油
85
氨反应器流体
480
低压蒸汽
770
焦油
40
塔顶蒸汽
370
四、各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
蒸发器形式
升膜式
580~5800
降膜式
1200~3500
外加热式
1200~5800
刮膜式(粘度1~100cP)
1750~7000
刮膜式(粘度1000~10000Cp)
700~1200
叠片离心式
3500~4700
钢及有色金属的热导率[W/(m·℃)]
类别
温度,℃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57~170
盐水
重油
玻璃衬里碳钢
57~170
传热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