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满水试验、给排水管道、供热管道、燃气管道对比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

污水处理池满水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污水治理工程,按照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水池需进行满水试验。

污水处理工程所有水池均为有盖式矩形地埋式结构,池内空净尺寸分别为:处理池26.65×7.4×4.5米,设计蓄水深度3.7m,池底标高-5.0m,池顶标高-0.3m,有效蓄水量729.68m3;调节池、事故池30.1×7.4×5.3米,设计蓄水深度3.0m,池底标高-6.0m,池顶标高-0.50m,有效蓄水量668.22m3。

二、试验方案试验用水要求使用清洁的自来水或地下水,以避免污染水池池壁,影响池壁抹灰及防水等下工序质量。

经与甲方协调,根据工程情况,试验用水从厂区车间用水引入,分3次进行,每次连续注水不超过1/3。

注水深度分别为处理池每次不超过1.25m、调节池事故池每次不超过1.0m。

分别满足设计要求最高水位3.7m和3m。

按照规范要求,冲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每天不得超过2米,同一池相邻两次注水间隔时间不小于24小时。

水位超过施工缝和每次注水停止作为观察重点。

注水到设计水面按照规范进行水池渗水量测量和计算,同时进行沉降观察。

三、试验程序试验准备第一次注水观察记录第二次注水观察记录注水到设计水位沉降观察放、排水防腐装修四、准备工作1. 组织准备:组建成立满水试验领导小组,试验小组全过程受甲方监理监督和核验。

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组员有测量员、实验员、记录员和电工组成,配合工人2名。

2. 现场准备:(1)安装从临时水井至水池的管道,将水源引至水池内。

(2)池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防腐、装修和回填土之前,将池内清理干净,修补池内外的缺陷。

临时封堵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并检查充水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

(3)设置水位观测标尺。

(4)水池的预埋管与外部管道连接时,跨越基坑的管下填土应压实。

(5)布置好现场水池之间调水和排放水的水泵、管道、出口位置等设备、机具、材料。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技术》教案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技术》教案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技术》教案一、第一章: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用途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掌握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设施。

了解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

2. 教学内容:给水排水管道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主要给水排水管道设施及其功能。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4. 教学资源:教材、PPT、案例资料。

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案例分析报告、小组讨论报告。

二、第二章:给水排水管道材料及配件1. 教学目标:了解给水排水管道材料的种类、性能及选用原则。

掌握给水排水管道配件的类型、结构及安装方法。

2. 教学内容:给水排水管道材料的种类、性能及选用原则。

给水排水管道配件的类型、结构及安装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实物展示、操作演示。

4. 教学资源:教材、PPT、实物样品、操作视频。

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实物识别、操作演示报告。

三、第三章:给水排水管道设计1. 教学目标:掌握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了解给水排水管道设计中的主要参数及计算方法。

熟悉给水排水管道设计的规范要求。

2. 教学内容: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给水排水管道设计中的主要参数及计算方法。

给水排水管道设计的规范要求。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实操演练。

4. 教学资源:教材、PPT、案例资料、设计软件。

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案例分析报告、设计软件操作演示报告。

四、第四章: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技术1. 教学目标:掌握给水排水管道施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

了解给水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熟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的安全规范。

2. 教学内容:给水排水管道施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

给水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给水排水管道施工的安全规范。

3. 教学方法:讲授、实操演练、视频教学。

水池满水试验给排水管道供热管道燃气管道对比

水池满水试验给排水管道供热管道燃气管道对比

备注:
⑴给排水管道水压试验的预试验期间,要检查管道接口、配件处有无漏水、损坏现象,有漏水、损坏现象时,应及时停止试验,查明
原因并采取措施后重新试压。

⑵压试验的预试验期间,要检查管道接口、配件处有无漏水、损坏现象,有漏水、损坏现象时,应及时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重新试压。

⑶供热管道功能性试验合格后,应对供热管道的钢外护管焊缝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介质为空气,试验压力为,稳压10min,用中性发泡剂涂抹所有焊缝,无渗漏为合格。

⑷燃气管道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应把所有未参加严密性试验的设备、仪表、管件进行复位,按设计压力对系统升压,然后采用发泡剂检查设备、仪表、管件及其与管道的连接处,不漏为合格。

⑸安全措施:①架空管道水压试验前,应对管道采取临时加固措施;②换热站试运行前应编制运行方案,在环境温度低于5度进行时,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

试运行时间应从正常试运行状态的时间开始计算连续运行72h。

③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管道、设备、附件、焊缝、支架出现渗漏、变形、损坏时,严禁带压处理。

4.水压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排净管内积水,排水时防止形成负压。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实用版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实用版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实用版一、实验目标1.检测水池的容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检测水池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3.确定是否存在漏水或渗漏问题。

二、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检查水池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缝或破损;(2)清理水池内部,确保没有杂物或残留物;(3)准备好满水试验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2.填充水池(1)关闭水池的出水口,并将进水口与水源连接;(2)以适当的速度将水注入水池,保持水池内水位稳定,避免突然加压造成破坏。

3.检测水位变化(1)记录水注入开始的时间;(2)在水位达到设定高度后,关闭进水口;(3)观察水位的变化,记录水位下降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漏水或渗漏问题。

4.观察水池表面(1)检查水池表面是否有水迹或明显渗漏痕迹;(2)观察水池四周地面是否湿润,以确定是否发生渗水。

5.测量水池容量(1)使用量杯或测量工具测量水池的容量;(2)将测得的数据与设计容量进行对比,判断容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清理工作(1)排空水池中的水,并清理水池内部;(2)清理工具和设备,妥善存放。

三、安全注意事项1.在填充水池时,注意水位的变化,避免水溅出造成人员滑倒或其他意外事故;2.检查水池的承重能力,确保能够承受试验过程中的水压;3.如果发现水池有破损或漏水情况,应及时停止试验,并寻求专业维修;4.在实验过程中,严禁乱扔杂物或随意触碰水池,以免损坏水池表面;5.实验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滑鞋等。

四、实验结果处理1.水位变化情况:根据水位的变化情况,判定水池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2.水池容量:将测得的容量数据与设计容量进行对比,判断水池容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渗漏问题:如有渗漏或漏水情况,应及时维修或更换水池,确保使用安全。

通过上述实用版的水池满水试验方案,可以对水池的容量和密封性能进行有效检测,确保水池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规范,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清水池满水试验方案

清水池满水试验方案

清水池满水试验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笔记本上,我开始构思这个“清水池满水试验方案”。

这个过程就像打开了一扇记忆的大门,那些过去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如同潮水般涌来,让我不禁感叹时间的魔力。

一、项目背景咱们这个清水池,可是个大工程,为了确保它的质量和安全,咱们得来一场满水试验。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它涉及到水池的结构安全、防水效果、以及整体功能的稳定性。

想到这里,我得先缕缕思路。

二、试验目的1.检验清水池的结构是否牢固,能否承受满水压力。

2.检验清水池的防水层是否有效,有没有漏水现象。

3.检验清水池的排水系统是否畅通,确保排水功能正常。

三、试验准备1.清水池内的清洁:在试验前,必须将清水池内部清理干净,不能有杂质和垃圾,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2.水源准备:确保水源充足,满足满水试验的需求。

3.测量工具:准备好测量水位、流量等数据的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四、试验步骤1.关闭清水池的进水口,确保试验过程中不会出现水源的干扰。

2.打开清水池的排水口,将清水池内的水排空,检查排水系统是否畅通。

3.排水畅通后,关闭排水口,开始向清水池内注水。

4.注水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水位的变化,当水位达到设计高度时,停止注水。

5.水位稳定后,开始检查清水池的结构和防水层是否有漏水现象。

6.检查完毕后,记录相关数据,包括水位高度、漏水情况、排水系统畅通情况等。

五、试验结果分析1.如果清水池在满水试验中没有出现漏水现象,且排水系统畅通,那么可以判断清水池的结构和防水层质量良好。

2.如果出现漏水现象,需要分析漏水原因,是结构问题还是防水层问题,然后进行修复。

3.如果排水系统不畅通,需要检查排水管道是否堵塞,及时清理。

六、后续工作1.根据试验结果,对清水池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改进。

2.整理试验数据,编写试验报告,为清水池的正常运行提供依据。

七、安全措施1.试验过程中,要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2.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无关人员不要靠近试验区域。

给排水管道课程设计

给排水管道课程设计

给排水管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排水管道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2. 让学生了解给排水管道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3. 使学生掌握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原则和安装要求,具备初步的管道布置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给排水管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识图、绘图能力,能读懂并绘制简单的给排水管道系统图;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管道安装与施工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给排水工程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在工程实践中的合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给排水工程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例分析、动手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分解,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逐步达到课程目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以上课程目标进行。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给排水管道基本概念及分类- 教材章节:第一章- 内容: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的定义及分类;给排水管道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2. 给排水管道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内容:给排水管道系统的组成部分;给排水管道的工作原理;常见给排水设备及其功能。

3. 给排水管道设计原则与安装要求- 教材章节:第三章- 内容:给排水管道设计原则;管道布置与选材;管道安装要求及施工规范。

4. 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教材章节:第四章- 内容:管道加工与安装方法;管道连接技术;管道试压及验收。

5. 给排水管道系统图识读与绘制- 教材章节:第五章- 内容:给排水管道系统图的识读方法;简单管道系统图的绘制技巧。

供排水课程设计

供排水课程设计

供排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对供排水系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1.了解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2.掌握供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3.熟悉供排水系统的维护方法。

4.能够分析供排水系统的基本问题;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供排水系统进行维护和改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供排水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

1.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包括水源、输水管道、净水设施、配水管道、排水管道等。

2.供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水的来源、水质的处理、水的分配和排放等过程。

3.供排水系统的维护方法:包括管道检查、故障排除、水质检测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讲解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供排水系统的认识和看法。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排水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排水系统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

2.参考书:提供供排水系统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供排水系统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供排水系统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

**市***工程高位水池超声波流量计、加氯管、取样管开口安装及满水试验方案编制人:审核人:20**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试验准备工作 (2)四、满水试验步骤及检查测定方法 (4)五、试验工序 (6)六、水池渗漏处理 (6)七、安全措施 (8)一、工程概况**市***工程高位水池包含两个2.5万m3水池。

每个水池长度为87.8m,宽度为60.8m,高度为5.18m,净空高度为5m,水池净容量为2.5万吨清水,水池底板厚550mm,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水池。

二、编制依据《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清水池结构图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三、试验准备工作1、施工组织首次在本工程中组织进行满水试验,本着对工程质量负责的态度,由项目经理组织、协调,各工序相关管理人员积极配合,认真对待积累经验,指导盛水构筑物的满水试验。

2、人员组织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总工担任副组长,组员有测量员、实验员、记录员和电工组成,配合工人3名,看守保安2名。

3、人员安排项目部安排四、满水试验及电磁流量计安装1、实施步骤1) 高位水池现已通水使用,本次方案特殊,其实施满水试验及安装电磁流量计决定在同步实施2) 实施步骤:1#水池满水试验已合格。

现我方将实施:1、由**厂供水至2#水池,注水水位到4米位置,(注满水池具体时间由南水厂供水流量决定)我方通知**厂停水。

此时我方将关闭2个水池联通阀门及进出水阀门,观测2#水池初读数;待高位水池出水管道至**厂段管道排水泄压一定时间(需要30分钟)且出水管侧面开口点无水流出后,由管道施工队伍及时安装出水阀门流量计底座焊接及加氯管、取样管开口处底座焊接(需要3小时);进水管道处流量计底座焊接,进水阀门已关闭,此时在关闭调流调压阀门及其前一个阀门,流量计底座开口泄压以后焊接流量计底座和进水管加药开口泄压并焊接加药口底座;(需要4小时)二水厂在高位水池关闭进水阀门时需要二水厂工作人员关闭进水调流调压阀,高位安装完毕后进行二水厂2座焊接,先进行进水处流量计底座泄压泄水焊接,最后关闭其出水阀门进行出水流量计底座泄压泄水焊接(需要2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注:
⑴ 给排水管道水压试验的预试验期间,要检查管道接口、配件处有无漏水、损坏现象,有漏水、损坏现象时,应及时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重新试压。

⑵ 压试验的预试验期间,要检查管道接口、配件处有无漏水、损坏现象,有漏水、损坏现象时,应及时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重新试压。

⑶ 供热管道功能性试验合格后,应对供热管道的钢外护管焊缝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介质为空气,试验压力为0.2MPa,稳压10min,用中性发泡剂涂抹所有焊缝,无
渗漏为合格。

⑷燃气管道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应把所有未参加严密性试验的设备、仪表、管件进行复位,按设计压力对系统升压,然后采用发泡剂检查设备、仪表、管件及其与管道的连接处,不漏为合格。

⑸ 安全措施:① 架空管道水压试验前,应对管道采取临时加固措施;②换热站试运行前应编制运行方案,在环境温度低于5度进行时,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

试运
行时间应从正常试运行状态的时间开始计算连续运行72h。

③.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管道、设备、附件、焊缝、支架出现渗漏、变形、损坏时,严禁带压处理。

4.水压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排净管内积水,排水时防止形成负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