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

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 C )

A、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

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

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2.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是由( B )完成。

A、程序设计语言

B、操作系统

C、编译系统

D、标准库程序3.进程调度的对象和任务分别是( C )。

A、作业,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

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

B、进程,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按调度策略

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

C、进程,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

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

D、作业,从后备作业队列中调度策略选

择一个作业占用CPU

4.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 A、动

态重定位 )

A、动态重定位

B、段式地址转换

C、页式地址转换

D、静态重定位

5.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优适应分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 C )进行排

列。

A、地址从大到小

B、地址从

小到大

C、尺寸从小到大

D、尺寸从

大到小

6.设计批处理多道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

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B、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C、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D、实时性和可靠性

7.当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

进程应转变为( )状态。

A、等待

B、就绪

C、运行

D、完成

8.文件的保密是指防止文件被( )。

A、篡改

B、破坏

C、窃取

D、删除

9.若系统中有五个并发进程涉及某个相同的变量A,则变量A的相关临界区是由

( )临界区构成。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0.按逻辑结构划分,文件主要有两类:(记录式文件)和流式文件。

A、记录式文件

B、网状文件

C、索引文件

D、流式文件

11.UNIX中的文件系统采用(、流式文件)。

A、网状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索引文件

D、流式文件

12.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实现虚拟存贮器

C、提高外围设备的输入输出速度

D、用于存贮系统文档

13.文件系统中用()管理文件。

A、堆栈结构

B、指针

C、页表

D、目录

14.为了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

A、重名翻译

B、多级目录

C、约定

D、文件名

15.在多进程的并发系统中,肯定不会因竞争( )而产生死锁。

A、打印机

B、磁带机

C、CPU

D、磁盘

16.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

A、先来先服务

B、轮转

C、最高响应比优先

D、均衡调度17.两个进程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在并发执行中,一个进程要等待其合作伙伴发来消

息,或者建立某个条件后再向前执行,这

种制约性合作关系被称为进程的

()。

A、互斥

B、同步

C、调度

D、伙伴

18.当每类资源只有一个个体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环必死锁

B、死锁必有环

C、有环不一定死锁

D、被锁者一定全在环中

19.数据文件存放在到存储介质上时,采用的逻辑组织形式是与( )有关的。

A、文件逻辑结构

B、存储介质特性

C、主存储器管理方式

D、分配外设方式

20.在单处理器的多进程系统中,进程什么时候占用处理器和能占用多长时间,取决于

( )。

A、进程相应的程序段的长度

B、进程自身和进程调度策略

C、进程总共需要运行时间多少

D、进程完成什么功能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若信号量S的初值定义为10,则在S上调用了16次P操作和15次V操作后S的值

应该为(9)。

2.进程调度的方式通常有(抢占)和(非抢占)两种方式。

3.每个索引文件都必须有一张(索引结点)表,其中的地址登记项用来指出文件在外存上的位置信息。

4.在一请求分页系统中,假如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4、3、2、1、4、3、5、4、3、

2、1、5,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为4

时(开始时没有装入页面),采用LRU页

面淘汰算法将产生( 8 )次缺页中断。5.信号量被广泛用于三个目的是( 同步 )、( 互斥 )和描述前趋关系。6.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是( 间断性 )、( 失去了封闭性 )、( 不可再现性 )和独立性。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 T )1.文件系统中分配存储空间的基本单位不是记录。( F )2.具有多道功能的操作系统一定是多用户操作系统。

( T )3.虚拟存储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假想的特大存储器,它并不是实际的内存,其大小可比内存空间大得多。

( T )4.批处理系统的(主要优点)是系统的吞吐量大、资源利用率高、系统的开销较小。

( F )5.文件系统中源程序是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

( F )6.即使在多道程序环境下,普通用户也能设计用内存物理地址直接访问内存的程序。

( F )7.顺序文件适合建立在顺序存储设备上,而不适合建立在磁盘上。

( T )8.SPOOLing系统实现设备管理的虚拟技术,即: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它由专门负责I/O的常驻内存进程以及输入、输出井组成。

( F )9.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与外界程序之间的接口,它属于核心程序。在层次结构设计中,它最靠近硬件。

( F )10.若系统中存在一个循环等待的进程集合,则必定会死锁。

四、程序与算法(共10分)

设有一缓冲池P,P中含有20个可用缓冲区,一个输入进程将外部数据读入P,另有一个输出进程将P中数据取出并输出。若讲程每次操作均以一个缓冲区为单位,试用记录型信号量写出两个进程的同步算法,要求写出信号量的初值。

解:

semaphore?mutex=1;

semaphore?empty=20;

semaphore?full=0;

int?in,out=0;

item p [20];

void?Producer(){

while(ture){

producer an item in nextp;

wait(empty);

wait(mutex);

p[in] := nextp;

in := (in+1) mod 20;

signal(mutex);

signal(full);

}

}

void?Consumer(){

while(ture){

wait(full);

wait(mutex);

nextc := p[out];

out := (out+1) mod 20;

signal(mutex);

signal(empty);

}

}

五、问答题(共16分)

某系统有A、B、C、D四类资源可供五个进程

P1、P2、P3、P4、P5共享。系统对这四类资

源的拥有量为:A类3个、B类14个、C类12个、D类12个。进程对资源的需求和分配情

况如下:

按银行家算法回答下列问题:

(1)现在系统中的各类资源还剩余多少(4分)

(2)现在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为什么(6分)

(3)如果现在进程P2提出需要A类资源0个、B类资源4个、C类资源2个和D类资源

0个,系统能否去满足它的请求请说明原因。(6)

(1)A:1;B:5;C:2;D:0

(2)need矩阵为:P1 0 0 0 0

P2 0 7 5 0

P3 1 0 0 2

P4 0 0 2 0

P5 0 6 4 2

存在安全序列,如

P1,P3,

P4,P5,P2,所以安全

(3)能,因为试探分配后,可

用资源为1,1,0,0。可找到安

全序列,所以可分配。

六、计算题(第1题6分;第2题10分;第3题8

分;共24分)

1、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编程空间共32

个页面,每页为1KB,内存为16KB。

假定某时刻一用户页表中已调入内存

的页面的页号和物理块号的对照表如

下:

则逻辑地址0A5D(H)所对应的物理地

址是什么(6分)

0A5D(H)=0000 1010

0101 1101

2号页对应4号块,所

以物理地址是0001 0010 0101 1101

即125D(H)。

2、设有三道作业,它们的提交时间及执

行时间由下表给出:

作业号提交时间执行时间

1

2

3

试计算在单道程序环境下,采用先来

先服务调度算法和最短作业优先调度

算法时的平均周转时间 (时间单位:

小时,以十进制进行计算;要求写出

计算过程)(10分)

FCFS: 作业号提交时间执行时间开

始时间完成时间周转时间

1

2

3

平均周转时间=++/3=(小时)

SJF: 作业号 提交时间 执行时间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

平均周转时间=++/3=(小时)

3、假定当前磁头位于100号磁道,进程对磁道的请求序列依次为55,58,39,18,90,160,150,38,180

。当采用先来先服务和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时,总的移动的磁道数分别是多少(请给出寻道次序和每步移动磁道数)(8分)

FCFS: 服务序列依次为:55,

58,39,18,90,160,150,38,180

移动的磁道数分别是: 45,

3, 19, 21, 72, 70, 10, 112,142

总的移动的磁道数是:494 SSTF: 服务序列依次为:90,

58,55,39,38,18,150,160,180

移动的磁道数分别是: 10,

32, 3, 16, 1, 20, 132, 10, 20

总的移动的磁道数是:244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考

试试卷 B 《操作系统》

注意事项:

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1. 按信息交换方

式不同,通道可分为三类

______________、数组多路通道、选择通道。

2. Linux 中,1#进程是由 建立的。

3.作业控制方式有_______________方式和__________方式二种。 4.文件的逻辑结构分为____________的无结构文件和_________的有结构文件二种。

5.解决死锁问题可以采用的方式中,采用死锁避免策略,如 算法虽然保守,但可以保证系统时时处于安全状态。

6.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

是 。

7设有8页的逻辑空间,每页有1024字节,它们被映射到32块物理存储区中。那么,逻辑地址的有效位是________位,物理地址至少是__________位。

二、 单选题(每

题2分,共20

分) 1.操作系统的基

)。 B 、存储管理

2.中央处理器处于目态时,执行()将产生“非法操作”事件。

A、特权指令

B、非特权指令

C、用户程序

D、访管指令

3.一个作业被调度进入内存后其进程被调度进入CPU运行,在执行一段指令后,进程请求打印输出,此间该进程的状态变化是()。A、运行态-就绪态-等待态B、等待态-就绪态-运行态C、就绪态-运行态-等待态D、就绪态-等待态-运行态

4.在单处理器系统中,如果同时存在有10个进程,则处于就绪队列中的进程最多为()个。

A、1

B、8

C、9

D、105.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按名存取的功能,在以下目录结构中,不能解决文件重名问题的是().

A、一级目录结构

B、二级目录结构

C、树形目录结构

D、以上三个答案都不对

6.在磁盘文件的物理结构中,

()既适合顺序存取,又方便随机存取。

A、顺序结构

B、链式结构

C、索引结构

D、文件的目录结构

7. Windows内核使用()个优先级表示线程要求执行的紧迫性。

A、16

B、30

C、32

D、36

8.现有3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计算时间都是1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机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6小时9.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功能扩充,把原来独占的设备改造成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

A、存储设备

B、系统设备

C、虚拟设备

D、并行设备

10.对磁盘而言,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送单位为()。

A、字符

B、字

C、块

三、简答题。

(每题5分,

共20分)

1.在操作系统中,P操作和V操作各自的动作是

如何定义的

2.二级目录和多级目录的好处是什么符号文件目录表和基本文件目录表是二级目录吗

3.什么是分页什么是分段二者主要有

何区别

4.外设和内存之间常用的数据传送控

四、计算题(每

题10分,共

30分)

1.若在一个单道批处理系统中4个作业(J1,J2,

J3,J4),估计它们的提交时刻和需

们的平均周转时间。

2.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若系统分配给一个作业的物理块数为2块,且作业的页面走向为2,3,2,1,5,2,4,5,3,2,5,2。试用FIFO 和LRU 两种算法分别计算出程序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并计算它们各自的缺页率。(假设初始作业装入时已经依次装入了页号为1和2的两个页面)

3.假定某移动磁盘上,处理了访问56号柱面的请求后,现在正在70号柱面上读信息,目前有下面的请求访问磁盘柱面的序列:

73,68,100,120,60,108,8,50。请写出:(1)用最短查找时间优先算法,列出响应的次序。(2)用电梯调度算

五、 综合分析题(每题10

分,共20

分) 1、设系统中有五个并发进程(P1,P2,P3,P4,P5)共享系统中的三类资源(R1,R2,R3),它们的资源总数量分别为(16,

5,19),在T0时刻系统状态如下图所示,系统采用银行家算法实施死锁避免策略。

状态,为什么

问题2:在T0时刻若进程P2提出(1,0,1)的资源请求,是否实施分配为什么

2、有一只最多能装2只兔子的铁笼子,猎人仅能向笼子中放入兔子(每次只能放入1只),若笼子是满的,则猎人必须等待;饭店老板仅能从笼子中取兔子(每次只能取出1只),若笼子是空的则他也必须等待。假设初始时笼子是空的。定义信号量并初始化,使用P 、V 操作模拟猎人和饭店老板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

2007-2008学年第一学

期考试试卷 B 《操作系统》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2、0#进程

3、脱机方式 联机方式

4、字符流 记录式

5、银行家算法

6、3

二、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

分。)

1、C

2、A

3、C

4、C

5、A

6、C

7、C

8、B

9、C 10、C

三、简答题(每

题5分,共20

分。)

1.

P操作:

①P操作一次,信号量S-1

②如果S ≥0 表示有资源,当前进程可执行

③如果S<0 无资源,则当前进程进入队列的队尾等待,等另一进程执行V (S)操作后释放资源。此时,|S| 绝对值表示等待资源进程的个数要求

V操作:

①V操作一次,信号量S+1

②如果S > 0(有资源,告诉其它进程可以继读)

③如果S ≤ 0(等待队列中另一进程释放资源后才能执行)

2.

二级目录和多级目录的好处是:

1、层次清楚

2、解决重名问题

3、提高检索目录的速度

符号文件目录表和基本文件目录表不是二级目录,而是实现文件共享的方法。

3.

分页:把程序中的逻辑地址分成大小相等的许多页,把主

存储器进行分块,块

的大小与页的大小一

致.块是进行主存空

间分配的物理单位。

这样,就可把作业信

息按页存放到块中。分段:作业的地址空间被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是一组完整的逻辑信息,每个段都有自己的段号,都是从零开始编址的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各段长度是不等的。

区别:(1) 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是根据用户的需要划分的,因此段对用户是可见的;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是为了管理主存的方便而划分的,对用户是透明的。

(2) 页的大小固定不变,由系统决定。段的大小是不固定的,它由其完成的功能决定。

(3) 段式向用户提供的是二维地址空间,页式向用户提供的是一维地址空间,其页号和页内偏移是机器硬件的功能。

(4) 由于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因此便于存贮保护和信息的共享,页的保护和共享受到限制。

4.

外设和内存之间常用的数据传送控制方式有:

(1) 程序直接控

制方式(CPU直接

询问方式)

(2) 中断方式

(3) DMA方式

(4) 通道方式

四、计算题(每题

10分,共30

分。)

1

作业J1进入内存时

间为10:00;

1分

作业J2进入内存时

间为12:30;

1分

作业J3进入内存时间为13:30; 1分

作业J4进入内存时间为12:00; 1分

平均周转时间为:(2+3++/4= 6分 2.

3.

(3) (5分)

用最短查找时间优先算法,响应的

次序为68、73、60、50、8、100、

108、120。

(2)(5分)

用电梯调度算法,响应的次序为

73、100、108、120、68、60、50、

8。

五、 综合分析题(每题10

分,共20分)

A =(1,3,2);N5=(0,1,0)

分配P5,A =(4,4,6);

N2=(1,3,4)

(8,4,8);

N1=(3,4,7)

N3=(0,0,6)

N4=(2,2,1)

A =(1,3,2);R2=(1,0,1)

N1=(3,4,7)

N3=(0,0,6)

1、分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 批处理操作系统

2、SPOOLING 独占 共享

3、数据块

4、程序装入时 程序执行

5、处理机

1. 如果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同时供多个用户使用,但时间响应不太及时,则属于___分时操作___________类型;如果操作系统可靠,时间响应及时但仅有简单的交互能力,则属于____实时操作__________类型;如果操作系统在用户提交作业后,不提供交互能力,它所追求的是计算机资源的高利用率,大吞吐量和作业流程的自动化,则属于____批处理操作__________类型。

2. 虚拟设备是通过__________ ___技术,把_________设备变成能为若干用户__________的设备。

3.磁盘与主机之间传递数据是以________数据块_____为单位进行的。

4.静态重定位在_______程序装入时

_______时进行;而动态重定位在____程序执行时________时进行。

5.进程调度负责 处理机 的分配工作。

七、 单选题

(每题2

分,共20

分)

1.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 A )。

唤醒进程的状态变为( B )。

A 、等待

B 、就绪

C 、运行

D 、完成

3.信箱通信是一种( B )通信方式。

1、A

2、B

3、B

4、B

5、A

6、C

7、D

8、B

9、B 10、B

A 、直接通信

B 、间接通信

C 、低级通信

D 、信号量

4.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4个,则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 B )个。

A 、9

B 、10

C 、11

D 、12

5.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 A ).

A 、响应比高者优先

B 、短作业优先

C 、优先级调度

D 、先来先服务

6.系统在( C ),发生从目态到管态的转换。

A 、发出P 操作时

B 、发出V 操作时

C 、执行系统调用时

D 、执行置程序状态字时

7.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3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当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1、2、5、1、2、3、4、5、6时,将产生( D )次缺页中断。

A、7

B、8

C、9

D、10

8.作业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应让其执行

()指令。

A、被中断的前一条

B、被中断的

C、被中断的后一条

D、启动时的第一条

9.()用作连接大量的低速和

中速I/O设备。

A、选择通道

B、字节多路通道

C、数组多路通道

D、以上都不是10.一个文件的绝对路径名是从

()开始,逐步沿着每一级子目录向下追溯,最后到指定文件的整个

通路上所有子目录名组成的一个字符串。

A、当前目录

B、根目录

C、

八、简答题

(共20分)

1.试比较进程和程序的区别(6分)

2.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是什么(4

分)

3.什么是虚拟存储器,其特点是什么(5分)

4.什么是文件目录文件目录中包含哪

九、计算题

(每题10

分,共30

分)1.在某个多道程序系统中,供用户使

分区方式分配内存,优先分配内存的低地址区域且不准移动已在内存中的作业。现有一作业序列如下表所示。

假设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均采用FCFS 算法,问:

(1)作业执行的次序是什么

(2)各作业的周转时间

(3)平均周转时间

2.某操作系统采用可变分区分配存储管理方法,用户区为512K且始址为0,用空闲分区表管理空闲分区。若分配时采用分配空闲区低地址部分的方案,且初始时用户区的512K空间空闲,对下述申请序列:

Req(300K), req(100K),

release(300K), req(150K),

req(30K), req(40K), req(60K), release(30K)

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首次适应算法,空闲分区中有哪些空闲块(给出图示,

并给出始址、大小)

(2)采用最佳适应算法,空闲分区中有哪些空闲块(给出图示,

并给出始址、大小)

3.假定某移动磁盘上,磁头的当前位置为100磁道,磁头正向磁道号增加方向移动。现有一磁盘读写请求队列:23, 376, 205, 132, 19, 61, 190, 398, 29, 4, 18, 40。请写出:(1)用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列出响应的次序,并计算平均寻道长度。

(2)用电梯调度算法,列出响应的次

十、 综合分析题(每

题10

分,共20

分) 1、某系统有R1、R2和R3共三种资源,在T0时刻P1、P2、P3和P4这4个进程对资源的占用和需求情况如下表所示,此时系统的可用资源向量为(2,1,2)。

各进程对各资源的需求数目用向量或矩阵表示出来;

问题2:如果此时P1和P2均发出资源请求向量request (1,0,1),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应该如何分配资源给这两个进程说明你所采用策略的原因。

2、有三个进程PA 、PB 和PC 合作解决文件打印问题:PA 将文件记录从磁盘读入主存的缓冲区1,每执行一次读一个记录;PB 将缓冲区1的内容复制到缓冲区2,每执行一次复制一个记录;PC 将缓冲区2的内容打印出来,每执行一次打印一个记录。缓冲区的大小等于一个记录的大小。请用PV 操作来保证文件的正确打印。

2007-2008学年第一学

期考试试卷 A 《操作系统》参考答案

十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

分。)

1、分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 批处理操作系统

2、SPOOLING 独占 共享

3、数据块

4、程序装入时 程序执行

5、处理机 十二、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

分。)

1、A

2、B

3、B

4、B

5、A

6、C

7、D

8、B

9、B 10、B 十三、 简答题(共20分。) 1.试比较进程和程序的区别(6分) 答:(1)进程是一个动态概念,而程序是一个静态概念,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无执行含义,进程则强调执

行的过程。 (2分)

(2)进程具有并行特征(独立

性,异步性),程序则没有。 (2分)

(3)不同的进程可以包含同一个程序,同一个程序在执行中也可以产生多个进程。(2分)

2.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是什么(4分,其中每个条件1分) 答:(1)互斥条件

(2)不剥夺条件 (3)部分分配 (4)环路条件

3. 什么是虚拟存储器,其特点是什么(5分)

答:虚拟存储器是一种存储管理技术,其思想是把辅助存储器作为对主存储器的扩充, 向用户提供一个比实

际主存大得多的逻辑地址空间。

(2分)

其特点是:(1)程序装入时,不必将其全部读入到内存,而只需将当前需要执行的部分页或段读入到内存,就可让程序开始执行;(2)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如果需执行的指令或访问的数据尚未在内存(称为缺页或缺段),则由处理器通知操作系统将相应的页或段调入到内存,然后继续执行程序;(3)操作系统将内存中暂

时不使用的页或段调出保存在外存上,从而腾出空间存放将要装入的程序以及将要调入的页或段(即具有请求调入和置换功能,只需程序的一部分在内存就可执行)。

(每个特点1分)

4.什么是文件目录文件目录中包含哪些信息(5分)

答:一个文件的文件名和对该文件实施控制管理的说明信息称为该文件的说明信息,又称为该文件的目录。(2分)

文件目录中包含文件名、与文件名相对应的文件内部标识以及文件信息在文件存储设备上的始址等信息。另外还可能包含关于文件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存取控制和管理等信息。(3分)

十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作业执行次序是:A, B, D, E, C

(3分)

(2)各作业的周转时间分别是:25, 25,

30, 40, 75

(每个1分,共5分)

(3)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是:

(25+25+30+40+75)/5=39

(2分)

2、首次适应算法(5分)(用阴影表示

空闲)

(图2分)

(

(6)

示空闲)

(图2分)

(

3.

(1)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5分)响应的次序为:132、190、205、61、40、29、23、19、18、4、376、398。(3分)

(可以用图表示)

平均寻道长度:

(2分)

(2)电梯调度算法(5分)

响应的次序为:132、190、205、376、398、61、40、29、23、19、18、4。(3分)

(可以用图表示)

平均寻道长度:

(2分)

十五、综合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5分)

系统中资源总量为(9,3,6)

(1分)

各进程对资源的需求量为:

(每个1分,共4分)

2,2,2

2,0,2

1,0,3

4,2,0

(2)(5分)

若此时P1发出资源请求request1

(1,0,1),按银行家算法进行

检查:

request1(1,0,1)<=

need1(2,2,2)

request1(1,0,1)<=

available(2,1,2)

试分配并修改相应数据结构,资源全,可用资源Available(1,1,1)已不能满足任何进程,故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此时系统不能将资源分配给P1。(2分)

若此时P2发出资源请求request2(1,0,1),按银行家算法进行检查:

Request2(1,0,1)<=

need2(2,0,2)

Request2(1,0,1)<= available(2,1,2)

试分配并修改相应数据结构,资源全,可得此时刻的安全性分析情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此时存在一个安全序列(P2,P3,P4,P1),故该状态是安全的,可以立即将P2所申请的资源分配给它。 (3分) 2、 Empty1,empty2,full1,full2:semapho re; (1分) Empty1=empty2=1; (1分) Full1=full2=0; (1分)

Main() (1分) {

Cobegin PA(); PB(); PC(); coend; }

PA() (2分) {

While(1) {

从磁盘读一个记录; P(empty1);

将记录存入缓冲区1; V(full1); } }

PB() (2分) {

While(1) {

P(full1);

从缓冲区1中取出记录; V(empty1); P(empty2);

将记录存入缓冲区2; V(full2);

}} PC() (2分) { While(1) { P(full2); 从缓冲区2中取出记录; V(empty2); 打印记录; }

}

往届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一、概念题(共 30 分每题 5 分) 1、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1分)它包含着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所谓四要素——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因而应当有一种通盘的和全面的思索,不能仅仅看到一个而忽略其它。(3分)不妨说,文学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世界、作者和读者等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1分) 2、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5分) 3、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2分)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2分)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1分) 4、二分法是指中国古代和希腊分别出现的一种以有无韵律为标准的文类划分方法。(5分) 5、意象,在人文学科中通常有四类:(1分)一是心理意象,即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二是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意向性设计图像;三是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一切艺术形象的泛称,可简称“形象”;四是观念意象,即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4分) 6、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创作动机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完整的意象系列的思维过程。(4分)它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最重要的阶段。(1分) 二、简答题(共 40 分每题10分) 1.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1分)广义的文学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含义是:(1)理解文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2)文学发展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历史结果;(3)文学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体现。(3分)狭义的文学是作为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审美的基本含义是:(1)文辞华美,“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2)对激情的体验和调动;(3)文学作为一种诗意的表达。(3分)折中义的文学是作为惯例的规范;惯例的三方面要求是:首先,呈现形象的世界;其次,传达完整的意义;再次,蕴含特殊的意味。(3分) 2.意境是指抒情形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5分)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意境的产生同庄禅精神的影响以及色空观念的催化有很大关系。(5分)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4分)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2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4分)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答 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 1.单项选择题 ⑴ B; ⑵ B; ⑶ C; ⑷ B; ⑸ C; ⑹ B; ⑺ B;⑻ D;⑼ A;⑽ B; 2.填空题 ⑴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系统资源; ⑵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兼有批处理、分时和实时操作系统三者或其中两者的功能,这样的操作系统称为多功能(元)操作系统; ⑶没有配置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⑷在主机控制下进行的输入/输出操作称为联机操作; ⑸如果操作系统具有很强交互性,可同时供多个用户使用,系统响应比较及时,则属于分时操作系统类型;如果OS可靠,响应及时但仅有简单的交互能力,则属于实时操作系统类型;如果OS在用户递交作业后,不提供交互能力,它所追求的是计算机资源的高利用率,大吞吐量和作业流程的自动化,则属于批处理操作系统类型; ⑹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共享、虚拟和不确定性; ⑺实时操作系统按应用的不同分为过程控制和信息处理两种; ⑻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多道程序运行的特点是多道、宏观上并行和微观上串行。 第二章进程与线程 1.单项选择题

⑴ B;⑵ B;⑶ A C B D; ⑷ C; ⑸ C; ⑹ D; ⑺ C; ⑻ A; ⑼ C; ⑽ B; ⑾ D; ⑿ A; ⒀ D; ⒁ C; ⒂ A; 2.填空题 ⑴进程的基本状态有执行、就绪和等待(睡眠、阻塞); ⑵进程的基本特征是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及结构性; ⑶进程由控制块(PCB)、程序、数据三部分组成,其中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而程序部分也可以为其他进程共享; ⑷进程是一个程序对某个数据集的一次执行; ⑸程序并发执行与顺序执行时相比产生了一些新特征,分别是间断性、失去封闭性和不可再现性; ⑹设系统中有n(n>2)个进程,且当前不在执行进程调度程序,试考虑下述4种情况: ①没有运行进程,有2个就绪进程,n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②有一个运行进程,没有就绪进程,n-1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③有1个运行进程,有1个等待进程,n-2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④有1个运行进程,n-1个就绪进程,没有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上述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①; ⑺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线程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程序内部的并行性; ⑻在一个单处理系统中,若有5个用户进程,且假设当前时刻为用户态,则处于就绪状态的用户进程最多有4个,最少0个;

当代文学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雪垠的长篇小说《自成》(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益言的《红日》等。 7、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__梁斌、郭小川、闻捷和瑛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白羽、、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9、自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0、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11、郭小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战士诗人”,他在“文革”期间的绝唱是《祝酒歌》。 12、《百合花》描述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故事。 13、《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14、50年代前期,文艺界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主要有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15、1956年5月2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1,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中级调度? 【解】(1)高级调度主要任务是用于决定把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中的那些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它们创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然后再将新创建的进程排在就绪队列上,准备执行。(2)低级调度主要任务是决定就绪队列中的哪个进程将获得处理机,然后由分派程序执行把处理机分配给该进程的操作。(3)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为此,应使那些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不再占用宝贵的内存空间,而将它们调至外存上去等待,称此时的进程状态为就绪驻外存状态或挂起状态。当这些进程重又具备运行条件,且内存又稍有空闲时,由中级调度决定,将外存上的那些重又具备运行条件的就绪进程重新调入内存,并修改其状态为就绪状态,挂在就绪队列上,等待进程调度。 3、何谓作业、作业步和作业流? 【解】作业包含通常的程序和数据,还配有作业说明书。系统根据该说明书对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批处理系统中是以作业为基本单位从外存调入内存。 作业步是指每个作业运行期间都必须经过若干个相对独立相互关联的顺序加工的步骤。 作业流是指若干个作业进入系统后依次存放在外存上形成的输入作业流;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逐个作业进程处理,于是形成了处理作业流。 4、在什么情冴下需要使用作业控制块JCB?其中包含了哪些内容? 【解】每当作业进入系统时,系统便为每个作业建立一个作业控制块JCB,根据作业类型将它插入到相应的后备队列中。 JCB 包含的内容通常有:1) 作业标识2)用户名称3)用户账户4)作业类型(CPU繁忙型、I/O芳名型、批量型、终端型)5)作业状态6)调度信息(优先级、作业已运行)7)资源要求8)进入系统时间9) 开始处理时间10) 作业完成时间11) 作业退出时间12) 资源使用情况等 5.在作业调度中应如何确定接纳多少个作业和接纳哪些作业? 【解】作业调度每次接纳进入内存的作业数,取决于多道程序度。应将哪些作业从外存调入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古希腊最早的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是(A )。 A.《工作与时日》 B .《胜利颂》 C .《神谱》 D .《牧歌》 2 .古希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B A .《长征记》B.《神谱》 C .《工作与时日》 D .《胜利颂》 3 .古希腊古典时期文学成就最大的是( D)。 A .抒情诗 B .散文 C .寓言D.戏剧 4 .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诗人是( C)。 A .维吉尔 B .贺拉斯C.萨福 D .奥维德 5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的是(C )。 A .个人情感 B .贵族与奴隶主的情趣 C .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D .市民的思想感情

6 .古希腊被称为“历史之父”的作家是(A )。 A .希罗多德 B .修昔底德 C .色诺芬 D .苏格拉底 7 .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是( A)。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卢克莱修 8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代表作品是(C )。 A .《理想国》 B .《伊安篇》 C .《诗学》 D .《诗艺》 9 .“希腊化时期”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 A)。 A .米南德 B .阿里斯托芬 C .普劳图斯 D .泰伦斯 10 .泰伦斯的代表作品是(C )。 A .《双生子》 B .《一罐黄金》 C .《婆母》 D .《恨世者》 11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被称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A )史诗。 A .文人 B .英雄 C .民族 D .悲剧

12 .贺拉斯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是( B)。 A .《诗学》 B .《诗艺》 C .《讽刺诗》 D .《颂歌集》 13 .奥维德的代表作品是(B )。 A .《爱经》 B .《变形记》 C .《讽刺诗》 D .《颂歌集》 14 .《伊利昂纪》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开篇写的是(A )。 A .阿喀琉斯的愤怒 B .希腊联军节节败退 C .阿喀琉斯重上战场 D .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 15 .《奥德修纪》是一部( B)。 A .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 B .反映氏族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对自然和社会斗争的史诗 C .悲剧史诗 D .英雄传说 16 .奥德修斯的形象是一个(A )。 A .被理性化了的早期奴隶主的形象 B .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形象 C .战胜自然的形象 D .漂泊者 17 .被称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是( C)。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5章死锁 1)选择题 (1)为多道程序提供的可共享资源不足时,可能出现死锁。但是,不适当的_C_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优先权 B. 资源的线性分配 C. 进程推进顺序 D. 分配队列优先权 (2)采用资源剥夺法可以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_B___ 方法解除死锁。 A. 执行并行操作 B. 撤消进程 C. 拒绝分配新资源 D. 修改信号量 (3)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四个,要防止死锁的发生,可以通过破坏这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来实现,但破坏_A__ 条件是不太实际的。 A. 互斥 B. 不可抢占 C. 部分分配 D. 循环等待 (4)为多道程序提供的资源分配不当时,可能会出现死锁。除此之外,采用不适当的_ D 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调度算法 B. 进程优先级 C. 资源分配方法 D. 进程推进次序 (5)资源的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__D___ 条件。 A. 互斥使用资源 B. 占有且等待资源 C. 非抢夺资源 D. 循环等待资源 (6)在__C_ 的情况下,系统出现死锁。 A. 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 B. 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C. 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相互等待他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D. 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 (7)银行家算法在解决死锁问题中是用于_B__ 的。 A. 预防死锁 B. 避免死锁 C. 检测死锁 D. 解除死锁 (8)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4个,试问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_C__ 。 A. 12 B. 11 C. 10 D. 9 (9)死锁与安全状态的关系是_A__ 。 A. 死锁状态一定是不安全状态 B. 安全状态有可能成为死锁状态 C. 不安全状态就是死锁状态 D. 死锁状态有可能是安全状态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教案

第一部分:操作系统引论(1) 一、操作系统基本常识 1.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而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之 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硬件的第一次扩充。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基础,其他的系统软件,例如编译程序、汇编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诊断程序等,都是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工作的,都要依赖于操作系统,取得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类服务。 2.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 1)方便性:计算机硬件只能识别0或1,即只能识别机器代码,因此没有配置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是难以使用的;如果配置了操作系统,则可以使用OS提供的各种命令来使用计算机 系统,从而方便了用户,也使计算机变得易学易用。 2)有效性:操作系统可以管理CPU、I/O设备等系统资源,从而避免各种资源使用无需而引起的资源浪费现象。配置了OS的计算机可有效改善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提高系统吞吐量。 3)可扩充性:OS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适应计算机硬件和体系结构的迅速发展,可方便增加新的功能模块和修改旧的功能模块。 4)开放性:为了适应不同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实现硬件设备正确、有效地协同工作,以及实现应用程序地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要求OS具有开放性。 说明:方便性和有效性是OS最重要的两个目标。当前更重视OS使用上的方便性。 3.操作系统的作用有哪些? 1)从一般用户的观点看,OS是用户和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命令方式或者系统调用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2)从资源管理的观点看,OS是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计算机的资源分为四类:处理器、存储器、I/O设备和信息(数据和程序),相应地,OS系统的主要功能也是对这四类资源的管理,即: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I/O设备的管理、文件管理。这也是本课程要介绍的主要内 容。 3)OS可用作扩充机器。没有任何软件支持的计算机,称为裸机,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虚拟机(Virtual machine);每多覆盖一层软件,则虚拟机的功能就越强。 4.操作系统可以用一种层次结构模型描述:底层是OS对象,中间层是对对象进行的操作和管理 的软件的集合;最高层是OS提供给用户的用户接口。 二、操作系统发展历程 1.无操作系统时代: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大题复习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可能为简答题的知识点) 1、复习提要资料一的第一点 2、简述建国初文艺界三大思想批判运动的经验教训 (1)把思想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来处理,混淆了政治问题和思想学术问题的界限,使左倾思潮在文艺界蔓延发展。 (2)在批判过程中存在简单粗暴的批评态度和教条主义的批评方法,使正常的文学批评和自由讨论无法开展。 (3)从精神上严重损害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走向单一化。 3、《红旗谱》的民族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艺术描写中透露出来的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民族特点。 (2)对冀中平原的人民生活和民俗风情的描写刻画,如关于生活场景、家庭伦理、婚姻爱情、文化心理等的描写,实际上它们成了小说艺术的血肉。 (3)采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如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心理,结构上采用了传统小说的大故事里面套小故事的方式。 (4)语言上以冀中平原农民口语为基础,加以提炼和加工,创造出了一种富有地方乡土气息又有高度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4、 分析朱老忠的思想性格特点及典型意义 (1)首先是在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疾恶如仇、坚忍不拔、有胆有识、深谋远虑的特点。 (2)其次是急公好义、慷慨豪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性格,具有我国北方传统农民英雄的斩头沥血、扶危济困、豪侠仗义的精神道德特点。 (3)经过阶级斗争的考验和对共产党人的认识,使他从一般农民中超拔出来,成为一个具有先进时代意识的新型农民英雄。 朱老忠的性格是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的统一,在革命历程中经历了从个人复仇到为无产阶级革命献身的升华,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不断成长的革命农民典型,在他身上也浓缩了两千余年中国农民的斗争历史。 5、简述林道静成长的三个阶段并分析该形象的典型意义 大体上是这样的三个阶段:反抗封建家庭干涉她的婚姻自由(即逃避她的家庭要她嫁给权贵的压迫),找寻个人出路,这是第一阶段;在种种事实的教训下(同时也受到他偶然接触到的共产党员的影响),她渐渐意识到个人奋斗还是没有出路,个人的利益要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这是第二阶段;最后,在党的思想教育的启迪下,她认识到个人利益应当服从于工农大众的利益,坚决献身于革命小说通过林道静这一形象成长和转变的描写,揭示了进步知识分子只有接受党的领导,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结合起来,这样他们的青春才能真正发出光辉。 6、 以《百合花》为例,简析文革前茹志娟小说的创作风格 (1)从题材取向看,擅长书写受到时代鄙视的“家务事、儿女情”,通过描写生活激流中的一朵小浪花来折射整个时代的巨大波澜。 (2)从人物塑造看,很少刻画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而是注重描写生活中的普通小人物,一些从各自的起点走向成熟的普通平凡的小人物。 (3)从艺术表现看,作品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注重细致深入的心理刻画,往往借助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盾简洁地将其艺术风格概括为“清新、俊逸”,作品体现了女性特有的柔婉、细腻、含蓄、优美的艺术格调,在十七年文学中属于阴柔美的风格类型。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 题及答案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10分 1.儿童文学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作用、--------------作 用、----------作用、------------作用。 2.童话形象主要是指-------------,其中主要有-------------,----------------,--------- --------三大类。 3.寓言由本体和寓体两部分组成,本体是作者要说明的----------,寓体是寓意 的载体,也就是-------------.. 4.儿童科学文艺的体裁多种多样,主要有科学童话、科学小说、------------、--- -----------等。 5.儿童小说是以-------------为读者对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创作并为儿 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小说。 二,选择16分 1,儿童美术电影有很多种形式,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内() A卡通片B木偶片C折纸片D生活片 2,“找哇找,找哇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这首儿歌是() A摇篮曲B连锁调C数数歌D游戏歌 3,不属于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的是() A婴幼儿文学B童年文学C儿童期文学D少年期文学 4,不属于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的选项是() A爱的母题B顽童的母题C自然的母题D幻想的母题

5、选择下列中不属于儿童小说对主题的要求的一项是() A鲜明B积极性C针对性D单一 6、请选择对寓言的特征表述错误的一项() A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强烈的讽刺性B具有故事情节的真实性 C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精练D通过幻想折射式的反映现实 7、《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 A叶圣陶B严文井C张天翼D周作人 8、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我国的寓言作品() A《南辕北辙》B《望洋兴叹》 C《滥竽充数》D《朋友的获得》 三、判断10 1.儿童文学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2,每一个儿童读者心目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形象都是不同的。()3,儿童文学作家可以划分为两大群体:“自觉”的儿童文学作家群和“自发”的儿童文学作家群() 4,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是在其语言质朴而活泼。() 5、一则完整的寓言应包括故事、寓意、寓示三个要素。() 6、童话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夸张、拟人、假定。() 7、儿童故事着重于故事情节,儿童小说着重于典型人物的塑造。() 8、6岁以前是学龄前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统称为婴幼儿文学。() 9、儿童小说一般只允许有1个情节。()

操作系统介绍与安装完整版.doc

认识操作系统 系统简介 定义 :操作系统(英语: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操 操作系统所处位置 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各种形式的用户界面,使用户有一个好

的工作环境,为其它软件的开发提供必要的服务和相应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种类:各种设备安装的操作系统可从简单到复杂,可分为智能卡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传感器节点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多处理器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大型机操作系统。 按应用领域划分主要有三种: 桌面操作系统、 服务器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1桌面操作系统 桌面操作系统主要用于个人计算机上。个人计算机市场从硬件架构上来说主要分为两大阵营,PC机与Mac 机,从软件上可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为类Uni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 1、Unix和类Unix操作系统:Mac OS X,Linux发行

版(如Debian,Ubuntu,Linux Mint,openSUSE,Fedora等); 一个流行Linux发行版——Ubuntu桌面 Mac OS X桌面 2、微软公司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8等。 Windows 8 Metro Windows 8桌面 ○2服务器操作系统 服务器操作系统一般指的是安装在大型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比如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等。服务器操作系统主要集中在三大类: 1、Unix系列:SUN Solaris,IBM-AIX,HP-UX,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计算机操作系统答案

习题一 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操作系统是用来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 其主要功能有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功能。 2.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把多个程序同时放入内存,使它们共享系统中的资源; 特点:(1)多道,即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相互独立的程序; (2)宏观上并行,是指同时进入系统的多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 (3)微观上串行,是指在单处理机环境下,内存中的多道程序轮流占有CPU,交替执行。 3.批处理系统是怎样的一种操作系统?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批处理操作系统是一种基本的操作系统类型。在该系统中,用户的作业(包括程序、数据及程序的处理步骤)被成批的输入到计算机中,然后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用户的作业自动地执行; 特点是: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4.什么是分时系统?什么是实时系统?试从交互性、及时性、独立性、多路性 和可靠性几个方面比较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 答:分时系统:一个计算机和许多终端设备连接,每个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向计算机发出指令,请求完成某项工作,在这样的系统中,用户感觉不到其他用户的存在,好像独占计算机一样。 实时系统:对外部输入的信息,实时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并作出反应。 比较:(1)交互性:实时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它不像分时系统那样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处理、资源共享等服务。实时系统的交互性要求系统具有连续人机对话的能力,也就是说,在交互的过程中要对用户得输入有一定的记忆和进一步的推断的能力。 (2)及时性:实时系统对及时性没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以人们能够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及时系统则对及时性要求更高。 (3)独立性: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一样具有独立性。每个终端用户提出请求时,是彼此独立的工作、互不干扰。 (4)多路性:实时系统与分时一样具有多路性。操作系统按分时原则为多个终端用户提供服务,而对于实时系统,其多路性主要表现在经常对多路的现场信息进行采集以及对多个对象或多个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5)可靠性:分时系统虽然也要求可靠性,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高度可靠。 5.实时系统分为哪两种类型? 答:实时控制系统、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6.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不确定性。 7.操作系统与用户的接口有几种?他们各自用在什么场合? 答:有两种:命令接口、程序接口;

当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1

当代文学下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重写文学史:“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股学术思潮,1988年,《上海文论》开辟了“重写文学史”的专栏。以有别于传统教科书的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一些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提出了某些质疑性的探询和多元化的阐释。就其本身而言,它是对现代文学史写作的一次自觉反思,也是新时期以来文学“方法论”、“观念论”和“主体论”讨论在文学史领域的延续和深化。 2、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得名于卢新华的小说《伤痕》真正的发轫之作是刘心武1977 年发表的《班主任》;同属“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还有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的《最宝贵的》、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这些作品揭露了“文革”灾难,描述了人们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及其在人们灵魂深处留下的难以弥合的内在创伤,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3、反思文学:在"伤痕文学"兴盛之时,一批敢于思考、富有人生阅历的作家,尤其是一批因着我们党和国家在革命进程中的失误而历尽坎坷的作家,提出了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的一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4、改革文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作家开始把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形成了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其他如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柯云路的《新星》等;着重表现对农村和城市改革出现的新气象的肯定,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 5、寻根文学:进入 80 年代中期,文坛出现“文化寻根”热,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有,阿城的《棋王》《孩子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张承志的《黑骏马》等。他们希望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十年动乱乃至自盛唐以来国力衰落的疑问;这是新时期首次出现的以明确的理论主张倡导的、理论与作品同时出现的完整意义上的文艺思潮。 6、先锋小说:80年代中期,在“寻根小说”和“现代派”小说并行推进的同时,出现了一种激进的叙事实践,便是以马原的《拉萨和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为肇始的“先锋小说”潮流。这些小说有的具有现代派小说特点,有的具有后现代主义特点,有的人将其归入现代派小说之中,但更多的人称其为"实验小说"或"先锋小说"。 7、新写实小说:又称“新写实主义”, 80 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等;他们热衷于对现实生活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崇尚对现实的“原生态”表现,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其创作呈现出新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8、开拓者家族:作家蒋子龙工业改革题材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系列,以《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光朴为代表。还有车篷宽、高盛五、牛宏等一系列未脱离乔光朴模式的人物。这些人物总体上都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不挠的工作精神。在工作上敢于开拓,有着正直高尚、坚韧不拔的人格精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儿童文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班级: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5分) 1、寓言: 2、儿歌: 3、颠倒歌: 4、讽刺诗: 5、儿童文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拟人写实夸张 B.象征拟人幽默 C.夸张反复写实 D.夸张写实幽默 2.少年前期儿童最喜欢的体裁是()。 A.诗歌 B.小说 C.童话 D.散文 3.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其()。 A.主题集中而鲜明 B.叙述明快而有童趣 C.情节曲折而单纯 D.语言质朴而活泼 4.《雨来没有死的作者》是()。 A.管桦 B.王统照 C.任大星

D.马丁 5.《金色的海螺》、《神笔马良》、《寒号鸟》分别是()。 A.民间童话创作童话文学童话 B.童话诗童话故事童话剧 C.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 D.传统童话民间童话知识童话 6.将生活故事作为儿童故事的一个门类,其划分的依据是()。 A.作者 B.表现形式 C.内容 D.读者对象 7.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下了160多篇童话作品,其代表作有。 A.《快乐王子》 B.《七色花》 C.《豌豆上的公主》 8.通过描写小白狼与猎人爷爷的交往,赞美了天真无邪的纯真童心的童话作品是。 A.《诺言》 B.《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 C.《小儿郎,小儿狼》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4分) 1.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幻想性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2.儿童文学批评是指以儿童文学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 3.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4.童话分类的角度很多,从作者看,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称为民间童话,由作家整理、加工、创作的称为创作童话。() 5.儿童处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因此,儿童文学对语言的要求首先要做到规范、优美。() 6.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故事,《七色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7.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情节曲折而单纯。()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试述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Window7操作系统介绍

课题:Window7操作系统介绍 【导入新课】 介绍什么是计算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其发展: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分类; 操作系统的发展; 如何启动和退出Windows7; Windows7桌面的介绍; 鼠标的使用; 应用程序的操作; 窗口对话框的使用; 如何获得Windows7帮助信息。 【新授课程】 1、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用于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硬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方便用户充分而高效地使用计算机的一组程序集合。 2、操作系统的分类 操作系统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常用的分类标准有: 1)按与用户对话的界面分类 2)按能够支持的用户数分类 3)按是否能够运行多个任务为标准分类 3、Windows 7的新特性 1)个性化的欢迎界面和用户间快速切换。 2)整个系统提供了更加简单的操作。 3)Windows 7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娱乐功能。 4)Windows 7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频编辑器Windows Movie Maker。 5)Windows 7提供了更好用的网络功能。 6)Windows 7的计划任务将在系统后台自动执行。 7)远程支援。 8)内置网络防火墙功能。 9)“智能标签”软件。 4、Windows 7启动和退出 1)启动 开机后系统硬件自检,然后自动启动计算机系统。 先开显示开关,再开主机开关。 2)退出 (1)正常退出 关闭所有的应用程序窗口; [开始][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 [确定]; 关闭主机和显示电源。 (2)非正常退出 使用复合键++进行热启动。 5、Windows 7的基本元素及其操作 6、鼠标操作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2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分别发表了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2.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3.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革命小说是蒋光慈(赤)的《》。 4.《寒夜》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后期代表作。 5.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叶紫的《丰收》一起,由作序并编为《奴隶丛书》。 6.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7.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是五四时期最具创新精神的文学社团。 8.在《》中,静女士投身革命后,爱上了北伐军一个温雅的连长强唯力。 9.在《》中,当奉行“破缸哲学”的祁老太爷被逼到“想做奴隶而不得”的绝境时,也终于勇敢地起来捍卫人的尊严,民族的尊严。 10.在《雷雨》中,最有争议的两个人物是周朴园和。 11.《日出》共分四幕,其时间分别是、黄昏、午夜和凌晨。 12.的代表作主要有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和《桥》等。 13.《论张爱玲的小说》的作者“迅雨”,就是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 14.在《现代》杂志说:“《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15.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的格律化运动,以“、音乐美、图画美”为审美标准,探索新格律诗的写作。 16.从著名美文《笑》这一篇开始,就一直都在写作“美”和“爱”,尤其是那些关于母爱的篇章。 17.有不少学者认为,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30年代以后的散文更加成熟,但一般读者可能更爱他早期的抒情散文。 18.五四作家都有自己的“彷徨”期,也在他的“彷徨”期,找到了“自己的园地”,写下了《苦雨》、《苍蝇》、《故乡的野菜》等散文。 19.的名篇《给亡妇》叙述的是日常琐事,情感也没有大起大伏,但生离死别却因之更成为清醒的哀恸。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 及答案 -3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三部分 三、填空题 1.十九世纪末戊戌变法的失败,促进了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梁启超的反思,他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出发,倡导“新 小说”,于1902年创办《新小说》杂志。 2.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3.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此后,他的《药》、《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 等接连发表,引起巨大反响。 4.在受到老师们主办《新青年》影响而创办的北京大学学生刊物《新潮》上,出现了一个活跃的作家群,创作 出新文学早期的一批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 5.五四时期表现青年男女情感纠葛的小说主要有鲁迅的《伤逝》、庐隐的《海滨故人》、郁达夫的《沉沦》、郭 沫若的《喀尔美罗姑娘》、张资平的《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等。 6.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的危害,到四十年代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和八十 年代古华的《芙蓉镇》、张炜的《古船》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7.创造社初创时期,有两座高峰,一是以《女神》闻名的郭沫若,一是以《沉沦》闻名的郁达夫,他们共同建 构了创造社重主观抒情和浪漫主义的特色。 8.1921年6月,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9.1921年7月,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 10.郁达夫的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系列。 11.30年代前期的叶灵凤,和张资平一样,创作了《时代的姑娘》、《永久的女性》等一批现代言情小说,将新文 学与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成为海派文学的重要作家。 12.叶绍钧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出版有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13.13.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是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成员数量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 文学社团。 14.乡土小说,最初得名于鲁迅的命名。 15.同样着力于乡土文学,却走着诗意化道路的废名(原名冯文炳)是“浅草社”成员。 16.1917年2月,《新青年》第2卷第6号上发表了胡适的八首白话诗,这被视为新诗的起点。 17.如果说,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开端,那么,郭沫若的《女神》则是自觉实践并取得决定性 成果的标志。 18.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19.宗白华写作小诗的直接渊源是冰心的影响。 20.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是《昨日之歌》。 21.1926年,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创办《诗镌》专栏,请闻一多任主编,开始新月社的新诗创作和理论建 设,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诗人,形成早期新月诗派。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二章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二章 1. 什么是前趋图?为什么要引入前趋图? 答:前趋图(Precedence 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2. 画出下面四条语句的前趋图: S1=a:=x+y; S2=b:=z+1; S3=c:=a – b; S4=w:=c+1; 答:其前趋图为: 3. 什么程序并发执行会产生间断性特征? 答: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它们共享系统资源,为完成同一项任务需要相互合作,致使这些并发执行的进程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关系,从而使得进程在执行期间出现间断性。4.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答:程序并发执行时,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由多个程序改变,致使程序运行失去了封闭性,也会导致其失去可再现性。 5.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为了使程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能并发执行,并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控制和描述,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进程概念。 影响: 使程序的并发执行得以实行。 6.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 答:(1)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由撤销而消亡。进程有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的指令集合,是静态实体。 (2)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 的重要特征。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 其程序能和其它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3)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也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和独 立调度的基本单位。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不能作为独立单位参加运行。 7.试说明PCB 的作用,为什么说PCB 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答:PCB 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成为能与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OS是根据PCB对并发执行的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8.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 (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 (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 (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 9.为什么要引入挂起状态?该状态有哪些性质? 答:引入挂起状态处于五种不同的需要: 终端用户需要,父进程需要,操作系统需要,对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5/48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参考答案余有明与计07和计G09的同学们编著 5/48 需要和负荷调节需要。处于挂起状态的进程不能接收处理机调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