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翻译赏析
瓦屋山走笔

朋友,你到过有“江南小九寨”之美誉的瓦屋山吗?它位于溧阳、金坛、句容三市交界处,是茅山山系最南端的一脉奇峰。
远望之,山形如屋,巍然雄崛,山梁绵亘几里许,左右翼双峦坟峙,相呼相应,恰似一对浑圆的乳峰,又如两个硕大的翠髻。
瓦屋山充分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以其幽、野、闲、秀的风姿逸韵让人留连忘返,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神秘的传奇色彩,令人发思古之悠情。
时候已然是初秋,山里却看不到多少秋的萧瑟。
漫游山中,逼眼的是青苍、翠绿。
山坡上芊芊莽莽的荆棘藤蔓挤挤挨挨,层层叠叠的松树苍翠欲滴,负势竞上,偶尔有几茎金黄色野菊闪入眼帘,摇曳生姿,楚楚动人。
山脚下大片大片的茂竹修篁掀波叠浪,涛声阵阵,气象萧森。
山壑里树影婆娑的溪水潺湲流淌,清籁琤瑽,幽咽如诉,情不自禁地掬一捧饮之,甘冽沁心。
这里是鸟类的天堂,兽虫的福地。
眼前间或掠过一只羽色斑斓的什么鸟,待你去追觅时,已隐入无边无际的深深绿海中,清越的鸣声犹在耳畔萦回。
翘着毛茸茸大尾巴的松鼠在树枝上蹿上蹿下,发现人来,并不立即逃匿,而是箕踞枝上,静静观望,打量你的来意,倘若你继续走近,它便一闪身,几个腾跃,倏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山民们在深林里撞上野猪之事时有传闻,林隙草野偶或能采撷到珍贵的灵芝,……据说,有一天夜里,瓦屋山宝藏禅寺管委会主任沈田春驱车上山时,猝遇一头在盘山公路上游荡的大野猪,猛按喇叭才将其撵入林莽中。
在倒伏的朽木上,他也曾多次采摘到菌盖呈肾脏形的赤褐色灵芝。
伫立山巅眺望,黛青的远山如兽脊,蜿蜒逶迤于天际,旷阔的平畴自山麓徐徐舒展开,沃野上的万顷稻谷波翻浪涌,竹树掩映中散落着东一簇西一簇的村落,大大小小的湖塘星罗棋布,一泓泓银镜在阳光照耀下波光潋滟,无比绚丽。
倘若有幸,你还能看到云海奇观。
先是一片片洁白的云絮在山谷中悠悠飘浮,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时间久了,许是觉得形单影只太寂寥,便呼朋唤侣,相汇相融成一块块云团,云团因风赋形,变幻万千,牵牵连连拉棉扯絮般蔓延开来,一会儿工夫,山腰上长烟引素,云横雾纡,转眼间,便是云海茫茫了,然而,瓦屋山顶却没有一丝一缕云絮,这时的瓦屋山,则宛若一艘巨船,在雪浪花的海洋披波远航,煞是壮观。
张栻《原游东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张栻《原游东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1、张栻《原游东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张栻《原游东山记》原文及翻译张栻原游东山记张栻原文:岁戊寅夏四月己亥,弋阳方畴、广汉张栻酌饯东平刘芮于永之东山。
久雨新霁,天朗气清,步上绝顶,山色如洗。
相与置酒于僧寺之西轩,俯仰庭户,喟然而叹,曰:“噫嘻!此前相范公忠宣之故居也!”坐客皆悚然,起而问之。
零陵张公饰曰:“公居此时,某始年十三四。
某之先人辱为公客,故某亦得侍公。
公时已苦目疾,手执寸许玉,用以摩按。
某未之识也,则亟视之。
旁有小儿诳曰:‘此石也。
’公愕然曰:‘非也,此之谓玉。
’呜呼!公存诚,至于不欺孺子,则公之气象可想见矣。
”坐客皆咨嗟。
公饰又曰:“公居此西偏,为屋仅三十楹,盖与寺僧邻也。
诸孙皆尚幼,它日与寺僧戏,僧愚无知,至相诟骂,直行过公前,语微及公。
公漠然,若不闻见者。
明日,僧大悔,惭跼蹐,诣求谢,亦卒无一言,待之如初。
永之士间有得进见公者,公循循亲加训诱。
一日坐定,有率尔而问曰:‘范某于相公为何亲?’盖斥文正公之名。
时二子正平、正思侍旁,悚汗恐惧。
公蹙额,久而曰:‘先公也。
’言者大恐。
已而,复以温词慰其心,后亦与相见不绝。
公之度量,虽曰天与,其亦学以成之欤?”于是,坐客相与言,曰:“江山如昔,公不可得而复见矣。
而有如公饰者,尚及见。
所记之详如此,岂易得哉?而斯轩也,经兵火煨烬之余,屹然独存;吾曹晚生,亦与闻公之言行,又岂偶然哉!”抑尝记:栻庚午岁来永时,寺僧有法贤者,年八十余矣,为栻言:“范丞相居此,某时为沙弥,每见公遇朔望,必陈所赐书及赐物,列于堂上,率家人子弟再拜,伏阅。
”呜呼!公之不忘君父至此。
所谓“在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文正公之心,公得之矣!选自《三湘纪胜》,有删节。
【解释】东山:在古零陵城东。
东山之上,现有高山寺,始建于唐代中期。
宋哲宗时尚书右仆谢(宰相)范纯仁(范仲淹次子,死后谥忠宣)谪居永州时曾寄寓该寺。
译文:戊寅年(公元1158年)夏季四月己亥日,弋阳的方畴、广汉的张栻在永州的东山为东平的刘芮饮酒饯行。
李白《岘山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白《岘山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岘山怀古原文: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岘山怀古翻译及注释
翻译登临岘山顶,寻找游览古迹,凌空看襄阳。
天气晴和,远处山峰挺出,秋水枯落,沙洲更加清冷辽阔。
看到游玩的女孩在玩弄明珠,喝酒后,更加怀念魏晋时太守羊祜。
看秋风萧瑟而兴叹,高大的松树也在秋夜里风中呜咽:事业何时有成。
注释1岘首:在襄阳城南数里处。
《襄阳府志》:「襄有三岘,此山为首,故以岘首名。
」依次由南向西有岘中、岘尾之说。
凭高:登临高处。
襄中:指襄阳城一带。
李白登上岘山远望襄阳城一带。
2「天清」二句:李白的视线是从西南诸峰移向西北而又动望的,即可能是由望楚山移向鱼梁洲的。
3游女:指万山脚下的解佩渚的传说,即郑交甫与汉水女神之事。
山公:即山简。
4秋兴:因秋日而感怀。
诗词作品:岘山怀古诗词作者:【唐代】李白诗词归类:【怀古】、【写山】、【写景】。
李白《戏赠郑溧阳》全诗译文及赏析

戏赠郑溧阳唐·李白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注释陶令:即陶潜。
他曾任彭泽县令,故称。
据《晋书·陶潜传》:陶潜性嗜酒,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陶潜在住宅旁种有五株柳树,因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素琴:不加漆饰的琴。
据《宋书·陶潜传》载,陶潜不通音律,却备有素琴一张,无弦,每当饮酒适意,便取琴抚弄,以寄托其怡然自得之情。
漉(lù)酒:滤洒。
葛(gé)巾:用葛布制成的头巾。
据《宋书·陶潜传》载,郡守访陶潜,逢其酒熟,郡守取陶潜头上的葛巾滤酒,用华又载在他的头上。
陶潜亦不以为意。
这里写陶潜嗜酒忘情。
羲(xī)皇人:伏羲氏时人。
古人认为羲皇时代其民皆恬静闲适,故隐逸之十多以之自称。
陶潜《与子俨等疏》:“常畜:五六月中,北商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溧(lì)里:即溧阳,地名,在今江苏西南边,与南京接壤。
译文陶令天天喝醉酒,不知五柳树何时回春。
古朴的琴上本没有琴弦,过漉酒就用头上的葛巾。
清风暂来时卧在北窗下,称自己就是恬静闲适的羲皇时人。
什么时候我到溧阳一游,会一会你这位平生交好的友人。
赏析“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运用叙铺手法,描绘出一幅陶令天天喝醉酒、不知五柳树何时回春的景致。
“日日醉”、“不知”,流露出陶潜每日醉洒,忘情世事,连亲手植的五株柳树已吐新绿的情形都不知道的情趣。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引用“葛巾漉酒”典故,表现出陶潜活谈无为,逸然自得的生活习性,以喻郑晏。
《宋书·陶潜传》记载说,陶潜自备无弦素琴一张,微醺时就抚弄寄意,来访者无论身份,都摆酒迎接,如果陶氏本人不胜酒力,先于客醉,就对其言“我醉欲眠,卿可去”。
为了表达自己通达不拘的隐士之风,陶潜还特意不用器皿滤酒,直接以头上所戴葛巾,“葛巾漉酒”自此也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雅士会饮赋诗时喜用的典故。
《馆娃宫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馆娃宫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馆娃宫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馆娃宫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1馆娃宫怀古五绝绮閤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郑妲无言下玉墀,夜来飞箭满罘罳。
越王定指高台笑,却见当时金镂楣。
半夜娃宫作战场,血腥犹杂宴时香。
西施不及烧残蜡,犹为君王泣数行。
素袜虽遮未掩羞,越兵犹怕伍员头。
吴王恨魄今如在,只合西施濑上游。
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绮罗身。
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注释郑妲:一作“郑旦”,是历史上一位刚烈女子。
她与西施一样,也是被越王勾践选中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之一。
罘罳(fú sī ):也作“罦罳”。
古代一种设在门外的屏风;设在屋檐下防鸟雀来筑巢的金属网。
金镞(zú):金属制的箭头。
伍员(yún):即伍子胥。
春秋末期楚国人,后为吴国大夫。
屟(xiè)廊:亦作“屧廊”,即响屧廊。
春秋时吴宫廊名。
屟是木板拖鞋。
吴王夫差命人将廊下的土地凿成瓮形大坑,上面用厚木板覆盖辅平,让西施和宫女穿上木鞋在上面行走,铮铮有声,所以取名响屟。
今苏州灵岩寺圆照塔前有一个小斜廊,就是其遗址。
注释⑴金镞(zú):金属制的箭头。
⑵屟(xiè)廊:亦作“屧廊”,即响屧廊。
春秋时吴宫廊名。
屟是木板拖鞋。
吴王夫差命人将廊下的土地凿成瓮形大坑,上面用厚木板覆盖辅平,让西施和宫女穿上木鞋在上面行走,铮铮有声,所以取名响屟。
今苏州灵岩寺圆照塔前有一个小斜廊,就是其遗址。
⑶郑妲:一作“郑旦”,是历史上一位刚烈女子。
她与西施一样,也是被越王勾践选中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之一。
⑷罘罳(fú sī ):也作“罦罳”。
古代一种设在门外的屏风;设在屋檐下防鸟雀来筑巢的金属网。
⑸伍员(yún):即伍子胥。
春秋末期楚国人,后为吴国大夫。
鉴赏七绝《馆娃宫怀古》共五首,又名《馆娃宫怀古五绝》。
这五首思古寄慨之作,是皮日休在苏州任职时,因寻找馆娃宫旧迹而作。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王慎中《朱碧潭诗序》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王慎中《朱碧潭诗序》原文及翻译原文:诗人朱碧潭君汶,以名家子,少从父薄游,往来荆湖豫章,泛洞庭、彭蠡、九江之间,冲簸波涛,以为壮也。
登匡庐①山,游赤壁,览古名贤栖遁啸咏之迹,有发其志,遂学为诗,耽酒自放。
当其酣嬉颠倒,笑呼欢适,以诗为娱,顾谓人莫知我。
人亦皆易之,无以为意者。
其诗不行于时。
屋壁户牖,题墨皆满,涂污淋漓,以诧家人妇子而已。
贫不自谋,家人诮之曰:“何物可憎,徒涴②墙户,曾不可食,其为画饼耶!”取笔砚投掷之,欲以怒君,冀他有所为。
君不为怒,亦不变也。
一日,郡守出教③,访所谓朱诗人碧潭者。
吏人持教喧问市中,莫识谓谁,久乃知其为君也。
吏人至门,强君入谒。
君衣褐衣,窄袖而长裾,阔步趋府。
守下与为礼,君无所不敢当,长揖上座。
君所居西郊,僻处田坳林麓之交,终日无人迹。
守独出访之。
老亭数椽欹倾,植竹撑拄,坐守其下。
突烟昼湿,旋拾储叶,煨火烧笋,煮茗以饮守。
皂隶忍饥诟骂门外,君若不闻。
于是朱诗人之名,哗于郡中,其诗稍稍传于人口。
然坐以匹夫交邦君,指目者众,讪疾蜂起。
而守所以礼君如彼其降,又不为能诗故。
守父故与君之父有道路之雅,以讲好而报旧德耳。
君诗虽由此闻于人,人犹不知重其诗,复用为谤。
呜呼,可谓穷矣!凡世之有好于物者,必有深中其欲,而大惬于心。
其求之而得,得之而乐,虽生死不能易,而岂有所计于外。
诗之不足贾于时,以售资而取宠,君诚知之矣。
若为闭关吟讽,冻饿衰沮而不厌,其好在此也。
人之不知重其诗,焉足以挠其气,而变其所业哉!君尝谒予,怀诗数十首为贽,色卑而词款,大指自喜所长,不病人之不知,而惟欲得予一言以为信也。
岂其刻肠镂肺,酷于所嗜,虽无所计于外,而犹不能忘志于区区之名耶?嗟乎!此固君之所以为好也。
君既死,予故特序其诗而行之,庶以不孤④其意,岂以予文为足重君之诗于身后哉![注]:①匡庐:即山西庐山;②涴:污,弄脏;③教:教令,文中指告示;④孤:古同“辜”,辜负。
译文:诗人朱碧潭君,名汶,出身名门,少年时随同父亲出游,往来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泛舟洞庭湖、鄱阳湖、九江之间,颠簸在波涛之上,认为是壮举。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原文及翻译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原文及翻译《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原文翻译及赏析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原文翻译及赏析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
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译文风使春季的莺雏长成,夏雨让梅子变得肥美,正午茂密的经树酒下圆形的阴凉笼罩的地面。
地势低洼靠近山,衣服潮湿总费炉火烘干。
人家寂静乌鸦无忧自乐翩翩,小桥外边,新涨的绿水湍流激溅。
久久凭靠栏杆,遍地黄芦苦竹,竟仿佛我自己像遭贬的白居易泛舟九江边。
年复一年。
犹如春来秋去的社燕,飘飞流浪在大漠荒原,来寄居在长长的屋檐。
且不去想那身外的功名业绩,还是怡心畅神,常坐酒樽前。
我这疲倦、憔悴的江南游子,再不忍听激越、繁复的管弦。
就在歌宴边,为我安上一个枕席,让我醉后可以随意安眠。
注释正午嘉树的阴影清晰而圆。
卑:低。
炉:熏炉,用来燃香去潮湿之气的。
乌鸢:泛指飞禽。
新绿:指河水。
疑(ni三声):通“拟”,比拟。
黄芦苦竹: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温,黄芦苦竹绕宅生。
”这句和“地卑山近”都是说自己所住的地方和白居易谪居江州时所住的地方很相似。
社燕:燕子春社时飞,秋社时归去,故称。
(社:春秋两次祭土神的日子。
)翰海:沙漠。
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寄:托身。
修椽:长的椽子。
身外:指功名利禄等。
赏析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黄莺的雏鸟在和风中长大了,梅子也在雨水的滋润下日益成熟。
中午的时候,天阴沉沉的,树木更见美好,叶子清亮,给人珠圆玉润的感觉。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三句,固然是写景,但也点明了时令。
溧水在长江南岸,背山而居,进入梅雨季节,湿气太重,身上的衣裳总是湿漉漉的,自然要花很多工夫在炉火边将它们烤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翻译赏析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
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
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
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
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注释】⑴始觉:一作“始知”。
⑵目色:一作“日色”。
【翻译】清晨登上北湖亭,遥遥了望瓦屋山。
天空萧肃白露漫地,开始感觉秋风西来。
游子生活寄托主人,言语行动必须察言观色。
这鸟主人和卫灵公一样,目送飞鸿,不理睬孔夫子,邈然不可攀附。
游子长吁互相劝导勉励,为什么要来吴关啊?听说这里有忠贞仗义之女的古坟,她曾经在溧水湾救助困穷的伍子胥。
清美的风彩了然在眼,太阳也笑开了颜。
高坟五六墩高,险峻高耸犹如猛虎栖息。
遗体遮蔽在九泉之下,芳名感动千古之人。
伍子胥曾经向她乞食,此女曾经箪食壶浆救济伍子胥。
伍子胥得以转运,从而报仇泄愤,攻入楚国鞭打楚平王的尸体。
她的英名凛冽长存于天地之间,闻她的芳名如胸怀霜雪一样高洁冰清。
豪杰在没有发达的时候,走十步,有九步如同在攀登太行山。
咱们一起拂衣而去,管他个臭主人,咱们一起万里翱翔去。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