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脚定义解释

合集下载

场效应管引脚定义

场效应管引脚定义

场效应管引脚定义
飞线场效应管引脚定义:
一、GND:
GND (Ground) 地线,也叫做基极。

其主要作用是把电源低压侧和信号处理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压系统,又可以防止信号受干扰以及电源噪声干扰。

二、IN:
IN (input) 输入管腔,这个引脚的功能是用来连接外部的输入信号,将输入的电流转变成输出管腔中的电压变化,再被内部放大电路放大。

三、OUT:
OUT (output) 输出管腔,也就是放大信号的接口,这也是放大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将输入信号放大后输出,当输出信号大于电阻时,就会有失真现象产生。

四、BIAS:
BIAS (bias) 偏压管腔,是一个电阻电路,其作用是使管腔处产生一个
偏压状态,从而使放大电路可以正确放大电压和电流信号。

五、CATHODE:
CATHODE (Cathode) 阴极管腔,阴极是放大电路能够正确放大电压和
电流信号的,当它接收到控制电压时,将会使管腔中的电荷开始移动。

六、FILTER CAP:
FILTER CAP (filter capacitor) 过滤电容,其主要作用是用来过滤电源抖动,使电源更加稳定。

另外,它还可以把电源和引脚IN、OUT中的信
号分离,避免其被抖动影响。

七、GRID:
GRID (grid) 控制栅,这是一种可以控制管腔电荷的方式。

当控制栅接
受到控制电压时,管腔电荷开始移动,从而影响放大信号的大小。

USB接口针脚定义及详细说明(附图文说明)

USB接口针脚定义及详细说明(附图文说明)

USB接口针脚定义及详细说明(附图文说明)鉴于近期常有客户向我司咨询关于USB接口针脚定义及图文解释,将USB针脚资料进行整理上传,供客户参阅,详情如下:一、USB接口定义:众所周知,USB接口金属触点为4根金属线,两根电源线和两根数据信号线,故信号是串行传输的。

因此也被称为串行口,标准的USB2.0接口其数据传输速度可达480Mbps。

可以很好的满足工业和民用的需要。

USB接口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是:+5V 500mA 实际运用中存有正负0.2v的误差,也就是4.8-5.2V 。

usb接口的4根线一般是红白绿黑从左到右这样分配的,具体针脚定义如下所示,特提醒切勿将正负极弄反了,否则会损坏USB设备或者计算机南桥芯片,从而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二、USB引脚定义:针脚名称说明接线颜色1 VCC + 5V电压红色2 D- 数据线负极白色3 D+ 数据线正极绿色4 GND 接地黑色三、MiniUSB接口定义:一般的排列方式是:红白绿黑从左到右定义:红色-USB电源:标有-VCC、Power、5V、5VSB字样绿色-USB数据线:(正)-DATA+、USBD+、PD+、USBDT+白色-USB数据线:(负)-DATA-、USBD-、PD-、USBDT+ 黑色-地线: GND、Ground四、MiniUSB引脚定义:针脚名称说明接线颜色1 VCC + 5V电压红色2 D- 数据线负极白色3 D+ 数据线正极绿色4 ID permits distinction ofMicro-A- and Micro-B-Plug noneType A:connected to GroundType B:not connected5 GND 接地黑色插针管脚定义(图纸):其中ID脚通常为空,只有在OTG功能中才使用。

由于Mini-USB接口分Mini-A、B和AB接口。

如果你的系统仅仅是用做Slave,那么就使用B接口。

系统控制器会判断ID脚的电平判断是什么样的设备插入,如果是高电平,则是B接头插入,此时系统就做主模式(master mode) ;如果ID为低,则是A接口插入,然后系统就会使用HNP对话协议来决定哪个做Master,哪个做Slave。

单片机各个引脚功能概述

单片机各个引脚功能概述

单片机各个引脚功能概述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其中具有多个引脚,每个引脚都具有不同的功能。

下面是单片机各个引脚的功能概述:1.VCC:VCC引脚为单片机的电源引脚,通常连到电池或电源电压上。

它为单片机提供正向电源,电压通常为3.3V或5V。

2.GND:GND引脚为单片机的接地引脚,通常使用地线连接到电路板的地方。

该引脚为单片机提供回路的参考点。

3.XTAL1和XTAL2:XTAL1和XTAL2引脚是单片机的振荡器引脚,通常连接到晶体振荡器或陶瓷谐振器中的引脚。

这些引脚提供时钟脉冲,以控制单片机的时序和计时。

4.RESET:RESET引脚是单片机的复位引脚,通常使用它来将单片机恢复到初始状态。

当RESET引脚被拉低时,单片机将重新启动。

5.P0.0-P0.7:P0.0-P0.7是单片机的I/O端口0引脚,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这些引脚可以被配置为输入或输出端口,以与外部设备通信。

6.P1.0-P1.7:P1.0-P1.7是单片机的I/O端口1引脚,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这些引脚也可以被配置为输入或输出端口,以与外部设备通信。

7.P2.0-P2.7:P2.0-P2.7是单片机的I/O端口2引脚,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这些引脚可以被配置为输入或输出端口,以与外部设备通信。

8.P3.0-P3.7:P3.0-P3.7是单片机的I/O端口3引脚,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这些引脚也可以被配置为输入或输出端口,以与外部设备通信。

9.INT0和INT1:INT0和INT1引脚是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引脚,用于检测外部中断事件。

这些引脚通常用于响应外部事件,例如按下按钮或检测外部信号。

10.TXD和RXD:TXD引脚是单片机的串行传输引脚,用于发送串行数据。

RXD引脚是单片机的串行接收引脚,用于接收串行数据。

这些引脚通常用于单片机与其他设备(例如计算机或传感器)之间的通信。

11.ADC0-ADC7:ADC0-ADC7引脚是单片机的模拟输入引脚,用于连接模拟传感器或外部设备。

单片机的引脚原理图及说明

单片机的引脚原理图及说明

单片机的引脚原理图及说明引言: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MCU)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核心、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及其他功能模块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在单片机中,引脚(Pin)是与外部电路连接的接口,用于输入和输出信号。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引脚的原理图及说明。

一、引脚的分类单片机的引脚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两类。

1. 输入引脚:输入引脚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将其传递给单片机内部进行处理。

输入引脚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高电平输入:当外部信号为高电平时,输入引脚将接收到高电平信号。

- 低电平输入:当外部信号为低电平时,输入引脚将接收到低电平信号。

- 输入阻抗:输入引脚通常具有一定的输入阻抗,用于限制外部信号的电流。

2. 输出引脚:输出引脚用于将单片机内部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外部电路。

输出引脚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高电平输出:当单片机内部处理后的信号为高电平时,输出引脚将输出高电平信号。

- 低电平输出:当单片机内部处理后的信号为低电平时,输出引脚将输出低电平信号。

- 输出驱动能力:输出引脚通常具有一定的输出驱动能力,可以驱动外部电路的负载。

二、引脚的原理图及说明单片机的引脚在原理图中通常以引脚编号的形式表示,并配以相应的说明。

以下是常见的单片机引脚原理图及其说明:1. VCC(电源引脚):VCC引脚用于连接单片机的电源正极,通常为+5V或+3.3V电压。

它提供了单片机工作所需的电源。

2. GND(地引脚):GND引脚用于连接单片机的电源地,与VCC引脚相连,提供了单片机工作所需的电源地。

3. XTAL1/XTAL2(晶体振荡引脚):XTAL1和XTAL2引脚用于连接外部晶体振荡器,提供单片机的时钟信号。

通常,一个晶体振荡器连接到XTAL1和XTAL2引脚,以提供单片机的时钟频率。

4. RESET(复位引脚):RESET引脚用于复位单片机。

当RESET引脚被拉低时,单片机将执行复位操作,重新开始执行程序。

引脚定义

引脚定义

VCC-- C=circuit ,线路的意思,指连接到一个完整电路的电源输入正端。

为直流电压。

在主板上为主供电电压或一般供电电压。

例如一般电路VCC3--+3V供电。

VCC3: 3.3V VCC25: 2.5V VCC333: 3.3V VCC5: 5V VCC12: 12VVCORE: CPU核心电压(视CPU OR 电压治具而定)VDD-- D=device,应该说是连接到元件的意思,如:指某IC的工作电压,不排除部分IC同时接VCC、VDD。

只是一个通称。

普通的IC电源,可能+3V, +1.5V之类,例如数字电路正电压、门电路的供电等。

VDDQ--需要经过滤波的电源,稳定度要求比VDD更高,VSS--地、负电源端、公共点,S=series,指供电的负极,一般是0伏电压或电压参考点GND--地VEE:...同上...都有GND的意思(ground)供电电压一般都标为Vdd,VccVID--是CPU电压识别信号。

以前的老主板有VID跳线,现在的一般没有,CUP工作电压就是由VID来定义。

通过控制电源IC输出额定电压给CPU。

VTT--是AGTL总线终端电压(有VTT1.5V、VTT2.5V),针对不同型号的CPU有1.8V,1.5V,1.125V.测量点在cpu插座旁边,有很多56的排阻,就是它了。

CS--片选CAS--行选通RAS--列选通RESET--复位CLK--时钟SCLK--串行时钟A或SA--地址线SYNC--串行同步SDATA--串行数据VDIMM--内存槽的电源。

5VSB--5V待机电源,待机电源是指电脑未开机,但插着外部电源,主板上有一部分供着电,可以做唤醒等作用的电,SB=stand by--待机。

3VSB--3V待机电源主板有+5VSB,+3VSB, +3V,+5V,+12V,+5V_DUAL(USB)。

POWER_OK OR POWER_GOOD: 3.3V或5V也有这样理解的,VDD,接MOS管的D极,即漏极;VSS,接MOS管的S极,即源极,主板上IC里面太多CMOS器件了。

九针串口引脚定义

九针串口引脚定义

九针串口引脚定义一、引言九针串口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接口,它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通信设备等领域。

九针串口引脚定义是使用九针连接器实现串口通信的关键,本文将对九针串口引脚定义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二、九针串口引脚定义概述九针串口引脚定义是指在使用九针连接器实现串口通信时,各个引脚所代表的功能及其作用。

在标准的RS-232C协议中,使用了25个引脚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传输,而在使用九针连接器时,则只需要使用其中的9个引脚即可。

这9个引脚分别为:TXD、RXD、RTS、CTS、DTR、DSR、DCD、RI和GND。

下面将对这些引脚逐一进行介绍。

三、TXDTXD是Transmit Data(发送数据)的缩写,它是用来发送数据的引脚。

当计算机或其他设备需要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时,会通过TXD将数据发送出去。

四、RXDRXD是Receive Data(接收数据)的缩写,它是用来接收数据的引脚。

当计算机或其他设备需要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时,会通过RXD将数据接收进来。

五、RTSRTS是Request To Send(请求发送)的缩写,它是用来控制数据发送的引脚。

当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准备好要发送数据时,会先向外部设备发送一个RTS信号,告诉外部设备可以开始接收数据了。

六、CTSCTS是Clear To Send(清除发送)的缩写,它是用来控制数据接收的引脚。

当外部设备准备好要接收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发送的数据时,会向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发送一个CTS信号,告诉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可以开始发送数据了。

七、DTRDTR是Data Terminal Ready(数据终端就绪)的缩写,它是用来控制通信线路连接状态的引脚。

当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准备好与外部设备建立连接时,会向外部设备发送一个DTR信号。

八、DSRDSR是Data Set Ready(数据集就绪)的缩写,它也是用来控制通信线路连接状态的引脚。

当外部设备准备好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建立连接时,会向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发送一个DSR信号。

滨松apd引脚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滨松apd引脚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滨松apd引脚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滨松APD(Avalanche Photodiode)是一种高性能的光电二极管器件,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测量、光谱分析等领域。

它利用电荷增强效应,可以产生比普通光电二极管更高的电流增益。

滨松APD的引脚定义是指器件上各个引脚的功能和用途。

了解滨松APD的引脚定义对于正确使用和连接器件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滨松APD有三个主要的引脚,分别是阳极(Anode)、阴极(Cathode)和控制极(Control Gate)。

阳极用于接收光信号,阴极用于提供滨松APD工作所需的正向电压,控制极则用于控制APD的工作状态。

在连接滨松APD时,需要注意的是阳极通常需要连接到正向供电电源,并经过合适的电流放大电路进行信号处理。

阴极则需连接到负向供电电源,以提供正向偏置电压,使APD能够正常工作。

控制极的连接通常与驱动电路相连,用于控制APD的工作状态,如打开或关闭放大增益。

除了上述的三个基本引脚,滨松APD还可能包含其他引脚,如参考电压引脚、温度补偿引脚等,这些引脚的具体定义和使用需根据具体型号和规格书来确定。

综上所述,滨松APD的引脚定义对于确保器件正常工作和正确连接至关重要。

在使用滨松APD时,应仔细查阅相关的型号手册或规格书,了解具体型号的引脚定义和使用说明,并按照要求正确连接各个引脚,以确保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滨松APD引脚定义的介绍。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包括背景和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的第一个要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滨松APD引脚的定义和功能。

在第二个要点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APD引脚的使用注意事项和相关应用场景。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滨松APD 引脚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本文的布局和内容安排。

db9公头引脚定义

db9公头引脚定义

db9公头引脚定义DB9公头是一种常见的连接器类型,通常用于串口通信、模拟/数字信号传输等领域。

它具有9根引脚,每个引脚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定义。

下面将对DB9公头的每个引脚进行定义解释:1. **引脚1 - CD (Carrier Detect)**:载波侦听引脚,用于检测调制解调器是否检测到调制信号。

2. **引脚2 - RD (Receive Data)**:接收数据引脚,用于接收从外部设备发来的数据。

3. **引脚3 - TD (Transmit Data)**:发送数据引脚,用于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

4. **引脚4 - DTR (Data Terminal Ready)**:数据终端就绪引脚,表示终端设备已准备好进行数据通信。

5. **引脚5 - GND (Ground)**:接地引脚,用于连接设备的电气地。

6. **引脚6 - DSR (Data Set Ready)**:数据集就绪引脚,用于表示数据集设备已准备好进行数据通信。

7. **引脚7 - RTS (Request to Send)**:请求发送引脚,在发送数据之前发出请求。

8. **引脚8 - CTS (Clear to Send)**:发送准许引脚,表示对方已准备接收数据。

9. **引脚9 - RI (Ring Indicator)**:响铃指示引脚,指示调制解调器接收到来电信号。

以上便是对DB9公头的每个引脚的定义和功能的简要介绍。

理解这些引脚的定义对于正确连接和使用DB9接口设备非常重要。

在实际的应用中,根据具体的通信协议和连接需求,这些引脚可能会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因此在使用DB9接口设备时,最好查阅相关的技术文档以确保正确的接线和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钽贴片电解电容有黑色或灰色标志的一头是正极,另外一头是负极。对于铝贴片电解电容就和普通直插电 解电容一样,有体连接或外部参考时钟输入。 8、XOUT :晶体连接。如果使用外部基准时,该引脚必须悬空。 9、SCL:串行时钟输入。(需要一个外部上拉) 10、SDA:串行接口数据输入/输出(需要外部上拉) 11、ADDR0:地址选择位“0” 12、XIN:晶体振荡器反馈 13、REF:参考频率输入 14、CLKN:倒时钟输出 15、CLKP:时钟输出 16、AI(Analog input):模拟输入 17、AO (Analog output):模拟输出 18、DI=数字输入 19、DIU=输入带内部上拉 18、DID=输入带内部下拉 19、DIO=数字输入/输出 20、A0, A1, A2:器件地址输入 21、
1、FB: (FeedBack 反馈)引脚通过一个电阻分压器的输出和 GND 之间,用 于确定输出电压。 2、COMP:外部回路补偿引脚。 3、EN:使能引脚为高电平有效。EN 引脚连接 VIN,如果不使用。请勿将 EN 引脚悬空。 4、LX :PWM 输出连接的电感。热连接输出阶段。 5、BST:自举电压输入。高侧驱动器供应。连接到 BST 和 LX 之间的100nF 的 电容。 6、OE:输出使能引脚。当悬空引脚默认为逻辑高电平输出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