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悯农》(其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 《悯农》(其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些古诗词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要求学生背诵的,它们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作用。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词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词1. 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3.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大海雄浑壮阔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4. 艺术特色- 虚实结合。
诗中描写海水和山岛是眼前实景,而描写日月星辰的运行则是想象之景,虚实相生,展现出大海包容天地的宏伟气象。
- 借景抒情。
诗人将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入对大海的描写之中,大海的壮阔景象就是诗人伟大抱负的象征。
1. 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3. 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4.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
首句选取杨花和子规两种意象,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 想象奇特。
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让明月陪伴友人到夜郎西,把明月人格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1. 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3. 主题思想既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古诗词包括以下几首: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部分古诗词,希望对您有帮助,更多古诗词可以查阅课本或教辅资料获取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古诗词一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在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和欣赏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将围绕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内容展开,并对每首诗进行精彩阐述。
1.《蝉》- 柳永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念君的人在谁?空山无寻靠。
本诗是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描绘了萧瑟的秋景和孤寂的情感。
首句“蝉鸣空桑林”,以写实手法描绘了秋天虫声和寂静的空旷背景。
通过这种场景的呈现,诗人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孤独感。
2.《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壮丽的意象和豪迈的情感展示了中国古代诗人的胸怀壮志。
通过描绘宏大的自然景观,诗人把个人的志向融入其中。
最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追求卓越和上进的精神,鼓励人们在事业或学习中不断进取。
3.《李白》- 杜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杜甫对他的朋友和诗人之一李白的赞美之作。
透过描绘李白的英雄气概和无畏的精神,杜甫表达了对李白才华横溢和创作才能的赞赏。
诗中的比喻形象生动,语言简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李白作品的魅力和诗人个人的情感。
4.《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长江和壮丽的自然景观,抒发了对家乡和国家的思乡之情。
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幻和流动,诗人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厚意,以及触动人心的悲凉之情。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甫对时局动荡和社会不公的关切。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些古诗词内容,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古诗词,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的美妙之处,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古诗词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通过学习和欣赏古诗词,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语文版初一必背古文诗词、名句大全

语文版初一必背古文诗词、名句大全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一、古诗词1、《杂诗》(王维“唐”)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2、《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中作者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淮上与友人别》(郑谷“唐”)扬子江头杨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离愁的句子是:扬子江头杨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诗中即景生情,烘托离人各奔前程的特殊心境的句子是: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中作者劝慰即将离别的友人在人生路上要学会坚强的互勉的句子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中用两个典故抒发诗人感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新陈代谢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中表现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人借月亮传达思友之情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中没有写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情自见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7、《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人教版初一语文古诗词

初一语文古诗词人教版一.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

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思乡)。
2、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美女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
3、浣溪沙苏轼(北宋)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白居易的诗句“听唱黄鸡与百日”,热爱生活,旷达乐观。
)4、十五夜望月王建 (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乡)。
5、水调歌头苏轼(北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哲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祝愿)。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景)。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景)。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8、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景)。
9、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0、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四首一、第一首《秋词》秋词刘禹锡〔唐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这首诗开篇就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直截了当地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
“自古”和“逢”,说出了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
“秋日胜春朝”,使用对比的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充满生机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的方式抛出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秋胜过春呢?先说了自己的看法,再作解释。
第三句体现了五言绝句中的第三句破局转折的结构性特点。
用一个场景感很强的画面来把诗歌的情感丰富度拉开。
诗人用特别典型有动感的具体事物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
蓝天白云秋高气爽一只飞速上升的白鹤冲破云霄,这句就一个感觉,动感十足。
这幅画面可以是看做对“秋日胜春朝”的解释。
第四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里的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
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
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这样的描写里面根本找不到什么悲凉的气息。
诗人随着自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
于是,白鹤一飞冲霄是“实”,自己的诗情得旷远是“虚”。
这样的两句把“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自然而然就得出一种充满激情的感受。
这首诗,读起来根本读不到悲凉的感受,体会到的是博大的胸怀和高昂激越的气概。
二、第二首《夜雨寄北》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词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
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
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
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
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
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
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
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
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
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
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
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
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
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