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排水试验报告.GXG
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二○一一年五月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矿长:机电矿长:技术矿长:生产技术科:机电科: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281条规定,在每年雨季来临以前,必须全面检修一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性能测试和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我矿于2011年5月25日9点至11点50分,进行了主、备用水泵联合排水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一、矿井排水情况我矿正常涌水量:15m3/min;最大涌水量:25m3/min。
井下设有主、副水仓,容量为280m3和220m3,矿井中央水泵房安装MD46-50×7型水泵三台,最大排水量46m3/h;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排水管选用直径为102mm的无缝钢管,实现了“三泵双管路”。
各工作面配有小潜水泵经敷设的分管把水排至副井底中央水仓。
矿井排水系统能满足矿井排水要求。
二、日常排水情况矿井每天排水三次,启动一台工作水泵,排水9小时及能排除全天涌水量。
三、成立联合排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范延贵副组长:张洪胜梁朝凯成员:李怀宾陈海刚燕青锋李学峰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联合排水试验的全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在矿安全办公室,负责联合排水试验的具体业务工作。
四、在联合排水试验之前,领导小组对排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设备和输电线路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护,都完好能正常使用。
五、联合排水试验的操作和结果1、水仓积水量为200m3。
2、9:10分,打开水管闸阀,9:15分,燕青锋,李学峰分别启动了两台水泵。
3、11:35分水仓水排干。
4、本次排水取得了圆满成功。
5、联合排水量达到了90m3/h,达到了预期80m3/h 的排水能力,各处设备都能正常运行。
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排水系统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水城县龙泰煤矿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实验报告龙泰煤矿机电队编制;张怀伦2012年5月10日龙泰煤矿排水系统联合排水实验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必须做一次工作水泵、备用水泵联合运转排水实验。
为了保证我矿井主排水系统能够满足雨季最大涌水排水量,组织对井下主排水泵及泵房供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检修,并于2012年5月6日8点10分开使对井下主排水泵进行了联合排水实验。
一、实验时间:2012年5月6日8点10分—5月10日11点50分二、实验地点:井底水泵房三、参加联合排水实验人员:机电矿长:刘凯机电队长;张俊山水泵工:李玉开电工:韦昌山机电工程师;张怀伦四、排水系统基本情况:1、涌水量:(1)、矿井预测正常涌水量:16.2m³/h(2)、矿井预测最大涌水量:60.55m³/h(3)、矿井实际总涌水量:13.8m³/h12、水仓容积:主水仓2.8*2.8*40.2=315 m³副水仓2.8*2.8*39.3=308 m³水仓总容积:315+308=623 m³3、供电设备及电缆;(1)、供电系统:水泵供电电压660V,使用开关为QBZ-120真空电磁启动器3台。
供电电源分别取自井下I、II回路MY3*95+1*35母线电缆,电缆载流量:255A。
(2)、供电电缆:水泵I回路使用MY3*50+1*25电缆160m ,II回路使用MY3*50+1*25电缆60m ,电缆载流量:170A。
4、水泵技术特征表:5、水管技术特征表:6、水泵运行时所测数据表:2五、根据上述所测数据进行排水能力、水泵效率和水仓容量的效验:1、一台水泵、一条排水管路、7.3h排完24h涌水量。
2、同时运行水泵两台、排水管两路、3.7h排完24h涌水量。
3、同时运行水泵三台、排水管两路、2.3h排完24h涌水量。
4、水泵排水能力效验:(1)、正常排水量,一台水泵:7.3h排完24h涌水符合<20h、满足规程要求。
矿井联合防排水试验报告

玉龙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联合防排水试验报告玉龙煤业有限公司2012年4月20日玉龙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联合防排水试验报告煤矿在采掘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涌水,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不致使涌水淹没矿井,需要及时把水排到地面。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每年必须对生产矿井的井下所有排水泵要进行一次联合防排水性能测试,以获得主排水泵的实际运行工况和实际运转性能参数。
由此鉴定主排水设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主排水设备的容量配备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矿井在20h内能排清24h的矿井涌水量。
水泵的检修质量是否达到检修要求,为准确掌握排水设备的技术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2012年玉龙煤业为了检验本矿井主排水设备的总排水能力,在雨季前对全矿井下所有工作水泵进行一次联合防排水试验测试,以便能发现并及时处理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矿井在生产时不受水害威胁。
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第一章水文概况一、水文地质简述玉龙煤矿位于大同煤田口泉沟南岩溶水文地质区的补给-径流区,地貌属黄土丘陵区山间洼地,东部和西北部为黄土丘陵,中间呈带状山间洼地,地势较为平坦。
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各大小沟谷,平时干枯无水,仅雨季有洪峰通过,其中较大沟谷为西部大沙沟,雨季洪水汇集于沟中,由南向北流出井田,然后向西北流入元子河,工业场地位于井田东部,周边地表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且不受洪水危害。
二、水系及主要河流矿区内无主要河流、湖泊,池塘、水库、只有元子河平时河流无水,只有7一9月雨季时才有水。
三、矿井充水因素矿井充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充水、煤系砂岩裂隙水充水、断层充水、采空区积水充水、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充水1、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充水大气降水为区域内主要充水源,大气降水多沿基岩风化裂隙渗入矿井,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强度与雨季和降水强度、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地表水在雨季暴涨暴落。
2、第四系孔隙水充水第四系孔隙水可以接受大气降水直接补给,补给条件比较好,局部富水性较强,煤层开采形成冒落带、导水裂隙带之后,上更新统孔隙水可通过“三带”直接进入矿井,其充水方式以淋水、涌水为主,局部可能形成顶板突水。
马场煤矿主排水泵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马场煤矿主排水泵联合排水实验报告马场煤矿主排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我矿机电部于2015年4月1日组织人员对主排水泵进行了一次联合排水试验。
具体如下:一、主要技术参数1、水泵 DF85-45×3 3台电压 660V 三台各75KW2、井深斜长687m3、管路直径159 mm两趟4、水仓主水仓360m? 副水仓240m?5、矿井涌水量正常17m?/h最大42m?/h(根据建井设计资料的) 二、准备工作1、对所有配电、排水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修;2、放空沉淀池内积水,保证排水阀门正常使用以及排水沟通畅通;三、有关试验1、水泵排水能力测定先开启1号工作水泵,观察其电压、电流、水压及启动后流量,井口蓄水池出测量单位时间内排水量,并详细记录出数据后停1#大泵。
然后再启动2号水泵、观察其电压、电流、水压及启动后流量,井口蓄水池出测量单位时间内排水量,并详细记录出数据后停2#大泵。
然后再启动3号水泵、观察其电压、电流、水压及启动后流量,井口蓄水池出测量单位时间内排水量,并详细记录出数据,核算其每个水泵排水能力。
具体数据如下表:水泵开泵前开泵后启动开泵后开泵水压力流量排水能力电压电压电流电流时间1.5m?/min 83m?/h 1号泵 690V 680V 298A 87A 5min 1.2Mpa1.5m?/min 83m?/h 2号泵 690V 680V 295A 87A 5min 1.2Mpa1.5m?/min 83m?/h 3号泵 690V 680V 300A 87A 5min 1.2Mpa2、供电能力检验:三台水泵在启动过程及同时运转过程中,同时运行了5分钟,供电电压下降了10V,总电流值为257A,电流值均在电缆截流量及开关整定保护范围内。
四、验算及试验结论:水泵能力校验:1号工作水泵85m?/h×20 h=1700m?24h×17 m?=408 m?<20h2号备用水泵85m?/h×20 h=1700m?17m?×24h=408 m?<20h3号备用水泵85m?/h×20h=1700m?17m?×24h=408 m?<20h4 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联合运行: (85 m?/h,85 m?/h)×20h=3400m?,42 m?/h×24h=1008 m?联合试运转结论;由校验数据及验算可知,工作水泵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能力等于工作水泵能力,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联合运转,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最大涌水量。
水泵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 . . .省瓮安煤矿弘泰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编制单位:机运科、安全科编制时间:2016年6月3日. .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为了检验排水设备的总能力,保证排水设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在每年雨季前对矿区生产矿井全部的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不仅进行性能测试,还要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的测试,以便能发现并及时处理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结合我矿实际,于2016年6月2日上午9时到16时组织进行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试验。
一、组织机构为了更准确科学的进行本次试验,成立试验领导小组,具体如下:组长:拥军组员:园林洪谷雷仁强家进流贵二、准备工作1、水泵工、维修工、管道工、井下电工等相关人员全部在各自规定岗位待命。
2、制定安全措施、在试验前进行贯彻。
3、试运转前要对矿井排水系统的工作水泵、备用水泵进行全面检查维修,水泵、管路、电控等设备要保持完好,备品配件充足。
4、水仓要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有效容积。
5、排水管道要进行彻底清理,确保疏水畅通。
6、上、下排水沟要进行彻底清挖。
7、防治水设施要进行认真检查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8、备齐各种测量仪表及工具。
三、试验方案水泵的联合运行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并联工作是两台或多台泵通过一条(或多条)管道排水,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管路中的排水量;同时. . . .我矿采用同型号的水泵。
同型号的水泵并联工作,没有极限工况点的问题,操作管理方便,并联效果好。
故我矿水泵联合运转采取并联的方式运行。
泵房中有3台水泵,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确定该泵房1台为工作水泵、1台为备用水泵、1台为检修水泵。
确定1号水泵为检修水泵。
测试时先测量管路1两台泵联合运转时每台泵的流量,再测试管路Ⅱ两台泵联合运转时每台泵的流量,两条管路的流量之和,就是该泵房的总排水流量。
水泵型号及参数水泵的流量测试有多种方法,如标准节流装置法、差压式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方法。
我矿经比较采用差压式流量计法,采用校验合格流量计进行测量。
矿井联合排水试验报告完整

矿井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六十一条规定,每一矿井雨季前必须进行一次矿井联合排水试验,现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由机电部负责组织机电部、地测防治水部、一通三防部及有关生产人员在2013年7月初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
依据2010年9月《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及2011年11月《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综合评定9#- 、10#- 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中等。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8.7 m³/h ,最大涌水量在44.8 m³/h。
又据近期排水记录,正常排水量为:380 m³/d至420 m³/d。
一、成立联合排水试验领导组组长:史修坤副组长:董志强成员:王家茂、王中元、王巍、张保平、孟庆胜、张绍胜二、联合排水试验定于2013年7月8日早班八点开始进行。
三、安全技术措施1、机电队事先检查排水试验的所有相关设备,包括水泵、管路、供电及设备调配,确保正常;2、各排水备用设备必须安置到位;3、各排水管路、水池、水沟必须检查清理;4、检查试验前必须对主、副水仓的吸水井进行清淤,做好储水准备,并进行测量计算。
四、联合排水试验经过1、7月8日上午八时开始试验;2、提前测得-5m水仓储水为510m³,-3m水仓盛满水为1110m ³;3、早班:启动1#主水泵,排水时间8:00至12:00,正常必须4小时排干;中班:启动2#主水泵,排水时间16:00至22:00,历时4小时正常排空;夜班:启动3#主水泵,排水时间次日0:00至4:00,历时4小时正常排空试验结果:五、试验结果1、每班4小时即可将水仓水全部排完(一台水泵工作、一台备用),全天6小时即可将矿井全部涌水量排完;2、联合排水试验时,各水泵工作正常,水仓硐室瓦斯及温度均在允许范围以内。
六、总结由于本矿正常涌水量为18.7 m³/h ,最大涌水量在44.8 m³/h,根据试验结果,即使在雨季,井下排水系统完全可以在9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涌水量。
煤矿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xx有限公司石千峰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矿井雨季前必须做一次联合排水试验,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由机电部门牵头,组织机电、安全、生产等相关人员在雨季节到来前进行一次矿井联合排水试验,现就矿井联合排水试验得情况报告如下:1、组织机构为确保本次联合排水试验圆满成功,根据联合排水试验工作需要,经矿安全生产部门共同研究成立矿井联合排水试验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联合排水试验工作。
组长:翟喜万;副组长:米俊峰、张学林;成员:闫海宝、王爱忠、杨三儿、张永兵;2、联合排水试验时间根据历年雨季到来时间,结合矿井涌水量及涌水来源实际情况,联合排水试验定于4月30日早班开始进行;3、联合排水试验地点、路线、设备情况联合排水试验地点设在主水泵房,排水路线由水泵房水仓通过排水管路排放到主井地面污水处理厂,为一级排水,排水管路两路,管径75mm,排水路线总长700米,到水仓垂深120米。
主水仓容积200立方米,呈长方形,安装80D-50×3水泵3台,配电机YB225M-2,功率37kw,单级水泵扬程50米,排水量为43m3/h。
4、联合排水试验准备工作1)由机电队首先检查排水试验的所有设备是否正常,闸阀、管路是否完好;2)各排水设备监测必须安装到位;3)各排水管路、水沟、水池、水仓(主、付水仓已于4月30日前按排清理完)必须首先进行检查、清理。
4)各水仓必须在试验前装满水,并进行测量计算。
5)联合排水试验时,在井底车场机电硐室安排机电工1人,地面变电所安排机电工1人,水泵工1人,管路检查工1人,主井地面1人,瓦斯检查工1人,安全科2人,总指挥1人。
随时掌握排水,供电及安全情况,保证联合排水试验的安全顺利进行。
6)在联合排水试验时,井上下通讯系统必须畅通。
5、联合排水试验经过1)4月30日上午8:30开始试验;2)首先测得水仓盛水水位深度4m,容水量200m3;3)启动主排水泵和备用水泵开始排水,到10:40分结束,测水位标高0.8m,剩余容水量90 m3。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主排水系统排水能力联合试验报告二O一二年五月二日主排水系统排水能力联合试验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矿井雨季前必须进行一次矿井联合排水试验,现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由机电科负责组织相关生产人员在汛期前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
一、矿井主排水系统状况我矿副立井低主水泵房承担着井下的涌水排至地面的任务,泵房排水系统概况如下:1、泵房有主排水泵3台,工作泵1台、备用泵1台、检修泵1台;2、主排水管路2条,为无缝钢管,使用1趟、备用1趟;水泵技术特征表二、联合排水试验目的为认真贯彻落实煤矿井下排水联合试验,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确保雨季安全渡汛工作,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检验工作、备用、检修水泵同时运行情况,主排水管、备用排水管同时排水状况,能否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时排水要求。
三、联合排水试验定于2012年5月1日早班8点开始进行,为期两天。
第一天(5月1日)为单泵运行,第二天(5月2日)为双泵运行。
四、为确保本次联合排水试验能够顺利进行,特成立联合排水试验领导组:组长:马永军副组长:苟秋林刘赵祥貟海峰成员:张海栋董龙杰刘海平师烨刘万龙许俊家马进科1、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统一指挥试验工作。
2、为确保试验安全顺利进行,同时成立电气、机械、地面测水、监测监控、资料五个专业组。
①电气组由张海栋任组长,负责井上下供电;②机械组由刘海平任组长,负责泵房的开停泵及管路检查维护等工作;③地面测水组由董龙杰任组长,负责测定水量工作,并做好记录;④监测监控组由貟海峰任组长,负责监测监控检查维护工作;⑤资料组由师烨负责,做好试验技术资料的记录收集、归档工作。
五、安全措施1、事先检查排水试验的所有相关设备,包括水泵、管路、供电及设备调配,确保正常;2、各排水备用设备必须安置到位;3、各排水管路、水沟、水池必须检查清理;4、准备好各种相应工具。
六、联合排水试验经过1、2012年5月1日上午8时整开始试验;2、5月1日为单泵运行,记录见下:早班:09点30分至13点35分计排水4小时05分中班:17点30分至21点40分计排水4小时10分夜班:02点00分至05点00分计排水3小时00分小计:5月1日单泵运行共排水时间为11小时15分3、5月2日为双泵运行,记录见下:早班:09点30分至11点00分计排水1小时30分中班:15点30分至17点00分计排水1小时30分中班:22点00分至23点30分计排水1小时30分夜班:03点30分至05点00分计排水1小时30分小计:5月2日双泵运行共排水时间为6小时00分七、结论资料组在各点记录水泵运转前、后的有关电压、电流、压力等数据均符合规定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XXXXXX煤矿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编制单位:XXX煤矿生产调度室
编制日期:二〇二〇年
目录
一、水文概况 (1)
二、开采现状与涌水量、降水量 (3)
三、组织机构 (4)
四、准备工作 (5)
五、排水系统简介 (5)
六、试验方案 (6)
七、试验记录 (6)
八、试验结果分析 (7)
XXX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煤矿的采剥过程中,都会有涌水渗出。
为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不致使涌水淹没矿井,需及时把水外排。
煤矿每年都要对生产煤矿的坑下主排水泵进行性能测试,以获得水泵的实际运行能力及情况,由此鉴定排水设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排水设备的容量配置是否合理;水泵的检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及准确掌握排水设备的性能变化,以便及时调节工况,使其高效运转。
对煤矿排水设备的技术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020年为了检验煤矿排水设备的总能力,保证排水设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在每年雨季前对我矿全部的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不仅进行性能测试,还要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的测试,以便能发现并及时处理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煤矿于2020年6月1日上午9时到上午11时进行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验。
一、水文概况
1、地形地貌
本矿位于铜匠川矿区的东南部,地形切割比较严重,沟谷十分发育,地表水体较为集中,地下水体较为分散,属地表迳流区。
水文地质条件为一类二型。
区内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最高点位于区西北部,标高为1465米。
最低点为XXX,标高为1385米,矿区的地形特征为
侵蚀性丘陵地貌,地形上为一个北西高,南东低的斜坡状山地,基本呈一斜坡状。
区内地形复杂,受毛乌素沙漠的影响,本区大部被风积沙覆盖,区内沟谷纵横,多为向源侵蚀。
2、、水文
区内由西北向东南流向的杨森~XXX,位于矿区的西部,中部为XXX支流,大体上形成“平行状”水系,矿区的北部有一较大沟流过,为本区内的间歇性地表水体。
3、气象
本区气候属半干旱、半沙漠的高源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春季多风,秋季凉爽,全年少雨,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最大冻土深度1.50m。
降雨量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年降雨量为194.7~531.6mm,年蒸发量为2297.4~2833.7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5倍。
春冬两季风力较大,一般在4级以上,最大风力可达10级,风向多为西北风。
4、地震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得知:本区所处地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10,对照烈度为7度,据了解本区近年来未发生过地震。
5、水源
露天矿工业场地用水取自距工业广场东南方向2km左右的石灰
川内的深水井,供水量为270m3/d。
经化验该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本设计将露天矿坑内排水作为露天矿生产水源,不足部分由深水井水补充。
6、电源
本矿采用两回路电源供电,一回路利用本矿已建有的一回10kV 架空线路,电源引自黄天棉图35kV变电站10kV侧,导线选用
LGJ-70mm2型钢芯铝绞线,线路长度为4km,采用12m砼杆架设。
另一回路电源,由于受矿区供电条件限制采用2台柴油发电机做备用电源。
7、矿井涌水量(初步设计资料)
据现矿井开采时,测量矿坑实际涌水量为40m3/d,说明矿井涌水量较小。
8、煤矿开采中须注意的水文地质问题
由于煤矿所处位置地形切割严重,煤矿开采范围内就有沟谷穿过,坡度较大,且有煤层露头存在,山洪暴发时,可能对煤矿生产产生危害,煤矿应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避免淹没矿井,防止水害的发生。
二、开采现状与涌水量、降水量
1、采剥工程:
工作线布置及推进方向:东西向“一”字型布置,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推进。
工作线长度:工作线长度930m。
开采煤层:3-1、4-1、5-1。
开采参数:本矿工作帮现已形成6个采剥台阶,台阶高度10m,台阶坡面70°,采掘带宽度 12m,采煤、剥离最小工作平盘宽度32m。
开采工艺:单斗—卡车间断开采工艺。
剥离方式:本矿剥离台阶采用
水平分层,剥离物经爆破后由液压挖掘机采装。
2、排土工程:
本矿已实现全内排,排土场6个排土台阶,台阶高度20m;排土台阶坡面角33°。
内排土场最下1个台阶的坡底与采掘工作面之间的安全距离最小为50m。
本矿内排土场排弃方式采用边缘排弃方式,采用汽车——装载机分层排土方式,排土台阶边缘作3%~5%的反坡并设安全挡墙,其高度不低于车轮直径的2/5,卡车靠近台阶坡顶线排土。
剥离物由自卸卡车运至排土场各个水平后,靠近台阶坡顶线安全线以内翻卸,剥离物大部分由卡车翻卸,剩余物由装载机推下坡面。
3、涌水量:
我矿采场积水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采场最低点为1365m(5-1#煤煤底板),现采坑内无涌水。
4、降水量:
我矿受气象及水文地质条件影像,涌水主要来源于雨季的降水及汇集的地表水,经查阅资料及往年气象资料计算雨季月平均降水量83.37mm,日平均降雨量为2.779mm,正常降雨迳流量426.2m3/d,暴雨迳流量为2967.24m3/d,地下水日涌水量为40m3/d。
三、组织机构
为了更准确科学的进行本次试验,我矿成立试验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XXXXX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
四、准备工作
1、水泵工、维修工、电工等相关人员全部在各自规定岗位待命。
2、制定安全措施、在试验前进行贯彻。
3、试运转前要对煤矿排水系统的工作水泵、备用水泵进行全面检查维修,水泵、管路、电控等设备要保持完好,备品配件充足。
4、储水坑,要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有效容积。
5、排水管道要进行彻底清理,确保疏水畅通。
6、上、下排水沟要进行彻底清挖。
7、备齐各种测量仪表及工具。
五、排水系统简介
1、水泵型号:BQS70-120/3-22/N
额定扬程:120m 额定流量:70 m³
额定电压:380V 额定电流:130A
排水管路:管径:80mm 长度: 68m
排水管趟数:1趟垂高:50m
2、水泵型号:WQ80-180-64
额定扬程:180m额定流量:80 m³
额定电压:380V 额定电流:130A
排水管路:管径:80mm 长度: 68m
排水管趟数:1趟垂高:50m
六、试验方案
水泵的联合运行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并联工作是两台或多台泵通过一条(或多条)管道排水,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管路中的排水量;同时我矿在同一水平基本采用不同型号的水泵。
不型号的水泵并联工作,没有极限工况点的问题,操作管理方便,并联效果好。
故我矿水泵联合运转多采取并联的方式运行。
集水坑中有2台水泵,为了测定每台水泵的工作能力,对(1#、2#)进行测定。
测试时测量管路I内两台泵联合运转时每台泵的流量,就是该集水坑的总排水流量。
七、试验记录
1、打开1#、2#闸阀,打开联络闸阀,启动1#、2#水泵。
2、待水泵运行正常,排水流量正常后,开始计时。
3、试验结果如下:
实际联合运行时间:2小时
1#排水管流量: 141 m³;
2#排水管流量: 163 m³;
1#、2#联合运行总流量: 304 m³;
1#、2#一小时联合排水量: 152 m³;
1#水泵电机电压:最大值 389 V ,最小值 382 V;
2#水泵电机电压:最大值 390 V ,最小值 383 V;
1#水泵电机电流:最大值 37.4 A,最小值 29 A;
2#水泵电机电流:最大值 138.5 A ,最小值 129 A;
1#水泵电机温度:最大值 39 摄氏度;
2#水泵电机温度:最大值 40 摄氏度;
八、试验结果分析
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 h内排出矿井24 h的最大涌水量。
因为我矿的水泵在同一集水坑的水泵为不同型号的水泵,不相同性能的两台水泵可以共用一条管路并联工作,管道中的总流量为两台水泵流量之和,即QI=Q1+Q2,则该水平集水坑的总的流量为:
QH= QHI=Ql+Q2
式中 Q ——联合排水总流量;
QI——管路I的流量;
Q1,Q2:—— 1#、2#水泵的流量。
该排水系统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20 h的联合排水能力为:
QI=20QH=20* 152 m³ = 3040 m³;
经查阅地质资料并且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得到,我矿雨季正常降雨迳流量426.2m3/d、暴雨迳流量为2967.24m3/d,地下水最大日涌水量为40 m³/d。
正常集水量QE=466.2m3/d、暴雨集水量QE=3007.24m3/d。
不管是出于正常降水情况还是出于暴雨降水情况,我矿的排水系统工作和备用水泵联合运行20 h的排水能力比较20QH >QE,该排水
系统的联合排水能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二百七十八条的要求。
同时在水泵联合运行中,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运行正常,能够满足水泵联合运转的需求。
联合排水试验影像资料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