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六周周练试题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周检测试卷(含答案)sc2.2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周检测试卷(含答案)sc2.22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一)(练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练习形式:独立闭卷)一、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 6分)夜归鹿门①歌唐.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②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③栖隐处。

岩扉④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①鹿门:山名,在襄阳。

②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

③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

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他拒绝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④岩扉:指山岩相对如门。

1.简要分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中“开”字的妙处(3分)2.结合诗句分析三、四两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6题。

( 16分)明年正月,诏诸路入讨,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

况边备渐修,师出有纪,贼虽猖獗,固已慑其气矣。

鄜、延①密迩灵、夏,西羌必由之地也。

第②按兵不动,以观其衅,许臣稍以恩信招来之。

不然,情意阻绝,臣恐偃③兵无期矣。

若臣策不效,当举兵先取绥、宥,据要害,屯兵营田,为持久计,则茶山、横山之民,必挈族来归矣。

拓疆御寇,策之上也。

"帝皆用其议。

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④,稍招还流亡,定堡障,通斥候,城十二砦,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

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

"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

"进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

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注】①鄜(fū)、延: 鄜州、延州在今陕西延安一带。

下文“灵、夏”“绥、宥”均为地名。

②第:但,只。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以及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玉帛.(bó)又何间.焉(jiān)远谋望其旗靡B.昳.丽(yì) 小信未孚.(fú)恢弘门廷若市C.遗诏.(zhào) 庶竭驽.钝(nǔ) 驱弛猥自枉屈D.窥.镜(kuī) 咨诹.善道(zōu) 斟酌攘除奸凶【解析】A.“间”应读“jiàn”;B.廷—庭;C.“驽”应读“nú”,弛—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小大之狱.( 指诉讼事件 )(2)望其旗靡.( 倒下 )(3)朝服.衣冠( 穿戴 )(4)度.已失期( 推测,估计 )(5)乃丹书.帛曰( 名词用作动词,写 )(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时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战于.长勺欲有求于.我也B.何以.战扶苏以.数谏故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必能使行.阵和睦D.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解析】A.在/对;B.靠,凭借/因为;C.读háng,队伍;D.认为……美/美丽。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解析】正确的划分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在我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时把腰挺直称为“长跪”,离席站立称为“避席”,这两个举动都表示敬意。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几句中的“三”并非确指,都是泛指多数或多次。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和参考答案.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和参考答案.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和参考答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和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子子孙孙无穷kui也兼葭萋萋,白露未晞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kou石垦壤2.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有什么不同。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古义:。

今义:。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

今义:。

3.下列句子中的"于”与"战于长勺”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奉命于危难之间C.然后知生于忧患D.苛政猛于虎也4•下面这句话写得不太生动,请你发挥想象,把它写得生动一些。

课堂上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了,老师不再用粉笔黑板, 不再用教鞭,而用上了鼠标。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宇航员在月球上进行的工作。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四个小时。

因此,分分秒秒都得抓紧。

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釆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196 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作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还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

这些工作完成后, 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乐羊子妻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初三年级周周练语文试题

初三年级周周练语文试题

初三年级周周练语文试题(9月6日)班级姓名:得分:1.暑假里,几名初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湾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

(8分)湾风:①李老师:噢,湾风啊。

湾风:②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湾风:③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湾风:④李老师:好的,再见。

2.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

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模写出恰当的句子。

(6分)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①②,③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3.下面一段文字后的四个选项中.能准确概括文字内容的一项是()(3分)琴声渐起。

我仿佛看见一滴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犹如一个活泼的小精灵。

这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裹挟者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势力发起猛烈冲击。

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

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

琴声欲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

A.琴音似水B.琴音遐想C.琴声悠扬D.琴声如风4.(1)请用一句话表述你从图表中得出的结论。

(2)下面是两幅打乱了顺序的对联,请你找出这两幅对联在教师节送给敬爱的老师。

对联一:对联二:(3)在送对联时,你会结合对联的内容,对老师们说些什么呢?生机勃勃的太阳花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

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

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②三朵花是信号。

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

大朵、小朵,单辨、复瓣,红、紫、蓝、粉一齐开放。

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

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六单元试卷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六单元试卷

九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卷一、积累运用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邹.忌(zōu)昳.丽(yǐ)朝服衣冠.(ɡuàn)B.孰与(shú)弗.如(fú)入朝.(cháo)C.窥.镜(kuì)期.年(qī)纳谏.(jiàn)D.间.进(jiān)旦.日(dàn)暮寝.(qīn)2.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孰与徐公美.B.吾妻之美.我者C.皆以美.于徐公 D.君美.甚3.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1)齐人三.鼓——()(2)夫大国,难测.也——()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战于.长勺苛政猛于.虎B.公将鼓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C. 故.克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 齐师.败绩温故而知新,可心为师.矣5.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名翟,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B.《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这一章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思想。

D.《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名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6.请用原文填空。

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___。

③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1~4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周检测试卷(含答案)sc2.2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周检测试卷(含答案)sc2.22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一)(练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练习形式:独立闭卷)一、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 6分)夜归鹿门①歌唐.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②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③栖隐处。

岩扉④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①鹿门:山名,在襄阳。

②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

③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

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他拒绝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④岩扉:指山岩相对如门。

1.简要分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中“开”字的妙处(3分)2.结合诗句分析三、四两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6题。

( 16分)明年正月,诏诸路入讨,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

况边备渐修,师出有纪,贼虽猖獗,固已慑其气矣。

鄜、延①密迩灵、夏,西羌必由之地也。

第②按兵不动,以观其衅,许臣稍以恩信招来之。

不然,情意阻绝,臣恐偃③兵无期矣。

若臣策不效,当举兵先取绥、宥,据要害,屯兵营田,为持久计,则茶山、横山之民,必挈族来归矣。

拓疆御寇,策之上也。

"帝皆用其议。

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④,稍招还流亡,定堡障,通斥候,城十二砦,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

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

"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

"进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

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注】①鄜(fū)、延: 鄜州、延州在今陕西延安一带。

下文“灵、夏”“绥、宥”均为地名。

②第:但,只。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周周清9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周周清9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6.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C )(3 分) A.朝服.衣冠 B.神弗福.也 C.惧.有伏焉 D.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解析】A.名词作动词,穿戴;B.名词作动词, 赐福,保佑;D.名词作状语,当面。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盘点” 活动至今已举办十四年, 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鼓励全民用语言记 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间万象。2019年12月20日“汉 语盘点2019”在北京揭晓,“稳”“我和我的祖国”当选年度国内字、国 内词。另外,“我太南了” 也入选年度十大流行语。 (1)探究“我太南了”入选原因。(2分) “我太南了”:“南”其实是“难”的谐音,创造性地表达了许多人在 面对困难时由紧张而松弛,甚至有几分诙谐幽默、乐观的心态。
施氏说:“凡事抓住了时机便会发达,错过机会便会招致灭亡。你们 的学业和我们的相同,但结果大不一样,这是因为你们运用不合时宜, 而不是你们的行为有什么错误。况且天下没有永远正确的道理,也没有 永远错误的事情,以前所用的方法,今天或许被废弃了;今天所废弃的 方法,将来或许还会使用。用与不用,并没有一定的对或错。”孟家父 子豁然明白不再生气了,说道:“我知道了,您不要再说了!”
1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羡/施氏之有
B.孟氏/之一子之秦
C.当今/诸侯力争 D.遂/宫而放之
【解析】孟氏之一子/之秦。
)(3分)
1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 分)
(1)小国吾抚.之( 安抚,抚慰
)
(2)既反.( 同“返”,返回
)
(3)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 生气,发怒
【参考译文】鲁国的施氏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爱好学术,另一个爱 好兵法。爱好学术的儿子用文学之道去劝说齐侯,齐侯接纳了他,让他 做诸位公子的老师;爱好兵法的儿子去了楚国,用以武强国的方法劝说 楚王,楚王非常喜欢他,让他担任军正之职。他们的俸禄让他们家里发 了财,他们的爵位使亲族显耀。施氏的邻居孟氏,同样有两个儿子,他 们所学的也和施氏的儿子相同,但被贫困的生活弄得非常窘迫。他们对 施家的富有很羡慕,因此便跟随施氏请教升官发财的窍门。施氏的两个 儿子把实情告诉了孟氏。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学期第6周周考试卷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学期第6周周考试卷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学期第6周周考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28分)1.加点字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拮据.(jù)归宿.(sù)歼.灭(jiān)祈.祷(qǐ)契.而不舍(qiè)B.倔强.(jiàng)玄.虚(xuán)魅.力(mèi)惬.意(qiè)惟妙惟肖.(xiào)C.汲.取(jí)热沈.(chén)追溯.(shù)憎.恶(zèng)面面相觑.(qū)D.馈.赠(kuì)贮.藏(zhù)和煦.(xù)污哕.(huì)岿.然不动(guī)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做题。

(8分)侵越战争期间,美国一位名叫汤普森的士兵,在一次伏击战中,为了不使包围圈里的9名越南平民免遭屠杀,①掉转枪口,对准自己的战友:“你们开枪,我也开枪!”最近,美国一家公司以“谁是你心中的英雄”为题,对民众进行调查,被选出的20位人中,不仅有已故总统林肯、华盛顿等(chìzhà)风云人物,竟然还有这位汤普森,而且位居第二。

面对残酷的战争,仍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面对杀(lù)和流血,仍能让隐藏在心灵深处的人性抬起头来,面对,难道这不是英雄吗?②去历史的尘埃,穿过时间的隧道,汤普森当初的行为依然展示出他人性的芬芳。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汉字。

(2分)(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给文章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2分)(3)根据上下文,修改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4)请为文中第二段的空白处补上合适的句子,使之与全句构成排比。

(2分)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分:70分(含卷面分3分)
班级座号姓名
一、古诗文积累。

(20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2、,夜吟应觉月光寒。

3、怀旧空吟闻笛赋,。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陶渊明《饮酒》中通过写景来表现作者闲适自得心境的句子是:,。

6、李白在《行路难》中高歌,。

以此来表现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7、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那些年事已高,却仍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余热的人。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博大济世情怀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古往今来,许多人仁志士把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当作人生的座佑铭,把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作为理想的追求,把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视为千古绝唱。

10、,,山河表里潼关路。

11、东风不与周郞便,。

12、,望峰息心;,窥谷忘返。

二、文言文阅读。

(47分)
(一)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

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⑦而不苟取,力裕⑧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岳飞《论马》)【注释】①骥(jì):良马。

②称:衡量。

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④介胄:披上战甲。

⑤酉:酉时,指傍晚。

⑥褫(chǐ):解除,解下。

⑦受大:指饮食量大。

⑧力裕:力量充沛。

1、解释下列句中粗体字的意思。

(8分)
(1)故常奇之()(2)比行百余里()(3)安求其能千里也()⑷一食或尽粟一石()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6)执策而临之()
(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下面各组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骥不称.其力。

B、①其.真无马邪?②称其.德也。

C、①执策而.临之。

②介胄而.驰。

D、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故常奇之.。

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5、⑴在甲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2分)
⑵在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好马在日常生活中异于常马的一个共同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请把原文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分)
共同特点:
甲文句子:
乙文句子:
6、本文运用了的手法,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3分)
7、甲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

它们都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共同道理?(3分)
(二)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侦视。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6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礼愈至()(3)濂具以实对()(4)间召问群臣臧否()
(5)卒获有所闻()(6)俟其欣悦,()
2、与“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以”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衾拥覆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诚然,卿不朕欺。

4、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2分)
5、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宋濂的什么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6、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3分)
35977 8C89 貉838125 94ED 铭|20434 4FD2 俒40358 9DA6 鶦30257 7631 瘱'j31428 7AC4 竄8"A 20072 4E68 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