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一、填空题:1.“帝俊有子八人,始为歌舞”,载于《三海经》中。

2《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天神。

3. 《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于祭祀先祖。

4.汉代“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如角觝戏,是表演者扮成各种鸟兽神仙。

《东海黄公》表现人降伏老虎的故事。

5.汉代出现了歌舞并重的歌舞曲叫《相和大曲》。

6.汉代有一种礼仪性和自娱性相结合的舞蹈叫小猪漫步。

7. 曹魏时代时代,长安、洛阳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歌舞艺人,住在特筑的铜雀台上,随时为他表演,这些歌舞艺人被称为“铜雀伎”。

8.唐代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集中和培养了大批乐舞艺人。

9. 农乐舞”即今朝鲜乐舞,《软舞》即今甘肃武威一带的乐舞。

10.唐代有一个最为铺张豪华的悲舞,“声词哀怨,听之莫不泪下”,它是《剑器舞》。

11.宋代常用吸收和发扬的手法对唐代最有成就的“大曲”进行按需要择用。

12.用《义勇军进行曲》音乐首创、首演舞者是周璇。

14.《尚书.益稷》中“鸟兽跄跄”“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是图腾崇拜的遗迹。

15.歌颂神农发明农具,教民农耕功绩的乐舞叫《扶犁》。

16.中华舞蹈文化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距今有5000年。

17.巫舞是古人驱鬼逐疫的舞蹈,广泛流行于宫廷和民间。

18.相传夏桀欣赏乐舞,以钜为美,以众为观。

19. 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六代舞》。

20.汉代舞蹈由于受到百戏的影响,有很强的技艺性,如《百戏》、《盘鼓舞》等。

21. 《南诏奉圣乐》的主要舞段是用舞队摆成南、诏、奉、圣四个字。

22. 宋代宫廷《队舞》,是唐代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分健舞”和“软舞”。

23. 元代著名教坊大曲《白翎雀》,其音乐多模仿白翎雀的鸣叫声。

另有一双人歌舞名《昂鸾缩鹤舞》,亦有同名琵琶曲,从侧面反映了蒙古族的狩猎生活。

24. 20世纪40年代,“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主创人是戴爱莲。

舞蹈试题及答案

舞蹈试题及答案

舞蹈试题及答案### 舞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舞蹈起源于:A. 宗教仪式B. 劳动生活C. 战争D. 社交活动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民族舞的类型?A. 藏族舞B. 维吾尔族舞C. 芭蕾舞D. 傣族舞答案:C3. 现代舞的代表人物是:A. 邓肯B. 杨丽萍C. 黄豆豆D. 张继钢答案:A#### 二、填空题4. 舞蹈艺术的基本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节奏、动作、表情5. 舞蹈《千手观音》是________舞蹈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敦煌舞#### 三、简答题6. 简述舞蹈在不同文化中的作用。

答案:舞蹈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着多样的角色。

在宗教仪式中,舞蹈是向神明表达敬意和祈求的方式;在社交活动中,舞蹈是人们交流情感、增进了解的媒介;在艺术表现中,舞蹈是传递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

此外,舞蹈也是锻炼身体、培养审美能力的一种方式。

7. 描述芭蕾舞的基本特点。

答案:芭蕾舞是一种高度规范化的舞蹈形式,起源于意大利,发展于法国,成熟于俄罗斯。

其基本特点包括:严格的训练体系,强调脚部的点地、旋转和跳跃;身体线条的延伸和流畅;以及高度协调的音乐与舞蹈动作。

#### 四、论述题8. 论述舞蹈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答案:在现代社会中,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会交流的桥梁。

它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直接传达情感和思想。

舞蹈教育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协调性、节奏感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

此外,舞蹈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美的享受。

#### 五、案例分析题9. 观看一段舞蹈表演后,分析其主题、风格和表现手法。

答案:(此处应根据具体舞蹈表演进行分析,以下为示例答案)观看了一段现代舞表演,其主题是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反思。

舞蹈风格采用了自由流畅的动作和即兴的表演方式,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夸张的身体语言和强烈的节奏变化,以此来传达对现代生活压力的感受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舞蹈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舞蹈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舞蹈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舞蹈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哪个阶段?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答案:A2. 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动作B. 节奏C. 音乐D. 语言答案:D3. 舞蹈中“五线谱”指的是什么?A. 地面B. 舞台C. 身体D. 服装答案:B4. 以下哪种舞蹈不属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A. 秧歌B. 芭蕾舞C. 傣族舞D. 藏族舞5. 舞蹈训练中,哪个部位的肌肉训练最为重要?A. 上肢B. 下肢C. 核心D. 颈部答案:C6. 舞蹈表演中,表情和情感的传达主要依靠哪个部位?A. 手B. 脚C. 面部D. 身体答案:C7. 舞蹈中“开”和“合”的动作分别指的是什么?A. 伸展和收缩B. 向上和向下C. 向前和向后D. 向左和向右答案:A8. 舞蹈术语中,“阿拉贝斯克”是指哪种动作?A. 单脚站立,另一脚向后伸展B. 双脚并拢,身体直立C. 单脚站立,另一脚向前伸展D. 双脚分开,身体前倾答案:A9. 舞蹈中“转”的动作通常需要哪个部位的协调?B. 头和脚C. 头和躯干D. 躯干和脚答案:D10. 舞蹈训练中,哪个阶段是提高舞蹈技巧的关键时期?A. 初级阶段B. 中级阶段C. 高级阶段D. 专业阶段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舞蹈艺术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身体性B. 表演性C. 音乐性D. 视觉性答案:ABCD2. 舞蹈训练中,以下哪些因素对舞蹈表现力有重要影响?A. 身体柔韧性B. 动作准确性C. 情感表达D. 服装搭配答案:ABC3. 舞蹈中常见的基本步伐包括以下哪些?A. 踏步B. 滑步C. 旋转步D. 跳跃步答案:ABCD4. 舞蹈表演中,以下哪些元素可以增强舞台效果?A. 灯光B. 道具C. 服装D. 音乐答案:ABCD5. 舞蹈训练中,以下哪些方法有助于提高舞蹈技巧?A. 反复练习B. 观看录像C. 参加比赛D. 学习理论知识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来表达情感和故事的艺术形式。

舞蹈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舞蹈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舞蹈基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舞蹈中“五线谱”指的是什么?A. 地面的线条B. 身体的线条C. 音乐的节奏D. 舞台的布局答案:B2. 以下哪个动作不属于芭蕾舞的基本手位?A. 第一位B. 第二位C. 第三位D. 第五位答案:D3. 舞蹈中“重心”的转移通常发生在哪个部位?A. 头部B. 胸部C. 腰部D. 脚部答案:D4. 舞蹈中的“跳跃”动作,通常需要哪些部位的协调?A. 手臂和腿部B. 腰部和腿部C. 背部和腿部D. 手臂和背部答案:B5. 舞蹈训练中,“拉伸”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肌肉力量B. 提高身体柔韧性C. 增强心肺功能D. 提升平衡能力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舞蹈中的基本站姿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7. 在舞蹈中,_______是指舞者通过身体动作表达情感和故事的能力。

答案:表现力8. 舞蹈训练中,_______是指舞者在完成动作时,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和统一。

答案:协调性9. 舞蹈中,_______是指舞者在完成动作时,身体各部位的力量控制和运用。

答案:力度10. 在舞蹈表演中,_______是指舞者通过身体动作和表情来传达舞蹈的主题和情感。

答案:表现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舞蹈中“节奏”的重要性。

答案:舞蹈中的节奏是舞蹈动作的节拍和速度,它决定了舞蹈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良好的节奏感可以帮助舞者更好地把握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同时也能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2. 描述一下舞蹈训练中“呼吸”的作用。

答案:舞蹈训练中的呼吸对于舞者来说至关重要。

正确的呼吸可以帮助舞者更好地控制身体,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同时,呼吸还能帮助舞者放松身体,减少紧张和疲劳,提高舞蹈的持久力和表现力。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舞蹈中“身体线条”的重要性及其在舞蹈表现中的作用。

舞蹈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舞蹈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舞蹈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舞蹈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哪个阶段?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答案:A2. 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动作B. 节奏C. 音乐D. 语言答案:D3. 舞蹈中“五线谱”指的是什么?A. 地面B. 舞台C. 身体D. 服装答案:B4. 以下哪种舞蹈不属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A. 秧歌B. 芭蕾舞C. 傣族舞D. 藏族舞5. 舞蹈训练中,哪个部位的肌肉训练最为重要?A. 上肢B. 下肢C. 核心D. 颈部答案:C6. 舞蹈表演中,表情和情感的传达主要依靠哪个部位?A. 手B. 脚C. 面部D. 身体答案:C7. 舞蹈中“开”和“合”的动作分别指的是什么?A. 伸展和收缩B. 向上和向下C. 向前和向后D. 向左和向右答案:A8. 舞蹈术语中,“阿拉贝斯克”是指哪种动作?A. 单脚站立,另一脚向后伸展B. 双脚并拢,身体直立C. 单脚站立,另一脚向前伸展D. 双脚分开,身体前倾答案:A9. 舞蹈中“转”的动作通常需要哪个部位的协调?B. 头和脚C. 头和躯干D. 躯干和脚答案:D10. 舞蹈训练中,哪个阶段是提高舞蹈技巧的关键时期?A. 初级阶段B. 中级阶段C. 高级阶段D. 专业阶段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舞蹈艺术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身体性B. 表演性C. 音乐性D. 视觉性答案:ABCD2. 舞蹈训练中,以下哪些因素对舞蹈表现力有重要影响?A. 身体柔韧性B. 动作准确性C. 情感表达D. 服装搭配答案:ABC3. 舞蹈中常见的基本步伐包括以下哪些?A. 踏步B. 滑步C. 旋转步D. 跳跃步答案:ABCD4. 舞蹈表演中,以下哪些元素可以增强舞台效果?A. 灯光B. 道具C. 服装D. 音乐答案:ABCD5. 舞蹈训练中,以下哪些方法有助于提高舞蹈技巧?A. 反复练习B. 观看录像C. 参加比赛D. 学习理论知识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来表达情感和故事的艺术形式。

舞蹈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舞蹈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舞蹈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舞蹈艺术起源于人类的()。

A. 劳动B. 宗教C. 战争D. 娱乐答案:A2. 舞蹈的基本要素包括()。

A. 动作、节奏、空间B. 动作、音乐、服装C. 动作、表情、道具D. 动作、音乐、表情答案:A3. 芭蕾舞起源于()。

A. 意大利B. 法国C. 西班牙D. 英国答案:A4. 现代舞的创始人是()。

A. 伊莎多拉·邓肯B. 玛莎·格雷厄姆C. 鲁道夫·拉班D. 皮娜·鲍什答案:A5. 舞蹈中的节奏是指()。

A. 音乐的节奏B. 动作的快慢C. 动作与音乐的配合D. 动作的力度变化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舞蹈的分类可以依据()。

A. 舞蹈的风格B. 舞蹈的功能C. 舞蹈的地域D. 舞蹈的历史时期答案:ABCD7. 舞蹈训练中常见的基本技巧包括()。

A. 旋转B. 跳跃C. 平衡D. 伸展答案:ABCD8. 舞蹈表演中的表情可以分为()。

A. 喜B. 怒C. 哀D. 乐答案:ABCD9. 舞蹈编导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 音乐B. 服装C. 道具D. 舞台布景答案:ABCD10. 舞蹈治疗的作用包括()。

A. 身体放松B. 情感表达C. 社交互动D. 心理治疗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舞蹈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答案:正确12. 舞蹈只能表达快乐的情绪。

()答案:错误13. 舞蹈训练不需要音乐伴奏。

()答案:错误14. 舞蹈编导的工作仅限于编排舞蹈动作。

()答案:错误15. 舞蹈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舞蹈艺术的特点。

答案:舞蹈艺术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来表达情感和故事的艺术形式。

它具有非语言性、动态性和视觉性的特点,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直接触动观众的情感。

17. 描述舞蹈训练中的基本站姿。

答案:基本站姿通常被称为“第一位置”,双脚并拢,脚跟对齐,脚尖向外展开约45度,膝盖伸直,臀部收紧,背部挺直,肩膀放松,下巴微收,目光平视前方。

《舞蹈》试卷及答案2套

《舞蹈》试卷及答案2套
答案:民间舞
2.生活舞蹈大致可以分为六类: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自娱舞蹈,()和教育舞蹈。
答案:社交舞蹈,健身舞蹈
3.芭蕾发展史可分为早期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共五大时期。
答案:浪漫芭蕾
4.踢腿是舞蹈基本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踢腿分正踢、()和后踢。
答案:旁踢
5.芭蕾中的跳一般可分为小跳、()和大跳。
3.头颈部位训练一共需四个八拍的动作,音乐节奏可稍快。(对)
4.擦地一般在一位和五位上做,可以向前、旁、后方向进行。(对)
5.划圈训练是以脚跟为轴心做划圈动作,训练脚踝部和脚背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错)
三、填空题(5)
1. 根据舞蹈的体裁,舞蹈可分为独舞、双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和()八类。
4.擦地一般在一位和五位上做,可以向前、旁、后方向进行。()
5.划圈训练是以脚跟为轴心做划圈动作,训练脚踝部和脚背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错)
三、填空题(5)
1. 根据舞蹈的体裁,舞蹈可分为独舞、双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和()八类。
2. 儿童舞蹈根据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以及舞蹈的作用和目的,儿童舞蹈可分为自娱性舞蹈、()和艺术舞蹈三类。
答案:B
10.双人相距技法是指两个人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在保持这个距离的情况下用舞蹈来表现。常用的相距方法有面面相距约10厘米、胸背相距约30厘米、手鼻相距约10厘米、头肩相距约10厘米、腹肘相距约10厘米、背背相距约10厘米、膝脚相距约()厘米。
A. 30 B. 15 C.20 D. 10
答案:D
二、判断题(10)
9.小跳是教学生掌握起落的方法,即蹲、()、落三个过程的方法。
10.地面元素训练包括提、()、冲、靠、旁移、含、腆、()、旁提等要素。

2019级舞蹈学专业一学期中舞史复习资料

2019级舞蹈学专业一学期中舞史复习资料

一、1、古代史籍中保留的有关舞蹈创始者的记载有阴康氏之乐、帝俊八子之歌舞、黄帝始作歌舞。

2、古代舞蹈起源观点的有对现实世界的体验模仿、对超自然现象的认知、受生命力驱动产生的肢体语言。

3、商代的代表性祭祖舞——大濩。

4、汉代女乐的舞蹈特点主要是以手、袖为容,舞姿风格是细腰曲折、长袖飘飞、体态轻盈、动作豪放。

5、汉代执兵器舞蹈的有《剑舞》、《棍舞》、《刀舞》。

6、汉代乐舞美学思想的有刘安的《淮南鸿烈》、傅毅的《舞赋》、桓谭的《新论》7、《楚腰》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舞蹈的现代诠释之作,编导主要抓住楚舞翘袖折腰的形态特点。

8、我国古代的“雅乐”,主要是专事各类祭祀活动的礼仪乐舞、宫廷礼仪乐舞。

9、东汉的俗乐舞机构是“黄门鼓吹署”,官设承华令。

10、《清商乐》有乐曲、歌曲、舞曲,属于专业性质的表演性乐舞,当时设置女乐机构“清商署”,专门管理排演这类乐舞。

11、魏晋和南朝的宫廷乐舞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宫廷祭祀、朝飨,即雅乐舞;另一种专供宫廷娱乐,大多是来自民间且经过编制加工的表演性歌舞、杂技。

12、先秦时期乐舞理论有儒家的乐舞观、墨子的“非乐”理论、道家对乐舞的否定中生成的乐舞美学理想。

13、唐代大曲中最为著名的是霓裳羽衣。

14、唐代雅乐中的舞蹈分为文舞和武舞,较为著名的乐舞有文舞类的《治康》,武舞类的《凯安》。

15、唐代软舞代表性的作品有《绿腰》又名《六幺》、《录要》等。

16、唐代著名的歌舞戏有《踏谣娘》、《钵头》、《大面》等。

17、唐代为了便于管理,宫廷设置了专门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18、两宋宫廷代表性的队舞有《柘枝舞》、《采莲舞》、《太清舞》、《渔夫舞》、《花舞》。

19、宋代大曲在唐代大曲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分为“破”或“舞遍”、运用了“摘遍”的方式、形成了“队舞”的程式。

20、宋代的宫廷队舞,分为小儿队舞、女弟子队舞两大类。

21、元代民间歌舞中富有宗教色彩的查玛按表演形式可分为经常查玛、米拉查玛、寺院查玛三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一、填空题:1.“帝俊有子八人,始为歌舞”,载于《三海经》中。

2《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天神。

3. 《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于祭祀先祖。

4.汉代“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如角觝戏,是表演者扮成各种鸟兽神仙。

《东海黄公》表现人降伏老虎的故事。

5.汉代出现了歌舞并重的歌舞曲叫《相和大曲》。

6.汉代有一种礼仪性和自娱性相结合的舞蹈叫小猪漫步。

7. 曹魏时代时代,长安、洛阳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歌舞艺人,住在特筑的铜雀台上,随时为他表演,这些歌舞艺人被称为“铜雀伎”。

8.唐代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集中和培养了大批乐舞艺人。

9. 农乐舞”即今朝鲜乐舞,《软舞》即今甘肃武威一带的乐舞。

10.唐代有一个最为铺张豪华的悲舞,“声词哀怨,听之莫不泪下”,它是《剑器舞》。

11.宋代常用吸收和发扬的手法对唐代最有成就的“大曲”进行按需要择用。

12.用《义勇军进行曲》音乐首创、首演舞者是周璇。

14.《尚书.益稷》中“鸟兽跄跄”“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是图腾崇拜的遗迹。

15.歌颂神农发明农具,教民农耕功绩的乐舞叫《扶犁》。

16.中华舞蹈文化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距今有5000年。

17.巫舞是古人驱鬼逐疫的舞蹈,广泛流行于宫廷和民间。

18.相传夏桀欣赏乐舞,以钜为美,以众为观。

19. 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六代舞》。

20.汉代舞蹈由于受到百戏的影响,有很强的技艺性,如《百戏》、《盘鼓舞》等。

21. 《南诏奉圣乐》的主要舞段是用舞队摆成南、诏、奉、圣四个字。

22. 宋代宫廷《队舞》,是唐代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分健舞”和“软舞”。

23. 元代著名教坊大曲《白翎雀》,其音乐多模仿白翎雀的鸣叫声。

另有一双人歌舞名《昂鸾缩鹤舞》,亦有同名琵琶曲,从侧面反映了蒙古族的狩猎生活。

24. 20世纪40年代,“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主创人是戴爱莲。

25. 大万是“万人”之长(首领),是从事乐舞的人。

26.旋娟、提嫫两人均为战国著名舞人,容颜美丽,舞姿飘逸,体态轻盈如轻尘鸟羽,长于表演《萦尘》《集羽》、《旋怀》。

27.从晋到唐代的五六百年间,《白纻舞》是历代筵宴乐舞中的保留节目,“如推若引留且行”生动了描绘了其舞步特征。

28.《胡旋舞》是《健舞”、“软舞”》的俗称。

29. 瓦舍是宋元时期大城市中商业集中点和娱乐场所。

30. 《队舞》是宋代宫廷宴乐舞蹈,分《坐部伎》和《立部伎》两队。

31.扁担舞,是壮族著名的一种舞蹈,亦称《舂米舞》。

32.《到春来》,又称《满庭芳》,用于配合剧中的舞蹈情节。

二、名词解释:1、《葛天氏之乐》: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歌舞,而且是中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歌舞。

古时,最初的舞蹈、唱歌均是在劳动过程中逐渐萌发、形成的,其舞蹈动作和歌唱内容也常常是劳动过程的简单再现。

为庆祝捕猎胜利、谷物丰收或某一重大活动,人们手舞足蹈,就是最原始的舞蹈;人们劳动中所哼的号子,就是最原始的歌;唱歌和舞蹈的结合,就是最早的歌舞。

2、拟古舞谱:朱载堉编制拟古舞谱,完整的保存在《乐律全书》。

是流传至今兼具文字说明、歌词、音乐与舞姿、场记图的最早舞谱,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3、六代舞:相传为中国古代黄帝、唐、虞、夏、商、周六个时代的祭祀乐舞。

又称六乐。

它开中国古代雅舞之先河,代表古乐舞的正统。

黄帝时代的乐舞称《云门大卷》,相传黄帝氏族崇拜云,因此这可能是祭祀云的图腾舞。

4、《巾舞》:原称公莫舞。

古代舞蹈名。

因舞时以巾作道具,故名。

《晋书·乐志下》:“《公莫舞》,今之《巾舞》也。

相传云项庄剑舞,项伯以袖隔之,使不得害汉高祖,且语项庄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汉王也。

今之用巾,盖像项伯衣袖之遗式。

” 隋时牛弘请以《巾舞》和《鞞舞》、《铎舞》、《拂舞》并在宴会与杂伎同设,于西凉前奏之。

唐时将其曲列入清商乐中。

参阅《隋书·音乐志下》、《旧唐书·音乐志二》。

5、阿热热:纳西族民间歌舞。

广泛流行于云南省纳西族人民中。

传说:“古时候有个姑娘名叫阿热热,因丢失了领主的羊而被酷刑鞭打,啊热热惨叫声响彻山谷,招来了许多男女奴仆,最后才制止了财主的鞭打,奴仆们烧起了熊熊篝火,唱呀跳呀地祝贺胜利”。

6.《倒喇》:(蒙语又歌又舞的意思)和现在流传于内蒙古杜尔伯特部族的《顶碗舞》(头上顶碗)以及广泛流行于鄂尔多斯民间的《筷子舞》、《酒盅舞》等。

7.《观音舞》:明代《观音舞》,又名《菩萨舞》。

据明人姚旅《露书》记载,明代北京、南京贵族之家集宴,常演《菩萨舞》,舞者扮成观音像,额上顶一碗,手持两碗,击节而舞。

在民间节日,此舞亦在街头游行表演。

明人袁宏道《迎春歌》描写春节“行春之仪”的盛大歌舞游乐活动中,有“白衣合掌观音舞”。

8. 《坐部伎》:坐部伎是中国唐代宫廷宴乐。

在堂上表演,规模较小,舞者3~12人。

以歌颂帝王功德、祝愿君主千秋万岁为内容。

9.朱载堉(1536年——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

朱载堉祖籍安徽省凤阳县,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系明太祖朱元璋八世孙,明成祖朱棣的第七世孙,明仁宗朱高炽的第六代孙,郑藩王族嫡世。

10.裕容玲:(1882~1973)是清代末年出生在天津的舞蹈家。

裕容龄出生贵族,其父裕庚为清朝一品官。

他的两个女儿德龄与容龄出生后,按清朝惯例,必须向朝廷登记,待长大成人后,候选人宫为妃。

裕庚另辟生活道路,大胆决定不向朝廷登记。

裕容龄从小热爱舞蹈。

家庭教师发现她很有舞蹈天才,于是亲自为她弹七弦琴伴奏,裕容龄随琴声起舞,舞姿十分优美。

也是唯一曾亲自向现代舞鼻祖伊莎多拉·邓肯学习过舞蹈的中国人。

11.《白纻舞》:白纻舞是因舞服用质地轻薄的白纻缝制而得名。

《晋书•乐志》载:“白纻舞,按舞辞有巾袍之言。

纻本是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

”由舞者穿着产于江苏一带的白纻缝制的舞衣可见白纻舞最初是江南的舞蹈。

12.《明君舞》:晋代有一个十分著名的舞蹈,表现汉代王昭君的故事,但却叫做《明君舞》。

原来,当时的富豪石崇,曾用三斛(当时一斛约合后来的十斗)珍珠买了一个能歌善舞的美女作宠姬,并给她起名叫绿珠。

绿珠丽质仙貌、光彩照人,石崇写了一篇颂赞昭君故事的诗,叫绿珠编成歌舞来表演,为了避晋公司马昭的名字之讳,这部歌舞就只好叫《明君舞》。

13.《西凉乐》:是凉州当地音乐同汉族古乐、西域音乐和印度音乐互相交流融汇的产物。

历史上的凉州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歌舞是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劳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4.《高丽乐》:所谓高丽乐,是日本兴盛于平安时代的一种传统音乐,也是以大规模合奏型态演奏的音乐。

乐曲以器乐曲为多,至今仍是日本的宫廷音乐,是现存于世界最古老的音乐形式。

雅乐最初在奈良时代自中国及朝鲜传入日本,随后经模仿及融合而产生日本雅乐。

日本平安朝中期制定了“左方之乐”与“右方之乐”。

左方之乐以中国系的音乐为主,包括印度系的音乐等。

右方之乐以朝鲜的音乐为主,包括有当时渤海国的音乐。

因此也把前者称为唐乐,后者称为高丽乐。

15.《巴渝舞》:中国汉代舞蹈。

渝也作俞,又名俞儿舞,原为古代西南少数民族舞蹈。

《华阳国志?巴志》上说,周武王伐纣时,“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刘邦在平定三秦之后,招募一批人为前锋,他们勇猛善战,又喜爱歌舞,刘邦命乐工学习改编了他们的歌舞,由于人就是生活在巴郡渝水一带的,故称《巴渝舞》。

16.六小舞:《六小舞》是对某些原始舞蹈形式更直接、更本源地继承。

手执牛尾、羽毛,头戴羽饰而舞,与原始狩猎生活和图腾崇拜关系极为密切。

传说中的“葛天氏之乐”,就是三人执牛尾歌舞。

17.《盘鼓舞》》:(又名《七盘舞》)是汉代具有较高技艺性的舞蹈,舞者在七个盘鼓上以不同的节奏,时而仰面折腰双脚踏鼓,时而腾空跃起,然后又跪倒在地,以足趾巧妙踏止盘鼓,身体作跌倒姿态摩击鼓面。

敏捷的踏鼓动作,如飞行似的轻盈舞步,若俯若爷、时来时往的姿态和地位调度,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深邃的意境。

18.兰陵王:陵王名高长恭(公元541年- 573年),又名高孝瓘,骁勇善战。

北齐乾明元年高肃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故名兰陵王。

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

三、简答题:1. 唐代“健舞”、“软舞”的艺术特色及其包含的主要舞名。

胡旋舞是唐代著名健舞,原为中亚一带的民间舞。

唐有“胡旋女,出康居(今中亚撒马尔罕一带)”之说。

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均有《康国乐》部,“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

舞蹈伴奏以鼓为主。

舞蹈特点是快速连续的多圈旋转。

唐诗描写该舞旋转美姿如回雪飘飖,似蓬草飞转,像羊角旋风,若奔车轮盘。

纵横腾踏应弦鼓,千匝万转不停歇。

旋转舞动之急速,致使观众难分背与面。

《柘枝舞》在中原广泛流传后,出现了专门表演此舞的“柘枝伎”,并由独舞发展成双人舞,后又有两个女童先藏在莲花中,后出来起舞的软舞《屈柘枝》。

其舞蹈风格、表演形式均已有很大变化。

西安唐代兴福寺残碑侧有二女脚踏莲花,相对起舞的石刻,可能与唐《屈柘枝》舞有关。

唐朝软舞《春莺啭》是唐代著名“软舞”。

据《教坊记》载,“春莺啭”是高宗早晨听到莺叫声,命乐工白明达写曲,并将这个曲子称为《春莺啭》。

白明达是著名龟兹(新疆库车)音乐家,所作乐曲可能有一定龟兹风格。

2.明清两代舞蹈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明清两代戏曲在吸收古典舞、民间舞的同时,又大量吸收武术应用在各种开打场面中。

民间歌舞向戏曲形式转化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某些民间歌舞,一方面向戏曲发展成为地方歌舞小戏,或大型剧种,或与其他剧种合流;另一方面,原有的歌舞形式仍然在民间流传,比如湖南民间歌舞《地花鼓》发展成为“花鼓戏”,然《地花鼓》仍保持原来的样式在民间流传,并且不断地互相影响,彼此补充、丰富。

3.20世纪30年代“学堂歌舞”的代表作及其作为美育教育的社会作用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学堂歌舞。

由黎锦晖等人创作的学堂歌舞,音乐曲调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乐曲与歌词结合密切,朗朗上口,易于流传。

作品内容与当时社会生活结合很紧,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心声。

如宣传因材施教的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教育孩子诚实,富于同情心,热爱小动物的《麻雀与小孩》;教育孩子团结友爱的《三蝴蝶》(图150);倾诉孤儿悲惨遭遇和痛苦心情的《可怜的秋香》等等,都曾在学堂美育教育中起到过良好的作用。

这些歌舞在全国流传,甚至传播到偏僻的城镇,成为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

4.简述唐代宫廷燕乐(宴乐)及其所包含的舞蹈名目。

宫廷燕乐是用于宫廷大典或重大节日,兼具礼仪性,典礼性,欣赏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宫廷乐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