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向原地推铅球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合集下载

原地推铅球练习及常见错误

原地推铅球练习及常见错误

铅球是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之一,也是近年来很多地区高考的必考项目之一,它是通过人体运动所产生的力量,作用在铅球上的一种运动。

铅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和力量、柔韧等素质。

一、思想教育初学者往往认为铅球的成绩完全取决于手臂力量的大小,对教师所教授的技术要领并不关心,这是思想上的错误。

笔者认为在教授铅球动作要领之前必须从思想上加以纠正。

二、铅球的基础练习(一)力量练习1.持哑铃上举。

2.卧推杠铃。

3.坐姿推举。

4.挺举。

5.负重侧屈体。

在力量练习时,负重量为最大力量的90%~100%时,每组重复次数为1~3次。

如果降低负重重量需增加重复次数(比如。

负重量为最大力量水平的50%~60%,每组重复次数可增至10~12次),每组之间的间隔时间2~6分钟。

(二)技术练习1.原地掷实心球。

2.牵引橡皮带模仿推掷动作。

3.坐推实心球。

4.手持哑铃做“蹬转”模仿练习。

5.侧向垫步掷铅球。

6.持轻器械推铅球。

7.原地侧向或背向推铅球。

三、铅球练习时错误的纠正(一)推球时,向左转动,缩短用力半径产生原因:概念不清,想用转左肩、左臂来加强推铅球力量。

纠正方法:1.推动时左肩固定。

2.模仿右臂伸展推球动作,有意识固定左肩,右肩前进(左脚为轴)。

(二)推球时身体向左倾倒产生原因:左臂引摆后未制动或左肩过低,推球时左肩后撤;左脚位置过于偏左,难于形成有力的左侧支撑;推球时,左侧髋、膝、踝关节没有支撑。

纠正:及时制动;规定两脚位置。

(三)推球时上体前倾,臀部后坐产生原因:推球发力顺序不清楚;右腿蹬转、送髋不积极;双脚支撑间距过长,出手前未能及时转移重心,或左脚过早蹬直;怕出圈犯规。

纠正:明确顺序:蹬伸、转体、挺胸、推球、拨球;徒手练习,明确用力顺序。

(四)推球时单纯用手臂力量产生原因:用力的动作概念不明确;预备姿势时,大部分体重没有落在弯曲的右腿上。

纠正:反复做双腿蹬伸和躯干伸展动作,利用下肢屈伸和起身动作将球推出;预备姿势要降低重心。

浅析青少年推掷铅球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浅析青少年推掷铅球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浅析青少年推掷铅球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郭 飙 (咸阳师范学院,体育系,陕西咸阳,712000) 摘 要:分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中常出现的几种错误,探究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其纠正方法,以便学习者更准确的掌握背向滑步技术,提高铅球的投掷成绩。 关键词:滑步推铅球 错误 左臂牵引 跪蹬 一、引言 推铅球运动是我国引进较早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达标项目之一。它能锻炼上肢肩背肌肉韧带,发展力量素质和协调性,同是还可以培养练习者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但我国的铅球成绩一直处于世界三流水平,特别是青少年成绩普遍较低。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没能很好的掌握投掷技术。现对青少年在推铅球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加以指正。 二、常见错误及其危害 2.1持球方法不正确。 铅球是单手将球从肩上推出的爆发力项目,但大多数青少年对持球技术理解不清,持球时总要将球用手指包裹起来(尤其是女生)手指与铅球完全是包与被包的关系,从侧面看就形成了拿铅球的手型。这种持球方法将严重影响到铅球出手时手对铅球的制动性发力和拨球动作的顺利完成。 2.2投掷肘过度下垂。 许多青少年学习者认为,铅球出手前的身体资势是怎么放松就怎么做。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他们投掷臂的肘会自然下垂,下垂后的肘部使人的胸大肌、肱二头肌等多块和铅球成绩有紧密联系的肌肉无法充分伸展,人为地缩短了肌肉的初长度降低了肌肉的兴奋性,直接导致肌肉无法产生较大的肌力,从而严重影响到铅球的成绩和动作的协调性。 2.3背向滑步时无左臂牵引动作。 铅球最后用力部分由“左腿支撑”和“左臂牵引”两部分构成。其中“左腿支撑”普遍受到重视,而另外一个环节“左臂牵引”却往往被学习者忽视掉。笔者发现大部分青少年在做背向滑步时,左臂在整个过程中无任何作用,只是在惯性的牵引下一挥而过,没有“左臂牵引”就无法调动左肩周肌肉群积极参与工作,也无法使左侧支撑更为积极主动。 2.4右脚蹬地方式方法不正确。 当滑步完成到右脚蹬地转髋时,多数青少年无从下手,他们不知道是先转后蹬还是先蹬后转;动作过程模糊直接导致动作完成的不协调不完整,对力从下向上的传导造成非常大的障碍。结果是铅球仅用上肢力量发力投掷,成绩可想而知。 2.5铅球过早离颈。 在没有推球前学习者都能将铅球置于锁骨窝处,可当推球时很多人都要将铅球拿离颈部,在肩上的某处空间将球推出。这样做使学习者不能很好的控制铅球重心,使很多本应为动力的力变成了阻力,另外这也是形成包球

浅析青少年推铅球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浅析青少年推铅球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6 论 结 推铅球的完整技术是一种有美感的连续 陛动
作, 只有整个动作合理 , 协凋、 连贯的完成才会去得 理想成绩。本文中所强调的几点, 都是推铅球技术 动作得 成的重要环节。 如投掷者能正确完 成本文所强调的环节 , 就不在会出现力不当、 用力 脱节等技术问题 , 成绩也将会得到提高 , 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标准。学生亲身体验, 胜于教师的 将 演示范 , 只有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活动 , 师生相互之 间的交流才能更好的默契,达到总结经验教训, 达 到求职的目的。
志. 9 , 1 7. 9 6
『郭光彬 现代投掷运动技术理论的生物力学分析 4 1
田. 肃体 育杂志 ,9 :-源自甘 193 一2O 一 1
参考文献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瓮 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l 1 】 北京 : 人民体 育 出版被 】 9. 94 『 2 ] 许树海, 李佩清. 田径运动体能与技能练习指南 f 京: M b 陕西人 民 出版社 ,9 9 . 19 2 『周兴田, 3 】 高玉香. 左后用力中的左臂牵引m田径杂

5 . 1由锁骨、 颈部大部分肌肉和手指、 手腕共同 承担铅球的质量, 使与投掷臂相关联的肌肉 放松, 便于最后爆发用力。 5 2使更多的肌肉 参加工作。 投掷臂大部分肌 肉 在推球之前处在放1 屯 便于一次用力使身体 = , 2 全部力量最终施加在铅球。 为最后的爆发用力创造 条件。 5 便于控制球,由于铅球在此处靠近 人 3 体众 轴, 在投掷过程 中 保持铅球相对稳定 陛, 在最后用 力时便于控制铅球的方向、 角度发挥最大的速度。 常出现的错误 : 有 诮£ 住下顷。 过程中, 持球手下降。 产生原因: 念不清, 琵 持球手 下降。 持球时肘关节位置过低。 d 稠 力时头部 过早转向投掷方向 , 使铅球过早离开颈部, 早伸臂 推球。这些原因造成投掷臂相关联肌肉过于紧张。 最后用力时不能充分发挥日 力量 , 咿 保证铅球的稳 定性 , 更不能很好的控制铅球的方 向、 角度发挥最 大速度 , 在一定程度 E 影响成绩的提高。在最后用 力推球时, 靠近身 中心的大肌肉群首先开始发 力, 工作用于地面产生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同 条直线 E 的反作甩力 ^ 使 体产生—定的速度 , 这 时两腿 同时用力蹬撑 , 右腿迅速边蹬边转 , 左腿稍 屈并形成左腿至左肩左侧支撑的 转动轴。 髋轴与肩 轴形成扭紧角 , 使躯干左转将背部肌肉、 腹直肌及 右胸大朋 肌肉纤维预先拉长, 等 为展体推球储备了 巨大的功能, 转体后身体由团缩状态变成伸展状态 形成 横 弓” 捕 弓” 当‘ 动作形成后同时 勋 噬 | 器械 动作的开始, 挺胸、 抬臂伸大小臂最后用手指、 手腕 将球推出。正确的持球动作提高肌肉的初长度 , 肌 肉被充分拉长使器械在出 手尉产生极大的速度。

背向滑步推铅球易犯错误及对策

背向滑步推铅球易犯错误及对策

背向滑步推铅球易犯错误及对策作者:张有才来源:《体育教学》2011年第10期背向滑步推铅球是现在比较先进的投掷方法,被大多数教练和运动员所接受。

但初学者练习时掌握比较困难,笔者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学生在学习中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总结如下,以和广大同仁分享。

错误一、蹬摆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合力。

成因分析:①没有正确理解滑步推铅球的内涵,滑步的目的、意义不明确。

②技术掌握不熟练,蹬摆不能有机地配合。

解决对策:①练习者手扶肋木成背向滑步推铅球的预备姿势,反复做摆动腿迅速向后上方摆动的练习。

②练习者手扶肋木成背向滑步推铅球的预备姿势反复做蹬地腿的蹬收练习。

③方法同上,练习蹬摆结合技术,由慢到快,反复体会动作要领。

④在跑道上反复做滑步练习,体会蹬摆结合技术。

⑤手拉橡皮筋,反复做蹬摆结合的滑步练习,以增加向前滑步的力量。

⑥在20°左右的斜坡上向下蹬摆结合的滑步练习,以增加滑步的速度。

错误二、身体重心起伏过大。

成因分析:①滑步时臀部没有先向投掷方向移动,造成重心滞后。

没有变阻力为动力。

②蹬地腿和摆动腿没有按要求向规定的方向蹬地和摆动。

③蹬地腿向前收时没有贴着地面向投掷方向收而是向上跳起。

解决对策:①两人相距50cm,一人做滑步前的“坐臀”一人保护,反复体会“坐臀”将身体重力的阻力转化为动力。

②沿跑道反复做滑步练习,仔细体会摆动腿如何摆,蹬地腿如何蹬。

怎样才能迅速地摆脱停止状态。

③手拉橡皮筋做滑步练习,旨在练习向前的滑步力量。

④拉轮胎沿跑道反复做滑步练习,增加向前滑步的力量。

错误三、滑步结束时上体过早抬起,蹬地腿的膝过早伸直。

成因分析:①对滑步推铅球的概念理解不深入,不能体会最后用力的超越器械。

②蹬地腿收拉不到位,位置偏后造成直膝。

解决对策:①讲解、示范打“弹弓”再次强调如何为超越器械。

②在操场画若干条相距1m 的直线,练习者滑步时力争达到1m的距离。

③练习者手拉橡皮筋练习,滑步时使其下肢领先于上肢。

背向原地推铅球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背向原地推铅球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背向原地推铅球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错误1:起跑动作不协调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错误,起跑动作不协调会导致推铅球的力量不能充分传递到铅球上,影响推铅球的远距离。

纠正方法:正确的起跑动作是将一个脚放在出发线上,身体保持屈膝状态,同时瞄准目标区域。

在起跑时,使用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力量向前推进,并将身体扭转到转体的位置。

这样可以确保起跑动作的协调,使得力量得以充分传递。

错误2:转体不够迅速转体是推铅球的重要步骤,一个常见的错误是转体不够迅速,这会导致推铅球的力量无法充分转移到铅球上。

纠正方法:为了加快转体速度,运动员需要在接触铅球之前做好准备。

在起跳之前,将注意力集中在换脚的动作上,确保换脚的速度很快。

当一个脚与地面接触时,另一个脚应尽快踏入地面,紧跟着进行转体动作。

这样可以确保转体的速度足够快,力量可以迅速传递到铅球上。

错误3:步伐不稳定步伐不稳定是导致推铅球出现偏移的原因之一、不稳定的步伐会导致推铅球时身体重心不稳定,影响力量传递和控制。

纠正方法:运动员需要在训练中加强对步伐的控制和稳定性。

通过增加推铅球的练习次数和精度,增强肌肉对步伐的控制能力。

另外,在起跳和转体时,注意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避免过度偏离步伐线。

错误4:脚的位置不正确脚的位置是推铅球中非常重要的因素,错误的脚位会极大地影响力量传递和控制。

纠正方法:正确的脚位是将一个脚放在出发线上,身体保持屈膝状态,并将重心放在前脚的脚掌上。

在推铅球过程中,保持脚的坚实位置,不让脚的位置过于靠近或远离出发线。

这样可以确保力量的传递和推铅球的稳定性。

错误5:力量传递不充分推铅球的关键是力量的传递,如果力量无法充分传递到铅球上,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

纠正方法:为了充分传递力量,运动员需要通过训练提高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此外,要注意在推铅球时,将力量从下肢传递到上肢。

在起跳和转体时,运动员需要将上半身的力量通过臂部向铅球传递。

通过不断地训练和提高力量传递的效率,可以提高推铅球的远距离。

浅谈背向滑步推铅球中滑步易犯错误及其纠正方法

浅谈背向滑步推铅球中滑步易犯错误及其纠正方法

浅谈背向滑步推铅球中滑步易犯错误及其纠正方法作者:王汝河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第03期摘要:滑步的目的是使人体和铅球获得投掷初速度。

滑步技术掌握的好坏,对推铅球的成绩影响很大。

在铅球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滑步技术的学习常出现以下错误:1.滑步时,不是滑步而是跳步;2.滑步时上体过早上移;3.滑步后停顿。

笔者对以上错误分别进行了纠正。

关键词:体育教学;铅球;背向滑步一、背向滑步技术分析1.快速滑步。

在铅球教学中学生要正确地理解快速推铅球技术动作的要点,推铅球首先是比出手速度,其次是力量。

要解决铅球的出手速度问题,关键在快速滑步,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滑步技术,才能获得最大的移动速度。

滑步时,左腿摆动和右腿蹬地是推动人体运动的动力。

因此,滑步的速度应是快速的,越接近最后用力投掷阶段越快,力争在高速度中完成最后用力。

由于两腿快速的前移和有力的支撑,就形成有力的超越器械动作,同时,也由于滑步时间短,就能为器械获得较大的初速度。

在教学训练中,学生在滑步阶段的加速中存在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加速,造成摆蹬不充分,缩小滑步距离;另一种是为了加长滑步距离,蹬收不及时,造成速度减慢。

因此,教师在这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在快速滑步技术上多下工夫,提高滑步技术。

2.加速度中的最后用力滑步和最后用力的结合是技术教学的关键。

最后用力的效果取决于正确的用力顺序和动作速度。

推铅球的最后用力,是在两脚落地一瞬间开始的,而由滑步的水平速度转换成人体的转动速度。

一是注意连续用力,即要在左脚积极着地支撑的一刹那,右脚即刻用力蹬转;二是注意用力的方向,即右脚必须是屈膝向投掷方向蹬转,这样就保证了用力方向和人体与铅球的一致,从而使人和铅球在原有的滑步初速度基础上不断加速。

在教学中,许多学生存在的问题是:滑步后停顿,加速度的最高值不是过早出现,就是减弱后再加速,滑步的加速度明显不能发挥作用。

出现滑步后的位置不正确,使投掷成绩下降,失去了滑步的意义。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与解决办法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与解决办法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与解决办法一、摆动腿预摆后团身动作幅度不够团身是为了压低重心,顺利完成蹬伸动作,为身体快速向投掷方向运动创造条件。

队员团身不够,不低头,支撑腿弯曲压紧不够都会造成摆动腿预摆后团身动作幅度不够。

解决方法:(1)首先教师要讲清团身动作的目的和要求,并做正确的示范动作,有条件的可观看优秀运动员的图片和视频。

(2)徒手做模仿练习。

队员右手扶肋木或支撑物,右腿支撑,上体前曲低头,躯干与地面平行。

左臂向投掷反方向下伸指脚尖,左腿抬起预摆后,右腿屈膝下蹲,左大腿回收靠近弯曲压紧的右腿,左脚尖先点地。

随后屈膝完成团身动作,并保持一定时间的静止姿势,体会肌肉感觉,然后向后下方移动臀部。

(3)互相观摩,改进技术。

二、滑步时两腿的摆蹬配合不协调,滑步距离小滑步的动力来自两腿正确的摆蹬协调配合。

滑步距离大能加快人体和器械向投掷方向移动的速度,为取得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创造条件。

滑步时的摆动强调摆动腿大腿带动身体向抵趾板内下沿方向尽可能低而有力的摆伸,并向外转动膝和脚;滑步时强调支撑腿的膝关节积极有力的向投掷方向充分蹬伸,促使髓部向投掷方向移动,脚跟离地后迅速收拉大小腿,并向内转动舰、膝关节,以前脚掌着地与投掷方向成90—1350角。

摆动腿膝关节微曲,快速的以脚内侧落地与投掷方向成400角。

滑步的距离和两腿摆蹬的幅度和力量有关。

所以摆蹬的幅度力求大些,两腿之间夹角约为1200左右,支撑腿蹬地要积极有力并迅速收拉大小腿。

解决方法:(1)徒步作滑步的摆腿练习。

面对肋木,两脚先后站立,右脚在前,上体前俯,右手成持球姿势,左手握住同肩高的肋木,身体重心落在弯曲的右腿上,左腿屈膝成团身姿势后臀部后移,然后大腿用力向后下方摆出,边摆边转膝和脚,千万不要过高,带动身体向投掷方向移动。

(2)徒手作左腿滑步的摆动。

要求左脚触及后下方的标志物(注意摆的方向不要向上,要向后下方的抵趾板方向)。

(3)教师的左手握住练习者摆动腿的大腿,右手握踝,队员做摆腿时帮助伸拉左腿向右下方摆。

铅球教学中的易犯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2019年精选文档

铅球教学中的易犯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2019年精选文档

铅球教学中的易犯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推铅球是贯穿于中学体育教材的重要项目之一,它不仅是一个竞技项目,也是一种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手段,经常练习推铅球,能发展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并能培养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同时,推铅球也是中等师范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点教材之一,这是由中等师范学校体育的“双重”任务决定的。

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推铅球技术呢?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及时的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是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比较关键的一个部分。

经过多年的教学观察,我认为常见的错误动作有以下几种,下面就常见的几种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其预防和纠正方法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右手为例)。

一、球时肘部下降形成抛球出现错误的原因:(1)持球时肘关节位置过低;(2)最后用力时,头部过早转向投掷方向,使铅球过早离开颈部;(3)概念不清,最后用力顺序不正确。

教师在铅球教学的一开始就要重点强调推球的正确手型,采用正误对比教学,让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推球概念。

可用下列方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1)注意持球时肘关节自然抬起;(2)徒手练习或持球练习时,帮助者站其侧方,帮助肘关节抬起;(3)强调头不要过早转向投掷方向下颚微收,帮助控制球不离开颈部;(4)说明正确用力顺序,挺胸抬肘,推拔球。

二、推铅球的出手高度低出现错误的原因:(1)右腿蹬伸不积极;(2)左腿没有做好积极的支撑,屈膝屈髋;(3)推球时没有抬头和抬上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力学知识分析出手点和投掷距离的关系,示范时动作要由慢到快,必要时借助多媒体教学。

可用下列方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1)投掷前方,悬挂一定高度和远度的标志物,要求推出时右手触标志物;(2)在同伴的帮助下做蹬伸、抬体练习。

三、滑步时身体重心上下起伏大,滑步的距离短出现错误的原因:(1)右腿蹬地角度太大;(2)蹬地和摆动力量不够,或两者力量结合不好;(3)右腿蹬地后收腿不积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向原地推铅球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通过对背向原地推铅球技术动作中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探究其产生错误的原因及纠正方法,以便学习者能更准确地掌握背向原地推铅球技术,提高投掷成绩。

推铅球运动能锻炼腰背、上肢肌肉力量、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同时也培养了运动者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在中学阶段,同学们的铅球水平普遍较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同学们没有较好地掌握投掷技术,另外,推铅球是一项比较危险的项目,使中学阶段教学受阻。

一、常见错误及危害
1、握球方法不正确:大多数同学对握球技术理解不正确,握球时总是用整个手把球裹起来,尤其是女生,看上去就形成了抓铅球时的手型,这种握球方法在球出手时严重影响了手对球的发力和手指拨球的动作。

2、持球方法不正确:很多同学在持球时总是将球放在锁骨窝或偏上或偏下或偏前或偏后,不能较好地将球置于锁骨窝处,因此会对铅球出手时的最后用力动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后续的动作和发挥肌肉力量。

3、铅球过早离劲:很多同学在做专门的握持铅球时,都能将铅球置于锁骨窝处,可在推铅球是很多同学都要不同程度,不同方位地将铅球拿离颈部,在肩上的某处腾空用手托住将球推出。

这样同学们都不能很好地控制铅球的重心,使得部分本应为动力的力却变成
了阻力,从而减缓了铅球的出手速度。

4、无手臂牵引动作:推铅球最后用力部分由左臂牵引和左腿支撑两部分构成(以右手推铅球为例)。

其中左腿支撑都受到重视,而左臂牵引却被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左臂在整个过程中无任何作用,只是在惯性的作用下一挥而过,甚至有的学生在做预摆动作时手臂的挥动做得很好,当最后用力推球时,左臂只是在胸前一划而过。

没有左臂牵引就不能调动左肩肌肉群的积极工作,也就无法使左腿的支撑更为积极。

5、出手角度不适当:铅球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出手速度又与自身的力量与灵敏性、协调性等有关;出手角度多受技术因素影响,但在因出手角度不适当而导致成绩不佳的同学中,多数是因为出手角度过低。

出手角度过低是铅球成绩不好的致命因素,也就是就出手角度你就一定不会有好成绩。

出手速度过高就会出现见高不见远。

二、错误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1、握球的正确动作是五指自然分开,将球放在食、中、无名指根处,拇指和小指扶在球的两侧,手腕背屈,这样可以增加握球的稳定性,防止铅球滑动,充分发挥手腕和手指的力量,使铅获得更快的初速度。

造成包裹球动作的原因:①握球概念不清;②手指、手腕力量不足。

纠正方法:①发展学生手指力量练习,如:指卧撑,拨墙或向下拨
铅球练习。

2、握好球后将球放在锁骨窝处,贴于颈部,下颌右转,右臂屈肘时,掌心向内,上臂与肩齐平或略低于肩,左臂自然上举,两眼平视前方。

球不能置于锁骨窝的原因:①持球的概念模糊不清;②持球不稳,习惯性动作严重。

纠正方法:①加强概念的学习以及正确的持球方法在推铅球中的作用;②纠正同学们的不良习惯,逐渐达到标准化持球。

3、球过早离颈的原因有:①推铅球的完整技术动作理解不清,将推铅球理解为扔铅球;②上肢力量不足。

纠正方法:①要求学生将铅球紧贴于颈部,直至上肢往前上方推
送铅球为止;②加强上肢力量练习,如:推举杠铃,挺举杠铃等。

4、身体形成侧弓后,右腿继续蹬伸,加速右髋向投掷方向转动和上体的前移,身体重心逐渐移至左腿,左膝被动微屈,左臂由上向身体左侧靠压制动,同时快速转体,挺胸抬头,用力推球。

产生无左臂牵引的原因有:①过早抬头转向投掷方向,使左臂左转;②身体重心左移时使左肩随之后撤或向左移动。

纠正方法:①始终保持头部的正确位置直至推球离开颈部时;②
蹬伸时,左臂向前方伸直,肩轴与投掷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5、铅球的出手角度一般是35°~39°,头向前上方看。

出手角度过低的原因有:①过早低头;②左侧支撑不足。

纠正方法:①加强头部动作在推铅球中的正确位置的理解;②加
强左腿快落,使左脚形成快有力的支撑。

推铅球动作是一个完整的连续性动作。

只要整个动作合理、协调、连贯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因此,只要学生能正确地掌握以上强调的几个环节,就不会出现用力不当,脱节等问题,成绩将会得到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