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起羌笛跳锅庄》

合集下载

《吹起羌笛跳锅庄》说课稿

《吹起羌笛跳锅庄》说课稿

《吹起羌笛跳锅庄》说课稿《吹起羌笛跳锅庄》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课。

本单元是一个从低、中年级延续过来的向学生介绍五十六个民族音乐歌舞的重要单元。

帮助学生树立五十六个民族互帮互学共同繁荣的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优良传统更是学生值得学习的。

羌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首歌表现了羌族人民在欢乐的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情景。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经过四年的音乐课熏陶和培养,以具备和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技能和知识。

比如:旋律的高低、音乐的节奏特点、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他们会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作出简单的评价等。

基于以上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再根据新课标中提出的音乐学科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演奏等方法,使学生能自信、准确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和体验音乐,让学生了解和喜爱羌族歌曲,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羌族人民赞美幸福新生活的喜悦之情,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在听,唱,奏等情感体验中努力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唱准音高,有控制地唱好结尾处的高音。

较好地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二、说教法本课我综合使用创设情景法,歌曲小组合组探究,歌曲二次创作等教法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创设情景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整个课堂成为欢乐的海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一. 教材分析《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羌族民间舞蹈锅庄为基础,歌词描绘了羌族人民在节日里欢聚一堂,吹起羌笛,跳起锅庄的欢乐场面。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羌族特色,能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羌族文化和民间舞蹈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羌族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羌族文化和民间舞蹈,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羌族特色节奏和旋律。

2.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观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讲授法:教师讲解羌族文化和民间舞蹈的相关知识。

3.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合作完成歌曲演唱。

4.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展示羌族文化和民间舞蹈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准备乐谱,分发给每个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羌族文化和民间舞蹈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羌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羌族特色节奏。

分组练习,让学生合作完成歌曲演唱。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5.拓展(5分钟)教师提问:歌曲中的羌族特色节奏和旋律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羌族文化和民间舞蹈的特点,以及对学生的要求。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一. 教材分析《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羌族民间舞蹈锅庄为基础,歌词描绘了羌族人民欢庆丰收的场景。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富有民族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羌族的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羌族文化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舞蹈的认知和体验有限,需要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锅庄舞的氛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羌族民间舞蹈锅庄的特点,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歌曲,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了解羌族民间舞蹈锅庄的特点。

3.学会用正确的情感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羌族人民欢庆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锅庄舞的氛围。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欢乐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音响设备。

3.羌族文化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羌族人民欢庆丰收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锅庄舞的氛围。

同时,简要介绍羌族文化,为学生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乐谱,让学生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随后,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分析歌曲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教授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演唱歌曲。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羌族文化,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羌族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羌族文化特色,旋律优美、节奏鲜明,表现了羌族人民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羌族的音乐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同时,歌曲中的多声部合唱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了解羌族音乐文化,认识多声部合唱形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模仿、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和谐美好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熟练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了解羌族音乐文化。

2.难点:掌握多声部合唱技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模仿、练习、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羌族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羌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让学生聆听《吹起羌笛跳锅庄》,感受歌曲的氛围,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

3.模仿: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4.练习:分小组进行多声部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音准等问题。

5.合作:全班同学共同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感受多声部合唱的美妙。

6.拓展:让学生谈谈对羌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分享学习心得,增强民族自豪感。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说课稿 (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说课稿 (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羌族音乐为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羌族的音乐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充满兴趣。

但他们对于羌族音乐文化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们在歌唱和演奏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技巧上的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羌族的音乐文化,认识羌笛和锅庄舞。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学会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掌握基本的羌族舞蹈动作。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表现出歌曲的民族特色。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掌握羌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并在演唱过程中进行舞蹈表演。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合作探究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和舞蹈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吹起羌笛跳锅庄》的音乐,引导学生猜测歌曲的民族特色。

2.新课教授:教师讲解羌族的音乐文化和锅庄舞的基本动作,并进行示范。

3.学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吹起羌笛跳锅庄》,注意音准和节奏。

4.舞蹈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羌族舞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和舞蹈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6.总结与拓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了解羌族文化的内涵,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吹起羌笛跳锅庄》、羌族音乐文化特点、羌族舞蹈基本动作等。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歌唱、舞蹈表现进行评价,以及对学生在课堂参与、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反思3篇

《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反思3篇

《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反思3篇《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反思3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反思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审美”为冲破口,以实践活动为核心,以技巧为手段,以才能为重点,让学生在本人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表现,发掘音乐潜在的特别魅力,造就学生内在的音乐涵养,较好地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义务。

1、注重了音乐性。

本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用自己爱好的方法来表现音乐,让学生在体验的同时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紧接着用热情、奔放的羌族音乐,唤起学生学习的愿望。

翻开了新课教学与学习的良好局势。

2、注重了自主性。

从新课教学开端,就让学生出主张想措施,一方面是加强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信念,另一方面也培育了他们的想像力与发明力。

而后又让学生来为歌曲抉择各种伴奏情势,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热忱。

3、重视了审美性。

整堂课以“体验、感触音乐”为主,以“情”贯串始终,尊敬学生的奇特感情与休会,将多媒体帮助手腕跟音乐教养有机联合起来。

教学时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境,应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境,尽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协调、高兴、互助的“真情时空”,在情绪中体验美,感想美、表示美。

4、注重了实践性。

通过形式多样的音乐运动,充足调动了学生的踊跃性,他们自动参加,在老师的领导下全身心投入到“装潢”羌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享受美、实际美、创造美。

本节课最大的遗憾是:在学生学习歌曲时,老师不给予学生美的伴奏来带动他们的学习,疏忽了伴奏的主要性,在当前的教学中要增强基础功的练习,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

固然这节课中还有很多令自己觉得遗憾的处所,但我感到能发明自己的不足就不是遗憾,咱们只有走出自我,一直进取,才会真正懂得自我、超出自我,尽自己所能为学生、为音乐教导改造作出自己的奉献。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2)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2)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采用五线谱进行记谱。

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羌族文化特色,歌词描绘了羌族人民在节日里吹起羌笛、跳起锅庄舞的欢乐场景。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五线谱的认识和识谱能力有一定的掌握。

然而,对于羌族文化和锅庄舞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羌族文化和锅庄舞,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学会用五线谱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3.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特殊音阶和节奏。

2.羌族文化和锅庄舞的理解。

3.合唱部分的协调和配合。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羌族文化和锅庄舞的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加强合唱部分的协调。

4.欣赏法:聆听优秀演唱版本,提高学生的音乐品味。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料,包括羌族文化和锅庄舞的图片、视频等。

2.准备乐器,如羌笛、鼓等,以便学生直观感受。

3.制作歌曲的五线谱教案,标注重点和难点。

4.准备合唱所需的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羌族文化和锅庄舞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羌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氛围。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五线谱,重点讲解特殊音阶和节奏。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加强记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对于合唱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协调和配合能力。

5.拓展(5分钟)学生欣赏其他优秀演唱版本,提高音乐品味。

《吹起羌笛跳锅庄》(课件)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吹起羌笛跳锅庄》(课件)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我们也在看,听,唱,等活动中感受到了羌 族胡音乐与文化之美。同学们,民族音乐是 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让我们做个有心人, 去了解和学习更多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吧!
近代羌族服饰基 本上承袭了袍服之 制,服饰面料仍以 皮裘、毛、麻织品 为主。羌族妇女亦 喜缠青色或白色的 头帕,一般冬季包 四方头巾,上绣各 色图案,春秋季包 绣花头帕。
羌族风土人情图片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羌族. 学习这首好听的羌族民歌
《吹起羌笛跳锅庄》。
歌曲速度: 中速 情绪是:欢快,开心, 喜悦的
《 吹 起 羌 笛




羌族,自称尔玛,是中国西南的一个 古老民族。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那里是大 熊猫和金丝猴的故乡。羌族人民服饰艳丽,能歌善 舞。每逢节日,他们都会吹起羌笛跳起锅庄,喜气 洋洋把歌唱,嘴里还会发出“哟!哟!喂!地欢呼声
锅庄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羌族人民 也经常跳锅庄,锅庄舞的主要动作是 弓腰、甩袖,边唱边舞。
பைடு நூலகம்
复听歌曲, 请学生说说歌曲是几几拍 (四二拍,强弱)。
歌曲为什么会欢快活泼呢? 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这些四 十六分音符节奏,它在歌曲 中起什么作用呢?
答:使歌曲更加欢快活泼。
XXXX
_____ _____
一起来拍拍节奏吧
跟着老师随乐一起跳跳,锅庄舞蹈简单脚步
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了《吹起羌笛跳 锅庄》,感受到了它活泼欢快 的情绪,同时也感受到了这首 歌曲的两个特色:使用十六分 音符;变化重复作曲的手法的运 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吹起羌笛跳锅庄
一、目标依据:了解很多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从少数民族歌舞中锻炼学生民间音乐的演唱和演奏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们在热爱自己民族的同时加深对其他民族的认识并能充分感受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学会运用愉快的、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在音乐活动中大胆投入、人人参与、热情表现。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把握好歌曲的演唱风格特点。

2、唱准音高,控制好结尾处的高音。

3、把握好歌曲节奏,并能较好的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五、评价任务:
完整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1)师生互相问候
(2)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有几个小小的问题想问大家:1)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共有几个民族吗?(56个)
2)你知道你是什么族吗?
3)你能说说你自己的民族或你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相关情况吗?(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后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做拓展)
3、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个民族——羌族,羌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羌寨。

二、了解羌族、揭示课题
1、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因此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就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歌曲中的“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但跳的“锅庄舞”却是藏族的民间歌舞,从中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羌族也用汉文,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

2、多媒体播放歌曲并展示有关羌族的相关民居、服饰、人物、羌笛、跳羌族锅庄舞等的图片并作简单的介绍。

(加深学生对羌族的了解)
1、羌笛和锅庄舞
(1)羌笛:羌笛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了。

现在的羌笛都是双管,可以吹出七个不同的音,羌笛在羌族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每逢过节、喜庆丰收,羌寨里就处处想起羌笛的声音。

(2)羌族的锅庄舞:锅庄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羌族人民也经常跳锅庄,在羌寨只要听到哪里在跳锅庄,不论男女老
少都会高兴的去参加,可见羌族人民对锅庄舞的热爱。

锅庄舞的动作主要有甩袖、弓腰、边唱边跳等形式。

4、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和舞蹈都具非常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羌族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三、学唱歌曲
(一)整体感知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说说听后的感受。

(体会歌曲的情绪、速度)
(2)集体朗读歌词一遍(体会歌词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

(3)再次听歌曲录音,轻声哼唱并根据歌曲节奏作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二)学习歌曲
(4)教师分乐句教唱歌曲,并找出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指导。

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后8小节与前8小节基本相同。

(5)准确演唱歌曲,(给学生重点强调歌曲结尾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6)请个别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找出容易唱错的乐句,同学互相帮助并唱准易错乐句。

(7)全班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歌词挖掘,歌词中有两个词最能表达羌族人民幸福心
情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唱和互动
同学想一想这首歌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演唱?(分组表现)
四、律动与舞蹈
1、教师根据歌曲节奏教几个锅庄舞的基本手势和动作。

2、播放歌曲,师生一起随音乐做相应的锅庄舞动作。

3、集体边唱边跳。

小结
本堂课我们共同合作完成了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还学会起了锅庄舞,并用轻快地歌声,优美的舞姿表达出民族自豪感热爱民族音乐思想感情。

初步感受了跳锅庄舞带给我们的快乐,也初步了解了羌族,请同学在课外再收集一些有关羌族的相关资料作进一步的了解。

并复习巩固好本堂课所学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