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交流:八件小事体现美国可怕一面
这些小事儿可能让你在美国蹲牢房

这些小事儿可能让你在美国蹲牢房8月将至,美国各大高校又将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一批新鲜出炉、对未来充满向往的青年学子将奔赴美国领土。
不过,在兴奋之余,希望留学生们注意以下几点,因为这些在可能在中国是小事,在美国却可能是要蹲牢房的大事儿。
一,不可发出任何恐吓的言辞在中国,小青年可随口而出,小心我收拾你!小心我揍你!小心我做了你!小心把你家烧了!等等。
2010年,在新泽西留学的翟田田被捕入狱,就是因为学校认为他发出“要烧教学楼”的恐怖言辞。
在美国,不能说气话。
按照新泽西法律,若审讯后罪名成立,最高罚款为7万5千美元,监禁3至5年。
4个月的牢狱之灾后,翟田田最终凭藉“自动离境”权利离美归国。
二,不可欺负、戏弄人人称“海淀小霸王”的李天一曾被父母送往美国一所着名的冰球私立学校留学。
在美国学校,小霸王霸气依旧,不久,因打架、欺负同学,被学校开除,只得回国。
此外,还有一种群体的戏弄惩罚。
在美国的学校,学生可以自己成立组织。
有些组织有入会规定,新会员必须接受一定的肉体或精神的处罚,才能入会。
这叫做“戏弄惩罚”(hazing),类似恶作剧。
这种戏弄惩罚是非法的。
该团体的学生,都可能卷入刑事案件。
三,非法拷贝青少年喜爱听音乐、看电影。
在中国,下载后自娱自乐,貌似无人告发。
在美国,绝对犯法。
根据美国法律,非法拷贝的处罚是“可关进联邦监狱长达5年以及25万美元的罚款”(up tofive years in federal prison and a fine of $250,000)。
四,抄袭剽窃中国有些名人不以抄袭为耻。
于正说,“抄袭只要不超过20%,比如你把20集戏全抄了但只要扩充到100集,法院就不会追究。
”。
很是“理直气壮”。
按此奇葩理论,盗贼到于正家里盗窃20%的财产,法院就不会追究?在美国,只要是抄袭,不管篇幅占多少,都是犯法的。
根据美国法律,大多数的抄袭属于轻罪,罚款幅度为1百美元到5万美元,并可判刑一年。
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

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外国语学院A0921班张晓露02号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以中美交流为模板,交流双方不仅要受到两国文化的影响,还要受到不同思维方式的影响。
例如,一个中国人即使对美国文化了如指掌,但倾向于认为对方也用与自己同样的方式进行思维,那么有时仍然会发生文化冲突。
因此,了解中国人与美国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以及这些思维特点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对于减少较集中的文化冲突,进行更加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维方式文化冲突中美跨文化交际一、思维方式的概念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的思维习惯或思维的程序。
从深层角度来说,思维方式更多地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具体来说,它受生产方式、历史传统、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思维方式因人而异,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人之间,其差别就更大。
对于同一件事物,由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思维习惯或思维顺序上的差异,所以做出的理解和反应也会各有不同。
例如,中国人写日期时,其顺序是年份、月份、日期;而美国人写日期的顺序则是日期、月份、年份。
在姓与名的排列顺序上,中国先是姓、辈、最后是名;而美国人则是名、父命、姓氏。
还有中国学生写论文爱选择大题目,美国学生写论文的题目一般比较具体。
又例如,在做自我介绍时,中国人习惯说:“我来自中国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某某村。
”美国人却习惯按照从小地方到大地方的顺序来介绍。
这里就包含了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中国人思考问题常常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而美国人却习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思考问题。
因此,当中国人和美国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一味地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释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或行为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
学着以对方的思考习惯去理解对方的意思,可能会让彼此间的交流更顺利一些。
中美文化差异十要点

中美文化社会差异十要点中国跟美国在有些文化及社会差异上是根深蒂固的,下文提出我观察到的一些例子。
笔者在这里要强调这些观是一般性的,当然仍有个别之变易。
一、个人主义:美国人相当崇尚个人主义,东方社会(当然包括中国人)则强调家族及阶级层次。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及有影响力的分别,下之中有数点跟它也有关联。
美国人崇尚个人特质的例子很多,父母较少伸手干预子女的发展。
二、隐私权:美国人通常很尊重别人的隐私。
就是知己之间也很少问到别人太“切身”的问题,例如年龄、薪水,及婚姻状况等。
也应当少谈论第三者的事情。
不请自来的访客(包括父亲)是绝对不受欢迎的。
三、不拘礼:美国人在衣着娱乐方面,都比较随便。
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比较不拘礼,即使双方在年纪上或地位上有很大分别也不例外。
这方面的例子多不胜数,例如很多学生对教授,及晚辈对老人家都直接称呼first name可见一斑。
这种“越代”,“越身份”的不拘礼表现,在很多东方人眼中则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四、开放与直接:美国人是相当开放和直接的,尤其在专业的讨论,往往秉持着不同意见而争论(注意:是争论,不是拍桌子,摔麦克风的吵架)。
相反地,东方人往往不会直接冲突,而是婉转地透地位比较高的第三者来疏通。
五、独立性:美国人通常较不喜欢依靠别人,甚至父母的帮忙也不一定乐于接受,而父母亦鼓励子女早早离家,独立的生活与发展。
我国青少年在这方面就发展得较慢。
对留学生来说,要注意到指导教授非常重视研究生能够独立做研究的能力。
而对英文不灵光的留学生来说,当你向美国人借笔记时如被拒绝,不一定表示他们讨厌你,极有可能是他们将心比心,认为你应该独立而已。
六、竞争性:美国社会的发展依靠竞争来作为推动力。
“Work hard, play hard”是大部份人的作风。
他们在言语争辩时都喜欢压倒对手,这种“getting the last word in”的作风当然是竞争性的一种表现。
他们的竞争挑战精神也显露在体育比赛方面,即使是他们所谓的“playing for fun”时也是蛮认真的。
美国人和中国人社会习俗的不同

美国人和中国人社会习俗的不同1、美国并不特别尊敬显要人物;2、美国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国家;3、美国人也有礼尚往来的习惯,但他们忌讳接受过重的礼物;一则是美国人不看重礼品自身的价值,二来法律禁止送礼过重,从家乡带去的工艺品、艺术品、名酒等是美国人喜欢的礼物,除节假日外,应邀到美国人家中作客甚至吃饭一般不必送礼。
4、付小费的习惯;凡是服务性项目均需付小费,旅馆门卫、客房服务等需付不低于l美元的小费,饭店吃饭在结帐时收15%小费。
5、吃午餐和吃晚餐之前,通常要喝点鸡尾酒;6、如有吃剩的食物,一定要打包带回家,以免浪费;7、吃饭,一般都应事先预订餐位;8、在中国常见男女友搭乘出租车时, 男士总是打开车门让女士先进入,挪到左边位,男士再坐到右边位上,这是完全不符合正式西方礼仪的, 正确方式应是让女士入座后,绕到左边车门自行上车入座.上下楼梯也有一定规矩,上楼时应让女士、长者先行, 目的是保障女士、长者的安全.9、座位:主人应坐在背对门的位置,主客则在其对面,另外要注意阶级、尊卑,并以男女、夫妻、中外分坐为原则.10、忌三;特别是点烟的时候,不论你用火柴还是打火机给他们点烟,点到第三个人时,他们往往会面呈难色,有的人甚至会有礼貌的拒绝;11、严禁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违者要罚款。
违者必罚,没有例外;12、喜欢对自己的情况据实说出,愈真实愈好;过份的客套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过头的谦虚可能会被他们误认为你心怀鬼胎。
13、美国人在谈话不愿意跟他人站得太近,觉得不舒服;最合意的距离是五十公分左右。
14、美国人不住围墙高筑、重门深锁的的地方;美国人无静居独处之念。
连篱笆亦付阙如。
通常不经邀请,也不先通个电话,就互相过访;办公室工作,总是大门关闭。
美国的文化禁忌

美国的文化禁忌
中美的文化差异是很大的,如果你选择了美国留学,就要提前了解一下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交流方式,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了解一下美国的文化禁忌,这样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更能帮助你早点了解美国,快速融入美国人的圈子,交到好朋友。
这时候不管你的英语口语有多好,初到美国后,多多少少都会遭遇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文化差异跟你的外语程度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入乡随俗,重要的就是多交流,多沟通,多学习,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尽快融入新的求学生活中。
下面就是美国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禁忌小贴士,供大家分享:
1. 谦虚并非美德,反而会被美国人认为虚伪,你只需大胆秀自己。
2. 不要称呼黑人为“Negro”(带种族歧视色彩):因为黑人会感到你对他的蔑视。
3. 不要随便说“I am sorry”:因为这样说语气较重,表示承认自己有过失或错误。
4. 同性之间不要一起跳舞,否则会被大家认为是同性恋。
5. 女性不要单独喝酒,否则会被视为“正在等男士的女人”。
6. 不要乱送礼物,送礼必须送得有意义。
7. 不要为别人付账买单:美国人习惯“AA制”,各付各的费用,车费、饭费、小费。
8. 多了解一些常用手势的含意,确认其使用环境和场合,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引起误会。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眼神交流的意义
在美国,眼神交流被视为尊重和礼貌的表现 在中国,眼神交流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挑衅 在美国,眼神交流可以传达信任和真诚 在中国,眼神交流可能被视为过于直接或冒犯
面部表情的含义
微笑:友好、礼貌、开心 皱眉:疑惑、不满、思考 瞪眼:惊讶、生气、警告
撇嘴:不屑、轻蔑、不满
眨眼:眨眼频率不同,含义也不同,如快 速眨眼表示惊讶,慢速眨眼表示同意
美国:在正式场合,可以使用“Mr.”、“Ms.”等称呼
中国:在非正式场合,可以使用“老兄”、“老弟”等称 呼
美国:在非正式场合,可以使用“buddy”、“pal”等 称呼
中美交际中礼 仪的差异
餐桌礼仪
座位安排:中国人习惯按照长幼尊 卑安排座位,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 自由和舒适
进餐顺序:中国人习惯先喝汤后吃 饭,美国人则习惯先吃饭后喝汤
的一天”
添加标题
中美交际中时 间观念的差异
时间安排的灵活性
中国人注重人情,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可以临时调整 美国人注重效率,时间安排较为严格,需要提前预约 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时间安排以集体利益为重 美国人注重个人主义,时间安排以个人利益为重
对时间的态度和重视程度
中国人注重准时,认为迟到是不礼 貌的行为
热情与冷淡的交往
中国人注重热情好客,喜欢与人交往,注重人际关系 美国人注重个人空间,不喜欢过度热情,注重个人隐私 中国人喜欢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分享美食和聊天 美国人更倾向于在公共场所见面,如咖啡馆、餐厅等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美国个人主义:强调 个人自由、独立和自 我实现
中国集体主义:强调 集体利益、团结和互 助
语言表达的方式和风格
中式表达:含 蓄、委婉,注 重情感表达和
中国对美外交的十要十不要
中国对美外交的十要十不要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为联合早报网撰写的专稿,作者通过自身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多年浸润,以及对美国的访问交流,提出了中国对美外交的“十要十不要”。
(联合早报网专稿)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中国对美国的了解,民间层面无疑远胜于美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而精英层面则很难说。
西谚有云:魔鬼出自细节。
中国对美国的了解不够,更多也体现在细节层面。
对美外交,往往不自觉地犯了以己度人和想当然的错误。
对美外交实践表明,中国很难改变美国的思维,指责也无济于事,最好是顺着对方,达到良好沟通效果。
日前,笔者应美国进步中心邀请赴美,就美方对习奥怀柔庄园会晤的期待,走访了美国国安会、国务院、国会主管中国事务官员,以及奥巴马第一任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隆、小布什总统最后一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深切感受到,中国对美外交十要十不要:一、要多讲责任,不要老讲主权。
习奥怀柔庄园会晤的最重要话题是气候变化与新能源。
美方对此寄予厚望,希望明年底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达成全球协议,挽回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影响,增强世界对美国领导能力的信心。
为此,中国如能多从全球责任、人类担当高度而非强调主权、发展中国家身份,便可能与美国达成共识,确保第二次习奥庄园会晤的成功。
反面的例子是,中国以主权安全为由反对美国抵岸侦查,甚至威胁将来对美国进行抵岸侦查,便给人留下以牙还牙的复仇者形象。
只会证实美国如此行为的合理性,且让其他国家紧张。
二、要多讲合作,不要老讲内政。
美国人崇尚自由,在成为全球霸权后,常常以人权、自由等名义干涉他国内政。
与美国讲不干涉内政不仅不能打动其心,反而让自己落了下风。
成熟的对美外交,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多讲合作,少讲内政。
不能把对发展中国家的话语体系不自觉搬到对美外交中来。
当然美国领导人也常常以国会不配合的内政为搪塞,在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批准提高新兴国家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权等方面,迟迟未兑现承诺。
美国留学生活中八大细节分析:八大沟通细节
美国留学生活中八大细节分析|八大沟通细节中国学生习惯不拘小节,认为很多事情在国内很正常,但在国外这些细节则是被相当看重的。
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事无巨细,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的差异到文化层面的差异都不容忽视,应该提前了解,否则会被人认为很无知。
留学美国要注意的8大细节:1、打招呼切勿大嗓门中国人遇见熟人的时候大声地打招呼来表示自己的热情,而美国的公众场合相对来说比较安静,人们说话很轻,除非紧急情况发生,一般不会开口大喊。
见到熟人也是走近了才打招呼。
2、讲话要保持一定距离和美国人讲话的时候要保持彼此的身体间的距离,半米的距离比较合适。
当你和美国人聊天时,他如果一直向前进,可能你离他的距离有些远;如果他一直向后退,你和他的距离可能靠得太近了,因此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3、对话时要保持目光接触和美国人对话的时候,要保持眼光接触。
游离的目光或目视其他地方都会给美国人留下不可信任和傲慢的印象。
因此,在和美国人打交道时保持微笑、眼光的接触很重要。
如果对面一个陌生人走来向你微笑,你也向他微笑,他会向你说“你好”,这只是一种礼貌,并不表示他会停下来和你交谈。
4、不能随便和他们开玩笑一些中国学生有时会说一两句善意的谎言或者开个玩笑,大家认为这些都是正常的。
然而在美国,你和他说谎或者开玩笑说他不诚实,这些言语都会使美国人不悦,因为美国是一个很讲信誉的民族,他们经济和社会地位都是建立在个人的信誉基础上的,不能忍受别人没有信誉。
5、同性别的行为不能过于亲密在美国,同性不能一起跳舞,这是公认的社交礼仪之一。
同样在街上走路,同性之间的勾肩搭背,也会被认为是同性恋,因此同性朋友之间要保持适度的身体接触。
6、不要随便抚摸小孩中国人看到喜爱的小朋友喜欢用手摸摸脸蛋或拉拉小手,表示对孩子的喜爱,但美国人认为这是非常不礼貌的。
即使是他们家的狗狗也不喜欢别人随便摸摸或随便给喂吃的东西,这些都会引起美国人的不满。
7、女性需要注意的细节美国人对出入公共场合时化浓妆,或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化妆、补妆的女性有一定的想法,他们会认为这样的女性缺乏教养,身份也值得怀疑。
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
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文化冲突是指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文化冲突也随之而来。
下面我们将就一些典型的文化冲突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饮食习惯的文化冲突案例。
在中国,人们习惯用筷子进餐,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使用刀叉。
当中国人在西餐厅用餐时,他们可能会觉得不习惯使用刀叉,而西方人在中国餐厅用餐时,可能会觉得难以驾驭筷子。
这种饮食习惯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在用餐时的不适应和尴尬,甚至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其次,宗教信仰也是文化冲突的常见原因。
不同的宗教信仰有着不同的教义和仪式,当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一起生活或工作时,很容易因为宗教信仰的差异而产生冲突。
例如,穆斯林在斋月期间会禁食,而基督教徒在特定的节日会进行宗教仪式和祈祷。
在跨文化的工作环境中,这些宗教习俗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甚至导致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另外,价值观念的差异也是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道德、家庭、婚姻等方面的价值观念往往存在差异。
比如,在一些西方国家,婚前同居和离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而在一些东方国家,这样的行为则被视为不道德和不合适。
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这些价值观念上产生冲突时,往往会引发矛盾和争执。
最后,语言沟通也是文化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语言和语言习惯往往会导致沟通障碍和误解。
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
比如,在商务谈判中,一些习惯用直接表达的西方人可能会因为东方人的含蓄和委婉而产生误解,从而影响到谈判的进行。
综上所述,文化冲突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冲突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化解文化冲突,我们需要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增强文化交流与理解,促进文化融合与共存。
只有通过相互尊重和理解,才能有效地化解文化冲突,实现和谐共处。
中美社交禁忌比较
中美社交禁忌文化比较之礼仪禁忌【摘要】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保留着各自的文化以及特色文化。
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发生碰撞,会衍生出一种新的文化,但在两种甚至多种文化进行交流时,必然会有摩擦的部分,即“文化禁忌”的敏感触及。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体,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侵袭,中美文化的交流也越老越密切起来。
将中美这两个最具典型代表性国家进行比较,能够使我们在审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同时,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美国文化,因此我们组就“中美社交禁忌文化比较”这一具象课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及论述,而该篇就中美礼仪禁忌进行比较【关键词】中美社交礼仪禁忌文化一、中美社交禁忌文化产生的宏观背景(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
个体主义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此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美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大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和久远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扬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上进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表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而美国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时。
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甚至被无情的淘汰。
因此,美国文化体系出个体特征,从他们追求的“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都表现出美国人的个体主义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和对大自然的膜拜,世间万物都是一个统一体,而且大自然有生命且有灵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文化交流:八件小事体现美国可怕一面
发布: 2009-3-18 14:41 作者: veduchina 来源: veduchina 查看: 214次【字体:变小变大】TAG:语言文化
1 在圣地亚哥朋友家时我们也经常出去逛逛,由于她家在郊区街上行人很少,可是凡是路上迎面遇见的陌生人,无论是白人黑人还是亚裔人,都会朝我们很友善的一笑,点点头,有的还“嗨”一声算是打个招呼。
一开始我们还不适应,不知道回应。
几天之后我们也入乡随俗,路上遇见人也点点头,笑一笑,打个招呼。
我不知道对方冲我打招呼是否是出于对于来访者的礼貌,但是我明白,我后来那几天在美国街上,送给美国陌生人的微笑是自发的,真诚的。
而且每一个微笑之后,我都会收获很长时间的好心情。
2 我到过的美国的旅游景点,除了人工的游乐设施(圣地亚哥海洋世界和洛杉矶迪斯尼)之外,几乎所有的观光景点都是免费的。
在国内的时候我们就计划好了去圣地亚哥参观航母,心想肯定门票价格不菲。
去了才知道,参观航母是完全免费的。
美国朋友解释说如果收费的话将不可思议,因为航母是纳税人的钱建造的。
圣地亚哥有一个很大的Balboa公园,是游客必到之处,也是市民休闲的首选去处。
园内古木参天,亭台楼阁建筑精美。
可是这个公园连大门也没有一个,自然就没法收门票了,但是解说等各类服务一样不缺。
加州海岸风景久负盛名,有的地方是临海岩壁,惊涛拍岸;有的地方是碧水银沙,风和日丽;还有的地方是自然保护区,海鸟,海豹和人类和谐相处,一排安逸祥和的景象。
但就是没有任何人来收费。
视野好的地点,都有很大的停车场,同样也是免费的。
另外,在加州这么多天,从北到南观光旅游,我行程也有几千公里,就是没有见到过收费站,高速路边只有服务区和加油站。
3 美国是汽车之国,但是这里绝对行人优先。
城市里每一个有红绿灯的路口,都有为行人设置的按钮,只要按一下,行人通行的绿灯会在10秒钟之内亮起。
这时行人就可以在排队的司机的注目礼中安全的过马路了。
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只要有行人有表示出要过马路的迹象,司机们肯定会停车,并手势示意行人通行。
我在美国呆了半个月,没有见到过汽车和行人来抢道。
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虽然加州汽车保有量过亿,但是无论是千万人口的
洛杉矶,还是百万人口的圣地亚哥,都没有碰到严重的堵车现象。
美国人所谓的堵车,在上海市区可以叫做畅通。
4 不像在国内,加州很难见到警察,就算是市中心的大街上也没有交警。
当然还是偶尔能见到闪着警灯但是不响警报的警车无声的掠过。
见得最多的是街边的911报警专用电话,拿起话筒就能直接接通警务中心。
911是集成了国内的110,119,120电话所有的功能。
美国民房以乡村平房为主,很少有像国内的公寓楼那样的高楼(市区高楼都是办公楼)。
但是这些小房子,全部都没有防盗门窗,没有保安,没有摄像头。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至少在圣地亚哥是实现了或者部分实现了,其他地方怎样不知道。
5 在美国陪朋友去了一趟社区诊所,奇怪的是诊所不用挂号,不用先付钱,也不用出示任何身份证明。
直接到类似国内医院的预诊处就会有护士带你去相应的科室,医生态度好得比空姐的态度还要好。
看了病开了处方到外面的药店自己买药。
朋友还说即使是做手术要住院,也不用先付钱。
医院的做法一般是在病人出院之后再将账单寄到病人家中,因此也有很多老赖看病不付钱(主要是墨西哥非法移民),医院也没辙。
但是如果某家医院要先收钱才给看病的话,立马就会被媒体曝光为不讲人道,那么涉及到的医生能不能保住行医执照就很难说了。
对于私立医院,政府会在年底从财政拨款以支付这些坏账。
6 去了一趟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了解到在加州,无论是美国公民还是外国移民,包括偷渡过去的没有身份的黑户,只要学生达到学校入学的要求,学校要照单全收,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如此。
当然学费上有区别的,如果是美国公民,一般都是免费。
移民的或者没有身份的人的子女要上学,需要交学费。
但是州政府会有专门针对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和医疗保险,只有你能证明你的确收入不高或没有收入,无法负担高额的学费或医疗费用,政府会给和保险公司一道,为你度身定做一个保险计划,每个月只需交10美元左右,就能由保险公司帮你支付所有的教育或医疗的费用(这个保险还包括牙科整形等的开销)。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本人没有了解,不好乱说。
而且美国法律和福利政策,不同的州是有区别的。
7 美国超超市的收银条上,除了列出商品的价格之外,还会告诉你为了购买这个商品,你支付了多少税款给国家。
生活必需品如米,面包和蔬菜类,无论你买了多少,对于消费者和零售商都是免税的,因此收银条上就只有商品的价格而没有税款。
8 虽然我们刚到洛杉矶机场就明白了所谓的美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其实比上海的环境好很多,洛杉矶山青水蓝,空气清新。
可是到了圣地亚哥之后,我才明白原来美国城市市区的环境也可做到和国内最美丽的乡村一样的好。
圣地亚哥市人均GDP达到5万多美元,但是城区每一条河流都是清澈见底。
我们住在朋友家,窗台两个星期都不用擦,因为没有灰尘落下来,空气干净得让我感觉视力恢复了很多,因为可以清晰的看到很远处的景色。
生态环境更是让我吃惊,市区到处都能见到野生小动物如松鼠,黄鼠狼。
听朋友说甚至有狼,因此夜里出门要小心。
海边则是鸟的世界,各种不知名的海鸟不计其数。
还有从太平洋里游来沙滩上晒太阳的野生海豹,懒洋洋的躺在沙滩上睡大觉,对人们的驻足观赏毫不理会。
在晴朗的日子里,美国无论是民房还是城市里的大楼,都喜欢挂一个国旗。
每一面国旗都是崭新的,旗杆也是一尘不染。
即使在现在的经济危机时期,国旗支出依然是在美国百姓的预算里的,一个家庭一年在国旗上的支出大约60美元。
没有人动员,没有媒体宣传,但是每逢节日或者发生大事,每个挂国旗的单位和家庭,都会更换新的国旗,或者是煞有介事的在自家的庭院里举行升旗或降旗仪式。
他们知道,自己之所以敢于肆无忌惮的在政府大楼前打出各种各样的反对执政党标语而不用担心打击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