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程湘畅气通络于法精要

合集下载

郭氏痧胀玉衡-玉衡要语

郭氏痧胀玉衡-玉衡要语

痧分表里辨痧之初发,必从外感。

感于肌表,人不自知,则入手半表半里,故胸中作闷,或作呕吐,而腹痛生焉。

此可以刮痧而愈不愈,用荆芥汤、藿香汤之类而选用之。

痧感于半表半里,人不自知,则入于里,故欲吐不吐量欲泻不泻。

痧毒冲心,则心胸大痛,痧毒攻腹,则盘肠吊痛。

此可以放痧而一意,不愈,用陈皮紫朴汤、棱术汤之类而选用之.痧中子里,人不自知,则痧气壅阻,恶毒逆攻心育,立时发晕,即欲刮痧而痧不起;即欲放痧而扶之不起,必不得放,即扶起放之,而发晕之时,气血不流,放之亦无紫黑毒血流出,即有些须,亦不能多,略见紫黑血点而已。

此疹毒入深,大凶之兆。

斯时病家求救甚切,方可用药。

余但审脉辨证,的系风寒暑湿,气血、食积、痰饮,何因而施治,令其苏醒,气血流动,然后扶起放瘀,渐以调治。

如不醒,即择牛黄丸,三香丸、救苦丹之类以救之。

如此重症,必需医者慈心大发,立时连进汤丸,方能有效,迟则必死。

治痧直看凉热病犯太阳,则头痛发热;犯少阳,则耳旁肿胀,寒热往来;犯阳明,则面目如火,但热而不寒;犯太阴则腹痛;犯厥阴则少腹痛或胸胁痛;犯少阴则腰痛而皆身凉。

犯乎肺则咳嗽痰喘微热,甚则鼻衄;犯手心则心痛或心胀头额冷汗如珠,而身或热或凉;犯乎膀既则小便溺血,甚则身热;犯乎大肠则痢下脓血,重则呕吐身热;犯乎肝则沉重不能转侧,哺热、内热,甚则吐血;犯乎三焦则热毒内攻,上则口渴,下则便结。

治痧当辨身凉身热:盖县凉者、内热者,宜攻其里,表热者,室透其肌。

唇舌辨痧者,急症也。

若昏迷不醒,口不能言,其心胸烦闷,一种难过之苦,将何以辨之?治宜先观其唇舌。

色黑者凶;色黄者重;色淡红者,较之略轻。

盖黄色而知内热,黑色而知热极,淡红色虽热,用药不可太冷。

又要看有苔无苔,其症始有治法矣。

大小便宜通痧症危急,大便不通,急宜放痧而攻之;小便不通,宜放痧而分利之。

咽喉治法痧症危急,若犯咽喉,则疾喘如锯,先放其痧。

急用薄荷、鼠粘子、童便、山豆根之类以清之,或兼用冰硼散以收之。

常用的三十味中药 十二经脉常用中药归经歌诀

常用的三十味中药 十二经脉常用中药归经歌诀

常用的三十味中药十二经脉常用中药归经歌诀2013-08-30 兰黛公主文章来源阅 3265 转 87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常用的三十味中药运用五运六气学,能够在不见人面、不闻人声、不把病脉的情况下,只需出生年月日就可以很快把此人的身体状况(五脏六腑的盛衰)推算出几分,如果再加上其他诊断方法,基本上能把此人的健康状态及一生中脏腑的盛衰情况推算出八九成。

这不是什么算命术,而是严格以《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刺法论》《本病论》为基础。

由人的出生年月日运用五运六气学推算出人的病相图,其实可以看作是炎黄古贤人早就掌握了人体基因中医图。

通过几年的研究实践,我为人疗病时,先由病人的出生年月日用五运六气推出此人容易生的内伤病和外感病,再结合发病时间和脉诊或舌诊,就能很好的断出病人发病的病根,再运用五行生克理论,就可很好的处方用药,基本达到了取材容易、方法简便、费用低廉、确有疗效。

穷尽方书,面对浩瀚的中华药库,我对三十味中药情有独钟(半夏茯苓厚朴枳实参当归黄芪芍药葛根术甘草柴胡桂细辛麻黄附子姜大黄黄连黄芩栀子黄柏石膏五味子山药牡丹皮陈皮茱萸地黄泽泻)。

运用五行生克理论(益火补土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处方用药,能做到法活理圆。

免去了背了方剂千千万,临症选方心茫茫之弊病。

附:五行生克用药根据母子相生的关系,提出以下治疗原则:1.滋水涵木法,即滋养肾(水)阴以养肝(木)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导致的肝阴不足之证。

2.益火补土法,即温肾阳(火)以补脾(土)阳的方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导致的脾阳不振之证。

在五脏配属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门学说兴起,对机体的温煦多指为命门之火的作用,即肾阳的作用。

3. 金水相生法,即滋养肺(金)肾(水)阴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畅气通络”手法联合针刺百会穴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及对血流速度的影响

“畅气通络”手法联合针刺百会穴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及对血流速度的影响

“畅气通络”手法联合针刺百会穴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及对血流速度的影响凌耀权;杨仁轩;邓聪;廖醒龙;高洁;郭程湘;余葆楠;王伟聪【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7(014)016【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angqi Tongluo"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Bǎihuì acupoint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blood flow velocity.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Zhuhai Branch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draw method,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hangqi Tongluo" manipul a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Bǎihuì acupoint,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basic western medicine.The symptom scores,cervical range of motion,and mean flow velocity (Vm) of left vertebroarterial artery,right vertebroarterial artery,basilar arter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symptom scores of headache,dizziness,tinnitus,blurred vision,neck pai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0.05),and the symptom scores of headache,dizziness,tinnitus,blurred vision,neck pai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After treatment,the cervical ranges of mo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0.05),and the 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After treatment,the Vm of left vertebroarterial artery,right vertebroarterial artery,basilar arter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and the Vm of left vertebroarterial artery,right vertebroarterial artery,basilar arter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Changqi Tongluo"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Bǎihuì acupo int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has obvious curative effect,which can signifi cantly improve the cervical range of motion,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its main mechanism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Vm of vertebroarterial artery and basilar artery.%目的研究“畅气通络”手法联合针刺百会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康复科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给予“畅气通络”手法联合针刺百会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颈椎活动度,以及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治疗后,两组头痛、眩晕、耳鸣、视物不清、颈痛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头痛、眩晕、耳鸣、视物不清、颈痛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颈椎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m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畅气通络”手法联合针刺百会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颈椎活动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m有关.【总页数】5页(P82-85,113)【作者】凌耀权;杨仁轩;邓聪;廖醒龙;高洁;郭程湘;余葆楠;王伟聪【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康复科,广东珠海519015;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康复科,广东珠海519015;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康复科,广东珠海519015;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医院康复科,广东珠海519125;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医院康复科,广东珠海519125;广东省郭氏医学保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120;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康复科,广东珠海519015;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康复科,广东珠海519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相关文献】1.畅气通络手法配合热奄包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J], 凌耀权;钟平;杨仁轩;曾祥毅;关铭坤;夏颖;郭程湘2.郭氏"畅气通络"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J], 范京强;郭程湘;陈博来;林定坤;谢伟雄3.峨眉派“畅气通络”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J], 陈茂水;刘万鹏;王哲;刁鸿辉;凌耀权;杨仁轩4.针刺百会穴联合芪葛通络舒颈方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所致高血压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与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 [J], 陈晓朋;张明珠;彭彩亮5.邵氏无痛手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 [J], 经振兴;崔改琴;李继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圣心源脉法解

四圣心源脉法解

四圣心源脉法解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流溢经络,会于气口,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医法无传,脉理遂湮,金简长封,玉字永埋。

方书累架,七诊之义无闻,医录连床,九候之法莫著,既迷罔于心中,复绵昧于指下,使踟蹰之余,命饱庸妄之毒手。

顾此恨恨,废卷永怀,作脉法解。

寸口脉法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游溢经络,以化气血。

气血周流,现于气口,以成尺寸。

气口者,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也。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者,阴阳之中气也。

寸口在鱼际之分,关上在大渊之分,尺中在经渠之分。

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胆候于左关,脾胃候于右关,肾与膀胱,候于两尺,心主三焦,随水下蛰,亦附此焉。

《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两关部也。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两寸部也。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

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谨调尺寸,而表里上下,于此得矣。

盖肺主藏气,而朝百脉,十二经之气,皆受之于肺。

平旦寅初,肺气流布,起于寸口,营运十二经中,周而复始。

一日一夜,五十度毕,次日平旦寅初,复会于寸口。

寸口者,脉之大会,此曰寸口,乃寸尺三部之总名,非但鱼际己也。

故十二经之盛衰,悉见于此。

《灵枢·经脉》: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此气口所以独为五脏主也。

气口即寸口。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大小肠腑虽至浊,而经行头上,则为至清,故与心肺同候于两寸,越人十难,实为定法。

近人乃欲候大小肠于两尺,乖谬极矣﹗寸口人迎脉法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

太阴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候五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腑。

以太阴为五脏之首,阳明为六腑之长也。

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腑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口小而人迎大。

和解少阳法治验顽痹1例

和解少阳法治验顽痹1例

患者 , , 男 5 0岁 ,0 0年 6月初诊 。患者 自 2 岁 即患 20 0余 腿痛, 冬春两季疼痛 明显 , 平时在家 口服消炎 止痛 等药 , 曾 未
到医院系统治疗 。近 年来 双膝 疼痛 加重 , 寒怕 冷 , 畏 阴雨 天 更为严重 。每年多次求医均 以类 风湿性关 节炎治 疗 , 中药 服 无数 , 效果不显来诊 。现病情 加重 , 双下肢 沉重 疼痛难移 , 走
用小柴胡汤 治疗 顽 痹时 , 须症 状见 上热 下寒 , 必 以双腿
恶 风寒 、 疼痛 , 沉重 难移 , 年扪 之不 湿 , 终 且在 炎热 盛 夏亦 必 得穿棉裤者 , 方可用小柴胡 汤。服药 6—9剂 , 令其微 汗而湿
时, 当即停药 。本例 以寒湿之邪 为主 , 因久 闭不 通故 用当归 、 川芎 、 赤芍 、 红花 、 鸡血 藤 、 灵脂 、 枝温 经活 血 。用 穿 山 甲、 桂
痹证反复发作 , 年不愈 , 终 可达 2 0—3 0年 之久者 称为顽
固性痹证 。痹 证 久 治不 愈 , 邪 内侵 , 病 阻止 气血 宣 通 之 路。
邪居半表半里之 间, 少阳通行之路 受阻 , 使 病邪外 出无路 , 内 泻不通 , 尽管用各 种 活血 化瘀 、 湿散 寒 、 祛 通经 活络 等药 , 均
于采用 了一 系列 提 出子 宫 的方 法 , 1 小 , 野也 较 清 晰。 切3 术

个 案 报 道

和解 少 阳法 治 验 顽 痹 1例
王金娥
【 关键 词】 和解少阳法 ; 顽痹
“ 顽痹 ” 顾名 思义 , 久治不 愈之 痹也 。具 有缠 绵难愈 、 为
轻, 屈伸较前 灵 活 , 者有 阴霾 消散 之感 , 患 精神 体 力均 有 好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全文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全文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全文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全文《医学三字经》是清代大医学家陈修园先生所著医学启蒙之作,以《内经》、仲景之书为根本,言简意赅,通俗而不离经旨。

由此入门习医,可以不入歧途。

以诗赞之:医学启蒙三字经,清源正本圣心明。

升堂捷径修园指,理法得来可顺行。

医学三字经卷一---------------------------------------------------------------- 医学源流第一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伤寒着金匮藏垂方法立津梁李唐后有千金外台继重医林后作者渐浸淫红紫色郑卫音迨东垣重脾胃温燥行升清气虽未醇亦足贵若河间专主火遵之经断自我一二方奇而妥丹溪出罕与俦阴宜补阳勿浮杂病法四字求若子和主攻破中病良勿太过四大家声名噪必读书错名号明以后须酌量详而备王肯堂薛氏按说骑墙士材说守其常景岳出着新方石顽续温补乡献可论合二张诊脉法濒湖昂数子着各一长揆诸古亦荒唐长沙室尚徬徨惟韵伯能宪xian章徐尤着本喻昌大作者推钱唐取法上得慈航---------------------------------------------------------------- 中风第二人百病首中风骤然得八方通闭与脱大不同开邪闭续命雄回气脱参附功顾其名思其义若舍风非其治火气痰三子备不为中名为类合而言小家伎瘖喎邪昏仆地急救先柔润次填窍方宗金匮----------------------------------------------------------------- 虚痨第三虚痨病从何起七情伤上损是归脾汤二阳旨下损由房帏弥@@ 伤元阳亏肾水肾水亏六味拟元阳伤八味使各医书伎止此甘药调回生理建中汤金匮轨薯蓣丸风气弭蟅虫丸干血以二神方能起死---------------------------------------------------------------- 咳嗽第四气上呛咳嗽生肺最重胃非轻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痨损积内撞鸣谁治外六安行谁治内虚痨程挟水气小龙平兼郁火小柴清姜细味一齐烹长沙法细而精---------------------------------------------------------------- 疟疾第五疟为病属少阳寒与热若回翔日一发亦无伤三日作势猖狂治之法小柴方热偏盛加清凉寒偏重加桂姜邪气盛去参良常山入力倍强大虚者独参汤单寒牡理中匡单热瘅白虎详法外法辨微茫消阴翳制阳光太仆注慎勿忘---------------------------------------------------------------- 痢疾第六湿热伤赤白痢热胜湿赤痢渍湿胜热白痢坠调行箴须切记芍药汤热盛饵平胃加寒湿试热不休死不治痢门方皆所忌桂葛投鼓邪出外疏通内畅遂嘉言书独得闷寓意存补金匮---------------------------------------------------------------- 心腹痛胸痹第七心胃疼有九种辨虚实明轻重痛不通气血壅通不痛调和奉一虫痛乌梅圆二注痛苏合研三气痛香苏专四血痛失笑先五悸痛妙香诠六食痛平胃煎七饮痛二陈咽八冷痛理中全九热痛金铃痊腹中痛照诸篇金匮法可回天诸方论耍拳拳又胸痹非偶然薤白酒妙转旋虚寒者建中填---------------------------------------------------------------- 隔食反胃第八隔食病津液干胃脘闭谷食难时贤法左归餐胃阴展贲门宽启膈饮理一般推至理冲脉干大半夏加蜜安金匮秘仔细看若反胃实可叹朝暮吐分别看乏火化属虚寒吴萸饮独附丸六君类俱神丹---------------------------------------------------------------- 气喘第九喘促症治分门卤莽辈只贞元阴霾盛龙雷奔实喘者痰饮援葶苈饮十枣汤青龙辈撤其藩虚喘者补而温桂苓类肾气论平衡逆泄奔豚真武剂治其源金水母主诸坤六君子妙难言他标剂忘本根---------------------------------------------------------------- 血症第十血之道化中焦本冲任中溉浇温肌腠外逍遥六淫逼经道摇宜表散麻芍条七情病溢如潮引导法草姜调温摄法理中超凉泻法令瘀销赤豆散下血标若黄土实翘翘一切血此方饶---------------------------------------------------------------- 水肿第十一水肿病有阴阳便清利阴水殃便短缩阳水伤五皮饮元化方阳水盛加通防阴水盛加桂姜知实肿萝枳商知虚肿参术良兼喘促真武汤从俗好别低昂五水辨金匮详补天手十二方肩斯道物炎凉医学三字经卷二---------------------------------------------------------------- 胀满蛊胀第十二胀为病辨实虚气骤滞七气疏满拒按七物怯胀闭痛三物锄若虚胀且踌躇中央健四旁如参竺典大地舆单腹胀实难除山风卦指南车易中旨费居诸---------------------------------------------------------------- 暑症第十三伤暑病动静商动而得热为殃六一散白虎汤静而得起贪凉恶寒象热逾常心烦辨切莫忘香薷饮有专长大顺散从症方生脉散久服康东垣法防气伤杂说起道弗彰若精蕴祖仲师太阳病旨在兹经脉辨标本歧临证辨法外思方两出大神奇---------------------------------------------------------------- 泄泻第十四湿气胜五泻成胃苓散厥功宏湿而热连芩程湿而冷萸附行湿挟积麴查迎虚兼湿参附苓脾肾泻近天明四神服勿纷更恒法外内经精肠脏说得其情泻心类特丁宁---------------------------------------------------------------- 眩晕第十五眩晕症皆属肝肝风木相火干风火动两相搏头旋转眼纷繁虚痰火各分观究其指总一般痰火亢大黄安上虚甚鹿茸餐欲下取求其端左归饮正元丹---------------------------------------------------------------- 呕哕吐第十六呕吐哕皆属胃二陈加时医贵玉函经难仿佛小柴胡小肠谓吴茱萸平酸味食已吐胃热沸黄草汤下其气食不入火堪畏黄连汤为经纬若呃逆代赭汇----------------------------------------------------------------- 癫狂痫第十七重阳狂重阴癫静阴象动阳宣狂多实痰宜蠲癫虚发石补天忽搐搦痫病然五畜状吐痰涎有生病历岁年火气亢芦荟平痰积锢丹矾穿三证本厥阴愆体用变标本迁伏所主所因先收散互逆从连和中气妙转旋悟到此治立痊----------------------------------------------------------------- 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第十八五淋病皆热结膏石劳气与血五淋汤是秘诀败精淋加味啜外冷淋肾气咽点滴无名癃闭气道调江河决上窍通下窍泄外窍开水源凿分利多医便错浊又殊窍道别前饮投精愈凅肾套谈理脾恪分清饮佐黄蘗心肾方随补缀若遗精另有说有梦遗龙胆折无梦遗十全设坎离交亦不切---------------------------------------------------------------- 疝气第十九疝任病归厥阴寒筋水气血寻狐出入颓顽麻喘治气景岳箴五苓散加减斟茴香料着医林痛不已须洗淋---------------------------------------------------------------- 痰饮第二十痰饮源水气作燥湿分治痰略四饮名宜斟酌参五脏细量度补和攻视强弱十六方各凿凿温药和博返约阴霾除阳光灼滋润流时医错真武汤水归壑白散方窥秘钥---------------------------------------------------------------- 消渴第二十一消渴症津液干七味饮一服安金匮法别三般二阳病治多端少阴病肾气寒厥阴病乌梅丸变通妙燥热餐---------------------------------------------------------------- 伤寒瘟疫第二十二伤寒病极变迁六经法有真传头项痛太阳编胃家实阳明编眩苦呕少阳编吐利痛太阴编但欲寐少阴编吐蚘渴厥阴编长沙论叹高坚存津液是真诠汗吐下温清悬补贵当方而圆规矩废基于今二陈尚九味寻香苏外平胃临汗源涸耗真阴邪传变病日深目击者实痛心医医法脑后鍼若瘟疫治相侔通圣散两解求六法备汗为尤达原饮昧其由司命者勿逐流---------------------------------------------------------------- 妇人经产杂病第二十三妇人病四物良月信准体自康渐早至药宜凉渐迟至重桂姜错杂至气血伤归脾法主二阳兼郁结逍遥长种玉者即此详经闭塞禁地黄孕三月六君尝安胎法寒热商难产者保生方开交骨归芎乡血大下补血汤脚小指艾火炀胎衣阻失笑匡产后病生化将合诸说俱平常资顾问亦勿忘精而密长沙室妊娠篇丸散七桂枝汤列第一附半姜功超轶内十方皆法律气后篇有神术小柴胡首特笔竹叶汤风痉疾阳旦汤功与匹腹痛条须详悉羊肉汤污痛諡痛满烦求枳实着脐痛下瘀吉痛而烦里热窒攻凉施毋固必杂病门还熟读二十方效俱速随证详难悉录惟温经带下服甘麦汤脏燥服药到咽效可卜---------------------------------------------------------------- 小儿第二十四小儿病多伤寒稚阳体邪易干凡发热太阳观热未已变多端太阳外仔细看遵法治危而安若吐泻求太阴吐泻甚变风淫慢脾说即此寻阴阳证二太擒千古秘理蕴深即痘疹此传心惟同志度金针。

畅气通络针法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评价

中患者 。
[ 6 ] T AN G W K,C HE N Y K,MO K V, e t a 1 .A c u t e b a s a l g a n g l i a i n f a r c t s i n p o s t s t r o k c f a t i g u e :a n MR I s t u d y [ J ] .J N e u r o l ,2 0 1 0 ,
2 5 7 ( 2 ) :1 7 8—1 8 2 .
[ 7 ] T A NGW K, L U J Y, C H E NYK, e t a 1 .I sf a t i g u e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s h o r t —t e r m h e a l t h—r e l a t e d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i n s t r o k e ?『 ¨ .A r c h
l o p m e n t o f a s t r o k e—s p e c i f i c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s c a l e[ J ] .S t r o k e ,
1 9 9 9 , 3 0 ( 7 ) :1 3 6 2—1 3 6 9 .
1 9 9 4, 9 ( 1 ) : 3 9—4 5 .
[ J ] .L a n c e t , 2 0 0 4 , 3 6 3 ( 9 4 1 3 ) : 9 7 8 — 9 8 8 .
[ 2 ] I N G L E S J L,E S K E S G A,P HI L L I P S S J .F a t i g u e a t f e r s t r o k e
善 。乌灵胶囊对改善 s s— Q O L评分具有重要 的实 际意 义。在安全性 方面 , 本研究显 示 , 乌灵胶囊 的不 良反应 少且轻微 , 安全 f 生 较高 , 与其他研究报道一致 。

浅谈张景岳之良方——柴胡疏肝散

病愈。
按 : 为 血 之 帅 , 能行 血 、 血 、 血 。 肝 之 疏 泄 气 气 摄 生
的 月经与肝 主疏 泄 亦有 密切 关 系。 男精 的 正常排 泄 , 是肝 肾二 脏合作 的 结果 , 疏 泄如 常则 精 液排 出通 畅 肝
有度 , 失疏泄 , 肝 则精 出过度 或不 畅 。临床 所 见 冲 乱 , “ 横 决 , 衄 , 经 , 病 诸 症 作 肝 则 血 吐 错 血 焉” ;疏 泄 不 及 , 气 郁 结 , 行 滞 涩 , 可 形 成 血 瘀 而 肝 血 则
出现 胸 胁 刺 痛 。 由 此 说 明 肝 主 疏 泄 对 人 体 血 液 的 重 要
病例 1 秦 某 , ,2岁 ,0 9年 4月 因头 晕 目 男 7 20 眩, 左半 身麻木 、 无力 , 胸胁 胀满 、 刺痛 , 中如有物 阻 , 咽
咯吐不 出 , 咽不 下 , 弦 缓 , 压 10 10 mH , 吞 脉 血 8 / 2 m g 前
枢 调作 用 。故对血 病 的辨治 , 当重视调 畅肝 气。 尤
的 运 行 通 而 不 滞 ; 泄 , 使 气散 而 不 郁 , 对 于 气 机 其 可 这
气机 之枢 , 能疏 泄三 焦水道 , 故对人 体 水液代谢 有 着重
要 的调 节 作 用 。 若 肝 失 疏 泄 , 机 郁 滞 , 焦 水 道 不 气 三
利, 可致 津液的输 布代 谢 障碍 , 聚 而 为痰 , 气交 阻 或 痰
d i1 .9 9 ji n 1 0 —9 4 2 1 . 4 1 3 o:0 3 6 / .s . 0 3 8 1 . 0 0 0 . 0 s 文 章 编 号 : 0 —9 4 2 1 )0  ̄7 90 1 38 1 ( 00 - 0 4 0 -1

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近况

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近况作者:温暖邱斌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07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推进,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的就诊率不断增高。

退行性膝关节炎导致的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及功能障碍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从而给家庭、社会带来一系列心理负担与经济压力。

推拿手法治疗作为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疗效明显、治疗费用低、易推广等特点。

关键词:退行性膝关节炎;推拿治疗;手法;功能锻炼退行性膝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为老年人丧失劳动力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占全身关节疾病的首位。

首先,了解一下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含义,这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退行性膝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长期的磨损、挤压或扭转而导致的膝关节压力平衡被打破,引起关节软骨及滑膜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好发于负重较大的膝关节。

该疾病临床特点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畸形、以及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中医来讲,膝关节炎属“骨痹”、“痹症”的范围。

此病多由风、寒、湿、热等邪气阻滞经脉而导致膝关节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发为此病;或由肝肾亏虚,筋骨失养,不荣则痛,发为此病,常是增龄引起退行性变的结果,因而好发于中老年人,当然也与职业、不当姿势等密切相关。

中医推拿疗法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手法的机械刺激,对患者进行经络疏通,松解粘连,改善血供,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推拿治疗是一种非创伤、非药物的绿色疗法,患者接受度较高。

通过查阅近年文献著作,笔者对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概况综述如下:推拿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运用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炎具有明显效果,其可改善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加快关节液和炎症因子的吸收,同时还能促进修复局部组织和供给营养物质,最终达到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目的。

由于推拿流派及施术者自身习惯的差异,每位医生的治疗方式也有所侧重。

周利民[1]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采用关节腔注射配合针灸推拿疗法,治疗组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

《中医名方运用歌诀》

《中医名方运用歌诀》
佚名
【期刊名称】《新中医》
【年(卷),期】2006(38)7
【总页数】1页(P7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名老中医袁占盈运用经方\"同病异治\"治疗消渴病经验 [J], 赵璐;赵逸菲;宋纯东
2.王玉林名老中医运用四味止血方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血尿经验总结 [J], 郑兰; 谢娟; 李正胜; 卢晶晶; 王叶; 杨一楠
3.名老中医张东岳运用童秘舒方治疗小儿便秘临床经验 [J], 刘晓博;张东岳
4.贵州中医药大学名中医临床名方运用探讨 [J], 孙达;陈烨文
5.《中医名方运用歌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法 治疗 时 医生 首先 要 放松 自己 。郭老 强 调 调匀 呼 吸 , 态端 庄 , 谐 自然 ; 仪 和 不可 闭气 屏 息 , 急
增 加 。手法 完毕 , 患者立 感腰 部轻松 , 动度 加大 , 活 疼 痛 明显缓解 。 2天 开始 腰痛逐 渐减 轻 , 续 治 第 连
疗 1 症状 完全缓 解 。另指 导 患者床上 飞燕 点水 0天 及 站 立 时 双 手 托 天 理 三 焦 法 , 访 1年 腰 腿 随
法流 派 。 0世 纪 5 2 0年代 以来对 我 国影响较 大 的正 骨 名家 如 王 子 平 、 筱 山 、 寿 山 、 自明 、 竹 石 刘 杜 何 林 、 如 高 、 怀 贤 、 铁 民、 指 薪 等 , 们 既 是 林 郑 梁 魏 他
医 学家 , 也是 武术 家 , 们代 表 了骨伤 科 的技 术 水 他 平及 学术 潮流 。 术造就 了正骨术 , 武 更造 就 了推拿
而部. j r 医 2 年 2卷 6 第5 第 期
坛 ・学术 伤 承
印圈圈岛 固
髓围目
杨仁 轩 , 德 采 , 京 强 , 伟 毅 , 郑 范 杨 卢颂 华 , 学 伟 曹
广 东省中医院, 东 广州 5 0 广 147 0
[ 摘
要] 郭程 湘先 生从 事武术推拿 工作数 1 年 , 治验颇丰 , 0 尤其擅 长骨伤杂病 的手 法诊 治, 往往 手到病
放 射至 左大足 趾 , 饮食二 便正 常 。既往偶 有腰膝 痛
病 史 , 休 息 2 3天 后可缓 解 或症状 消 失 , 但 ~ 此次 腰 腿 痛 经卧床 休 息无 缓解 。查体 : 般情 况 尚可 , 一 头
指施 与 人 体 的手 法 没 有特 别 疼 痛 不 适 , 与 长 期 这 进行 峨眉武 术 的修炼密 切有 关 。 谓“ 所 透达 ”指 手 ,
经典, 尤其对 《 内经》 中涉 及人 体 筋骨 、 肉、 血 、 皮 气 精 津 、 腑 、 络 诸篇 章 必须 勤 于攻 读 。对 于筋 伤 脏 经 或 骨伤 的专 业 书籍 , 如危 亦林 的 《 医得 效 方》 薛 世 、 己的 《 正体 类 要》 蔺道 人 的 《 、 仙授 理 伤续 断 秘方》 、 吴谦的 《 医宗 金 鉴 ・ 正骨 心 法 要 诀》 钱 彦 昌 的 《 、 伤
Hale Waihona Puke K y o d ma iuain e p r n eo fmo s o tr GUO C e g xa g ew r s np lt ; x e e c f a u co; o i d h n - in
郭 程 湘 先 生 , 眉 武 术 传 人 、 拿 专 家 、 东 峨 推 广 省 中医 院主 任 医师 , 郭 氏畅 气通 络 ”手 法 的创 始 “ 人 。郭程 湘 在继承 峨眉 功夫 的基 础上 , 吸取 历代 伤 科诸 家 之 长 , 纳 百川 , 海 创立 了 自己独 特 的“ 气 畅 通 络法 ” 。郭先 生 的筋 伤 手 法 具 有 柔 和 透 达 的特
点, 可谓独 树 医林 。笔 者有 幸在 郭老 师指 导下 学 习
筋 伤 手法 , 到 了 良好 的效 果 。现 将 学 习 、 收 治疗 所 得 经验 总 结如下 : l 重 视武 医结 合 郭 程湘 先 生 白 8岁 时 开始 练 习武 术 , 通 峨 精 嵋 派 内外 功法 , 因此 手 法 内劲 深 厚 , 浑 厚 的“内 将 功 ” 透 于经 络 穴 位 处 , 容 易达 到 疏 通 经 络 、 渗 更 濡 养 气血 、 除病痛 的 目的¨ 。 解 1 郭老 每周 指导徒 弟 练 ]
Es n e f O C eg xags np lt nt mo t i n rete l trl s c U hn - i Ma iuai S ohQ dF e l ea e oG n o o a h Co a s
Y ANG Re - u n Z NG De c i F n x a , HE — a, AN ig qa g ANG e- LU S n - u C Jn - in ,Y y, o g h  ̄ A0 e w i Xu — e
法具 有相 当的渗透 力度 , 直达 病所 , 括 固定 部 位 包 所施 压 力和 运 用 的功 力 , 根据 患 者体 质 、 可 病 症 、 位等 不 同情 况增 减力量 。以上各 点 是有 机 联 部 系 的 , 熟练 掌握 各种 手 法 , 能在 临床 上灵 活 运 要 并 用, 必须 经过 一 定时 期 的手法 练 习和 临床 实 践 , 熟
颅 、 管及 心肺 正 常 , 平坦 , 血 腹 肝脾 不肿 大 , 脊柱 生 理 弯 曲尚存 , 棘 突 间压 痛 , L 向左 侧 旁 开 1c 处 m 压痛 并沿 坐 骨 神 经放 射 , 左下 肢 直 腿 抬 高 及 加 强 试验 阳 性 , 侧 伸足 大趾 肌 力 Ⅳ 级 , 理 反 射 正 左 生
十国科技 \ 一/ _ 3 / 牲m期午 _ / 厂 I
坛 ・亏木铭 承
从手 出的纯 熟境 界 。
把 m 0 聊 胁 J 。 0 m 以厂 砌 n 舭 2L Ⅳ


左 右 各 1次 , 间 为 1分 钟 , 续 3次 , 量 逐 次 时 连 力
] 注重 医患合 作
确 , 患者 的其他 病 情 及 对 手 法 是 否有 依 从 性 要 对 弄准 确 , 全身 经络 取 穴更 应准 确 。所 谓“ 和 ” 对 柔 ,
4 典型病例 某 患 者 , ,6岁 , 庭 主妇 , 2 1 女 5 家 于 0 0年 8月 l 8日初诊 。 患者于 就诊 2周前 弯腰提 重物 时 , 感 突 腰痛 并 逐渐 加重 , 能站 立 行走 , 不 腰痛 以腰骶 部 为 主 并 放 射 到左 臀 部 及 左 大腿 外 侧 , 咳嗽 时疼 痛 可
己 重视手法前的准备
郭 老 特 别 强 调 手 法前 的 审 查及 准 备 工 作 , 在
筋伤 手 法 前 先 以点 穴 法 舒通 经络 气 血 , 除 局 部 解 肌 肉痉 挛 。腰 部伤 筋 多选 用 督脉 穴位 , 夹脊 穴 , 如 髀 关 、 兔 、 跳 、 眼 、 三 里 、 陵泉 、 阴交 、 伏 环 膝 足 阴 三 八髂 、 边 、 中 、 山等 , 穴主 要 以局 部和 远 端 秩 委 承 取
除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 3 , 年 深感郭老对手法认识的深入, 临床运用的精 妙与独到 。
[ 关键词]手法; 医经验; 名 郭程 湘 [ 中图分类号]R 4 . 2 7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8 2 2 1) 6 0 — 2 4 6 5 (02 0 — 0 7 0 0 3
前 的准 确 触 摸 , 如 《 授 理 伤 续 断秘 方 》 正 仙 中所 载 “ 左右 损 处 , 凡 只相 度骨 缝 , 细 捻捺 , 度 便见 大 仔 忖 概 ” 整 复骨 折 前 必 须 触 摸清 楚 , , 正确 了解 骨 折 移
位 情 况 , 能 施 行合 适 的手 法 , 到手 随心 转 , 才 达 法
痛 未 复发 。
于求 成 。 忌不 顾 患者痛苦 强 力施治 , 最 患者 每 因紧
张、 疼痛 刺激 产 生恐惧 , 导致肌 肉痉 挛 , 势僵 硬 , 姿
在此 状 态下进 行 治疗 , 仅不 易 成功 , 不 反易造 成 损 伤 。 因此 , 消除 病人 的紧 张 心理 , 免其 不 自觉 地 避 对 抗治 疗就 显得十 分重 要 。因疼痛 不能配 合者 , 适
相配 合 , 经取 穴 , 循 由远 而近 。对 于骨 折 , 强调 手法
习 峨眉 武 术 2 3次 , 为武 术 基 本 功 的训 练 是 一 ~ 认
名 优 秀推 拿师 的基础 , 只有 长 期坚 持 苦练 软 功 、 硬 功 , 能产 生 臂 、 、 的弹 力 、 力 、 力 , 三 力 才 腕 指 拉 推 使 达 到轻 而 不 浮 、 而 不 滞 、 重 刚柔 相 济 , 致 强 拉 硬 不 扯 , 用暴 力 。只有 长 期训 练 , 能训 练 操作 者 的 使 才 耐 力 , 临床 施 法 中全 神 贯 注 、 气 呵 成 , 互 佐 在 一 相 使、 相得 益 彰 。 郭 老认 为 手法 治病 亦 需 勤 求 古 训 , 读 四大 熟

注意 力 的 同时 , 灵施 治 。手 法 结束 后 , 轻 教给 患者

些保 健 锻炼 方法 , 仅可 巩 固疗 效 , 且对 防 治 不 而
郭老 总结 自己多年 的 临床 心得 , 求手 法准 要
疾病 的复 发也有 重要作 用 。
确 、 和、 柔 透达 。所 谓“ 确 ”是指 对 疾 病 辨 证 准 准 ,
科 补要》 伤 科专 著 , 反 复钻研 。 以中医 理 论为 等 须
指 导的郭 氏手 法 , 精要 在于 畅气通 络 。气 为血 之 其 帅, 气通 则 血通 , 强调 气机 的调和 是 治疗 的根 本 目
的 。通 络可 活 气血 、 阴阳 , 调 以经 络 通 畅达 到 防治 疾病 的真 正效 果 。
e p r n e , s e i l ig o i g a d t a ig mic l n o sd s a e f rh p d c n a mao o y T ea t o x e i c d e p c al i d a n s n e t s el e u ie s s t o e isa d t u t l g . h u h r e yn n r n a o o r h sb e t d e f r rGu o r ey a sS a e c n l a rG o sd e n e s n i g o ma iu a in a d a e n su id a e o f rt e e r O t th a e r M u e p u d r t dn f n p lt n t M h h n a o u iu p l a in i l is n q ea p i t c i c , c o n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