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篇系统复习夯实基础课后巩固提升二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推断(共18张PPT)

A 氢气 B 二氧化硫 C 二氧化碳 D 一氧化碳
3、有一无色溶液X,分成三等分,向其中分别加
入少量的BaSO4 固体、CaCO3 固体、Mg(OH)2 固体 ,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无色溶液X是下列各项
中的( )B
加入物质 现象
BaSO4固体 固体仍难溶解
CaCO3固体
固体逐渐溶解 ,产生无色气 体
①CH4 ; ②H2,CO ; ③H2,CH4 ; ④ CO ,CH4 ; ⑤H2,CO,CH4
2、常见离子的检验
H + :加紫色石蕊试液,用pH试纸检验,加碳酸盐(如CaCO3
) 加活泼金属(Mg,Al,Zn,Fe)
Fe 3+:含有Fe 3+的溶液为黄色
加NaOH溶液(能生成红褐色沉淀)。
Cu2+:含色有沉C淀u2)+的;溶加液铁为钉蓝(色表,面加有N红aO色H物溶质液生(成能)生。成蓝
❖ 可归纳为:物质---方法---特征反应来推断 所检验的物质是什么,或判断什么物质可能 存在,什么物质一定不存在等
❖ 可归纳为:方法---现象---物质
二、常见气体和常见离子的检验
你知道吗:
我们学过那些气体?你知道哪些气体 的检验方法?
1、常见气体的检验: 如何检验O2、CO2、H2、CO、CH4、H2O?
Mg(OH)2固体 固体溶解
A 水 B 稀盐酸 C Na2CO3 溶液 D 酚酞试液
4、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 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 题:
(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 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不同物质类 别(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
3、有一无色溶液X,分成三等分,向其中分别加
入少量的BaSO4 固体、CaCO3 固体、Mg(OH)2 固体 ,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无色溶液X是下列各项
中的( )B
加入物质 现象
BaSO4固体 固体仍难溶解
CaCO3固体
固体逐渐溶解 ,产生无色气 体
①CH4 ; ②H2,CO ; ③H2,CH4 ; ④ CO ,CH4 ; ⑤H2,CO,CH4
2、常见离子的检验
H + :加紫色石蕊试液,用pH试纸检验,加碳酸盐(如CaCO3
) 加活泼金属(Mg,Al,Zn,Fe)
Fe 3+:含有Fe 3+的溶液为黄色
加NaOH溶液(能生成红褐色沉淀)。
Cu2+:含色有沉C淀u2)+的;溶加液铁为钉蓝(色表,面加有N红aO色H物溶质液生(成能)生。成蓝
❖ 可归纳为:物质---方法---特征反应来推断 所检验的物质是什么,或判断什么物质可能 存在,什么物质一定不存在等
❖ 可归纳为:方法---现象---物质
二、常见气体和常见离子的检验
你知道吗:
我们学过那些气体?你知道哪些气体 的检验方法?
1、常见气体的检验: 如何检验O2、CO2、H2、CO、CH4、H2O?
Mg(OH)2固体 固体溶解
A 水 B 稀盐酸 C Na2CO3 溶液 D 酚酞试液
4、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 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 题:
(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 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不同物质类 别(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
中考化学复习教学分析课件

试题分析
信息处理、分析和加工能力。
18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content
(4)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2,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 与镁条反应的溶 液
实验现象 加热后,实验现 象
实验1
NH4Cl
实验2
NaCl
实验3
Na2SO4
试题分析
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16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content
【解析】本题来源于生活,兼顾考 生的认知经验,主要考查元素的表示、 物质的分类、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及铁 制品防锈等。 要求学生将知识内化成能力,对所 给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从而找到正 确解决问题的思路。
知识构建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content
31
常见离子检验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content
32பைடு நூலகம்
离子 CO3 ClSO4
22-
方法步骤
主要现象
① 加稀HCl②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①有气泡②变浑浊 ① 滴加AgNO3溶液② 再加稀HNO3 ① 加 Ba2+盐[如Ba(NO3)2]溶液② 再加 稀HNO3 ①加 OH- (如NaOH)加热②用湿润红色 石蕊靠近 ①有白色沉淀;②沉淀不溶 解 ①有白色沉淀;②沉淀不溶 解。 ①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②试纸变蓝色
H2O
有大量气 有较多气 有少量气 气泡极少 泡产生 泡产生 泡产生 气泡明显 增多可闻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到氨味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检验与鉴别PPT课件1

2.离子的检验:
离子 使用的试剂 石蕊试液 、锌粉 石蕊、酚酞试液 化学反应 发生的现象 的方程式
H+
OHClSO42CO32-
AgNO3和稀硝酸
BaCl2和稀硝酸 盐酸、石灰水 稀硫酸和稀硝酸 铁钉、NaOH溶液
Ba2+
Cu2+ Fe3+
NaOH溶液
一、几种基本物质的鉴别
(1)硫酸、盐酸 方法
1.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① Ba(NO)2 Na2SO4 K2CO3 ② H2SO4 NaOH Ca(OH)2
③ K2SO4
④ CuSO4 ⑤ 盐酸
AgNO3
NaCl NaOH
Na2CO3
CaCO3 NaCl
⑥ Na2CO3
BaCl2
KNO3
3.有A、B、C、D四种化合物,已知A 是硝酸盐, B是酸,C是碱,D是含三 价元素的氯化物,经下列实验,其结果 是:①A、B的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 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②B、C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食盐 溶液; ③C、D的溶液混合,出现红褐色沉淀。 用化学式表示: A 、 B 、 C 、D 。
考点例题解析:例1:在厨房里有两杯无色液体, 其中一杯是蒸馏水,另一杯是浓盐水,区别它们 的方法有很多,请你简要说出三种你认为可行 的方法. 方法一: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①NaCl ②NaOH ③Mg(NO3)2④ CuSO4四种溶液,不另取任何试剂,仅 用观察法和溶液之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 将其区分开,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
2..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钡、 氢氧化钾、碳酸钠等六种溶液,它们有如右图 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线表示两种物 质可以发生反应。 试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 A C D E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PPT优秀课件

鉴别时常见的现象:
(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等 物理性质。
(2)化学反应时有生成气体。 (3)化学反应时生成沉淀。(不同颜色的沉淀也
是鉴别的依据) (4)溶液的酸碱度等。
命题角度:考试题型以填空与简答、实验 探究题型为主。以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作为 载体,对几种物质进行鉴别。
物质的除杂: 1.除杂原则 (1)不增:不能引入新杂质。 (2)不减:不能使被提纯的物质减少。 (3)易分:操作简单,易于分离。 2.除杂思路 使杂质转化为与被提纯物质状态不同的物质,然后采用过滤、蒸发 等操作得到 被提纯物质,或者使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B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
鉴别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分别滴加BaCl2溶液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 、除杂P PT优秀 课件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 、除杂P PT优秀 课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检验、鉴别、除杂、分离
复习目标:
1掌握检验物质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学会应用常见方法鉴 别物质,了解应用最基本的除杂和分离方法。
2学会用物质的特征和特征反应来区别物质。
3掌握中考题中选择和试验题常考的知识点和方法。
物质鉴别的原理
物质的鉴别:就是利用物质的独特性质,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后,物质会表现出的特 有的现象进行鉴别。 常见物质的鉴别 (1)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2)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用燃烧法。 (3)鉴别合金和纯金属用相互刻画法。 (4)鉴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用加热法。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考点二十二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共40张PPT)

首页
末页
考点突破
防错巧记: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鉴别,注意抓住这两种气 体的性质上的差异,注意二氧化碳也能使氢 氧化钡变浑浊。
首页
末页
考点突破
变式拓展:
1. 为检验某混合气体成分做了如下实验:将
一定体积的该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
水,石灰水无明显现象,气体总体积减小,
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可在氧气中燃烧,燃烧
5.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AgNO3、
BaCl2、K2CO3和Mg(NO3)2溶液,仅利用下
面试剂就能将他们区别开的是( A )
A.HCl、Na2SO4
B.NaCl、HNO3
C.HNO3、Ba(NO3)2来自D.NaCl、NaOH
首页
末页
考点突破
6.下列各组稀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及其反应 产物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D ) A.KCl H2SO4 NaOH Ba(NO3)2 B.NaCl AgNO3 CaCl2 HNO3 C.CuSO4 NaCl KNO3 BaC12 D.NaCl HCl NaOH MgCl2
产物能使白色CuSO4粉末变蓝色,则原混合
气体的成分可能是( )
B
A.HCl和CO C.CH4和CO2
B.HCl和H2 D.CO2和CO
首页
末页
考点突破
2.已知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CO2三种气体 组成。为验证该混合气体成分,科学研究小 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 验方案。
首页
末页
考点突破
考点2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的综合考查 【例2】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不 能鉴别出来的是( B ) A.NaOH、NaCl、稀HNO3、FeCl3 B.BaCl2、MgSO4、KNO3、NaOH C.CuCl2、稀HCl、NaNO3、AgNO3 D.稀HCl、稀H2SO4、Na2CO3、Ba(NO3)2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检验与鉴别PPT课件1 人教版优质课件

2.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生成,生成的气体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则珍珠中含有下列离
子中的---------------------------( )
A. Cl- B SO42- C. CO32- D OH3.用水不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
A. Na2SO4 和 CuSO4 B.CaCO3 和
AgNO3和稀硝酸 BaCl2和稀硝酸 盐酸、石灰水
稀硫酸和稀硝酸 铁钉、NaOH溶液
NaOH溶液
一、几种基本物质的鉴别
(1)硫酸、盐酸
方法 物质
硫酸 分别取两种液
体1-2ml,分别
滴入几滴氯化
钡溶液
盐酸
现象 化学反应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方法 物质 现象 化学反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3)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Cu2+--蓝色; Fe3+--棕黄色; Fe2+--浅绿色
考点例题解析:例1:在厨房里有两杯无色液体, 其中一杯是蒸馏水,另一杯是浓盐水,区别它们 的方法有很多,请你简要说出三种你认为可行 的方法.
方法一: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
C.BaCl2 和 KNO3
D.浓硫酸和稀硫酸
4.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
液一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mL试样于试管中,
而后进行如下试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 )
A.加入足量盐酸,观其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其现象
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其现象
2..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钡、 氢氧化钾、碳酸钠等六种溶液,它们有如右图 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线表示两种物 质可以发生反应。 试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 A CD E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中考二轮复习化学课件(共21张PPT)

图1
合作探究三
①实验装置乙中盛放的试剂为 浓硫酸(或浓H2S,O4) 其作用是 吸收水蒸气(或干燥CO2 ) ; 装AB..置吸防丁收止中外N碱a界2石C空灰O气3的与中作稀二用硫氧是酸化反碳应B进产入。生丙(C中O填2字母)
C.干燥二氧化碳 ②实验中如果滴加稀硫酸的速度过快,会导致测得样品中碳 酸钠的质量分数 偏低 (填写“偏高”“偏低”或“不变”). ③小明同学认为小科的方案存在问题,即使操作规范下也会 造成结果偏低,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有CO2残留在烧瓶内 ,应 该将装置甲中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并增加图2装置, 实验结束后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 是 将残留的CO2全部鼓入到丙装置中,使其完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C。O2
合能力得到螺旋式上
升。
总结收获 鉴别混合物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加入试剂时的先后顺序, 有干扰,先检验。 二、注意加入试剂的量在的这多里少要,求学生分 边检验,边除尽,加享试收剂获,,稍归过纳量混。合物 三、注意操作过程中时待鉴测别离的子注的意混事入项,。 勿引入,待测物
合作探究三
进一步拓展提升,让学生 从定量的角度更深入的思考 混合物中物质的检验。
(1)测氯化钠法.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
解: 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氯
化钠的质量,再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合作探究三
(2)气体法。 【 通 计原过算理测碳思量酸路丙钠】装的利置质用 实 量验 分Na前 数2C后 。O的(3与质不稀量考硫得虑酸出原反装C应O置2产质内生量空C,气O从的2,而影 响) 【实验分析】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1 的实验装置。
合作探究三
①实验装置乙中盛放的试剂为 浓硫酸(或浓H2S,O4) 其作用是 吸收水蒸气(或干燥CO2 ) ; 装AB..置吸防丁收止中外N碱a界2石C空灰O气3的与中作稀二用硫氧是酸化反碳应B进产入。生丙(C中O填2字母)
C.干燥二氧化碳 ②实验中如果滴加稀硫酸的速度过快,会导致测得样品中碳 酸钠的质量分数 偏低 (填写“偏高”“偏低”或“不变”). ③小明同学认为小科的方案存在问题,即使操作规范下也会 造成结果偏低,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有CO2残留在烧瓶内 ,应 该将装置甲中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并增加图2装置, 实验结束后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 是 将残留的CO2全部鼓入到丙装置中,使其完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C。O2
合能力得到螺旋式上
升。
总结收获 鉴别混合物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加入试剂时的先后顺序, 有干扰,先检验。 二、注意加入试剂的量在的这多里少要,求学生分 边检验,边除尽,加享试收剂获,,稍归过纳量混。合物 三、注意操作过程中时待鉴测别离的子注的意混事入项,。 勿引入,待测物
合作探究三
进一步拓展提升,让学生 从定量的角度更深入的思考 混合物中物质的检验。
(1)测氯化钠法.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
解: 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氯
化钠的质量,再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合作探究三
(2)气体法。 【 通 计原过算理测碳思量酸路丙钠】装的利置质用 实 量验 分Na前 数2C后 。O的(3与质不稀量考硫得虑酸出原反装C应O置2产质内生量空C,气O从的2,而影 响) 【实验分析】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1 的实验装置。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检验与鉴别PPT课件 人教版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 二氧化碳 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中考典例精析
首页
利用家庭生活用品可以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 和探究。食盐、食醋、纯碱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 这些物质你不能完成的实验为(
3.现有①NaCl ②NaOH ③Mg(NO3)2④CuSO4四种溶液,不另取任 何试剂,仅用观察法和溶液之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其区分开, 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④、②、③、① ______________
二、物质的鉴别 (一).基本思路: 1.鉴别主要是寻找各物质之间反应的特殊现象,包括颜 色、状态、气味、反应情况等。 2.如果要加入试剂进行鉴别,一定要先取样,不能直 接对样品进行鉴别。 3.选用鉴别方法时先简单后复杂,先考虑物理方法后 化学方法。 宇轩图书
目录
(二)、鉴别的方法
方法:根据物质性质差异,运用适当方法把要鉴别的物质
宇轩图书
5.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紫色石蕊试剂 CaCO3(Na2CO3等) 铁粉(锌片等) 紫色石蕊试剂 无色酚酞试剂 溶液变红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溶液变蓝 溶液变红
目录
H+
OH-
CO3
2-
稀盐酸与 澄清石灰水
NaOH等碱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产生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NH4
+
宇轩图书
目录
S:_______ 黄 色
(注:பைடு நூலகம்子代表含有这种离子的溶液) 宇轩图书
目录
3.常见可燃物燃烧的主要现象 (1)在氧气中:a.硫 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铁丝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 发出白光 (2)在空气中:a镁带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红磷 生成大量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