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四川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四川卷及答案.doc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测试试题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K39 Mn 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用15N标记的苯丙氨酸饲喂小鼠后,在其体内检测不到15N标记的酪氨酸B. 当体内脂肪的分解速度加快时,意味着糖类的供应不足C. 肝细胞中内质网的功能出现障碍,脂蛋白的合成受阻D. 肝糖元和肌糖元去路的差异,与所在细胞功能密切相关2.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繁殖的描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和含碳有机物B.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有毒素C.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2PCO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矿质元素含量。
为探究3.大气中2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的是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测得数据如表。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蒸腾比率:植物消耗1摩尔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2CO浓度升高和施磷肥都能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施磷肥的效果更明显A.2CO浓度下,施磷肥对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欧洲蕨B.两种2C.由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欧洲蕨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CO浓度都高于355 μmol·mol-1D.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2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粟B. 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C. 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D. 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
(精编精校)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综 化学 (四川卷)【word精析版】

6.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C 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 C. 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 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8.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无色溶液:2Ca +、、H +、Cl -、3HSO -B.能使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 +、NH +4、I -、3NO -C.FeCl 2溶液:K +、、Na +、、24SO -、、2AlO -D.()Kw c H +=0.1 mol/L 的溶液:Na +、K +、23SiO -、3NO - 10.X 、Y 、Z 、M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 、Y 、Z 相邻。
X 的核电荷数是Y 是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 与M 可形成化合物2M Y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X 的氧化物>Y 的氧化物>Z 的氢化物B. 简单离子的半径:M 的离子>Z 的离子>Y 的离子>X 的离子C. YX 2、M 2Y 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D. Z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 41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 、Y ,发生反应()();mX g nY g H Q = kJ/mol 。
反应达到平衡时,Y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气体体积 C(Y)/mol ·L -1温度℃ 1 23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09 0.63 3001.301.00 0.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nB.Q <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 的质量分数减少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6.(16分)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性质。
2009年全国高考全国卷1试题(理综)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因此D错误。
2.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
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
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 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 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 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答案B【解析】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2

3+
-
D.x=1.5a,2Fe +4Br +3Cl2=2Br2+2Fe +6Cl 答案 B
3+
-
【解析】由于 Fe 的还原性强于 Br ,故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知,Cl2 先氧化 Fe , 然后再氧化 Br 。2Fe
- 2+
2+
-
2+
+ Cl2
2Fe
3+
+ 2Cl ,2Br + Cl2
绝密★启用前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 2 卷)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5 页,第Ⅱ卷 6 至 14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 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
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答案 AD 【解析】本题考查机械波和机械振动.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相应的波传播周期一致 A 正确.而各质点做简谐运动速度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但波在介质中是匀速向前传播的,所 以不相等,B 错.对于横波而言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是垂直的,C 错.根据波的特点 D 正确.
2009年全国高考四川理科综合试题答案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答案(四川卷)第1卷包括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选对的给6分,选错或未选的给0分。
1.A 2.C 3.C 4.D 5.B 6.A 7.B8.D 9.B 10.D 11.C 12.B 13.C二、选择题:每小题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D 15.A 16.B 17.C 18.C 19.D20.AD 21.AB第II卷包括10小题,共174分。
22.(17分)解:(1)①设计的电路如图。
(只要电路能正常工作且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ab的电流,电路设计就算正确。
)(3分)23.(16分)解:(1)设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为P0,重物达到最大速度时,拉力F0等于重力。
P0=F0m①P0=mg②代入数据,有:P0=5.1×104W ③说明:①式2分,②③式各1分。
(2)匀加速运动结束时,起重机达到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设此时重物受到的拉力为F,速度为v1,匀加速运动经历时间为t1,有:P0=Fv1 ④F-mg=ma⑤V1=at1 ⑥由③④⑤⑥,代入数据,得:t1=5 s ⑦t=2 s时,重物处于匀加速运动阶段,设此时速度为v2,输出功率为P,则=at ⑧P=F⑨由⑤⑧⑨,代入数据,得:P=2.04×104W ⑩说明④⑤⑥⑦⑧⑨式各2分,⑦⑩式各1分。
24.(19分)解:(1)小滑块运动到位置时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有:25.(20分)解:(1)设弹簧的弹力做功为W,有:27.(15分)28.(14分)29.(15分)(1)为了防止亚铁化合物被氧化30.(22分)Ⅰ.(12分)(1)胰蛋白酶(1分)(2)胰岛B (1分)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3分)(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胰岛素基因的表达)(2分)(4)能(1分)细胞核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细胞核的全能性)(2分)Ⅱ(10分)(1)19:30(或E点(2分)(2)B点(或10:00)C点(或12:00)(2分)(3)C点(或12:00)(1分)(4)①a.样本量太小。
2009年四川省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 ★ 启封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物理部分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雷达是用X 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解调C.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答案:D解析:雷达是根据超声波测定物体位置的,A 错;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B 错;用紫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C 错;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D 对。
15.据报道,2009年4月29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它行星 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2009HC82。
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39年,直径 2~3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155°的倾斜。
假定该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 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A.133.39-B.123.39-C.323.39D.233.3.9 答案:A解析: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都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GMm R =22()m R Tπ,可知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半径之比为R 1:R 2=,又根据V=,联立解得V 1:V 2,已知12T T =13.39,则V 1:V 216.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 KB.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C.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D.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答案:B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的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可知A 错;物体从外够外界吸收热量、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内能可能增加、减小和不变,C 错;压缩气体,外界对气体作正功,可能向外解放热,内能可能减少、温度降低,D 错;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而引起其他变化是可能的,B对。
2009年四川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测试试题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K 39 Mn 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15N 标记的苯丙氨酸饲喂小鼠后,在其体内检测不到15N 标记的酪氨酸B. 当体内脂肪的分解速度加快时,意味着糖类的供应不足C. 肝细胞中内质网的功能出现障碍,脂蛋白的合成受阻D. 肝糖元和肌糖元去路的差异,与所在细胞功能密切相关2.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繁殖的描述,正确的是A. 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和含碳有机物B. 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有毒素C. 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D. 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2P3.大气中CO 2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矿质元素含量。
为探究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测得数据如表。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蒸腾比率:植物消耗1摩尔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 3微摩尔数。
A. CO 2浓度升高和施磷肥都能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施磷肥的效果更明显B. 两种CO 2浓度下,施磷肥对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欧洲蕨C. 由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欧洲蕨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D.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CO 2浓度都高于355 μmol ·mol -1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粟B. 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C. 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D. 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
2009年高考四川卷理综试卷及答案

物 理 试 题一、选择题1.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键S 断开之前与断开之后的瞬间,通过灯A 的电 流方向是( ).A .一直是由a 到bB .先是由a 到b,后无电流C .先是由a 到b,后是由b 到aD .无法判断2.如图所示,电场中一正离子只受电场力作用从A 点运动到B 点。
离子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v 0,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
能定性反映该离子从A 点到B 点运动情况的速度—时间(v -t )图象是( )A .B .C . D3.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其上端固定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下端挂一小球,在升降机匀速竖直下降过程中,小球相对于升降机静止。
若升降机突然停止运动,设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小球不会与升降机的内壁接触,则以地面为参照系,小球在继续下降的过程中 () A .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增大 B .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 C .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 D .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4.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
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B .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 .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2Mm GRD .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5.如图所示,A 、B 、C 三个一样的滑块从粗糙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A 由静止释放,B 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v 0,C 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水平,大小也为v 0,最终三个滑块均到达斜面底端,则 ( ) A .滑到斜面底端时,A 、B 和C 的动能一样大B .滑到斜面底端时,B 的动能最大C .A 和B 滑到斜面底端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是一样多D .A 和B 滑到斜面底端动能相同 二、填空题(21分)6.(1)①某组同学用下面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v v v v EABv 0图3的实验.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程中应保持 不变,用砝码和盘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利用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进而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法.②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得出若干组F 和a 的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测试试题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K 39 Mn 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15N 标记的苯丙氨酸饲喂小鼠后,在其体内检测不到15N 标记的酪氨酸 B. 当体内脂肪的分解速度加快时,意味着糖类的供应不足 C. 肝细胞中内质网的功能出现障碍,脂蛋白的合成受阻 D. 肝糖元和肌糖元去路的差异,与所在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2.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繁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和含碳有机物 B. 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有毒素 C. 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D. 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2P3.大气中CO 2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矿质元素含量。
为探究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测得数据如表。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蒸腾比率:植物消耗1摩尔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 3微摩尔数。
A. CO 2浓度升高和施磷肥都能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施磷肥的效果更明显B. 两种CO 2浓度下,施磷肥对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欧洲蕨C. 由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欧洲蕨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D.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CO 2浓度都高于355 μmol ·mol -1 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粟 B. 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C. 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D. 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 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 B 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 T 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D. 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 细胞和吞噬细胞对肥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6.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C 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 C. 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 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8.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Ca 2+、、H +、Cl -1、HSO -3B.能使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 +、NH +4、I -、NO -3C.FeCl 2溶液:K +、、Na +、、SO 2-4、、AlO -1D.()Kwc H +=0.1 mol/L 的溶液:Na +、K +、SiO 2-3、NO -3 9.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 +(aq)+SO 2-4+SO 2-4(aq)+Ba 2+(aq)+2OH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B.KOH(aq)+12H 2 SO 4(aq)= 12K 2SO 4(aq)+H 2O(l); ∆H=-57.3kJ/mol C.C 8H 18(1)+ 252O 2(g)=8CO 2(g); ∆H=-5518 kJ/molD.2C 8H 18(g)+25O 2(g)=16CO 2(g)+18H 2O(1); ∆H=-5518 kJ/mol10.X 、Y 、Z 、M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 、Y 、Z 相邻。
X 的核电荷数是Y 是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 与M 可形成化合物M 2Y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X 的氧化物>Y 的氧化物>Z 的氢化物B. 简单离子的半径:M 的离子>Z 的离子>Y 的离子>X 的离子C. YX 2、M 2Y 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D. Z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 411.向m g 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 氢氧化钾溶液V mL ,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 沉淀质量为n g 。
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 。
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100011.2bc V=B.125Vc p m =+C.n=m+17VcD.51739p m 12.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 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 (NH +4):③>①B.水电离出的c (H +):②>①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 (H +)=c(OH -)+c(NH 3·H 2O)D. 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 (NH +4)>c(Cl -)>c(OH -)>c(H +) 1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 、Y ,发生反应()();mX g nY g H Q = kJ/mol 。
反应达到平衡时,Y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n B.Q <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 的质量分数减少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 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雷达是用X 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解调C.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 15.据报道,2009年4月29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它行星 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2009HC82。
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39年,直径 2~3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155°的倾斜。
假定该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 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A.133.39-B.123.39-C.323.39D.233.3.916.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 KB.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C.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D.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17.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 1=20 Ω,R 2=30 Ω,C 为 电容器。
已知通过R 1的正弦交流电如图乙所示,则 A.交流电的频率为0.02 HzB.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VC.电阻R 2的电功率约为6.67 WD.通过R 3的电流始终为零18.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从n =4的能级向 n =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 ,从n =3的能级向n =2的能 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 ,则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辐射出γ射线B.氢原子从n =4的能级向n =3的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C.在水中传播时,a 光较b 光的速度小D.氢原子在n =2的能级时可吸收任意频率的光而发生电离19.图示为一列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 =0.6 s 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 >0.6 s ,则A.波的周期为2.4 sB.在t =0.9 s 时,P 点沿y 轴正方向运动C.经过0.4 s ,P 点经过的路程为4 mD.在t =0.5 s 时,Q 点到达波峰位置20.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 点处有一正点电荷,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 度v 1从M 点沿斜面上滑,到达N 点时速度为零,然后下滑回到M 点,此时速度为 V 2(v 2<v 1)。
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OM =ON ,则A.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2124v v g+B.从N 到M 的过程中,小物体的电势能逐渐减小C.从M 到N 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物体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从N 到M 的过程中,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电场力均是先增大后减小 21.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内圆半径为r ,外圆半径为R ,R 。
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 水平端面A 射入透明柱体,只经过两次全反射就垂直于水平端 面B 射出。
设透明柱体的折射率为n ,光在透明柱体内传播的 时间为t ,若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A. nB. B.n 可能为2C. C.t 可能为cD. D.t可能为4.8rc第Ⅱ卷本卷共10题,共174分。
22.(17分)(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的比值,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
为了测量一轻弹簧的劲度系数,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将两平行金属导轨水平固定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与导轨接触良好,水平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金属杆连接并保持绝缘。
在金属杆滑动的过程中,弹簧与金属杆、金属杆与导轨均保持垂直,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通过减小金属杆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和在弹的形变较大时读数等方法,使摩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请你按要求帮助该同学解决实验所涉及的两个问题。
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设计。
请你用低压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设计一电路图,画在图中虚线框内,并正确连在导轨的C、D两端。
②若已知导轨间的距离为d,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使金属杆随挡板缓慢移动,当移开挡板且金属杆静止时,测出通过金属杆的电流为I1,记下金属杆的位置,断开开关,测出弹簧对应的长度为x1;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次让金属杆静止时,测出通过金属杆的电流为I2,弹簧对应的长度为x2,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2)气垫导轨(如图甲)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时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