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类专题体系2计算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专题复习训练:计算题(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专题复习训练:计算题(无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专题复习训练:计算题1. 2018年10月24口,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大桥全长55km。

汽车限速100km/h。

(1)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

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经2min行驶2k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6min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答案:(1)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0.55h;(2)汽车的平均速度是80km/h。

2.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84km的空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s,(此时气温约为15℃)。

求:(1)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答案:(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2.6s;(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该金属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3.国庆假期,小芳一家驾车外出旅游。

(1)经过如图某交通标志牌时,小芳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甲所示。

小芳想弄清上面的含义,请你帮帮她15km的含义:;40的含义:(2)当汽车行至某区间测速路段拍照点(入口处)时(如乙图),小芳注意到这段区间测速公路全长24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芳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8:00,请问他们最晚几点到达区间测速另一个拍照点(出口处)才不会违规。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交通标示牌中“15km"表示从标志牌到贵阳的路程是15km;“40”表示该路段最大车速为40km/h;(2)由v=得,在区间测速段行驶的最长时间:由于8:00进入该路段,最晚8:24到达出口不违规,否则车速过慢。

4.宜万铁路经湖北宜昌市、恩施州和重庆市万州区所辖的十个县市(区)。

线路全长377km,宜万铁路被业界称为桥隧博物馆,全线共有隧道159座,桥梁253座。

难点微专题2杠杆改装成密度秤(原卷版)

难点微专题2杠杆改装成密度秤(原卷版)

难点微专题2——杠杆改装成密度秤A.方法点拨:杠杆改装成密度秤主要有两类题型:1.一端装一小桶,里面液体或装液体到,移动,不同的液体对应秤砣的不同,结合可将杠杆改装成密度秤,详见题型一。

2.一端挂一密度较的重物,将重物浸没在不同液体中其所受不同,细线上的拉力不同,对应秤砣的不同,结合可将杠杆改装成密度秤,详见题型二。

B. 例题讲解:题型一:小桶中装液体,测液体密度1.小明利用轻质硬棒(可视为杠杆)和透明塑料小桶等器材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用细线做成提纽在O点将硬棒吊起,棒的一端悬挂塑料小桶(小桶中可装水或其他待测液体).另外找一个重物作为秤砣,通过调节秤砣在硬棒上悬挂的位置,可使硬棒(杠杆)处于水平平衡。

以下是小明测量某种待测液体密度时的实验步骤的一部分,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小桶内不加液体,手提O点处的提纽,移动秤砣位置,当秤砣置于A位置时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

测量并记录此时O点到A点的距离l0;(2)将适量的水注入小桶中,在桶壁上标记水面位置。

移动秤砣到某一位置,使杠杆再次处于水平平衡,测量并记录;(3)将小桶内的水全部倒出,;(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计算待测液体密度ρ液的表达式:ρ液=。

题型二:利用浮力知识测液体密度2.小明利用轻质硬棒(可视为杠杆)和重物A、重物B,刻度尺等器材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用细线做成提纽系在O点将硬棒吊起,且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在棒的一端挂上一个重物A,另外找一个重物作为秤砣,通过调节秤砣在硬棒上悬挂的位置,可使硬棒(杠杆)水平平衡。

以下是小明称量某种待测液体密度时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A物体系在杠杆一端固定不动,手提O点处的提纽,移动秤砣位置,当秤砣置于B位置时使杠杆水平平衡,用刻度尺测量并记录此时O点到B点的距离L0;(2)将A浸没在水中,不触容器底壁,移动秤砣到某一位置,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3);(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计算待测液体密度ρ液的表达式:=。

(word完整版)2017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分类题型2

(word完整版)2017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分类题型2

2017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分类题型类型一 1、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题规律: 数 乙数=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类型二、求甲比乙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问题解题规律:甲比乙多的数除以 单位1( )或(甲-乙)乙类型三、求甲比乙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问题解题规律:甲比乙少的数除以 单位1( )或(乙-甲)乙类型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规律:一个数(单位“1”)⨯几分之几=部分量类型五: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此类问题的解题规律为:部分量÷分率= (单位“1”)。

部分量要与分率相对应。

总结:1、单位1已知用乘法2、,单位1未知用除法,3、求比较量用乘法4、,求单位1用除法,什么是单位一 ? 5、题中遇到多(少)几分之几就乘(除)(1+几分之几)1、去年产粮50万吨,今年产粮60万吨,求: (1).去年产粮是今年的几分之几? (2).今年是去年的多少倍? (3).今年比去年多几分之几? (4).去年比今年少几分之几?2、六一班男生18人,女生27人, (1)、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2)、女生是男生的几倍? (3)、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 (4)、女生比男生多几分之几?3、商店有一种衣服,原价40元,降价后每件只卖34元,便宜了百分之几?4、 人民机床厂五月份制造机床108台,六月份比五月份多制造91,六月份生产多少台?3、一套衣服裤子单价是125元,上衣的价钱比裤子贵54,这套衣服一共多少钱?2、 工地运来水泥32吨,第一天用去全部的52,第二天比第一天多41,第二天用去多少吨? 5、打一份稿件,第一天打了72,第二天打的和第一天同样多,现在还剩39页。

这份稿件共有多少页?6、春蕾书店新到一批儿童读物,第一天卖出比总数的92少100本,这样剩下1500本,新到的这批儿童读物总共是多少本?7、某校有女生160人,正好占男生人数的98,全校有多少人?8、水泥厂上半月完成月计划的56%,下半月完成月计划的64%,超额生产水泥2400吨水泥,问原计划生产水泥多少吨? 类型六 比与分数的应用题9、林林读一本故事书,已读的页数与余未读的页数之比是1:5,如果再读30页,则已读的页数与余未读的页数之比是3:5.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10、希望小学美术课外小组男生比女生少18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5. 美术课外小组里男女各有多少人?11、甲乙两车同时从AB 两地相对开出,经过2小时,甲车已行的路程与全程的比是2:5,乙车行了全程的31,这时两列车还相距96千米,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类型七、有关百分率的应用题(常见的百分率有哪些)12、六年级一班今天出勤48人,缺勤2人,出勤率是多少?13、青和村去年总共有96户种油菜,收油菜籽10080千克,已知出油率为42%,平均每户可得菜油多少千克?类型八 、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规律:(1)先求出份数,再求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数(单位“1”)乘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专题三 题型二、电学计算

专题三 题型二、电学计算

R1的实际功率
P实=I2R1=(0.2 A)2×440 Ω=17.6 W,
则当该电热毯处于低温加热状态与高温加热状态时,其中的电热丝
R1 所消耗的电功率大小之比


=
17.6W
110W
=
4

25
4.(2019·湖南怀化中考)如图甲是定值电阻R1和标有“8 V 8 W”灯
泡L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
A×25 Ω=5 V,
即电压表的示数为5 V;
当Rx=5 Ω时电路中的电流I=1.0 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
电阻最小,


I= 可得,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R

总=

=
9V
=9
1.0A
Ω,因串联电路中总
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
滑=R总-Rx=9 Ω-5 Ω=4 Ω;
该类型一般围绕由开关闭合、变阻器滑片移动等引起电路变化,
要求我们把握电路的某种联系,充分运用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电路
规律解题。
例题(2019·辽宁营口中考)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5 V不变,定
值电阻R0阻值为5 Ω,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20 Ω 1 A”字样,灯L标
有“3 V 1.2 W”,电压表量程为0~3 V。(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且
后,电压表V的示数为5 V。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2)电路正常工作10 s后,电流通过电阻R1做的功W1。移动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P,电源电压和电压表示数的比值最大为3,求电压表示数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
答案:(1)0.5 A

2017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分类题型2

2017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分类题型2

2017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分类题型类型一 1、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题规律: 数 乙数=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类型二、求甲比乙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问题解题规律:甲比乙多的数除以 单位1( )或(甲-乙)乙类型三、求甲比乙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问题解题规律:甲比乙少的数除以 单位1( )或(乙-甲)乙类型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规律:一个数(单位“1”)⨯几分之几=部分量类型五: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此类问题的解题规律为:部分量÷分率= (单位“1”)。

部分量要与分率相对应。

总结:1、单位1已知用乘法2、,单位1未知用除法,3、求比较量用乘法4、,求单位1用除法,什么是单位一 ? 5、题中遇到多(少)几分之几就乘(除)(1+几分之几)1、去年产粮50万吨,今年产粮60万吨,求: (1).去年产粮是今年的几分之几? (2).今年是去年的多少倍? (3).今年比去年多几分之几? (4).去年比今年少几分之几?2、六一班男生18人,女生27人, (1)、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2)、女生是男生的几倍? (3)、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 (4)、女生比男生多几分之几?3、商店有一种衣服,原价40元,降价后每件只卖34元,便宜了百分之几?4、 人民机床厂五月份制造机床108台,六月份比五月份多制造91,六月份生产多少台?3、一套衣服裤子单价是125元,上衣的价钱比裤子贵54,这套衣服一共多少钱?2、 工地运来水泥32吨,第一天用去全部的52,第二天比第一天多41,第二天用去多少吨? 5、打一份稿件,第一天打了72,第二天打的和第一天同样多,现在还剩39页。

这份稿件共有多少页?6、春蕾书店新到一批儿童读物,第一天卖出比总数的92少100本,这样剩下1500本,新到的这批儿童读物总共是多少本?7、某校有女生160人,正好占男生人数的98,全校有多少人?8、水泥厂上半月完成月计划的56%,下半月完成月计划的64%,超额生产水泥2400吨水泥,问原计划生产水泥多少吨? 类型六 比与分数的应用题9、林林读一本故事书,已读的页数与余未读的页数之比是1:5,如果再读30页,则已读的页数与余未读的页数之比是3:5.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10、希望小学美术课外小组男生比女生少18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5. 美术课外小组里男女各有多少人?11、甲乙两车同时从AB 两地相对开出,经过2小时,甲车已行的路程与全程的比是2:5,乙车行了全程的31,这时两列车还相距96千米,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类型七、有关百分率的应用题(常见的百分率有哪些)12、六年级一班今天出勤48人,缺勤2人,出勤率是多少?13、青和村去年总共有96户种油菜,收油菜籽10080千克,已知出油率为42%,平均每户可得菜油多少千克?类型八 、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规律:(1)先求出份数,再求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数(单位“1”)乘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高中政治必修二专题2 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解法

高中政治必修二专题2 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解法

(3)要明确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假设M国与N国的汇率是m∶n。
①若M国币值不变,N国货币升值(贬值)x%,则M国与N国的汇率为m∶
n 1±x%
②若M国货币升值(贬值)x%,N国币值不变,则M国与N国的汇率为 1±mx%。
应用体验 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 000美元,两年后,美元 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 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 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方法总结 解答此类试题,要牢记5个计算公式。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数量× 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2)纸币贬值率=(货币供应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供应量 ×100%。 (3)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 需要的货币量×100%。 (4)假如纸币贬值x%,那么商品价格=原价格÷(1-x%)。如果纸币升值x%, 那么商品价格=原价格÷(1+x%)。 (5)如果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为x%,那么商品价格=原价格×(1+x%)。
2.汇率变动的计算
典型例题 假设去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今年M国的
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A.1∶4.95 C.1∶5.6
√B.1∶5
D.1∶6.05
解析 今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故去年1单位M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当 于今年1×(1+10%)=1.1单位M国货币的购买力;又因为去年1单位M国货 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故今年两者的比例为1.1∶5.5=1∶5。
应用体验 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
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供应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8万亿

专题02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项练习(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学与练(人教版

专题02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项练习(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学与练(人教版

专题02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项练习类型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直接计算类型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新定义题型类型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程序框图的计算类型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直接计算1.计算:(1);(2).【分析】(1)先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得到原式=84﹣(﹣﹣+7)×12,然后根据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2)先进行乘方运算,然后根据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解答】解:(1)原式=84﹣(﹣﹣+7)×12=84+×12+×12﹣7×12=84+9+10﹣84=19;(2)原式=﹣9×+×(﹣24)﹣×(﹣24)+×(﹣24)=﹣1﹣18+4﹣9=﹣28+4=﹣24.2.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析】(1)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即可解决问题;(2)利用有理数的乘法分配律即可得答案.【解答】解:(1)==﹣5﹣2=﹣7;(2)==.3.(1)计算:.(2)计算:.【分析】(1)把除法变乘法后用乘法分配律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27+20﹣21=26;(2)原式===.4.计算:(1)﹣12÷2﹣2×(﹣3)+(﹣1)2024(2)(﹣3)2×5﹣(﹣2)3÷8【分析】(1)先运算有理数的乘方,然后运算有理数的乘除,最后运算加减计算即可;(2)先运算有理数的乘方,然后运算有理数的乘除,最后运算加减计算即可.【解答】解:(1)﹣12÷2﹣2×(﹣3)+(﹣1)2024=﹣6﹣(﹣6)+1=﹣6+6+1=1;(2)(﹣3)2×5﹣(﹣2)3÷8=9×5﹣(﹣8)÷8=45﹣(﹣1)=46.5.计算:(1);(2)﹣14+9÷(﹣3)2×|﹣3﹣1|.【分析】(1)利用乘法运算律计算求解即可;(2)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然后进行乘除运算,最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解答】解:(1)==24+30﹣28=26;(2)﹣14+9÷(﹣3)2×|﹣3﹣1|=﹣1+9÷9×4=﹣1+4=3.6.计算:(1)3﹣(﹣8)+(﹣5);(2);(3);(4);(5);(6).【分析】(1)先转化为加法,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法、最后算加减法;(3)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4)根据乘法分配律和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即可;(5)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法、最后算加减法;(6)先化为99+,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和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3+8﹣5=11﹣5=6;(2)原式=﹣24×3﹣9×(﹣8)=﹣72+72=0;(3)原式=﹣15+9﹣=﹣;(4)原式=﹣48×+48﹣48×+48×=﹣40+48﹣28+6=﹣14;(5)原式=﹣16﹣×(2﹣9)=﹣16﹣×(﹣7)=﹣16+1=﹣15;(6)原式=(99+)×(﹣36)=﹣99×36﹣×36=﹣3564﹣30.5=﹣3594.5.7.计算:(1)﹣4.2+5.7﹣8.4+10;(2);(3)﹣22×5﹣(﹣2)3÷4;(4)(﹣10)3+[(﹣4)2﹣(1﹣3)2×2].【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求解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求解即可;(3)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最后计算加减;(4)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最后计算加减.【解答】解:(1)﹣4.2+5.7﹣8.4+10=1.5+1.6=3.1;(2)===;(3)﹣22×5﹣(﹣2)3÷4=﹣4×5﹣(﹣8)÷4=﹣20﹣(﹣2)=﹣18;(4)(﹣10)3+[(﹣4)2﹣(1﹣3)2×2]=﹣1000+(16﹣4×2)=﹣1000+8=﹣992.8.计算:(1)15+(﹣27)+(﹣5)+27;(2);(3);(4).【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计算法则求解即可;(2)按照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除法,最后计算加减法,有括号先计算括号的运算顺序求解即可;(3)先去括号,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法则求解即可;(4)把原式变形为,进一步变形得到,据此计算求解即可.【解答】解:(1)15+(﹣27)+(﹣5)+27=15﹣27﹣5+27=10;(2)===0;(3)===7×1=7;(4)=====.9.计算:(1);(2);(3);(4).【分析】(1)原式利用减法法则变形,然后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乘法分配律解题即可得到结果;(3)原式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即可得到结果;(4)原式先运算乘方和括号,然后乘除,最后加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2)==12﹣18+8=2;(3)===;(4)===.10.计算:(1)﹣16+25+(﹣14)﹣(﹣4);(2);(3);(4).【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计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计算法则求解即可;(3)先把除法变成乘法,再根据乘法分配律求解即可;(4)按照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除法,最后计算加减法,有括号先计算括号的运算顺序求解即可.【解答】解:(1)﹣16+25+(﹣14)﹣(﹣4)=﹣16+25﹣14+4=﹣1;(2)==;(3)===﹣28+24﹣35=﹣39;(4)===.11.计算:(1)﹣12+5+(﹣16)﹣(﹣17);(2)25.3+(﹣7.3)+(﹣13.7)+7.7;(3)8﹣2×32﹣|﹣2×3|;(4).【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即可;(3)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法,后计算减法即可;(4)先计算乘方以及小括号内的乘法,再计算乘除,后计算减法即可.【解答】解:(1)﹣12+5+(﹣16)﹣(﹣17)=﹣7﹣16+17=﹣23+17=﹣6;(2)25.3+(﹣7.3)+(﹣13.7)+7.7=(25.3+7.7)﹣(7.3+13.7)=33﹣21=12;(3)8﹣2×32﹣|﹣2×3|=8﹣2×9﹣|﹣6|=8﹣18﹣6=﹣10﹣6=﹣16;(4)=4﹣2×()×5=4﹣(﹣)=4+=.12.计算(1);(2);(3);(4)﹣14﹣[(﹣3)3+(1+42)×2].【分析】(1)带分数化成两个数的和,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即可求解;(2)逆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即可求解;(3)先去绝对值符号,再通分,利用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即可求解;(4)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法,有括号,先计算括号内的.【解答】解:(1)====;(2)===0;(3)=====;(4)﹣14﹣[(﹣3)3+(1+42)×2]=﹣1﹣(﹣27+17×2)=﹣1+27﹣34=﹣8.13.计算(1)23+(﹣17)+6;(2);(3);(4).【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解答;(2)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解答;(3)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解答;(4)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除法解答.【解答】解:(1)原式=23﹣17+6=12;(2)原式===﹣7+(﹣1)=﹣8;(3)原式==;(4)原式=.14.计算题:(1)(﹣20)+(+3)﹣(﹣5)﹣(+7);(2);(3);(4)(﹣7)×(﹣5)﹣90÷(﹣15).【分析】(1)先去掉小括号,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2)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3)先算乘方,再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4)同时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减法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1)(﹣20)+(+3)﹣(﹣5)﹣(+7)=﹣20+3+5﹣7=﹣17+5﹣7=﹣12﹣7=﹣19;(2)=(﹣5)××=4××6=1×6=6;(3)=﹣8×()=﹣8×1=﹣8;(4)(﹣7)×(﹣5)﹣90÷(﹣15)=35﹣(﹣6)=41.15.计算:(1)﹣12+5+(﹣16)﹣(﹣17);(2)16÷|﹣8|﹣(﹣2)2×5;(3);(4)﹣24+(3﹣7)2﹣2×(﹣1)2.【分析】(1)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则计算即可;(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减法即可;(3)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4)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减即可.【解答】解:(1)原式=﹣7﹣16+17=﹣23+17=﹣6;(2)原式=16÷8﹣4×5=2﹣20=﹣18;(3)原式=24×﹣24×+24×=10﹣9+4=5;(4)原式=﹣16+(﹣4)2﹣2×1=﹣16+16﹣2=﹣2.类型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新定义题型方法说明:按照新的定义得出要计算的式子在进行计算。

专题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计算题(50题)(4大题型提分练)(解析版)

专题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计算题(50题)(4大题型提分练)(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专题有理数加减运算计算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2)方法指引:①在一个式子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减法都转化成加法,并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①转化成省略括号的代数和的形式,就可以应用加法的运算律,使计算简化.◎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常用的方法技★1、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结合★2、符号相同的数相结合★3、同分母的分数相结合★4、相加减得整数的相结合-- -凑整法★5、按加数的类型灵活结合★6、先把分数分离整数后再分组相结合-- -拆项法题型一 有理数的加法计算1.(2023秋•河东区校级月考)计算:(1)27+(﹣13);(2)(﹣19)+(﹣91);(3)(﹣2.4)+2.4;(4)53+(−23).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解题即可.【解答】解:(1)27+(﹣13)=14;(2)(﹣19)+(﹣91)=﹣110;(3)(﹣2.4)+2.4=0;(4)53+(−23)=1. 【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掌握加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计算:(1)(﹣3)+(﹣9);(2)6+(﹣9);(3)15+(﹣22);(4)0+(−25);(5)12+(﹣4);(6)﹣4.5+(﹣3.5).【分析】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逐个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3)+(﹣9)=﹣(3+9)=﹣12;(2)6+(﹣9)=﹣(9﹣6)=﹣3;(3)15+(﹣22)=﹣(22﹣15)=﹣7;(4)0+(−25)=−25;(5)12+(﹣4)=12﹣4=8;(6)﹣4.5+(﹣3.5)=﹣(4.5+3.5)=﹣8.【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加法,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是正确计算的前提.3.(2023秋•南郑区校级月考)计算:(1)(+7)+(﹣6)+(﹣7);(2)(−32)+(−512)+52+(−712).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计算法则求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7﹣6﹣7=﹣6;(2)原式=(−32)−512+52−712=(−32+52)−(512+712)=1﹣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计算,熟知相关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计算:(1)15+(﹣19)+18+(﹣12)+(﹣14);(2)2.75+(﹣234)+(+118)+(﹣1457)+(﹣5.125). 【分析】(1)去括号利用,再利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2)去括号利用,再利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15﹣19+18﹣12﹣14=(15+18)+(﹣19﹣12﹣14)=33+(﹣45)=﹣12;(2)原式=234−234+118−1457−518 =(234−234)+(118−518)﹣1457 =﹣185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掌握运算法则,利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5.用合理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103+(−114)+56+(−712);(2)(−12)+(−25)+(+32)+185+395. 【分析】(1)把原式写成去掉括号的形式,分别计算正数和负数的和,即可得到答案;(2)应用加法的交换,结合律,即可计算.【解答】解:(1)103+(−114)+56+(−712) =103+56−114−712=256−206 =56;(2)(−12)+(−25)+(+32)+185+395 =(−12+32)+(−25+185+395)=1+11=12.【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6.(2023秋•桐柏县校级月考)提升计算:(1)(﹣2.4)+(﹣3.7)+(﹣4.6)+5.7;(2)23+(﹣17)+6+(﹣22);(3)(+14)+(+18)+6+(−38)+(−38)+(−6).【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3)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1)(﹣2.4)+(﹣3.7)+(﹣4.6)+5.7=[(﹣2.4)+(﹣4.6)]+[(﹣3.7)+5.7]=﹣7+2=﹣5;(2)23+(﹣17)+6+(﹣22)=(23+6)+[(﹣17)+(﹣22)]=29+(﹣39)=﹣10;(3)(+14)+(+18)+6+(−38)+(−38)+(−6)=[(+14)+(+18)+(−38)]+(−38)+[6+(−6)]=0+(−38)+0=−38.【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二 有理数的减法计算7.计算:(1)(﹣73)﹣41;(2)37﹣(﹣14);(3)(−13)−190; (4)37−12. 【分析】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73﹣41=﹣114;(2)原式=37+14=51;(3)原式=−3090−190=−3190; (4)原式=614−714=−114.【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减法,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8.计算:(1)(﹣14)﹣(+15);(2)(﹣14)﹣(﹣16);(3)(+12)﹣(﹣9);(4)12﹣(+17);(5)0﹣(+52);(6)108﹣(﹣11).【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14﹣15=﹣29;(2)原式=﹣14+16=2;(3)原式=12+9=21;(4)原式=12﹣17=﹣5;(5)原式=0﹣52=﹣52;(6)原式=108+11=119.【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减法,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9.计算:(1)(﹣34)﹣(+56)﹣(﹣28);(2)(+25)﹣(−293)﹣(+472).【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法化成加法,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再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34)+(﹣56)+(+28)=﹣34﹣56+28=﹣90+28=﹣62;(2)原式=(+25)+(+293)+(−472)=25+293−472=25+586−1416=2086−1416=67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则.10.计算下列各题.(1)(5﹣8)﹣2;(2)(3﹣7)﹣(2﹣9);(3)(﹣3)﹣12﹣(﹣4);(4)0﹣(﹣7)﹣4.【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解答】解:(1)(5﹣8)﹣2=﹣3+(﹣2)=﹣5;(2)(3﹣7)﹣(2﹣9)=(﹣4)﹣(﹣7)=﹣4+7=3;(3)(﹣3)﹣12﹣(﹣4)=﹣15+4=﹣11;(4)0﹣(﹣7)﹣4=0+7﹣4=3.【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熟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11.计算:(1)﹣30﹣(﹣85);(2)﹣3﹣6﹣(﹣15)﹣(﹣10);(3)23−(−23)−34.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3)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1)﹣30﹣(﹣85)=﹣30+85=55;(2)﹣3﹣6﹣(﹣15)﹣(﹣10)=﹣3﹣6+15+10=16;(3)23−(−23)−34 =23+23−34=712.【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2.(2023秋•新城区校级月考)计算:0.47﹣4﹣(﹣1.53).【分析】原式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0.47﹣4﹣(﹣1.53)=0.47﹣4+1.53=(0.47+1.57)﹣4=2﹣4=﹣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熟练掌握有理数加减法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2023秋•皇姑区校级期中)计算:16﹣(﹣12)﹣24﹣(﹣18).【分析】将减法统一成加法,然后再计算.【解答】解:原式=16+12+(﹣24)+18=28+(﹣24)+18=4+18=22.【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加减法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4.(2023秋•射洪市校级月考)计算:(﹣7)﹣(﹣10)﹣(﹣8)﹣(﹣2).【分析】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由此计算即可.【解答】解:(﹣7)﹣(﹣10)﹣(﹣8)﹣(﹣2)=﹣7+10+8+2=13.【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熟记其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5.(2024春•闵行区期中)计算:0.125−(−234)−(318−0.25).【分析】按照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法化成加法,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然后进行简便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18+234−318+14=234+14+18−318=3﹣3=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则.16.计算:4.73−[223−(145−2.63)]−13.【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求解即可,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解答】解:原式=4.73﹣[223−(﹣0.83)]−13 =4.73﹣(83+0.83)−13 =4.73−83−0.83−13=0.9.【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基础. 题型三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17.计算:16+(﹣25)+24+(﹣35).【分析】把括号去掉,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解答】解:16+(﹣25)+24+(﹣35),=16﹣25+24﹣35=(16+24)+(﹣25﹣35)=40+(﹣60)=﹣20.【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加法,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熟练应用是解题关键.18.计算:(﹣34)+(+8)+(+5)+(﹣23)【分析】此题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原式可变为[(﹣34)+(﹣23)]+(8+5),然后利用加法的结合律将两个加数相加.【解答】解:(﹣34)+(+8)+(+5)+(﹣23),=[(﹣34)+(﹣23)]+(8+5),=﹣57+13,=﹣44.【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解题关键是综合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计算.19.计算:213+635+(−213)+(−525).【分析】原式1、3项结合,2、4项结合,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213−213)+(635−525)=115.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计算:(﹣1.8)+(+0.7)+(﹣0.9)+1.3+(﹣0.2).【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1.8+(﹣0.2)]+(0.7+1.3)+(﹣0.9)=﹣2+2+(﹣0.9)=﹣0.9.【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1.(2023秋•合江县校级期末)计算:(−312)+(+67)+(−0.5)+(+117).【分析】先把加法写成省略加号、括号和的形式,再利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求解.【解答】解:原式=﹣312+67−12+117 =(﹣312−12)+(67+117) =﹣4+2=﹣2.【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掌握加法的运算法则、运算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2.计算:−0.5+(−314)+(−2.75)+(+712).【分析】先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再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解答】解:原式=[﹣0.5+(+712)]+[(﹣3.25)+(﹣2.75)] =7+(﹣6)=1.【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加法,掌握加法法则,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解题关键.23.(2023秋•合江县校级期末)计算:(−312)+(+67)+(−0.5)+(+117).【分析】先把加法写成省略加号、括号和的形式,再利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求解.【解答】解:原式=﹣312+67−12+117 =(﹣312−12)+(67+117) =﹣4+2=﹣2.【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掌握加法的运算法则、运算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4.(2023秋•汉中期末)计算:12+(−23)+47+(−12)+(−13). 【分析】利用加法结合律变形后,相加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12+(−12)]+[(−23)+(−13)]+47 =0﹣1+47=−37.【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5.(2023春•普陀区期中)计算:(−357)+(+15.5)+(−1627)+(−512).【分析】先按照同分母结合,再算加法.【解答】解:原式=(﹣357−1627)+(15.5﹣5.5)=﹣20+10=﹣10.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掌握加法运算律是解题的关键.26.(2024春•普陀区期中)计算:−3.19+21921+(−6.81)−(−2221).【分析】将小数与小数结合,分数与分数结合后再运算即可.【解答】解:−3.19+21921+(−6.81)−(−2221) =(﹣3.19﹣6.81)+(21921+2221)=﹣10+5=﹣5.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分组计算是关键.27.(2023春•浦东新区校级期中)(−2513)+(+15.5)+(−7813)+(−512). 【分析】先将小数化分数,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分母相同的放一起进行计算.【解答】解:原式=(−2513)+(+1512)+(−7813)+(−512)=[1512+(−512)]+[(−2513)+(−7813)] =10﹣10=0.【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分母相同的数放一起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8.(2023秋•惠城区月考)用适当的方法计算:(1)0.36+(﹣7.4)+0.5+(﹣0.6)+0.14;(2)(﹣51)+(+12)+(﹣7)+(﹣11)+(+36).【分析】(1)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将正数结合在一起,负数结合在一起计算即可;(2)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将正数结合在一起,负数结合在一起计算即可;【解答】解:(1)0.36+(﹣7.4)+0.5+(﹣0.6)+0.14=(0.36+0.14+0.5)+[(﹣7.4)+(﹣0.6)]=1+(﹣8)=﹣7;(2)(﹣51)+(+12)+(﹣7)+(﹣11)+(+36)=[(﹣51)+(﹣7)+(﹣11)]+[(+12)+(+36)]=(﹣69)+48=﹣21.【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利用运算定律可使计算简便.29.计算:(1)137+(﹣213)+247+(﹣123); (2)(﹣1.25)+2.25+7.75+(﹣8.75).【分析】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与运算律进行计算便可.【解答】解:(1)137+(﹣213)+247+(﹣123) =(137+247)+[(﹣213)+(﹣123)]=4+(﹣4)=0;(2)(﹣1.25)+2.25+7.75+(﹣8.75)=[(﹣1.25)+(﹣8.75)]+(2.25+7.75)=(﹣10)+10=0.【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加法,加法运算律,关键是熟记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与运算律.30.(2023秋•齐河县校级月考)计算题.(1)5.6+4.4+(﹣8.1);(2)(﹣7)+(﹣4)+(+9)+(﹣5);(3)14+(−23)+56+(−14)+(−13); (4)(﹣9512)+1534+(﹣314)+(﹣22.5)+(﹣15712).【分析】(1)运用加法结合律简便计算即可求解;(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即可求解;(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即可求解;(4)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原式=10﹣8.1=1.9;(2)原式=(﹣7)+[(﹣4)+(﹣5)+(+9)]=﹣7+0=﹣7;(3)原式=[14+(−14)]+[(−23)+(−13)]+56=0+(﹣1)+56=−16;(4)原式=[(﹣9512)+(﹣15712)]+[1534+(﹣314)]+(﹣22.5) =﹣25+1212+(﹣2212) =﹣25+(﹣10)=﹣3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四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1.(2024春•浦东新区校级期中)计算:(−2513)−(−15.5)+(−7813)+(−512).【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求出算式的值即可.【解答】解:(−2513)−(−15.5)+(−7813)+(−512)=﹣2513+15.5﹣7813−512 =(﹣2513−7813)+(15.5﹣512)=﹣10+1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在一个式子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减法都转化成加法,并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2)转化成省略括号的代数和的形式,就可以应用加法的运算律,使计算简化.32.(2024春•崇明区期中)计算:414−1.5+(512)−(﹣2.75). 【分析】根据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运算即可.【解答】解:原式=4.25﹣1.5+5.5+2.75=(4.25+2.75)+(5.5﹣1.5)=7+4=11.【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分数转化为小数后分组运算是关键.33.(2024春•黄浦区期中)计算:(−7.7)+(−656)+(−3.3)−(−116).【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解答】解:原式=﹣7.7−416−3.3+76=﹣11−346=−503.【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是关键.34.(2022•南京模拟)计算:(﹣478)﹣(﹣512)+(﹣414)﹣318. 【分析】原式利用减法法则变形,结合后相加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478)﹣(﹣512)+(﹣414)﹣318 =−478−318+512−414=−8+114=−634.【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凑整运算可以简化计算.35.(2023秋•万柏林区校级月考)计算:−|−113|−(−225)−|−313|+(−125).【分析】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加法交换律和有理数加减法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113|−(−225)−|−313|+(−125)=−113+225−313−125=−113−313+225−125=−423+1=−323.【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解答时涉及绝对值的意义,加法交换律,掌握有理数加减法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6.(2023秋•万柏林区校级月考)计算:(1)6﹣(﹣2)+(﹣3)﹣1;(2)−1.2+(−34)−(−1.75)−14.【分析】(1)(2)两个小题均按照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法化成加法,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进行简便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6+2﹣3﹣1=8﹣4=4;(2)原式=−1.2−34+1.75−14=−1.2+1.75−34−14=0.55﹣1=﹣0.4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则.37.(2023秋•泰兴市期末)计算:(1)(−49)+(−59)﹣(﹣9);(2)(56−12−712)+(−124).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1)(−49)+(−59)﹣(﹣9)=−49+(−59)+9=﹣1+9=8;(2)(56−12−712)+(−124) =(1012−612−712)+(−124) =−14+(−124)=−724.【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8.(2023秋•管城区校级月考)计算:(1)20+(﹣13)﹣|﹣9|+15;(2)﹣61﹣|﹣71|﹣9﹣(﹣3).【分析】(1)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进行化简,再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进行简便计算即可;(2)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进行化简,然后进行简便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20+(﹣13)﹣9+15=20﹣13﹣9+15=20+15﹣13﹣9=35﹣22=13;(2)原式=﹣61﹣71﹣9+3=﹣141+3=﹣13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则.39.(2023秋•珠海校级月考)计算:(1)4.1﹣(﹣8.9)﹣7.4+(﹣6.6);(2)(−710)+(+23)+(−0.1)+(−2.2)+(+710)+(+3.5).【分析】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1)4.1﹣(﹣8.9)﹣7.4+(﹣6.6)=4.1+8.9﹣7.4﹣6.6=13﹣14=﹣1;(2)(−710)+(+23)+(﹣0.1)+(﹣2.2)+(+710)+(+3.5)=−710+23﹣0.1﹣2.2+710+3.5=24.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加减运算,掌握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0.(2023秋•碑林区校级月考)计算:(1)(﹣2)+3+1+(﹣13)+2;(2)−(−2.5)−(+2.4)+(−312)−1.6.【分析】(1)从左向右依次计算即可;(2)根据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计算即可.【解答】解:(1)(﹣2)+3+1+(﹣13)+2=1+1﹣13+2=﹣9.(2)−(−2.5)−(+2.4)+(−312)−1.6=2.5﹣2.4﹣3.5﹣1.6=(2.5﹣3.5)+(﹣2.4﹣1.6)=﹣1+(﹣4)=﹣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在一个式子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减法都转化成加法,并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2)转化成省略括号的代数和的形式,就可以应用加法的运算律,使计算简化.41.(2023秋•乌鲁木齐期末)计算:(1)﹣313+(−12)−(−13)+112; (2)(﹣5.3)+|﹣2.5|+(﹣3.2)﹣(+4.8).【分析】先分别变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为有理数加法,再运用加法交换结合律进行求解.【解答】解:(1)−313+(−12)−(−13)+112=(﹣313+13)+(−12+112) =﹣3+1=﹣2;(2)(﹣5.3)+|﹣2.5|+(﹣3.2)﹣(+4.8)=﹣5.3+2.5﹣3.2﹣4.8=2.5﹣(5.3+3.2+4.8)=2.5﹣13.3=﹣10.8.【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能力,关键是能准确确定运算顺序和方法,并进行正确地计算.42.(2023秋•顺德区校级月考)计算:(1)(+13)﹣(+12)﹣(−34)+(−23).(2)(+478)﹣(﹣514)+(﹣414)﹣(+318). 【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则计算各题即可.【解答】解:(1)原式=13−12+34−23=4−6+9−812=−112; (2)原式=478+514−414−318=(478−318)+(514−414) =134+1 =234.【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3.(2023秋•谯城区校级月考)计算题:(1)6﹣(+3)﹣(﹣7)+(﹣2);(2)103+(−114)﹣(−56)+(−712). 【分析】各个小题均把减法写成加法,然后省略加号和括号,进行简便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6+(﹣3)+7﹣2=6﹣3+7﹣2=6+7﹣3﹣2=13﹣5=8;(2)原式=103−114+56−712 =4012−3312+1012−712 =4012+1012−3312−712 =5012−4012=1012=5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44.(2023秋•禅城区校级月考)计算:(1)(+4.3)﹣(﹣4)+(﹣2.3)﹣(+4);(2)0−12−(−3.25)+234−|−712|.【分析】(1)根据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运算即可;(2)去绝对值后,根据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运算即可.【解答】解:(1)(+4.3)﹣(﹣4)+(﹣2.3)﹣(+4)=4.3+4﹣2.3﹣4=2;(2)0−12−(−3.25)+234−|−712|=0−12+3.25+234−712 =﹣8+3.25+2.75=﹣8+6=﹣2.【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5.(2023秋•天桥区校级月考)简便运算:(1)31+(﹣28)+28+69;(2)﹣414+8.4﹣(﹣4.75)+335.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即可;(2)据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即可.【解答】解:(1)31+(﹣28)+28+69=(31+69)+[(﹣28)+28]=100+0=100;(2)﹣414+8.4﹣(﹣4.75)+335 =(﹣4.25+4.75)+(8.4+3.6)=0.5+12=12.5.【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6.(2023秋•宁阳县期中)计算:(1)13+(﹣24)﹣25﹣(﹣20);(2)(−13)+(−52)+(−23)+(+12);(3)−20.75−3.25+14+1934;(4)−|−23−(+32)|−|−15+(−25)|.【分析】(1)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则计算即可;(2)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则计算即可;(3)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则计算即可;(4)先算绝对值,再算加减即可.【解答】解:(1)原式=﹣11﹣25+20=﹣36+20=﹣16;(2)原式=(−13−23)+(12−52) =﹣1﹣2=﹣3;(3)原式=(﹣20.75+1934)+(14−3.25) =﹣1﹣3=﹣4;(4)原式=﹣|−4+96|﹣|−35| =−136−35=−65+1830 =−8330. 【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7.(2023秋•台儿庄区月考)计算题:(1)﹣32﹣(﹣17)﹣23+(﹣15);(2)(−323)−(−2.4)+(−13)−(+425);(3)(−13)﹣(﹣316)﹣(+223)+(﹣616); (4)(﹣45)﹣(+9)﹣(﹣45)+(+9).【分析】(1)先把算式写成省略加号、括号和的形式,再把负数与正数分别相加;(2)(3)先把算式写成省略加号、括号和的形式,再把分母相同的相加;(3)先把算式写成省略加号、括号和的形式,再把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解答】解:(1)﹣32﹣(﹣17)﹣23+(﹣15)=﹣32+17﹣23﹣15=﹣70+17=﹣53;(2)(−323)−(−2.4)+(−13)−(+425)=﹣323+2.4−13−4.4 =﹣323−13+2.4﹣4.4=﹣4﹣2=﹣6; (3)(−13)﹣(﹣316)﹣(+223)+(﹣616) =−13+316−223−616 =−13−223+316−616=﹣3﹣3=﹣6;(4)(﹣45)﹣(+9)﹣(﹣45)+(+9)=﹣45﹣9+45+9=(45﹣45)+(9﹣9)=0.【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8.(2023秋•临河区月考)(1)(﹣4.3)﹣(+5.8)+(﹣3.2)﹣3.5+(﹣2.7);(2)−|−15|−(+45)−|−37|−|−47|;(3)513+(−423)+(−613);(4)−12+(−13)−(−14)+(−15)−(−16).【分析】(1)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则计算即可;(2)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及有理数的加减法则计算即可;(3)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则计算即可;(4)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4.3﹣5.8﹣3.2﹣3.5﹣2.7=﹣(4.3+5.8+3.2+3.5+2.7)=﹣19.5;(2)原式=−15−45−37−47=﹣1﹣1=﹣2;(3)原式=513−613−423 =﹣1﹣423 =﹣523; (4)原式=−12−13+14−15+16=−56+14−15+16=−56+16+14−15=−23+14−15=−40+15−1260=−3760.【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9.(2023秋•越秀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的解题方法.计算:﹣556+(﹣923)+1734+(﹣312). 解:原式=[(﹣5)+(−56)]+[(﹣9)+(−23)]+(17+34)+[(﹣3)+(−12)]=[(﹣5)+(﹣9)+17+(﹣3)]+[(−56)+(−23)+34+(−12)]=0+(−54)=−54.上述解题方法叫做拆项法,按此方法计算:(﹣202156)+404323+(﹣202223)+156. 【分析】根据拆项法,可把整数结合在一起,分数结合在一起,再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2021)+(−56)+4043+23+(﹣2022)+(−23)]+(1+56)=[(﹣2011)+4043+(﹣2022)+1]+[(−56)+(−23)+23+(56)] =11+0=11.【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拆项法是解题关键.仿照上面的方法,请你计算:(−2022724)+(−202158)+(−116)+4044. 【分析】仿照上述拆项法解题即可.【解答】解:(−2022724)+(−202158)+(−116)+4044=[(﹣2022)+(−724)]+[(﹣2021)+(−58)]+[(﹣1)+(−16)]+4044 =[(﹣2022)+(﹣2021)+(﹣1)+4044]+[(−724)+(−58)+(−16)] 50.(2023秋•襄汾县期中)阅读下面的计算过程,体会“拆项法”计算:﹣556+(﹣923)+1734+(﹣312) 解:原式=[(﹣5)+(−56)]+[(﹣9)+(−23)]+(17+34)+[(﹣3)+(−12)]=[(﹣5)+(﹣9)+17+(﹣3)]+[(−56)+(−23)+34+(−12)]=0+(﹣114)=﹣114 启发应用用上面的方法完成下列计算:(1)(﹣3310)+(﹣112)+235−(﹣212); (2)(﹣200056)+(﹣199923)+400023+(﹣112).【分析】原式根据阅读材料中的方法变形,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3310)+(﹣112)+235−(﹣212) =(﹣3−310)+(﹣1−12)+(2+35)+(2+12)=(﹣3﹣1+2+2)+(−310−12+35+12)=0+310=310;(2)(﹣200056)+(﹣199923)+400023+(﹣112) =(﹣2000−56)+(﹣1999−23)+(4000+23)+(﹣1−12)=(﹣2000﹣1999+4000﹣1)+(−56−23+23−12)=0﹣113 =﹣113.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类专题体系:专题2.计算题计算题总体归类:一、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计算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及受精过程的相关计算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计算四、遗传学的计算(一)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二)DNA分子复制中的数量关系(三)中心法则中的有关计算(四)遗传规律中的几率计算1.父母双方都只有一种基因型2.父母双方中有一方或双方含有多种基因型3.多对相对性状五.特殊分离比的相关计算六、基因频率的计算1.通过不同基因型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3.计算基因型频率4.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的求算5.自交与自由交配6. 两对基因自由交配的频率计算七、生态学的相关计算八、其它计算1.跨膜层数计算2.信息给予类计算3.PCR、限制酶切割、电泳等一、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计算1.如图是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其中二硫键“—S—S—”是蛋白质中连接两条肽链的一种化学键。

(—SH+—SH→—S—S—+2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该蛋白质时生成(n-2)个水分子B.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的碱基数不超过6nC.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2)个氧原子D.该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增加了(2n-4)个氢原子2.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A .6 18B .5 18C .5 17D .6 173.由丙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组成的三肽有( )A .6种B .5种C .27种D .3种4.有足量的A 、B 、C 三种氨基酸,它们能形成的三肽种类以及包含三种氨基酸的三肽种类最多有( )A .3种、3种B .27种、6种C .9种、9种D .6种、3种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及受精过程的相关计算1.某种热带植物的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有36个着丝点,那么,这种植物的细胞在减数分裂的后期有着丝点( )A .9个B .18个C .36个D .72个2.若玉米的2000个精子全部参与受精作用,受精卵又全部发育,最多能形成多少个玉米粒( )A.1000B.2000C.3000D.40003.某动物的卵原细胞有6条染色体,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四分体时的着丝点数和四分体数分别是( )A .6和 12B .6和 3C .12和 6D .12和 124.若用1对雌雄蛙进行人工繁殖,得到了1000只蝌蚪,从理论上推算至少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各多少个?( )A.4000和1000 B .1000和4000 C .1000和250 D .250和10005.一只西瓜中共有200粒种子,问发育成这只西瓜所需要的子房数、胚珠数、花粉粒数和精子数分别是( )A .200、200、200、200B .1、200、200、400C .100、200、300、400D .1、200、400、4006.玉米的体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卵细胞、胚细胞、胚乳细胞、珠被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依次是( )A.10、20、20 、20B.10、20、30、20C.10、20、10、20D.10、30、30、207.在显微镜下发现某动物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有成对的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12对,该动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体细胞染色体数和卵细胞中DNA 分子数分别是 ( )A 、4 48 24B 、2 48 24C 、2 24 12D 、8 48 488.已知牛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15个四分体,而牛的体细胞中共有6×109个脱氧核苷酸,假设平均每1000个碱基对中有一基因(双链)。

牛的体细胞中有n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平均有m 个基因(双链),则n 和m 的依次是( )A .30 2×105B .60 2×105C .30 1×105D .15 4×1059.某二倍体动物有K 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形成遗传信息不同的配子,其种类数为( )A.2KB.(21)KC.K 2D.K 1 10.下图为普通小麦起源示意图,请回答:一粒小麦AA ,2N=14 × 斯氏麦草BB ,2N=14↓AB↓二粒小麦AABB ×滔氏麦草DD,2N=14↓ABD↓普通小麦AABBDO(1).图中A、B、D表示( )A.基因B.基因型 C.染色体D.染色体组(2).将普通小麦与二粒小麦杂交所得杂种,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多少个四分体( )A.28 B.21 C.14 D.7(3).普通小麦是可育的,而三倍体无籽西瓜(基基型AAa)是不可育的,为使三倍体无籽西瓜可育,所需的操作及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分别为( ) A.秋水仙素处理,1:3:1 B.授以普通西瓜花粉,1:4:1C.秋水仙素处理,1:2:1 D.用适宜浓度生长素处理,1:4:1 11.果蝇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

问:(1)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对,次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有对。

(2)若有26个初级精母细胞,理论上产生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个精子细胞,每个精子细胞内染色体是条。

(3)若每个精子都与卵细胞结合,需个卵细胞,它们由个卵原细胞分裂而产生,同时有个极体退化,消失极体与卵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少。

12.下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C.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 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计算㈠.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1.同样消耗1mol的葡萄糖,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比无氧呼吸转化效率高()A.20倍B.19倍C.6倍多D.12.7% 2.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两者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CO2和吸收的O2之比是()A.1∶2 B.2∶3 C.3∶4 D.4∶3 3.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两者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产生的ATP的量之比约为()A.1∶20 B.10∶1 C.1∶10 D.20∶14.现有一瓶酵母菌的葡萄糖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假定两种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率相同),在氧浓度为a时发生的情况是()A.100%酵母菌进行发酵B.30%的酵母菌进行发酵C.60%的酵母菌进行发酵D.酵母菌停止发酵5.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外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

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倍,转移到ATP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

㈡.光合速率的计算方法1. “半叶法”---测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生产量,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干物质积累数1. 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

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z>x>yB.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 gC.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 g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 g/4 h2.某研究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

其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可先在叶柄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

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单位是mg/(dm2·h)。

问题:若M=MB -MA,则M表示。

方法2:黑白瓶法---测溶氧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

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分别在起始和24小时后以温克碘量法测定各组培养瓶中的氧含量,记录数据如下:表2(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3mg/L的原因是;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 mg/L·24h。

(2)当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 mg/L·24h。

(3)光照强度至少为(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方法3:气体体积变化法---测光合作用O2产生(或CO2消耗)的体积1.图4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置于20℃环境中。

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

2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 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位置X处。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清水,重复上述实验,20min后,要使水滴维持在位置X处,针筒的容量(需向左/需向右/不需要)调节。

(2)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 mL/h。

(3)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在20℃、无光条件下,3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处。

则在有光条件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 mL/h。

2.右图是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仪器。

在密闭的小室内,放有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缓冲液用以调节小室内CO2的量,使其浓度保持在0.03%,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

在不同强度光照条件下,测得小室内气体体积如下表所示(表中气体体积的单位是微升/平方厘米叶面积/分。

“+”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光强度单位为千勒克(1)光强度为0时,小室内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