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调查问卷
网络欺凌调查问卷

网络欺凌调查问卷调查目的本问卷旨在了解受访者在网络上是否曾经遭受过欺凌行为,以及对网络欺凌的态度和心理影响。
我们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进一步提高社会对网络欺凌问题的关注和防范措施。
调查方法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您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选项,或者填写具体的答案。
我们将保证您的回答完全匿名,您提供的信息将仅用于研究目的。
个人信息1. 性别:- 男- 女- 其他2. 年龄:- 18岁以下- 18-25岁- 26-35岁- 36-45岁- 46岁以上3. 教育程度:- 小学- 初中- 高中/中学- 大专- 本科及以上网络欺凌经历4. 您是否在网络上遭受过欺凌行为?(可多选)- 是,曾经遭受过言语攻击- 是,曾经遭受过人身攻击- 是,曾经遭受过恶意传播个人信息- 是,曾经遭受过其他形式的欺凌行为- 否,从未遭受过任何欺凌行为5. 如果您曾经遭受过欺凌行为,请简要描述您的经历,并表达对此事件的感受。
(空白区域可根据个人情况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网络欺凌态度6. 您认为网络欺凌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会造成哪些影响?(可多选)- 焦虑和抑郁- 自尊心受损- 社交障碍- 学业受影响- 对未来产生恐惧感-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7. 您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和预防网络欺凌?(空白区域可根据个人思考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束语感谢您的参与!通过您的回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网络欺凌的现状,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网络欺凌行为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欺凌的现状和特点,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我们特设计此问卷。
本问卷旨在收集您在网络上遭遇欺凌的相关信息,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将严格保密,请您放心填写。
本问卷共分为四个部分,预计耗时约10分钟。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男()女()其他2. 您的年龄:()18岁以下()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3. 您的学历:()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4. 您的职业:()学生()企业员工()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自由职业者()其他二、网络欺凌经历5. 您是否遭遇过网络欺凌?()是()否6. 如果您遭遇过网络欺凌,请描述一下以下情况:(1)网络欺凌的形式:□辱骂、嘲讽□人身攻击、威胁□散布谣言、诽谤□盗用账号、冒充身份□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2)网络欺凌的发生频率:□经常发生□偶尔发生□很少发生□从未发生(3)网络欺凌发生的时间:□白天□晚上(4)网络欺凌发生的原因:□个人原因□人际关系□网络环境□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7. 您在遭遇网络欺凌时,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向亲朋好友倾诉□向网络平台举报□报警□寻求心理帮助□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三、网络欺凌影响8. 网络欺凌对您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心理压力□人际关系□学业、工作□社交活动□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9. 您认为网络欺凌对您的影响程度如何?□非常严重□比较严重□一般□轻微□无影响四、网络欺凌预防与建议10.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网络欺凌?□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完善网络法律法规□提高网络监管力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11. 您对预防和应对网络欺凌有什么建议?__________________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欺凌现状,为构建和谐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完整word版)网络暴力调查问卷

网络暴力调查问卷调查目的:1、了解人们对网络暴力现象的普遍认识或看法。
2、了解并分析网络暴力的受影响人群比例和影响程度。
3、了解并分析网络暴力施暴者的行为动机和受害者所受的精神或身体伤害程度。
4、寻求解决网络暴力现象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调查方式:本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通过发放传单、网上问卷和随机采访的方式开展调查.调查对象:调查以熟悉互联网的中青年为主要群体,年龄段设定在15-55岁之间。
注:为确保调查结果准确度,请在填写问卷时以第一想法为主,答题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1、请选择你的学历?A、男B、女2、请选择你的学历?A、小学或以下B、初中C、高中或中专D、大学或大专E、研究生及以上3、请选择你的职业?A、学生B、老师C、普通打工一族D、企业高管或白领E、企业家及其他成功人士F、事业单位及公务人员G、无固定工作H、其他职业(____)4、你是否经常利用互联网?A、经常使用B、偶尔使用C、从来不用5、你是否认为网络舆论会对现实生活带来影响?A、会,影响较大B、会,影响较小C、不会D、不清楚6、你在利用网络时是否遭遇过网络暴力?A、经常遭遇B、偶尔遭遇C、从未遇到D、不清楚7、你是如何认识网络暴力的?(多选)A、是情绪解压的一种手段。
B、是一种个性化表达方式。
C、是个人素质低下的体现。
D、其他认识(____)8、当你在网上看到别人遭遇网络暴力时,你会怎么做?A、强势围观B、大力声讨C、投诉举报D、两方劝和E、不清楚9、假如你在网上遭遇网络暴力时,你会怎么做?(多选)A、以暴制暴B、据理力争C、默默走开D、投诉举报E、诉诸法律F、采取其他手段(____)10、假如你在遭遇网络暴力后,是否认为会受到精神伤害?A、会,伤害较大B、会,伤害较小C、不会D、不清楚11、假如你在遭遇网络暴力后,是否认为会受到物理伤害?A、会,感到身体强烈不适B、会,感到身体轻微不适C、不会,身体一切正常D、不清楚12、你认为在遭遇网络暴力后,需要多长时间后才能消除其影响?A、一天之内B、一周之内C、一月之内D、更长时间E、无法消除13、你认为网络暴力实施者的施暴动机是什么?(多选)A、现实不顺,需要网络宣泄B、为了引起关注,博取眼球C、性格偏执,不允许被质疑D、个人素质低下,缺乏教育E、贬低他人,获得一时快感F、内心无聊,打发时间G、其他原因(____)14、您认为参与网络暴力需要负法律责任吗?A、需要B、不需要C、不清楚D、视情况而定15、针对网络暴力,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抵制?(选出最重要的三条)A、加强网络道德宣传,以道德手段来促使网民自我约束B、加强网络舆论监管,以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环境C、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公民综合素质D、实施网络实名制,让网络施暴者接受现实惩罚E、完善网络屏蔽词典,净化评论内容F、设立网站投诉举报功能,由专人处理G、当场实时反击施暴者,以牙还牙H、只要不针对我,采取什么措施无所谓I、其他措施(____)十分感谢您参与本次的问卷调查!。
关于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报告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及态度,内容主要包括样本特征、调查结果、分析和结论四个部分。
一、样本特征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0%。
样本特征如下:1、性别分布:男性209人,女性241人。
2、年龄分布:18岁以下5人,18-20岁140人,21-23岁259人,24岁及以上46人。
3、学历分布:本科生380人,研究生70人。
4、学科分布:文科生264人,理科生186人。
二、调查结果在对网络暴力的认知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网络暴力指的是在网络上发布侮辱、恐吓、谩骂等言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78.4%)。
同时,也有29.1%的人将网络暴力等同于网络欺凌,将其定义为在线上对他人进行骚扰和威胁的行为。
此外,还有少数人将掌握他人网络账号、发布不实性言论等也视为网络暴力。
在对网络暴力的态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暴力持反对立场(68.9%),认为网络暴力行为严重违背公序良俗、侵犯他人权利,需要严格打击。
同时,也有18.9%的人表示对此持中立或无所谓态度,他们认为网络暴力并未对自身及周围人造成过大影响,不愿为此付出额外努力。
另外,也有少数人持支持网络暴力的立场,认为在网络上表达自己观点、维护自身权益是正当行为。
3、大学生遇到网络暴力后的应对方式在遇到网络暴力后的应对方式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通过巨量投诉、发表正式声明等方式进行应对(70.7%)。
此外,还有27%的人表示会选择主动远离线上争端,消除矛盾。
仅有2.3%的人表示会以暴制暴,采取报复行为。
4、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预防与根治意见在预防与根治网络暴力的意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需要从法律、教育、舆论等多方面入手(78.2%),加强网络管理和监管,提高个人网络素养。
同时,也有部分人认为需要建立开放、包容、公正的网络环境,提倡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
校园欺凌调查问卷

校园欺凌调查问卷一、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校园欺凌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二、调查对象本调查针对在校学生进行,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
三、调查内容1. 个人信息:请填写以下个人信息,以便进行数据分析,所有信息将严格保密。
- 姓名:- 年级:- 性别:- 年龄:2. 校园欺凌经历:请回答以下问题,根据您的实际经历选择最符合的选项。
a) 您是否曾经在校园中遭受过欺凌行为?- 是- 否b) 如果您曾经遭受过欺凌行为,请选择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您的情况:- 言语欺凌(例如讥笑、辱骂)- 身体欺凌(例如推搡、打击)- 社交排斥(例如孤立、排击)- 网络欺凌(例如网络暴力、网络谣言)- 其他(请具体描述):c) 您是否向老师或者家长寻求过匡助?- 是- 否d) 您认为校园欺凌对您的影响有多大?- 非常大- 较大- 普通- 较小- 没有影响3. 校园欺凌原因:请回答以下问题,根据您的观察和经验选择最符合的选项。
a) 您认为校园欺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家庭环境问题- 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 缺乏学校管理与教育- 社会环境的影响- 其他(请具体描述):b) 您认为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学生成为欺凌者?- 家庭暴力或者虐待- 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 学习成绩差导致的自卑感- 社交能力不足- 其他(请具体描述):4. 预防与干预措施:请回答以下问题,根据您的观点选择最符合的选项。
a) 您认为学校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校园欺凌?- 加强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归属感- 推行校园欺凌预防教育- 建立匿名举报机制- 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参预度- 其他(请具体描述):b) 您认为应该如何干预校园欺凌行为?- 加强欺凌者的心理辅导- 提供受害者的心理支持- 对欺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加强社会宣传,提高校园欺凌的关注度- 其他(请具体描述):5. 其他建议:请提供您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其他建议或者意见。
暴力调查问卷模板

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1)男(2)女2. 您的年龄:(1)18岁以下(2)18-25岁(3)26-35岁(4)36-45岁(5)46-55岁(6)56岁以上3. 您的教育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中专(4)大专(5)本科及以上4. 您的职业:(1)学生(2)公务员(3)企业员工(4)个体户(5)自由职业者二、暴力现象认知5. 您认为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暴力现象?(多选)(1)言语攻击(2)肢体伤害(3)性侵犯(4)家庭暴力(5)校园暴力(6)网络暴力(7)其他6. 您认为暴力现象在以下哪些场合更为常见?(多选)(1)家庭(2)学校(3)工作场所(4)公共场所(5)网络空间(6)其他7.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暴力现象的发生?(多选)(1)个人心理问题(2)家庭环境(3)社会环境(4)教育问题(5)法律制度三、暴力现象影响8. 您认为暴力现象对以下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多选)(1)个人身心健康(2)家庭关系(3)学校教育(4)社会稳定(5)经济发展(6)其他9. 您认为暴力现象对受害者有哪些影响?(多选)(1)心理创伤(2)身体伤害(3)经济损失(4)名誉受损(5)社会地位下降(6)其他10. 您认为暴力现象对施暴者有哪些影响?(多选)(1)道德沦丧(2)法律制裁(3)社会排斥(4)家庭破裂(5)个人发展受限(6)其他四、暴力现象防范与应对11.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暴力现象?(多选)(1)加强法律宣传教育(2)提高公民道德素质(3)完善家庭教育(4)加强学校教育(5)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6)加强网络监管(7)其他12. 当您遭遇暴力现象时,您会采取以下哪些应对措施?(多选)(1)报警(2)寻求法律援助(3)寻求心理咨询服务(4)寻求家人和朋友帮助(5)自行解决(6)其他13. 您认为以下哪些机构或组织在预防和应对暴力现象方面应承担更多责任?(多选)(1)政府(2)公安机关(3)司法机关(4)学校(5)家庭(6)社会组织(7)其他五、其他意见与建议14. 您对预防和应对暴力现象还有哪些其他意见或建议?(请在此处填写)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的宝贵意见对我们了解暴力现象、改进预防和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报告网络暴力调研

社会实践报告网络暴力调研一、调研背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网络暴力问题日益严重。
网络暴力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也扰乱了社会的秩序,危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网络暴力调研活动,旨在了解网络暴力的具体表现、影响以及相关对策,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减少网络暴力对社会的危害。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网络暴力的调查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向大众进行发布,并邀请他们参与填写。
问卷内容包括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对网络暴力的认知程度、在网络上是否遭受过暴力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通过问卷来获得受访者对网络暴力的认识和体验,为我们分析网络暴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2.访谈调研除了问卷调查,我们还进行了一些重点对象的深度访谈调研。
我们选择了一些曾经遭受过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以及一些从事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通过访谈,我们得以深入了解网络暴力事件的具体情况、受害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相关专业意见,为我们进一步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3.文献资料搜集为了对网络暴力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我们还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
从国内外学术期刊、报纸杂志、专题网站等方面获得了大量的关于网络暴力的研究成果、案例报道以及专家学者的观点。
这些文献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我们的调研与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调研结果1.对网络暴力的认知程度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网络暴力问题认识不足,只有少数受访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网络暴力问题的严重性。
很多受访者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看不见的暴力,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另外,也有不少受访者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无害的行为,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网络世界的“惯例”,并不需要过多关注。
2.网络暴力的具体表现在访谈调研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曾在网络上受到过不同形式的网络暴力行为,其中最常见的表现包括人身攻击、谣言传播、侮辱辱骂、恶意骚扰等。
网络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网络暴力现状调查报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暴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严重影响了网络空间的和谐与安全。
为了解网络暴力的现状并寻求解决之道,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18至30岁的大学生群体为对象。
通过开展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到来自500名大学生的有效回复。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暴力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 性别差异:男性受访者相对女性受访者更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施暴方。
其中,男性受访者中有60%表示曾参与或见证过网络暴力行为,而女性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为40%。
2. 形式多样:网络暴力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人身攻击、恶意批评、谣言传播等。
其中,人身攻击在网络暴力中占比最大,达到55%,其次是谣言传播和恶意批评,分别占比25%和20%。
3. 影响心理健康:网络暴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调查显示,92%的受访者表示曾在网络暴力中受到过伤害,对于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中,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成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症状。
4. 社交关系受损:网络暴力不仅对个人心理产生了影响,还给大学生的社交关系带来了破裂和冲突。
调查发现,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由于网络暴力问题而与他人发生过争执,甚至导致友情的破裂和人际关系的紧张。
5. 应对机制不足:面对网络暴力,大学生群体普遍感到无措和无力。
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缺乏应对和维权的能力,且对网络平台的应对措施持怀疑态度。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网络暴力问题:1. 教育宣传: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暴力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还应该组织相关活动和讲座,提高大学生对网络道德和规范的认识。
2. 平台管理:网络平台应该加强对用户行为的管理和监督,制定更为严格的规定和处罚制度,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鼓励用户举报网络暴力行为,积极参与网络环境的维护和整治。
3. 心理辅导:学校应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力度,为受到网络暴力伤害的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暴力问卷调查——神经元小队
1、您的年龄?
□18以下□19-30 □31-40
2、您的网龄?
□1-5年□6-10年□10年以上
您每天上网的时间?
□1小时以下□1-3小时□3-5小时□5小时以上
4、您是否遭遇过网络暴力?
□经常□有时□很少□没有
5、您认为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网络暴力?(多选)
□qq匿名恶搞调侃□转发不真实的信息□不文明语言人身攻击□未经他人同意发布他人照片或信息等□其他
6、当您遭受网络暴力时你会采用哪种方式回击?(多选)
□举报□抓住对方纰漏给予打击,胜在智商□掀起骂战
□现实中实施报复□不予理会□其他
网络暴力日益严重,您认为哪些手段能较好的维护网络秩序?(多选)
□政府颁布网络法律□举办文明网络宣传活动□靠个人自觉
□网站维护者加强监督□加强学校网络德育和心理教育□其他
8、您最讨厌哪种网络用语?(多选)
□xxx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你为什么会喜欢ta,还不如我家xxx
□像你这种******不先********还敢上网?********************(自行脑扑)□小学生吧□不转发死全家
□其他:
9、对于因为网络暴力而自杀的人们,您有什么看法?(多选)
□就算受到了网络暴力也不应该放弃生命,太懦弱,承受力太差,对家人的不负责任□对于自杀的人应该尽力劝阻,但是对于那些死意已决的人也应该尊重他们的决定
□不支持自杀这种行为,但是愿他们在天堂能过得快乐
□所有在网络上给死者施加压力的人都是间接的杀人凶手
□死了死了,关我什么事(以上看法均来自现实)
□其他:
感谢您完成这份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