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应用(1)
鄂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总目录(3-6年级)(2008年1月第1版)

三年级上册(2007年8月第1版)1 我们生活在信息世界——认识什么是信息2 认识一位“好朋友”——动手使用计算机3 处理信息的好帮手——计算机的用途与保护4 厚厚的百科全书——用浏览器浏览网页5 网络改变生活——互联网的初步认识6 窗口变变变——窗口的基本操作7 和键盘打交道——键盘的认识和基本操作8 有趣的图画——欣赏图画作品9 四季的脚步——初识“画图”软件10 走近春天——“铅笔”和“刷子”工具的使用11 夏天好热闹——图形工具的使用12 金色的秋天——直线、曲线工具的使用13 雪地里的小画家——喷枪工具和其他工具综合应用14 贺新年——在图画中插入汉字15 看谁算得快——学习使用计算器16 10个手指都会用——按指法操作键盘17 做一个录入高手——键盘操作训练18 传播信息的游戏——信息编码三年级下册(2008年月第1版)1 处理信息不神秘——信息的处理2 在信息世界里,计算机神通广大——计算机的主要应用3 大鱼和小鱼——图形块的操作(一)4 穿花衣的热带鱼——图形块的操作(二)5 有趣的重复与渐变——图形的变化6 我来设计连环画——图画综合运用(1)7 校徽设计招标——图画综合运用(2)8 旅行快乐——网络的日常应用9 摘抄网上好信息——保存网上资料10 实用“书签”——浏览器的收藏夹11 网络课堂——网上自学12 看看电子书籍——电子书阅读软件的使用13 轻轻松松看电视——利用网络看电视14 我们的“小老师”——Windows的帮助系统15 请计算机教我学打字——认识打字软件16 数字课堂:认识中国民乐——多媒体教学软件17 卡时代的生存——综合实践活动18 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2007年8月第1版)1 你会收集信息吗——收集信息的基本方法2 我做小记者——新闻采访3 勤快的“播音员”——声音的录制方法4 存储设备面面观——常见的存储设备5 充满欢笑的世界——认识文件6 宇宙知识知多少——综合实践活动7 我的日记——文字的输入8 轻轻松松地回信——汉字词组的输入9 做快乐的小编辑——文字的编辑10 别做“小马虎”——文字的“块”操作11 快乐的成长足迹——综合实践活动12 爱的旋律——声音、视频文件的插放13 水族世界——数字课堂14 我身边的“翻译官”——翻译工具软件的操作15 到图书馆找资料——图书馆的使用16 我们的社区——社会调查17 深入了解好帮手——计算机的硬件18 消灭“四害”——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2008年1月第1版)1 实用的资源与工具——健康地使用信息资源与工具2 不识庐山真面目——网络交流3 沟通无极限——申请和使用免费电子邮箱4 我请“邮递员”来帮忙——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5 美好的祝愿——发送电子贺卡6 大海捞针——网络资源的检索7 “地球妈妈”哭了——Word的基础操作8 美化环境——文字的美化9 拯救大自然——艺术字的添加与设置10 “地球妈妈”节日多——表格的插入与修改11 绿化美丽的“家园”——图片的插入与设置12 绿色“小使者”——海报的预览与打印13 环保“小卫士”——环保综合实践活动14 密码时代——密码的使用与设置15 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认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16 计算机中的信息世界——计算机和网络虚拟世界的信息活动17 美丽的宝岛—台湾——虚拟软件的应用18 我们的地球在“发烧”——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2007年8月第1版)1 多彩的世界——认识“金山画王”2 分享快乐——图层的应用3 广告设计师——图画综合设计4 动感天地——认识动画5 小小导演——制作形状动画(一)6 我来变一变——制作形状动画(二)7 一二三,排队“走”——制作逐帧动画8 大风车转转转——制作动作动画9 闪动的音乐——插入音乐10 我是动画总指挥——简单编程11 动画“小助手”——动画软件群英会12 亲近大海——网络资源的查找与保存13 故事会——网络资源下载工具的使用14 信息安全很重要——信息保密与安全15 信息安全发布会——病毒与黑客16 让我们成为“火眼金睛”——辨别信息的真伪17 零食大观园——综合实践活动(一)18 好习惯伴我成长——综合实践活动(二)五年级下册(2008年1月第1版)1 讨论与聊天——BBS的讨论与交流2 天涯若比邻——即时聊天工具的使用3 创建我们的团队——交流工具的选择与使用4 网上对弈——网上智力游戏5 礼行天下——网络交流中的规范及礼仪6 今天我当家——认识Excel电子表格软件7 最省钱的电话——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与计算8 爸爸妈妈的时间——用Excel绘制统计图9 小小统计员——在Word中统计图表的操作10 留住童年的瞬间——获取图像信息11 再现永恒的记忆——浏览图片信息12 会聚我们的精彩——制作电子相册13 文件管理“小秘书”——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14 小明的烦恼——文件与文件夹的查找15 快乐每一天——虚拟与现实16 可怕的生物入侵——综合实践活动17 家庭用电知多少——综合实践活动18 奇特的“光”——光信息技术常识六年级上册(2007年8月第1版)1 月光宝盒——认识优盘、MP3、MP42 留住美好的时光——数码摄像机的使用3 小小导游——多媒体作品素材收集4 观光北京——初识PowerPoint软件5 动感北京——设置动画效果6 美丽的北京——内容幻灯片的制作7 活力北京——音乐等媒体的插入8 心向北京——PPT作品的发布9 我爱我的家乡——单元综合实践活动10 网页制作我能行——用Word和PowerPoint制作网页11 从简单的网页开始——用FrontPage制作简单的网页12 更上一层楼——在网页中使用表格和组件13 网页手拉手——超级链接14 动物之“家”——设计主题网站15 心灵的花园——创建自己的博客16 什么样的软件我能用——我们身边的知识产权17 从容面对意外伤害——综合实践活动18 可爱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2008年1月第1版)1 让我们的思路更有条理——程序框图的思想2 用流程图表示游戏过程——程序框图的应用活动3 可爱的“小海龟”——学习Logo的命令4 小海龟学画画——学习Logo的重复命令5 教小海龟做选择——学习Logo的过程6 小海龟玩三巧板——Logo的综合应用7 信息技术“三兄弟”——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算技术8 机器人像人吗——认识机器人9 “听话”的机器人——教学用智能机器人常识10 能悬崖勒马的机器人——碰撞传感器的应用11 机器人的“眼睛”——光反射传感器的应用12 各种各样的机器人竞赛——机器人的实战训练13 足不出户逛超市——网上购物14 我的网上“仓库”——利用网络存储文件15 浏览器“生病了”——IE浏览器的修复16 虚拟财富不“虚拟”——虚拟“货币”17 来自操作系统的威胁——Linux操作系统18 用Linux处理信息也很方便——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
一年级数学上册图画应用题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图画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中的数量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图画中的物体和数量关系。
2. 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中的问题。
3. 学会通过列式计算解决图画中的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2. 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中的问题,并运用列式计算解决。
四、教学准备:1. 图画应用题素材。
2. 数学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图画,引起学生对图画应用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图画应用题的概念和意义。
3. 教学例题:展示一幅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4. 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观察图画,找出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
5. 互动环节: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描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巩固练习:出示一些图画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图画应用题,让学生回家练习。
9.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图画应用题的掌握程度。
10.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展示图画,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数量关系。
2.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解决图画应用题。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展示一幅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物体和数量关系。
2. 第二步: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中的问题。
3. 第三步:引导学生运用列式计算解决图画中的应用题。
4. 第四步:出示不同难度的图画应用题,让学生分层练习。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地理-上册-[课件]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图的阅读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地理-上册-[课件]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图的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17bca38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f.png)
校园平面图
b. 辨别方向的方法 ◎确定中心点
◎以中心点为中心,画出与指向标相对应的十字坐标,按指向标方
位标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c. 案例分析 A点在B点的__东__北____方向, C点在B点的__东__南____方向。
平移指向标至中心点,然后 标出中心点的四个基本方向。
(2)图例
①图例的概念 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②一些常用的图例
(2)图例
把下图图例补充完整。
山东省地图
省界 高速铁路
铁路 山峰 常年河、湖
(3)比例尺
①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地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中国台湾岛地图
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观察以下地图,说一说三幅地图的比例尺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任务一
读明阳小区平面图,杜鹃家在1号楼,王朋家在3号楼。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2号楼到王朋家,图上的直线距离 是多少?实地距离是多少?
图上距离约为5厘米 实地距离=5×50=250(米) (2)杜鹃家在学校的___西__北____方向, 王朋家在学校的____东__北____方向。
医院
明阳小区平面图
有指向标的地图
旋转地图使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正上方,然后标出中心点的 四个基本方向(或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辨别方向)。
有指向标的地图
(1)方向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
a.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 辨别方向的方法
◎确定中心点 ◎过中心点沿经纬线画十字坐标,按经纬 线方向标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配套K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练习七第13、14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有关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使学生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教科书第36页上两道例题的挂图,让学生每人准备0~7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有关7的加、减练习.做移动卡片的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将数字卡片由放在方格上面随意移动位置,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的每一个数的得数。
教师把依次换成、,随意移动,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每一个数的得数。
.让学生填写第11题的得数。
.做第12题。
让学生用0—7的数字卡片,两人一组做第12题。
一个学生随便举起两张数字卡片,另一个学生从较大数里减去较小数,很快说出得数。
练习5次后,交换角色再练5次。
.做第13题。
教师说明题意:每组有4道式题,有4个得数。
要把式题和得数用线连起来。
例如,7减2得5,找到5,把“7—2”和“5”用线连起来。
然后,让学生在书上连线,集体订正。
.做第14题。
让学生拿好铅笔,同时开始计算,教师按半分、l分、l 分半、2分报时,让做完的学生举手,以便了解学生的计算速度。
然后对得数,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
课间活动。
二、教学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教师挂出教科书上第47页的金色的秋天的收获图。
提问:“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加写“?只”。
边画边说明:“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群小兔合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提问并指名回答:“括号表示什么?”“‘?只’表示什么?”“谁能完整地说出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指定两、三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教师挂出教科书第51页上的青蛙图。
让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学目标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课前准备学生:周末与父母或小伙伴一起放风筝,留心观察放风筝时的情景,搜集与风筝有关的诗词和文章。
教师:准备一个风筝。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忆放风筝,激发习作兴趣1.情境导入,交流有关描写风筝的资料。
学生可能交流与风筝相关的诗词、文章,也可能交流与风筝相关的历史,引导学生想象描写的情景。
出示《村居》《山塘棹歌》等古诗,同时出示相应图片。
2.回忆放风筝,分享快乐。
同学们也都很喜欢放风筝,说说自己是怎样把风筝放飞的,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快乐。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与放风筝有关的习作。
板块二观察图画,想象画面内容1.明确习作内容,审清题目要求。
出示主题情景图,请同学读一读本次习作的要求:“看图画,写一写。
请你写一段话,把上面这幅图画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说说自己的理解。
2.有序观察图画,大胆想象。
怎样才能把图画内容清楚地介绍给大家呢?这就需要大家认真观察,有序介绍。
(1)全面观察,理清画面内容。
整体观察图画,看看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和同桌说一说。
这么多人在广场上放风筝,为了便于介绍,我们给他们分别起好名字。
看清了人物在做什么,怎样才能更清楚地介绍给大家呢?(可以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介绍)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2)仔细观察,捕捉具体信息。
再看图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人物动作分别是怎样的。
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对照表格,自己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互相补充。
学生表述有困难时搭建台阶,提示学生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举、跑、拽、跳、抛、仰望……(教师相机板书)两个小伙伴合作放风筝的动作,学生可能说不清楚,可以请两名学生到前面表演一下,观察后再说。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2、把同类圈起来。(小提示:同类的要一起圈起来,不要一个一个圈)
3、分一分,说一说。
(1)分一分,把序号写在相应的框里。
(2)说一说.。
按照
来分,可以分成
类,第一类是…… 第二类是……
五、0-10 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1、第几和几。
(1)把右边的 4 只小蜜蜂圈起来,给左数第 5 只小蜜蜂涂上颜色。
3、你能把同样多的物体图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相信你能行!
4、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里面画什么,要画得与上面的 物体同样多。
二、比一比.
小提示: ①比多少时,要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可以采用一个对一个连线的方法或数一数做小记号的方法来判断。如★: ②比长短很高矮时,有些能一眼看出的就可以直接判断,如果有格子的可以采用“数格子”的方法来判断。 ③一些题目容易混淆视觉,如下第 5 题和第 8 题,要注意“比高矮时必须站在同一个高度”。
12 时半
6时
【拓展资料】 (一)小学整数知识。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 0 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 1,2,3 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0 表示。0 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10 个 1 是 10,10 个 10 是 100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 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 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 0 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 写 0。 7.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 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二)小学分数知识。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 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 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4.比较分数的大小: (1)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2)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3)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4)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 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5.分数的分类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 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 (3)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7的图画应用题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7的图画应用题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图画理解7的组成,能够用7个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7的组成和加减运算。
2.培养学生通过图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加减运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粉笔。
2.7个物品(如:小石头、玩具等)。
3.学生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7个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总数。
二、探究7的组成1.老师提问:7个物品可以分成几份呢?每份有几个?2.学生分组讨论,并用图画表示7的组成。
三、图画应用题1.老师出示一幅图画,图中有7个苹果,其中3个在篮子里,4个在桌子上。
2.学生观察图画,老师提问:篮子里有几个苹果?桌子上有几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3.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篮子里的苹果加上桌子上的苹果,就是全部的苹果。
四、解决问题1.老师出示一幅图画,图中有7个小朋友,其中4个小朋友在玩球,3个小朋友在跳绳。
2.学生观察图画,老师提问:玩球的小朋友有几个?跳绳的小朋友有几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3.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玩球的小朋友加上跳绳的小朋友,就是全部的小朋友。
五、自主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图画应用题。
2.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课堂小结1.老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7的组成和图画应用题。
七、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用7个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家长监督并签字。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幅7的组成的图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画应用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7的组成和加减运算。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但在课堂中,部分学生对于加减运算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仍有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加强课堂管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图画式应用题教学目的:1、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一、引入今天咱们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数学知识。
二、新授1、加法[出示美丽的郊外风光]师: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朵,还有几只蝴蝶正飞来飞去呢。
课件出示左边5只,数一数有几只蝴蝶?再出示2只,现在呢?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美丽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是来捉蝴蝶标本的呢!课件分步出示:1、左边4人2、右边2人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图意分组说图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谁来说说图意,你知道怎样算吗?三、课中操四、减法图式那边的小朋友玩的开心,这边的农民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这是什么?先出示颗葵花,再演示农民摘了3颗,再出示大括号和7个最后出示问号。
问:你能说出图意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农民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
课件分步出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一想怎样列式。
五、练习可自己适当调配P51:131415及思考题看图,先说出算式后写算式。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