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活动

合集下载

大班餐前餐后活动教案

大班餐前餐后活动教案

大班餐前餐后活动教案第一章:餐前活动导入1.1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对餐前活动的兴趣。

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

1.2 活动准备:准备一些简单的手指游戏或者儿歌。

准备一些餐前活动相关的图片或卡片。

1.3 活动过程:1.3.1 教师与幼儿互动,引起幼儿对餐前活动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餐前活动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手指游戏或儿歌,激发幼儿的兴趣。

1.3.2 进行手指游戏或儿歌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如“五指兄弟”、“小星星”。

教师可以教唱一些简单的儿歌,如“吃饭歌”、“洗手歌”。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图片卡片的方式,向幼儿讲解餐前习惯的重要性。

1.4 活动延伸: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餐前活动。

第二章:餐后活动导入2.1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对餐后活动的兴趣。

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

2.2 活动准备:准备一些简单的手指游戏或者儿歌。

准备一些餐后活动相关的图片或卡片。

2.3 活动过程:2.3.1 教师与幼儿互动,引起幼儿对餐后活动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餐后活动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手指游戏或儿歌,激发幼儿的兴趣。

2.3.2 进行手指游戏或儿歌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如“五指兄弟”、“小星星”。

教师可以教唱一些简单的儿歌,如“吃饭歌”、“洗手歌”。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图片卡片的方式,向幼儿讲解餐后习惯的重要性。

2.4 活动延伸: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餐后活动。

第六章:餐后散步与故事分享6.1 活动目标:促进幼儿消化,增进食欲。

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2 活动准备:选择适合幼儿的故事书籍或音频。

准备幼儿散步的路径和环境。

6.3 活动过程:6.3.1 餐后散步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散步,可以选择室内或室外的环境。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如花草、树木等。

6.3.2 故事分享教师选择一个简短有趣的故事,通过朗读或播放音频的方式与幼儿分享。

小班餐前活动50个

小班餐前活动50个

小班餐前活动50个餐前活动常可开展下列游戏。

1、手指游戏手指游戏集儿歌、手指活动于一体,要求幼儿手脑并用,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我们教师应该经常注意收集、整理儿歌和手指游戏。

在餐前组织幼儿玩《五只猴子荡秋千》、《卷白菜》、《手指出门》等手指游戏,既可以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又有轻松的娱乐效果,幼儿很喜欢。

2、智力游戏智力游戏如猜谜语、脑筋急转弯、“我的小球碰几球”等智力游戏,在于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

还有触觉游戏(“请你摸摸他是谁”)和听觉游戏(“请你听听他是谁”)等。

3、音乐表演游戏全体幼儿跟着音乐旋律做舒缓的律动,或者一幼儿进行表演让其他幼儿猜猜演的是什么,如“我们都是机器人”、“我来比划你来猜”等。

4、食谱介绍可以向幼儿介绍食谱名称,让幼儿了解有关事物的营养价值,为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做好铺垫。

内容可以是介绍食物的名称、食物的制作、食物的营养形式:老师的介绍、幼儿猜测5、十万个为什么这个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幼儿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动植物、社会常识、科学小实验、人体健康等等问题,可以由幼儿抛出问题幼儿解决――教师总结――幼儿解决――教师总结。

下面是我们设计的50个餐前活动。

(1)小班手指游戏教案《五指歌》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模仿象声词,初步唱出歌曲中的休止符。

2、会根据词义做相应的模仿动作。

3、爱爸爸、老师及周围的人,体会表演活动的快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活动准备:音乐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二、学习新歌1、手指游戏根据教师的提示,伸出相应的手指“大拇指是爸爸,爸爸旁边是老师,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旁边是姐姐,小小指头就是我。

”教师边说边观察幼儿的手指是否正确伸出。

2、猜猜爸爸老师等他们各自会做些什么,并学习各种模仿动作①教师:爸爸会做些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老师会做些什么事?我们也来学一学。

②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做模仿动作边发出象声词3、教师范唱,幼儿学习完整说歌词!.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4、幼儿学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出休止符三、边唱歌曲边进行表演1、先用手指点动三下表演,表示打招呼,互相交流感情。

餐前餐后活动方案

餐前餐后活动方案

餐前餐后活动方案引言: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饮食方式和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很多人为了追求效率,常常忽略了餐前和餐后的活动。

然而,正确的餐前餐后活动方案对于保持健康和促进消化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餐前餐后活动方案,帮助读者改善饮食习惯,提升健康水平。

一、餐前活动方案1. 适量运动:餐前适量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增加食欲,并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轻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2. 按摩腹部:餐前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食物,缓解胃部不适感。

可以轻轻按摩腹部顺时针方向,每次约5-10分钟。

3. 放松心情:餐前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或烦躁。

二、餐后活动方案1. 散步:餐后散步有助于消化食物,促进胃肠蠕动,减轻消化不良和腹胀感。

最好选择在餐后30分钟到1小时内进行散步,每次持续15-30分钟。

2. 清理餐桌:餐后进行餐桌清理可以避免食物残渣堆积,保持餐桌的整洁和卫生。

可以擦拭桌面,清洗餐具,清理残渣等。

3. 避免长时间卧床休息:餐后长时间卧床休息会降低消化功能,增加消化不良的风险。

可以选择坐着或站着的姿势,进行轻度的活动,有助于消化食物。

4. 喝水:餐后适量喝水可以帮助稀释胃酸,促进消化。

但是要注意不要在餐后立即大量饮水,以免影响胃液的分泌和消化功能。

结论:正确的餐前餐后活动方案对于保持健康和促进消化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餐前适量运动、按摩腹部和放松心情可以为正常消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餐后散步、整理餐桌、避免长时间卧床和适量喝水都有助于促进消化和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通过合理安排餐前餐后活动,我们可以改善饮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

只要保持坚持,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相信一定能够享受到健康饮食带来的益处。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关注自己的餐桌礼仪和生活习惯,迈向更健康的生活!。

大班餐前游戏教案20篇

大班餐前游戏教案20篇

大班餐前游戏教案20篇《大班餐前游戏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餐前游戏教案20篇!第1部分大班幼儿餐前游戏教案【篇一:餐前活动】讲故事《贝嘟嘟的小脏手》执教:涂川儿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安静的聆听故事活动过程:1:手指游戏《咕噜咕噜拍手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咕噜咕噜一个,咕噜咕噜两个,咕噜咕噜三个,拍拍小手请做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闭好。

2:今天涂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贝嘟嘟的小脏手》。

小朋友们想不想听呀?2:开始讲故事,贝嘟嘟是一只可爱的小熊他很喜欢做游戏,也很喜欢吃蛋糕。

但是他不喜欢洗手,有一天贝拉说贝嘟嘟,做玩游戏要洗手,贝嘟嘟却说,不用洗手,我的手很干净,贝嘟嘟的哥哥贝瓦看见了贝嘟嘟,说贝嘟嘟玩完玩具要洗手,可是贝嘟嘟却说,没关系,我的说不脏,贝拉说,嘟嘟上完厕所要洗手,贝嘟嘟说,不洗不洗,我的手很干净,贝瓦说,嘟嘟吃东西前要洗手,贝嘟嘟却说,不洗不洗我的手很干净,第二天到了。

嘟嘟找到贝拉说,拉拉,我的肚子很疼很疼,怎么办呀?贝拉说,嘟嘟你一定是经常没有洗手,吃东西的时候把细菌吃到肚子里去了,现在呀,细菌在你的肚子里玩得很高兴,嘟嘟你快上医院看看吧,嘟嘟去了医院,医生给嘟嘟打了一针。

嘟嘟很疼,从那以后嘟嘟就养成了勤洗手的好习惯。

3:提出问题,1嘟嘟为什么会肚子疼呀?请小朋友大声的回答涂老师的问题。

2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洗手呀。

3我们为什么要洗手呀,(教师在请小朋友回答问题以后自己要回答一次,把正确答案复述给幼儿听)4:教师总结,小朋友呀嘟嘟他不是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我们不能学习他,我们一定要在玩完玩具,做玩游戏,上完厕所,吃东西之前。

一定要洗手,这样我们才不会肚子疼,细菌才不会到我们的肚子你去玩,我们洗手的时候就把细菌洗到水里去了,所以我们的小手才是最干净的。

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说一下,我们是干净宝宝5:带领幼儿唱一些平时长期唱的儿歌,《小红帽》,《走路》,《小雨沙沙》等儿歌,做一些以前做过的手指游戏,《手指宝宝》《会变的小手》等等。

餐前餐后活动方案

餐前餐后活动方案

餐前餐后活动方案简介餐前餐后活动是指就餐前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旨在增强体力,促进消化吸收,并提高整体餐饮体验。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伸展运动、散步、轻松的锻炼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餐前餐后进行的活动方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饮食健康方案。

餐前活动方案在吃饭前进行适量的活动可以帮助准备好消化系统,提高食欲,并促进食物的消化。

以下是一些适合餐前进行的活动方案:1.伸展运动: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动作,如揉捏双手、转动颈部、肩部伸展等,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并增加血液循环。

2.轻柔瑜伽:选择一些轻柔的瑜伽动作,如脊柱扭转、仰卧腿部伸展等,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灵巧性。

3.散步:在用餐前进行轻松的散步,可以缓解压力,增加食欲,并提高代谢率。

4.轻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慢跑、太极拳等,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并促进血液循环。

5.做家务:通过进行一些家务活动,如清理桌子、擦拭地板等,可以增加身体活动量,促进消化。

这些餐前活动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一般持续10到15分钟即可。

餐后活动方案在饭后进行适当的活动可以帮助加速消化食物,促进代谢,并预防消化不良。

以下是一些适合餐后进行的活动方案:1.散步:进行轻松的散步,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简单拉伸: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拉伸,如上臂伸展、后背伸展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胃部不适。

3.腹式呼吸:坐或站直,放松身体,将呼吸集中在腹部,进行深度呼吸,有助于舒缓紧张的身体,促进胃肠道消化。

4.倾听音乐:选择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缓解压力,促进放松和消化。

5.轻度有氧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跳绳、快步走等,可以促进代谢,帮助消化和排除代谢废物。

这些餐后活动应在用餐后30分钟至1小时内进行,防止过于剧烈的活动,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考前须知在选择适合自己的餐前餐后活动方案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个人健康状况: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活动强度和时间。

2.防止饱餐:过度饱餐会导致消化不良,不利于进行餐后活动。

幼儿园餐前教研活动记录

幼儿园餐前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活动主题:探讨优化幼儿餐前活动,提高幼儿进餐质量活动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幼儿园教师一、活动背景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的餐前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

餐前活动不仅有助于幼儿消化,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进餐质量,我们特开展此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优化餐前活动的有效策略。

二、活动流程1. 主持人开场张老师首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餐前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共同为幼儿的进餐质量出谋划策。

2. 分享餐前活动现状(1)小王老师分享:目前,我班幼儿在餐前活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幼儿进食速度过快,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个别幼儿存在挑食现象,不利于健康成长;餐前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2)小李老师分享:我班幼儿在餐前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部分幼儿进餐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生意外;餐前活动时间较短,无法满足幼儿需求。

3. 分组讨论将全体教师分为四个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2)如何丰富餐前活动形式,提高幼儿参与度?(3)如何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进餐质量?(4)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餐前活动方案?4.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1)第一组:针对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幼儿餐前教育,提高幼儿对进餐的认识;合理搭配膳食,满足幼儿营养需求;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关注幼儿进餐情况。

(2)第二组:针对丰富餐前活动形式,提出以下建议:结合节日、季节特点,开展趣味餐前活动;引入音乐、故事等元素,激发幼儿参与兴趣;开展同伴互助活动,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3)第三组:针对加强家园合作,提出以下建议:定期开展家长会,分享幼儿进餐情况;建立家园联系册,记录幼儿进餐表现;邀请家长参与餐前活动,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4)第四组:针对制定针对性的餐前活动方案,提出以下建议: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餐前活动;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餐前活动;定期评估餐前活动效果,不断优化活动方案。

大班餐前餐后活动教案

大班餐前餐后活动教案

大班餐前餐后活动教案1.1 活动背景1.1.1 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餐饮习惯,我们设计了这个餐前餐后活动教案。

1.1.2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希望幼儿能够学会感恩、珍惜食物,并形成良好的餐饮礼仪。

1.1.3 活动适用于大班幼儿,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餐饮礼仪2.1.1 餐桌礼貌:使用文明用语,不吵闹,不浪费食物。

2.1.2 饮食健康: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搭配膳食。

2.1.3 用餐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使用餐具文明。

三、教学内容3.1 餐前活动3.1.1 洗手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1.2 感恩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对食物和父母的感激之情。

3.1.3 餐前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餐前游戏,提高他们的食欲。

四、教学目标4.1 培养幼儿良好的餐饮礼仪和卫生习惯。

4.2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4.3 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重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餐饮礼仪和卫生习惯。

5.2 难点:让幼儿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以上是教案的前五个章节,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如果您对内容有其他要求或需要调整,请随时告诉我。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教学PPT6.1.2 洗手液、纸巾(用于洗手环节)6.1.3 食物模型或实物(用于感恩环节)6.2.1 餐具(餐前游戏环节使用)6.2.2 作业本(用于记录餐饮礼仪和卫生习惯)6.2.3 画笔、彩纸(用于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七、教学过程7.1 导入环节7.1.1 教师通过讲解餐饮礼仪的重要性,引起幼儿的兴趣。

7.1.2 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在家庭中的餐饮习惯,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7.1.3 宣布本次活动主题:“大班餐前餐后活动教案”。

7.2 教学环节7.2.1 知识点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餐饮礼仪、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的知识。

聚餐餐前活动方案策划

聚餐餐前活动方案策划

聚餐餐前活动方案策划一、预热阶段(15分钟)1. 欢迎致辞:主持人对所有员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当天的聚餐活动内容和目的。

2. 冰破活动:提供一个轻松有趣的互动环节,例如“猜名字”游戏,让员工通过描述和问答的方式找出对方的名字。

这个环节旨在让员工感到亲近和放松。

3. 团队介绍: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轮流介绍自己的团队名称和团队目标,以加深团队间的了解和认识。

二、团队建设阶段(30分钟)1. 团队拼图:将所有员工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幅拼图,小组成员一起合作拼图,并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这个活动旨在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并提醒员工合作的重要性。

2. 团队口号创作:要求每个小组为自己的团队创作一个口号,并将其展示给其他小组投票。

最受欢迎的口号将获得奖品。

这个活动鼓励员工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团队挑战游戏:设计一系列身体和智力挑战的游戏,如扔篮球、足球和解谜等。

每个小组需要全力以赴,合作完成挑战,并获得相应的奖励。

这个环节意在激发员工团队合作和竞争的激情。

三、互动游戏阶段(60分钟)1. 迷宫逃脱:建立一个迷宫供员工尝试逃脱。

每个小组进入迷宫,必须通过解谜和合作找到正确的出口。

迷宫中设置有奖品,员工需要集思广益来找到并解决难题。

这个活动旨在锻炼员工的智力和团队思维。

2. 知识竞赛:设计一场团队知识竞赛,包括公司相关的知识、行业相关的知识以及一些有趣的题目。

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最终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这个环节旨在检验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和竞争。

3. 晚会表演:为每个小组提供一段时间准备一个表演节目,可以是歌舞、小品或其他形式的才艺展示。

每个小组的表演会由其他小组进行评分,最高分的小组将获得奖品。

四、结束阶段(15分钟)1. 总结讲话:主持人对当天的活动进行总结,回顾团队的合作和成果,并展望未来团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2. 颁奖典礼:宣布获得各个环节最高分或其他奖项的小组,并颁发奖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前分享活动
餐前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时间虽短,但我们活动的形式很多,如:“小小电视台、小喇叭广播站、天气预报员……”,我希望创设这样一个宽松的氛围,孩子们每天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大胆的与大家分享。

国庆假期前,我了解到有的幼儿假期将随父母外出旅游,为了丰富自然角,于是我们设想请外出旅游的幼儿带点当地的特产,回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活动时间】国庆假期来园后的餐前时间
【指导教师】刘晓芳
【活动实录】
老师:“国庆假期里,小朋友去了好多地方,带回来很多当地的特产,谁愿意给我们先来介绍一下?”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我、我、我来.......”
我看孩子们都这么的积极踊跃,高兴地随手一指:“童童先来吧”,
童童:“我今天带来的是柳林的红枣。


老师:“它和我们平时吃的枣有什么不同吗?”
童童:“它比较大、外面的皮薄、里面的籽很小,吃起来很香甜,很脆,有营养哦。


老师:“哦,介绍的很全面啊,枣里面的籽应该叫枣核,那是它的种子。


甄甄:“我带来的是北京的烤鸭。

把鸭子放到火上,过一段时间,翻一翻,然后再放一会........,就熟了,可以吃了,很好吃。


老师:“烤鸭是用果木炭火烤制的,肉很嫩,味道很香,号称天下第一”。

甄甄:“是的。


寒寒:“我带来的是太谷的饼,它是圆形的,上面粘满了芝麻仁,吃起来甜甜的。


果果:“我去了清徐姥姥家,那里的醋很有名,一会吃饭时大家可以尝一尝,很酸很香的。


老师:“那你知道醋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果果:“妈妈告诉我说,醋是粮食,经过很长时间才做出来的。


老师:“对,醋是用粮食等原料,经很长一段时间发酵而成。

里面有氨基酸、糖类、维生素等。

我国北方多用高粱、大麦、豌豆、小米、玉米等为原料制醋,南方则多用米等制醋”。

........
【反思】
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介绍自己带来的特产,在介绍中孩子们学习并运用了一些说明性的语言,说明性语言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也差别迥异,因此较易被忽略,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要逐渐获得这种语言的核心经验也有一定的难度。

然而,我很巧妙的在本次活动中,帮助孩子们使用事物的规范名称,如:童童在介绍柳林的红枣时,把枣核说成了籽,我有意的帮她规范事物的名称,告诉孩子,这个叫“枣核”;果果在介绍醋的时候,老师介入帮孩子接触了“发酵”这个说明性的词汇,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指导幼儿准确地使用说明性的词汇。

甄甄在描述烤鸭的制作过程时,较繁琐,说了很长的一句话,其实他想表达的就是烤鸭是烤制而成的,没能用简洁明了的语句表达清楚,在讲述中,老师及时的帮助他总结,使他无意中明白了原来可以很简单地表述。

以“各地特产”为话题的这样一个谈话活动中,能够看到孩子们很乐意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在聆听他人讲述中互相学习,无形中也发展了孩子的多方面的语言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