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水江文书中的_股_朱荫贵
清水江文书概念考析

清水江文书概念考析清水江是贵州省的第二大河流,属长江水系,省内河长452.2公里,流域面积为17 157平方公里。
该流域地处苗疆腹地,是全国最大的苗族、侗族聚居地,居住着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仫佬族、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
随着中央王朝对苗疆的不断开发及其对苗木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原本封闭的清水江流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为显著的是其发达的林业经济,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大量的林业契约及其它相关文书。
20世纪60代前后,贵州民族研究所的杨有赓、廖耀南等人对清水江流域的部分林业契约开始进行相关研究。
随后数十年来,中外相关机构及其学者争相对清水江文书进行搜集、整理与系统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2011年10月,以张应强、徐晓光、张新民为首席专家的《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成功申报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并获得立项。
目前,从事清水江文书研究的队伍主要由贵州省民族研究院、锦屏县档案局与史志办、贵州省档案馆、凯里学院、西南政法大学、中山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民族大学及贵州民族文化宫等单位的人员组成。
这些队伍里以杨有赓、单洪根、王宗勋、徐晓光、张应强、吴大华、罗洪洋、梁聪、罗康隆、龙宇晓、张新民、龚晓康等人为代表。
国外的研究者主要有唐立、武内房司、相原佳之、寺田浩明、岸本美绪等日本学者。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对清水江文书的研究已达半个世纪,研究机构及学者众多,成绩斐然。
然而,迄今为止关于清水江文书的概念,学界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清水江文书使用到这个概念时,多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
为此,笔者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清水江文书的内涵与外延方面进行考察,来对清水江文书的概念进行正名。
二、清水江文书概念文献综述关于清水江文书的概念,在众多从事清水江文书研究的专家学者中,大致有张应强、徐晓光、龙泽江、张新民、朱荫贵、韦建丽、吴苏民、林东杰、吴述松、魏郭辉、史达宁、张继渊、胡展耀等人尝试对清水江文书的概念进行过定义。
清水江文书视域下的民国前期土地买契税

清水江文书视域下的民国前期土地买契税安尊华【摘要】The practice of deed tax started from ancient China. It was one of the early tax sources in China.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learance of the deed tax practiced in the previous Qing Dynasty was once adopted. Later, the tax standard gradually formed after buying six typical four deed tax rates. Based on the Qingshuijiang documents, we can find the actual land buying deed tax rate imposed by a number of county governments such as Tianzhu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higher than that by the pro-vincial and national governments during the Beiyang Period (1912-1928).%契税在我国古代已开始征收,属于比较早的税源之一. 民国成立后,曾一度使用前清的契税标准征收契税,后逐步形成买六典四的契税率. 透过清水江文书,我们可以看到民国前期天柱等县级政府征收的土地买契税率高于省和北洋政府规定的实态.【期刊名称】《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33)005【总页数】9页(P69-76,88)【关键词】清水江文书;民国前期;土地买契税;县级政府;实态【作者】安尊华【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91/297契税是中国历代政府皆重视的常规税源。
朱荫贵:试论清水江文书中的“股”

试论清水江文书中的 股 ∗朱荫贵内容提要:近年来在发掘和研究贵州清水江地区出现的大量民间契约文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带 股 字样的契约和合同文书㊂这些契约文书与我们过去习见的存在于投资和经营中的 股 不同,范围和内容更为广泛,不仅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存在,在流通和生活领域中同样存在㊂对这些契约文书中的 股 进行分类和研究,可以大大深化我们对 股 的认识㊂关键词:贵州清水江㊀契约文书㊀股在清水江文书中,我们可以看见大量带 股 字样的契约和合同文书㊂这些标示财产所有权不同存在方式和用途的带 股 字样的契约文书,分别出现在分家书,买卖土地㊁林地㊁杉木,分山,签订承担某种共同投资时的财产契约文书中,民国后期还出现有 入股 集资组织实业社以及股份公司,并以 股券 字样标示的文书㊂在这些契约文书中, 股 表示财产的多少,以及分割㊁转让和对未来的投资㊂从文书中观察,这些 股 出现时有 大股 ㊁ 小股 和直接称 股 等不同类型㊂但在同一份文书中, 股 与 股 之间㊁ 大股 与 大股 ㊁ 小股 与 小股 之间均为等值㊂这些带 股 的契约文书,从所见观察,大量集中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所涉范围不仅见于流通和生活领域,在生产和经营领域中存在的也不少㊂在我国社会悠久的经济生活中,经济的活跃曾以多种形式出现,其中以 股 的方式出资,以两人以上 合股 ㊁ 合伙 等组织方式将所出资金集中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形式就是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㊂这类表现方式也很早就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早期如日本学者根岸佶所著‘合股の研究“(东亚研究所1943年版);中国学者王宗培所著‘中国之合会“(中国合作学社1935年版);杨西孟著‘中国合会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彭久松㊁陈然所著‘中国契约股份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河北大学刘秋根教授所著‘中国古代合伙制初探“(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等均为其中代表性的成果㊂台湾学者曹竞辉也有‘合会制度之研究“(台北联经出版社1980版)等类似的成果问世㊂但是,上述这些研究中涉及的 股 ,都集中在出资和合伙经营等方面,极少涉及其他领域㊂而清水江文书中出现的 股 ,则远比这些中外学者论述的 股 的范围要来的宽泛和灵活㊂特别是这些契约文书出现在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且经济发展水准相对落后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所出现的 股 的内容和其中蕴含的意义就更值得关注和探讨了㊂笔者不揣浅陋,现试图对清水江文书中的 股 的类别㊁内容以及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等方面进行一些粗浅的分类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㊂一㊁生活中的 股 :分家㊁过继和出售家庭财产契约文书中的 股在分家㊁过继儿子和出售家庭财产等契约文书中出现的带 股 字样的文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表示财产变动的 股 ,都集中在生活领域,出发点和目标不是谋求利润和追求市场价值,与追试论清水江文书中的 股求市场利润进行的投资有所区别㊂因此,这一类带 股 字样的契约文书可称为 生活领域中的股 ㊂这一类的 股 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种是分家时将家庭财产均分成等份的 股 ,然后由有权利承继财产的人在亲族和中间人的见证下以 拈阄 的方式取得自己的一份,并各取一份有亲族和中间人签字的契约作为分得产业所有权的凭证为据㊂这种类型带 股 字样的契约在分家书中极为常见㊂以下试举几例:立分关兄弟字人杨东升,今因家务纷纭,势难总理㊂兄弟相商,已立议妥㊂爰请亲房承枫㊁秀元等将父遗有产业贰股均分,拈阄为定㊂已Ѳ公平㊂升拈得壹号,于土名夏墓田乙坵,油王田乙坵,下下梭贰坵,冲夏乙坵,塘龙乙坵,董叁坵,壕叩伍坵,照依关书永远管业㊂自立分关之后,不得反复异言,恐口无凭,立有分关字纸,各执乙纸存据㊂凭族㊀杨承枫㊁秀元㊁采城㊁承根,(笔者注:四人竖排并列)笔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年六月二十四日立①下面这份分家书,与上面分家书有所不同,是以父亲订立遗嘱的形式对家产和其余事项的一个安排:立分关合同字人吴用行,情因夫妇生有五子,长子英铨完婚四年亡故㊂其有(笔者注:似乎为 余 字之误)四子,父亲所置业产目前四股均派,除养老田在外㊂以后四子所生之子,理应着一子过继长子英铨名下,产业即将养老田耕管,四人不得混争㊂今将现在四子所派落享字号吴禄铨产业录下:冲夏大小四坵,冲沙壹坵,岑地大小叁坵,盘口糯左边壹坵,土名被阴,上节合墦场土㊂自均派后,各管各业,各敦孝弟,以尽天伦,自然天眷有德,子孙昌达㊂恐口无凭,立有分关合同为据㊂ 自经析居之后,各买各得,兄弟不能争论㊂父亲批笔㊂凭房族㊀吴森洪㊁奇(笔者注: 洪 奇 二字竖排并列)㊀吴发添㊁懋槐(笔者注:发添㊁懋槐四字竖排并列)民国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②一般来说,在订立分家和约时,如父母双全或一方尚在,则会在分割财产时留出给老人的赡养土地和财产,并注明父母后事办完后所余部分按股均分的处理方式㊂下面这份文书就很具典型性:立分关合约字人刘永东㊁妻龙氏生育四子,俱已成立㊂家务纷纭,难以照料㊂请凭族戚等,因年迈高榆,祖遗家业山场㊁田园㊁竹木㊁什物等皆以四股均分,拈阄为定㊂又以养二老田园需用,而婚配杉木之用及二老年终之田费,用剩之后,原以公平均分㊂自分之后,仍以熏篪相奏,勿有以强欺弱,或兴或败,在于一心一德㊂今凭合约,各执一张为据㊂田园㊁山场㊁养老田㊁婚配杉木列于后㊂(笔者注:下列具体田土㊁园地㊁杉木等名,此处略去)凭族戚㊀刘大海㊀龙原辉㊀伍永川㊀㊀㊀㊀㊀㊀刘永清㊀刘宗廷民国十四年二月十三㊀国校笔③下面这份契约,就是在处理完母亲逝世之事后,将原来留给母亲的养老田五人再次均分之例㊂其中竹山和屋基地没有分,作为今后 超荐之费 的出处㊂立派单人胡国铨㊁眸(笔者注:铨㊁眸二字竖排并列),国祥㊁瑞(笔者注:祥㊁瑞二字竖排并列)启宇等,今因母亲逝世,所遗养膳田已凭亲族等作五股均派,多出少入阄定管业,不得异言㊂恐①中国经济史研究㊀2015年第1期口无凭,立有派单,各执一纸为据㊂(笔者注:下分别列出五人所获田土㊁地点及名号㊂又列竹山㊁屋基三间为五人共有, 后作超荐之费 ㊂此处略)凭亲族㊀㊀邓启焕㊀㊀㊀胡啓模代笔㊀㊀㊀胡贤楷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四月初八日立①在清水江文书中,除了这种分家时将家庭财产均分为 股 ,以便有继承权者承继外,还有一种是原来共同购买有财产,后来需要分开各管各业时,为避免争执,也将其搭配为 股 ,以拈阄为定:立分派田字人龙喜恒㊁龙先邦叔侄二人,情因相议将前所共买之各处水干田二股平分,各便耕种㊂肥腴好丑互相兼搭㊂先书字号,后自拈阄㊂喜恒阄土名 日瀼 上独田,大小共三坵㊂龙先邦阄落土名本寨屋角兰却十挑小四坵㊂自分之后,各管各业㊂盖此次分产,并无强迫等情,各甘意愿㊂恐口无凭,立有永分管业字二纸,各执一纸为据是实㊂亲笔㊀㊀龙先邦凭亲侄㊀龙钦汉㊀龙登铨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三月初五日㊀立②在清水江文书中,除了这种分家时将家中财产分成均等 股 ,便于家庭成员拈阄取得,减少以致避免争执以外,常见的还有一种因为家庭原因需要钱一时无法筹措,因而将家中田土分成均等 股 出卖一股或几股的事例㊂以下这份契约就是这种类型较为典型的一种:立卖油山字人亲房吴泽奎,今因家下要钱应用,无所出处,自愿将到土名林斗半冲油山共乙团,二股均分㊂我乙股出卖㊂上抵登岭,下抵田,左抵焕本,右抵沛明,四至分明㊂要钱出卖,自己请中上门,问到亲房吴泽坤㊁林㊁长(笔者注:坤㊁林㊁长三字并列竖排)兄弟三人承买,当日凭中言定,价钱贰仟零八十文整㊂其钱亲领应用,其油山卖予买主耕管为业㊂自卖之后,不得异言㊂恐口无凭,立有卖字存照是实㊂凭中㊀吴恩富㊀亲笔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十五日㊀立字③还有一种情况,是涉及将自己儿子出继给亲族为子,在出继时由亲族见证,将家庭财产划分成几股,出继的儿子同样继承获取一份财产㊂下面这份契约就是典型的一例:立出继字人龙祖益,情因伯父齐刚伯母伍氏年老无儿,早年双故,理应立嗣㊂祖益单身不能出继,生有三子,长子才富,次才泰,三才清㊂族戚相议,将次子才泰出继祖父齐刚为嗣㊂祖益所有新旧产业,概行三股均派,才泰仍受一股,不得援归宗受业之陈语㊂此系数子甘愿,不得异言㊂自出继后,管教绵延百世,宗祧永承祖益,不得翻悔后言㊂恐口无凭,立此出继字约存照㊂凭族㊀龙祖樑㊀㊀㊀龙才美㊀勇(笔者注:美㊁勇二字并列竖排)㊀戚㊀汤廷珊㊀笔㊀潘万铣试论清水江文书中的 股 民国甲子年十二月初六日立①这份契约文书所记的情况可能有点特殊,是在定约人有三个儿子的情况下,出继次子给伯父为嗣,但却以 永承宗祧 为代价,将自己的财产三股均分,拿出其中一份让出继离家的儿子继承㊂这种情况可能不会很多,但仍可通过这种契约看出以 股 划分家庭财产和派分继承的大概情况㊂上面所举的这几份契约中所涉及的 股 的分割和转移的形式都比较单纯,基本是一事一契㊂但清水江文书中涉及股权分割转移的文书情况并非都是这样㊂镜屏县文斗寨的一份文书,充分展示了借助于 股 这一手段,从乾隆三十五年(1770)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的70多年间,文斗寨一块由数人共同开发的山场土地的所有权,经过 股 的买卖㊁继承㊁析分流转后 股权 所有权结构形式的趋于复杂:姜祖保㊁富宇二人共占壹大股,分为四小股㊂富宇得买凤宇弍小股,祖保㊁长保弟兄二人占弍小股,共合四小股㊂祖保乙小股卖与富宇;长保乙小股又分为四小股,香乔妻卧浮乙小股㊁启魁占乙小股㊁包六占乙小股㊁启彰占乙小股㊂此壹大股份为拾陆小股:映辉㊁绍吕三人占拾弍小股,相弼得买启魁㊁包六㊁香乔妻卧浮之三小股,启彰之小股光典弟兄占乙小股㊂壹大股合成拾陆股分清㊂姜周文㊁老牙共乙大股,分为四小股㊂富宇得买周文之弍小股,老牙占弍小股,绍和㊁林寿弟兄占弍小股卖与映辉㊂兴宇㊁明宇㊁老宗㊁相保爰四人占乙大股,分为四小股㊂映祥㊁映辉㊁绍吕三人得买兴宇㊁明宇㊁相保年之三股;老宗之乙小股,分为弍股,富宇得买老宗之乙小股,九唐㊁香乔㊁老岩三人得买老宗之乙小股㊂甫天㊁九唐㊁香乔明㊁年保四人共占乙大股,分为四小股㊂香九明占乙股,九唐占乙小股,年保占乙小股㊂香九明占乙小股卖与映林㊂甫天之乙股份为弍小股,九唐占乙小股,年保占乙小股㊂合成七股㊂祥宇㊁得宇㊁年三三人共占乙大股,分为三股㊂九唐占乙小股,祥宇占乙小股,得宇占乙小股㊂年三占乙小股卖与富宇㊂得宇名下之股又分为三小股,应所占乙小股卖与相歧兄弟,年所之股卖与林合,年三之股卖与富宇㊁三爰二人㊂外批:界限上凭Ѳ,下凭大路,左凭小冲以绍吕田角为界,右凭冲上截以岭为界㊁下截凭菜园以路为界㊂绍吕存乙纸,昌宗存乙纸,相弼存乙纸㊂道光二十七二月十二日㊀众等分清㊀代笔凭中李天才㊀立②上述这篇契约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记录单一的一次山场林地股权的分割㊁买卖或转移,而是记录了70多年间这块山场林地地权所有人通过 股 的买卖㊁继承等多种方式带来的产权转移和所有人身份的变化㊂尽管这份契约的股权变动较为复杂,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但从这份契约文书看,它却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时段长;二是反映出来的地权变动稳定而清晰;三是地权变动趋势是山场林地股权趋于细化;四是这些变动都是山场林地所有人通过 股 权的变动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㊂以上这些契约文书中出现的 股 ,仅是清水江文书大量同类文书中极少的举例㊂这些契约文书中的 股 ,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管是分家分割财产㊁过继儿子分割财产或因变故需要钱用而出售家庭财产等,都是家庭财产的所有㊁分割和转移的不同形式㊂分割和转移的出发点及过程,都没有进入投资领域,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增值,而是为了维持和适应家庭变故和生产生活正常进行所中国经济史研究㊀2015年第1期需要的安排㊂因而,笔者在此将上述这种 股 称为 生活中的股 ㊂生活领域中的 股 的出现和进行不可小看,因为这样以 股 的方式进行的财产所有权分割和转移,具有法律意义,所经采取的途径是和平的方式,也能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㊂在这里,财产所有权的分割和转移,实际是一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源的重新安排和配置,途径合理合法也合乎当地传统和民俗,民众均喜闻乐见并给予接受㊂这样的制度设定,维持了家庭平和㊁地区安宁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行㊂二㊁生产领域中的 股上述 生活中的股 之外,清水江文书中涉及生产和流通的文书中,同样大量存在 股 的内容㊂清水江流域山高林密,木材特别是杉木的种植和出售是当地一种重要的生产和收入来源,也因此,在涉及山场开发㊁杉木栽种和砍伐运输的契约文书中,以 股 的形式表示出资方式㊁经管内容㊁收益分配和其他事项的文书数量众多,内容也有不少变化,这里同样例举一些类型较为多见者以作观察㊂先看下面这一份文书:计开辟积善山祖保㊁富宇二人占一大股㊂祥宇㊁得宇㊁年三三人占一大股㊂老牙㊁周文二人占一大股,周文一股卖与富宇㊂兴宇㊁明宇㊁老宗㊁香保年四人占一大股,明宇㊁香保二人卖与富宇;老宗一股卖与清宇㊁老岩二人㊂甫天㊁九唐㊁香乔明㊁年保四人占一大股㊂年岩㊁岩所二人占半股,年所一半卖与清宇㊁香乔二人;岩所一半卖与富宇㊁三年二人㊂一共山作五股半㊂姜廷佐㊀笔乾隆三十五年二月十二日㊀立①张应强对这份契约曾解说为, 此份文书所记载的,当为众人开发 积善山 的共同劳动成果的划分,其间或者同时发生了买卖股份的情况,也可能是此前已出现分股和买卖的事实,而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进行补录 ㊂②笔者赞同张应强对这份契约文书的分析和判断,但还想补充的一点是,当众人对开发 积善山 的共同劳动成果划分股份时,应当有所根据,这个根据很可能是依据所出劳动力的数量㊁所参加开发的劳动力日数以及所出生产工具㊂这份契约文书告诉我们,在清水江地区的山场土地开发中,是有多人共同参加,以所做贡献和所出力量为划分标准,以所占开发出来的山场土地 股 分的多少做为回报的现象存在的㊂在清水江文书中,不乏 分山 契约合同㊂这类分山契约合同的出发点一是标明和确定财产产权所属,二是为了 奖勤罚惰 ㊂下面这份锦屏县平鳌寨扒洞分山契约合同就很典型:立分山合同字帖众姓人等,并扒洞共有五甲,有山一所,下边小名拖边榜,上边小名乌革溪㊂山属宽旷,只奈人多事碍,荒芜日久,目触心伤㊂是以齐集公议,莫若瓜分,任其勤惰㊂勤者应获后(厚)利,惰者亦无怨尤㊂平鳌四房编为两大甲,廷仪㊁德中一大甲,文德㊁绍虞一大甲㊂扒洞继爵半甲㊂廷仪㊁德中大甲分落拖边榜,左抵难界,凭岭直上透顶为界,右抵冒造冲,中下凭冲直至河沿上破犁嘴贯顶为界,二人大甲管业㊂文德㊁绍虞大甲又附扒洞继爵半甲,分落乌革溪㊁左凭冒造冲,下凭冲,直至河沿上破犁嘴贯顶为界,右至岑究冲分界,大甲半甲管业㊂自分之后,务要各管各业,不得翻悔㊂今欲有凭,立此分山合同二纸存照㊂乾隆五十年八月初二日㊀代笔南昌府丰城县唐孔连试论清水江文书中的 股老合同二纸㊀廷仪存一纸㊀文德存一纸民国三年又五月三十一日抄存㊀至民国十一年必铨照此抄存一纸①上述这份契约合同指出了山场 宽旷 和 人多事碍 导致的 荒芜日久,目触心伤 的后果,因此将山场进行分割,意图使产权明晰后 任其勤惰 ,达到 勤者应获后(厚)利,惰者亦无怨尤 的目的㊂但是,这里没有明确的将山场划为 股 落实到具体的户或个人㊂下面这份平鳌寨的分山场合同,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落实,原因是山场的树木因没有化为 股 落实到具体人的身上,所以出现 众等屡次砍伐 , 今已砍尽 的结果㊂为了复栽嫩木,打破 人多事耐 的局面,进一步以 股 的方式细化,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头上㊂立分山场合约人姜映显㊁(姜)明伟㊁(姜)之林㊁(姜)之英㊁(姜)文爵㊁(姜)文召㊁陈士裕等㊂为因先祖得买杉山一节,坐落土名菩萨坡,众等屡次砍伐,均占㊂今已砍尽,竟欲复栽嫩木,其奈人多事耐,约齐众等登山验议,仍照五大股均分㊂映显㊁明伟㊁启基㊁之模㊁之林㊁老坛弟兄㊁之英二股,之彬㊁之秀㊁老成三人占二股㊂以上等人分占坡左并坡右,其坡左,左凭文德,右凭理岩分界,上登岭,下抵污堵幼,又并分占坡右,其坡右,左右凭姜廷位分界,上登岭,下抵污塘,此二幅系映显等三股所占㊂其文爵㊁文召㊁陈士裕等二股分占坡前,左凭映显等五股,理岩分界,右凭廷位分界,上至第二增老屋场,下抵唐三义田,此一幅系文爵等二股分占㊂其有岭上阴地未葬,俱在五股公共㊂尚异日山内之人欲卜葬者,照依老合同补偿公众探(摊)分㊂自分之后,各照合约管业,不许越界争占㊂今欲有凭,立此合约二纸存照㊂外批:内山作五大股,映显等占三股,此三股分为十小股,映显占一股,明伟占一股,之林占一股,之英占二股,之模弟兄占一股,启基占一股,之彬㊁之秀㊁老成占二股,启模㊁启勳占一股㊂合同二纸一样执照(共书在合同二纸上,各纸存字半边)存字人㊀映显一纸㊀㊀文荣一纸㊀㊀代笔㊀姜化龙嘉庆四年三月二十四日㊀㊀立②在山场分定后,山场所有权者因为种种原因,自身不能参与杉木的栽种时,可以将山场出佃给别人栽种,出佃的时间段和收获如何分配均可以通过事先签订契约合同界定㊂以下为一份较为典型的合同样本:立佃字人中仰寨陆志春㊁(陆志)成㊁(陆志)定等,今佃到嘉地寨姜献义之山壹块,地名栏古旺㊂其山界址左上凭木洪,右上凭山主之山,下凭冲,左凭岭与龙恩大所栽山主之山,以下至冲为界,右凭大冲,四抵分清㊂言定限在五年,栽杉成林㊂照依地主栽手五股均分,地主占叁股,栽手占贰股㊂五年之外,如不成林,栽手并无股份,凭地主另招别人栽种㊂若成林之后,恐其栽发卖,必先问到地主承收,不许私卖与别人㊂恐后无凭,立此佃字为据㊂凭中㊀代笔㊀姜梦熊民国己未八年二月十五日㊀立立有招贴在陆姓三人之手㊀梦熊笔③这份契约合同除了证明地主的山场可以出佃给外来人栽杉外,还规定了地主与栽杉承典人的收益分配,即按照 股 数安排,地主占三股栽手占二股的比例进行分配㊂但这份契约合同对栽手有限制性规定:在五年之内要 栽杉成林 ,如果做不到,则 栽手并无股份 ,由地主另外招别人栽种㊂另外,在成林后没有进行利益分配之前,如果栽手要出卖自己所占的栽杉股份,需要 先问到地主承收,①中国经济史研究㊀2015年第1期不许私卖与别人 ㊂从这份合同看,总体条款情况有利于地主,而对栽手则设置了好几条限制性条款㊂在笔者见到的众多类似合同中,地主占三股,栽手占二股的情况很多,但对栽手设置限制性条款特别是栽手出卖自己所占 栽杉股份 时,需要 先问到地主承收 这一条,则很少见到㊂在上述这份合同中,虽有限制性条款,但栽手可以出卖自己的 栽杉股份 ,那么地主是否也可以出售自己身为土地所有者的 地主股份 呢?答案是肯定的㊂如下面这份合同即是一例:立断卖杉木字约人彭治邦㊁(彭)相虞二人,为因费用无出,自愿将到坐落土名卧古杉木壹岭,上凭范文通㊁正国之山为界,下凭田为界,左右凭冲,四至分明㊂此木分为两大股,栽手占壹大股,地主占壹大股㊂次地主之乙大股又分为三小股,治邦㊁相虞二人名下占乙小股㊂今凭中出卖与彭相吉㊁(彭相)泉㊁(彭相)光五兄弟三人名下承买为业㊂凭中当面议定,断价银壹两捌钱正㊂亲手收回应用㊂其杉木任从买主修理管业,今恐无凭,立此断字存照㊂后木砍尽,地归源(原)主㊂亲笔㊀㊀相虞凭中㊀彭守法道光元年拾弍(月)二十日㊀立①上面这份契约合同,是地主彭治邦㊁彭相虞二人出卖已栽上杉木的山岭中属于自己地主身份名下,壹大股中的一小股所立的断卖契约,证明地主也可以出卖属于自己的可用于分配的股份㊂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契约中还特别有一句话注明,即 后木砍尽,地归源(原)主 ㊂也就是说,彭治邦等二人出卖的仅是这座山岭的属于自己股份的那份生长着的杉木,生长这些杉木的山岭所有权仍然属于彭治邦等,只不过要等这些杉木砍伐完之后,这部分山岭才归还彭治邦和彭相虞㊂在这些清水江文书的契约合同中,我们看到大量地主与栽手签订的两方合作,一方出地一方出劳力合作栽种杉木,等出售杉木后分配收益的合同㊂其中,也有部分栽手或地主因各种原因出卖自己收益权而签订的合同㊂但是,在杨国桢所著‘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一书中,记载有皖南明清两代山地经营与山契的契约多份,却有多处地主与栽手合作栽种山林,栽手不得出售自己 股份 的记载㊂例如该书第114 115页的这份合同就比较典型:十六都胡富保等,今佃到本都汪益等名下山,土名石槽坑,与倪富等相共,新立四至:东至坑,西至王伯富山垄分水,南至小坑,北至小岭口,四至内山,承佃前去砍拨锄种,栽坌木苗,不许抛荒丈土,日后成林,主力叁股均分,主得贰股,力得壹股,所有力坌不许变卖他人,如违,听自理论,如力坌不与,今恐无凭,立此佃约为照㊂万历十年(1582)八月十四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立佃约人㊀胡富保㊀号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同佃人㊀㊀李五保㊀号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中见人㊀㊀胡全保㊀号②在上述这份契约合同中,很多内容如记载契约签订原因,所签地土四至,双方责任义务和权利的划分以及分配比例的规定等,都与清水江文书的十分类似㊂只是契约合同中对栽手的限制规定比贵州清水江文书中的类似契约要严格得多,例如上面这份契约,就有对栽手规定栽种树木时 不许抛荒丈土 ,分配时栽手只能得三股之一以及不许变卖栽手自己的股份等㊂杨国桢教授这本书其余的一些契约合同中,甚至还有如果栽手私卖自己股份将受到 罚银 处分③的记载㊂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论契约文书视域下清水江流域阴地经营

论契约文书视域下清水江流域阴地经营作者:***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4期摘要:近年來在贵州东南部的清水江流域发现了大量文书,其中有珍贵的阴地买卖契约,本文即以其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计量法和比较研究法,梳理阴地经营和卖价,力图揭示其大致规律。
通过估算阴地亩价,结果显示,清水江流域阴地卖价大约是田地的十倍、房地的四倍。
究其原因,一是区域人口增多产生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逐渐减少;二是村民对人辞世以后回归自然的高度重视以及人们对风水的热心追逐。
这种观念浓厚,根深蒂固,导致阴地越来越重要。
可见,阴地亩价比房地、田地高,阴地经营并非完全是利益驱动的结果;阴地经营不是土地买卖的主流,未能形成较大的规模;阴地经营中,基本无活卖,这是它与田地、房地的明显区别;阴地卖价起伏受银钱比价、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阴地经营不全是为了积累财富,而是一种需求,一种风水观念的需求,更多地表现了土地产权转移的多样性。
这些是清水江流域阴地经营的鲜明特色。
关键词:契约文书;清水江流域;阴地经营;鲜明特色中图分类号:C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99(2020)04-0133-08On the Graveyard Management of Qingshuijiang Area fromthe Perspective of Contract DocumentsAN Zunhua(Reasearch Center of Guizhou Folk Literatur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Guizhou, China, 550025)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Qingshuijiang Area in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Among them, there are precious contracts for the sale of graveyard. This paper takes th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historica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sort out the operation and selling price of graveyard, trying to reveal its general rule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elling price of graveyard in this area was about ten times of that of farmland and four times of that of real estate, referring to the estimation of the unit price of graveyard. The first reason for that phenomenon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land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regional population, with gradually decreased per capita possession of land resources. Second, villager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returning to nature after death,and people’s enthusiastic pursuit of Fengshui. This kind of idea is strong and deep ̄rooted, which leads to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graveyard. Thus the unit price of graveyar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real estate and land, and the management of graveyard is not entirely driven by profits. Graveyard management is not the mainstream of land sales and had not formed in a large scale. In the management of graveyard, there is basically no live sale, which is the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it and fields and housing lands. The rise and fall of selling price of graveyard was influenced by the price ratio of silver and copper coin, economic system and social environment. Graveyard management is not only for the purpose of accumulating wealth, but also a kind of demand, a demand of Fengshui concept,which shows the diversity of land property rights transfer. These are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graveyard management in Qingshuijiang Area.Key words:contract documents; Qingshuijiang literature; the graveyard management;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阴地者何?一般认为,“阴”是属于鬼神的、阴间的意思。
“清水江文书”中的“执照”再探

“清水江文书”中的“执照”再探作者:徐斌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4期摘要:清末民初,贵州清水江流域保存着较多的土地管业执照和纳粮执照,它们是保障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官方文字凭证,是清水江文书中最常见的执照类型。
除上述两类执照外,通过调研发现清水江流域还存留着陆军部执照、验枪执照、吸户执照、禁烟执照、捐票执照、纳户执照等内容丰富形式迥异的档案文书,它们集中反映了当时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对该地的行政管辖与经济控制,这种控制力量深深根植于苗侗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执照”这一特殊文体得以展现出来。
关键词:清水江文书;执照;研究中图分类号:C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99(2019)04-0149-08A Further Study of the License in Qingshuijiang DocumentsXU Bin(School of History and Politics,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hzou,550025, China)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Guizhou Qingshuijiang area preserved many licenses for land property and tax payments in rice, the most common Qingshuijiang documents which were the official certificate that supported the local people’s land-ownership assurance and tax imposition.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two types of licenses, the author was pleasantly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 there retains various and diversified licenses such as the archives, guns, Xihu, opium prohibition, donation, and Nahu licenses in Qingshuijiang area. They are the reflection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and economic control in that area i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spects. The force of control is deeply rooted in all aspects of the life in the Miao and Dong people,displayed by the special style “license”.Key words:Qingshuijiang documents; license; study“执照”旧时一般指官府所颁发的文字凭证或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正式签发的许可证件或牌照。
清水江文书伙佃制论文

清水江文书伙佃制论文摘要:清水江沿岸地区土壤多为粘土土质,保水性、保肥性好,土层深厚,适宜多种林木生长,特别是杉木。
清水江流域是我国南方传统的林木生产和木材交易区,明朝中后期,伴随着王朝政府“皇木之办”由此带动了大量民间木材贸易。
木材经清水江,入湖南境内的会同、黔阳,进洞庭湖入长江销往全国四面八方。
一、林业契约中伙佃制的类型清雍正年间,随着木材的逐步商品化,逐渐改变了清水江过去对木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状况,木材长时间的过度砍伐使清水江沿岸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木材荒。
要想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就必须寻找从事林木种植的良方。
(一)本寨族人等具亲属关系的伙佃在清水江地区的苗、侗族社会中,其血缘、地缘、及固有的乡村社会组织是人工营林的以规模经营的内在机制,这种血缘与地缘更是人们得以伙佃造林的信用机制。
栽手与栽手之间正是利用了其文化内部的血缘、地缘和社会组织的三位一体的社会机构确保了栽手之间的伙佃造林。
(二)本寨人与外省移民的合伙造林清雍正以后,随着清水江航道的畅通,清水江流域的木材贸易更为频繁。
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外地商人纷至沓来从事木材贸易,这有力的推动了清水江地区经济的发展。
木材市场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也就使得大量外省劳动者来到清水江下游地区从事租山造林。
而外省栽手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他们为了在营林过程中减少阻力。
(三)外来移民间的相互伙佃自明代以来,汉族移民就开始通过屯军、征派皇木等形式大规模的进入清水江流域。
随着清初,时任贵州巡抚的张广泗上奏朝廷对清水江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清水江的交通意义日益凸显。
这时期,当地有限的劳动力无法满足发达的木材需求,这就促使了大量外省移民栽手来到该地佃山造林以维持生计。
乍到此地,鉴于对这里的情况极不熟悉和当地人们对他们的歧视,使得他们之间相互合伙租佃造林。
(四)男女间的伙佃造林明清时期的清水江地区,由于“木材之流动”而兴起的木材贸易。
使得清水江下游地区的木材交易成为全国木材市场的重要一环。
从清水江文书看清代贵州苗侗地区货币流通中的几个问题

省州 大 学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G U I Z HO U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o 1 . 31 No . 2
使 冲铅 低 潮银 色 , 平用轻兑 , 一经查出, 或被 控 告 ,
序。所以道光七年 ( 1 8 2 7年 ) , 绅商李荣魁等联名 呈请贵州巡抚 , 请求禁革低潮银色。禀稿称 :
历 来买木 纹银 九五 折扣 , 平 用九 六 比兑 。近 因
定即照例究治 。 ” 货币流通制度似乎得到了初步整 顿, 可是好景不长 , 光 绪十三年( 1 8 8 7 ) , 绅 商 姜 兴
究 方 向为 区域 社 会 经 济 史 。
6
龙 泽江 : 从 清 水 江 文 书看 清 代 贵 州 苗 侗 地 区货 币流 通 中 的几 个 问题
行, 恢 复 旧章 , 减 轻 木 行 对 山贩 的盘 剥 。该 份 禀 稿 回顾 了 自乾 隆 以来 历代 银两 成 色及兑 换 办法 : 窃绅 民等地 方 山 多 田 少, 栽杉营生 , 先辈各 自
该禀 稿呈 送 贵州巡 抚 , 贵州巡 抚 批示 黎平 府审
查 处 理 。黎 平 府 审 查 后 发 布告 示 “ 嗣后 买 卖 木 植 银两 , 其 色 总须 九 五 以上 , 其 平 九六 比兑 。倘 有仍
较 足 。但 日久 弊生 , 至嘉 庆 、 道 光年 间 , 下河 水 客 以冲铅低 潮 银 欺 哄 上 河 山客 , 严 重 破 坏 了 市 场 秩
年 。外 省 木 商 逆 流 而 上 , 络 绎不 绝 , 称下河 “ 水 客” ; 本地苗族 木商负 责进 山采购 和伐运 , 称“ 山 客” 。水 客 与 山 客 均 于 “ 三江” 木 行 交 易 。乾 隆 年 间, 木材 贸易 非常 繁盛 , 货 币流通 以纹 银为 主 , 成色
“清水江文书”中的“执照”再探

第37卷第4期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7㊀No.42019年8月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Aug.ꎬ2019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shb.2019.04.19收稿日期:2019-05-12清水江文书 中的 执照 再探徐㊀斌(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ꎬ贵州贵阳㊀550025)摘㊀要:清末民初ꎬ贵州清水江流域保存着较多的土地管业执照和纳粮执照ꎬ它们是保障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官方文字凭证ꎬ是清水江文书中最常见的执照类型ꎮ除上述两类执照外ꎬ通过调研发现清水江流域还存留着陆军部执照㊁验枪执照㊁吸户执照㊁禁烟执照㊁捐票执照㊁纳户执照等内容丰富形式迥异的档案文书ꎬ它们集中反映了当时政府从政治㊁经济㊁文化上对该地的行政管辖与经济控制ꎬ这种控制力量深深根植于苗侗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ꎬ通过 执照 这一特殊文体得以展现出来ꎮ㊀㊀关键词:清水江文书ꎻ执照ꎻ研究㊀㊀中图分类号:C952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0-5099(2019)04-0149-08AFurtherStudyoftheLicenseinQingshuijiangDocumentsXUBin(SchoolofHistoryandPoliticsꎬGuizhouNormalUniversityꎬGuiyangꎬGuihzouꎬ550025ꎬChina)Abstract:AttheendoftheQingDynastyandthebeginningoftheRepublicofChinaꎬGuizhouQingshuijiangareapreservedmanylicensesforlandpropertyandtaxpaymentsinriceꎬthemostcommonQingshuijiangdocumentswhichweretheofficialcertifi ̄catethatsupportedthelocalpeople sland ̄ownershipassuranceandtaximposition.InadditiontotheabovetwotypesoflicensesꎬtheauthorwaspleasantlysurprisedtofindthatthethereretainsvariousanddiversifiedlicensessuchasthearchivesꎬgunsꎬXihuꎬo ̄piumprohibitionꎬdonationꎬandNahulicensesinQingshuijiangarea.Theyarethereflectionofgovernmentadministrativeandeco ̄nomiccontrolinthatareainpoliticalꎬeconomicandculturalaspects.TheforceofcontrolisdeeplyrootedinallaspectsofthelifeintheMiaoandDongpeopleꎬdisplayedbythespecialstyle license .Keywords:Qingshuijiangdocumentsꎻlicenseꎻstudy㊀㊀ 执照 旧时一般指官府所颁发的文字凭证或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正式签发的许可证件或牌照ꎮ[1]119今多指由主管机关发给的准许做某项工作或活动的资格证明ꎮ笔者于2017年5月前往锦屏县档案馆进行 执照 文书的收集整理工作ꎬ截止到2019年5月ꎬ从锦屏县档案馆㊁文书楼等处70000余份文书中ꎬ共检索整理得出除 土地管业执照 和 纳粮执照 文书以外的各类 执照 文书约15份ꎬ这些文书均未校对出版ꎬ而且种类较多ꎮ这些 执照 的使用范围比较广ꎬ有的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明:如陆军部执照㊁选民执照等ꎻ有的是纳税凭证:如令照判捐票执照和屠宰税捐执照ꎻ有的是营业执照等ꎮ它们年代不同㊁形态各异㊁功能多样ꎬ对于拓宽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主流域的 执照 类文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ꎮ«清水江文书中的 执照 研究»(贵州大学学报ꎬ2016年第1期)一文是笔者对执照文书初步浅显的研究ꎬ文章对 土地管业执照 纳粮执照 以及锦屏清水江文书的所谓镇馆之宝 培亮山林田土管业执照 从年代来源㊁内容㊁形式㊁做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分析ꎮ由于当时受到检索㊁人力等条件因素的限制ꎬ未能将执照类文书收集全面ꎬ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ꎬ通过本文的补充介绍ꎬ可以较为全面的得到弥补ꎮ从目前收集整理出来的执照文书可以发现执照 这类文书种类形式多样㊁涉及内容广泛㊁运用范围较大ꎬ还有待继续收集整理和研究ꎮ清水江流域从清朝中期已经形成了以契约为核心的经济文化圈[2]ꎬ这种契约文化已经辐射到当时苗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ꎬ很多重要的官方和民间的生产生活动如枪支检验㊁查禁烟土㊁卖官捐㊁公开选举㊁缴纳税款等事务都通过 执照 这类契约文书这一重要形式来完成ꎮ这些种类多样㊁形式各异的 执照 文书不仅体现出政府对当时清水江流域在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生活等方面的管控ꎬ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当地已经形成了一套运作良好的秩序规则ꎬ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ꎬ也确保各项生产生活活动的顺利开展ꎬ很好的展现了当时官方与民间良好的互动关系ꎬ可以拓宽清水江流域乃至全国对 执照 领域的研究ꎬ也为研究清朝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的政治㊁经济㊁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素材和活态见证ꎮ㊀㊀一、验枪执照在近代中国ꎬ各地民间都有大量武器ꎬ清水江流域也不例外ꎮ该地民间存在着较多的枪支ꎬ且这些枪支多为官方所 批准 使用ꎬ登记在册并发给持有者相应的凭证文书ꎮ本节所说的民间武器是指军队㊁警察以外的团体(例如商团㊁乡团等地方自卫性组织ꎬ宗族等)或个人(包括盗匪)掌握的火器ꎬ冷兵器则不列入考察范围ꎮ 民间 是对应 官方 而言的ꎬ但有时很难划清两者的界限ꎮ[3]本文拟对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有关民间武器持有者的凭证文书ꎬ即验抢执照的内容以及其社会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ꎬ希望通过此类文书的研究ꎬ浅析该时期清水江流域社会稳定情况㊁国家与社会关系等问题ꎮ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有些非官方的武装团体和私人都拥有武器ꎬ这些枪支既用于自保ꎬ也是保证木材贸易顺利进行的一种力量保障ꎮ对于清水江流域民间枪支武器的来源ꎬ大概有以下三种:第一是取得官府允准 合法 购买(即本节所指的具有验枪执照的枪支)ꎮ在清朝末年ꎬ官府已经有允准大宗进口枪械的先例ꎬ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ꎬ广东厘务局曾批准新宁县(民国后改名台山县)上三都一次进口团枪1550支ꎮ①另一则材料也可以证明政府也经常会把兵工厂生产的枪支ꎬ经过一定手续卖给商团㊁乡团: 1924年兵工厂制定新的 民团领枪章程 ꎬ允许民团通过政府向兵工厂直接购买枪械 ꎬ 所有发出新枪ꎬ均由该厂加盖枪烙ꎬ书明民团枪支字样ꎬ并编列号码ꎬ然后解送 ꎮ[4]这是民间获得枪支武器最为重要ꎬ也是最直接最安全最合法的途径ꎮ第二是从国外㊁港澳㊁广州湾走私获得ꎮ清水江流域由于木材贸易发达ꎬ水运便利ꎬ与港澳甚至国外部分商团都有贸易往来的关系ꎬ这也为枪支的走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ꎮ在清末民初ꎬ武器走私十分严重ꎮ1904年两广总督岑春煊奏折称: 粤东地处海滨ꎬ夙称多盗ꎮ自通商以后ꎬ轮船往来ꎬ外洋快枪购置便易ꎬ匪徒恃其利器ꎬ凶焰益张ꎮ [5]第三是枪支买卖带来大量盈利ꎮ民国初年ꎬ当时被视为精利武器的驳壳手枪ꎬ 在洋界私卖ꎬ每支不过用银四十余两ꎬ一入内地ꎬ可售一百余元 ꎬ于是私运者 纷纷不绝 ꎮ[6]以上三个因素是民国时期该地民间枪支由来的主要原因ꎬ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清水江流域对外进行木材贸易相对频繁ꎬ社会关系虽较为复杂多变ꎬ但相对还算稳定ꎬ官方对枪支的管控较为宽松ꎮ㊀㊀(一)验枪执照的格式验枪执照整体上用黑油墨木雕版印制ꎬ版式为长方形ꎬ设有外框栏ꎮ与其他执照不同的是ꎬ验枪执照外框栏为方形ꎬ内无图案ꎬ且非圭首形ꎬ用以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执照ꎮ框内上下框以一条横线相隔ꎮ执照正文字为繁体ꎬ无标点ꎮ从右至左㊁由上而下竖写分三部分ꎬ首先是验枪机关㊁执照字号㊁发照依据的规定ꎻ其次是枪支所在地地址ꎻ而后方框中是其验枪的原因㊁验枪的部位㊁给予人员㊁落款㊁颁发机关以及颁发时间加盖篆体印章ꎮ㊀㊀(二)验枪执照的内容关于验枪执照的文字内容ꎬ以民国二十八年(1939)八月锦屏县偶里乡验枪执照为例ꎮ执照格式文字共9行ꎬ最多处19字ꎬ最少4字ꎬ共计119字ꎬ其全文如下:验枪执照贵州锦屏县政府㊀㊀㊀㊀为验發枪即事照得保术周法规定九属地方属乡镇公所及人民所制各种枪放用徐㊀斌: 清水江文书 中的 执照 再探以自术者均须由县府查验烙用火印发给执照兹验得本县第一区偶里乡就九烟王枪一支保已烙印外合行发给执照须至执照者中华民国二十年八月四日锦屏县ѲѲѲѲ监万宗Ѳ①从这份验枪执照的内容可以看出ꎬ这份执照是民国二十八年锦屏县政府根据当时的法律法规规定用于验证该县所辖第一区偶里乡的一支 九烟王枪 的ꎮ如前所述ꎬ这支枪是偶里乡公所(乡团等地方自卫性组织)通过第一种方式经过一定的手续从官方所获得的ꎬ并已经加盖枪烙ꎬ属官方承认的民间合法所持有的枪支ꎬ文书还提到加盖枪烙后ꎬ将该分执照送达改枪的持有者手中ꎬ以方便勘验ꎮ由于此类执照文书数量有限ꎬ目前仅发现几份ꎬ因此就显得十分珍贵ꎻ且当前研究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民间枪支武器方面的成果十分稀少ꎬ对于弥补这一部分资料稀缺来说是很重要的ꎬ也是值得继续深入探讨和发掘的ꎮ㊀㊀二、吸户及禁烟罚金执照民国时期ꎬ贵州烟毒泛滥ꎬ这里曾是旧中国的鸦片主产区和外销地ꎬ鸦片给贵州各族人民带来的灾难十分恶劣ꎬ因而鸦片禁绝问题自然成为当局的一项重要任务ꎮ当时ꎬ无论是从种植范围㊁种植面积㊁鸦片产量㊁鸦片产值还是从吸食人数看ꎬ它在贵州都是十分泛滥的ꎮ对贵州人民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社会动荡不安㊁妨碍经济发展和摧残人民身心健康等几个方面ꎮ然而ꎬ在贵州省近四十年的禁政中ꎬ虽采取了颁布禁烟法规㊁成立禁烟机构㊁烟民登记和进行施戒等举措ꎬ但仍未彻底禁绝ꎮ这主要是由于农民㊁地方官吏㊁军阀㊁国民政府等多方利益攸关及禁政运动缺乏全社会的支持所致ꎮ[7]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ꎬ有关民国时期贵州禁政问题研究的主要学者有朱建华㊁秦和平㊁莫子刚等ꎬ学术成果为数不多ꎬ以清水江文书中的吸户执照和禁烟罚金执照为视角来探讨民国时期贵州禁烟问题ꎬ更是少有ꎮ通过对这两类执照的分析研究ꎬ有利于深入认识当时贵州的的社会面貌和经济状况ꎮ㊀㊀(一)吸户执照吸户 是指民国时期对吸食大烟者的称呼ꎬ吸户执照是贵州禁烟总局发给吸食大烟者按规定缴纳烟税的牌照证明ꎮ民国时期贵州禁烟局对清水江流域吸食大烟民众的处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没有掉烟瘾的烟民ꎬ也就是执照文书中所说的吸户采取征收烟税的方式进行处罚ꎻ另一种则是通过收取禁烟罚金的方式来进行处罚ꎮ吸户执照就是采用第一种方式进行处罚后给吸户吴吉士的一份官方凭证ꎬ下面就其格式和内容进行介绍ꎮ吸户执照整体上用黑油墨木雕版印制ꎬ版式为圭首形ꎬ设有外框栏ꎮ与其他执照外形基本一致ꎬ吸户执照外框栏为方形ꎬ框内上㊁下框以一条横线相隔ꎮ执照正文字为繁体ꎬ无标点ꎮ从右至左㊁由上而下竖写分三部分首先是禁烟机关㊁吸户地址㊁发照依据的规定ꎻ其次是吸户姓名㊁年龄及所在地地址ꎻ而后写明其发照的原因㊁换照的方式和时间㊁落款㊁违反规定的处罚方式以及颁发机关㊁颁发时间并加盖篆体印章ꎬ具体内容如下:关于吸户执照的文字内容ꎬ以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锦屏县高寨乡民国吸户吴吉士所获执照为例ꎮ执照格式文字共8行ꎬ最多处30字ꎬ最少4字ꎬ共计165字ꎬ其全文如下:吸户执照贵州省临时特货統税总局为制给吸户执照事今据锦屏二县二区高寨乡吸户吴吉士年三十八岁遵照禁烟吸办法第五条之规定缴纳第期照费大洋三元合行制发执照收执以凭检验此照自制给之日起六个月为一期期满即为无效如期满后尚未戒绝者准在该管县府申请换照堂倘有过期匿不换照情事一经查觉照章处罚不贷切此照县局长㊀㊀㊀㊀㊀㊀经手收款人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月十四日㊀发给②从此份选民执照文书可以看出吸户吴吉士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经过缴纳吸食烟土罚金大洋三元后ꎬ得到禁烟总局颁发给其的吸户执照ꎬ从文书的内容可以清晰的了解当时已经制定出了比较完整的禁烟规则及其配套的处罚条例ꎬ而吸户吴吉士则是依据禁烟吸办法第5条之规定来缴纳罚金的ꎬ且有效期为6个月ꎬ期满如果吸户尚未将烟瘾戒掉ꎬ还需要准在该管县府申请更换吸户执照ꎬ倘有过期且没有戒掉烟瘾的吸户没有到当地禁烟机关及时更换执照ꎬ就会照章受到处罚ꎬ严惩不贷ꎮ这说明禁烟在当时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的管控处罚制度ꎬ各项措施条例都制定得很完备ꎬ说明这一制度开展得较为井然有序ꎬ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ꎮ㊀㊀(二)禁烟罚金执照如上所述ꎬ烟土给民国时期贵州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ꎮ自民国八年(1919)以后ꎬ全省几全种烟 ꎮ[8]在原来的两大产区之外ꎬ黔东苗族侗族地区的婴粟种植也大规模发展起来ꎬ部分地区用地达90%之多ꎮ[9]据30年代统计ꎬ贵州鸦片最高年产量达到10万担以上ꎬ成为当时贵州农村最大的特产ꎬ其产值已经远远超过贵州其它特产桐油(产量1.8万担)㊁土烟㊁菜籽ꎬ以及其它土畜产品产值的总和ꎮ 鸦片为贵州最大宗之出产ꎬ年可输出2万担ꎬ价值一千万元ꎮ [10]烟土的肆掠造成了清水江流域社会动荡不安ꎬ也很大程度上妨碍当地经济的发展ꎬ还摧残当地人民的身心健康ꎮ因此ꎬ政府当局采取收取禁烟罚金的方式来缓解这一严重的事态ꎬ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二种方式ꎮ禁烟罚金执照正是这种处罚方式的历史见证ꎬ下面就其格式和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ꎮ禁烟罚金执照整体上用黑油墨木雕版印制ꎬ版式为圭首形ꎬ设有外框栏ꎮ与其他执照外形基本一致ꎬ吸户执照外框栏为方形ꎬ框内上㊁下框以一条横线相隔ꎮ执照正文字为繁体ꎬ无标点ꎮ从右至左㊁由上而下竖写分三部分首先是罚金收取机关㊁缴纳地址㊁发照依据的规定ꎻ其次载明了违反规定的处罚方式ꎻ而后写明其发照的原因㊁缴收人和经收人㊁落款㊁颁发机关㊁颁发时间并加盖篆体印章ꎮ关于禁烟罚金执照的文字内容ꎬ以中华民国十七年(1943)五月禁烟罚金执照为例ꎮ格式文字共8行ꎬ最多处25字ꎬ最少6字ꎬ共计116字ꎬ其全文如下:禁烟罚金执照贵州籍饷总局为发给执照事今有锦屏县五區一保五甲四摽民户部㊀三缴纳禁烟罚金大洋八圆陆角由本区区长如数收讫并交县口缴解经手徽收人倘有浮收勒索抑压情事准种户指名控诉口办此照徽收官县长㊀陈士孙经收区长㊀姜一鳌中华民国十七年五月十三日㊀㊀给①此份禁烟罚金执照文书是贵州籍饷总局颁发给锦屏县第五区一保五甲的执照文书ꎬ从执照内容可以清晰看到当时禁烟罚金先由所在地县长征收ꎬ然后再由所在地区长接收ꎬ接收后区长如数收讫ꎬ经手人倘若有浮收勒索等现象ꎬ可以向上面汇报ꎬ作出相应的处罚ꎮ与吸户执照不同的是ꎬ二者虽然都是对禁烟征收资金执照文书ꎬ但征收的主管部门却又很大的区别ꎬ一个是贵州籍饷总局ꎬ一个是贵州禁烟总局ꎻ其次是征收对象不同:贵州禁烟总局征收的主要对象是吸户ꎬ二贵州籍饷总局征收的对象是一保五甲集体ꎻ第三是征收金额的力度不同ꎮ贵州禁烟总局征收的数额较少ꎬ对半是三元大洋ꎬ而贵州籍饷总局则多为其几倍ꎮ总体来说ꎬ二者都是禁烟的主要方式ꎬ效果也可以ꎬ在当时的禁烟运动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ꎮ㊀㊀三、陆军部执照对于清末卖官捐问题ꎬ学界存在的问题一是脉络需要进一步梳理ꎬ二是有些观点需要订正ꎮ清末社会舆论对实官捐问题的主流取向是批斥㊁否定ꎬ力主罢废ꎮ[12]这些观点散见于尹航«晚晴捐纳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05硕士毕业论文)㊁谢俊关:«捐纳制度与晚清吏治的腐败»(探索与争鸣ꎬ2000年第4期)㊁陈先松:«试析晚清捐纳的失褂»(社会科学辑刊ꎬ2005年第2期)㊁钞晓鸿:«清末废止捐纳实官考刻»(中国经济史研究ꎬ2009年第4期)等文中ꎮ但清末当政官员中ꎬ力主开办实官捐者大有人在: 北到黑龙江ꎬ南到广东ꎬ西到云南ꎬ东到山东ꎬ全国各地方督抚大员多力主实官捐ꎮ主张开办之外ꎬ当政官员还专折请奖捐输实官ꎮ [11]可见当时政府对于卖官鬻爵等事宜的管控并非都是持消极反对的态度ꎬ更多的时候是支持或者默许的ꎬ清徐㊀斌: 清水江文书 中的 执照 再探朝清水江流域虽是 化外之地 ꎬ但或多或少也受到当时这一趋势的影响ꎬ并通过 执照 文书这一特殊的问题保存和记录下来ꎬ下文的 陆军部执照 就是这一政策在清水江流域实施的最主要的载体ꎬ通过对其格式㊁文字内容㊁功能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ꎬ能较好的还原清水江流域当时是这样进行实官捐活动的ꎮ㊀㊀(一)陆军部执照的格式及内容陆军部执照 是官方授予具有较大功勋或影响力人员一定官职的身份凭证ꎬ是证明其品级身份的官方文书ꎮ在清水江流域ꎬ笔者发现通过这一类方式获得官职的人员一般都为家庭殷实之人ꎬ要么是当地的大户ꎬ或者为大木商ꎬ且官职都为八品ꎬ职位都不是很高ꎮ在清朝ꎬ特别是清末光绪年间ꎬ由于国力渐微ꎬ自然灾害频发ꎬ为了缓解灾情ꎬ很多地方都以赈灾为由进行卖官鬻爵的活动ꎬ也好从中谋取私利ꎬ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ꎬ岑春煊还致电李鸿章ꎬ询问 顺㊁直实官捐外减各几成 ?李鸿章复电告知: 直捐五品以上暗减二七ꎬ五品以下暗减二一ꎬ虚衔封典一三ꎮ [12]可见ꎬ当时政府对于卖官鬻爵的态度是默认支持的ꎬ清水江流域虽然地处偏远ꎬ但借木材贸易之利ꎬ信息得以通达流域各地ꎬ在这种大背景下存在这类活动也在情理之中ꎮ陆军部执照格式在整体上用黑油墨木雕版印制ꎬ版式为圭首形ꎬ设有外框栏ꎮ与其他执照不同的是ꎬ陆军部执照在外框栏内印有云龙图案ꎬ象征着皇室的威严ꎬ以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执照ꎮ除此之外ꎬ其整体样式与其他执照大致一致ꎮ陆军部执照从右至左㊁由上而下竖写分三部分首先是发照机关㊁执照字号㊁发照依据序号上加盖篆体印章其次是获封人的姓名及住址ꎻ而后方框中是其获封的原因㊁品级㊁落款是颁发机关以及颁发时间加盖篆体印章ꎮ关于陆军部执照的文字内容ꎬ以光绪三十三年(1943)二月姜增文所获封的陆军部执照为例ꎮ格式文字共11行ꎬ最多处31字ꎬ最少1字ꎬ共计192字ꎬ其全文如下:陆军部执照陆军部为发给执照事务方司案呈准户部告称议覆前署贵州巡无林奏黔省寿捐助饷第五次请将一担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奉旨依议钦此抄录原奏清单知照前来查姜增文系贵州黎平府人年三十二岁身中面白无须由武生捐银一百五十两请给予营千总Ѳ街传户部声捐核興例案银数均符应请照准相应办给部照注明三代籍贯交该生收执以杜假冒而照核实须至执照者曾祖继儒祖彭㊀父㊀兴兆右给㊀姜增文㊀㊀㊀执照光绪三十三年㊀二月二十五㊀日㊀部①此份陆军部执照是贵州黎平府武生姜增文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通过捐银一百五十两后ꎬ得到陆军部局颁发给其的八品官职的文书执照ꎬ从文书的内容可以清晰的知道光绪年间对卖官捐问题是持支持态度的ꎬ由于受封人世代捐银ꎬ功劳较丰ꎬ当时的巡抚无林凑请政府为其加封ꎮ当时颁发此类文书比较严谨ꎬ且需要验明受封人的各项信息如五官长相㊁年龄等细节ꎬ可见政府是很重视这类事务的ꎮ与这份陆军部执照相比ꎬ另一份由黎平发布的实官捐的执照文书就显得较为单薄ꎬ无陆军部执照的正式和庄严ꎬ除年代㊁用印部门㊁获封人及获封事由不同外ꎬ其余的格式条款基本一致ꎮ从以上两份不同年代的卖官捐执照文书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在实官捐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和规范ꎬ从执照文书及其规定的相关内容就可以明显看出ꎬ执照文书对发照机关㊁执照字号㊁发照依据序号上加盖篆体印章ꎬ其次是获封人的姓名及住址㊁获封的原因㊁品级㊁落款是颁发机关以及颁发时间加盖篆体印章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ꎮ㊀㊀四、选民执照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社会较为繁荣稳定ꎬ经济状况良好ꎬ法治秩序稳定有序ꎬ各个方面都在政府的管控范围下健康发展ꎬ当时公民各方面的权益都得到了较为良好的保障ꎬ其中体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公民的选举权ꎮ选举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ꎬ也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ꎬ不分民族㊁种族㊁性别㊁职业㊁家庭出身㊁宗教信仰㊁教育程度㊁财产状况㊁居住期限ꎬ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ꎻ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ꎮ [13]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社会较为稳定ꎬ法治环境较好ꎬ公民的基本权利才能较好的得以保障ꎮ通过对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选民执照的格式内容进行分析ꎬ可以反映出当时法律在该地的实施效果和作用ꎬ为研究民国时期该地的法治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ꎮ㊀㊀(一)选民执照的格式选民执照的格式ꎬ在整体上用黑油墨木雕版印制ꎬ版式为圭首形ꎬ设有外框栏ꎮ与纳粮执照和土地管业执照一样ꎬ选民执照外框栏为方形ꎬ内无图案ꎬ框内上㊁下框以一条横线相隔ꎮ除此之外ꎬ选民执照的整体外观与其他执照相差不大ꎻ选民执照大致涉及到选民选举所在地地址㊁选举的日期ꎬ选民的基本情况㊁选区的情况㊁人员的资格㊁落款㊁颁发机关以及颁发时间加盖篆体印章ꎮ㊀㊀(二)选民执照的内容关于选民执照的文字内容ꎮ以民国十年八月的选民罗大创所获得的选民执照为例进行分析ꎮ执照格式文字共12行ꎬ最多处18字ꎬ最少2字ꎬ共计133字ꎬ其全文如下:执㊀照委办省议会议员选举监督㊀㊀㊀㊀为发给执照事案奉选举筹办处令发省议会议员选举分期筹办表内载Ѳ月十号(即阴历七月七日)各选举区一律奉行投票等因兹调查得该选民确与选举法选民资格相符合给选民执照以便届期赴投票所投票为此发给执照希即领存须至执照者右㊀㊀给选民罗大创中华民国十年八月㊀㊀日㊀给①从此份选民执照文书可以看出选民罗大创于民国十年(1921)八月经过资格验证后ꎬ具备选民资格ꎬ获得投票权利ꎬ并于农历七月七日参与选举ꎬ届时贵州省议会议员将对该次选举进行监督ꎮ这说明当时的法治秩序是很不错的ꎬ政府选举公开程度较高ꎬ人民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ꎬ且还有监督管理机构保证选举的公平有序开展ꎬ使得权利能够在阳光下运行 ꎮ从文书的内容可以清晰的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ꎬ政治比较开明ꎬ法律的普及性还是不错的ꎬ政府能够保证公民的各项权利得以行使ꎬ且各项权利都在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范围内展开ꎬ人民享有的权利基本上能够实现ꎮ㊀㊀五㊁纳户执照㊁令照判捐票执照和屠宰税捐执照㊀㊀清朝咸丰时期多地战事兴起ꎬ清政府为了囤积军粮ꎬ加大了征收粮食力度ꎬ这使得农民的负担日益加重ꎮ«清史稿»载: 咸丰时ꎬ粤西役起ꎬ征调不时ꎬ不得不藉民力ꎮ粮银一两ꎬ派差银数倍不等ꎮ事定ꎬ差徭繁重如故ꎬ且钱粮或有蠲缓ꎬ差银则歉岁仍征ꎮ [14]清朝时期征收的农业税通常分为上忙㊁下忙ꎬ是夏㊁秋两季纳税名称ꎮ纳户执照是清代清水江流域农户向官府交纳农田赋税的官方凭证ꎬ且钱㊁粮都需交纳ꎬ其格式内容与纳粮执照颇为相似ꎬ不同之处在于纳粮执照只载明缴纳粮食并未提及银钱ꎬ纳户执照则包括两者ꎬ通过分析纳户执照的格式和内容ꎬ能较好的还原清末清水江流域当时是怎样进行征税活动的ꎮ㊀㊀(一)纳户执照及其格式与内容纳户执照的质地为棉纸ꎬ宽高比约为3:2ꎬ用蓝色油墨木雕版印制ꎬ与其他执照的颜色有所区别ꎮ执照版式为圭首形ꎬ上㊁下框以一条横线相隔ꎮ纳户执照在书写格式上与纳粮执照基本无异ꎬ只是在内容上因人因事而异ꎮ纳户执照的主要内容包括执照的发照机关㊁执照字号㊁发照依据等信息ꎬ在末尾处加盖篆体印章ꎬ其具体内容详见下文所列举文书例子ꎮ关于纳户执照的文字内容ꎬ以中华民国元年(1911)十二月十日杨之福所获纳户执照为例ꎮ格式文字共8行ꎬ最多处12字ꎬ最少4字ꎬ共计75字ꎬ其全文如下:纳户执照黎平府正堂傅㊀为徽文钱粮事令处住居中林寨ѲѲ杨之福完納㊀原粮四斗0贰合0伍Ѳ权抄玖百陆拾伍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地点及名 号
。
又列
竹 山
、
屋基
三 间
为 五人共 有
“
,
后作 超荐
之费
。
此处略
凭 亲 族 邓 启 焕 胡 啓模
代 笔 胡 贤 揩
中
华 民 国 三十
四年 四 月
,
初八
日
立①
“ ”
,
在 清 水 江 文 书 中 除 了 这 种 分家 时 将 家 庭 财 产均 分 为 股
求 市 场利 润 进 行 的 投 资有所 区 别
这
一 一
。
因此 这
, :
一
类 带 股 字 样 的 契 约 文 书 可 称 为 生 活领 域 中 的 股
“
”
“
” 。
类 的 股 大体 有 以 下 几种 类 型
“ ” ”
种 是 分 家 时 将 家 庭 财 产 均 分成 等 份 的 股
“
“
”
,
然后
由有
权利 承 继 财 产 的 人 在 亲 族 和 中 间 人 的 见
证下 以
拈 阄 的 方式取 得
。
自
“
己 的
”
一
份 并各取
,
一
份 有亲 族 和 中 间 人 签 字 的 契 约 作 为 分 得 产业 所有 权
。
的 凭证 为 据
这 种 类 型带 股 字样 的 契约 在分 家书 中 极 为 常见
)
恐
口
无凭
立
有分
关合同 为 据 凭房 族 竖排 并 列 民国
一
—
经 析居之 后
“
:
,
各 买 各得
“
兄弟不
。
父亲 批笔
、
。
吴森 洪
)
、
奇 笔者 注
(
洪
”
奇
”
二
字 竖排并 列
吴 发添 懋 槐 笔 者 注 发 添 懋槐
(
:
、
四
字
二
十 九年 四 月
,
二
十七
日
②
一
般 来 说 在 订立 分 家和 约 时 如 父 母双全 或
,
股平分
,
各便
。
耕种
。
肥 腴好丑 互 相 兼 搭
。
先 书字号 后
,
自
拈阄
。
喜恒阄 土名
,
“
曰
濃
”
上独田
,
大 小 共 三坻
龙
,
先邦 阄 落土 名 本 寨 屋 角 兰 却 十 挑 小 四 坻
“
面 极 少涉 及其 他领 域
的 宽泛 和 灵 活
。
而清 水 江文 书 中 出 现 的 股
“
”
,
则远 比这 些 中 外学 者 论 述 的
,
股
”
的范围 要来
特别是 这些 契约 文书
“
,
出 现在 地理 位 置 偏 远
交 通 不便 且 经济 发 展水 准相 对 落后 的 贵
。
州 少数 民 族 地 区 所 出 现 的
,
以 便有 继 承 权 者 承 继外 还 有
,
一
种是
原 来 共 同 购 买 有 财 产 后 来 需 要 分 开 各 管 各 业 时 为 避 免 争 执 也 将 其搭 配 为 股
“
,
,
”
,
以拈 阄 为定
田二
,
:
立 分派 田 字人 龙喜 恒
、
龙 先邦 叔 侄 二人 情 因 相 议 将 前 所共 买 之 各 处 水 干
1
辑第
2
册 南 京 江苏人 民 出 版社
,
:
2 0
1
4
年版 第
,
5 8
页
,
GT
—
SB
D
—
0 5 6
(
1
)
/
GT
^  ̄
0 0 2
0 4 4
(
1
)
② ③
张 新 民主 编 张新 民主编
:
《
天 柱文 书 》 第 天 柱文 书 》 第
1
辑第 辑第
2 2
册 第
,
3 5 2
页 页
,
GT GT
—
G BZ
—
,
,
方 尚 在 则 会 在 分割 财 产 时 留 出 给 老 人 的 赡 养 土
,
地 和 财 产 并 注 明 父 母 后 事 办 完 后 所 余 部 分按 股 均 分 的 处 理 方 式
立 分 关合约
,
。
下 面 这 份 文 书 就 很 具典 型 性
,
:
字人刘
永东
、
、
妻龙 氏 生 育
、
1
7
1
/
GT
 ̄
0 3 8 0 0 6
—
0 8 5 0 8 3
号文书 号文 书
。
:
《
1
1
2
册 第
,
—
3
丨
6
,
G YD
—
1
7
1
/
GT
_
 ̄
。
?
1
7
?
中 国
经济史研究
2 0
1
5
年第
1
期
口
无凭 立
, :
有 派 单 各执
,
一
纸为据
。
(
笔者 注
”
下 分 别 列 出 五人 所 获 田 土
作者简介
“
”
,
都集 中 在生 活 领 域 出 发点 和
,
目
标 不 是 谋求 利 润 和 追 求 市 场 价 值 与 追
[
]
朱荫贵 复 旦大 学历 史 系教授 上 海
, ,
,
2 0 0 4 3 3
。
*
本文为贵州 大学 中 国文化书院
三期工程项
目
《
2 0
1
1
年 国家 社科基金 重大 项
》
(
目
《
清 水 江 文书 整 理 与 研 究 》
4 5
)
(
项
。
目
批 准号
:
I
I
& ZD
0 9 6
)
和复旦
大学
?
9 8 5
贵 州 清 水江 文 书 研 究
项 目 批 准号
:
2 0
1
1
R WX K Y B 0
的 合作研究 中期 成 果
1 6
?
试论清 水 江 文
书 中 的
“
股
”
:
产 业即
,
将养 老 田 耕管
坻
,
四人不
得混争
口
,
今将现 在
四
,
子所 派落享 字号 吴
,
禄铨产 业 录下
冲夏大 小四 坂
, ,
冲 沙壹
,
岑地大 小 卷坻 盘
尽天 伦
,
糯左 边壹坻
,
土 名被 阴
。
上 节 合墦
,
场土
。
自
均 派后
。
各 管 各 业 各 敦孝 弟
自
以
,
自
然 天眷有 德 子 孙 昌 达 能 争论
”
,
一
。
这类 表 现方 式也 很 早就 引 起 国 内 外 学者 的 关 注 早 期 如 究所
1
日
本学 者 根岸 佶所 著 《 合 股 W 研 究 》
1
(
东 亚研
9 4 3
年版
(
)
;
中 国 学 者 王 宗 培 所 著 《 中 国 之 合会 》
1
(
中 国 合作 学 社
9 3 5
年版
、
)
,
股
”
的 内 容 和 其 中 蕴 含 的 意 义 就 更 值得 关 注 和 探 讨 了
“ ”
、
笔 者 不 揣浅 陋 现试 图 对 清水 江文 书 中 的 股 的 类 别 内 容 以 及 在社 会 经 济 活 动 中 的 作 用 和 地 位 等 方面 进 行
一
一
些 粗 浅 的 分类 和 分 析 以 期 抛 砖 引 玉 求 教 于 方 家
,
营 中的
“
股
”
不 同
范 围 和 内 容更为 广 泛 不仅 在 生 产 经 营 领 域 中 存在 在 流通和 生 活 领域 中 同
“
样存 在
。
对这 些 契 约 文书 中 的
:
股 进行 分 类 和 研 究
”
,
可 以 大 大 深 化我 们 对
“
股
”
的认识
。
关 键词 贵 州 清 水 江
契约 文书
;
杨西孟著《中 国 合
会 之研 究 》 份制 》 版社 社
,
上海 商务 印 书 馆
9 3 5
年版
年版
)
2 0
;
世纪
8 0
年 代 改 革 开放 后 彭 久 松 陈 然 所 著《 中 国 契 约 股
(
(
成 都 科技 大 学 出 版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