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计081-D软件081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XX年 6月网络班一、目的、任务1、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网络规划与设计。

2、通过设计,基本掌握中小型局域网网络设计及实现的过程。

3、能够针对具体网络情况划分子网,分配IP地址。

4、能进行网络流量、故障分析,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包截获并分析。

5、配置主机的TCP/IP属性,保证网络连通性和所有主机都可以上网。

6、基本掌握网络常用设备的配置。

二、设计内容题目一:公司局域网的组建 1.基本背景描述某公司拥有主机数240台,分布于整座大厦内。

该大厦分为5层,其中经理室和人力资源部位于该大厦的顶层,财务部与市场营销部位于4层,其它的部分和楼层分布分别为:网络设计部1部---3层、网络设计部2部---2层、培训部---1层。

①针对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内部网络拓扑的设计,要求:全网采用2层的结构,并且为了网络的稳定性,考虑采用冗余拓扑。

同时要求经理室与网络的核心设备相连。

②该公司内网IP 地址规划:/24 ,使用VLSM和 CIDR,并对不同的部门实现VLAN划分技术。

③全网布线采用UTP6类线缆,要求连接用户使用100BASE-T的连接方式,设备之间采用1000BASE-T方式。

2.方案设计①写题为“某某局域网的组建”的网络方案设计书。

要求画出完整的网络拓扑图。

包括设备和布线说明。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对网络中ARP 流量故障和进行截获并分析,并提供截图显示。

④针对不同部门的主机的TCP/IP属性进行配置,要求以表格的形式显示。

以上每一步都要说明设计理,先进行方案描述再进行详细的设计说明。

题目二:校园局域网的组建 1.基本背景描述某中学拥有主机数220台,包括网络控制中心、教师办公中心、多媒体网络教市、学生机房。

不同的部门位于不同的楼宇。

①针对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内部网络拓扑的设计,要求:全网采用2层的结构,并且2网络班为了网络的稳定性,考虑采用冗余拓扑。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文档编号:《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于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工程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年月日一、课程设计目的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网络工程》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它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设计中能综合应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另一方面也为搞好毕业设计的相关题目做一次综合训练。

学生应当通过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的需求分析、总体规划设计、网络计算模式与拓扑结构的规划设计、资源子网的规划设计、通信子网的规划设计、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的实践,了解信网络系统的统一设计思路,熟悉和掌握网络系统的设计方法,深入了解网络系统集成与规划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根据课程设计时间的安排选择适当大小的设计课题,课题的选择可以是实际问题,也可以是虚构的问题。

根据题目的基本需求,根据所学的网络工程的理论、方法,写出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时间课程设计时间为第10 周,2012年11月5日——2012年11月9日,2012年11月9日把设计文档交指导教师并准备进行答辩(具体时间请与验收老师协商)。

四、上机地点及时间周一上午耘慧416周二上午耘慧412五、验收方式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参加答辩。

验收教师:网络09-1 肖振久、孙丽娜网络09-2 陈虹、徐娇月六、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分配:李红霞七、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规范文档不能少于10页,A4纸打印,正文宋体小4号,带封面,封面以下页样式为准。

其它标准如下:1、页面设置:上2.5 cm,下2 5cm,左2.5 cm,右2cm,页眉1.5cm,页脚1.75cm。

采用单倍行距,标准字符间距。

西文、数字等符号均采用Times New Roman体字。

2、页眉:奇数页书写“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用宋体小五号书写。

偶数页书写“学生姓名:课程设计的题目”,用宋体小五号书写。

3、页脚:页码居右,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小五号书写。

课程设计任务书(K网络081K多媒体081)

课程设计任务书(K网络081K多媒体081)

(1) 交换机与路由器互连网络设计 1 ① 按图 1 的要求连线,其中路由器之间的 V.35 线已连接好,学生只要连 接双绞线即可。需连接的双绞线有:两台 PC 机与网络设备的连线,交 换机之间的连线,交换机 S3750 与路由器 A 之间的连线。 ② 在交换机 S2126 中划分两个 VLAN:VLAN10 和 VLAN20,并将 F0/1-3 划入 VLAN10,F0/4-6 划入 VLAN20。 ③ 配置三层交换机,使得各 VLAN 之间能相互访问;(测试) ④ S3750 和出口路由器 A 相连,采用 SVI 方式进行配置。(测试) ⑤ 配置路由器各接口的地址,配置 PC 机(测试机)的 IP 地址和网关地址。 ⑥ 局域网内部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间利用静态路由实现全网互通。(测试)
配置与联调,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初稿。(实践操作) 验收。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按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态度 和纪律 10%、实际动手能力 40%、创新能力 20%、设计总结报告 20%。 教研室审、中心)意见: 月 日
主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4.主要参考文献 (1) 袁宗福.计算机网络.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网络教研室.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南京:南京工程学院,2010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起 止 日 期 10 年 6 月 28 日上午 工 作 内 容
指导老师介绍课程设计各个题目和要求;学生进行课程设 计分组并确定组长和各组人员;选定题目并讨论课题任务, 确定各组的分工情况。(实践前准备)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K 网络 081、K 多媒体 081 10.06.2810.07.02 程 初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全解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全解

昆明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分:1 学时:1 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系2010年9月目录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3)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三、课程设计时间进度安排 (3)四、课程设计提交成果 (3)五、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3)六、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4)七、课程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4)八、主要参考文献 (7)附录:一个社区园网的设计例子 (8)一、设计题目和要求 (8)二、设计内容 (8)三、设计成成果及心得 (21)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方法的重要环节。

在理论课完成之后,给学生创造一个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机会。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1周时间,完成一个简单的网络应用的设计、分析、实施与调试工作。

通过实际训练,使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的应用技能。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编写与调试工作,设计课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拟定,课题选择时,应保证课题包含有课程的主要内容,或是有一定实践意义的内容,整个课程设计的工作量应适当,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设计、编程与调试。

三、课程设计时间进度安排四、课程设计提交成果课程设计报告,按照下发的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的要求完成。

五、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平时成绩(含考勤)40%+任务完成情况40%+小组成员承担任务情况20% 课程设计最终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其中,“优秀”为100分到90分,“良好”为89分到80分,“中等”为79分到70分,“及格”为69分到60分,“不及格”为60分以下。

六、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每个学生提交个人课程设计报告(A4打印稿,不少于10页)按照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的要求完成。

七、课程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题目1:如果某企业规模有1000人,需要对外提供互联网服务,对内提供企业内部服务,并允许员工访问互联网。

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机网络) 正文

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机网络)  正文

1 前言随着通信技术和新业务的部署,市场与技术的相互作用,未来通信领域一些新的特点逐渐显现出来。

一方面,传统宽带固定接人用户已经不能满足于仅仅在家庭和办公室等固定环境内使用宽带业务,希望使用宽带接入移动服务。

另一方面,传统的移动用户也不能满足于简单的语音、短信和低速数据业务,希望能使用更高数据速率的业务。

用户需求的变化使固定宽带接人服务和移动服务在技术和业务上呈现融合的趋势,宽带移动化和移动宽带化也逐渐成为两个领域技术发展的方向,并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在移动宽带化方面,3GPP/3GPP2已经制定了1xEV-DO,HSDPA/HSUPA等技术标准,在移动环境下实现宽带数据传输。

在宽带移动化方面,IEEE802工作组先后制定了WLAN和WiMAX等技术规范,意图能沿着固定、游牧/便携、移动这样的演进路线逐步实现宽带移动化,其中IEEE 802.16WiMAX是宽带移动的重要里程碑,促进了移动宽带的演进和发展。

1.1 WiMAX产业链与商业化状况WiMAX 是IEEE802.16技术在市场推广方面采用的名称,其物理层和MAC层技术基于在1EEE802.16工作组中开发的无线城域网(WMAN)技术,WiMAX也是IEEE802.16d/e 技术的别称。

802.16d的商用或试验大都基于3.5GHz频段,规模较小。

802.16e设备的正式认证工作还未开始,但是已有少数大型运营企业开始提供商用业务,如韩国SKT 公司,美国的sprint公司准备2008年中开始推出移动WiMAX业务。

1.2 WiMAX产业链向移动WiMAX倾斜趋势明显WiMAX 的整个产业链在近两年迅速成长,WiMAX论坛成员数量从2004年初的46家增长到现在的400余家。

其中,35%为业务提供商,20%以上为系统厂家和20%左右为芯片厂家。

这些成员大多数都对移动WiMAX非常感兴趣。

在Intel,三星,摩托罗拉等主要厂家的大力推动下,移动WiMAX的芯片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基站和终端设备也在加紧研发,移动WiMAX的整个产业链已经基本成熟。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华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华电)

课程设计报告( 2012——2013 年度第2学期)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互联网模拟院系:计算机系班级:计科学号:学生姓名:华电老朱家指导教师:设计周数:1周成绩:日期:2014 年 6 月28 日《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目的将网络基本原理及基本概念用于实际,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现技术结合起来,使学习深化,培养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应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2.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题目以及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设计思路、网络拓扑图、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二、主要内容1.网络设备认知及基本配置操作(1)了解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结构。

(2)完成以下实验,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等的配置方法,理解相关网络协议。

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②路由器的基本操作;③OSPF基本配置;④RIP v2配置;⑤静态路由配置;⑥跨交换机实现VLAN;⑦利用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⑧广域网协议的封装。

2.互联网的模拟(1)结合实验环境,提出模拟网络互联需求,设计并完成组网,要求尽最大可能利用实验资源。

①网络物理拓扑结构设计及IP地址分配;②网络逻辑拓扑结构设计;(2)网络设备配置实现按步骤(1)所设计的网络拓扑进行设备连接并配置。

配置内容包括路由选择协议OSPF配置,VLAN划分等,并进行测试。

3.基于模拟互联网的网络协议分析。

在上面设计并实现的网络环境下,完成如下协议分析:①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帧格式分析;②网络层分片;ICMP协议分析;③ARP地址解析协议分析;④TCP传输控制协议分析;⑤FTP协议分析;HTTP协议分析。

三、进度计划四、设计成果要求1.网络配置拓扑图准确,配置结果测试成功;2.网络协议分析准确;2.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规范,内容详实.五、考核方式考勤、验收和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6月23日实验一网络设备认知及基本配置操作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能够使用各种帮助信息,以及用命令进行基本的配置。

《计算机网络D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计算机网络D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计算机网络D课程设计(Course Project for Computer network)课程代码:06460050学分:1.0周数:1周(其中:讲课2学时;设计18学时;上机学时;答辩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信息安全教材:(选填)一、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性质本课程设计为信息安全专业实践环节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提供了对计算机网络中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综合训练,从而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核心技术的理解,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为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在后续的网络及安全相关课程及实践环节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网络关键技术和相关工具,理解其适用范围及局限性。

课程目标2:综合运用所学相关技术,设计并编程实现网络应用。

课程目标3:能对设计所采用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其对用于降低社会和环境负面影响的作用并理解其局限性。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必修课程填写)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5-K 7-2o1.毕业要求5-1.能够对相关技术、工具进行分析、处理、比较,并理解其局限性2.毕业要求7-2.评价不同方案用于降低工程实践对社会和环境负面影响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二、内容与进度安排1.内容及要求(1)题目来源、范围及类型:教师布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排题目)。

(2)内容及要求(根据实际布置题目进行相应安排):内容:基于UDP协议的可靠传输协议实现。

要求:学生在1周的时间内,编程实现该协议。

2.三、考核与成绩评定1.考核材料出勤及表现、源代码、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的总评成绩见“考核要求及权重”。

总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2.考核要求及权重注: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考核内容。

四' 大纲说明1.课程设计计划时间为1周。

2.设计前应预先熟悉设计内容,制定每天完成的计划。

3.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资料、论文、书籍均可参阅。

2008年计算机应用工程系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2008年计算机应用工程系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2008年计算机应用工程系课程设计方案课程设计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缩短适应就业岗位的时间,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按照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并结合我系学生的实际,特安排本次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具体安排1、参加对象06109班、06110班、06111班、07119班、07120班、07121班、05203班、05204班所有同学。

2、时间及课程2008年上学期第17周周一至周五(2008年6月16日至6月20日)06109班asp课程、06110班asp课程、06111班java课程、07119班ps课程、09120班ps课程、07121班课程。

2008年上学期第十八周周一至周三(2008年6月23日至6月25日)07121班ps、05203班3dmax课程、05204班课程。

3、地点科技实训大楼计算机机房,具体为:412、417、508、509、511、606、607。

4、实训项目ASP、3DSMAX、asp、、flash、java。

5、实训形式学生自主设计与教师指导相结合,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二、课程设计具体要求(一)、教师要求1、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根据课程设计的安排时间,制定出目标明且确切实可行的课程设计任务,同时规划适宜的实训进程;2、课程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必须认真辅导学生,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按时、按质的完成实训任务,不得随意离岗;3、课程设计期间,必须对学生认真考勤,维持课程设计纪律,确保整个课程设计正常有序进行,圆满完成整个课程设计;4、除指导学生完成作品的设计外,还必须认真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实训报告,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设计实际,给出客观的评语和分数;5、课程设计结束,指导教师必须收齐所有学生的作品、实训报告,同时写出课程设计总结,并在规定的时间将所有资料上交系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班级:D计081、D软件081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系部:网络工程系2010年6月一、设计目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计算机网络》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其目的在于加深对OSI七层模型、TCP/IP模型的各层功能和设计思想的理解,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划、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设计内容与任务以淮海工学院本部校园为背景,设计一个校园网方案。

淮海工学院的本部分为办公区、教学区和生活区三部分。

现假设:办公区中各楼宇名及需要信点为:教务处(25),党政办公楼(26),图书馆(60),教学区中,除计算机系大楼需要120个信息点外,其余个系部大楼及教学楼(包括讲堂楼、机械楼、土木楼、海洋学院楼、大学生活动中心楼、教学主楼等)各需设置信息点的个数为40,生活区中每个建筑物里每个门洞设置1个信息点。

假设使用预留的INTERNET地址,试根据本部校园网的应用需求和管理需求、各建筑物的地理分布、信息点分布,设计出本部的校园网方案。

方案中应明确学院网管中心的位置,确定拓扑方案,完成设备选型,注明各种设备、设施和软件的生产商、名称、型号、配置与价格,并分别给出其价格的出处(如网站等),基本确定方案的预算。

三、设计要求(1)通过资料查阅和学习,了解园区网络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

(2)参考和研究一些公司和高校/企业园区网的规划和建设方案,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所学知识,积极完成设计任务。

(3)认真完成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完成园区网络的总体方案设计,确定网络逻辑拓扑结构和所采用的网络技术、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而完成设备的选型和经费预算。

(4)动手够架一个具体的LAN,要求实现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的安装,并能实现WEB信息发布。

(5)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说明书、设计成果和设计心得五个部分,具体要求见设计报告模板。

四、园区网络规划与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通常计算机网络工程包括网络需求分析、网络系统设计、网络详细设计、方案撰写、工程实施和工程验收等若干过程。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作为一种教学形式,与实际的工程项目有所区别,但也力求实际,但只要求完成需求分析、网络设计、方案撰写等重要过程。

(一)需求分析网络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首先要进行用户的需求分析,确定建网目标与要求,然后才能确定选用何种网络技术,确定网络系统的方案,进行设备的选型与经费的预算。

1、用户的应用需求:弄清用户期望网络系统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工作,实现什么功能。

一般情况下,园区网络应能为用户提供常用的服务,如WWW服务、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远程登录等,此外还根据用户单位的具体工作职能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如校园网常为用户提供教务管理、学籍管理、办公管理等。

应用需求的分析为网络服务器的硬软件和主要节点网络设备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2、通信需求:分析用户通信的类型和通信量,如在网络上传送数据、视频信号、音频信号等,以及数据通信量的大小、数据的流向。

通信需求的分析是传输技术选择的重要依据。

3、信息点和用户需求:分析未来的网络系统中信息点的数量,以及各个站点的地理分布情况与距离,将来哪些站点将为单位提供服务,哪些站点将从其他网站获取服务等,网络的用户数量及其在各个地理位置的分布情况。

信息点和用户需求的分析是传输介质和信息点设置、网络设备选型的重要依据。

4、性能需求: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弄清用户对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的要求,如网络的容量、响应时间与延迟、网络利用率与可靠性等。

性能需求的分析是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等配置与选型的重要依据。

5、安全与管理需求:确定用户对数据存储、传输的安全性要求,如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要求,以及管理和维护方面的要求,如是否要实现虚拟局域网功能,是实现集中式还是分布式管理等。

安全与管理需求的分析为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管理方案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6、现有网络分析:不少单位已建有自己的园区网络,或若干独立的局域网,因此需要确定将来这些网络和站点是否继续发挥原来的作用,还是另行调整等。

需求分析的方法可有多种,可以向用户询问,也可以利用调查表收集,还可以参与用户的工作,或观察用户工作流程。

需求分析是网络系统规划和设计的第一步,分析人员不仅需求有较好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有较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表达和文档编写能力,并最终形成需求分析报告。

(二)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第二阶段在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这是网络工程和系统集成的核心。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网络的规模和应用范围:根据用户园区和网络所需的覆盖范围,定义网络应用的边界,地址类型的选择。

2、确定网络的应用模式:确定网络的总体框架,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还是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等多层模式。

3、确定网络节点的设置与拓扑结构:根据用户的应用需求、通信需求和各地节点数量、分布与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网络传输技术,选择网络的拓扑结构,确定网络的主要节点设备的性能指标和应具备的功能。

4、确定网络环境和网络互连方案:确定各局域网之间的互联方式,以及与因特网的联接方式。

5、确定安全与管理措施:从硬件的可靠性、备份要求、访问控制、防病毒措施、容错方案、防火墙设置、管理措施等方面保证网络安全可靠和运行效率。

6、计算机系统设计:对整个系统的服务器、工作站、终端以及打印机等进行配置和设计。

7、软件与协议设计:网络的运行离不开软件和协议,现在的园区网络一般都采用TCP/IP协议,但计算机系统还需确定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管理系统和开发平台等重要软件。

8、结构化布线设计:对网络传输电缆进行规范的结构化的布线。

网络系统的设计技术复杂,涉及面广,考虑因素很多,为了使整个网络更合理、经济,性能更良好,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兼顾先进性和实用性:既要保证先进性,适应新技术发展的潮流,选用的设备应技术先进且成熟,市场占有率高,网络上的管理和应用系统具有先进的客户机/服务器或Browser/Web Server/Database多层计算结构模式,能够支持多媒体信息传输,也要注重实用和成效,紧密结合具体应用的需求。

2、注重开放性和可扩充性:网络通信协议和接口符合国际标准,并应是今后发展的主流,网络软硬件设备应支持广泛流行的协议标准TCP/IP、HTTP、LDAP、SSL、SNMP、RMON等,从而保证与其它系统或异构网络互连,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网络易于升级扩展,易于增添新设备、新用户,网络和软硬件都应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以适应应用规模和负载的变化,并随着未来需求的增长能不断延展和扩充。

3、注意安全与可管理性:采用成熟的技术,软硬件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提供不少于设备制造商规定的质量保证,数据的存贮和访问应具有灵活而又坚固的安全机制,确保信息安全与保密。

随着网络规模扩大和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网络管理维护和故障排除任务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设计方案应提供先进的体系结构和完善的网络管理工具,使网络易于管理和维护。

4、单位需求为前提原则:坚持以单位具体需求为校园网信息系统方案设计的根本和前提,同时,也要注重源于需求又高于需求的原则,注意用专业化的技术思想来帮助校方进行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确保校园网的实用性、先进性和便于扩展性。

5、品质与成匹配原则:选择品质最好的设备不一定是最佳方案,成本因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将品质与成本实现最佳匹配,才是一个最优秀的方案。

网络系统的设计现在大多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首先对整个网络的功能进行明确的划分,然后采用分层的思想将整个网络划分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只承担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网络功能。

由于每一层只完成少量的特定功能,从面使各层的设计变得相对简单,如网络设备功能或性能的定位、设备的选型更具针对性,同时也增加了网络的可扩展性。

层次化网络设计通常分为三层结构,即核心层、分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主要为相互通信的节点提供高速优化的带宽传输,为提高核心层的传输速率,通常不在该层实施基于策略的包操作,也极少在该层布置主机,但常常为核心层提供必要的链路备份。

接入层也称访问层,主要功能为用户或工作组访问网络提供接入,在该层存在大量的局域网,设置和划分虚拟局域网,并可运用访问控制列表等技术来控制用户的数据传输。

分布层介于在核心层和接入层之间,通过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管理,实现接入层对核心层的可控制的访问。

分布层还可提供VLAN间路由、地址或路由汇聚功能,支持安全策略和广播/组播的定义。

网络设计的层次可如下图所示:核心层高速传输与交换分布层基于策略的连接接入层本地与远程工作组用户综上所述,网络系统的设计要确定所采用的网络技术,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明确园区网络的中心和核心层的方案,确定各个楼宇与主要节点之间的传输介质和连接方式,确定各个楼宇和主要节点设置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性能指标与配置,确定网络的主要协议和软件平台,确定网络的安全与管理方案。

(三)设备选型第三阶段是根据网络设计方案完成设备的选型。

各种设备的选择,首先应能满足网络方案中对设备的性能、配置要求,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同时,设备的选择还应选用技术先进成熟的主流厂商的设备,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并可持续运行一般时间,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售后服务。

当然设备的选型必须在用户的经济能力可承受的范围内,注意经济性和实用性。

设备的选型还要注意到管理与维护的要求,设备所遵从的标准与协议,保证可与其它设备之间的配合和兼容。

设备选型尤其要谨慎选择主要网络设备,如主要交换机要注意端口数、背板速率、传输接口、各类引擎和扩展模块,交换机所支持的各种标准与协议、管理方式等。

只有完成设备选型,整个网络的预算方案才能确定。

(四)方案预算本次课程设计只要求对网络系统的方案中所选购的各种设备、主要软件进行预算,不包含结构化布线、网络实施和验收等方面的预算。

学生应对方案中选择的所有设备查核价格表(价格可从相应制造商或供货商的网站、《计算机世界》等报纸和杂志上查询)。

需要强调的是,一些网络设备的报价只包括基本的配置(如机箱),其它模块都需另外配置和计费。

另外,不少厂商对学校供货具有较大的折扣和优惠,在预算中应加以考虑。

(五)LAN设计与服务器配置LAN设计,配置WEB服务器,并选用适当的软件,完成FTP服务器的配置,并进行测试。

六、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完成后,必须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本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说明书、设计成果和设计心得五个部分,具体要求见设计报告模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