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2016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16通用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16通用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一、实验原理1.1以太网交换机配置方式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方式很多,如本地Console 口配置,Telnet 远程登陆配置,FTP、TFTP 配置和哑终端方式配置。

其中最为常用的配置方式就是Console 口配置和Telnet 远程配置。

1.2 命令行操作模式用户模式:进入交换机后的第一个模式。

提示符为:switch>特权模式:用户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进行管理,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等。

提示符为:switch#全局配置模式: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可配置交换机的全局性参数(如:名字,登陆信息等);可进入下一级配置模式,对交换机具体的功能进行配置。

提示符为: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可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参数配置。

提示符为:switch(config-if)#交换机命令行支持获取帮助信息、命令简写等1.3 交换机的端口锐捷全系列交换机Fastethernet端口默认情况下是10Mb/s或100Mb/s自适应端口,双工模式也为自适应,且所有交换机端口均打开。

端口支持端口速率、双工模式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交换机基本配置三、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全局的基本配置和端口的常用配置参数。

四、实验设备:S2126G交换机、主机五、实验步骤:步骤1、交换机命令行操作模式的进入:switch>enable 14 ! 进入特权模式switch#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 !进入交换机F0/5的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switch(config-if)#exit !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switch(config)#switch(config-if)#end !直接退回到特权模式switch#步骤2、交换机命令行基本功能:帮助信息switch>? !显示当前模式下所有可执行的命令switch#copy ? ! 显示copy命令后可执行的参数flash: copy from flash: file systemrunning-config copy from current system configurationstartup-config copy from starup configurationtfip: copy from tftp: file systemxmodem copy from xmodem file syste步骤3、命令简写:switch#conf ter 的作用同switch#configure terminal步骤4、全局的基本配置:switch(config)# hostname 105_switch !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为105_switch 105_switch(config)#步骤5、端口参数的配置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进入F0/3的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switch(config-if)#duplex half !配置端口的双工模式为半双工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端口转发数据端口速率参数有:10(10Mb/s)、100(100Mb/s)、auto(自适应)(默认)双工模式有:full(全双工)、half(半双工)、auto(自适应)(默认)switch#show ! 查看命令,后可接参数,用?可显示出可带参数switch#show interfase f0/3 !查看端口配置后的状态实验二交换机端口隔离一、实验原理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rwork)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手册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手册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编写:安德智实验总体说明1.实验总体目标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3.实验环境网络实验室局域网环境;操作系统:Linux ,Win2000,Win98;实验软件:Packet tracer5.0、Ethereal;开发工具:VC++6.0;4.实验总体要求●由于设备原因,所有网络实验是在Packet tracer5.0模拟环境下进行,因此需要首先预习Packet tracer5.0的环境和基本操作。

具体内容见附件1●按照各项实验内容做实验,包括操作、观察、记录、分析,通过操作和观察获得直观印象,有些实验还应该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软件的内部功能;●对提供源程序的实验,首先要阅读,理解和掌握程序的设计思想和采用的算法,在理解源程序的基础进行改动和扩充;●部分实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可能暂时不能进行,但也要按实验指导说明的操作步骤去理解和掌握;●每项实验均应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可参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题目,实验内容说明,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描述,程序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

目录实验预习Packet Tracer 5.0简介实验一拓扑布局和建立小型网络实验二静态路由配置实验三RIP协议配置实验四RIPv1与EIGRP在不连续网络下的比较实验预习Packet T racer 5.0简介实验题目:Packet Tracer 5.0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研究Packet Tracer 实时模式研究逻辑工作空间研究Packet Tracer 的运行连接设备检查设备配置查看标准实验设置设备概述实验内容:将采用实际PC、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组成的标准实验配置来学习网络概念。

此方法提供最广泛的功能和最真实的体验。

由于设备和时间有限,因此还会通过模拟环境来强化这种体验。

本课程使用的模拟程序是Packet Tracer。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实验一网线制作 (4)1.实验目的 (4)2.实验任务 (4)3.实验设备 (4)4.实验方法 (4)5.实验预习要求 (5)6.实验报告内容 (5)7.摸索题 (6)实验二网络常用命令 (7)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7)二、实验环境 (7)三、预备知识 (7)四、实验步骤 (7)五、实验报告内容 (11)实验三DNS服务器的配置与治理 (12)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2)二、实验环境 (12)三、预备知识 (12)四、实验步骤 (12)五、实验报告内容 (18)实验四W EB服务器配置与治理 (19)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9)二、实验环境 (19)三、预备知识 (19)四、实验步骤 (20)五、实验报告内容 (30)实验五FTP服务器的配置与治理 (31)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31)二、实验环境 (31)三、预备知识 (31)四、实验步骤 (32)五、实验报告内容 (36)实验DHCP服务器配置与治理(选做) (37)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37)二、实验环境 (37)三、预备知识 (37)四、实验步骤 (37)五、实验报告内容 (42)实验六熟悉网络互连设备及其差不多配置 (43)一、实验目的 (43)二、实验环境 (43)三、实验步骤 (43)四、实验报告内容 (46)实验一网线制作1.实验目的(1)认识LAN中常用的几种网线、连接器及各自特点。

(2)认识网卡、Modem、Hub、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了解其差不多功能。

(3)学会用双绞线制作网线。

(4)学会网卡、Modem、Hub、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安装、接线等差不多使用方法。

2.实验任务(1)熟悉LAN中常用的几种网线、连接器及各自特点。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网线。

(3)完成网卡的硬件安装。

(4)熟悉网卡、Modem、Hub、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接口及接线和使用方法,弄清各指示灯的含义。

3.实验设备●5类双绞线、RJ-45头、双绞线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剪刀等●细缆、BNC接头、T型接头、端接器。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单元一局域网组建任务一局域网认识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掌握按地理范围分类的四大计算机网络,即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和互联网。

重点了解局域网的结构及网络系统的设置;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五种拓扑结构,即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和网状型。

重点掌握总线型、星型。

二、实验内容1、到学院网络中心、教学机房或者其他相关单位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并画出拓扑结构图,分析属于什么网络结构;2、观察每台计算机是如何进行网络通信的,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设备;3、了解每台计算机上使用的网络标识、网络协议和网卡的配置。

三、实验原理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类型的划分标准各种各样,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国际互联网;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为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型网络、树状网络、混合型网络;按传输介质划分为有线网、无线网;按网络的使用性质划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标准。

四、实验步骤组织学生三至五人为一小组,分别到学院网络中心、教学机房或者其他相关单位,完成本次实验的内容,并写出实验报告。

LAB1: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本实验是以计算机教学机房为例,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到相关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训基地观察)。

1、记录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等数据;2、了解教学机房设备是如何互联的(根据现有条件,了解相应网络设备);3、认识并记录网络中使用的其他硬件设备的名称、用途及连接的方法;4、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5、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图分析网络使用的结构。

LAB2:观察计算机网络的参数设置经机房管理人员许可后,打开计算机进入系统,查看计算机的网络参数,并记录主要的网络配置参数。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 实验指导书 课 程:计算机网络 编 著:孙兴春 讲 师 审 批: 文立斌 高级工程师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2009 年 9 月 8 日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CITY COLLEGE OF DGUT《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操作系统为一体的综合应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提高其实验动手能力,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更好地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服务。

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网络相关研究方向的认识。

在学习完该课程的相关内容后,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使用网络命令进行网络测试和维护、合理地规划和实现局域网、配置相应的服务、对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基本的配置和管理。

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构建一个局域网,完成所有的配置和测试,提高网络工程能力,同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以及应用。

本实验指导书是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的补充,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所需的预备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对每个实验都根据实验目的精心设计了实验内容,给出了实验步骤。

共20学时的实验学时。

拟定安排以下9个实验,其中实验四占4个课时,其他各两个课时。

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实验二:CRC的VC++/C++实现实验三:IP协议分析实验四:子网划分与多网段互连互通实验五: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六:TCP/UDP协议分析实验七:DNS服务器的搭建实验八:FTP、WWW服务器的搭建实验九:电子邮件的加密处理总则 (1)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 (2)实验二CRC的VC++/C++实现 (7)实验三IP协议分析 (8)实验四子网划分与多网段互连互通 (12)实验五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16)实验六TCP/UDP协议分析 (21)实验七DNS服务器的搭建 (22)实验八FTP、WWW服务器的搭建 (24)实验九电子邮件的加密处理 (27)本实验指导书的编写依据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实验手册2016版.

计算机网络实验手册2016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安全系二零一六年十月编辑:谭毓银温德志CCIE#45288 校审:王隆娟,邢琳目录实验 1 常见网络设备和测试命令介绍与及双绞线制作 (1)实验 2 Packet Track 模拟器介绍及基本操作 (26)实验 3 IP地址分类及子网划分 (42)实验 4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61)实验 5 交换机VLAN配置 (70)实验 6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及静态路由配置 (75)实验7 路由器RIP动态路由配置 (82)实验8 静态NAT配置 (89)实验1:常见网络设备和测试命令介绍及双绞线制作实验目的: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特点;了解常用网络测试命令及使用;掌握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实验器材: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测线仪、压线钳、非屏蔽双绞;RJ-45水晶头。

实验内容:1 常见的网络设备1.1 集线器简介集线器的英文称为“Hub”。

“Hub”是“中心”的意思,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

它工作于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第一层,即“物理层”。

集线器与网卡、网线等传输介质一样,属于局域网中的基础设备,采用CSMA/CD(一种检测协议)访问方式。

集线器属于纯硬件网络底层设备,基本上不具有类似于交换机的"智能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

它也不具备交换机所具有的MAC地址表,所以它发送数据时都是没有针对性的,而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

也就是说当它要向某节点发送数据时,不是直接把数据发送到目的节点,而是把数据包发送到与集线器相连的所有节点,如图1所示。

图1-1 集线器部署图图1-2 集线器1.2 交换机简介交换机(Switch)也叫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工作在OSI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基于MAC (网卡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版)

目录实验1 网线的制作和应用实验2 Windows 2000 Server域管理和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3 DNS、WEB、FTP和SMTP服务器安装和配置实验4 华为交换机的配置实验5 华为路由器的配置实验6 Packet Tracer 5.0模拟器使用实验7 访问CISCO路由和交换设备实验8 IOS软件的基本操作实验9 配置IP、静态路由协议实验10 动态路由协议(RIP)的配置实验11 交换机上创建VLAN实验12 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附录华为、思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密码恢复方法及命令比较实验1 网线的制作和应用双绞线一般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两类。

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使用非屏蔽双绞线,所以本节主要以非屏蔽双绞线为例进行介绍。

1.1 实验概述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络的布线,每条双绞线通过两端安装的RJ-45 连接器(俗称水晶头)将各种网络设备连接起来。

双绞线有其标准的连接方法,目的是保证线缆接头布局的对称性,这样就可以使接头内导线之间的干扰相互抵消,增强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

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在学习直连双绞线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直连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和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2.实验原理双绞线的连接,如图1-1 所示、图1-2 所示和图1-3 所示。

图1-1 直连双绞线在网络中的应用图1-2 通过直连双绞线连接设备图1-3 用直连双绞线连接两台交换机不同生产商的产品的标志可能不同,但一般都包括以下一些信息:•双绞线类型•NEC/UL 防火测试和级别•CSA 防火测试•长度标志•双绞线的生产商和产品号码以下是一根双绞线上的记号,我们以此为例说明不同记号标志的含义:A V AYA-C SYSTEIMAX 1061C+ 4/24AWG CM VERIFIED UL CAT 5E 31086FEET - 09745.0 METERS,这些记号提供了这条双绞线的以下信息:•A V AYA-C SYSTEMIMAX:指的是该双绞线的生产商。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附部分答案)[精品文档]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附部分答案)[精品文档]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网络工程系目录实验一 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 (3)一、实验目的 (3)二、预备知识 (3)三、实验环境 (4)四、实验步骤 (5)五、实验报告内容 (6)实验二 IP层协议分析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环境 (7)三、实验步骤 (7)四、实验报告内容 (8)实验三 TCP协议分析 (9)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9)二、实验环境 (9)三、实验步骤 (9)四、实验报告内容 (10)实验四 HTTP和DNS分析 (11)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1)二、实验环境 (11)三、实验步骤 (11)四、实验报告内容 (12)实验一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一、实验目的1.分析802.3协议2.熟悉以太网帧的格式3.熟悉ARP报文的格式二、预备知识要深入理解网络协议,需要仔细观察协议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序列。

为探究协议操作细节,可使协议实体执行某些动作,观察这些动作及其影响。

这些任务可以在仿真环境下或在如因特网这样的真实网络环境中完成。

观察在正在运行协议实体间交换报文的基本工具被称为分组嗅探器(packet sniffer)。

顾名思义,一个分组嗅探器捕获(嗅探)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报文。

一般情况下,分组嗅探器将存储和显示出被捕获报文的各协议头部字段内容。

图1为一个分组嗅探器的结构。

图1右边是计算机上正常运行的协议(在这里是因特网协议)和应用程序(如:Web浏览器和ftp客户端)。

分组嗅探器(虚线框中的部分)是附加计算机普通软件上的,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分组捕获库接收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每一个链路层帧的拷贝。

高层协议(如:HTTP、FTP、TCP、UDP、DNS、IP等)交换的报文都被封装在链路层帧(Frame)中,并沿着物理介质(如以太网的电缆)传输。

图1假设所使用的物理媒体是以太网,上层协议的报文最终封装在以太网帧中。

分组嗅探器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分析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逯鹏编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6年11月学生实验须知一实验要求1 认真进行实验预习和准备,应教师要求于实验前完成实验准备;2 按照安排的时间、地点和分组签到和参加实验。

因故调换应提交调换申请并经教师批准;3 在指定实验台(位置)进行实验,不得随意调换,不得动用非实验设备;4 实验时,主动参与,认真细致,互助合作,注意安全。

有问题主动向教师请教。

5 实验结束,整理好实验设备,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实验结果,经认可后方可离开。

6 损坏设备,应予以赔偿。

二实验报告基本要求1 在院统一印制的实验报告用纸上书写报告;2 书写整洁,符号、表格和曲线规范;3 实验记录数据真实客观,实验结果分析认真正确;4 按时呈交,实验报告作为教学档案由院留存。

三实验成绩评定1 每项实验的成绩综合学生出勤、实验过程(参与程度,实验结果,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情况和实验报告质量(内容和规范性)给出。

不参加实验或参加实验不提交报告者,该项实验成绩为0分。

2 实验成绩计入课程平时成绩表;3 不参加实验及不提交报告达三分之一者,将被取消该课程考核资格。

实验一: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 了解或掌握一些网络常用命令;2. 掌握Ping、IPconfig、arp等命令的功能及一般用法;3. 能应用上述命令进行网络连通、网络状态、网络配置等。

二、实验环境:1. 运行Windows 2000 / 2003 Server / XP操作系统的PC一台;2. 每台PC具有一块以太网卡,通过双绞线与局域网相连。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1. 进入DOS模式:(1)“开始”-> “运行”-> 输入“cmd”;(2)在DOS环境中输入“cd\”,回车;(3)继续输入“md 学号+姓名”,回车;(4)继续输入“cd 学号+姓名”,示例如下图所示。

本实验后续内容,需在此目录下完成。

2. 参照附件一:IP地址的查看与配置,完成其中实验要求,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本机的IP地址是什么?并记录下来。

(2)使用“ipconfig”命令,怎样查看本机的物理地址?截屏记录,并根据截屏回答物理地址具体是多少?3. 参照附件二:网络连通性的测试,完成其中实验要求,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时,本机通常向被测试计算机发几次请求?(2)执行“ping ”,是否可以获取对应的IP 地址?截屏记录其IP地址。

(3)执行“ping ”和“ping ”,记录两者执行后的参数“平均往返时延”各为多少?并截屏记录。

(4)执行ping命令,要求向香港科技大学t.hk一次性发送10个报文请求。

截屏记录操作结果。

(5)执行ping命令,要求向香港科技大学t.hk发送报文请求的长度分别为500B 和2000B。

截屏记录操作结果。

4. 参照附件三:理解ARP协议,练习并熟悉“arp”命令中各命令属性,完成其中实验要求,并截屏记录下面的过程:(1)使用“arp -a”查看本机ARP选路表中的内容;(2)使用“arp -d”删除ARP选路表的内容;(3)使用“ping <IP地址>”命令ping局域网中另一台主机(且确保该主机IP未出现在ARP选路表中);(4)然后再执行“arp -a”;由此体会主机间通过通信生成和更新ARP选路表的过程。

四、实验步骤:(根据上面的具体要求,完成整个实验;将需要的数据和截屏记录如下,并整理实验步骤。

)五、实验总结:(列出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实验二: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一、实验目的:掌握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方法和步骤,并认识基本的制作工具二、实验器材:测线仪、压线钳、非屏蔽双绞线、RJ-45水晶头三、实验内容:1、TIA/EIA标准568A标准线序: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568B标准线须: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图一:T568A/T568B线序2、何为直通线?何为交叉线?直通线:双绞线两端所使用的制作线序相同(同为T568A/T568B)即为直通线;用于连接异种设备,例如:计算机与交换机相连。

图二:直通线线序图三:直通线连接交叉线:双绞线两端所使用的制作线序不同(两端分别使用T568A和T568B)即为交叉线;用于连接同种设备,例如:计算机直接相连。

图四:交叉线线序图五:交叉线连接3、双绞线制作之直通线制作举例1)使用压线钳上组刀片轻压双绞线并旋转,剥去双绞线两端外保护皮2cm~5cm;2)按照线序中白线顺序分开四组双绞线,并将此四组线排列整齐;3)分别分开各组双绞线并将已经分开的导线逐一捋直待用;4)导线分开后交换四号线与六号线位置;5)将导线收集起来并上下扭动,以达到让他们排列整齐的目的;6)使用压线钳下组刀片截取1.5cm左右排列整齐的导线;7)将导线并排送入水晶头;8)使用压线钳凹槽压制排列整齐的水晶头即可。

各步骤注意事项:1)剥去外保护皮时,注意压线钳力度不宜过大,否则容易伤害到导线;2)四组线最好在导线的底部排列在同一个平面上,以避免导线的乱串;3)捋直的作用是便于到最后制作水晶头;4)交换四号线和六号线位置是为了达到线序要求;5)上下扭动能够使导线自然并列在一起;7)导线顺序:面向水晶头引脚,自左向右的顺序;8)压制的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压碎水晶头;压制前观察前横截面是否能看到铜芯、侧面是否整条导线在引脚下方、双绞线外保护皮是否在三角楞的下方,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后方可压制。

图六:压线钳图七:测线仪4、双绞线的测试直通线:测线仪指示灯1-1 2-2 3-3 4-4 5-5 6-6 7-7 8-8显示即为测试成功;交叉线:测线仪指示灯1-3 2-6 3-1 4-4 5-5 6-2 7-7 8-8显示即为测试成功;5、实验总结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过程,认识包括压线钳、测线仪等仪器和制作工具,从而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

附件一:IP地址的查看与设置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ipconfig实用程序来了解本地PC当前的网络配置状态。

2.掌握IP地址的设置方法。

二、实验说明:在命令提示符界面执行ipconfig命令可以显示本机所有当前的TCP/IP网络配置值,刷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和域名系统(DNS)设置。

使用不带参数的ipconfig可以显示所有适配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三、实验要求:1.查看本机的IP地址。

(1)单击"开始"按钮,选择"运行",在文本框中输入"cmd",点击"确定"按钮。

(2)输入命令"ipconfig"并回车,则屏幕显示如下图所示:(3)输入带参数的命令:"ipconfig /all"。

与上图相比,增加了"Windows IP Configuration"信息,DNS相关信息、物理地址和DHCP等信息。

2.设置本机的IP地址(1)在桌面上右击"网上邻居"图标,打开如下图所示的"网络连接"窗口。

(2)右击"网络连接"窗口中的"本地连接"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如下图所示的"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3)单击“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列表框中的“Internet协议(TCP/IP)”选项,再单击“属性”按钮,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

(4)单击"使用下面的IP地址"单选按钮,并在各文本框中输入相应的数据。

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可以从网管负责人处获取。

注意:有时看到的"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内容是这样的:这说明,机器所属的ISP没用给机器分配固定的IP地址,而是每次此机器访问网络连接的时候,临时分配其一个IP地址。

3.ipconfig /release和ipconfig /renew选项。

这两个附加选项,只能在向DHCP服务器租用IP地址的计算机使用。

如果输入ipconfig /release,那么所有接口的租用IP地址便重新交付给DHCP服务器(归还IP地址);如果用户输入ipconfig /renew,那么本地计算机便没法与DHCP服务器取得联系,并租用一个IP地址。

大多数情况下网卡将被重新赋予和以前所赋予的相同的IP地址。

附件二:网络连通性的测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局域网连通性测试的方法。

2.明确局域网连通的概念。

二、实验说明1.局域网连通性包括局域网的物理连通性和局域网的逻辑连通性。

局域网的物理连通性是指局域网的各种设备与网线连接的状况。

如集线器与双绞线的连接状况,同轴电缆的BNC连接头与T型头的连接状况等。

局域网的逻辑连通性是指局域网的各种设备软件安装、协议添加和参数设置等的情况。

如网卡驱动不存在,IP地址发生冲突,通信协议未添加等,都属于局域网的逻辑连通性的问题。

网络的连通性首先要保证物理连通性正常,再要求逻辑连通性正常;而网络最终要通信,两者必须都保证正常。

2.Ping命令。

Ping命令是一条有关TCP/IP的DOS命令,主要用于测试网络连通性、可到达性和名称解析情况。

他通过发送“网际消息控制协议(ICMP)”回响请求消息,根据屏幕显示的回响应答消息的接收情况和往返过程的次数,来验证网络的连通状况。

命令的使用格式如下:ping <IP地址>/<计算机名>如:ping 123.15.36.158;或,ping 。

3.任何一台计算机的本机IP地址都是127.0.0.1。

三、实验过程1.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1)单击“开始”—>“程序”—>“MS-DOS方式”窗口(2)Ping本机IP地址,以检验本机的TCP/IP是否工作。

在“MS-DOS方式”窗口中输入“Ping127.0.0.1”,按回车键。

如果正常,显示的内容如下图所示:(3)Ping本机网卡的IP地址,以检验本机网卡是否安装正确和本机的网络配置是否合适。

如下图所示:(4)Ping其他计算机的IP地址,以检验本机与其他计算机的连通状况。

如下图所示:注意:随着防火墙功能在网络中的广泛使用,当你ping其他主机或其他主机ping你的主机时,而显示主机不可达的时候,不要草率地下结论。

最好与对同一局域网中,某台“设置良好”主机的ping结果进行对比。

2.Ping命令中常用的参数选项(1)ping <IP地址> -t:连续对IP地址执行ping命令,直到被用户以Ctrl+C 中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