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气候的诗句及诗

合集下载

感慨气候凉爽的诗句

感慨气候凉爽的诗句

感慨气候凉爽的诗句
1.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苏轼
2.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
5.龙潜绿水穴,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元稹
6.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韦应物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
8.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白居易。

气候的诗句或格言

气候的诗句或格言

关于气候的诗句或格言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关于气候的诗句或格言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有关天气的诗句或名言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

萋萋:草茂密的样子。

仓庚:莺。

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

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4、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3首》5、阳春23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秀:秀丽。

屯:驻,聚集。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

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谢眺《晚登3山还望京邑》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

道:说。

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1片春色。

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

4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唱歌,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101、不知细对谁裁出,2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10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9相寻》103、2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9相寻》10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10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8首》10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10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108、咸阳23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10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21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2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2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1样绵延不断。

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的世界,感受诗词中蕴含的有趣的地理知识。

1.古诗词与月相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地理解析诗中“九月初三”是表示时间,“月似弓”是写月初的娥眉月,即上娥眉月。

上娥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此时月球形状为一反“C”字形。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地理解析诗中“夜半”而“月落”,描写的是“上弦月”。

上弦月是农历初七、八的月相,此时月球形状为一大写的“D”字形。

2.古诗词与气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地理解析该句诗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地理解析该诗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在我国的江淮地区,每年六七月份都会出现持续阴天有雨的气候现象,持续时间能达到一个月左右。

由于这个时候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所以人们称其为“梅雨”。

初夏时节,从热带海洋北上的暖湿空气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到达淮河及其以北地区,与从寒带南下的冷空气相遇。

它们势均力敌,处于“拉锯”状态,形成一条稳定的降雨带,导致阴雨绵绵。

3.古诗词与河流将进酒(节选)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地理解析该诗句旨在说明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

但黄河水奔流入海之后真的“不复回”了吗?从自然界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自然界的水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河流汇入海洋的水体,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降落到地面,成为地表径流,可能重新进入河流。

“天上”指巴彦克拉山脉。

“奔流到海”指渤海。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地理解析昔日的大江大河所流经之地,现在已经成了“数家新住处”,体现了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的现象,即河流的侵蚀与堆积作用。

描写气候变化的诗句(精选90句)

描写气候变化的诗句(精选90句)

描写气候变化的诗句(精选90句)描写气候变化的诗句(精选90句)温度气候的变化自古就有,在诗人的眼中的气候变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描写气候变化的诗句。

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气候变化的诗句1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尘雨打萍。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2.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6.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宋.徐俯《春游湖》)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8.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9.山光忽西落.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1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

——(宋.赵师秀《有约》)11.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宋.欧阳修《田家》)1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13.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14.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15.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1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18.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

——(清.查慎行《登宝婺楼》)1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20.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2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22.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23.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2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2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26.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有关中国地形气候河流的诗词

有关中国地形气候河流的诗词

有关中国地形气候河流的诗词有:
1.“百川赴海返潮易,唯有清流向东流” ——唐·刘禹锡《 浪淘沙·九
曲黄河万里沙》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 饮湖上初晴
后雨二首·其二》
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 秋夜将晓出
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唐·李白《 蜀道
难》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
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唐·刘禹锡《 浪淘沙·九
曲黄河万里沙》
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 念奴娇·赤壁
怀古》
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李白 渡荆门送别》
9.“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汉·郦道元《 水经注·江
水二》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 游山西村》。

描写蜀地气候的诗句

描写蜀地气候的诗句

描写蜀地气候的诗句
蜀地气候多变,有春雨连绵的江南气息,也有秋高气爽的北方风韵。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几首描写蜀地气候的诗句。

【春】
1. 青山翠竹笼春雨,江水桃花贺岁时。

2. 一夜春雨湿衣裳,翠竹青山伴人长。

3. 春风融融漫川谷,半夜微雨轻轻落。

【夏】
1. 暑气袭人夏日长,山中翠竹遮日光。

2. 暑气蒸腾炎日长,绿竹青松凉如霜。

3. 暑气侵人热浪扬,初秋绿叶已逐黄。

【秋】
1. 高山红叶倚空明,秋日晴空如水清。

2. 金秋燕子归依依,草木枯黄意欲违。

3. 风卷黄叶纷纷落,九州大地秋意凉。

【冬】
1. 冷雪银装点峰巅,瑞气千年万古存。

2. 冬雪片片覆山川,寒风刺骨人未还。

3. 冬夜寒风远山彻,孤烛闪烁人情缺。

【四季】
1. 四季轮回蜀地行,春夏秋冬各不同。

2. 四季循环天地转,万物变幻无终穷。

3. 蜀地秀美四季好,春夏秋冬各有妙。

以上是描写蜀地气候的一些诗句,其中有的描写了不同季节的特点,有的则将四季的变化融为一体。

这些诗句不仅形象地展现了蜀地的气候特点,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们对蜀地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有描写气象诗句

有描写气象诗句

有描写气象诗句1.有关天气的古诗20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虞世南《咏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杨万里《兰花》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杨万里《腊前月季》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乐府《敕勒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王勃《咏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描写气候的古代诗句

描写气候的古代诗句

描写气候的古代诗句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

描述了我国夏季风不能到达西北地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风从海上而来,携带水汽丰沛,容易引起降雨。

但是玉门关以西地区(玉门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的西端),深居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较少。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

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

3.“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苏轼《惠州一绝》)。

反映了我国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

罗浮在今天广东省境内,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光照较多,夏强春弱,四季宜耕。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相对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反映了对流雨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的特点。

对流雨是世界四大降水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之一,因是冷暖气流呈上下对流运动而成云致雨而得名。

对流雨时常出现于热带,亚热带或温带的夏季午后,以热带,亚热带地区最为常见。

因日照很强,蒸发旺盛,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冷却,凝结成雨。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反映我国江淮地区春末夏初时节,(大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

大约到了5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气候的诗句及诗: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有关天气的诗句: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