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重点知识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重点知识语文

六年级上册重点知识语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字、生词: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正确拼写,并理解其在句子中的含义。

文学常识:了解课本中涉及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作品及其背景等。

句子理解:能够理解课本中出现的句子的含义,并能结合上下文进行解释。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内容,能够分析文章的重点和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写作技巧:掌握常见的写作技巧,包括描写、叙述、说明、议论等,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古诗词鉴赏:能够理解课本中出现的古诗词的意境、意象和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并进行鉴赏和评价。

口语交际: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礼仪,进行口头交际和交流,包括朗读、演讲、辩论等。

综合性学习: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信息搜集、资料整理、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

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语文时,学生应该注重积累基础知识,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也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通过多读、多写、多听、多说等方式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2单元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2单元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2单元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重要知识点归纳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的学习旅程中,我们踏入了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我的战友邱少云》。

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深情地讲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普通战士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展现了他在烈火中严守纪律、英勇牺牲的崇高精神。

下面,我们将一同梳理并归纳这篇课文的重要知识点。

一、课文主题与文学体裁●课文主题:本课通过描述邱少云在战斗中的壮烈牺牲,颂扬了他为了战斗胜利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对纪律的绝对服从。

●文学体裁:记叙文,以“我”的回忆为线索,结合战场环境的描写,生动再现了邱少云牺牲的感人场景。

●作者信息:本文作者未直接标明,但基于历史背景和题材,可以推测其为一位经历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士或相关历史记录者。

二、重点字词●生字:潜伏(qián fú):隐藏、埋伏。

蜷缩(quán suō):弯着身体缩成一团。

蔓延(màn yán):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多音字:本课未直接出现典型多音字,但需注意“着”字在文中作为助词的不同读音,如“着火了”中的“着”读zháo。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潜伏—埋伏,蔓延—扩展反义词:蜷缩—伸展,寂静—嘈杂三、修辞手法●对比:文中通过对比“我”的内心煎熬与邱少云的纹丝不动,突出了邱少云惊人的毅力和对纪律的严格遵守。

●环境描写: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如“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营造出紧张而悲壮的氛围,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

●举例:“我的心绷得紧紧的……可是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

”这里通过比喻和对比,生动展现了邱少云在极端痛苦下的坚定与不屈。

四、经典语句与段落●经典语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

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

”这句话深刻表达了“我”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以及对战友生命的深切关怀。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李汉荣体裁:散文(体裁;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

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体裁:散文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六年级上册语文要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要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要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要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生字生词:掌握本册教材中所学的生字及多音字,并能正确书写,理解和运用这些生字。

正确区分所学的形近字、同音字。

2.词语:理解并掌握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能认读并听写这些词语。

找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能按词语的感情色彩、逻辑性给词语归类,排列词语。

积累一定数量的成语。

3.句子:会判断句子的意思是否正确,能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会背诵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及古诗。

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次序错乱的句子。

能按要求完成或改写各种句式:比喻句、拟人句、陈述句、被字句、把字句、缩句、扩句。

4.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能按要求完成或改写各种阅读理解题目。

5.写作:会按要求写作,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

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引号、分号,能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语文的一些基本要点,具体内容还需
要根据教材和教学进度来确定。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草虫的村落课文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草虫的村落课文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草虫的村落课文知识点1 词语(1)村落静谧游历草茎游侠坚硬傲然寒暄熙熙攘攘意味深长欢跃花色斑斓俏丽驻足痴望蜥蜴庞然大物攀谈投机亲戚野灌丛全神贯注音韵僻静勤勉行色匆匆悠悠忽忽红鸠鸟(2) 静谧:安宁而平静。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花色斑斓:色彩艳丽,灿烂夺目。

驻足痴望: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

寒暄: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行色匆匆:匆忙赶路的神态。

悠悠忽忽:形容神态恍惚。

(3)近义词阻挠——防碍周密——周到要挟——威胁藐视——轻视真挚——真诚端详——打量强悍——强壮心潮腾涌——心潮澎湃寝不安席——寝食不安(4)反义词藐视——重视阻挠——促动艰苦——舒适强悍——瘦弱热烈——冷漠响亮——低沉复苏——沉睡自豪——自卑2 句子(1)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理解:一个“又”和一个“躺”点出了作者与田野不寻常的关系;“静谧”不但是环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宁静。

作者摆脱了尘世的纷扰和喧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理解:“灵泉”,形容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

从这段话以及末尾的感叹号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理解:这句话说明作者对奇异游历的痴迷,以及心灵沉浸在奇异游历中的欢快和得意。

(4)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理解: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作者把甲虫振动翅膀的声音比作(优美的音韵),并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掌握课本中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书写、拼读,并理解其含义。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3. 学会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等。

4. 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写作,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和说明文。

5. 学习古诗词,了解其背景、含义和艺术特点,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6. 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7. 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通过阅读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8.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如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风格等。

9. 学习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10.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写作手法,如倒叙、插叙、托物言志等。

11.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够欣赏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

12.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以上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习资料(六年级上册)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xx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xx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以下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汉字读写:掌握本册书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读写和运用。

词语理解:理解本册书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包括成语、形容词、副词等,了解其意思和用法。

句子理解与运用:能够理解并分析复杂的句子,如长句、复合句等,能运用所学知识修改病句。

段落和篇章理解:掌握段落和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与文言文:背诵并默写本册书中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和意境。

写作技巧: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能写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文学常识:了解本册书中出现的著名作家及其作品,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回答阅读理解题。

综合性学习:能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性学习,提升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

语法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以及形容词、副词的用法。

以上知识点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的重点内容,需要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和运用。

同时,要注意学习方法,多读、多写、多听、多说,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重点知识
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

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3、名垂竹帛,功标青史。

(名字刻在史册上,功劳标上了史册。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日知录》
5、爱与敬,其政之本也。

(爱戴自己的人民、尊敬自己的人民,这是为官执政的基本原则。

)《哀公问第二十七.哀公问第二十七》
6、天道以爱人为心,以劝善惩恶为公。

(所谓天道,就是以博爱生灵为内心出发的基础,以劝善惩恶作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标准。

)《礼记》
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攻:琢磨。

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诗经•小雅•鹤鸣》
8、春江潮水边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10、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骛wù:驰。

八极:喻极远之处。

万仞:喻极高之处。

诗人进行艺术构思,不受时空之限制而驰骋无边。

)晋•陆机《文赋》
11、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天地虽大,都可概括进形象,万物虽多,都可描绘于笔下。

)晋•陆机《文赋》
12、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只有天地能哺育出世态
万物,但只有人是世间万物中具灵气之体!)。

《尚书•周书•泰誓上》
1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14、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上联: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

下联:自辟新路,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

也就是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

)郑板桥《题书斋联》
1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宋〕卢梅坡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本内容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去的种种错就错了,追悔已来不及,但将来的一切还是可以预料,还可以努力使事情往好方向发展。

) 《论语•微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

(学业由勤奋而专精,由玩乐而荒废;修养由独立思考而成功,由人云亦云而失败。

嬉:戏乐;随:因循随俗。

) 韩愈《劝学解》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文天祥全集•过零丁洋》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屈原《离骚》
5、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放弃燕子麻雀那样小的志向,而像大雁天鹅那样高飞。

)。

〔明〕于谦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道运行刚劲雄健,君子应自觉奋发
向上,永不松懈。

)《周易》
7、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味。

(圣人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事物的苗头,见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

) 《韩非子•说林上第二十二》
8、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

)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10、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不须奏乐,山水自有清美的声音。

)晋•左思《招隐》
1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无名氏《行行重行行》
12、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曹操《却东西门行》
1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 。

《论语•子罕篇第九》
14、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者多困于所溺。

(祸患常常是从极细小的事情上发展起来的,智勇双全的人多因过分迷恋某些人和事儿陷入绝境。

) 欧阳修《伶官传序》
15、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1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者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