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必须掌握的常考语文知识点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必备知识点大全

小学六年级必备知识点大全

小学六年级必备知识点大全一、语文知识点1. 五方读物:了解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大学》、《中庸》等。

2. 古诗词:学习背诵中国古代优秀诗词作品,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3. 成语故事:了解常用成语及其内涵,如《井底之蛙》、《画蛇添足》等。

4. 排比句:学习并运用排比句,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5. 短篇小说:阅读与分析短篇小说,如《荷花淀》、《完美的婚姻》等。

二、数学知识点1. 整数运算:掌握加减乘除整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如正负数相加、相乘等。

2. 分数运算: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

3. 小数运算: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如小数相加、相乘等。

4. 平面图形:认识与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如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5. 单位换算:学习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如米与千米、升与毫升等。

三、科学知识点1. 植物生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要素,如种子发芽、光合作用等。

2. 声光电:学习与掌握声音、光线以及电力的基本知识与特性。

3. 天气气候:了解不同季节的气象变化、天气的形成原因及预测方法。

4. 地心引力:认识地球引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探究万有引力定律。

5. 太阳系与星座:了解太阳系的组成与行星运行规律,同时学习星座的基本知识。

四、社会知识点1. 中国地理:掌握中国的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重要地理要素。

2. 世界地理:了解世界各大洲的位置、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

3. 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的时间顺序、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等。

4. 文化遗产:认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京剧、传统节日等。

5. 环保知识: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与防止措施。

五、英语知识点1. 日常用语:学习基本的英语会话用语,如问候、购物、询问信息等。

2. 词汇积累:扩展词汇量,学习常用单词的拼写和词义。

3. 句型构建:掌握常用句型的结构,如一般现在时、过去进行时等。

4. 阅读理解:培养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学习通过阅读获取信息。

2023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15篇)

2023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15篇)

2023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15篇)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1【积累词语】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每篇课文后面要求说说写写的词语,都应该正确地读写及积累。

【理解词语】理解词语的方法:1、弄清这个词语中,两个关键性的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

例“凝神谛听”这个词,其中“谛”是“仔细”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注意力仔细地听”。

2、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

例:“目瞪口呆”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惊讶的样子,而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

3、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

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前一个“煞”是“杀”的意思,后一个“煞”是“极”的意思。

一、辨析词义辨析词义的方法:1、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

例:“团结”和“勾结”,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联合和结合“的意思。

“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结”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

2、注意运用的对象。

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3、注意范围的大小。

如:“辽阔”和“广阔”,都是指面积广大,但辽阔比广阔所指的范围更大。

4、注意程度的轻重。

如:“喜爱”和“酷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5、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

如“提高水平”,“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

二、用词造句要做到: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习惯,特别要留心这个词语用在什么场合,常跟哪些词语搭配。

2、把意思表达完整。

三、词语的归类或排列,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

多义词复习指导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言的一大特点。

在小学阶段,只要学生了解这一特点,并能在理解词语的基本义的基础上,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建议】1、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

精心整理小学六年级语文26个常考语法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 志、(后)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七)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八)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九)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十)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十一)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三)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十八)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九)常见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二十)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删缺乏谓语: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删去“为”或句尾加上“而奋斗”)缺乏宾语: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

(句尾加上“方法”)(2)成分搭配是否妥当主谓不当:现在,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预期的任务已经完成。

动宾不当: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主宾不当:他的家乡是广东顺德市人。

定中不当: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3)语序是否合理例:每个有理想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应该是“都希望将来”)例:大家都说他的批评又正确又尖刻。

(“尖刻”改为“尖锐”)(二十四)句式变换:①主动句和被动句互换例:战士们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主动句)例: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被战士们击退了。

(被动句)A、主动句变换为被动句方法:把原主语调作为宾语,把原宾语调作为主语,之间加介词“被”,原谓语动词置后不变。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词语辨析1.近义词辨析例如:懒惰和懒散、壮丽和宏伟、诚实和真诚等。

2.反义词辨析例如:今天和昨天、好和坏、黑和白等。

3.形近词辨析例如:笨和笛、街和街、乱和鸾等。

二、句子成分1.主语:句子中表示动作的主体。

2.谓语:句子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内容。

3.宾语:句子中接在动词后的补充说明。

4.状语:句子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

5.定语:句子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

三、成语和谚语1.成语:通过多个字组合而成的固定搭配,具有特定的意义。

例如:一心一意、晴天霹雳、不耻下问等。

2.谚语:具有简练表达智慧的格言或警句。

例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君子之交淡如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

四、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如:他是我的知己,像一颗流星划破黑夜。

2.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张的描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如:他跑得飞快,像一道闪电一样。

3.排比:将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进行排列,起到强调或对比的作用。

例如:既要爱国,又要爱家乡;既要听话,又要有主见。

五、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如:他是我的知己,像一颗流星划破黑夜。

2.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张的描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如:他跑得飞快,像一道闪电一样。

3.排比:将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进行排列,起到强调或对比的作用。

例如:既要爱国,又要爱家乡;既要听话,又要有主见。

六、阅读理解1.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和推理等。

例如: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判断对错、选择合适的答案等。

例如:理解古代诗词、文章和典故等。

七、作文写作1.格式要求:包括书信、日记、小说、议论文等不同的文体。

2.内容要求:要求语言准确、条理清晰、观点明确、感情真实。

3.修辞手法:可以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修饰。

2024年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2024年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一、字音知识
1.声母、韵母和声调
2.同音字
3.多音字
4.字的读音变化规律
二、字形知识
1.偏旁部首
2.字的结构和构造
3.字形的写法和笔画顺序
4.字与字的组合
三、字义知识
1.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
2.多义字和义项
3.词的辨析
4.词的引申义
四、词语知识
1.常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词的搭配
3.词的辨析和造句
4.词义的引申和联想
五、词汇积累
1.词语的理解和积累
2.形成自己的词汇网络
3.阅读中的词语辨析和积累
六、语法知识
1.词语分类和变化
2.词性的概念和辨析
3.词的构词规律
4.词语的语法功能
七、句子知识
1.句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句子的分类和结构
3.句子成分的认识和辨析
4.句子的语法功能
八、语篇知识
1.语段的结构和特点
2.语篇的逻辑关系
3.故事的时态和情节安排
4.语篇的文体特点
九、阅读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阅读方法的训练
3.阅读策略的养成
4.阅读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
以上是2024年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的主要知识点。

教材内容还包括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作文技巧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提高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阅读理解和动手表达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语文知识梳理,六年级考点梳理手册语文

六年级语文知识梳理,六年级考点梳理手册语文

六年级语文知识梳理,六年级考点梳理手册语文六年级语文备考总复习知识点:字一、笔顺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叫做笔顺。

汉字的笔顺有一定规律,一般是:先横后竖十一十先撇后捺人丿人从上到下主亠从左到右川丿先外后里再封口田先中间后两边山从外到里向二、汉字结构独体字:天、木左右结构:说、你上下结构:忠、秀左中右结构:谢、做上中下结构:意、喜全包围结构:国、园半包围结构:同、凶品字结构:森、晶三、查字典查字典一般采用音序查字、部首查字和数笔画查字三种方法,以哪一种为好,这要因字而定,一般说来,熟字查音序,生字查部首,没有部首用数笔画查。

查字典要注意选择义项。

给多义字定义项要从词的整体考虑,有时需联系上下文。

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修辞方式就是修饰词语,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有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重复、设问、引用、比较、借代、反讽、真实、互文、类比等。

1.比喻:说白了就是比喻,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以一物解释另一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短语或句子进行排比,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句: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强调语气,带有询问的期待。

说白了,句子里有问有答。

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个意思相反的词或句子表达意思。

9.对比:把事物的正面和负面或者事物的正面和负面放在一起比较。

10.对偶:用两个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2.借代:不要直接说自己想说的话,而是借用与之相关的人或事。

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一、生字组词毯tǎn(地毯、绿毯、毛毯)陈chén(陈旧、陈列、陈述)裳shang(云裳、衣裳、红裳)虹hóng(霓虹、彩虹、长虹)蹄tí(牛蹄、马蹄、蹄子)腐fǔ(豆腐、腐败、腐烂)稍shāo(稍等、稍微、稍纵即逝)微wēi(微妙、微笑、轻微)二、多音字行(háng)(一行)(xíng)(行动)勒(lè)(勾勒)(lēi)(勒马)蒙(mēng)(蒙骗)(méng)(蒙受)(měng)(蒙古族)三、近义词渲染—烘托热闹—喧闹明朗—晴朗奇丽—瑰丽疾驰—飞驰回味—体味境界—境地拘束—拘谨四、反义词迂回—径直拘束—自然洒脱—拘谨舒服—难受羞涩—大方五、理解词语清鲜:清爽新鲜。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柔美:柔和而优美。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迂回:回旋、盘绕。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六、词语拓展绿草如茵、绿意盎然、绿意葱茏青山绿水、披红挂绿、绿盖叠翠七、句子解析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

“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一”是“全”和“都”的意思。

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1、描写人物仪表、容貌、体态:仪表堂堂衣冠楚楚文质彬彬眉清目秀如花似玉2、反映人物优秀品质: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视死如归拾金不昧临危不惧3、带有“鼎”的成语:鼎足之势钟鸣鼎食人声鼎沸三足鼎立一言九鼎4、带有数字的成语:一干二净两面三刀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九牛一毛5、历史故事的成语:按图索骥程门立雪班门弄斧兵不厌诈三顾茅庐6、带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大公无私承前启后翻天覆地弄假成真舍近求远7、带有一对近义词的成语:千辛万苦眼疾手快生龙活虎七拼八凑胡言乱语8、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惊弓之鸟9、形容很专心的成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一志目不转睛10、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眼高手低目瞪口呆头重脚轻口是心非耳闻目睹11、描写春天的词语:春光明媚万紫千红春色满圆春意盎然鸟语花香12、描写夏天的热:赤日炎炎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挥汗如雨大汗淋漓13、描写山的成语:崇山峻岭悬崖峭壁高耸入云寸草不生连绵起伏14、描写水的成语:水平如镜波澜壮阔水流湍急惊涛拍岸波涛汹涌17、表示心情的成语:高兴:兴高采烈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心旷神怡沾沾自喜伤心:垂头丧气心灰意冷悲痛欲绝心如刀绞万箭穿心18、表示说话的成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对答如流喋喋不休19、带有动物名称的:闻鸡起舞、狐假虎威、胆小如鼠、龙飞凤舞、画蛇添足20、描写人物神态的:手舞足蹈眉开眼笑愁眉苦脸目瞪口呆垂头丧气21、描写自然环境的:雨:和风细雨风雨交加狂风暴雨急风暴雨暴风骤雨花:百花齐放百花盛开百花争艳花红柳绿五彩缤纷天气:风和日丽骄阳似火秋高气爽天寒地冻滴水成冰22、含有夸张手法的成语:怒发冲冠一目十行一日千里一字千金百发百中一日三秋23、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神不定七上八下心急如焚24、反映技艺高超的成语:技压群芳技压群雄声情并茂神通广大炉火纯青25、反映朋友间情谊深厚的成语:深情厚谊、情同手足、情深义重同甘共苦肝胆相照26、反映景色优美的成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翠_流27、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人来人往人如潮涌28、形容情况险急:危在旦夕、迫在眉睫、命悬一线、火烧眉毛刻不容缓29、反映场面热闹繁华的成语:络绎不绝门庭若市水泄不通人声鼎沸人山人海30、有比喻的成语:归心似箭、视死如归、胆小如鼠、守口如瓶31、含有“不”的成语:与众不同宁死不屈水泄不通目不识丁力不从心32、描写地形地貌的成语:连绵不断高耸入云危峰兀立拔地而起一望无边33、含有人物的成语:江郎才尽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塞翁失马、孟母三迁34、描写冬天的词语:天寒地冻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寒冬腊月瑞雪纷飞冰天雪地35、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飞蛾扑火金蝉脱壳蜻蜓点水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6、多字格成语:九牛二虎之力手无缚鸡之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不可貌相既来之,则安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解铃还须系铃人吃一堑,长一智一不做,二不休37、“想”的成语:深思熟虑胡思乱想朝思暮想左思右想异想天开38、描写颜色的成语: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一碧千里万紫千红花红柳绿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1、课外俗语:(1)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必须掌握的常考语文知识点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分类: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六、六种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前后矛盾;5语序不当;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
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一、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
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六、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一般—个别2现象—本质3原因—结果4概括—具体5部分—整体6主要—次要
二十二、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十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二十五、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六、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七、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二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九、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十、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十一、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十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三十三、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2表讽刺或否定3表特定称谓4表强调或着重指出5特殊含义
三十四、破折号用法:1表注释2表插说3表声音中断、延续4表话题转换5表意思递进
三十五、省略号的六种用法:1表内容省略2表语言断续3表话未说完4表心情矛盾5表思维跳跃6表思索正在进行
三十六、其他:
(一)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
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的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六)复句关系和常用关联词语:
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承接:便;就;于是
递进: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
选择: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不过等
因果: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