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技术实务 3篇4,5章

合集下载

2020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章节试题:第四篇第五章含答案

2020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章节试题:第四篇第五章含答案

2020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章节试题:第四篇第五章含答案第四篇第五章加油加气站防火本章练习高频考点1、一级加油站的油罐总容积为()。

A、V≤90B、90C、150D、2102、在城市建成区内,CNG 加气母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不应超过()。

A、30m3B、60m3C、90m3D、120m33、有固定储气设施时,CNG 加气子站停放的车载储气瓶组拖车不应多于()。

A、1 辆B、2 辆C、3 辆D、4 辆4、二级加油站油罐总容积为()m3。

A、210B、150C、90D、V≤905、汽车加油站按()划分为三个等级。

A、建筑物面积B、储存罐的容积规模C、活动人员数量D、加气汽车数量6、某汽车加油站2 个单罐容积为30m3的汽油罐,1 个单罐容积为50m3柴油罐。

该加油站的等级是()。

A、一级B、二级C、四级D、三级7、加油加气站中的钢质油罐、LPG 储罐、LNG 储罐和CNG 储气瓶组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处。

A、1B、2C、3D、48、加油加气站内的站房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当罩棚顶棚的承重构件为钢结构时,其耐火极限可为(),顶棚其他部分不得采用燃烧体建造。

A、0.25B、0.50C、0.75D、0.109、加油加气站内的站房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0、加油岛的罩棚有效高度不应小于()m。

B、3.5C、4.5D、5.511、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建筑防火中,地下储罐的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地面()m 及以上。

A、2.0B、2.5C、3.0D、5.012、钢制油罐、LPG 储罐、LNG 储罐和CNG 储气瓶组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处。

B、2C、3D、413、加油加气站中,每两台加气机应配置不少于()具4kg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A、1B、2C、3D、414、液化石油气加气站采用地上储罐的,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

2020年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知识点归纳

2020年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知识点归纳

2022 年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学问点归纳第一篇消防根底学问第一章燃烧根底学问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响,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燃烧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3、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着火三角形〕: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这是无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4、大局部燃烧的四个必要条件〔着火四周体〕: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响自由基。

这是有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5、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按其处所的状态,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

6、常见的引火源有: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

7、燃烧分类:按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按燃烧物形态,可分为固体燃烧、液体燃烧和气体燃烧。

8、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自燃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9、气体燃烧分为集中燃烧和预混燃烧。

集中燃烧比较稳定,火焰不运动,不会发生回火现象;预混燃烧速度快,不集中,会发生回火现象。

10、液体燃烧的方式有:闪燃、沸溢和喷溅。

11、液态烃类燃烧时产生橘色火焰和黑烟;醇类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

12、含有水分、粘性较大原油、重油、沥青油等有扬沸现象〔沸溢和喷溅〕。

发生沸溢的时间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

13、固体燃烧方式有:外表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阴燃〔熏烟燃烧〕和动力燃烧〔爆炸〕五种。

14、属于蒸发燃烧的有:樟脑、萘、松香、沥青、蜡烛、硫、磷、钾、钠等。

属于外表燃烧的有:木炭、焦炭、铁、铜等。

属于分解燃烧的有: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

属于阴燃的有:大量积存的煤、纸张、稻草、锯末等。

15、阴燃是固体特有燃烧方式。

16、几种常见液体的闪点:汽油 -50,煤油 38-74,酒精 12,松节油 35,甲醇 11。

17、燃烧生成的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丙烯醛、氯化氢等。

两种主要燃烧产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消防技术实务第一篇一至四章节知识点记忆口诀

消防技术实务第一篇一至四章节知识点记忆口诀

消防技术实务:第一篇一至四章节知识点记忆口诀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要付诸于实际行动,努力备考。

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第一篇一至四章节知识点记忆口诀,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坚持着。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解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燃烧的四个现象:放热、火焰、发光、发烟,不要漏记,可借助一个词语"四处放火"来记忆这四点。

链式反应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解说】这个'链式反应自由基',初次接触可能会比较难于理解,没关系,多念几遍把这个名字记住就行了,就把它当成'高尔基'、'冯斯特洛夫斯基'等名称,他就是个代号。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有'链式反应自由基'的燃烧就会有火焰,就是有焰燃烧;没有这个'基'的就没火焰,就是无焰燃烧。

为了便于记忆,青文给这个'基'起个外号:"火焰鸡"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

完全燃烧产物:可燃物中的C→CO2(气)、H→H2O(液)、S→SO2(气)等;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醛、醚等。

【解说】对于化学知识基本忘光的同学来说,这里可能会比较头疼的,其实要区分燃烧产物是完全燃烧还是不完全燃烧,有个小诀窍。

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就是没烧完的产物,那么这个产物还可以继续燃烧。

二氧化碳——CO2,水——H2O,这两个好记,甚至他们都是灭火剂,当然是完全燃烧产物。

二氧化硫——SO2,这个可能会有点迷惑,SO2很常见,煤和石油的燃烧产物中就有它,用途也很广泛,比照CO2的样式去记忆就行了。

剩下的CO、NH3、醇、醛、醚等都是可以燃烧的,后面会学到,这里暂时不用费心去记忆。

消防技术实务教材

消防技术实务教材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能与空气或其他氧化剂其化学反应的物质。

助燃剂(氧化剂):支持燃烧的物质;引火源(温度):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自由基(干粉灭火剂可抑制)。

这四个必要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一个条件不具备,燃烧就不会发生。

(一定量的点火能量属于充分条件)燃烧的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着火又可分为点燃(或称强迫着火)和自燃。

自燃又可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闪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闪点是可燃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

(汽油:~50℃;酒精:12℃;乙醇:~45℃)。

燃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导致自燃危险的依据。

气体燃烧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扩散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控制得好不易发生火灾,即使发生,也容易扑救;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迅速(危险性更高)。

液体燃烧分为闪燃、沸溢、喷溅。

闪燃:易燃或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是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

沸溢:热波向液体深层运动,油中的乳化水汽向液面上浮油包气使液体体积膨胀,向外溢出,同时部分未形成泡沫的油品也被下面的蒸汽膨胀力抛出,使液面猛烈沸腾起来。

喷溅:热播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汽体积迅速膨胀,以致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外喷射。

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重要知识点(第四篇、第五篇)

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重要知识点(第四篇、第五篇)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四篇、第五篇)重要知识点第四篇其他建筑、场所防火本篇各章历年分值统计一览表第一章概述火灾特点:具有火灾爆炸的高危性、具有火灾危险源的流动性、具有火灾规模大的危险性、灭火救援困难、火灾损失难以估量。

防火基本要求:合理进行总体规划布局、采取针对性的防火技术措施、配置有效的消防设施。

第二章石油化工防火第一节火灾危险性及特点石油化工火灾危险性:1.原料、中间体及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性。

2.工艺装置泄漏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3.温度、压力等参数控制不当易引发爆炸和火灾4.违章操作等为人因素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石油化工火灾的特点:1.爆炸与燃烧并存,易造成人员伤亡2.燃烧速度快,火势发展迅猛3.易形成立体火灾4.火灾扑救困难第二节生产防火石油化工企业厂区平面布置要点:1.工艺生产装置区域内的设备宜布置在露天敞开式或半敞开式的建(构)筑物内,按生产流程、地势、风向等要求,分别集中布置。

2.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灌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简称:气罐在明火上。

3.明火设备应集中布置在区域内的边缘部位。

并应该远离可能泄漏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工艺设备及储罐。

4.容器组、大型容器等危险性较大的压力设备和机器应远离仪表室、变电所、配电所、分析化验室及人员集中的办公室与生活室。

仪表室、变电所、分析化验室、压缩机房、泵房等建筑物的屋顶上,不应设置液化气体、易燃及可燃液体的容器。

5.自控仪表室、变配电室不应与有可能泄漏液化石油气及散发相对密度大于0.7的可燃气体甲类生产设备、建筑物相邻布置。

如必需相邻布置时,应用密封的不燃性实体墙或走廊相隔,必要时宜采取室内正压通风设施,其地面标高要高出装置地面0.6m以上。

6.在一座厂房内有不同生产类别,因为安全需要隔开生产时,应用不开孔洞的防火墙隔开。

7.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应布置在操作地点的下风侧。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17 课后题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17 课后题

第三篇第四章水喷雾灭火系统1.某柴油储罐,设置水雾喷头进行冷却,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 )MpaA.0.15B.0.5C.0.2D.0.352.某油库的油罐区采用了水喷雾灭火系统,水雾喷头布置在油罐周围,与储罐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m。

A.0.7B.0.3C.0.5D.13.水喷雾灭火系统用于液氨储罐的防护冷却,系统的响应时间为()s。

A.100B.120C.60D.1504.某液化石油气储瓶间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迸行防护冷却,该系统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MPa, 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S。

A.0.35,120B.0.2,120C.0.2,60D.0.35,605. 水喷雾灭火系统是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采用水雾喷头将水流分解为细小的水雾滴,使水的利用率得到最大的发挥。

在灭火过程中,细小的水雾滴可完全汽化而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同时,膨胀的水蒸气可破坏燃烧的条件,水雾滴的粒径应在()mm 范围内A.0.3 ~1.0B.0.3 ~1.5C.0.2 ~1.0D.0.2 ~1.56.水喷雾灭火系统的设计基本参数应根据系统的保护对象和防护目的来确定,其中用于灭火目的时,水喷雾头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

A.0.3MPaB.0.4MPaC.0.45MPaD.0.35MPa7.水喷雾灭火系统的基本设计参数根据其防护目的和保护对象确定。

当用水喷雾灭火系统灭饮料酒火时,水喷雾的持续供给时间不小于()A.1.0hB.0.3hC.0.4hD.0.5h8.某储罐区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进行防护冷却,内共有5座单罐容积为5000m³的液化烃全压力式储罐,在进行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时,考虑其中一座储罐发生火灾,相邻储罐的保护面积应按其储罐外表面面积的()计算。

A.1/3B.1/4C.1/2D.2/39.某仓库设置了水喷雾灭火系统,该系统水雾喷头用于灭火目的时其系统响应时间不应大于()s;用于防护冷却目的时其工作压力不应小于()MPaA.60 0.20B.45 0.35C.30 0.35D.60 0.1510.水喷雾灭火系统以灭火为目的不适用于以下()场所。

出纳实务第五章点钞技术

出纳实务第五章点钞技术

5.1 人民币基础知识 5.1.2 人民币的基本常识
(2)第二套人民币(如图5-4所示)。
5.1 人民币基础知识
5.1.2 人民币的基本常识
(3)第三套人民币(如图5-5所示)。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
20日发行,共有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 元7种面额、13种版 别,其中1角券别有4种(包括1种硬币),2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 样式。1966年和1967年,又先后两次对1角纸币进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满版 水印,调整背面颜色。
5.3 手工点钞方法
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是最常用的点钞方法之一。其基本操作要
领如下:左手持票,手心向下,拇指按住钞票正面的左端中央,食 指和中指在钞票背面,与拇指一起捏住钞票;左手无名指自然卷曲, 捏起钞票后小拇指伸向钞票正面压住钞票左下方;左手中指稍用力, 与无名指、小拇指一起紧卡钞票;左手食指伸直,拇指向上移动, 按住钞票的侧面,将钞票压成瓦形;左手将钞票从桌面上擦过,钞 票翻转,拇指借助从桌面上擦过的力量将钞票撑成微开的扇面并斜 对自己;右手三个指头沾水,用拇指尖向下捻动钞票右下角,食指 在钞票背面配合拇指捻动;用右手无名指将捻起的钞票往怀里弹, 边点边记数;点钞时注意姿势,身体挺直,眼睛和钞票保持一定距 离,两手肘部放在桌面上。
5.1 人民币基础知识
5.1.2 人民币的基本常识
(1)第一套人民币(如图5-3所示)。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 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 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 6种、1 000元券6种、5 000元券5种、10 000元券4种、50 000元券2种。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理论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理论

系统理论(综合能力第四章)(1)重点:注重个人的完整性和整体性(环境中完整的人);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对塑造人的重要性;注重运用社会资源,正式、非正式社会网络资源协助服务对象(2)实务特点:问题分析不再聚焦医疗模式;需求评估关注周边环境;动态实务;纵横相交的实务取向。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关注服务对象的生活及环境两个层面,重新建构“人在情境中”的人与环境的联合交互系统。

(1)框架①栖息地:人生活的环境,含物理环境、社会环境;②生存空间: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

(2)核心概念:生命周期、人际关联、胜任能力、角色、地位与栖息地、适应力、滋养性环境(主体所在的环境在适当的时刻和方式下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和支持给主体,含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

(3)实务切入点①从人们所在系统与其他不同系统之间的关联层面进行切入,分析和理解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的社会生活功能发挥情况(微观、中观、外部、宏观系统),并进行相应的介入干预;②人生来有与环境互动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③人行动的目的性,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④人的问题是生活中的问题,对个人的判断和理解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进行;⑤依据生态系统的四个层次,分析个体、家庭、群体和社区与其所处环境的互惠关系;建构外部社会支持网络;⑥介入方向应该是多元的,整合多因素作用;⑦多因素介入,找出多种问题的解决之道,社会资本构建和集体效能增进是重要的满足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优势视角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含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

(1)非疾病假设(2)重视服务对象的优势(3)强调整全性干预服务,对经验予以关注青少年发展理论1.生物进化论:个体发展受自然法则影响2.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发展、潜意识等3.社会学习理论(1)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生过程、增强过程(2)治疗模式:实例楷模法、认知楷模法、激发自制力4.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形式运算期5.社会文化论:本尼迪克特的社会文化论青少年偏差理论1.社会次文化理论:某些小或少数团体的价值体系与主流文化冲突2.社会互动理论:标签理论,没有一种行为是天生偏差,偏差是要定义的3.社会联结理论(社会联系)(1)依附感:个人与他人或群体的感情联系(2)承担感:为设定的目标而努力(3)参与感:对传统活动的参加和投入(4)信念:社会共同的价值体系的认同妇女社会性别理论(1)社会性别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的男性和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迅速下降后,会使热分解中断,燃烧随即终止。 (二)隔氧窒息 雾滴在受热后汽化形成原体积1680倍的水蒸气,最大限度地排斥火场的空气,使燃烧物质周围的氧含量降低, 燃烧会因缺氧而受抑制或中断。 (三)辐射热阻隔 细水雾喷入火场后,形成的水蒸气迅速将燃烧物、火焰和烟羽笼罩,对火焰的辐射热具有极佳的阻隔能力,能
4、有效射程 水雾喷头的有效射程是指喷头水平喷射时,水雾达到的最高点与喷口之间的距离。水雾锥是指在水雾有效射
程内水雾形成的圆锥体。
水雾喷头的有效射程与雾化角有直接关系。同一水雾喷头,雾化角小,则射程远,反之则近。有效射程是水 雾喷头的重要性能参数,在有效射程范围内的水雾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可满足灭火控火或防护冷却要求, 因此,水雾喷头与保护对象的有效距离不应大于水雾喷头的有效射程。离心雾化型水雾喷头的垂直喷射曲线 如图3-4-9所示。 5、水雾滴平均直径 水雾滴平均直径随喷头工作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压力越大,平均直径 越小。
响应时间是指由火灾报警设备发出信号至系统中最不利点水雾喷头喷出水雾的时间,它是系统由报警到实施喷 水灭火的时间参数。用于灭生产、储存装 置或装卸设施的防护冷却目的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60s;用于其他设施的防护冷却目的时,系统的响应 时间不应大于300s。
第一节 系统灭火机理
一、细水雾的成雾原理 (一)细水雾的定义及分级 1、定义:细水雾是指在最小设计工作压力下,经喷头喷出并在喷头轴线下方1.0m处的平面上形成的雾滴 粒径Dv0.5小于200um,Dv0.9小于400um的水雾滴。 2、细水雾的分级 按水雾中水微粒的大小分为3级,如图3-5-1
(二)细水雾的成雾原理分析 1、单流体系统射流成雾原理 液体以很高的速度被释放出来,由于液体与周围空气的速度差而被撕碎成为细水雾;液体射流被冲击到一个
三、管道
水喷雾系统的管道分为雨淋阀前管道和阀后管道两部分。阀后管道应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且管道上不应设 置其他用水设施。系统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6MPa,系统管道应采用沟槽式连接件(卡箍)连接,或螺 纹、法兰连接。镀锌管道不得采用电焊、气焊挖孔、热煨弯或其他破坏镀锌层的操作。系统管道采用镀锌钢 管时,管径不应小于25mm;采用不锈钢管或铜管时,管径不应小于20mm。系统管道的最低处或水容易聚 集的地方应设置放水阀或排污口。
成如图3-4-2
这种方式适用于所有场所,但在北方寒冷地区,应在传动管的最低 点设置冷凝器和汽水分离器,以保证传动管不会因冷凝水结冰而堵 塞。
二、按应用方式分类 (一)固定式水喷雾灭火系统 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控制阀、供水水源、固定管道、水雾喷 头等组成,如上图3-4-1和3-4-2。 (二)自动喷水-水喷雾混合配置系统 该系统是在自动喷水系统的配水干管或配水管道上连接局部的水喷 雾系统,如图3-4-3。 (三)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 是在水喷雾系统的雨淋阀前连接泡沫储罐和泡沫比例混合器,再与
2016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讲师:李老师
···
第3篇 建筑消防设施 第4章 水喷雾灭火系统 与
第一节 系统灭火机理
水喷雾灭火系统通过改变水的物理状态,利用水雾喷头使水从连续的洒水状态转变成不连续的细小水雾滴 喷射出来。它具有较高的电绝缘性能和良好的灭火性能。水喷雾的灭火机理主要是表面冷却、窒息、乳化 和稀释作用,这四种作用在水雾滴喷射到燃烧物质表面时通常是以几种作用同时发生并实现灭火的。
遇水燃烧物质包括金属钾、金属钠、碳化钙(电石)、碳化铝、碳化钠、碳化钾等。这类物质遇水后能使水分解,
夺取水中的氧与之化合,并放出热量和产生可燃气体造成燃烧或爆炸的恶果。 (二)使用水雾会造成爆炸或破坏的场所 1、高温密闭的容器内或空间内 当水雾喷入时,由于水雾的急剧汽化使容器或空间内的压力急剧升高,有造成破坏或爆炸的危险。 2、表面温度经常处于高温状态的可燃液体 当水雾喷射至其表面时会造成可燃液体的飞溅,致使火灾蔓延。
雾化介质与灭火介质在一套管道内混合,其成雾原理同单流体系统。
二、细水雾的灭火机理 细水雾的灭火机理主要是表面冷却、窒息、辐射热阻隔和浸湿作用。除此之外,细水雾还具有乳化等作用, 而在灭火过程中,往往会有几种作用同时发生,从而有效灭火。 (一)吸热冷却
细小水滴受热后易于汽化,在气、液相态变化过程中从燃烧物质表面或火灾区域吸收大量的热量。物质表面
第四节 系统设计参数
水喷雾系统的设计基本参数应根据系统的保护对象和防护目的来确定。 一、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 用于灭火目的时,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35MPa;用于防护冷却目的时,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 小于0.2MPa。但对于甲B、乙、丙类液体储罐不应小于0.15MPa。
二、水喷雾灭火系统的响应时间
表面面积的储油柜及集油坑的投影面积。
4、分层敷设电缆的保护面积应按整体包容电缆的最小规则形体的外表面面积确定。 5、输送机皮带的保护面积应按上行皮带的上表面面积确定。 6、开口可燃液体容器的保护面积应按液面面积确定。 7、当水喷雾系统用于室内保护对象时,保护面积可按室内建筑面积或保护对象的外表面面积确定。
固定的表面,由于冲击力将液体打散成细水雾;两股成分类似的液体射流相互碰撞,将液体射流打散成细水
雾;超声波和静电雾化器将射流液体振动或电子粉碎成细水雾;液体在压力容器中被加热到高于沸点,突然 被释放到大气压力状态形成细水雾。 2、双流体导管系统射流成雾原理 由一套管道向喷头提供灭火介质,另外一套管道提供雾化介质,两种在分离管道系统中传输的物质在喷头处 混合,相互碰撞,从而产生细水雾。 3、双流体同管系统射流成雾原理
2、某高层办公楼的柴油发电机房设置了水喷雾灭火系统。该系统水雾喷头的灭火工作压力不应小于( )MPa。
答案:D(该题出自2015年真题45)
3、某一类高层办公楼的自备柴油发电机房,设置电动启动雨淋阀组的水喷雾灭火系统保护。当该系统的火灾 探测装置动作后,打开雨淋报警阀组,压力开关动作启动消防水泵,水雾喷头喷水灭火。该系统采用的火灾 探测装置应该是( ) A、气动传动管探测装置 C、感烟感温火灾探测装置 B、液动传动管探测装置 D、闭式喷头驱动传动管探测装置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雨淋阀、水雾喷头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组
成如图3-4-4。
第三节 系统工作原理与适用范围
一、系统工作原理 如图3-4-5所示。 二、系统适用范围 (一)灭火的适用范围 1、固体火灾 2、可燃液体火灾(丙类液体、饮料酒火灾,如燃油锅炉、发电机油箱、丙类 液体输油管道火灾等) 3、电气火灾(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井、电缆夹层等 处发生的电气火灾)
六、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设计
符合下列规定: 1、泡沫系统的设计应按国家标准规范执行。 2、泡沫供给时间不应小于10min。
第五节 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
一、水雾喷头 水雾喷头是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利用离心或撞击原理将水流分解成细小水雾滴的喷头。 (一)水雾喷头的分类 1、离心雾化型水雾喷头 离心雾化型水雾喷头由喷头体、涡流器组成,在较高的水压下通过喷头内部的离心旋转形成水雾喷射出来, 它形成的水雾同时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适合扑救电气火灾。但离心雾化型水雾喷头的通道较小,时间长 了容易堵塞。 2、撞击型水雾喷头 撞击型水雾喷头的压力水流通过撞击外置的溅水盘,在设定区域分散为均匀的锥形水雾
三、水喷雾灭火系统的保护面积 保护面积是指保护对象的全部暴露外表面面积。按以下原则确定: 1、按保护对象的规则外表面面积确定。 2、当保护对象的外表面面积不规则时,应按包容保护对象的最小规则形体的外表面面积确定。 3、变压器的保护面积除应按扣除底面面积以外的变压器油箱外表面面积确定外,还应包括散热器的外
(二)水雾喷头的主要性能参数 1、工作压力
水雾喷头的雾化效果与喷头的工作压力有直接关系。通常情况下,喷头的工作压力越高,其水雾滴粒径越小,
雾化效果越好,灭火和冷却的效率也就越高。当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2MPa时,能获得良好的 分布形状和雾化效果,满足防护冷却的要求;在压力大于或等于0.35MPa时,能获得良好的雾化效果,满足 灭火的要求。因此,用于灭火的水雾喷头,其工作压力应为0.35~0.8MPa;用于防护冷却的水雾喷头,其 工作压力应为0.2~0.6MPa。 2、雾化角 水雾喷头常见的雾化角有45°、60°、90°、120°和150°五种规格。 3、流量系数 水雾喷头的流量系数K为16~102,由水雾喷头生产厂家自己确定。
四、喷雾强度和持续喷雾时间
符合表3-4-1的规定。
五、自动喷水-水喷雾混合配置系统设计
符合下列要求: 1、该系统中的设计要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 2、高层建筑物内用水量较小的水喷雾系统的供水管道可以由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配水干管或配水管直接 引出。 3、由自动喷水系统的配水干管或配水管供水的水喷雾系统,供水管提供的水压和流量应满足水喷雾系统 的要求。
第二节 系统分类
一、按启动方式分类 可分为电动启动水喷雾灭火系统和传动管启动水喷雾灭火系统。 (一)电动启动水喷雾灭火系统:是以普通的火灾报警系统为火灾探 测系统,通过传统的点式感温、感烟探头或缆式火灾探测器探测火灾。
组成如图3-4-1
(二)传动管启动水喷雾灭火系统:是以传动管为火灾探测系统, 传动管内充满压缩空气或压力水,当传动管上的闭式喷头受火灾高 温影响动作后,传动管内的压力迅速下降,打开封闭的雨淋阀。组
四、不适用范围
(一)不适宜用水扑救的物质 1、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是指过氧化钾、过氧化钠、过氧化钡、过氧化镁等。这类物质遇水后会发生剧烈分解反应,放出反 应热并生成氧气,其与某些有机物、易燃物、可燃物、轻金属及其盐类化合物接触时能引起剧烈的分解反应, 由于反应速度过快可能引起爆炸或燃烧。 2、遇水燃烧物质
答案:C(该题出自2015年真题46)
例题:
4、水喷雾灭火系统的基本设计参数根据其防护目的和保护对象确定。水喷雾灭火系统用于液化石油气罐瓶间 防护冷却目的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 )s。 A、45 B、120 C、60 D、300 答案:C(该题出自2015年真题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