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承办2016年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治法
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参考病种目录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34
淋巴瘤
35
多发性骨髓瘤
36
糖尿病
37
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循环并发症
38
糖尿病神经病变
3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40
代谢综合征
41
强直性脊柱炎
42
类风湿关节炎
43
干燥综合征
44
多肌炎
45
成人型Stin病
46
系统性血管炎
47
多发性硬化
48
重症肌无力
49
肌萎缩侧索硬化
50
尿崩症
5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70
卵巢恶性肿瘤
71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
72
卵巢功能减退
73
排卵障碍性不孕
74
妊娠高血压
75
新生儿黄疸(胆汁淤积)
76
儿童抽动障碍
77
儿童肠衰竭
78
儿童重症肺炎
79
儿童难治性气道疾病
80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81
儿童难治性肾病
82
儿童复杂性遗尿
83
儿童难治性肥胖
84
儿童类风湿关节炎
85
儿童自闭症
86
视神经萎缩
87
1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青盲)
88
突发性耳聋
89
银屑病
90
特应性皮炎
91
大疱性类天疱疮
9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93
神经内分泌肿瘤
94
恶性肿瘤(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
95
围手术期胃肠功能恢复
96
脓毒症
9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VAS评分影响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VAS评分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骨折部位出现股骨粗隆间,在西医基本治疗上,选取中医特色治疗,探究该项治疗模式的应用成效和优势。
方法:接受80例患者的时间段为2017年01月至2020年01月,分组操作为抽签,拆分成两组,对比组有40例,选取西药治疗,试验组有4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措施上选取中医治疗,分析疼痛、疗效、并发症。
结果:试验组在VAS上的数值偏低,其有效率高、并发症少(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成效,预防风险因素。
【关键词】骨折;西医;疼痛;股骨粗隆间;中医当骨折部位发生在股骨粗隆间时,该项疾病的英文简称为ITF,ITF的骨折频率较高,且老年患者的占比要高得多[1]。
其主要诱发原因为患者骨折发生变化,其骨质密度降低,而随着老龄化,其发病概率有所升高。
通过医疗探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发病概率不同,女性患者比例要高于男性,因为随着年龄增大,女性的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其会诱发骨质异变,从而诱导疾病发生[2]。
该类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症状,不仅疼痛难忍,且随着疾病进展,肌肉位置会改变,也会诱发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其可能诱发萎缩、血栓等不良结果。
因此一旦发生骨折,需要采取较为关键的治疗,以改善症状,恢复患者行动功能。
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措施,随着技术成熟,手术损伤也逐渐减少,其术后风险也逐渐减少。
中医则认为,患者受到损伤后,该部位的气血受到阻滞,会影响该部位的新陈代谢,也不利于新骨生成,通过采取相应汤剂,可有效促进血液、气体运行,不仅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也可有效促进治疗进展,减少恢复时间。
本研究在常规西医基础上给予中医措施,以探究该项模式的关键性作用和应用优势,现将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接受80例患者的时间段为2017年01月至2020年01月,分组操作为抽签,拆分成两组。
纳入标准部分:符合ITF诊断;骨折类型为不稳定型;其他部位未发生骨折;损伤前关节无功能性损伤;经沟通后,知悉研究内容,同意研究;无重度基础性病变;无偏瘫等身体功能障碍;79岁以下患者;未服用过影响治疗成效的药物;精神、认知均属于正常范围。
三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三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目录一、临床科室 (4)(一)病房基本设备 (4)(二)中医诊疗设备 (5)(三)各科设备 (6)1、急诊科 (6)2、重症监护室(ICU) (7)3、心脏重症监护室(CCU) (9)4、内科 (10)心内科 (10)肺病科 (11)脾胃病科 (11)肝病科 (11)肾病科 (12)内分泌科 (12)脑病科 (12)风湿免疫科 (13)肿瘤科 (13)血液科 (13)老年病科 (14)5、外科 (14)骨科 (14)肛肠科 (15)周围血管科 (15)皮肤科 (16)4、妇产科 (17)妇科 (17)产科 (17)5、儿科 (18)新生儿科 (18)小儿科 (19)6、针推康复科 (20)针灸科 (20)推拿科 (20)康复科 (21)7、五官科 (22)眼科 (22)耳鼻喉科 (23)口腔科 (24)8、男科 (25)9、心身医学科 (26)10、麻醉科(含手术室) (26)12、高压氧舱室 (29)二、医技科室 (29)放射科 (29)检验科 (30)超声诊断室 (34)心功能室(含心电图室) (34)肺功能室 (34)脑电图室 (35)肌电图室 (35)内窥镜室 (35)导管室 (37)三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一、临床科室(一)病房基本设备(二)中医诊疗设备(三)各科设备1、急诊科2、重症监护室(ICU)3、心脏重症监护室(CCU)4、内科心内科肺病科脾胃病科肝病科肾病科内分泌科脑病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血液科老年病科5、外科普外科骨科肛肠科周围血管科皮肤科4、妇产科妇科产科5、儿科新生儿科小儿科6、针推康复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7、五官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8、男科9、心身医学科10、麻醉科(含手术室)11、血液透析室12、高压氧舱室二、医技科室放射科检验科超声诊断室心功能室(含心电图室)肺功能室脑电图室肌电图室内窥镜室导管室。
1例艰难梭菌性腹泻患者并发失禁性皮炎的皮肤护理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 2023年第9卷第3期Vol.9, No.3,20231例艰难梭菌性腹泻患者并发失禁性皮炎的皮肤护理孙雷扬,胡凤梅,张雪键(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9)摘要:本文总结1例艰难梭菌性腹泻患者并发失禁性皮炎的皮肤护理进经验。
首先评估患者症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气管导管和改良后的子母尿袋进行肛管引流,避免肛周皮肤受到粪便的污染、侵蚀等刺激,配合氧化锌软膏外涂,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减少骶尾部及大腿后内侧皮肤的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艰难梭菌;腹泻;失禁性皮炎;引流;氧化锌软膏中图分类号:R 47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709-1961(2023)03-0054-04Skin care for a patient with clostridium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 complicated with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SUN Leiyang,HU Fengmei,ZHANG Xuejian(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100029)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skin nursing of a case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 complicated with 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Based on the symptom assessment,the improved child-mother type urine bag for anal drainage was applied to reduce the pressure of the tracheal cannula balloon on the rectal mucosa and reduce the risk of rectal mucosa bleeding and necrosis. The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zinc oxide ointment was used to reduce the inflammation and pain caused by 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KEY WORDS:clostridium difficile;diarrhea;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drainage;zinc oxide ointment艰难梭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革兰阳性芽孢杆菌,是人类肠道中正常菌群之一。
民国名医张简斋应用旋覆花—蛤壳对药治疗内科疾病撷萃

环球中医药2023年5月第16卷第5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y 2023,Vol.16,No.5953 ㊃名医心鉴㊃基金项目: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201803018);江苏省第四批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作者单位:210000 南京中医药大学[胡欣(硕士研究生)㊁张开建(硕士研究生)];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肾病科(郑艳辉㊁孔薇)作者简介:胡欣(1996-),20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多种慢性肾脏疾病㊂E⁃mail:1015538577@通信作者:郑艳辉(1972-),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㊂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㊂E⁃mail:sfy022@民国名医张简斋应用旋覆花—蛤壳对药治疗内科疾病撷萃胡欣 郑艳辉 孔薇 张开建【摘要】 旋覆花㊁蛤壳为‘张简斋医案“中的常用药物,两者作为对药合用是张简斋的用药特色之一,尤其体现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与辛温宣肺药如麻黄㊁荆芥穗㊁紫菀㊁款冬花配伍, 辛宣肃化”,化痰平喘,治疗风寒客肺,痰升气阻之咳嗽㊁寒哮;与活血化瘀药如桃仁㊁赤白芍㊁当归配伍,辛润通络,散瘀豁痰,治疗久病痰瘀互结㊁气机不利之胃痛㊁ 胸膺作痛”;与补益肺肾药如白芍㊁沙参㊁麦冬㊁地黄㊁牡蛎配伍, 和养摄纳” 调治肺肾”,治疗 高龄肺肾不足,肝木偏旺,肾水上泛”或 高年肺肾不足,肝木偏旺,湿热下迫”之口咸咳喘㊁淋证;与平抑肝阳药如白芍㊁白蒺藜㊁桑叶配伍, 清上和中”,平肝降气,治疗 体丰痰多,上气偏盛”之眩晕;上述功效的发挥,与旋覆花㊁蛤壳止咳化痰㊁解痉平喘㊁抗炎镇痛㊁抑制胃酸等药理作用有关㊂【关键词】 旋覆花; 蛤壳; 对药; 内科疾病; 张简斋; 张简斋医案; 金陵名医; 配伍特色【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3.05.021 张简斋为民国时期 金陵四大名医”之首,精于‘内经“之道,熟识仲景之方,博采众长,遣方用药灵活多变,丸散汤药并用,效若桴鼓[1]㊂旋覆花㊁蛤壳二者伍用,渊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将其与补益肺胃药相配伍,取其降气消痰㊁养阴除烦之效,治疗 汗出㊁口渴㊁少气不足息㊁胸中痛㊁脉虚” 胸中烦热”等肺气虚兼有阴虚烦热之症[2]㊂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孟英在清营血的同时,使用旋覆花配蛤壳以透达气分,使气分得清,营血分之邪方有外出之机[3]㊂民国名医陈存仁用旋覆花㊁蛤壳清宣肺胃,清化湿热,治疗脾湿胃热,蕴酿成痰,上渍于肺,发为咳嗽之证[4]㊂但在后世医家所著医案中,旋覆花㊁蛤壳作为对药的应用并不常见㊂目前关于张简斋留存于世的仅有‘南京名医张简斋经验处方集“‘邹云翔手录孤本张简斋医案“以及邹伟俊整理的‘张简斋医案“[5]㊂笔者通过研读‘张简斋医案“一书,发现张简斋临证喜将旋覆花㊁蛤壳作为对药治疗多种内科疾病,通过总结‘张简斋医案“中几十余例相关病案,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及古今相关文献,以期管窥旋覆花 蛤壳治疗内科疾病的配伍特点和临床应用,体味张简斋应用旋覆花 蛤壳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㊂1摇辛宣肃化,化痰平喘咳嗽㊁寒哮,由于风寒客肺,肺气不清,兼有痰升气阻,肺失宣肃者,张简斋多将辛温宣肺之品如麻黄㊁荆芥穗㊁紫菀㊁款冬花与旋覆花㊁蛤壳相配伍,其中麻黄㊁荆芥穗㊁紫菀㊁款冬花等辛温宣肺之品功善宣肺解表㊁化痰止咳平喘,而旋覆花 蛤壳具有降气化痰止咳㊁纳气平喘之功, 辛宣肃化”与化痰平喘同用,则咳哮自平㊂案如 王右,26,始因感冒咳嗽鼻塞,误服滋润之品,风无外出之路㊂历时虽久(一个半月),诸恙依旧,偏右胸膺隐痛,卧下咳又较甚,痰吐白粘,苔腻满布,脉形沉弦而数㊂拟方辛宣肃化”,药用 麻黄㊁荆芥穗㊁金沸草㊁杏仁㊁紫菀㊁款冬花㊁法半夏㊁云茯苓㊁桔梗㊁橘皮㊁甘草㊁大贝母㊁百部㊁白前㊁蛤壳㊁淡姜”㊂本案以风寒袭肺为主证,风寒咳嗽初起用药不当,误服滋润之品,风无外出之路,邪气恋肺,肺失宣肃,气机不利,故见久咳不愈㊁偏右胸膺隐痛㊂寒邪郁肺,津聚为痰,又因滋润之品碍胃,中焦失于健运,酿生痰湿,则 卧下咳又较甚,痰吐白粘,苔腻满布”㊂张简斋治以 辛宣肃化”,方用三拗汤㊁止嗽散㊁二陈汤加减,常以苦降之旋覆花 蛤壳配合升散之麻黄㊁荆芥穗㊁紫菀㊁款冬花, 辛宣肃化”,表里两治,既能宣散在外之风寒邪气,又能祛除在内壅遏之痰湿㊂百部㊁白前㊁大贝母增强理气化痰止咳之力;桔梗与旋覆花 蛤壳㊁杏仁共用以顺调肺气,燮理气机;淡姜辛可散邪理结,温可除寒通气;更妙用二陈汤为衬方,不仅燥湿化痰,培土生954 环球中医药2023年5月第16卷第5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y2023,Vol.16,No.5金,更能通和胃气,助麻黄㊁旋覆花辛温发散之用, 盖胃气得到通和,则处方用药更能发挥作用”[6]㊂张简斋生前常教导门人说: 不论任何疾病的患者,医生首先不能使其因服方药后而致胃纳有所呆滞,特别是对内伤杂病的调补,更应注意及此㊂”处方用药轻灵简便,治疗外感表证用药量很轻且多三五剂即愈,有 轻可去实” 四两拨千斤”之意[7]164㊂对于哮证因寒引发者,张简斋也喜用旋覆花 蛤壳配伍辛温宣肺之品㊂案如 朱左,幼年夙喘,新秋因寒暴发,气喘吼鸣,不能着枕,咳逆痰多,白如沫状,脉弦滑㊂拟宣肃法”,药用 麻黄旋复花蛤壳白芍沙参寸冬法半夏茯苓茯神杏仁紫菀会皮桔梗甘草淡姜”,本案以寒哮为主证,夙痰内伏,复感寒邪,痰气交阻,肺气上逆,发为本病㊂张简斋治以宣肃之法,方用三拗汤㊁二陈汤加减解表宣肺,化痰平喘,配伍旋覆花 蛤壳降气化痰止咳㊁纳气平喘以治标,同时用沙参㊁麦冬滋养肺肾以固本,茯苓㊁茯神㊁二陈汤培土生金,燥湿化痰,白芍酸寒收敛肺气,与旋覆花相反相成,协助调和气血之际又无辛温耗散之虞㊂麻㊁杏㊁旋覆㊁淡姜辛温与沙参㊁麦冬等凉润之品配伍,疏风宣肃与敛肺生津并进,而无化燥伤阴之弊㊂如此则正气得复,伏痰得消,标本同治而哮喘自平㊂2 辛润通络,散瘀豁痰胃痛, 胸膺作痛”患者,常常出现久病痰瘀互结导致气机不利,张简斋多将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㊁赤白芍㊁当归与旋覆花㊁蛤壳相配伍,其中桃仁㊁赤白芍㊁当归等活血化瘀之品多性味辛润,功善活血通络,而旋覆花 蛤壳具有降气豁痰之功,辛润通络与散瘀豁痰同用,则痰瘀得解㊂张简斋将旋覆花 蛤壳与当归㊁桃仁㊁赤白芍等活血化瘀之品同用,一是 清胃豁痰”,活血化瘀,疏肝养血柔肝,用于 肝肾二阴不足,胃有瘀污痰浊”导致的胃痛㊂案如 时左,38,肝肾二阴不足,胃有瘀污痰浊㊂初病脘痛,痛平后大便常黑㊂先见肋胀㊂近来神倦,易于倦忘,言语费力,午后尤甚,耳或轰鸣㊂早年冬令曾经失血㊂脉弦数,拟以清胃豁痰,佐以培养下元”,药用 旋复花㊁归须㊁地黄㊁鳖甲㊁桃泥㊁赤白芍㊁赤苓神㊁蛤粉炒阿胶㊁橘络㊁川贝母㊁枸杞㊁女贞㊁穞豆㊁寄生”㊂该患胃脘痛当属胃瘀痰浊,肝肾不足虚实夹杂之证㊂张简斋究其病因,此多由平素肝肾阴虚,胃失濡养,胃阴亏虚,成痰化瘀,痰瘀相杂所致㊂痰㊁瘀二者常互为因果㊁相互转化,蕴结于络脉,易造成痰瘀互生的恶性循环[8],此时独培养下元无益,法应清胃豁痰,活血化瘀佐以培养下元为治㊂而旋覆花 蛤壳功善滑利肝胃气机,豁除胃中痰浊,从而散结通络止痛㊂方选旋复花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㊂当归(常取当归尾)㊁桃仁㊁赤芍㊁白芍养血柔肝以调达肝气,疏解肝郁,既可防止旋覆花消伐太过㊁久咳耗散气血,又可应肝性之条达,协助疏理气血[9]㊂赤芍㊁赤茯苓相配,和营血以导热㊂阿胶用蛤粉拌炒是张简斋的又一辨证用药特色,可削其滞腻之性,增其滋润之力,清‘本草分经“曰: 化痰,蛤粉炒㊂”症见肝肾二阴不足,地黄㊁鳖甲㊁女贞子㊁穞豆衣㊁桑寄生平补肝肾㊂全方泄实补虚,直达病所,清胃豁痰,滋养肝肾㊂其二,将辛润通络㊁散瘀化痰之归须㊁桃仁㊁赤白芍㊁旋覆花 蛤壳同用,治疗 肾虚肝旺肺弱”之 胸膺作痛”㊂案如张左,肝旺肺弱,左胸膺作痛,连及后背㊂筋酸,不咳,有痰,头昏神倦㊂脉右弦甚,势恐失血,治以柔养”,药用 旋复花㊁归须㊁地黄㊁赤白芍㊁杏薏仁㊁冬瓜仁㊁桃仁㊁枳壳㊁橘梗㊁合欢皮㊁橘络㊁甘草㊁贝母㊁蛤壳㊁藕节”㊂肝体阴而用阳,肝阴不足,失于疏泄,肝郁化火,横逆犯肺,肺失宣肃,通调不利,水液不化,聚而为饮,饮留胸胁,络气不和则 左胸膺作痛,连及后背”㊂该患络气不和,络脉不得血养,气机不畅,若用刚烈之品则易加重内伤,过于滋腻又常加重阻滞,此时须加入归须㊁桃仁㊁赤芍㊁茯苓㊁茯神㊁橘络等辛润通络[10], 柔养”肝肾精血,活血养血,以活血为主,行而不泄,补而不滞㊂橘梗性宣而枳壳㊁旋覆花 蛤壳㊁杏仁㊁半夏性降,六药相伍,寓宣于降,共用以宽胸利膈,理气和络,且橘梗为舟楫之剂,载药上行,诸药随之上升于肺,而后乃降而下坠其痰饮也㊂3 和养摄纳,调治肺肾对于口咸咳喘㊁淋证的患者,多有肺肾不足之本,肺不主气,肾不纳气,又兼肝逆射肺㊁痰阻气逆之病机,常在补益肺肾之品如白芍㊁沙参㊁麦冬㊁地黄㊁牡蛎中加入旋覆花 蛤壳下气消痰㊁摄纳肺肾,其中白芍㊁沙参㊁麦冬㊁地黄㊁牡蛎等药多凉润滋补,功善润肺柔肝㊁滋肾纳气, 和养摄纳”与 调治肺肾”同用,补中寓通,养阴不滋腻,化痰不伤正㊂案如 张翁,74,高龄肺肾不足,肝木偏旺,肾水上泛,口味发咸,历时已久,近尤加甚,兼做咳呛,气逆欲喘,头昏涕多,舌上中心露沟㊂治当和养摄纳”,药用 旋覆花㊁蛤壳㊁白石英㊁白芍㊁沙参㊁仙夏㊁寸冬㊁茯苓㊁茯神㊁紫菀㊁桔梗㊁牡蛎㊁七味都气丸(水泛)”㊂高龄肺肾不足,肺金不足无以制肝木,木火刑金,炼液为痰,灼伤肺津,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肾水上泛则可见口咸㊁咳呛㊁气喘等症㊂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气肃降,则肾摄纳有权;肾气摄纳,则肺肃降如常,正如‘类证治裁“所言: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㊂”张简斋深谙其理,见咳嗽经久不愈,累及于肾,肾不纳气, 气逆欲喘”,治以 和养摄纳”,常在当归㊁沙参㊁麦冬㊁地黄㊁白石英等药性平和之品调补气血[9],补益肺肾的基础上,加入旋覆花㊁蛤壳,降气之中寓以纳气,而摄纳肺肾㊁顺气平喘[11],并加用七味都气丸以彰补肾纳气,涩精止遗之功,如此则标本同治,金水相生,体现了张简斋汤药与成药相辅相补,急则治标,本虚以丸剂缓缓图之的诊治特色㊂白芍之色白微酸,入肺能助旋覆花 蛤壳收敛止咳,入肝能助其敛肝阳,合牡蛎敛阴潜阳;仙夏㊁紫菀㊁桔梗调畅气机㊁化痰止咳以治气逆㊂诸药合用则肺肾得养,肝气得降,痰热得清㊂史锁芳教授直言旋覆花 蛤壳可清热泻肺㊁宁络止血,配合六味地黄丸㊁百合固金汤加减以补益肺肾㊁降火止咳,治疗支气管扩张症,证属肺肾不足㊁肺失清肃者[12]㊂对于 高年肺肾不足,肝木偏旺,湿热下迫”发为淋证环球中医药2023年5月第16卷第5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y2023,Vol.16,No.5955者,张简斋也喜用旋覆花 蛤壳配伍补益肺肾之品㊂案如 徐翁,65岁,高年肺肾不足,肝木偏旺,湿热下迫,小溲滴沥,热而且频,间作咳逆,脉弦不和㊂”张简斋点评 此为调治肺肾法”,药用 旋复花㊁蛤壳㊁白芍㊁杏仁㊁紫菀㊁沙参㊁宋夏㊁寸冬㊁苓神㊁橘络㊁桔梗㊁甘草㊁水泛六味㊁滋肾丸㊁牡蛎”㊂因肺肾不足,肺不主气,肾失气化,水湿凝聚,加之肝失承制,肝火偏旺,疏泄不畅,湿热下注,可见 小溲滴沥,热而且频,间作咳逆,脉弦不和”诸症㊂因此在治疗肺气上逆㊁肾气不足所致淋证者,多在补益肺肾之品如白芍㊁沙参㊁麦冬㊁地黄㊁牡蛎甘寒养阴㊁柔润降逆的基础上,酌情配合使用旋覆花 蛤壳对药,二者上下同治,上可以治肺而降逆化痰止咳,下可治肾而纳气平喘㊁滋肾利水㊂半夏㊁麦冬㊁沙参㊁甘草宗仲景麦门冬汤之意,四药合而成方,以甘缓辛,以燥制腻,寒温相衡,既清养肺胃之阴,又降肺胃之逆气,且滋而不腻,使土旺生金,脾津四布,肺得润泽,仿佛薪火余温得水则平㊂张简斋治病必明升降出入之道[9],桔梗主升,旋覆花 蛤壳㊁杏仁㊁牡蛎主降,升降同调,蕴含 提壶揭盖”之妙,可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调理全身气机,使下窍自行通利㊂肝火偏旺,疏泄不畅,湿热壅阻,牡蛎味咸性微寒,育阴潜阳而降逆气,咸软利水而利湿热,使散中有收,防止旋覆花辛散耗伤肺气之弊,配以麦冬㊁沙参,则一补一敛,滋润敛阴㊂酌加二陈汤,燥湿㊁利湿并用,以升为降,湿热之邪顺势从小便而去㊂另用滋肾丸,滋肾清热,化气通关,其中黄柏㊁知母气味俱阴,能补而泻下焦之火,肉桂与火邪同体,为寒因热用,是为反佐,以达滋肾之旨[13]㊂诸药共用以宣肺益肾,清热利水,肺通调有常,肾摄纳有权,则治效可鉴㊂4 清上和中,平肝降气若眩晕患者存在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肝阳上亢的同时兼有痰热内阻,张简斋认为此为 体丰痰多,上气偏盛”之 肝旺胃浊”证,故在白芍㊁白蒺藜㊁桑叶等平抑肝阳的基础上,加入旋覆花㊁蛤壳以清热化痰,共用以 清上和中”,平肝降气,则眩晕自愈㊂案如 罗右,40岁,服疏和之剂,腹部较舒而有燥热感觉㊂病者前经西医检查,谓系血压过高,因之头常昏眩,目胀,胸部紧扎㊂大便恒结㊂脉弦数滑,体丰痰多,上气偏盛,治以清平”,药用 旋复花(包)蛤壳白芍桑叶白蒺藜白薇苏桔梗苓神杏仁枳壳浙贝橘络”,细究此案,张简斋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衷中参西,认为眩晕的原因是 血压过高”㊁ 体丰痰多,上气偏盛”,治疗上多从肝胃着手㊂诚如丹溪所言 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可见痰浊是导致眩晕的重要病理因素,而张简斋认为痰浊产生的根本在胃,眩晕相关医案中多次描述 胃中痰浊过甚”[11]㊂临床上对肝旺胃浊之眩晕头痛,张简斋治以清上和中法,喜用桑叶㊁菊花㊁白蒺藜㊁白芍㊁白薇疏风清热㊁平降肝阳以清上,旋覆花 蛤壳㊁桔梗㊁橘络㊁茯神㊁浙贝母㊁枳壳和胃降逆,理气化痰以和中㊂尤其妙用旋覆花 蛤壳对药,旋覆花芳香化浊,调畅气机,脾升胃降,津得以行,不易化湿生痰聚饮而为眩[14],清代京城名医孔伯华治眩晕最常用旋覆花[15];二药伍用,痰消气降,一举多得,实有点睛之妙㊂张简斋常将白蒺藜㊁桑叶二药相配,则清肝明目之功益彰,可治肝阳上亢所致眩晕及目赤胀痛㊂肝阳偏旺而未见肾虚之象,用白蒺藜则不妄用滋填;用白薇清平益精,白芍柔肝平肝以治本㊂临床上多将其和畅疏化方(旋复花㊁元白芍㊁白蒺藜㊁法半夏㊁苏桔梗㊁秦归须㊁赤苓神㊁生甘草㊁橘皮络㊁须麦芽㊁桑寄生)与涤痰轻宣方(生蛤壳㊁桑叶㊁生薏仁㊁橘皮㊁海浮石㊁法半夏㊁桔梗㊁杏仁㊁赤苓芍㊁生甘草㊁炒蚕)二方合用,既清肝降火,又化痰热,治疗肝木横逆,木火刑金,症见咳嗽痰红,胸胁隐痛等㊂5 讨论旋覆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㊂又名金沸草㊁金沸花等,性微温,味苦㊁辛㊁咸㊂归肺㊁脾㊁胃㊁大肠经㊂功用降气㊁消痰㊁行水㊁止呕[16]㊂蛤壳又名海蛤壳㊁(海)蛤粉等㊂其性寒,味苦㊁咸㊂归肺㊁肾㊁胃经㊂功用清热化痰㊁软坚散结㊁止痛止血,外用收湿敛疮,多煅制用[16]㊂古今阐释旋覆花者,多囿于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之谚,唯述其降气消痰之功,而张简斋颇为重视其宣肺㊁纳气㊁行水㊁通肝络之力㊂‘本草正义“曰: 旋覆花,其主治当以泄散风寒㊁疏通脉络为主”,‘名医别录“谓其: 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长沙药解“载其 行凝涩而断血漏,涤瘀浊而下气逆”,旋覆花味苦辛咸,辛行宣散肺气㊁行散肝中之血㊁善通肝络而降结气[17],苦泄降逆化痰㊁疏泄肝之瘀滞,一降一宣,疏肝理肺,恢复肺主治节之权㊁肝主疏泄之能;其味咸,咸者入肾,纳气下行以归根,使胃中的痰涎或水饮息息下行而从浊道出,不复上逆犯肺,便可恢复肺的清虚功能状态㊂可见旋覆花一味药之功,竟可使肝肺气血调和,肺胃肾三脏气畅湿行,上中下三焦通利[18]㊂蛤壳质重沉降,专于清热肃肺化痰,张简斋擅蛤壳清泻肝火之用㊂‘药性论“谓其 治水气浮肿,下小便,治嗽逆上气,项下瘤瘿”,‘中华本草“载其主 淋浊带下;胃痛泛酸”㊂旋覆花生于陆而午开子落,蛤壳长于水而得阴水之气,二者合用,寒热相制,水陆相合,笔者认为合用后虽肃肺降气㊁豁痰蠲饮之功颇宏,其功效特点,仍不乏以下二个方面:一是不尤治肺,肝㊁胃㊁肾同调,二者皆入肺经,治肺而降逆化痰止咳,通过宣肃肺气而使肝气条达,肝肺气机通利,气行则血行,疏风木而通脉络;二者皆入胃经,治胃而降逆和胃㊁豁除胃中痰浊;二者皆味咸入肾,纳气下行以归根,治肾而纳气平喘㊁滋肾利水㊂面面俱到,从而治疗 肝肾二阴不足,胃有瘀污痰浊”之胃痛, 肾虚肝旺肺弱”之 胸膺作痛” 高龄肺肾不足,肝木偏旺,肾水上泛”之口咸咳喘, 高年肺肾不足,肝木偏旺,湿热下迫”之淋证,肝旺胃浊之眩晕等多种病症㊂二是表里两治,既能宣散在外之风寒邪气,又能祛除在内壅遏之痰湿,治疗风寒犯肺之咳嗽, 幼年夙喘,新秋因寒暴发”之寒哮㊂除古代中医文献外,现代对于旋覆花 蛤壳对药治疗内科诸疾也有研究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旋覆花中倍半萜内酯956 环球中医药2023年5月第16卷第5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y2023,Vol.16,No.5类㊁黄酮类有效成分及提取物㊁水煎剂具有抗炎㊁镇咳㊁化解黏液㊁浓痰,缓解黏膜发炎,抗支气管痉挛,缓解呼吸道阻塞㊁气喘等作用[19]㊂李秋琼等[20]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海洋中药治疗咳喘时蛤壳的使用频次最高,常与清泄肺热㊁软坚散结㊁化痰止咳药相组合㊂除此之外,旋覆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还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生长㊁镇痛㊁抗真菌㊁抗肝损等多样的生物活性,民间除用于治疗风寒咳嗽外,还多治小便不利㊁宿水㊁支气管及口腔疾病㊁胃病等[21⁃22]㊂国内外研究表明,蛤壳在治疗胃酸,胃溃疡,咳嗽,哮喘,抗肿瘤,抗衰老,抗炎等方面效果显著[23]㊂纵观‘张简斋医案“,可见张简斋应用旋覆花 蛤壳对药多治疗咳嗽㊁寒哮㊁胃痛㊁胸痛㊁口咸咳喘㊁淋证㊁眩晕等内科疾病,善从病因病机入手,以脏腑辨证为主,重视肺㊁脾㊁肝㊁肾之间的关系和升降出入之道[9],用药轻灵简便,常以二陈汤为衬方,处方用药处处顾及脾胃,不仅注重其降逆化痰止咳的功效,而且根据病症虚实的主次,缓急的不同,相应配以麻黄㊁荆芥穗㊁紫菀㊁款冬花等辛温宣肺药,桃仁㊁赤白芍㊁当归等活血化瘀药,白芍㊁沙参㊁麦冬㊁地黄㊁牡蛎等补益肺肾药,白芍㊁白蒺藜㊁桑叶等平抑肝阳药,分别成 辛宣肃化”,化痰平喘㊁辛润通络,散瘀豁痰㊁ 和养摄纳” 调治肺肾” 清上和中”,平肝降气之效㊂总结‘张简斋医案“中旋覆花-蛤壳应用之规律,使旋覆花 蛤壳在配伍上有规律可循,而张简斋辨证论治的精神㊁选方用药的严谨性,值得当今医者学习和进一步研究㊂参考文献[1] 鲁晏武,陈仁寿,孟庆海,等.张简斋临证用药特色[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0):4461⁃4463.[2] 丛春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病症治疗方药解析[J].敦煌研究,2002,73(3):92⁃99.[3] 刘丽和.王孟英暑病辨治理论与临床运用研究[D].南昌:江西中医药大学,2021.[4] 方春阳.陈存仁先生治疗咳嗽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1983,10(8):3⁃4.[5] 邹伟俊.张简斋医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1.[6] 王祖雄.张简斋先生治病经验简介[J].中医杂志,1962,3(11):20⁃21.[7] 谢英彪.张简斋医学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164.[8] 龙雨,邓娟娟,罗尧岳,等. 久病多痰” 久病多瘀”的理论实质及异同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7):1701⁃1703.[9] 李卫婷,曾安平,王钢,等.张简斋肺系病证辨治特点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5):771⁃774. [10] 龚飒,周峰峰,陈逸云,等.探讨叶天士㊁吴鞠通对旋覆花汤方治疗病证的继承与发挥[J].环球中医药,2021,14(9):1613⁃1616.[11] 谢英彪.金陵医派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22,26.[12] 史锁芳.运用地黄丸类方治疗慢性咳喘体会[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7):2169⁃2172.[13] 赵艳萍,孔薇.金陵医派张简斋对淋证的辨治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9,25(22):5⁃7,10.[14] 李柳,叶放,吴勉华,等.周仲瑛应用花类中药经验[J].中医杂志,2020,61(3):197⁃200,234.[15] 符浩楠,何寅家,张蓉,等.孔伯华治疗眩晕用药与治则的数据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10):3814⁃3820.[1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39,357.[17] 许桐,赵嘉敏,钟玉梅,等.‘伤寒杂病论“治疗瘀血证的角药配伍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3):1417⁃1420.[18] 李康,罗燕,秦晓华.金沸草散治疗喉源性咳嗽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10):106⁃107.[19] 朱虹.旋覆花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4.[20] 李秋琼,林江,黄洁,等.基于数据挖掘的海洋中药治疗咳喘配伍规律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9):1⁃3,8.[21] 张婷,杜冠华,陈若芸.旋覆花属植物中倍半萜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4):1889⁃1894.[22] 司亚茹.旋复花(Inula britanica L.)中抑制妇科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化合物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09.[23] 高爽.海洋中药蛤壳的应用研究进展[C]//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2008:1673⁃1676.(收稿日期:2022⁃05⁃16)(本文编辑:邱灵慧)。
中医药物外治法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37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803862);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17KJ131);河北省2017年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2017066)作者简介:刘涛(1994 03—),男,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皮肤衰老基础及临床研究,E mail:13116093778@163 com通信作者:夏庆梅(1965 07—),女,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皮肤病临床研究,E mail:373613958@qq com中医药物外治法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刘 涛1 王子静1 杨 益1 韩国英1 朱 姗1 李 楠1 李 霖1 夏庆梅2(1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301617;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301617)摘要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外科的特色治疗方法,药物经体表皮肤、黏膜、穴位等方式吸收从而发挥临床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显示出了确切的疗效。
药物外治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多样形式,主要包括膏药、油膏、箍围药、草药、掺药、酊剂、洗剂等,在现代的临床应用研究中疗效显著、应用范围广泛、安全高效、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地位,且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为我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中医;药物外治法;临床应用;综述ResearchProgressonClinicalApplicationofExternalTreat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IUTao1,WANGZijing1,YANGYi1,HANGuoying1,ZHUShan1,LINan1,LILin1,XIAQingmei2(1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earchInstitute,Tianji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ianjin301617,China;2Institut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ianji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ianjin301617,China)Abstract Externaltherap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isacharacteristictreatmentmethodofsurgeryofTCM.Drugsareabsorbedbyskin,mucousmembraneandacupointstoexertclinicalcurativeeffect.Inclinicalapplication,itshowsexactcura tiveeffectonthetreatmentandprognosisofmanydiseases.TheexternaltreatmentofdrugsisanimportantpartofexternaltreatmentofTCM.Ithasvariousforms,mainlyincludingplaster,ointment,encirclingmedicine,herbalmedicine,admixture,tincture,lotion,etc.Inthemodernclinicalapplicationresearch,thecurativeeffectisremarkable,andtheapplicationrangeiswide,safeandeffi cient,easytooperatewithsmalladversereactions.Ithasanimportantpositionintheclinical,andhasformedtheindependenttheo reticalsystem,whichhasmadeimportantcontributionstoChina′smedicalcareer.Keywords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Externaltreatment;Clinicalapplication;Review中图分类号:R268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6.027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五十二病方》开创了中医外治法的先河[1],详载了敷贴、药浴、熏蒸、涂敷、烟熏等多种方法,清朝吴尚先《理瀹骈文》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外治法理论体系的形成[2]。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医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质的通知-苏卫办医[2011]10号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医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质的通知-苏卫办医[2011]10号](https://img.taocdn.com/s3/m/9f15ea2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9.png)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医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质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医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质的通知(苏卫办医〔2011〕10号)各市卫生局、厅直属有关医院:根据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卫医发〔2007〕222号)精神,经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江苏省人民医院陈磊磊等71名医师获得开展相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格。
现将医师名单及准予开展的项目予以公布。
附件:江苏省医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质认定情况表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七日附件:江苏省医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质认定情况表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准予从事的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项目:①冠心病介入治疗;②导管消融治疗;③起搏器治疗;④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陈磊磊男江苏省人民医院①侯小锋男江苏省人民医院③贾恩志男江苏省人民医院①张凤祥男江苏省人民医院②陈波男江苏省人民医院①贾庆哲男江苏省人民医院①孙伟男江苏省人民医院④张海锋男江苏省人民医院④张浩男江苏省人民医院④许健男江苏省人民医院③周秀娟女江苏省人民医院③王迪斌男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①谭晓男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②赵欣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①刘加立男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①龚觉晓男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①于圣永男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③童嘉毅男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①狄文成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②③李晓宏女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②③田乃亮男南京市第一医院①肖平喜男南京市第一医院①张俊杰男南京市第一医院①朱建成男南京市第一医院①单守杰男南京市第一医院①葛震男南京市第一医院①居维竹男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②刘亚平男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④邵山男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②关姝女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①王红雷男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③张学锋男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①李江津男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①鲍智男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②③李鹏飞男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④魏春雷男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④孙承波男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①孙军男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④朱善良男南京市儿童医院④汤涌男南京市胸科医院①卫任龙男南京明基医院①李芝峰男南京明基医院①吴学明男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①冯春光男徐州市中心医院①李明哲女徐州市中心医院①王诚男徐州市中心医院④李为东男徐州市中心医院②李家岭男徐州市中医院③李世杰男徐州市中心医院④王海波男徐州市中心医院①王新宇男徐州市肿瘤医院①任淑红女徐州市肿瘤医院①周永兰女徐州市肿瘤医院③彭城男徐州矿物集团总医院②李莉女徐州矿物集团总医院①江建良男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②周国宝男苏州市立医院东区③何巧平男苏州市立医院东区③程海男苏州市九龙医院②陈松男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①崔勤女南通瑞慈医院④纪军男苏北人民医院④孙磊男苏北人民医院③尹春阳男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①张国辉男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④真亚男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②郭俊芳女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③林杰男泰州市人民医院①朱莉女泰州市人民医院④王小斌男泰州市人民医院①程春齐男宿迁市人民医院④——结束——。
中医特色疗法PPT课件

-
5
现将目前我院中医外治门诊运用的疗法介绍如下:
❖ 一 、腹针疗法
❖ 腹针疗法是北京薄氏腹针研究院
院长薄智云院长发明的,在继承
祖国传统医学和结合现代医学对
经络的研究成果,经过20年的反
复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整理出来一
种具有代表性的新的针灸方法。
与传统针灸相比,腹针具有创新的理论指导,认为腹部存在一个
全身高级调控系统即神阙经络系
由于腹针高效快捷,无痛安全,已被列为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国家级中医 药网络继续教育项目,国家适宜技术推广项 目,并曾获全国针灸特技演示暨学术大会优 秀演示一等奖,2005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腹针疗法已
在全国及世界的推广。
-
7
二 平衡针灸疗法
• 平衡针灸疗法是北京军区
古为今用 传承创新—
中医传统外治疗法
淮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
王洪刚
-
1
中医外治法在中医药理论基础上,运用非口服药物 ( 以药、械、技等手段)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 皮肤、粘膜、肌肉、筋骨等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外治法是历经数千年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的手段,集 中体现了中医药“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性化、自然化 特色,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 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内容丰富,范围广 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 得了巨大成就。“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 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此乃清代外治专家吴师 机在其著作《理瀹骈文》中对中医外治的概括,自古
,疑难病,常常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9
-
10
❖ 在穴位中埋线,听起来好吓人。别怕!它和 针灸属于一家,是现代人对针灸的改良。针 灸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然而在为病人治 疗的时候,医生们发现,某些穴位刺激后, 能缓解庝痛,而针拔出后,庝痛却又出现, 由此医生发明了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法是 以线代针,这种线可不是缝衣服的线,而是 一种可被人体吸收的“生物蛋白线”(一般 为羊肠线),利用特殊的针具埋人穴道,透 过穴道调整体内的内分泌,神经系统及新陈 代谢,达到治疗疾病目的。植入人体内的生 物蛋白线体将会在人体内软化,分解,液化 和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承办2016年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五届金陵青年名医高层论坛
9月22日-23日,2016年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第五届金陵青年名医高层论坛暨中医外治法在慢性难愈性溃疡中应用新进展学习班在南京成功举办。
本次学术活动是2016年南京市科协“重点学术交流”项目之一,由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我院与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治法专委会、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中医药学会联合承办。
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王静副主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办公室主任兼学术部主任陈宁教授、市科协学会学术部邱斌主任等出席会议。
年会由我院副院长、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王旭教授主持,来自省内外近2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及论坛。
我院院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治法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长、南京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刘万里教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词。
刘院长在致辞中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的发布,中医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战略机遇期。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外治在治疗溃疡等疾病方面的优势,全面系统地总结常见病的中医外治经验与方法,专委会从去年开始筹备编写《常见病外治疗法丛书》,目前已经进入后期编写阶段。
希望各位专家和学者能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在求同存异中达成共识,在学术交流中增进友谊,在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
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陈宁主任在讲话中对外治法专业委员会近年来在主任委员刘万里教授的带领下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希望大家以编写这套《常见病外治疗法丛书》为契机,进一步搜集、整理和发掘行之有效、便于推广的外治疗法,结合临床实际运用效果加以总结和归纳,让中医外治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基层、服务于患者。
市卫计委王静副主任在讲话中对我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坚持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中西医结合外治法所取得的效果表示了肯定。
希望我院抓住契机,以推进综合医改、打造“健康南京”为抓手,继续坚持和发扬中西医结合外治法的特色优势,进一步通过学术年会的学习,取长补短,再上新台阶,为百姓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主任王军教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市胸科医院结核科主任张侠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黄熙教授、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主任张董晓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乳腺病及创伤修复研究室主任姚昶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烧伤整形科周济宏副主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吴妹英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天舒教授、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病治疗中心副主任张苏闽教授等9位专家为现场听众联袂献上了精彩讲座。
丰富而充实的会议和学习让大家互通有无,教学相长,为今后彼此广泛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专家和学员们表示,今后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和挖掘中西医结合外治疗法的特色优势,为百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6年10月9日。